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是关陇老秦人-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君上,当下臣有些话有些不好说啊!”周卓迟疑的说道。
“你说,此前你不是对秦人也是恨之入骨吗?怎么在事情跟前你又迟疑了呢?”散公姬钊很不客气的回道。
“此前,臣对秦人确实很不敢兴趣,但是经过这几年的观察,臣倒是觉着我们跟秦人之间有些割舍不开了。”周卓说道。
听完周卓的话,散公姬钊气呼呼的回道:“怎么这天下的话都让你一个人说完了,过去你不是一直跟寡人说秦人来到关中对我们散国是极大的不利吗,要寡人全力对付秦人吗?怎么今天虢国要联手寡人全力对付秦人的时候,你又反悔了呢?那你说我们到底要怎么样,是对付秦人还是不杜甫秦人呢?不过寡人跟你说实话,寡人很反感秦人,一点都不喜欢他们。”
此时的散公姬钊已经很是不耐烦了。
虽然有些离不开秦人,但绝不代表散国君臣就喜欢秦人,毕竟秦人来到关中很大程度上抢了散国的风头,而且还让散国从本质上失去了对陇川之地的管辖。
有了这层原因,要想让散国喜欢上秦人,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好,既然君上对秦人没有好印象,那我们就直接跟着虢国对抗秦人好了,要是能够真的把秦人从陇川赶走的话,我们散国至少能够拿回原本就属于我们的地方。”周卓虽然很矛盾,但是既然国君已经定了的事情,他也不好在说些什么。
毕竟自从自己当上宰相以来,一直是把秦人当做散国最大敌人对待的,总不能出尔反尔吧!
千邑。
此时已经是夏天了,炙烈的阳光照耀在大地上,经过了春天的大地震,整个关中地区都处在一种死寂之中,不管是人还是庄稼都蔫蔫的,给人一种要死不活的样子。
此时秦人的千邑城池已经基本修筑完成了,此时的城池要比此前的城池大了一圈,容纳的人口也明显上升。
城池是建好了,但是新的问题也跟着来了。
虽然经过几年的努力,秦人千邑城存储了不少的粮食,也足够秦人维持一段时间,但是随着周边国家的百姓和庶民源源不断向千邑涌来,城里存储的粮食明显是不够供应了。
这该怎么办呢?
天也热,人更加难受,时间不大司农嬴照头上的汗水不由得下来了。
“司农令,照这样下去,现有的粮食都不够我们自己人生活了。”面对日渐空虚的粮仓,属下对嬴照禀报道。
“我知道,我知道。”望着已经不多的粮食,嬴照心中跟明镜一样清楚。
“大夫要这样,我又能何为?”面对嬴康要求不能让一个受灾的百姓饿死在陇川的要求,管理农田粮食事务的嬴照又能怎样呢?
“司农何不将此事说与司马,让他封锁住箭括岭前来陇川的道路,阻止灾民前来陇川不就完了吗?”属下向嬴照建议道。
听完属下的话,嬴照沉默了。
自己做主让赵伯圉阻挡灾民进入陇川,这事情说大可大,说小也不小的。
但是自己作为主管粮食农业和人口的官员,总不能因为源源不断的百姓前来,断了自己人的口粮吧。
迟疑了一会,嬴照心一横离开粮库向赵伯圉所在的司马府邸走去。
此时赵伯圉也正为灾民增加的事情发愁,毕竟人越来越多,事情也越来越不好处理,而且这些源源不断涌过来的灾民已经影响到了秦人自身的安全,特别是一些胆大妄为的灾民竟然进入秦人百姓家里抢夺东西,这令赵伯圉也很是头痛。
“哼,早知道这些灾民是如此不守规矩,就该把他们全部赶出陇川。”赵伯圉气呼呼的说道。
这时,司农嬴照走了进来,“一个人在这里嘀咕什么呢?”
“能嘀咕什么,还是不是为了灾民的事情,当下这些灾民越来越不像样子,今天一天就发生了多起灾民闯进百姓家里偷窃的事情,而且更有甚的是一个灾民还打伤了家里的主人。这倒是算什么事吗?早知道这帮东西不成器,还不如早早不要收留他们的好。”既然都是自己人,赵伯圉也没有什么好避讳的,直接给在司农嬴照说道。
“哎………,不是你说现在这帮灾民已经成了咱们陇川的一大隐患了,你知道不,现在咱们的存粮已经不多了,仅仅能够维持我们千邑百姓自己的生活,要是这灾民不断增加,恐怕今后的日子就难过了。”嬴照也跟着倒苦水。
“既然连我们自己人的粮食都不够了,还收留灾民做什么,不如早早把这些惹事的家伙全部赶出陇川算了。”赵伯圉一听自己的粮食都不够了,于是很生气的说道。
“既然你这么说,那我真的要跟你说道说道这事情了。”见赵伯圉如此急不可耐,嬴照跟着说道,“我今天前来找你,就是为了想办法对付这些灾民了。”
对付灾民?
