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马关山-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归于尽,这上面写的都是真的吗?”
脱兔儿额头已经出血了,仍自不停地叩头,“回太师,句句是真啊!”
“那白鞑靼部族的人是怎么回事儿?”宗望放下卷宗看了一眼脱兔儿,“别磕了,再磕下去你也跟躺在地上的人一样了!”
“谢太师!”脱兔儿缩着脖子说道,“白鞑靼部族的人始终不与其它人同行,来此投宿时也最晚,本应分给他们的房间被四大部族的人占了,小人没办法就安排他们去了后院。”
“后院?”宗望皱眉道,“他们的人呢?”
“万灵根参见太师!”一直站在不远处的赵天赐听见宗望问话,迈步走了过来。
“你是白鞑靼部的人?”宗望只略略扫了他一眼,便又拿起卷宗看了起来。
“是的!”赵天赐道,“自从临潢与大队汇合之后,各部族之间便争斗不休,互有死伤的情况常有发生。我们身为微末小部,不敢与他们相争,只能坠在后面。来到此地更是连原先备好的房间也被人占了,只能请店家另行为我们寻找住所了。”
宗望问道,“难道你们不知道不入正房,等于弃权这条规矩吗?”
赵天赐苦笑道:“当然知道。我们此行前来,本也没什么别的打算,只想得见皇上一面,以表明我白鞑靼部仍然归属大金国的心意。”
宗望点了点头,“昨晚你们可听到或见到什么了吗?”
第463章大不相同
赵天赐道,“回太师,后院离正房较远,我们入睡得比较早,所以其中细节并不太清楚,只是听人说那些人又发生了口角,还立了生死文书,把棺材也抬了过来,准备决一死战,我们没敢过来看。后来……晚上的时候就莫名其妙地走了水。”
宗望从卷宗里抽出一张纸,“是这份文书吗?”
赵天赐看了一眼道,“我不知道。”
脱兔儿听赵天赐在这里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只字未提他的名字,顿时底气足了起来,口齿也清楚了不少,“回太师,您手里那份生死文书是小人为了免责留下的,虽然烧掉了一些,但是上面的签押和内容仍然可以看得清楚。”
宗望点了点头,“我知道的。既然是部族之间相互械斗,然后再挟私报复,那么这个案子就简单多了。”他站起身来,从卷宗后面又抽出一迭纸翻开来说道,“经查,四部族所派之人私自械斗至死,罪有应得,与旁人无碍。另,四族之人挟私报复,残杀城中寿材铺全部人等,罪加一等。此案就此了解,你们过来签个证押吧!”
脱兔儿听得有些迷糊,糊里糊涂地在上面按上了自己的手印,赵天赐按完手印偷偷瞄了他一眼,脱兔儿忙叩头道,“太师,望君楼百年基业毁于一旦……”
宗望不等他说完便抬手道,“好了,我知道了。皇上有旨,如果此事与望君楼无关,朝廷自当出面为你重修烧毁的客房,并补黄金五百两。”
“谢太师!谢皇上!”脱兔儿大喜,重重地磕了几个头。
宗望看了一眼万灵根说道,“你们跟我直接去面见皇上吧!”
赵天赐拱手道,“是!”
