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大明星-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你信口雌黄。”崔烈被张平的这一番解释惊的目瞪口呆。
朝上众人忽闻张平自曝家丑,不由议论纷纷,在朝臣中的蔡邕也是面色变的极为难看,但是他心知张平绝非孟浪之人,如此说必有其因,所以虽然心中不悦却也不好多说。汉帝刘宏听了张平的说法却不由展颜一笑,觉得颇为有趣,此时的张平给他的感觉让他觉得更像一个真实的活生生存在的人,而非以往给他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模样。
“如此说来,日前坊前传闻张爱卿你风流倜傥,倒出沾花惹草的事是真的喽?”刘宏不觉的打趣道。
“这臣请陛下治罪。”张平听到刘宏叫他张爱卿,知道这一关算是暂时过了,赶忙做出一副不好意思的羞愧状点了点头,引得刘宏哈哈大笑。
“是该治罪,如此,罚你半年俸禄,回家闭门思过三月。至于黄忠一事,既然有爱卿作保,那便劝劝交由爱卿处置,不过这何昂和吕良一事,爱卿还需为其讨个公道。”
一旁的何进和崔烈却是气急,本以为十拿九稳的弹劾,不死也要掉层皮,却没想被张平如此轻描淡写的躲了过去,同时汉帝刘宏处理的如此儿戏,也让他们大为不满。
2017/10/31 22:44:35|44438909
第十九章 再惹事端
“陛下”崔烈心中不服,还欲再向刘宏进言。
刘宏却摆了摆手,止住了崔烈的话,“好了,此事就这么定了。”
张平暗暗吐出一口气来,“臣遵旨。臣叩谢陛下,臣必将此事调查清楚,为臣老岳丈和吕将军讨还一个公道。”
何进面色铁青,崔烈气的吐血,却也不能再多说什么,看着张平轻描淡写毫发无伤的躲过了一劫。
下了朝张平便拉住蔡邕向其道歉,蔡邕面沉如水,不发一言,知道张平将前因后果一一吐露,蔡邕这才面色稍有好转,拍了拍张平肩膀,让其一切小心注意,也便回了府。张平回府后便让人去打探黄忠的消息。
却说黄忠这边一路急赶不日便到了雒阳附近,他害怕遇到与河内同样的事情,没敢靠近雒阳城,而是偷偷的潜回了太平学宫,然后派人通知张平。张平得到通报,匆匆的赶到学宫,看到黄忠几人先是好一番的宽藉慰问,这才问起了事情原由。黄忠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几个小子也尽可能的补充,再加上在朝堂上得来的消息,很快张平便已经明白了所有的来龙去脉。张平心中不由暗暗咋舌和惊骇,他心中有些不太情愿将吕布拜入丁原麾下也算作是通玄的算计,可是若说不是,这件事情的影响绝不至于会闹到这么大,那通玄的目的就未免显得有些小家子气,其后没准还有更深的手段等着他。可若说是不是巧合,那这通玄的手段未免有些太过厉害,连这都能算计的到,实在是让张平有些心惊。总之,通玄在张平心中的地位再次提升,隐隐成为了其生平大敌。
为了给汉帝和朝堂大臣做个样子,张平当即免了黄忠的校尉之职,罚其在尚武院中暂时充作箭术教头,并将之公之于众,算是将其一撸到底。当然这些不过是做给朝堂之人看的,张平自是好生宽慰了黄忠一番,黄忠心里也是明白,何昂、吕良之死虽非他所为,但他也脱不了干系,黄忠理解张平的用心,更何况不过是权宜之计,留在学宫还能更方便他照顾儿子,再加上张平言语上的安慰,黄忠便欣然的接受了。只是如此一来,却让四小深为黄忠叫屈,待了解到个中原委之后便将此事一并算在了他们闻名却未谋面的通玄身上,自然吕布也在此行列,四小下定了决心要努力学习,他日一雪前耻。
