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大明星-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平听司马徽提起太平道,精神一震,他很想知道同为道家之人,司马徽是如何评价太平道和张角的,不由问道:“先生,如此说来,我黄老一派也算壮大,岂不是好事,为何摇头?”
司马徽听了张平的问话,沉吟了一下,叹了口气:“我黄老一派目下壮大是不假,但是毕竟当下乃是儒家天下,如此早早的锋芒毕露,站在风口浪尖,怕不是什么好事,只会为他人做了嫁衣啊。而且三人唉。”
第七十四章 许劭子将
张平一惊,连忙追问道:“先生何出此言?而且三人如何?”
司马徽再次叹了口气,“张角空有一部《太平经》,却行制符驱病,蛊惑人心之小道,妄图以下制上,揭竿而起,却不曾将我道家经典广泛传于世人,实乃本末倒置,浪费《太平经》如此宝典。别看他现在声势浩大,却不过是乌合之众,覆灭只在旦夕之间。可恼,可恼啊。”司马徽一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表情。
张平听了,心中默然,司马徽的表情不像作为,可见其对道家发展确实很是看重,同时也确实是对张角感到痛惜。当然,张平不得不承认若是没有自己的到来,司马徽的判断非常正确,不由得不佩服。“那其他几人呢?”张平又问道。
司马徽哼了一声,“其他几人比之张角更是不如,五斗米道的张修,放着光明正大、博大精深的道术不用,却行巫蛊之术,以五斗米收人入道,纯粹是为一己私欲,蛊惑人心,弃正道而用邪法,吾不屑之。”
“那琅琊于吉呢?”
“于吉以符水治人,不思进取,不图将我道家发扬光大,却只知在琅琊一地,偏安一隅做他的活神仙,哼哼。”
张平不放弃的继续问左慈呢?
“左慈倒却是一个另类,作为老庄派,却不避世修行,频繁入世,游戏人间,倒是也符合老庄派逍遥无为的法旨。不过左慈确实道法高深,精善术法,却是我道家难得一见之高人。不过想指望他将我道家一脉发扬光大,是没指望了,唉。”
张平见司马徽一副有能力的不想干,想干的又没能力,又想干又有能力的走错了路,哀挽叹息的表情。这还是那个好好先生吗?可见司马徽对道家实在是倾注不少。不由说道:“先生莫要悲观,目下只是一时,想我道家源远流长,他日必能再建辉煌。”
司马徽听了,点了点头,看着张平说道:“我看公子对我道家学说甚感兴趣,又家学渊源,还望公子多多补益,日后将我道家发扬光法。”
张平重重的点了点头。
“可惜公子要事在身,公子他日若是事情完成,还请来颍川找我,徽愿将一身所学倾囊相授。”
张平听了心里一喜,心想若是能拜司马徽为师,也是不错,差点就想立马拜司马徽为师。不过马上就收住了自己的想法,一来自己身份还是个问题,二来还有数十万之众等着自己拯救,自己怕是没有时间,也没有可能,留下来跟随司马徽学习道法。只得就此错过,“多谢先生看重,只因平实有要事,否则,等我事情结束,定来寻先生,到时还望先生不嫌平愚钝,难以教化。”
司马徽闻言,抚须赞叹:“好,好,若此甚好,若此甚好。”
张平从司马徽处出来,去寻了毛玠、辛毗、郭嘉和韩实四人,四人再次带着张平在学宫内转了一圈,与张平详细的分说一二。正行进间,听得“咕噜”一声,众人一愣,看到胖子韩实摸着肚子,面现尴尬,不由哈哈大笑。
张平看看天色,已是午饭时间,不由邀了四人往城中吃酒,四人自是不无应允,于是五人联袂往城中而去,再次来到了悦来酒楼。
今日的悦来酒楼却是格外热闹,五人到来时,酒楼内全都是人,已然没有了位置,甚至连酒楼门外都聚集了不少人。
