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大明星-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郑缓蠡褂凶蛉照培A与成廉的比拼,都为袁绍军提供了参考。这也是袁绍军觉得有信心能够拿下张郃的原因,因为无论是何文丑还是和成廉的交手都能够看出,张郃善于防守却不善于进攻,只要能够攻破张郃的防守,便可将其拿下,对此淳于琼对自己颇有信心,他自认自己不必文丑弱,既然文丑能够胜张郃,自己战胜张郃也是十拿九稳的。
  而太平军这边,对于张郃自是更加有信心,毕竟张郃的特点便是胜在一个稳字,即便是赵云想要战胜张郃都要费些功夫,更何况是与张郃相若的淳于琼,只要张郃稳扎稳打,拖也能将淳于琼拖输了,当然唯一需要担心的是张郃之前与成廉便斗了一场,此时体力并未尽复。所以张一还是让张郃服下了一颗丹药,补充体力。
  淳于琼满是自信的提刀出来与张郃战在了一处,张郃自是不惧,依旧一脸严肃的认真对待,与淳于琼一刀一枪的打了起来。淳于琼与张郃的战斗无趣到了极点,张郃防守严密的就似一个龟壳中的乌龟,任凭淳于琼使劲浑身解数却也根本就伤不到张郃分毫。随着时间的推移,淳于琼终于认识到了张郃的强悍之处,也逐渐发现张郃并不是他想象的那么好对付,额头的大汗不觉的滑落了下来。
  一旁观战的张一和赵云对视一眼,知道这一下妥了。一旦进入了张郃的节奏,想要再赢那就难了,而淳于琼现在便是落入了这样的境地,他攻攻不进去,打不破张郃的防守,撤又撤不了。淳于琼绞尽脑汁,一招猛似一招的输出,只求尽快突破张郃的防守,可是张郃却守的极稳,他也不着急,只是一味的防守,将淳于琼拖入他的节奏。淳于琼越是着急越是大招凭出,越是着了张郃的道,渐渐的淳于琼气力便有些不济,招式再也不如先前那般刚猛,于是就更加难以攻破张郃的防守,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终于在又过了百十招之后,淳于琼已是汗流浃背,脸上大颗大颗的汗珠滴下,显然已经有些强弩之末,此时张郃却依旧面色平静,虽然有所消耗,但全然不如淳于琼这般,比淳于琼的状态要好了很多。观战的袁绍显然已经看出了淳于琼的不妥之处,脸色已经变的铁青,转过头来瞪了一眼审配。审配满脸委屈,他很想说这要怪只能怪淳于琼无能,可是却张了张嘴没有说出话来。果然不出张一所料,又过了几十回合,淳于琼终于支撑不住,被张郃一个反击,轻松的获得了胜利。
  那便袁绍拨马转身就走,根本不理之前还与张一约定了要交出上党这一承诺。张一在袁绍身后高喊,可是袁绍置若罔闻,径直带队离开。张一叹了口气,转头看向吕布,“冠军候,如此看来,我们还是联手拿下这上党郡吧。”
  吕布冷哼一声,显然早已料到了这个结局,也不答话,也是转身边走,只留下张一一脸无奈的尴尬矗立原地,最终也只得收兵回营。
  1/24 16:55:58|49432723


第六十九章 故技重施
  这边淳于琼终于收整了粮草要回返上党城,那便韩猛、高览亦是如此,两边都带着粮草向上党城而去。就在淳于琼来到城下的时候,城门却是紧闭,淳于琼忙高声叫门,可是此时却在城头出现了一个让他们意想不到的身影。那是一个独臂的青年,微笑着傲然的立在城头之上,“淳于将军,别来无恙啊。”