此事看此平淡的度过,却让张平心中危机感大增,尤其是在知道这一切都是通玄的算计之后,更是找来郭嘉、司马防等手下几大谋士商量,让他们提高警惕,一来也是与他们商量一下对策二来给他们些压力,刺激他们不忘努力。郭嘉算是何通玄见过也算间接和通玄过果招的,所以听了张平所说后,心中颇为忌惮。如今的郭嘉经过三年的沉淀,已经从翩翩少年城中为一个颇为沉稳的谋士,当然若要从年纪上说起也不过是刚刚弱冠。如今再次听到通玄的消息,心中再次把他当做了假想敌,誓要胜他一次。司马防虽然没有见过通玄,但听了张平的叙述,也了解了通玄的厉害,知道这是太平道的劲敌,心下警惕。
如此一场闹剧总算告一段落,张平被禁足,索性就待在学宫之中教教弟子,研究一下医学和丹药,完全不理外事。却不知朝堂之上如今已是闹的不可开交。
原来前些时日董太后的哥哥董宠在外喝酒,喝多了之后与友人说起董太后在宫中育有一子,此子乃是汉帝之子,一直由董太后教养,汉帝是不是的便能见到,深的汉帝喜爱。这本是宫中密辛,他本不知道,只是有一日他去董太后宫中恰巧撞见,这才问起知道了详情。这日董宠与友人喝酒,实在是喝的高兴,不料便将此时说了出来。紧接着这事便在雒阳城中疯传开来,闹的人尽皆知,甚至传到了董太后和汉帝的耳朵里。董宠这再知道不妙,自己闯了大祸,赶忙入宫请求董太后原谅,他作为董太后的亲哥哥,董太后自是不会拿他怎样。可是汉帝刘宏却是深为恼怒,这事在朝堂之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让朝臣猜疑不断,令刘宏深感头疼。刘宏心下不忿,想要将董宠碎尸万段的心都有,便命赵忠派人将董宠抓来内廷,董宠事先得了董太后的消息,深怕自己被抓到内廷之后被刘宏处死,连夜便逃了出来。不过他却不知该去何处,他享受惯了锦衣玉食,哪里肯就此躲起来隐姓埋名。这时他突然想起张平来,想到张平平日待他不错,且位高权重,想来定有办法,他知道张平此时没再府中,因此他也没逃往别处,而是直接取了学宫。
张平原本还好奇董宠如何会道学宫寻自己,可是等到赵忠上门,冷着脸上门拿人的时候,张平这才知道事情的原委,不由心中大骂,董宠当真是猪队友中的猪队友,好事帮不上忙,添乱却是有一手。他好容易远离朝堂纷乱,躲起来清静自在,结果却没想到祸事却自找上门。面对上门要人的赵忠,张平有心将董宠一交了事,可是想想自己若是就这么把董宠交出去,董宠倒时少不得要在汉帝面前攀咬自己,把自己拖下水,到时候自己当真是黄泥抹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
张平一面推说不知董宠之事,一面将赵忠让进了屋。赵忠在十常侍中一向对张平不假词色,油盐不进,所以张平虽然有心交好却始终与赵忠没有熟络。赵忠对张平的说辞是半点不信,他相信既然有人看见董宠跑到了学宫来,那董宠必然就藏在这学宫之中,完全不吃张平这一套。
张平心中暗恨,只得一面派人将董宠藏起来,一面引着赵忠在学宫中搜查。如此赵忠自是什么也找不到。赵忠临离开前冷着脸对张平说道:“国师,最好能将其藏一辈子,休要叫奴婢知道,否则,哼!”说罢一甩袖子离开了。
2017/11/1 11:36:24|44454197
第二十章 祸从天降
当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张平看着面前的猪队友董宠,心中满是不爽,“董大人,你还是速速离去吧,我这学宫你可是代步成,为你我得罪了赵忠,想来陛下定会因此事斥责于我,这下你可满意了?”
