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马关山-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叔夜踏前一步躬身应道:“臣……草民张叔夜叩见太上皇,皇上!”
赵桓看了看他高声道:“传旨:张叔夜及其亲族眷属即日起除去军籍,永不续用!”
众人大惊,面面相觑,不知这位钦宗皇帝是何用意。
张叔夜身形微颤,俯身道:“草民接旨!”然后起身退到一边。
赵桓环顾四周,高声道:“梁红玉何在?”
梁红玉出列跪到台前,高声道:“民女梁红玉参见太上皇,皇上!”
赵桓点了点头道:“传旨:梁左成涉方腊一案实属冤屈,即日起平反昭雪,全族开释。梁红玉乃巾帼英雄,特赐予附马帐前听用。”
梁红玉闻言喜极而泣,颤声道:“民女代家父谢圣上隆恩!”
赵桓看了看万灵根,高声道:“万灵根!”
万灵根忙快走几步,双膝跪倒,“万灵根在!”
赵桓朗声道:“万灵根人品贵重,武功卓绝,准赐于柔嘉公主配为佳偶,昭告天下!”
赵玲儿起身来到万灵根身边,和他跪在一起高声道:“谢父皇!”
赵桓继续说道:“值此国逢大难之际,附马挟雷神之威,降临大宋,解救万民于水火之中。赐予附马金书铁券,世袭罔替,与国同荣!”
众人闻言均是大吃一惊,随即赵桓的声音传来:“诸位勇士,能够在附马摩下为国效命,均赐丹书留名,世袭罔替,与国同荣!”
人群又是一阵骚动。
“张叔夜!”张叔夜一呆,慌忙跪倒在地,口中高呼:“万岁!”已然是泪流满面。
“张伯奋!”
“张仲熊!”
“梁红玉!”
“张凤年!”
“李其林!”
“……”
每念到一人,便有一人翻身跪倒在地,激动万分。
直到最后一人念完,场上黑衣战士全部跪倒在地,低低的哭泣声从他们口中断断续续传来。
赵桓坚持念完每一个人的名字,已然是额头见汗,他放下名单,喘了口气说道:“铁券尚有三券留白,待到日后再有勇武之士加入时,由附马亲自续上。”
万灵根高声道:“谢圣上!”
赵桓和声道:“附马切不可忘记丹书上的誓言,务必体效身行,不负天下重托才是!”
万灵根重重地叩首在地:“是!”
“好了,你们退到一边,太上皇有要事宣布。”赵桓说完起身侧立,赵佶扬首望天,眼中泪光闪闪,久久不能言语。
良久之后,赵佶长叹一声,拼力大声道:“时逢国难,我等身为人君,却未尽人君本份,致山河破碎,百姓惨遭屠戮,家园尽丧,更致辱及先帝,罪无可恕。赵佶携子赵桓,即日宣布退位,从此退隐,不入宗庙。康王赵构,忠勇可嘉,实为人君上上之选,暨传位于康王赵构,择吉登基,昭告天下!”
他话音刚落,众人大惊,纷纷跪倒在地,高呼道:“万岁!万岁不可啊!”
赵佶仿佛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说完这番话之后狂喘不已,赵桓忙俯身轻轻拍打他的后背,他这才慢慢顺过气来,不过他对下面山呼之声充耳不闻,闭目不理。
赵桓转向众人高声道:“各位,我父子身受奇耻大辱,已无颜再见中原百姓,更加愧对大宋子民,请诸位成全我父子身后之名吧!”说完深深一躬。
“皇上!”台下悲声四起,顿时就是一片愁云惨雾。
赵桓不再理会众人,扶起赵佶,蹒跚下台,回帅帐去了。
万灵根和赵玲儿起身把仍然泪流不止的秦桧和李若水拉了起来,“二位大人,日后……恐怕会很辛苦。”
秦桧和李若水止住悲声,仰天长叹道:“事已至此,我们只能顺从两位先皇的意志了。”秦桧拉着万灵根的手道:“附马爷,先皇已经把金书铁券的事告知与我们了,我和若水兄返城后,即刻去往山东宣旨,我们的家眷都在开封城内,还请附马爷多多照拂才是。”
万灵根握了握两人的手,“二位放心就是,有我万灵根在,他们必定不会受到任何委屈。”
“好!”秦桧和李若水得此一诺,总算是放下了心中牵挂之事,和他简单寒喧了几句,就进入帅帐找二位先皇去了。
万灵根转过身来,这才发现除了那些王公贵族,其它人还仍然跪在那里,就连张叔夜也没有起来。
“老张,皇上都走了,你们还在这儿跪着干什么啊?”万灵根拉了拉张叔夜,谁知张叔夜一把抓住他的手,眼含泪光道:“多谢附马爷!”