宗望望着他忽然问道,“你们久习汉礼,果然与旁人不同,好!好!好!”他连说了三个“好”字,然后叫手下人牵过战马,翻身上马后便当先离去,赵天赐等人纷纷上马跟了上去。
脱兔儿从地上爬了起来,和赵天赐深深对视一眼,露出一个感激至极的眼神,重又把腰杆挺得笔直。
一路之上,好一番的七拐八绕,终于在一处相对宽敞些的街道上感受了一丝“皇城”的味道,道路两侧值守的士兵多了起来,眼前不远处便是一大片连在一起的土石混杂的平房。
这里就是皇城?赵天赐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在他的印象中,皇城嘛,即便不象开封那样的雕梁画栋,亭台楼阁,水系环绕的吧,也不能是现在这种样子啊,莫说什么绝顶的武林高手,即便是他,在这个地方也能“飞檐走壁”,如履平地一般。
来到近前,众人纷纷下马,宗望笔直立于“宫门”前,等待里面的侍卫通报。
功夫不大,侍卫跑了出来,向里面比了个手势,宗望便独自一人走了进去,其它人则由几个下人带着从侧门进去了。
赵天赐等人被安排到一间空荡荡的房间中等待,不但没有茶,连杯白开水也没有,二十几人只能大眼瞪小眼地干坐在那里发呆。
“琉璃,你们这里的待客之道可真奇怪,连口水都没有啊!”赵天赐低声问道。
琉璃和玉斑对视一眼笑道,“你们汉人的茶道我们这里是没有的,那些东西只有富贵人家才有,皇室中也不少,但是很少用来待客。”
赵天赐点头道,“也好,那我们就先休息一下吧。”说着便闭目凝神静坐,进入了冥想的状态之中。
其实他可没有真的去冥想什么,而是神思远游,注意力飘向几百米外的另一个房间中。
宗望恭恭敬敬地站在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面前,正在详细地叙述着望君楼那场大火的情况。
那少年一直很认真的在倾听,宗望说完之后,他思索道,“这样说来,应该是四个部族之间为了争夺先机起了争执,然后发展到纵火报复的地步,最终酿成了火烧连营的惨剧了?”
宗望躬身道,“皇上可以这么去想。”
显然,对面这个少年便是当今的熙宗完颜亶了。
“什么意思?”熙宗抬起头来看向宗望。
宗望道,“皇上,此案如此了结最为有利。无论四族之人被何人算计,对我们来说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你是说暗算他们的另有人在?”熙宗皱起了眉头。
宗望道,“我不能肯定。四族之人虽然向来不睦,但是也不至于弄到同归于尽的地步,这里必定还有一批人,我们没有看到。”
“是谁?白鞑靼部?不可能吧?”熙宗道。
“不可能!”宗望道,“白鞑靼部一直以来很少参与朝中之事,而且他们部族人丁不旺,绝不可能做这种四面树敌的事情。”
熙宗道,“如果就此结案,四部族如何安抚呢?”
宗望道,“无需安抚,皇上只需发一道明旨,讲明事情经过即可,他们自己就会解决此事。”
熙宗沉吟了一会儿道,“让他们先斗起来,然后我们再出面收拾残局?”
宗望点头道,“皇上英明!”
熙宗又道,“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选妃的事情已经不可能再继续下去了,白鞑靼部的人得想个办法应付一下。”
宗望道,“皇上好言安抚一番即可,纳妃之事已不可行,而且我观那白鞑靼部送来的应选女子,眉间散乱,已非处女,如果我所料不错,她应与那领队万姓公子有情,届时皇上可以此为由,推掉便是。”
熙宗道,“昨日与天水郡王一番深谈,获益良多,郡王膝下有三女,都已到待嫁之龄,我有意请郡王把他的三个女儿送入宫中来,你觉得如何?”
宗望叹道,“天水郡王和天水郡公这父子二人虽为南朝旧主,但两人身负绝世才学,绝非我等可比可学的,他父子二人无论书画还是诗词歌赋,都可称天下第一,其子女自当也是人中龙凤,皇上对她们属意,正说明皇上您有识人之能,如此一来,郡王和郡公与我皇室联姻,定能安心在此辅佐皇上教化臣民,与我大金国乃是天大的功德啊!”
赵天赐猛地睁开了双眼!
“好!”熙宗点头道,“选妃之事就此商定,现在就让他们过来吧。”
宗望道,“臣先行告退吧。”
“不必,太师在此无碍!”少年道。
赵天赐瞪大了双眼,靠近琉璃低声问道,“琉璃,天水郡王和天水郡公是谁啊?”
琉璃看了他一眼,压低声音说道,“就是你们之前的那两个皇帝啊,郡王是爹,郡公是儿子。”
“徽钦二帝?”赵天赐完全没有想到这一点,“他们不是阶下囚吗?怎么又封王封公的了?”