张平五人甚是好奇,不知发生了何事,张平忙让裴元绍上前打探。
没一会,裴元绍回报,原来是今日鼎鼎大名的评论家许劭许子将在悦来酒楼进行月旦平,不少名豪士绅为求其一评,皆至于此。因此,酒楼内早已座无虚席,只望能被许劭品评一番。
五人听了都甚感有趣,只恨自己没有早些到来,好能占一席之地进去一观,要是有幸能被许子将点评一番,那更是无比荣耀。
见大家都想进去一观,张平赶忙又命裴元绍去和店家商量看能否加个位置出来。好在银子还算好使,没一会,小二便在墙角靠边处加了一张桌子,张平领着众人靠墙根坐下,看向大厅中央舞台上。
只见原本说书的舞台中央摆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些许酒菜,桌旁摆着两把椅子,椅子上各坐着一人。坐在左手位置的是一个年月五十的老者,一张国字脸,面相威严,须发有些发白,正用手抚须,与其右手边坐着的另一人说着什么。右边这人看起来四十左右,脸型瘦削,八字胡,身着羽衣,头戴方冠,面容和善,让人亲近。
张平听毛玠介绍,才知左手边老者乃是荀氏三爷荀靖荀叔慈。那右手边这位不用说应当就是许劭许子将了。
这时荀靖站起身来抬手下压,周围看到荀靖手势,都安静了下来。荀靖咳咳两声清了下嗓子说道:“今日,靖有幸请到汝南名士著名评论家许劭许贤弟,子将贤弟今日会在此进行本月的月旦评,下面我们有请子将先生。”
下面众人顿时鼓掌叫好。
许劭许子将站起身来,说道:“许某近日游经此地,应叔慈兄之邀,在此进行本月月旦评。先来说说许某的规矩,第一,许某每次只评三人;第二,许某品评全拼个人喜好,不会为他人所左右;第三,许某只品评,不解释。还请诸位见谅。”
台下众人一听,顿时心凉了半截,这台下大小乡绅不下百人,却只有三人有资格被品评,这轮到自己的机会未免太小,却又都立马正襟危坐,满怀期待的看着许劭,期盼他能点中自己。
毛玠、辛毗亦是坐的笔直,直勾勾的看着许劭,满怀期待;郭嘉似乎很是不屑,慵懒的靠在墙头;至于胖子韩实,这会光顾着吃,正趴在桌上大快朵颐。
张平看了几人的表现,心里直摇头,这种一个个满怀期待,等待他人品评自己的景象实在是说不出的好笑。在他心里,自己怎样就是怎样,管他人作何看法,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好了。
第七十五章 月旦点评
在张平看来,这些人如此甘之若饴的等待别人的评价,实在是一件可笑而愚蠢的事情。每个人如屠宰场里的羔羊,又如动物园里被圈养的群兽,被人品头论足,观赏指点,却没有半分不满,反而一副温顺和缓等人投喂的样子。张平实在有些不能理解。
这时,台上的许子将想着台下环视一圈,然后说道:“今日,既然是叔慈兄邀我前来,那今日我第一个要品评的便是叔慈兄,”说完转过身看着荀靖,目光中微有问询之意。
荀靖微笑着不可察觉的点了点头,微微坐直了身体,抚须的右手微微颤抖,出卖了他心中的期待和紧张。
“颖慧天然,蕴而不露。”许子将沉吟片刻,用简短的八个字评价了荀靖。
荀靖听了,下巴微微抬起,脸上笑容更胜,同时不忘起身向许劭拱手,谦虚道:“哪里,哪里,贤弟过誉,贤弟过誉了。”
张平远远望去,却觉得此刻荀靖谦逊的外表下掩藏着其荣耀骄傲的内心,只是被其精湛的演技所遮掩。张平可以肯定,荀靖对于这句评价期待已久,和那些台下无比想要被品评的乡绅豪强没有什么分别。
张平看着台上的荀靖,在他看来荀靖作为荀家的三爷,所谓的荀氏三龙之一,一个饱读诗书,德高望重,受过良好教育,在这个时代算是能够站在一个高层次的人,居然也逃不开名利二字。士子贪名,商人重利看来说的一点不错,古人诚不欺我。