  这人正是张三十,淳于琼与太平军对阵时自然是见过,可是让他疑惑的是为何张三十会出现在了东城的城头之上,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不过却也知道不好,两人都是面色大变,显然上党城已经易主了。淳于琼脸色煞白,就要下令攻城。城头的张三十却好似知道淳于琼的心思一般,笑着对城下喊道:“淳于将军,我劝你们还是不要白费力气了,这上党城我太平军已经占了,你们还是赶紧去城南救你们的主公袁绍吧,万一去的晚了,只怕是嘿嘿。”淳于琼顿时面无血色,也知道凭自己手中兵马,一时半会难以拿下城门,干脆的带着兵马向城南而去,不管张三十说的是不是真的,但至少韩猛和高览还在城南,先与他们会合了再说也好。
  而此时城南正往上党城而去的韩猛和高览却是目瞪口呆的看着从大开着的南门奔逃出来的袁绍及其身后的大军。而在袁绍身后则是挥舞着大锤的张一,口中还大叫着“袁绍哪里跑!”而颜良则护坠在后面边阻拦张一的追击。不过张一也不过分逼赶,看到颜良护着袁绍拉开了距离,张一便也放慢了脚步,对着袁绍的背影喊道:“袁绍,我说了送你十万石粮草便送你十万石粮草,这上党城我就收下了,对了,怕你风餐露宿,连顶帐篷都没有,我太平军在城南的大营便留给你了,希望你不要嫌弃,哈哈哈。”
  袁绍听到身后传来张一的话,气的眼冒金星,哇的就吐出一口血来,身旁的亲卫连忙上前扶住了晃晃悠悠的袁绍。待到又奔出了里许,袁绍这才带着残兵停了下来。韩猛和高览满脸莫名其妙的迎上来问道:“主主公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袁绍听到韩猛和高览的声音再次一口老血吐了出来,翻了个白眼晕了过去,旁边的亲卫又是一阵手忙脚乱。颜良叹了口气,这才将城中的事一一向淳于琼解释了一番。就在这时东边又奔来一队人马,却不是淳于琼又是何人?等到袁绍幽幽转醒,不由的大叫一声,“郭图误我。”而就在旁边的郭图浑身瑟瑟发抖,噗通一声就跪倒在了地上,口中大叫着:“主公饶命,主公饶命,臣也没有料到太平军居然如此狡诈啊。”郭图也是委屈的欲哭无泪。
  原来这一切都是张三十的计策,他将袁绍的一应反应算计的一清二楚。在城东布置的粮草让袁绍接收不过是一个引子,不过是为了后面的事做铺垫,不过并不像袁绍军所料的那般会有所埋伏,张三十并未在此设下埋伏,这十万石粮草当真是真心真意送给袁绍军的。就在高览领军从东门而出去取粮草的时候,张三十再次带着人换上了袁绍军的一副,再次化名武贵,压着一队粮车打着从城外接收了粮草的幌子来到城门下,守城的兵士虽然觉得回来的有些太快了一些,不顾身后大批的粮草让守城兵士放下了疑惑,不疑有它,打开了城门放化名武贵的张三十进城。一进城门,张三十便用粮草堵住城门不让城门闭合,然后带人迅速夺取了城门,放早已等候多时的太平大军进了城。当然就算没有骗开城门,张三十也自是有办法拿下城门,因为那那些粮草中有张一为其早已准备好的炸药,这是张一从翼州出发时预料到会有攻城之战特意携带的。只是一旦用了炸药,动静太大,必然会造成一些麻烦,所以能够骗开城门,又何乐而不为呢?