琉璃噗哧一声笑了出来,“在我们大金国,要说最金贵的人,那就非他们莫属了。”
“他们?”赵天赐疑惑更重。
“是啊,就是我们从开封掳回来的那些王公贵族,他们的地位一点也不比我父皇差。”琉璃道。
玉斑也小声说道,“现在的王公贵族,都以能和他们扯上关系为荣呢!”
赵天赐越听越糊涂,“他们是俘掳,我怎么听说二帝被囚在井中,一日单餐,子女更是受尽欺凌……”
琉璃笑道,“你这都是听谁说的啊?这件事情我知道得最清楚了,从头到尾都是我父皇亲自安排,由宗望护送他们回到上京的。途中为了让他们安心,特地让在我朝为官的汉人负责照顾他们一路饮食起居,来到上京之后,按照他们原来官秩品级分配了房产官位,每月都有丰厚的俸禄可领,而且他们在这里非常受尊敬,所到之处无论官民,均是礼让有加呢。”
“啊?”赵天赐瞪大了眼睛,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琉璃又道,“如果说对他们有些不敬的地方,那就最开始的时候封了二帝为重昏公和重昏侯,不过时间不长就去掉了。可即便如此,那也是正二品的官位,俸禄很高的。”
赵天赐的神经已经完全短路了。如果说被俘的南朝君臣在这里没有受到任何虐待,那么历史上为什么写得那么凄惨呢?
琉璃想了想又说道,“我明白了。你们那边一定说被俘之人到了这里之后,受尽了虐待,痛苦万分,他们之所以这么说,还不是为了煽动对我大金国的仇恨?”琉璃颇有些忿忿不平,“我父亲还在位之时,虽然灭了辽国,可是辽国原有的部属但凡愿意归顺我国的,绝大多数都保留了原有的职位,甚至兵权都没有变动过,但是却从没听他们说过我们金国如何如何不好啊,想起兵复国的更是没有!”
赵天赐苦笑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如果他们真的在这里处处被尊为上宾,那倒也不错。”
琉璃忽然偏过头说道,“等我们为我父皇报了仇,你就做我们大金国的皇帝吧!”
赵天赐愣了一下,摆摆手说道,“我做不来,还是你来吧。”
“好啊!”琉璃道,“我做女皇,你做我的国王!”
赵天赐看着她半晌没有说话,琉璃偷笑道,“你那方面很强,我们金国女儿也不弱,到时候我多给你招些美人过来陪你如何?”
赵天赐嘴巴动了动,“我想打你屁股!”
琉璃眯起眼睛舔了舔嘴唇,“好的呀!”
第464章刺王杀驾
赵天赐发现玉斑也偷偷瞄着他浅笑盈盈,一副任君采撷的可爱模样,不禁心头一跳,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自己身边的女子都很“放肆”,是不是和他自身有些关系呢?
正在他想前想后的时候,一个身穿小黄袍的下人走了进来,打了一辑说道,“各位请随我来吧,皇上召见!”
拐了两道弯便来到了宗望和少年熙宗皇上议事的地方,他们进来时,少年皇上正端坐在上首看书,宗望垂首站在一旁。
“参见皇上!”赵天赐不知道自己要不要跪,偷眼看了看那两姐妹,见她们都乖乖地跪倒在地,也跟着跪了下去,那二十名护卫则站在门外没有进来。
熙宗放下手中的书卷问道,“你是白鞑靼部的少公子吗?”
赵天赐点了点头,“回皇上,正是万灵根。”
熙宗道,“昨晚发生的事情你也知道了,现在选妃的事情……”他还没说完,赵天赐却接过了话头,“皇上,臣有一事要先奏明皇上。”
熙宗愣了一下,“好,你先说。”
赵天赐道,“启禀皇上,此次前来的是臣的两个表妹,臣与她们二人情投意合,而且已经有了夫妻之实,无奈家父强要我送她们过来参选,臣不想欺瞒皇上,请皇上成全,让她们姐妹二人嫁于我为妻吧!”说完叩伏在地,等待熙宗的答复。
琉璃和玉斑顿时愣住了。
熙宗和宗望对望一眼,都有点错愕,虽然他们认为这三人之间关系不单纯,可那还只是猜测,没想到这人倒是利索,自己直接说了出来。
熙宗稍愣片刻便哈哈笑道,“好!这是一桩美事,应该成全。”
“多谢皇上!”赵天赐和琉璃姐妹同时叩首致谢,熙宗道,“你们起来吧!”