再看台下众人,一个个满眼羡慕的望着荀靖,更有甚者也如荀靖一般面现红光,仿佛被点评的是他们一般。台上的荀靖看到台下如此,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消退过,虽然表现略显矜持,但内心却早已乐的合不拢嘴。
“那么,接下来,我第二个要点评的是”许劭将众人目光再次拉回到自己身上。台下一众人等一个个再次正襟危坐,双目死死盯着许劭,期待他念出自己的名字。
许劭将手拢在胸前,目光在台下众人中巡视着。这一次许劭巡视良久,然后抬手点了位于舞台前方距他两桌距离的一人。
这人见许劭指向自己,刷的一下站起身来,扑腾了几下身上衣服,抬头向许劭望去,拱着手想要说什么,可他打着颤的嘴唇,久久没有憋出一个字来。
许劭也不待他多言,仔细的又看了他一眼,说道:“德沛信达,财厚亲善。”
那人听了激动不已,连连向许劭拱手鞠躬,嘴唇哆嗦的说道:“谢谢许先生点评,张张某拜拜谢。”说完直起身来,昂着头,又对着周围的乡绅豪强们拱手致礼。
那样子虽是致礼,却让张平怎么都觉得是在炫耀。张平不知此人是谁,想旁边的韩胖子打探,胖子呜呜咽咽的介绍,此人乃是阳翟乡绅张灏张员外,家里田倾无数,但为人却乐善好施,常常行善积德,阳翟许多人都百姓都受过他的恩惠,在阳翟本地非常出名,深受百姓喜爱。
张平听了不由好奇,这许劭与张灏之前明显并不认识,许劭新来此地,定不如韩胖子这般本地人熟稔,就算听过张灏之名,可刚才这人并未通名,这许子将是如何知道他是谁的,并点出他来的?难道这许子将也有个系统?张平旋即摇了摇头,系统又不是大白菜,如此泛滥,什么人都能有,而且如果有系统,许劭也不至于还靠着点评混饭吃。
张平只能猜测这许劭怕是在事前做了不少调查工作,提前把要点评的人打听的一清二楚,然后上来不用被点评人说什么,直接给评语,一来能给人一种神秘感,二来好话谁不愿意听?如此一来,只会让人觉得他高深莫测,而不不会去质疑和思考他是如何评判的。这也是许劭一开始声明不会受他人影响选择点评对象,也不对评价进行任何解释的原因,因为他解释不了。看来这许劭前期工作做的很好啊,很是有一套啊,不由对许劭充满了兴趣。
张平不由多了几分好奇,想知道许劭接下来这最后一个人会点谁。他倒不是如他人般存了名利之心,想知道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如果按照他的推测,许劭接下来会点评的人应该是他提前调查好的,那么这人多半还是阳翟本地士绅,而且还是很有名那种。
结果也果然不出张平所料,许劭第三次点评的乃是阳翟本地与张灏一样的士绅,声名仅次于张灏。这位名叫王福的员外也是激动非常,一脸得色,向周围一众人等炫耀着。
酒楼内其他没被点评的人深感遗憾,都一脸失望。包括坐在张平身侧的毛玠、辛毗二人,二人一脸遗憾,连连叹息自己来晚了,没有占到好位置,没被许劭看见。张平张了张嘴,很想说出真相,告诉他们即使他们占到了好位置,许劭一样不会点他们,因为一来许劭没调查没准备,怎么赶轻易点评二来你们现在寂寂无名,他许劭点评你们没有任何好处。
但是当他转头看见郭嘉一脸不屑的样子,摇了摇头,也就不再多言,也许给他们留一个念想也许是件好事。
真相可能有点残酷,还是不要大破他们的美梦。许劭现在也许和这些乡绅不认识,看起来与他没任何好处,但经过他金口点评,这些乡绅必然上杆子的向许劭报答,还不是许劭要什么给什么?说什么是什么吗?