他此言一出,身后众人高声附和道:“多谢附马爷!”
万灵根一愣,随即想到了金书铁券的事情,面容一整道:“兄弟们,能够在丹书上留名,的确是莫大的荣耀,可是那更是一份承诺,一份责任。我们一定要做到,也一定能做到,胡虏不除,誓不解甲!”
众人齐声吼道:“胡虏不除,誓不解甲!”
“胡虏不除,誓不解甲!”
这声音强壮豪迈,直冲九霄。
第42章返程
万灵根先派了一只千人队回开封城,城里有那个“楚王”张邦昌在,他不知道那个家伙会干出什么事来,还是当先打探一下比较稳妥。其它人随后收拾东西开始返城,徽钦二帝自从宣布退位之后,就躲在一辆小轿内再也不肯迈出一步,更是什么人也不见。
返城相对就轻松多了,万灵根和张叔夜,秦桧,李若水等人并辔而行。别人他倒不在意,只是身边这位未来的南宋宰相秦桧却让他大感意外,其他人偶尔会聊上几句,只有他眉头紧锁,一言不发。
“秦大人,你有心事吗?”万灵根很随意地问道。
“附马爷要是不见外,叫我一声秦兄吧。”秦桧笑了笑,神情有些落寞。
“好,那你也不要开口闭口附马爷的了。”万灵根笑道:“秦兄,你不是皇亲国戚,怎么也被金人掳了去?”
秦桧哼了一声道:“金太宗完颜晟竟然要立异姓为楚王,而且这个人还是张邦昌,这如何使得?要立也得立赵氏之人才行啊!我为此到金营上书争辨,结果就被他们抓起来了,还遇到了若水兄。”
万灵根看了看李若水,“李兄也是如此吗?”
李若水苦笑道:“我倒不太一样。当日和二位先皇到金营议和,完颜宗翰竟然要求二帝脱去龙袍,我据理力争,惹得完颜宗翰几次想要杀我,后来又出言招揽,都被我拒绝了。再后来他们就把我遣送到太原府去了,这次是准备让我和那些人质一道去燕云的。”
万灵根点了点头,目视前方,不再说话。忽然他神情一变,抬手勒住了马缰,皱眉道:“前方有人!”
张叔夜见他如此,紧张地问道:“是什么人?”
万灵根摇了摇头,“我不知道是什么人,大约有几千人吧,为首的是一个老者。”
几个人拼命向前张望,可是什么也看不到,不禁狐疑地看着他。
万灵根仔细看了一会儿,忽然说道:“那面大旗上好像是一个宗字。”
张叔夜一愣,急道:“你看他的军旗上可有虎头标志?”
万灵根又仔细看了看,点头道:“有。”
张叔夜等人大喜道:“是老爷子到了!”
“老爷子?”万灵根见他们如此兴奋,不解地问道,“老爷子是谁啊?”
张叔夜大笑道:“附马爷,老爷子就是我们大宋赫赫有名的宗泽宗老将军啊!”
秦桧脸上终于有了笑容,“既然老爷子都来了,那是不是说康王也离着不远了?”