三人依言站了起来,熙宗道,“她姐妹二人朕便作主赐与你了,你让她们先退下去,我有话要单独问你。”
赵天赐尊了声是,附在琉璃和玉斑耳边轻语了几句,她二人点了点头,躬身退了出去。
熙宗向宗望点头示意,宗望着人把大门关上,屋内便只剩三人了。熙宗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绕过桌案来到赵天赐面前,“万公子,你白鞑靼部族久居南边,与当地汉人相交甚深,你父亲可否说起过,南朝此次议和是否为真?”
赵天赐心中一惊,警觉之心立起,他躬身道,“回皇上,家父对朝廷之事向来不太上心,所以很少在我面前提及国家之事。”
熙宗有些失望,“那么你以为呢?”
赵天赐想了想说道,“臣以为,无论南朝议和是真还是假,在此季节也绝不可能再发动战事,皇上初登大宝,正可趁此时机整顿内务,剪除枕边之忧。”
宗望道,“皇上,万公子年纪不大,见识可不小啊!”
熙宗点了点头,“嗯!朕刚刚在想,此次四大部族的人尽数遇难,唯白鞑靼部幸免,此事想来有些诡异,你们在所有部族中算是最为弱小的一个了,是如何自保的呢?”
赵天赐心中微微一动,对方这是起了疑心了,他正在想着该如何应对时,门外传来下人的通报声,“皇上,南边的人回来了,请求陛见!”
“传!”熙宗重新回到座位上坐定,赵天赐趁机站到一边,垂首而立。
大门打开,光线一暗,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门口,快步走了进来,“臣燕青参见吾皇!”
赵天赐一直低着头,只看清了来人的一双大脚,可是一听他说话,顿时一惊,猛地抬起头来。
眼前此人虽然跪伏在地,但是身形样貌可不正是他曾经见过的那个浪子燕青吗?
宗望目光极为锐利,见他反应有异,开口问道,“万公子,你识得燕青燕大侠吗?”
熙宗也向他望来,赵天赐道,“浪子燕青之名,天下谁人不知,我部族常年与汉人打交道,自然听得就多些,只不过没有见过燕大侠真容。”
熙宗颔首道,“燕青之名的确不小,即便在此地,那也是响当当的英雄人物。他可是天水郡王手下得力的助手,今次若不是朕亲自相求于郡王,他是绝计不会答应燕大侠为朕辛苦这一遭的。”
赵天赐心想,那天水郡王不就是徽宗吗,燕青在他手下做事?他记得最初见他之时,燕青北上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李师师的,这么一想来还真有点乱了。
此时燕青道,“能为皇上效命,是燕青之福!”
熙宗问道,“燕大侠,你那边可有什么最新消息吗?”
燕青道,“皇上,我此次南下,还带了一个人回来,他是宋王的手下,叫做段志文。”
“宋王的手下?”熙宗面色微动,“涿州不是被毁了吗?据说无人幸存,他在宋王身边,怎么会幸免于难的呢?”
燕青道,“还请皇上当面询问于他吧,这其中细节,我也不太清楚。”
“好,宣他上来吧!”熙宗道。
功夫不大,一个身材瘦高的人从外面走了进来,他快走几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高声道,“必死之人段志文,参见我皇万岁!”说着便一个头磕了下去,低低地抽泣起来。
赵天赐对“段志文”这三个字有些耳熟,再一见到此人形貎,顿时眼前一亮,想起当年在武州时见过一个兵马司可不就是这个段志文吗?这样一想,便对他多留意了几分,在他身上仔细打量了一会儿,不禁眉头微微一动。
“段志文,你不是在宋王手下供职吗?涿州沦陷,全部人等无一生还,你是如何逃出来的呢?”熙宗问道。
段志文没有抬头,哀声道,“皇上,南朝之人阴险狡诈,离城之时在城内埋下了无数火药,宋王和大元帅不察,入城后中了伏,全部人马都……都被埋到地下了!我……我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呀!”