不过在张平不由得对许劭另眼相看,这要是放在现代就是大、专家,拥粉无数,一言千金那种。但是在这个汉末,能有这个意识,能把自身炒作成一个大,有如此的广告意识,当真是不简单啊。许劭这所谓的月旦评就是一种广而告之定期广告位,一种惠而不费,一本万利的炒作方式。这种炒作的方式很值得自己借鉴啊,张平不由摸着下巴思考着。
第七十六章 把酒话别
张平想到,若是自己以后也以此弄一个月旦评出来,不止如此,甚至可以弄一个排行榜出来,什么天下名将排行榜,天下名士排行榜,将天下名士、名将皆汇于此,以此吸引名士和名将的注目,从而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不知是否会有奇效。
毕竟自己可是手里有系统的人,别的不说,光是能查看他人属性这一点,就不知甩了许劭几条街,况且自己还有历史作为凭借,几乎立于不败之地。越想张平觉得越是可行,几欲立马着手行动。
想到因此而形成美好蓝图,张平不由的激动不已,他奋力的抑制住心中的兴奋。继续与毛玠四人吃酒闲聊。
台上的许劭已经跟随荀靖离开,后面跟着被许劭点评过的张灏和王福。这更加让张平坚定了自己的猜测。台下众人见走了许劭,也都遗憾的三三两两的散去。
张平见毛玠、辛毗二人还在感慨,不由转移话题:“二位兄长,小嘉,厚德,平在颍川事毕,欲明日启程前往雒阳,感谢诸位兄弟的关照,与大家相谈甚欢,平不想离去,奈何平要事在身,只得作别诸位兄弟,今日请弟兄们吃好喝好,”说完,端起酒杯,敬想四人,“饮胜。”
四人闻言,顿是一呆,都没有想到刚刚认识不就,颇为投缘的张平明日便要离开。毛玠、辛毗二人顿将刚刚的遗憾抛在脑后,不由问道:“贤弟为何这般匆忙?不若在多呆几日?”
“平也想多留几日,但不满二位兄长,平实有要事在身,耽误不得,实属无奈。”张平抱歉的说。
毛玠、辛毗听了沉默不语。
郭嘉没有什么反应,依旧冷着脸,不发一言,但张平从其眼神中看出了一丝不舍,不由欣慰的一笑。
至于胖子韩实虽然是没想到这个今天才认识的,倍感亲切的公子要走,但毕竟认识时间不长,倒没有太大的伤感。胖子从面前的骨头里抬起头来,看着张平说道:“不知黄平大哥往雒阳是何要事?若是解决不了,就去找我爹,我爹在雒阳。”
“哦?”张平不由惊讶,随便结交了个胖子,居然能帮得上忙,自己运气看来真是不错,“不知令尊是?”
韩胖子将嘴里的骨头吐掉,说道:“我爹姓韩命馥,字文节,目前在朝中任御史中丞,也不知能否帮的上兄长,若是可以,兄长尽可去找我爹。”说完将满手是油的手在一副上擦了擦,然后从腰间接下一块玉佩递给张平,“兄长拿着此玉佩,我爹自会认得,也算我为兄长践行了。”
张平与胖子只是萍水相逢,只是今日才认识,还没有什么深交,胖子居然对自己如此信任,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便将老爹卖给了自己,是说这胖子傻呢?还是说这胖子讲义气呢?