  太平军进入了上党城,便兵分三路,张辽去夺取北门,赵云去夺取西门,而张一去夺取南门。而此时的袁绍军却对此全然不知。直到赶到西门的赵云与再次驻守的颜良相遇,爆发了一场战斗之后,颜良担心袁绍有所闪失,不得不丢下了固守城头的想法,丢下赵云,往城中奔去。颜良找到袁绍便护着他一路奔逃,来到城南时,张一正在夺取城门,看到袁绍过来立刻放下夺取城门而是向袁绍攻来,这才有了之前韩猛和高览所看到的那一幕。
  而此时上党城西,吕布率军就要攻城,却见城头显现出一个白袍银甲的身影,却不是赵云又是何人,高声笑着对吕布拱手喊道:“冠军候,袁绍已经愿赌服输将这上党城交与我太平军了,就不劳冠军候费心了。对了,冠军候若是与袁绍还有些恩怨没有了的,此时去往城南十里处没准还能报仇雪恨哦。”
  城下的吕布面色大变,一脸的难以置信,不过他又怎么会被赵云这么一两句便吓退,当下也不多言,挥军发起了攻城,不过尽管赵云刚刚接手城防,但是太平军的战力还是不错,吕布在试探了一番知道一时半会没法从赵云手中拿下城门的情况下挥军撤了下去。
  至此,太平军算是将上党城掌握在了自己手中。原来此前的三方比武,打赌赠粮都是张三十的铺垫,一来麻痹袁绍和吕布,二来,为夺取城门做准备。张三十早都料到袁绍并不会乖乖的接受粮草,定然要做小动作,不过这也正是张三十想要看到的,而这粮草只是诱袁绍军出城的一个借口,为的就是他能够借此打时间差骗开城门。而吕布则是被张三十当做了枪使,为太平军牵制了大量的袁军人马。唯一让张三十没有料到的就是,袁绍军居然会派兵去袭取太平军的大营,不过这大营原本就是准备放弃的,所以对太平军来说倒也算不上什么损失。


第七十章 上党平定
  而此时带着残军来到太平军大营的袁绍看到已经被夷为平地,焦黑一片的太平军大营,不由的再次吐出一口老血晕了过去。原来韩猛和高览在劫掠了太平军大营后为了不给太平军留下机会,一把火将营地付之一炬,所以变成了袁绍此时所看见的样子。然而却怎知事事难料,这太平大营会变成他们的营地,韩猛和高览面面相觑,委屈不已。袁绍这一日被气的吐血三次,再醒来时虚弱不已。如今他兵马再次损失近万,手下兵马也不过只剩下两万余人,与其初起兵之时,不过三分之一。侥幸的是他手下文臣武将倒是一个没拉,当然这也是因为张一有意放他们一命,一遍让袁绍军继续为前驱。袁绍军虽然随时惨重,但是原本困扰他的军粮问题因为损失了三分之一人马再加上得到了十万石的粮草,反倒解决了袁绍军最为紧缺的问题。袁绍悠悠转醒,看着天为穹顶、满布苍翼的营地,心中悲苦,但是表面上他依旧需要强装镇定的向谋臣们询问下一步的打算。
  众谋士相顾无语,这连番的败北,让他们都有些不敢再建言献策了。按照先前最初的判断,如今的袁绍军可以选择的依旧是并州、幽州、兖州三州之地,不过并州吕布势大,通过和吕布的这番交手,让袁绍军清楚的认识到了想要战胜吕布夺取并州有些不现实,如此一来,便只剩下兖州和幽州,兖州的曹操,袁绍自然是清楚,知道其并非易于之辈,如此一来,便只剩下了幽州,而幽州牧刘虞和其麾下校尉公孙瓒不合已是人所共知,对于如今势单力孤的袁绍军来说倒是没准有可乘之机。所以最终袁绍还是决定北上幽州,为了防止太平军或吕布来袭,袁绍军也不多待,休整片刻之后便即出发,迈上了通往幽州的道路。
  而此时在上党城西的吕布军也是有些骑虎难下,如今上党城危太平军所夺,吕布自然心中愤懑,但是通过短暂的试探交手,让吕布认识到太平军绝对不似袁绍军那般容易对付,只是一番简单的交手,战损比就不是他愿意看到,要想从太平军手中拿下上党城的代价对吕布来说有些大,但是放任太平军不管,就此撤兵吕布又心有不甘,明明这上党是自己的,却因为该死的袁绍,导致上党易主,最最可恨的是居然还落到了仇敌太平道的手中。让吕布顿时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继续攻下去损兵折将,可是并州并非太平之地,外有异族虎视眈眈,内有张温、马腾随时想着要兼并他,所以他不敢为了一个上党而损失过大。
  然而容不得吕布多纠结犹豫,北方却传来消息,说是乌桓与匈奴寇关,这一下,吕布却再也顾不得许多,不得不急忙回军以抗。吕布的撤退彻底宣告了上党为太平军所占据的事实。张一与张三十在城头看着吕布撤军,不由心头宽慰,知道这上党终于得以安宁。
  却说此时的幽州府,幽州牧刘虞高坐上位,下方别驾赵该,从事程绪、公孙纪、齐周,府掾田畴,曹掾魏攸,骑都尉鲜于银、鲜于辅,谋士孙瑾、张逸、张瓒、尾敦聚于一堂。这其中却少了校尉公孙瓒。此时正是幽州府每旬一次的议事例会,众人重在商议幽州及天下大事,不过刘虞面色却并不好看,脸上晦暗不定,下面说了些什么也都没有太关注。终于过了片刻,刘虞终于开了口:“公孙瓒此番又是为何不来?”