熙宗哼了一声道,“瀛州的又一个翻版而已。段志文,你是何时到达上京的?”
段志文道,“我无处可去,一路向北逃,不敢走大路,便在武州遇到了燕大侠……”
熙宗还未说话,赵天赐忽然开口问道,“这位段大人,从涿州到武州有多远?”
段志文没想到还有人向他问话,抬起头来看了他一眼,忙又低下头去道,“哎……何止千里啊!”
赵天赐笑道,“段大人运气真是不错,不远千里,竟然能毫发无损地回到上京。”
段志文愣了一下,“皇上,我无意间得到了南朝在十六州的兵力分布图,所以不顾千里劳顿,亲自带来送给皇上!”
熙宗闻言大喜道,“快呈上来!”
段志文起身从怀中取出一只卷轴平托在手,垂首向前走去,岂知赵天赐横跨一步挡在了他面前,“段大人,何不把它交于我手,由我来呈给皇上,如何?”
段志文抬起头来瞪了他一眼,“你是什么人?如此重要之物我当然要亲自交到皇上手中,速速让开!”
熙宗道,“万公子,你先退到一边,让他过来。”
赵天赐瞪着段志文说道,“皇上,您可听说过图穷匕现的典故吗?”
熙宗没有反应过来,“你说什么?”
段志文却大吃一惊,面色顿时变得苍白无比,燕青却听得明白了,腾的从地上跳了起来,“段大人,你手里拿的是什么?”说着伸手便去抢他手中的卷轴。
段志文面目狰狞,后退一步,右手一拉卷轴柄,一把明晃晃的尖刀出现在他手中,猛地向燕青刺去,“你躲开!”
由于距离太近,段志文这一刀刺下来,燕青无处可躲,正中左胸。燕青大叫一声,一拳击出,那段志文却灵巧得紧,一击得手便弃了尖刀,身子一躬,从燕青身边转了过去。
事起突然,无论是上座的熙宗还是下首的宗望,都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燕青已然受伤,单手抚胸跪地,鲜血染红了衣襟。而那个段志文双目赤红,手中不知何时又多了一柄尖刀,纵身向熙宗扑去,口中大叫道,“你逼死皇上,罪无可恕,我来替大公子报仇啦!”
熙宗大惊失色,仓皇起身,椅子翻倒在地,他也跟着倒在地上,段志文瘦长的身形已然扑到近前,挥舞着手中尖刀狠狠地刺了下去。
当的一声脆响,他手中的尖刀在熙宗面前划出一道弧形,飞上了半空,然后便见眼前人影一闪,赵天赐一脚踢出,正中段志文下颏,他惨叫一声,身体倒飞而起,咚的一声摔倒在下面,竟然晕了过去。
赵天赐收了软剑,伸手把熙宗扶了起来,此时宗望也才反应过来,抢步上前,扶住熙宗,“皇上,您没事吧?”
熙宗狼狈不堪地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没事!万公子,谢谢你啦!”
赵天赐拱了拱手,回到下首站定。
熙宗坐定,深吸了几口气,“燕青,你的伤怎么样?”
燕青额上斗大的汗珠滚滚而下,“皇上,我……没事!”
“来人!”熙宗把驻守在外面的侍卫叫了进来,“送燕大侠回天水郡王府,把这个人送到天牢里去。”
侍卫走过去扶起燕青,另一人到段志文身边看了看,“皇上,他死了!”