张平接过玉佩,不由的对胖子心生感激,“多谢贤弟,日后但有所需,贤弟尽管吩咐。”张平也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他人投我以桃李,必报之与琼瑶,张平郑重的向胖子承诺。只是让胖子没想到的是,他居然真的有用到这个承诺的一天,此是后话,按下不表。
毛玠和辛毗也是颇感惊讶,他们没想到这个他们一直不大看的上眼的胖子,居然也有了不起的出身,若不是张平非要带着,他们是不会与胖子相交的。虽然知道他是韩家子弟,但是却也没料到他爹都已经是御史中丞了,也是吃惊不小。
二人见胖子有所表示,不由尴尬不已,他们这几日吃喝的都是张平的,现在张平要走,他们也毫无表示,不由有些挠头,论家世他们比不上韩胖子,论财富张平明显不是却钱之人。二人只得硬着头皮说:“贤弟若有需要我们的地方,但请吩咐。”
张平连忙道谢,言说若有需要还要劳烦二位兄长云云。
“兄长此去可是与朝廷有关?”一直悄没声息的郭嘉突然开口道。
“哦?小嘉何出此言?”不过张平倒也不否认,也不承认,而是想听听郭嘉为何如此说。
“兄长前往雒阳,而非别处,必是所办之事或所求之人在雒阳,而当此天下并不太平之时,兄长如此急切前往,那必是紧急要紧之事,如此,又紧急又只能在雒阳解决的,那只能是朝廷了。”
张平听了郭嘉的解释,不由暗暗叹服,不愧是郭嘉郭奉孝,仅仅凭借这么两点,全无其他的情况下,居然就能推断出自己的目的,当真是才思敏捷。
张平点了点头。
郭嘉见张平点头,接着说道:“兄长此去,怕不是小事,不若等等,待我去荀家找找荀彧,他是荀家之人,与我关系不错,我去请他说动荀家,荀家在朝堂上有不少子弟,在朝廷中有些分量,应该能帮上兄长的忙。”
张平听了一惊,荀家,若是能得到荀家之助,那当是成功概率大增。不过怕是没有这么简单,郭嘉还是有些天真了,一来就算荀彧和郭嘉好的穿一条裤子,愿意帮忙,也未必能左右的了荀家二来想情动荀彧说项,怕是自己的身份便也要和盘托出,倒时荀彧和荀家还真的会帮忙吗?荀家无缘无故的岂会担此风险,怕是当即便会抓了自己投入大牢吧,如此还会连累郭嘉。
想到这了,张平摇了摇头,对郭嘉说道:“多谢小嘉好意,但是此间事急,怕是等不及,还是让为兄先往雒阳一试,若事艰不成,再请小嘉帮忙可好?”张平虽然拒绝了郭嘉,但是仍是非常感谢郭嘉能为自己想办法。
郭嘉见张平婉拒,眉头微皱,但也知张平怕是不愿意将实情道出,亦或是又不得已的苦衷,便即做吧,不在提起。
五人举杯饮酒,又吃吃喝喝,直迟到日头西沉,星光满布,方才各自道别,纷纷散去。
张平早吩咐裴元绍名周仓、典韦及一众黄巾精锐收拾行囊,明日一早出发前往雒阳。
第七十七章 初临雒阳
,最快更新汉末大明星最新章节!
张平带着商队再次出发,一路向东往雒阳而去。
这一日,商队行到一处,停了下来,这是夹在两座高山间一座巍峨的雄关,犹如一把金锁横担在两山之间。雄关依山而建,两侧是高山的峭壁,巨大的方石一块一块的整齐堆叠,形成了一道陡峭的石墙,墙高约有七八丈,仿佛一座巨人俯视着整个大地。墙上开着一扇高约三丈的朱漆大门,此时大门打开,门下有兵丁把守,盘查着来来往往出入大门的行人。门上横着一块巨大是石匾,石匾上书“虎牢关”三个大字,笔法苍劲有力,气势非凡。
商队在虎牢关系下排着队,等待过关。张平站在关下仰望着这巍峨耸立的巨大关隘,心中感慨,这就是传说中的虎牢关啊,演义中成就吕布和三英的虎牢关,果然气势磅礴,非同凡响。若是扼守此地,闭关不出,怕是任凭十八路诸侯有天大本事,也攻不破他吧,真正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此时的虎牢关东控颍川,西扼雒阳,南连嵩岳,北临滔滔黄河,真可谓“控东西之咽喉,挟南北之桥梁”,“致黄河无用武之地,望雄关而彷徨。草萋萋,天苍苍,蕞尔崤关固金汤”。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山川之险,据恶虎,当雄兵,乃兵家必争之地。