赵伯圉一听,不仅有些意外,“你说是要对付灾民,你说我们应该如何对付灾民?”
“我的意思是你现在就派兵守住箭括岭关中的灾民继续进入陇川。至于已经来到我们陇川的灾民,我们加强管理就是,你以为如何?”
听完司农嬴照的话,司马伯圉稍稍思考了一下道:“阻止灾民继续进入陇川这事是不是要跟大夫商议一下,如果我们擅自行动,一旦大夫怪罪下来该当如何?”
“这个我也想过,但是如果此事禀报了大夫,大夫肯定不会同意,我们还能阻止灾民继续进入陇川吗?”对于阻止灾民进入陇川这事情,嬴照其实也想了好长的时间;当然也知道一旦告知嬴康,肯定是没有办法阻止灾民进入陇川了。
毕竟允许灾民进入陇川并对他们进行救济这事情是嬴康自己提出来的,现在让他再次下令阻止灾民进入很显然不符合他当初的承诺。
所以嬴照思考之后决定还是不要告诉嬴康,自己和赵伯圉直接把这事办了。
赵伯圉听罢,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我看咱们直接把这事办了,反正现在的陇川灾民已经多得放不下了,再来我们也没法养活了。”
第359章 左右为难
既然已经商定,司马伯圉也不再迟疑,即刻派兵赶往箭括岭设兵堵截。
果不其然,此后的几天时间里,很少见到有灾民涌进陇川。这让司农嬴照和司马伯圉的压力明显减轻。
“司马伯圉,仅几日时间,效果依然显现矣。”终于有所消停了,司农嬴照高兴的对司马伯圉说道。
“那是当然,你我毕竟是秦人之官员,当然要为秦人做事,不能因为收留关中灾民,影响到我秦人自己的生活。”司马伯圉得意的对司农嬴照说道。
“你言之有理,若是因为过度的收留关中各国的灾民,进而影响到我千邑秦人自身生活,岂不成了本末倒置?”司农嬴照说道。
“正是,我等切不可因为救济了别国的百姓,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司马伯圉说道。
这时,属下前来禀报道:“禀报司农令、军司马,千邑大夫有请二位前往府上议事。”
大夫有请?
嬴照、赵伯圉二人听罢不由得对视了一下,嬴照笑道:“莫不是为了灾民之事?”
“不会吧,吾以为此时大夫此时还应不知。”司马伯圉说道。
说着,二人向嬴康府上走去。
走进府邸,嬴康已经在这里等他们了。
“三哥、伯圉,你们来了,快请坐下说话。”见二人进来,嬴康客气的对二人说道。
嬴照和赵伯圉对视了一下,既然嬴康如此客气,那就说明此时他还不知道赵伯圉派兵阻难灾民进入陇川之事。于是二人在各自的案几前坐下,司马伯圉问道:“不知大夫找我二人何事?”
“其实也无重要之事,就是想跟二位了解一下近日陇川的情况。三哥,你把近期灾民进入陇川的事情说与我二人。”坐定后嬴康对司农嬴照说道。
一听这话,嬴照的心中咯噔了一下,莫不是大夫已经知晓此事?
不过大夫一脸的平静,根本就没有得知消息之后的愤怒,于是司农嬴照说道:“自今年大地震之后到今天已有三月时间,这三个月来,关中灾民进入陇川的人数约有一万人左右。”
一万人?
一万人放在今天或许不多,但是放在人口稀少的西周时期,可就不是一个小数字了。
嬴康听罢稍稍沉默了一下道:“一万人确实不少了,不知道如此多的灾民是如何安置的?”
“灾民人数众多,千邑也就这么大点地方,如果全部安置在城中,一时之间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房屋。所以我就把这些灾民按照来陇川的先后顺序,逐步向城里安置。”嬴照答道。
“嗯………,三哥的举措甚是妥帖。不知道当下在城中安置了多少,城外又有多少灾民呢?”对于司农嬴照的办法,嬴康给予肯定。
“当下城中安置了不到三千,城外还有七千以上。”
听完嬴照的回答,嬴康甚是吃惊,“一万灾民,城中仅仅安置了不到三千,如此说来绝大多数灾民还在城外了,这是为何?”