“国师大人,你不能这样啊,看在咱两交情的份上,你得保我啊,你去跟陛下说,去跟陛下求情,让他放过我把。”董宠此事惶恐不已,把张平当做了最后的救命稻草,苦苦的哀求着。
“董大人,我已经救了你一次,可是正是因为救你,如今我自身难保,你还要我如何?要不你去求求太后?”
“太后,太后她若是能救我,便不会给我传信让我跑了。”董宠满脸失落的说道。
张平深吸了一口气,他没想到这次的事情影响居然这么大,大到了陛下震怒得已经容不下自己的亲舅舅了。如此一来,他更加后悔刚才招惹赵忠之事了,早知事情这么严重,还不如刚才直接将董宠交出去好了。
“国师,国师,你可得救救我,看在咱两的情分上,无论如何你都得救救我。”董宠像块狗皮膏药一般认准了张平,巴巴的望着他指着他搭救自己。
张平心中气的直想骂娘,却知道骂娘也是于事无补,干脆先让董宠藏好,忙唤了郭嘉和司马防前来。
“天师,如今这事闹的雒阳满城风雨,想要解决怕是”司马防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心中感慨是不是这流年不利所以导致从年后太平道便各种祸事不断。
“天师,这事确实有些麻烦,最怕的不是这事闹的满城风雨。而是怕有人再朝堂上再提立储之事。”郭嘉如今沉稳了不少,想了一下说道。
“嗯,”张平其实也是担心此时,刘辩原本作为刘宏的独子,乃是当仁不让的继承人,可是如今又冒出一个私生子刘协来,怕是朝中的各方势力定然不会平静了。刘辩日后继承大宝,最为得利的首当其冲便是何后何进一系,虽然他们跟刘辩并没有多少感情,可却是实施上的血亲。而其次收益的就是作为刘辩的少傅的张平。而对朝中其他与何进不对付的势力,以及看张平不爽的势力来说,却是绝不愿意见到的。以前陛下就这么一个儿子,他们没得选,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可如今却并非只有一个选择了,他们的心思顿时活络了起来。
不过朝着这方面想,张平不由心中一动,既然有人想要站在刘协一边,那必然要去抱董太后的大腿,而作为董太后的亲哥哥董宠自然便成了他们目前最希望接触之人。若是能救下董宠,对这些想要抱董太后大腿之人岂不是大功一件。如此一来,这董宠也并非一无是处,反倒成了一个香饽饽。
张平将自己的想说向郭嘉和司马防一说,二人顿时眼前一亮,觉得思路开阔了起来。
“天师,如此一来,不若让董宠去找张温,想来张温定然愿意看见董宠出现在他眼前的。”这是司马防的声音。
“可是把董宠给张温,对我们来说有什么益处呢?”郭嘉不由的问道。
“这个”司马防一时有些没想到,愣了一下,“至少我们抛去了一个大麻烦。”
“可是这样子,好处都让张温得去了,我们还要背负得罪赵忠的后果,舍己为人,我太平道虽讲究行善积德,可是却也没有如此为人背锅的行善吧。”郭嘉摇了摇头,觉得让董宠去找张温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那送去王允那呢?王允与我们算是有盟友之谊,让他得了利,捧他一把,想来日后也能有所回报吧。”司马防想了想再出了一个主意。
“可是王允罩的住吗?他的实力和张温比起来差的太远,我就担心他根本没有能力抱住这颗硕大的果实。”
一时间屋内再次陷入了沉默,说来说去,突然发现本以为能很容易的把董宠这个烫手山芋拱手送出,却没想到却是陷入想送却无处可送的尴尬境地。
就在几人还在思考怎么处理董宠之时,宫中却来人请张平进宫,言说汉帝召见。看看天色,如今一如深夜,此时却急急的将张平召进宫去,张平心中当先想到的就是赵忠虽然没有找到人,却是狠狠的在汉帝面前告了他一状,并且很肯定董宠在自己这里。张平看向郭嘉和司马防,二人也正好也向张平看来,面色凝重,眼中满是担忧。
张平只得向二人吩咐几句,然后不得不奉命向宫中而去。学宫离皇宫并不近,此时又以入夜,张平却只能一路飞驰。
“张爱卿,你可知罪?”