  下面众臣听到刘虞的话都不由一愣,整个大堂上突然安静的可怕,刘焉严厉的眼神在场中众人身上一一扫过,众人不由的都心中一紧,缩了缩脖子。
  “州牧大人,公孙将军他要抵御北方乌桓,怕是一时走不开,所以这才误了此次会议。”下方公孙纪有些懦懦的开口说道。公孙纪虽然与公孙瓒都复姓公孙,但实际上却并没有什么亲缘关系,不过因为同姓,公孙瓒对公孙纪颇为照顾,所以一来二去,公孙纪与公孙瓒的感情倒是不错,此时见场中没有一个人为公孙瓒说话,孙然知道刘虞的不悦,但作为好友的公孙纪还是要为公孙瓒说些好话,也好缓和一下公孙瓒与刘虞只见的矛盾。
  可是公孙纪的话却并没有缓和刘虞心中的不满,反倒使其心中越发的不爽起来,究其原因还是在这乌桓一事上。因幽州临边与乌桓相交,所以幽州与乌桓多有来往。乌桓与公元49年即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乌桓从五郡塞外南迁至塞内的辽东、渔阳及朔方边缘十郡,受汉护乌桓校尉管辖,算是附属与大汉的一族,可是自从黄巾之乱后,大汉式微,而乌桓则逐渐发展壮大,以前分成若干部落,各自为政的乌桓却在以为强势人物乌桓单于丘力居的统合下,形成统一的部落联盟。在此之前乌桓与幽州相安无事,两方贸易往来也算繁盛。可是近些年来,年迈的丘力居却越发的不安分起来,此前更是借兵与张纯张举二人,支持他二人起兵反叛大汉,侵蚀大汉土地。张纯和张举二人也是了得,凭借乌桓精兵,泛起作乱,杀了护乌桓校尉夏育,后为张平率太平军所败,退回渔阳以北以作喘息。
  如今距离张纯、张举被张平所败已经过去了五六年时间,五六年间张纯、张举二人积蓄兵力,算是恢复了元气,对幽州忽视眈眈,而公孙瓒作为幽州校尉,自是不允许他人犯边,无论是对蠢蠢欲动的张纯张举还是心怀叵测的丘力居都时刻警惕着。公孙瓒对这些来犯的异族和图摸不轨者自然是及其强硬的态度,而其自是以作战勇猛,威震边疆,带出了一支精兵白马义从而乌桓则称公孙瓒为白马将军,其声势之盛甚至盖过了幽州牧刘虞。
  1/25 16:45:48|49500092


第七十一章 幽州嫌隙
  公孙瓒的声望之盛已经达到了乌桓及幽州普通百姓只知幽州公孙瓒却不知幽州牧刘虞的地步,而公孙瓒因为要防备乌桓和张纯长期驻守渔阳、北平一带,因此经常缺席幽州每旬的例会,而作为幽州牧的刘虞对公孙瓒这种不告而自定的行为多有不满。当然这并不是造成刘虞与公孙瓒矛盾的最大原因,公孙瓒的桀骜不出席例会,声势盖过了刘虞都不过是小节,最大的矛盾却是两人的政见不合。
  公孙瓒是强硬派,对于乌桓异族自是无比敌视,欲除之而后快;可是刘虞却不这么看,刘虞觉得乌桓不过是一群不通王化的野蛮异族,只要拿捏把握得当,正可为自己所用,所以对乌桓想要采取怀柔政策,拉拢乌桓丘力居,让乌桓听凭自己差遣。这对于刚烈的公孙瓒来说如何能够接受?自然是不会按照刘虞的意思去执行,依旧我行我素,对乌桓继续采取强硬的手段,以武力慑服之,可是这却与刘虞的想法完全违背,刘虞对公孙瓒这种不听号令的行为极其愤怒不已,多次想要罢免公孙瓒,可是一来公孙瓒手握白马精锐,不是说罢就能罢的了的,二来刘虞也确实还需要公孙瓒慑服乌桓,对乌桓恩威并施。若非公孙瓒只施威还多次阻拦了他施恩的大计,刘虞也不至于对公孙瓒如此不爽。时至今日,刘虞对公孙瓒的不满已经积蓄到了顶点,尤其是此时的例会之上,不仅仅因为公孙瓒的再一次缺席,还有刘虞此前派人与乌桓单于丘力居接触想要与其结盟,昨日从北边传来消息说乌桓丘力居已经同意并已派出使者来幽州与刘虞结盟,愿与幽州永结盟好。听到乌桓愿为州牧刘虞所驱策的消息,刘虞原本高兴不已,可是哪曾想那使者那没到幽州境内,那公孙瓒居然直接引兵将丘力居派出的使者一行直接袭杀,让刘虞的一番心血飞灰湮灭。
  这如何能让刘虞心中淡定,所以今日的会议上,刘虞一直阴沉着脸,脑中却在琢磨着要怎么处置公孙瓒。这时听到公孙纪的话,刘虞冷哼了一声,瞪着公孙纪,让公孙纪不住的吞咽口水,“公孙纪,那公孙瓒与了你什么好处,让你如此为他说话?”