“原因有二,其一就是我们虽然扩大了千邑城的规模,但是城中的房屋却要百姓自己搭建,所以当下我们的千邑城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房屋供这下灾民居住。其二就是如果我们突然之间把如此多的灾民全部安置在城中的话,对千邑的治安乃是极大的隐患。毕竟这些灾民都是没有任何积蓄的人,进入城中缺衣少穿,难保他们不去偷抢原来秦人百姓的东西。为此我只好采取缓步进城的办法来应对日益增多的灾民。”嬴照据实答道。
嬴康知道三哥说的都是实情,如果很快把这些灾民放进城的话,治安事件频出那是肯定的。而且一时之间千邑城中确实没有那么多的房间给灾民居住。
“司农令说得对,当下进入城中的灾民已经发生了多起偷抢之事,我们原来的百姓对此很是有意见。就这几天时间,向我这里禀报的偷抢事件已经不下十起了。”司农令刚刚说完,司马伯圉跟着说道。
几天时间就已经发生了十多起偷抢事件,这让嬴康的心头不由得压力增加起来。
“几天时间竟然发生了这么多的偷抢事件,看来我们不得不重视了。不知二位采取何种措施应对此事?”嬴康不由得问道。
“我们已经……”听完嬴康的话,司马伯圉赶紧说道。
不过还没等他说完,司农令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对此我们很是重视,也处理了不少犯错误的灾民。不过我们也在想,灾民毕竟是丢失家园的人,我们不能因为他们因为饥饿所犯的错误就把他们赶出陇川,所以今后还是要多多加强巡逻,防止灾民饿极之后再犯类似的错误。另外,我也在考虑多调拨粮食给灾民,让他们尽量不要饿肚子。大夫以为如何?”
听完嬴照的话,嬴康点点头,“司农令的办法很不错,不过当下陇川的粮食还剩多少,能不能把今年应付下去?”
“这个?不瞒大夫,当下陇川的粮食确实不多了,如果灾民继续增加的话,我们的粮食没法支撑到秋天。整个冬天我们自己的百姓可就要忍饥挨饿了。”
听完司农令的话,嬴康沉默了,对于秦人自己的家底他是知道了,也知道如果灾民继续增加,陇川的积蓄是没有办法坚持到年底的。
“你们所说的我已经知晓,现在,我等就在这里商议一下在不阻挡灾民进入陇川的情况下,如何能够给他们一口吃的喝的,不让这些灾民饿死在我们陇川之地。”嬴康说道。
听完嬴康的话,嬴照和赵伯圉都沉默了。
过了一会,嬴照说道:“大夫,你能够想到的,我们也都想过办法了,如果不阻挡灾民继续进入陇川的话。仅靠我们的存粮是根本没法养活那么多百姓的。到了秋冬时节,我们自己也将会因为缺粮,百姓会大批饿死的。与其将来让百姓饿死,不如现在就阻止其他国家的灾民进入陇川。”
这个?
这可怎么办呢?
嬴康伤心的说道:“三哥所说的情况,嬴康不是不知道,只是我不忍心看着百姓因为地震而缺衣少穿,最后饿死在关中这个原本富足的地方。”
“可是如果全部救济了其他国家的百姓,最后我们自己的百姓也会饿死的啊!而且这些进入陇川的灾民根本就不知道感恩,还去偷窃我们原来的百姓,时间一长,我们自己的百姓也会对我们有意见的。”赵伯圉说道。
面对遇到的实际问题,嬴康陷入了沉思。
第360章 箭括岭的异常情况
听完二人的汇报,嬴康终于明白当下陇川的困境了,其实在嬴照二人来这里之前,嬴康已经从侧面得知了赵伯圉派兵守住箭括岭的事情了。但为了不让嬴照和赵伯圉为难,刚才他故意没有当着二人的面直接揭穿他们罢了。
现在,当嬴照和赵伯圉把陇川的实际情况告诉嬴康的时候,嬴康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毕竟这个时候的西周王朝不是现代社会,你可以调用其他的地方的粮食帐篷等等的物资来资源受灾的地方,也可以把受灾的百姓安置在食物等资源充足的地方。
可是这一切在西周时期都不可能,毕竟那个时候人民生活物资匮乏,一旦受灾,百姓自然就成了负担。
想到这里,嬴康问嬴照和赵伯圉道:“你们说的都很对,当下千邑确实不能再承担太多的灾民;既然你们都认为这个时候允许百姓进入陇川是一个负担,那依你们之见我们该当如何?”