李若水笑道:“放心吧,康王是极为谨慎之人,估计是让老爷子过来探探虚实的吧。”
对于宗泽此人,万灵根只有些许耳闻,当时对宋朝的历史也没认真学习,印象深刻的除了那几个文人,就是身边这位秦桧和还未谋面的岳飞等有数的几个人,不过这位秦桧给他的印象却完全颠覆了以前固有的想法,不知道这位宗泽老将军又会是个什么样子呢。这样想着,心中也就隐隐有了一丝期待。
众人勒马静立了许久,也没见有什么动静,李若水有些沉不住气了,“万老弟,你是不是看错了,按目视的距离推算,现在应该能够见到大军了啊?”
万灵根没有说话。
正在这时,前方跑回两人,正是派出去的探马。二人来到近前,翻身下马道:“大帅,前方五里处发现大队人马,是宗泽老将军到了。”
众人都是大吃一惊,一脸不可置信的神情望向万灵根,五里?人的眼睛能看到五里外的战旗吗?
万灵根侧过身子问道:“老张,按你们的规矩,我们是在这儿等他,还是过去见他?”
张叔夜刚刚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想了想说道:“我们不能过去见老将军,”他回头看了看被严密保护着的几顶轿子说,“与礼不合。”他转回头对两个探马吩咐道:“你们再去,告知宗老将军,就说二帝在此,让他过来相见吧。”
探马应了一声,起身上马,飞奔而去。
秦桧不停地打量着万灵根,“万老弟,你……你真的是雷神下凡吗?”
万灵根哭笑不得地说:“你们看我哪里像神仙啊?如果我真有神仙的法力,就让那些金人全部滚回关外去,永世不得踏入中原半步,何必还要如此辛苦奔波呢?”
众人相视莞尔,李若水道:“万老弟真的生具神目,能看清五里外之物吗?”
万灵根又是苦笑不已,他可不知道怎么解释自己这对超级眼才能让他们相信,即便是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也很难取信于人,何况是相距近千年的现在呢?
张叔夜见他为难的样子,颇为不忍,开口笑道:“这个世界上奇人异士多得是,只是我们没见过罢了。”
李若水哧道:“怎么没有见过?那个郭京不就算一个吗?”
一提到郭京此人,众人脸上均露出不屑之色,万灵根却把郭京听成了郭靖,顿时奇道:“郭靖吗?难不成真有此人?”
秦桧笑道:“万老弟听错了,是郭京,不是郭靖。”
他正要打听一下那究竟是什么人时,不远处已经是烟尘滚滚,蹄声隆隆了,大地仿佛都跟着颤动起来。
“老将军到了,我们迎一迎吧!”张叔夜当先打马冲了出去,其它几人也随后跟上,万灵根却站在原地没有动。
眨眼之间,前方便出现了一支约有两千人的骑兵,马上之人个个盔明甲亮,神情肃穆。张叔夜和秦桧李若水等人簇拥着一个身材挺拔的老将军打马在前走了过来。
万灵根注目观看,见此人身高足有一米八的样子,虽然须发皆白,但是双目炯炯有神,鼻直口阔,只是两腮塌陷,显得有些憔悴。即便如此,仍然掩盖不住他身上那股由内到外散发出来的雄风霸气。
骑兵来到近前,在二米开外停住,万灵根忙翻身下马,恭敬地站在旁边。
宗泽等人也翻身下了马,他一双虎目在垂首侧立的万灵根身上扫了一眼,洪声问道:“二帝在哪里?”
第43章责难
张叔夜指了指靠里面的一顶小轿,“将军,二位先皇就在那里。”
宗泽大步向前,分开众人来到轿前翻身跪倒,高声道:“老臣宗泽,护驾来迟,请太上皇,皇上降罪!”
轿中悄无声息。
宗泽一愣,左右看了看,见众人垂首不语,便瞪着秦桧问道:“太上皇和皇上真的在这里吗?”
不等秦桧回答,轿子里面传来一个疲惫的声音:“宗老将军,我和太上皇已经拟定了退位昭书,你们的新主子是康王赵构。你来了也好,和他们几个一起昭告天下吧。”
宗泽以头叩地,悲声道:“太上皇,皇上,何至于此啊?”