张平刚刚见到汉帝刘宏,刘宏上来劈头盖脸就是这么一句,让张平心中咯噔一下,心道看来果然自己猜对了。只得硬着头皮答道:“臣知罪。”
“哦?你知什么罪?”听到张平认罪反倒让刘宏有些许惊讶。
张平听出了刘宏的惊讶,心如电转,怎么听这意思刘宏所问的不像是董宠之事,否则如何会如此和颜悦色。当下答道:“陛下罚臣幽闭思过三月,如今时间未到臣便出了府,臣实有罪。”
刘宏一听张平说的是知这个罪,顿时乐了,“哦?原来是这么个知罪,哼,你还好意思说,朕罚你幽闭思过,你却跑去学宫讲学修道,好不自在,看来朕罚你罚的轻了。”
“哼,如今满城风雨,你可知情?”刘宏话题一转,面色一正再次问道。
“这个,不知陛下说的是何事?臣一直在学宫中思过,对外事一概不知。”张平装起了无辜。
“当真不知?”
张平赶忙点了点头。
“哼,阿父,说给他知道。”
张让赶忙上前小声的对张平耳语几句,张平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你是辩儿的少傅,此事你怎么看?”
“这”张平不知刘宏为何会如此问他,可是事关重大,他可不敢乱说,“此乃陛下家事,臣全凭陛下吩咐。”
第二十一章 满怀危机
“哼,少给我油嘴滑舌,让你说你便说。”刘宏看起来有些不悦的斥责道。
“是,启禀陛下,安平候这些年来一直随臣学习,非常刻苦努力,如今学业极佳,按照我学宫划分已算是学有所成,安平候如今文武双全,在臣的一众弟子中算得上是佼佼者,现下尚却的不过是阅历经验耳,陛下若是有所吩咐,想来安平候定会欣然领命。”
“哦?此话当真?”刘宏眼中不由冒出精光,满是期盼。
张平重重的点了点头,“臣不敢欺瞒陛下。”
“好,好,好,爱卿辛苦了。对了,我听说爱卿这太平学宫所培养之弟子都是出类拔萃,各有绝活,皆有济世安民之才,可有此事?”
“禀陛下,确有此事。”说起这事便让张平觉得面上有光,他的第一批弟子都是他亲自培养,看着他们成长成才,自是心中满是成就感,如今听到汉帝夸赞,心中更是欢喜,当下便絮絮叨叨的向汉帝娓娓道来。
“好,好,好,爱卿此举开大汉之先河,爱卿这学宫办的好,办得好呀,朕以为不若将刘协也送到爱卿学宫,爱卿以为如何啊?”
“啊?”张平惊的嘴巴大张,一时间竟然说不出话来。怎么也没想到刘宏居然会把刘协也塞给自己,这到底是出于什么心思?如今朝堂议论纷纷,正式这刘协之事,莫非刘宏是想祸水东引,将刘协送到我这来,把压力也同时转到我的头上?可是,这是在有些说不过去啊,明眼人都看的出来这刘辩、刘协日后定会争储,到时候他作为两人共同的老师,到底是偏帮谁好呢?难道刘宏就是为了让我倒是无法偏帮才如此做?可是没道理啊,作为帝王不是讲究的是平衡之术吗?若是如此,岂不是我张平能够一家独大了?他不怕到时候他刘家江山不保吗?张平心中心如电转,一瞬间已经想了很多很多。
“这个陛下臣以为万万不可,臣臣精力有限,能够教导安平候便已是臣的殊荣,实再难担此大任,还请陛下为协皇子再请高明。”张平身子微屈,额头上已是冒出汗来。
“哦?”刘宏手中把玩着一块美玉,眼神却在张平身上打转,脸上满是玩味。“爱卿当真不堪重负?要辜负朕之所托吗?”