“出兵箭括岭,阻挡灾民继续进入陇川。”从嬴康的话里,嬴照明确的听出嬴康对于灾民进入陇川吃疑惑态度了,于是便直接说出了出兵阻挡灾民进入陇川的想法。
“阻挡灾民进入陇川之策,我不是没有想过,只是我们真的出兵阻挡灾民进入陇川,势必会影响秦人在关中的印象。对将来秦人的发展不利啊!”嬴康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嬴照听罢:“大夫想的深远,不过所有的策略和办法都有长远之策和当下之策,如果为了秦人将来的影响而不顾眼下百姓的生活,我想这一定对秦人的未来很是不利,毕竟将来秦人的发展主要还要靠自己的百姓为秦人出力。”
嬴康知道嬴照说的是事情,此前他把问题想得简单了,总以为只要自己不断的收留灾民,将来这些灾民将会是秦人重要的兵源,现在想来这些关中灾民恐怕没有成为秦人兵源之前有可能会把当下秦人的存粮吃干用尽。
如果任凭灾民源源不断的涌入,最后吃光用尽陇川的积蓄之后,更严重的问题就来了,那就是原本陇川那些支持嬴康等人的秦人势必会成为自己的敌人,进而起来反对嬴康等秦人首领。
毕竟此时的千邑已经不是此前的千邑了,除了原本从犬丘带过来的那一千多老秦人之外,更多的还是嬴康等人进入关中之后收留的关中百姓。
影响到他们生存基础,这些人难保不会起来反抗嬴康等人。
面对如此困境,嬴康想了想道:“你们是不是已经派兵守住了箭括岭的通道?”
这个?
这个?
面对嬴康的突然发问,嬴照和赵伯圉面面相觑都不愿意直接承认这事情。
“实话实说吧,到底有没有派兵阻挡了灾民进入陇川?”见二人都不愿意直接承认,嬴康有些不高兴的说道。
“对………,是我派兵阻挡灾民进入陇川的,此事与司农令无关。”既然嬴康已经问的如此明白了,赵伯圉于是直接说道。
“不不不,此前我们确实商量过此事,而且已经派兵阻挡灾民进入陇川了。不过这个主意是我出的,军司马只是执行我的意见而已。”见赵伯圉要一人主动承担责任,司农嬴照紧跟着说道。
“好了,你们就不要揽责了。我只是问你们是否已经派兵守住了箭括岭,并没有追究责任。说吧,已经有几天时间了?”嬴康不悦的问道。
“到今天已经有三天时间了。”赵伯圉答道。
“好………,我知道了,你们这就随我一同前往箭括岭。”嬴康听罢对嬴照和赵伯圉说道。
前往箭括岭?
大夫这个时候要前往箭括岭做什么呢?
难道是要看看我们到底阻挡了多少灾民进入陇川吗?
嬴照和赵伯圉不由得相互看了看,随后跟着嬴康一起出了府邸,纵马向箭括岭奔去。从千邑到箭括岭还有近百里之地。两个多时辰后,嬴康一行来到箭括岭关口。
由于箭括岭乃是关中通往陇川的毕竟之地,为了安全起见,嬴康专门命人在这里修筑了简单的关口,设置了烽火台。关中一旦有事,箭括岭的烽火台定会在第一时间把消息带到千邑。
既然有了这么一个据点在这里,赵伯圉派兵驻守的消息嬴康怎会不知道呢?
只不过嬴康装作不知道罢了。
此时三人已经来到箭括岭的烽火台。
这座烽火台建在箭括岭的一座小山包上,山下就是关中通往陇川的必经之路,由这里可以把山下的情况看的清清楚楚。
“走,二位随我一同上烽火台看看。”三人下马,嬴康对嬴照和赵伯圉说道。
“也好。”嬴照和赵伯圉答道。
三人一起进入烽火台,嬴康指着不远处的兵马问赵伯圉道:“那些人应该是你派来守住要道兵马?”
赵伯圉看了看,那队兵马确实是自己派来驻守要道的人,于是点头道:“确实是我派来守住要道的兵马。”
嗯………
嬴康凝望这山下的秦军将士,呆呆的,一动不动。
不对啊!
山下的情况不对啊!