张平感慨了一番,跟着商队往关内行去,在裴元绍给守门官兵暗中塞了些许碎银子的情况下,商队一路无事的通过了关口。
在虎牢关内稍作休整补充,商队穿过虎牢关,继续一路向东,走了约有小半日功夫,人烟渐渐多了起来,驿道两旁树木林立,整齐的农田中一茬茬被收割的庄稼,道旁出现了歇脚的茶社,路上往来的行人也较之前多了许多。没多久张平便远远望见了一座巨大城池出现在了眼前。
宽阔的城墙一眼看不到边际,如一条盘龙卧于眼前,以鄙夷天下的气势俯瞰着穿行其间的车水马龙。在赤色夕阳的笼罩下,仿佛披上了一件金黄色的外衣,更添了几分雍容和华贵,不由让人生出了肃穆的朝拜之感。这便是大汉都城雒阳。自光武帝刘秀收复失地,重建东汉政权起,作为大汉的都城已有一百五十余年了。经历一百五十年的风霜雨雪,在这座城池上留下了成长的痕迹,但也带来了岁月的沉淀,让这座巍峨的城池越发的宏伟气魄。
张平站在城门口,眯着眼睛,仰着头,努力的看着城门顶上篆刻的雒阳二字。心里不禁感慨,不愧是大汉朝的帝都雒阳城啊,钜鹿城和这比起来简直如缩小的模型,山寨的赝品,难及其一二。瞧这高达十余丈的城墙,可数十人并行的城门洞,无一不让人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进到城内,熙熙攘攘的人群,此起彼伏的声音,川流不息的车马,道旁起伏连绵的房舍,鹤立鸡群的楼塔,无不在宣示着这座城池的繁华。
整个雒阳分内外两城,内城是皇宫和达官贵人的居所。外城已内城为中心,成“田”字分布。外城西南集中了大部分的集市,外城西北和东北分布着一些士绅富豪的宅邸,城东南则较为杂乱,民居混杂。
裴元绍在城中寻觅良久,终于在外城城西西找了一家名为兴旺的酒楼,跟店家要了一个独立的小院,暂时安定了下来。
张平一面派人在城内打探消息,一边决定选择哪方面为突破口。目前张平对雒阳两眼摸黑,对城中形势,势力分布毫无所知,因此打探消息才是首要任务,同时让裴元绍在城中暗中打探看看是否能联系到太平道残余,以便打探消息。
对于面见皇帝,找皇帝要特赦还得从长计议。本来按张平最初的设想,是想要走十常侍路线的,以十常侍贪吝钱财为突破点,寻求十常侍的引荐,以此拜见皇帝。但这仅仅只是张平的想法,真正能否做到,张平并无把握。
另外就是在颍川获得的以外收获,一是蔡邕这边,作为灵帝颇为欣赏的臣子,托蔡邕引荐也是一条路,只是如何说服蔡邕,让蔡邕接受自己反贼的身份并能为自己引荐实在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
当然另一条路就是通过胖子韩实的关系,找他爹韩馥帮忙,只是以韩馥一个御史中丞的身份,怕是连他自己都未必轻易能够面见灵帝,就更不要说引荐了,就算能,如何交代自己的身份依然是张平无法避开的问题。
张平有点挠头,干脆的将事情放到一边,一切都等打探的消息回来了再决定。他从怀中掏出一本脱口秀实战案例五百例来读了起来。这是他这一路来读的第十本从系统中兑换的关于脱口秀的书籍。
待张平读完书上最后一页最后一个字,合上书页时,叮的一声系统声响起,“宿主技艺脱口秀升级,具体请查看技艺属性。”
张平连忙翻看,技艺显示为:
脱口秀:小有所成经验:100110000。属性:口才3。
易筋锻骨:初学乍练经验:1911000。属性:体质1。