“此事不必再说,我们都很累了,你退下去吧。”说完这句话之后,里面再无声息传出,宗泽跪伏良久,才恭声道:“老臣遵旨!”他站起身来,躬退数十步后,才转身回到军前。
他径直来到万灵根面前,沉声道:“抬起头来!”
声音虽然不大,但是穿透力极强,万灵根打了个激灵,慢慢地把头抬了起来。
那是一双鹰一样的眼睛,目光中仿佛有千万把尖刀在他身上划来划去,似要剥皮剔骨,直达内心一般。
万灵根勉强和他对视了一会儿,不得不移开目光。
“民间传言有雷神下凡,那个人就是你?”宗泽冰冷的声音里透着寒气。
万灵根尴尬地笑了笑,“回老将军,那不过是民间误传,当不得真的。”
宗泽道:“国家每逢大事之际,必有屑小之人挟怪力乱神之事,惑乱民间,这没什么可奇怪的。你可听说过郭京此人啊?”
万灵根一愣,心说刚刚听说还没多久呢,恭声道:“刚刚听几位大人提起过。”
宗泽点了点头,“他们有没有和你说过,那郭京是被老夫砍了脑袋的呢?”
万灵根又是一愣,心说这老头子怎么上来就夹枪带棒的数落上了呢?什么狗屁郭京李京的,跟老子有什么关系啊?想虽这样想,但是他可不敢表现出来,还得老老实实的回答:“回老将军,我……不知道。”
张叔夜等人站在一旁,也觉得尴尬异常。张叔夜踏前一步说道:“老将军,万兄弟和那郭说可不一样,他手下儿郎都是末将入城时所带的兵将和部分应召的百姓,都是有真本事的,设也马和完颜使直的两万大军除了一千多人被俘之外,尽数被灭,这都是末将亲眼所见。”
宗泽看了张叔夜一眼,神色稍缓,又问道:“万灵根,你的人马可有神功护体啊?”
万灵根心说怎么越说越离谱了啊,他直视着宗泽道:“没有!”
“可有刀枪不入的法门吗?”宗泽继续问道。
万灵根心中更加不悦,眉头微皱道:“也没有。老将军要是不信,尽可自己去问。”
宗泽见他面露不悦之色,稍感讶异,声音又缓了缓说道:“无论你用的什么方法取胜,己方能够不失一人,这无法让人取信。我们回城再说!”说完也不再理会众人,大步来到自己的战马前,翻身上马。他带来的骑后则后队变前队,卷起团团烟尘,扬长而去。
万灵根心中郁闷不已,秦桧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万老弟不必挂怀,老将军只是脾气古怪了些,你还不太了解罢了。”
李若水也劝道:“别说是你了,就是皇上有时候都被他噎得无话可说。”
万灵根长叹一声,笑道:“我哪会在意这些,我们走吧。”
众人上马继续前行,只不过这一路上他始终板着脸,再也没有多说一句话,其他人以为他还在生宗泽的气,也都不是很在意。
天近黄昏时分,开封城已经不远了。先前派回来的骑兵都在前面等候,带队的是张伯奋。万灵根奇道:“你们怎么没有进城啊?是城中出了什么事吗?”
张伯奋道:“回大帅,城中无事。只不过前面的城防被宗老将军接管了,他让我们在城外扎营。”
万灵根呆了呆,“城外扎营?我们哪来的营帐啊?”
张叔夜忙说道:“大帅不必担心,我们从城中取来就是。”
万灵根摇了摇头,颇有些心灰意冷的感觉,“这大帅二字,以后就还是不要再叫了。”
张叔夜闻言一愣,面色变了几变说道:“大帅何出此言,如果大帅不再是大帅,那我们这些人又何去何从呢?”