山下的要道两边除了守护的秦军将士之外,并没有见到几个灾民的影子。
难道前些天源源不断涌向陇川的灾民已经被秦军赶走了,或者是他们得知秦军守住要道不许灾民进入陇川的消息之后,已经另寻出路了?
嬴康想了想,随后自己又否决了自己的想法。按照前些天前来陇川的灾民大潮来看,就算是有秦军把守他们依然会想尽千方百计、翻山越岭前往陇川的。
但是眼下的箭括岭周边几乎没有多少灾民的影子。
难道?
难道?
嬴康的心头略过一丝不安的感觉。
“司马伯圉,你看看山下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嬴康对赵伯圉说道。
赵伯圉左看看右看看,山下除了自己的将士,没有看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没有啊,山下除了我军将士,并没有见到任何异常之处。”赵伯圉答道。
“司农令,你看看山下,有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随后嬴康问嬴照道。
嬴照仔仔细细的望着山下,确实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的地方,“恕我愚钝,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既然两个人都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嬴康只好自己说道:“二位难道没有发现,山下除了我军将士并没有见到灾民的影子吗?”
经嬴康这么一提醒,嬴照和赵伯圉发现山下的要道周边除了秦军的兵马之外,确实没有见到多少灾民。
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361章 散国关卡
人呢?
前些天还熙熙攘攘涌向陇川的灾民呢?
他们真的是因为秦军的阻挡就彻底从这里消失了吗?
赵伯圉看着山下要道两边的秦军将士疑惑的问嬴照道:“司农令,怎么连一个灾民的影子都没有呢?关中不会是出事了吧?”
关中出事了?
赵伯圉的话提醒了嬴康等人,“你说的不错,这个地方突然之间一个灾民的影子都没有,肯定是有原因的,而且原因很有可能就出在关中国家自己身上。走,我们去关中看看。”
“大夫,我们都去吗?”嬴照毕竟年龄大一些,一听到三个人都要去关中,立即问道。
“嗯………,三哥提醒的是。”随后嬴康望着赵伯圉道:“你带兵在这里等候,我跟司农令一起前往关中看看。”
其实嬴照自从跟随嬴康进入关中以来,一直起着看门守院的作用,秦人的多次外出机会他都没有参加。这一次嬴康是有意要带三哥前往关中的。
嬴照迟疑了一下,看了看嬴康又看了看赵伯圉,只见二人都露出坚定的眼神,于是心一横对嬴康道:“好,那三哥就随你前往关中。”
二人上马向离开箭括岭向关中方向而去。
此时已经是夏天了,原本富庶的关中地区由于地震的原因,使得整个地区沉浸在一种莫名的低落之中。原本快要成熟的黍、稷等农作物稀拉拉的长在地里,几乎没有人管理。这让原本在陇川管理农事的嬴照很是不解,“大夫,如此富庶之地为何没有见到百姓和庶民在田间耕作呢?”
眼看着庄稼都要枯死,嬴照伤心的问道。
对于出现如此惨象,嬴康当然感到意外了,“还不是因为地震惹的祸。”
“大夫说得对,确实是因为地震这才影响到了关中国家对农事的重视,哎………,看来今年这茬庄稼是指望不上了。”嬴照叹息道。
“也不单单是地震的惹的祸,除了地震之外还有人祸。”嬴康继续道。
除了地震还有人祸,这下嬴照有些不明白了,“大夫所言当下的关中还有人祸?这是何意?”
“当下关中的惨象,除了地震自身造成的损害之外,还有一层因素那就是关中国家没有及时救济那些在地震中失去家园的百姓和庶民。如果关中国家能够像我们一样及时拿出国库中的存粮救济百姓的话,那么百姓就不会死的那么多。”随后嬴康望着远方说道:“其实真正在地震中丧生的百姓并不多,大多数百姓还是因为没有及时得到救济饿死的。”
没走多远就印证了嬴康的说辞,嬴照在路旁看到了饿死的尸体。
果真有饿死的百姓?
这让嬴照很是难受,“既然官府有存粮为何不拿出来救济那些遭灾的百姓呢?”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很难回答。
公元前780年的这场岐山地震的受灾情况虽然没有达到“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程度,但也绝对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至于为何会出现官府里的存粮多的往外溢出来了,城外受灾的百姓依然会饿死的景象,那就要问那些当政者了。
嬴康虽然是一个穿越过去的人,但他绝对不是当事人,他怎么知道当时的国君们为何不开仓放粮救济百姓呢?