  公孙纪吓的连忙站起来打躬作揖,口称不敢。刘虞这才稍稍消了点气,开口说道:“诸位,我幽州本都与乌桓丘力居达成盟好,可是这公孙瓒如此不识时务,居然袭杀使者,破坏我幽州与乌桓的和平稳定,让我幽州谋划多时的计策功亏一篑,破坏了我幽州的规划和大计,让我幽州至此多事亦,当真是胆大妄为,实是不容饶恕,诸位对此怎么看?对这公孙瓒该如何处理?”
  下面众人消息灵通的早都听说了这个消息,消息不灵通的此时也都大概明白了刘虞的意思,刘虞一上来就将这件事的性质定了,那么接下来要讨论的只是如何处置公孙瓒了,而公孙纪此时脸色煞白,他才明白为何刘虞方才要这般跟他说话。下面众人一时间都有些噤若寒蝉,不知该如何回答。刘虞再次扫视了一圈,便直接点名道:“公孙纪,既然你为公孙瓒说情,想来你与公孙瓒交好,那你来说说该当如何处置这公孙瓒啊?”
  刘虞这话有些杀人诛心,让下首的公孙纪呼吸都为之一滞,一时间不知道是该继续为公孙瓒求情的好,还是为了自己的生命考虑对公孙瓒落井下石的好?前者可能导致自己前途尽丧,甚至连命都没了;而后者却是有违道义,有违其本心。公孙纪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半点声音。
  旁边的魏攸看到公孙纪窘迫的样子,心中有些不忍,当下为公孙纪解围开口向刘虞说道:“主公,这公孙瓒此事确实做得不对,不但对主公不敬,也坏了我幽州的大事,该当严惩。这公孙瓒如此胆大妄为,定当严惩,就是将其斩了也不为过。”一旁的公孙纪听魏攸如此说脸色再次一白,心中不由为公孙瓒感到担忧,想要开口却见魏攸一个劲的向他使眼色,不由的闭上了嘴巴。魏攸见刘虞面色稍霁,又继续说道:“不过,主公,如今丘力居的使者被杀,无论我们怎么解释,我幽州都脱不了干系,这丘力居知道使者被杀定然不会善罢甘休,必然引大军来犯我幽州,而我幽州能与乌桓相抗者也只有公孙瓒了,所以当此之急,臣以为不若让公孙瓒戴罪立功,削其校尉之职降为都尉,罚奉半年以儆效尤,待击退乌桓来犯之后再命其闭门思过,以惩前事如何?”