万灵根听他这样一说,忽然一惊,整个人僵了一下,心说自己怎么患得患失起来了,身后还有将近两万名儿郎呢,如果真的打了退堂鼓,自己一个人轻手利脚可以说走就走,其它人怎么办?想到这里豪气顿生,伸手拍了拍张叔夜的肩膀,“对不起啊老张,我……呵呵,是我多虑了。”
张叔夜见他神情转变如此之快,也不禁喜上眉稍,笑道:“大帅只需记住一点,无论何时,你身后都有两万多名热血儿郎支持你,这是任谁也改变不了的。”
“谢谢!”万灵根诚恳地说道,他心中忽然涌起一股暖流,第一次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有了亲人和家的归属感。
宗泽一共带了四千人马,其中两千人是骑兵。他们在开封城外呈环形宿营,万灵根的人马则排在他们之外,虽然人数比他们多,但是相比之下营帐却少,士兵们几乎是十几个人挤在一个帐篷里。开封城则是四门大开,城中百姓尽数而出,全部拥到了处于最外侧的营帐中,牛羊酒肉一应俱全,就地开伙,犒劳这些黑衣勇士们,其热闹景象,不亚于一场盛大的节日。
处于战乱之中,而且历经几次搜刮,百姓们还能拿出如此丰盛的东西来劳军,这着实让万灵根感动得一塌糊涂,其它人更是眼眶发红,激动万分。后来干脆拆了营帐,士兵和百姓们席地而坐,谈天说地,不分军民了。
万灵根被人群簇拥着,不停地到处鞠躬致谢。他每到一处,必定掀起一阵狂潮,雷神之声不绝于耳。
第44章约试
这边的喧嚣热闹,和宗泽大营中的冷清肃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王驾已经移到他的大营中,但是二帝仍然任何人都不见,就连城中迎出来的帝姬皇后等人也都吃了闭门羹。在赵玲儿的劝说和带领下,她们只得放弃了求见二帝的想法,来到万灵根的大营中,表示了一番感谢之后,悻悻然回城去了。
此时最难过的人当数那位“楚王”张邦昌了,他几次想求见二帝请罪,都被挡了回来,最后只能窝在他的“王府”中彻夜难眠了。
宗泽负手在背后,眉头紧锁在大帐中踱来踱去,对远处传来的喧嚣之声仿若未闻。
“秦大人,李大人,这万灵根是何来历,你们可知晓吗?”他停住脚步问道。
秦桧和李若水相视摇头道:“老将军,我们也不清楚。但是此人智计超人,有胆有识,包括二帝在内,我们所有人都是亲眼所见。可以断定他绝非凡人,更非郭京之流可比。”
宗泽不置可否,继续问道:“你们说他带人包围金兵时,使用了一种会发声的武器,那是什么东西,你们可曾见过?”
秦桧和李若水摇了摇头道:“一直也没有见过,我们也没问。不过那声音极为低沉,听闻之后会让人筋骨酸软,丧失战斗力。”
宗泽长出了一口气道:“好了,你们去告诉他,明天我和他比试一番。一定要跟他说明,务必尽出全力,这无论是对他还是对我,都非常重要。”
“是!”二人躬告辞出了营帐。
月朗星稀,苍穹深远,点点繁星下,无数火把和风灯把方圆几里之内都映照得宛如白昼一般。
以万灵根为中心,然后是梁红玉的护卫军,再往外是百姓和那些黑衣勇士,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圆形区域,也是激情四射的核心地带,猜拳行令,谈天说地,嘻笑怒骂,各种声音不绝于耳。
万灵根面色凝重,端起酒碗和对面的秦桧,李若水,张叔夜等人碰了碰,小口抿了一下,这种淡淡的似酒非酒,还有一些酸涩味道的东西,他还真有点不太习惯。
“秦兄,李兄,老将军要和我比什么啊?”万灵根问道。
秦桧喝了一大口酒笑道:“还能比什么啊?老将军在疆场之上,那是极为自负之人,就连金兵都得恭恭敬敬地喊一声‘宗爷爷’呢,而小兄弟你竟然不失一兵,毫发无损地全歼来犯之敌,这个无论如何也无法让人信服,所以老将军是想看看你的底牌,究竟和那个妖人郭京是不是一路货色。”
万灵根奇怪地问道:“你们一直在说那个郭京,他到底是什么人啊?”