“臣惶恐。”
“哼,那你还不速速把朕的好舅舅给朕交出来?嗯?”刘宏说着面色一变,从柔和便的狠戾。
张平顿时惊的匍匐于地,背心冷汗直冒。
“朕这个舅舅啊,还当真是让朕有些头疼,不过就算怎么样,他也毕竟是朕的亲舅舅,不管他翻了再大的错,朕也不至于要了他的性命去,可是你看看,朕的亲舅舅把朕当成了什么人?啊!朕心痛啊,张天师,你速速回去将朕的亲舅舅给朕送来,朕就看在你教导辩儿多年的份上,不追究此事了。”
张平额头上大滴的汗水滴下,背心已经湿透,原来刘宏根本已经清楚了一切,还在这里试探自己,若不是刚才自己回答的得体,没说错什么话,这回定然就不只是将董宠送回来这么简单的了,没准一个不好,今天自己都走不出这个皇宫去。这时候他越发的感受到自身的渺不但在朝堂上风雨飘摇,面对皇权更是毫无还手之力。
张平连连点头称是,刘宏这才一挥手让张平退了出去。刚刚出了大殿,张平便看见站在门口的赵忠,此时赵忠依旧冷着一张脸,看到张平出了,扯了扯嘴角,冷笑一声,“张国师,这下可以带我去找人了吗?”
张平看了赵忠一眼,心中愤恨,若不是这赵忠,自己何至于如此狼狈,本以为自己拼命努力好容易营造出了如此一番基业,却不成想根本不过是浮云泡影,一触即破,这让他原本已经安定下来的心思变得躁动起来。
张平也不答话,当先走去,一路沉默的回到了太平学宫,直接让人将董宠请来,董宠一看到张平和其身边站着的赵忠,吓的掉头就想跑,却被早有准备的赵忠派人抢先拦了下来,生生擒住。
董宠被捉,心中惊恐至极,死死盯着张平骂道:“张平小儿,你个背信弃义的小人,你居然出卖我,你你不得好死你”
“赵大人,我有几句话要与董国舅说,可否给我一点时间?”张平看了赵忠一眼,见赵忠面无表情,虽然没有什么表示,却也没有阻止。便走上前去,俯在董宠耳边,有些咬牙切齿的一字一顿的说道:“董国舅,你休要怪我,为了你的事我方才被陛下一顿责骂,你是堂堂国舅,陛下又不会拿你怎样,可是我不过一个区区道士,若不是陛下看在我多年忠心为国的份上,方才就要了我的项上人头。我为你险些丧了性命,算是仁至义尽。”
然后张平退后几步,“董国舅,从今以后,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你我再无瓜葛,你自求多福吧。”说罢一甩袖子转身直接离开。
董宠这时才反应过来,脸上满是畏惧惊恐,惊声尖叫,口中依旧骂骂咧咧的,咒骂张平背信弃义,卖友投荣。不过这些张平都不再搭理,他现在心中有更为紧要的事要做。
今天,久违的危机感再次袭上了心头,让张平心中再次不安稳起来。三年的苦心经营,却还是逃不脱他人的掌控,这种感觉让他觉得万分的不踏实,他迫切的想要掌握自己的命运,掌控自己的道路,想要自由自在毫无拘束。
这一夜,张平想了很多,想着他记忆中历史的走向,想着他的下一步规划,想着要如何摆脱朝堂的控制,想着到底是顺应历史大潮从中取利,还是借机改变历史乘势崛起。他心头想法万千,却无法说与他人,只能自己一个人蒙头苦思,想要找到一条稳妥而保险的路,为自己也为太平道更为身后的数十万太平信服打造一片天地。
2017/11/2 10:41:56|44489631
第二十二章 再议立储
“陛下,臣请陛下立安平候为储。”
“陛下,臣请陛下立皇子协为储。”
“陛下,臣请陛下速决。”
朝堂之上,嘈杂的如同菜市场一般,今日群臣似是商量好的一般,都纷纷请求汉帝刘宏立储,并作出一副不立储不罢休的态势,将坐在龙榻之上的刘宏气的面色铁青,却又发作不得。毕竟这些朝臣打着的可是安定朝堂的幌子,如今雒阳城中风言风语俞传俞烈,各种八卦小道消息谣传不断,让整个朝堂之上人心惶惶,无心朝政。
刘宏如今不过三十二岁,正是春秋鼎盛,当打之年,就算托后些时日本来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如今非议漫天,为了平息事端,却将刘宏架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如今他刚刚体会到大权在握,一人尽掌的滋味,如今却被逼的不得不立储,这让他原本的成就感荡然无存,这种恼怒又不能发泄的滋味让刘宏满心憋屈。
这时张让看到汉帝脸色已差到了极点,顾不上礼节和规矩,上前扬声爆喝:“朝堂之上请诸位大人肃静,陛下正是春秋鼎盛,众位大人非要逼着陛下立储,到底按的是何心思?”