第465章他乡遇故人
“死了?”熙宗一拍桌案站了起来,快步来到段志文身前低头一看,只见段志文颈间多了一把细小的尖刺,从前到后贯穿脖颈,段志文已然一命归西了。
赵天赐也低头看了一眼,抬头时和熙宗目光相碰,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拉出去剁碎了喂狗!”熙宗怒气冲冲地挥手吩咐道。
侍卫们扶着燕青出去了,段志文也被拖了出去。宗望慌忙跪倒在地道,“皇上,臣一时疏忽,差点酿成惨祸,请皇上降罪!”
“太师请起,此事与你无关!”熙宗摆了摆手说道,“万公子,你殿前救驾,立下奇功,朕要封赏于你。”
赵天赐忙躬身道,“护佑君主,这是臣子的本分!”
熙宗仍是满脸怒气,“段志文此子,竟然带着凶器上殿面君,此事朕必将彻查到底。万公子,朕有意让你出任御前带刀侍卫,领百夫,食千户,你意下如何?”
“这个……?”赵天赐一呆,就连宗望也大感意外。
熙宗道,“如果不是你刚刚出手相救,朕已遇害,小小封赐不足挂齿,万公子就不要推辞了。”
赵天赐思虑良久,恭身跪倒在地,“臣愿为我皇效命!”
熙宗喜道,“好极了!朕赐你一道金牌,即刻带着你的人彻查宫卫之事,另外……”他起身来到赵天赐身边低声说道,“你送来的人还是留在我这里吧!”
赵天赐一愣,“皇上……”
熙宗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你莫急,你把姐姐留下就行,我给她一个名份,你们仍然是夫妻,这样一来便都好说话了。”
赵天赐明白了他的意思,躬身一辑道,“谢皇上成全!”
熙宗转身对宗望说道,“太师,此事就由你去出面办理吧,我和万公子单独说几句话。”
宗望躬身道,“是!臣这就去办!”
待宗望退出去之后,熙宗脸色立即沉了下来,“万公子,是谁干的?”
赵天赐摇了摇头,“事发突然,我也没看清楚是谁下的手,那两人皆有可能。”
熙宗皱眉道,“燕青和太师?这怎么可能?燕青是郡王府的护卫总管,我与郡王一直相交甚深,他没有理由害我啊?太师就更不可能了,我能上位,他们兄弟二人出力最多!”
赵天赐道,“皇上,您和郡王私交很深,和燕青可有私交吗?”
熙宗愣了一下,若有所思地摇了摇头,赵天赐又说道,“太师为人如何,我不知道,也不敢妄言,不过为了皇上安全着想,皇上左右的侍卫必须换掉。”
熙宗紧抿嘴唇似在犹豫,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毅然道,“我可以相信你吗?”
赵天赐笑了笑,“皇上身边还有可以相信的人吗?”
熙宗愣了一下苦笑道,“的确不多。朕想把你的那位表姐认为干姐姐,可以不住宫中,宫后外西侧有一处暖香阁,就送给你们吧。”
赵天赐忙俯身谢恩。
“干姐姐?”琉璃愣住了,随后喃喃道,“其实他还真是应该叫我一声姐姐的。”
赵天赐好言安慰了她一番,“皇上此举可不只是报答我对他的救命之恩,其实给我的感觉是,到现在他也没有完全放弃对我们的怀疑。”
玉斑急道,“那怎么办?你在他身边不是很危险?”
赵天赐笑道,“那倒也不会。这位小皇帝虽然比我大些,但是城府太浅,身边更是没有可听用之人,如果宗弼不死,他们两个说不定还会有些话说。”
琉璃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问道,“你不是真的想给他当御前侍卫吧?”
赵天赐道,“那又有何不可呢?”