李若水放下酒碗叹了口气说道:“此人只不过是一个尤卫小卒,金兵围城之时,他谎称身怀异术,能施佛道两家法术。当时情势危急,皇上听信了他的胡言乱语,许他官职,赐以重金。他招募了一群地痞无赖之辈装神弄鬼,开城施法,结果被金兵杀得一个不剩,也因此金兵乘机占领了开封外城,而这个郭京却趁乱逃走。不想落到了老将军手里,被老将军削首示众,尸体仍到了荒郊野外。”
万灵根并不知道“尤卫”是个什么东西,不过他也不关心这些,叹了口气道:“难怪老将军对我如此态度了,他是担心我是另一个郭京啊。”
秦桧接口道:“所以老弟你务必要拿出全部本事,让老将军知道你是有真才实学的。”
万灵根更加为难,他摇了摇头道:“两位老兄有所不知,若论真才实学,我还真没有啊。”
秦桧和李若水闻言面色大变,“老弟你这是何意啊?难不成你真的是有异术在身吗?”
万灵根忙道:“两位兄长会错意了,我哪有什么异术在身啊?”
秦桧不解地问道:“你围俘金兵的时候,那种会发声音的武器不是异术吗?”
万灵根从怀里掏出两样东西放在面前,一个类似弓驽,另一个更为小巧,薄薄的两片竹叶叠在一起,虽然看起来简单,却是极为精致。他指着这两样东西说道:“这就是你们想象中的神兵利器了。”
秦桧和李若水拿起那两样物什看了好一会儿,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把它们还给了万灵根。
万灵根拿起那只弓驽形状的东西说:“这东西是一个小型的发射器,我叫他竹驽,你们注意看。”说着他在那只竹驽上面按了一下,嗖嗖两声轻响,他们面前的木板上多了两只竹签,只不过竹签已经深深地陷入木板之中,只露小半段在外面。
秦桧和李若水见状大吃一惊,“哎呀,这东西要射在人的身体上,那……那还了得啊!”
万灵根又拿起另外一个小东西笑着说道:“这个简笛就更简单了,恐怕是连小孩子都会玩儿的东西,只不过我把它稍稍改动了一下。”说着把那东西放到口中,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吹出,那让人头皮发麻的低鸣声传了出来。
秦桧等人忙捂住耳朵,连声叫道:“快停下!快停下!”
万灵根从口中取出,笑道:“普通的树叶放到嘴里都可以发声,只不过我的简笛发出来的声音可以和人的鼓膜产生共振,时间稍长就可以对人的视听神经造成极大的伤害。”
秦桧等人听得目瞪口呆,什么“鼓膜”,又是什么“共振”的,都是闻所未闻,万灵根忽然意识到了问题所在,脸色大变,尴尬地说道:“我的意思是说,它的声音可以破坏人的听力,啊……就是这个意思……”
众人注视他良久,神色越来越古怪,万灵根无奈地说道:“看看,你们都什么表情啊?非要我说,我说了你们又不信吧?”
秦桧叹了口气道:“万老弟,如果只凭这两样东西,你明天和老将军比试,是没有办法取胜的。”
李若水有些不明所以,问道:“怎么了?难道老将军有办法破解这两样杀器吗?”
秦桧看了他一眼问道:“我相信老将军破解不了,但是在演武场上能用吗?”
第45章原有伊人
李若水闻言一愣,恍然道:“对啊,这东西不能对自己人用啊!”他望向万灵根问道,“万老弟,你可还有其它的制敌奇招吗?”
万灵根苦笑道:“所以我说我没有真才实学,也正因为如此。我走的是轻灵取巧的路线,如果真要排兵布阵,真刀真枪的拼杀起来,我恐怕连一个小学生都不如。”
“小学生?”
“噢,就是……就是孩童的意思。”万灵根倍感窘迫。不过好在大家对他嘴里冒出来的这些奇怪词语也不太在意,他们都低头沉思起来。
“大帅!”几个喝得醉熏熏的士兵抱着一坛子酒闯了进来,“大帅,兄弟们想敬你一杯酒。”
万灵根笑道:“好啊!”他举起酒碗正要喝下去,那士兵把酒坛子往他面前一放,“用这个!”