  刘虞刚开始听到魏攸说公孙瓒当严惩,当斩心头舒爽,可是越往后听越发觉得不对,怎么说着说着便又成了戴罪立功?这让刘虞原本有些舒缓的表情再次凝固,满是不悦的从鼻腔中喷出一口气来,冷冷的看了魏攸一眼,眼中的含义不言自明,魏攸心中暗暗叫苦,一看刘虞这表情便知刘虞对公孙瓒积怨已久,怕是不是他三言两语能够扭转过来的。可是如今事急从权,若是此时处置公孙瓒,不过是两个结果,要么公孙瓒接受处置,那相当于自断臂膀,乌桓定然入侵幽州,到时候无人可抵乌桓锋芒,定会让幽州生灵涂炭。公孙瓒若是不接受处置,那自然是逼反了公孙瓒,若说公孙瓒联合乌桓也许没有什么可能,可是却会致使幽州内部分化,让乌桓有可乘之机。
  无论是哪个结果,受苦的都会是幽州百姓,这是魏攸所不愿意看见的。所以此时魏攸抬首向其他人看去,这是旁边的从事程绪显然是明白了魏攸的意思,只是刘虞此时明显对魏攸方才的话不爽,魏攸不好再说下去,所以才有些求助似的看向身旁众人。程绪知道魏攸的为难,想了想还是决定帮魏攸一把。
  1/25 22:05:49|49507465


第七十二章 幽州例会
  “主公,臣亦赞同魏攸所言,其所虑颇有道理,这乌桓毕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丘力居本就狼子野心,一直觊觎我中原肥沃,若非有公孙瓒将其抵御于国门之外使其不得寸进,否则这丘力居只怕早都打到我幽州来了,而这番乌桓被杀了使者,这丘力居又岂能善罢甘休,必然发兵来袭,所以当此之时,臣以为,主公所应虑者乃是如何抗击乌桓,而非严惩公孙瓒,这公孙瓒固然有错,但还望主公与其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刘虞听到这连番的为公孙瓒的求情,不由的甚为恼怒,非但没有因为众人的话有所平息胸中的怒火,反而越发的恼怒,只见刘虞啪的一掌拍在几案之上,须发皆张,怒气勃发的吼道:“怎么?抵抗乌桓就靠他公孙瓒一个?没了公孙瓒就不行了?啊?鲜于银、鲜于辅,你们两个告诉我,你们能不能抵御的住乌桓?”
  鲜于银和鲜于辅是亲兄弟,听到刘虞的话不由互看一眼,却不知该如何回答,尽管他二人自诩不比公孙瓒差,但是他二人毕竟只是骑都尉,不像公孙瓒好歹是个校尉,作战勇猛,常年抗击乌桓,领军经验丰富,面对乌桓大军毫无惧色,可是鲜于银、鲜于辅二人却心里没底,他们经验比起公孙瓒来还是要差了不少,但是此时被刘虞问到偷人,二人又怎么能弱了自己的气势,说不能?那他们只怕立刻就会被刘虞罢了官职赶出府去。所以此时鲜于银、鲜于辅二人只能硬着头皮向刘虞保证,“请主公放心,我兄弟二人定能将来犯的乌桓击退,保我幽州不失。”当然说这话的时候两人心中都不由有些发虚,声势也弱了不少。
  刘虞听到鲜于银、鲜于辅二人保证,这才微微消了口气,“哼,这幽州可不是没了他公孙瓒就不行的,既然你们都说乌桓会袭扰我幽州,那你们可有应对之法?别再跟我说什么公孙瓒,他公孙瓒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校尉,既然他独断专行,不听我幽州号令,那我幽州要他何用?”
  下面一众谋士顿时哑然,刘虞这分明是要自断一臂,如此不智之举下面众人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劝阻,之前劝阻的公孙纪、魏攸、程绪此时头额头冒汗,不敢抬头看刘虞。整个堂中一片鸦雀无声,终于还是别驾赵该咳嗽一声打破了场中的沉默,“主公息怒,莫要因为公孙瓒而气坏了身子,不值当的。”
  刘虞听到别驾赵该的话深深喘了两口气,赵该见他脸色稍有好转才有接着说道:“主公,臣先说明臣并非为公孙瓒求情,不过如今乌桓来袭,这公孙瓒对我幽州还有些用处。”刘虞一听这话立刻竖起双眼瞪着赵该,赵该忙好言劝慰,“主公,莫要着急且听臣把话说完。”刘虞冷哼一声,示意赵该继续说下去。
  “主公,臣知主公恼恨公孙瓒善做主张、不尊号令的行为,但是事已至此,有公孙瓒挡在前面,自然能为我幽州分担乌桓来袭的压力,臣以为,主公当派一使者,出使乌桓,向那乌桓单于丘力居说明此事乃是公孙瓒一人所为,与我幽州无关,我幽州可以许诺任由乌桓自与公孙瓒了结恩怨,绝不插手此事,想来那丘力居得到主公这般示好,定愿与我幽州结好。然后主公可命鲜于银、鲜于辅二位将军屯驻广阳,监视和防备乌桓。如此一来,即能免去了乌桓袭扰我幽州,又能借乌桓之手除去那公孙瓒,岂不是一箭双雕?”