“这个问题,还要问关中的国君们,他们为何不像我们秦人一样开仓放粮救济百姓呢?”嬴康回答道。
既然嬴康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嬴照也不好再问,只得跟着嬴康一路向南走去。
离开箭括岭不到百里,就来到了关中地带,这里乃是散国的地方。
“三哥,这里便是散国的地方了,你看远处的那座城池便是散国的都城散城。”嬴康指着远处的散城对嬴照说道。
嬴照抬起头,望着远处的散城,心中充满了澎湃之感,“大夫,你说说有朝一日我们秦人也能像这些国家一样,在关中拥有自己的城池吗?”
虽然没有进入散城,但是嬴照的心中早就对关中这个地方充满了向往,梦想着有朝一日也能像这些关中国家一样,生活在关中这个地方。
当然不管什么时候,说话都是要有底气的,当初秦人还在西陲的时候,嬴照是不敢说出这样话的,毕竟那个时候秦人连陇山都没有办法越过,何谈进入关中呢?
现在秦人已经在陇川扎稳了脚跟,所以就开始谋划继续向南推进了。
听完嬴照的话,嬴康笑道:“以三哥之见,我们有没有可能进入关中,拥有自己的城池呢?”
嬴照望着嬴康,“有大夫的带领,我相信我等秦人一定会在关中拥有自己的城池的。”
“好………,既然三哥对我嬴康如此信任,那我们就一起努力,力争尽快在关中建立自己的城池。”嬴康豪爽的说道。
“站住,你等何人来此作甚?”就在嬴康和嬴照兄弟二人继续前行的时候,一对兵马拦住了他们的去路,从这队兵马的服饰来看,应该是散国兵马无疑。
“我等是商人,欲前往散城食宿。”嬴康回答道。
“你等是商人,做何种贸易?从哪里来,有打算前往何处?”散国士兵问道。
哦?
这就奇怪了,此前嬴康等人不知道从箭括岭向南走过多少遍,从来没有见到散国在这个地方设置关卡,现在散国不但在距离箭括岭不远的地方设置了关卡,而且还对过往的客商进行询问。
要知道此前关中各国为了拉拢各地的客商,一般是不会问这些话的。今天就怪了,这些散国士兵不但问嬴康等人做什么生意,而且还要问他们从什么地方来,打算前往何处。
嬴康一听于是问道:“请问军爷,此前我等来这里的时候,并没有见到设置的关卡,不知今天为何要在此设置关卡呢?不知军爷在这里设置关卡作甚?”
“我家君上有令,要对过往的客商进行盘问,如果是通过秦岭一带直接向西的客商即刻放过,如果是由此向北前往陇川的客商,全部阻止前行。而且也不允许关中的百姓再前往陇川,故而在此设置关卡,进行盘查。”散国士兵倒是实在,很快就把散国国君的诏令说给嬴康等人。
听完散国士兵的话,嬴康算是明白了,散国今天之所以在此设置关卡,实际上就是用来对付陇川秦人的。
而且,人家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如果各国客商通过西边的秦岭一带就可以放行,如果客商直接北上的话,就要进行阻挡了。
散国怎会在突然之间拿出这样的招数呢?
第362章 当面杀人
“军爷,我等是从北边回国的,去的时候还没有见到派兵驻守,今天刚刚从陇川回来,咋就会出现这种事情?”嬴康装作不知的说道,“若是这样,今后我们还能不能跟北边的戎狄进行贸易呢?”
“我是这里的什长,我家君上说了,既往不咎,既然你们是刚刚从秦人那边回来的,也就算了,今后不要再前往陇川进行贸易了,要想跟戎狄进行贸易,就从西边的秦岭一带翻山过去。反正从这里向北是不允许前往了。”散国守军什长答道。
“为何会出现这种事情呢?从散国往西要翻越秦岭,路途遥远,而且道路崎岖;明明从这里往北走路更近一些,为何不允许我等前往呢?”嬴康不解的问道。
“我等只管听从诏令,至于具体是和原因,我等一概不知。”作为守军只管执行任务,至于为何会有这样的命令,他们就不知道了。
就在这时,又有一群灾民扶老携幼向这边走来。
“站住,你等这是要做什么?”守军见状,不再跟嬴康等人闲聊,挥戈向前拦住了准备向北而去的灾民。
“我等要前往陇川。”灾民中有个别胆大的上前说道。
“君上有令,不许灾民前往陇川。”
不许灾民前往陇川?
灾民一听就有人不愿意了,“陇川也是王室的地方,为何不许我等前往?”
“不许去就是不许去,哪来如此多的废话?”守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