暖香阁不但地方宽敞,而且环境也非常好,因为靠近皇宫,所以左近都没有什么杂人,非常安静。
赵天赐等人住下不久,熙宗便给他派过来了二十几个仆人侍女,清一色的都是金人。
上京应选的人全部都进了火海,四大部族的人是在十天之后接到朝廷下发的通告的,他们当然不会就此善罢甘休,很快便又选派了一批人马到上京来聚齐了。
熙宗不想见他们,可是宗望又传过话来说生病了不能见客,这让熙宗心中的疑惑更重,便让赵天赐去他府上看看,到底是真病还是装病。
赵天赐只带了两个人,在小太监的带领下来到宗望府上。
身为大金国太师的完颜宗望,为人却极是低调,他的太师府混在民居之中,如果不仔细看,还真分辨不出来与普通民居有什么区别。
对于赵天赐的到来,完颜宗望丝毫也没有感觉到意外,他亲自迎出门来,挽着他的手臂笑呵呵地说道,“万小兄弟,你终于来了,我等了你好几天了。”
赵天赐也笑道,“太师,你应该躺在床上等我去见你才对。”
宗望哈哈大笑起来,“皇上派来的人是你,就不必那样作戏了。你快随我进来,我府中正有一位贵客在,你也来见一见他吧。”说着便亲亲热热地把他拉进了正堂。
赵天赐前脚刚踏进府门,一个温和的声音从里面传了出来,“太师有贵客来了吗?本王还是回避一下吧。”
宗望哈哈大笑道,“王爷安坐就是,这位小兄弟是我刚结识不久的新朋友,正好引荐给你们认识。”
赵天赐进得府来,只见一个年约五旬的老者正坐在那里品茶,他面容清瘦,头发花白,但是气色却好得很,见宗望带人进来,微笑起身道,“是哪位贵客啊……”他一抬头,和赵天赐四目相对,两人同时呆住了。
此人面目依稀,可不正是徽宗赵佶吗?赵天赐还是万灵根的时候,可是亲眼见过他的,而且还受了他的金书铁券。
宗望见此情景也愣了一下,“咦?王爷,你们见过面吗?”
赵佶揉了揉眼睛,呵呵笑道,“这位小兄弟与我的一位故人很有几分相像,但是年龄不对,呵呵……是我老眼昏花了。”
赵天赐却道,“这位是南朝的贵人,北归之时我曾亲眼见过,白鞑靼部少族长万灵根有礼了!”说着一躬到地,状极虔诚。
赵佶上前拉起他笑道,“汉家名字?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好!好啊!”
宗望哈哈笑道,“来来来,我已备好了酒菜,我们一同喝两杯如何?”
赵天赐忙道,“太师,我酒量不行!”
宗望笑道,“放心,我不拼你喝酒就是。”
三人在宗望的带领下来到后厢房,果然那里早就备好了一桌丰盛的酒菜,三把椅子,三副碗筷,赵天赐奇道,“太师,你在皇上身边有耳目啊!”
宗望也不隐瞒,呵呵一笑道,“为了能让自己活得久一点,皇上身边哪能没有听话传话的人啊?”
赵天赐忽然觉得这位金国太师还蛮“可爱”的。
来到桌前,宗望把赵佶让到上首坐下,自己和赵天赐一左一右陪在下首。赵佶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摇了摇头,“还是太烈!”
宗望道,“王爷,我们的工匠的确技艺有限,做不出来地道的南方米酒。”
赵佶道,“太师,米酒虽然不如烧酒这般浓烈,但贵在绵软幽长,可驱除体内寒气,与身体有益啊!太师多年征战,受寒气侵蚀,筋骨疲累,不可不多加注意。”
宗望起身恭敬道,“多谢王爷教诲,宗望省得了。”
赵天赐的目光在他二人身上转来转去,这哪里是什么主和囚,分明就是主和仆,而且是颠倒过来的主仆。
赵佶端起杯说道,“太师家的好酒我都尝遍了,现在真要让我再去喝南方的米酒,反而觉得无味了。来,万小兄弟,我们一同谢太师的盛情款待吧。”
赵天赐也端起酒杯来抿了一小口,那种辛辣入喉的感觉让他吐了吐舌头,宗望和赵佶见他样子滑稽,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赵佶道,“看来万小兄弟是不习惯北方烈酒啊,我府上藏有十几坛米酒,哪天得空,小兄弟到我府上去品尝一番如何?”
赵天赐忙道,“多谢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