张平的属性也变为了:
姓名:张平崇拜值:7857899
体质:51演技:51
口才:53技艺:30
魅力:55名望:70
看着自己提升了两点的口才属性,张平非常欣慰,深感今日的书没有白读。不过同时让他感到不满的是自己的易筋锻骨增长确是缓慢,虽然他每日都有坚持不懈的锻炼,却远不如增长来的快。以他现在的速度,想要将易筋锻骨提升一个等级怕是还要接近半年之久,他不由有些挠头。
可是这样的速度,若是让张燕见了,都会惊诧莫名,毕竟张燕第一层也是练了一年之久,而以张平的速度比之张燕都要超过不少了,要知道张平的资质可是远远不如张燕的。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得多亏了明星系统的辅助,否则以张平的资质,没个两三年休想成功,就这张平还不知足,连系统都鄙视他。
第七十八章 西苑买官
翌日晌午,裴元绍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人回报。
城内百姓皆言十常侍卖官鬻爵之事,明码标价,明目张胆,令人发指。探子根据百姓所言,确认在雒阳城西西苑处确有卖官鬻爵之事。
蔡邕蔡大人府邸在内城西大街上。
御史中丞韩馥韩大人府邸在外城城北。
张平得了消息,细细思量,以目前的形势,还是不要暴露身份的好,先去西苑试一试再说。
张平带了裴元绍往西苑而去。
西苑乃是一座皇家园林,北至邙山,南抵伊阙,占地百余倾。西苑南部是一个水深数丈,方圆数百米的人工湖,湖上建有方丈、蓬莱、瀛洲三座仙山,高出水面百余尺,相隔三百步,山上错落有致的亭台月观,内置机关,或升或降,时隐时现。
西苑北面是一条蜿蜒盘亘的大水龙,依地形高低而曲折跌宕,流入湖中,与南部连为一体。临水而建各具特色的数座宫院,其内殿堂楼阁,构造精巧,壮观华丽;其外流水潺潺,飞桥静卧其上,过桥百步,即是郁郁葱葱的树林。微风吹过,杨柳轻扬,修竹摇曳,曲折小径,奇花异石,亭台楼榭,隐藏其间。其静之美、其动之奇,令人恋而忘返。
灵帝更是在此处设兽苑,各类奇珍异兽,虎豹熊鹤尽藏于此。
张平来到西苑门前,远远看着西苑**水流筹,奇山碧水,亭台楼阁,相映成趣,不由感慨灵帝的奢华无度。也不由按怪自己愚蠢,没的试探清楚就跑来,这西苑乃是皇家园林,必然守备森严,岂是一般人所能进去,又不是后世的公园,说进就进。而且就算进去,又去找谁?如何才能找到卖官鬻爵之人?若是如此简单就能见到,岂不是早被御史言官抓到证据,在朝堂上闹将开来?
只是,出乎张平预料的是,不待张平多想,他才刚才西苑门外不远处站了没多久,便见门内跑出一个头戴圆顶高帽的小黄门跑了过来。在张平身前站定,将手背到身后,挺直了腰板,昂着头。
“这位公子,可是有何要事要禀报呀?”
张平看着眼前这个看起来还没自己年纪大,不过十四五岁光景,面白无须的小黄门在自己勉强一番装腔作势,很是想笑。
张平压住心情,弯腰躬身,面做谄媚装,“这位公公,某却有要事要上报。”说着,不懂声色的将一锭银子向小黄门手中塞去。
小黄门结果,用手称量了一下,微笑着点了点头。
“嗯,随我来吧。”说完转身向西苑内走去,张平赶忙跟上。
进入门内,没走多远,小黄门向南一拐,沿着一条碎石小道,走了约有盏茶功夫,来到一处围墙高耸的院子,里面隐隐传来兽吼鸟鸣之声。
一路上,张平向小黄门套着话,小黄门拿了好处,自是好说,只是其所知实在有限,只是给张平介绍了一些关于园子的琐事外,其他什么有用的信息都没有。
进了院子,张平便见院中有数个笼子,里面分别关着老虎、豹子、狗熊、猴子等奇珍异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