下面群臣听到张让尖细的声音都不由听了下来,不过听了他的话,却多有不满,不少大臣指着张让骂道:“你一个阉宦,朝堂之上哪有你插嘴的份!你有什么资格如此叫唤。”一时间朝堂再次沸腾。
“够了!”刘宏终于忍不住大吼了一声,阶下群臣顿时收声,仰头看向刘宏,“你们要朕立储,好,朕今日就把话撂在这里,朕如今正当壮年,辩儿如今十三,协儿也才八岁,谁能继承大统还言之尚早,待二人成年方再立储不迟。辩儿如今学业有成,朕有心让他历练历练,卢爱卿,便让辩儿到你尚书省学习历练,一并事宜皆由你安排。何爱卿,辩儿的一应安全就交由你负责。众卿以为如何?”
下面一众臣子面面相觑,刘宏这个安排让他们一时有些理解不了,不明白刘宏到底是什么意思。说不立储吧,却安排刘辩在尚书省学习,可是若说有意立刘辩吧,可是却又没有明确,那这到底是想要怎样?
倾向于立刘辩的何进一派不由微微皱眉。汉帝这暧昧的做法,让他们摸不准汉帝的想法,一时间有些踌躇,不过赖好让刘辩去历练,不管怎样刘辩都算走在了前面,有了先发的优势,就算将来要竞争也是占据优势。
而倾向于立刘协的一派却是心头暗喜。原本他们可没有半分把握刘宏会立刘协,毕竟长幼有序,自古如此,他们无非就是想要争取一丝希望,可如今看汉帝的意思,似乎汉帝有意待二人成年后,历练一番之后选取良才继承大统,如此一来,可就给了他们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时间去操作此时,到那时候他们未必没有一拼之力。
如此一来朝堂上反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一众大臣都算是默认了汉帝的这个做法。只是苦了尚书令卢植,苦着一张脸,心中满是苦涩。
如此闹剧总算告一段落,刘辩得知自己将要去尚书省历练,心中也着实兴奋,他跟随张平学习这么多年,看着与自己一同学习的大部分弟子如今都奔赴大汉各地历练,有去经营道观宣扬太平道的,有去开设医馆行医济世的,有入了行伍建功立业的,只有他依旧被留在太平学宫之中,他多次向张平请求外出历练,可是他做为皇子,张平如何敢放他单独出去历练,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汉帝还不活剥了他。所以就如此一直让刘辩待在太平学宫之中。也许是前些时日张平对汉帝说的话起了作用,才让汉帝下定决心要给刘辩历练历练。如今刘辩好容易得到了历练的机会,怎能不兴奋不已。满心欢喜的就去找卢植报到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汉各地的军队都派了精锐前来雒据要求,各军兵马都严格控制在一营之数,也就是两千人马。太平军因为军力强盛,为了不显眼,张平特意减半了队伍,只让典韦领着来参加讲武。张燕因为要忙着钜鹿的建设,所以无法脱身,张牛角如今一心扑在学宫之上,长久没有带过兵了,张平本事属意黄忠的,毕竟黄忠更为稳重,只是黄忠前些时日才为了做样子被张平免了职如今实在不好让他露面,因此只得让典韦出马了。其实原本太平军其他将领也有心参加,毕竟这是一场盛会,是露脸的大好机会,可是典韦一听说有架打,便扬言谁打的过他谁去,如此一来,众将只能咽下了这口气,毕竟如今太平军中能跟典韦这杀神一拼的也就剩下黄忠了,就连张燕因为忙于钜鹿建设而耽误了功夫也要输其一筹。