  刘虞听完赵该这话顿时眉开眼笑,心中怒气顿消,“好好好,赵别驾此言甚妙。”
  “诸位,谁可为使为我幽州出使乌桓啊?”刘虞对赵该的计策颇为认同,直接询问了起来。下面众人顿时低下头去,出使乌桓如此危险的差事,在座众人自然谁也不愿意去。刘虞环视一圈,将目光落在了公孙纪和魏攸二人身上,公孙纪和魏攸顿时背心冒汗。赵该看到刘虞的目光连忙上前凑在刘虞耳边耳语几句,刘虞不由的点了点头,将目光从二人身上移开,赵该之所以不建议刘虞派二人前去,乃是怕这二人因与公孙瓒有旧而乘此机会向公孙瓒报信,此番前去乌桓之人还当选一能言善辩的稳妥之人,否则怕是难以说服乌桓单于丘力居。
  最终刘虞的目光落在了府掾田畴的身上,田畴这人智计无双,巧舌如簧,颇得刘虞看重,自是此次出使的不二人选,于是刘虞开口道:“子泰,你聪颖过人,又颇有辩才,此番出使怕是还需要你走一趟,你且放心,我会派鲜于银、鲜于辅一路护送你到代郡,兵安排军中勇武之人护卫你左右,你当知此番事重,莫要辜负了我的期望。”
  田畴不由的苦笑连连,刘虞话说道这个份上,根本就不给他半分拒绝的余地,他只能无奈的拱手点头应了下来,只求那乌桓单于丘力居是个讲理之人。
  “主公,为了不让公孙瓒起疑,还当派人前去对其安抚一二,让他时刻注意乌桓来袭,如此一来,公孙瓒自然会乖乖的待在渔阳和右北平一带等着乌桓而不疑有他。”赵该又继续建言着,“若是如此乌桓都不能将公孙瓒消灭,主公不若再调公孙瓒前去收取涿郡,这太平军盘踞在我幽州时日实在有些久了。”
  下面其他众臣听了不由心底发凉,尤其是公孙纪、魏攸都不由的为公孙瓒捏一把冷汗。刘虞听到赵该提起涿郡的太平军也是微微皱眉,不由将话题转到了这个上面,“对了,这涿县的程远志和邹靖你们可有办法?”
  “主公,那涿县太守邹靖本就是我幽州的属官,只因那程远志以兵相胁迫,这才让邹靖不得不听命于太平道,臣以为,倒不如主公派人去以述职的名义将邹靖唤回,然后策反于他,让他配合我幽州行事,再以鲜于银、鲜于辅二位将军直取程远志,夺下涿县。”谋士孙瑾说道。
  1/26 11:01:14|49524704


第七十三章 出使乌桓
  “主公,不可,那邹靖与程远志相处日久,却配合无间,只怕已是心向太平道了,臣以为已经没有召回邹靖的可能,反正这太平军与我幽州一直相安无事,也定期缴纳钱粮,不若便先任由他们如此好了,待日后再行计较。”谋士张逸阻拦道。
  刘虞却显然不满张逸这个说法,这涿县属于涿郡,与幽州府治所蓟县同在涿郡境内,虽然名义上归幽州管辖,可是实质却根本不听刘虞号令,与公孙瓒无异,所依也是刘虞的眼中钉,肉中刺,自是无法容忍,张逸所说虽然无错,现在这种相安无事的状态确实还不错,可是既然刘虞想要动手,收整权利,自然不允许幽州出现其他的势力。
  这时谋士尾敦开口道:“主公若是想要收回这涿郡倒也不难。”
  “哦?”刘虞有些惊讶的看向尾敦。
  “无论邹靖还是程远志名义上都还是我幽州从属,只需主公一纸调令便可调他们前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