万灵根一愣:“用坛子?”
“对!用坛子!”那几个士兵瞪大了眼睛看着他。
“好!就用坛子!”万灵根抱起坛子咕咚咕咚地狂饮起来。
“好!”那几个士兵手舞足蹈地欢呼起来。
秦桧的脸色却变了,他沉声喝道:“秦禧!”
那为首的士兵顿时愣住,睁大了迷离的醉眼看向秦桧,忽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大声哭道:“父亲!你……你还活着啊!”
万灵根抱着坛子正喝得兴起,听见此言,扑的一口酒喷了出来。他放下坛子奇怪地问道:“秦禧,他……他是你父亲?”这秦禧少说也有二十大几岁的样子,而秦桧绝不会超过四十岁。
秦禧点了点头。
秦桧擦了擦眼睛,把秦禧拉了起来,哽声道:“初时听到丹书上有秦禧的名字,我还没有在意,没想到果然是你。”
秦禧也擦干了眼泪,躬身站在一旁,秦桧笑道:“你跟着大帅好好干,说不定以后我秦家还要靠你来光宗耀祖了。去吧,我和你们大帅还有要事相谈。”
秦禧应了一声,和那几个士兵转身刚要走,秦桧又问道:“禧儿,你娘可还好啊?”
秦禧道:“父亲,我们都搬到东城去了,东城都归我们大帅管辖,他们都很好。”
秦桧放心地点了点头,“去吧,明天我回家去看你娘。”
“好!”秦禧欢天喜地地去了。
李若水插口问道:“怎么开封分了东西城的吗?”
万灵根向不远处和梁红玉等人凑在一起说话的赵玲儿看了一眼,笑道:“这都是公主的主意。”
李若水大笑道:“好!如此甚好,我的本家全在东城,我在此多谢万老弟了!”说完端起酒碗一饮而尽。
万灵根看着秦桧问道:“秦兄,你……你怎么会有这么大一个儿子啊?”
秦桧笑道:“老弟见笑了,禧儿是我的养子,他本是我内兄的儿子,过继给我的。”
万灵根释然道:“原来如此。”
秦桧心怀大放,眉开眼笑地说道:“万老弟,如此良辰美景,只是喝酒实在是浪费,我内子有一个表姐,此时正在我府中,不如我把她请来,为我们赋上几首诗词可好啊?”
还不等万灵根答话,李若水抚掌笑道:“好!好!李大家的风范我早有耳闻,想不到今日能一睹芳颜,快快把她请来吧!”
秦桧对身边的一个士兵耳语了几句,那士兵起身飞奔而去。
万灵根奇道:“是哪位大家啊?”
李若水笑道:“这位大家可是大名鼎鼎的才女,老弟一定听说过的。”他起身望向满天繁星,轻声吟道: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处,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万灵根脑中灵光一闪,脱口而出:“李清照!”
秦桧哈哈笑道:“正是李大家啊!”
万灵根只觉脑中千头万绪,仿佛真的有一群鸥鹭乱飞一样,能在这里见到婉约派大词人李清照?可是……可是她怎么又会和秦桧扯上了关系呢?
此时赵铃儿等人见他们忽然兴起,也向这边张望过来,待听清楚了他们在说什么之后,悄悄地跑了过来,附在万灵根耳边低声道:“相公,这位李大家你是见过的。”
万灵根一愣,“玲儿不要胡说,我什么时候见过她啊?”
赵玲儿诡异地一笑,贴着他的耳边说道:“草料场,那场大宴上啊。”
“啊?”万灵根顿时傻眼,“铃儿,你不要吓我,她怎么会在那里?”随即呆了呆,他根本就不认识李清照,即使真的就在宴上,没人介绍,他也不可能认得出来。
其它人见公主和他窃窃私语,都有意离得远了些,自顾自的说起其它的话来。
赵玲儿贴近他的耳朵说道:“相公,她也是那些人里面的一个。”
万灵根顿时觉得耳边天雷滚滚,眼前金星乱舞了。
“相公,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