蹇硕特意在西郊劈了一块地方做各军屯军之用,毕竟这么多的兵马停留在京师重地,多少还是有些不便的。蹇硕也怕因此闹出什么事故来,因此多加提醒注意,每日巡逻,生怕出半天漏子,毕竟他可是想借此为汉帝扬威的,可别到时候砸了场子。
讲武的内容蹇硕也早已提前订好,一是让各军展示军姿军容,让汉帝看看大汉的兵马强壮,可以保家卫国。二是要让汉帝训话,彰显汉帝威严。三嘛,既然难得把各地的精英聚集到了这里,那怎么也少不了要比试比试,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军中男儿更是血性勇猛,谁也不服谁,不比过又如和能够让众将士满意。
所以这比武也是此次讲武的一个大头,若是能争一个大汉第一强军的名头回去,岂不是面上有光。所以各地兵马都在驻地中操练了起来,每日里口号各比各喊的震天响,定要盖过旁边营地不可。不过这些队伍中却有一支奇葩,每日里不但没有操练反而悠闲的四处闲逛,倒出参观,让其他各地兵马很是嘲笑了一番,引以为反面教材。
第二十三章 列阵西园
此次讲武千载难逢,大汉无论中央军还是地方军都积极响应,各军皆有派人参加。
说起这个来就不得不说其大汉兵制,大汉兵分为中央军和地方军,中央军又分北军与南军。北军乃是屯军,多在边地驻边戍防,乃是汉军中的精锐,其总长官为北军中候,其下包括屯骑校尉,步兵校尉,越骑校尉,长水校尉。之前在五原的吕良便是担任越骑校尉一职,屯军五原,算是中央军中的一支。南军则主要为卫戍中都的禁军,战事起事才调派将领领军出征,平时只做常备训练,之前皇甫嵩、朱儁所率皆由南军所出。如今的中央军中还要算上新成立的西园八校,皆由蹇硕统领。
而地地方军则为卫戍地方的府兵,若是与如今比较可以类比为武警,多是由各州府为保州郡内安全所募。自中平元年黄巾乱起,各地地方军纷纷募兵抵御黄巾,而这部分军队在黄巾乱平后却并未散去,依旧就在个各府兵当中,这也变为日后诸侯割据埋下了隐患。张平当初奉命剿灭黄巾,全是凭太平军一己之力,各地府兵却没有出半分力,这是为何?一来让张平剿灭黄巾本就是朝廷想要太平军与黄巾军自相残杀,互相消耗的计策,所以自是不会提供帮助二来这些当时募兵也不过是临时募集仓促成军,未经战阵,缺乏训练,难堪大用。三来这些人各怀心思,想要养寇自重待张平平定了各地黄巾,这些府兵才纷纷出现收复失地。如今却也成为了一笔不可小觑的力量。
北军因为有卫戍之职,所以难以抽身,此次中央军参加讲武的主要是西园八校,自上军校尉蹇硕以下,中军校尉袁绍、下军校尉鲍鸿、典军校尉曹操、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于琼皆是积极准备。而地方军大汉一十三州皆有兵马前来,司隶所派为河内太守王匡、冀州长史耿武、兖州别驾王彧、徐州骑都尉臧霸、青州都尉鲍信、荆州都尉蔡瑁、凉州骑都尉张济、并州骑都尉吕布,幽州骑都尉公孙瓒,而豫州、扬州、益州、交州因为没有为黄巾所乱,府兵不多,兵力薄弱,带兵的也是所属州郡长史。
如此再加上太平军所派都尉典韦,一共二十二只队伍齐聚中都雒阳。
西园校场早已重新进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