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唯我独裁(巡洋舰)-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弟兄们,看看你们的前方,俄国鬼子已经让炮团的兄弟们炸得哭爹叫娘了。他们也是肉长的,吃上一刀照样玩完,没什么好怕的。待会我们冲上去后,记住不准犹豫,始终保持冲击度,保持队形,见鬼子就砍,一刀砍不死不要紧,不要停下,继续砍下一个,没砍死的鬼子自然会有后面的弟兄给他补上一刀,保证他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将士们轰然应翰,姜桂题一番话令他们的紧张心情顿时松快了不少。

    这时,炮团的第四轮炮击结束。

    姜桂题抽出指挥刀,高举头顶,大喝道:“狭路相逢勇者胜!弟兄们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随我杀鬼子去!”

    “杀!杀!杀!”

    三声过后,姜桂题一马当先冲出阵地,其他将士们紧随其后。

    顿时,战马嘶鸣,喊杀声震天,大地也紧跟着颤抖起来。

    第一骑兵团直冲蔡家屯,第二骑兵团则冲向松北俄军大营。两团骑兵在经过短暂的加后,快逼近目标。

    按照计划,骑一团和二旅二团负责攻击俄军补给站,骑二团和一旅、二旅一团负责攻击松北大营。

    虽然原计划中也是骑兵先起冲锋,然后步兵再突击。但眼下炮击还未结束两个骑兵团便冲上去了,在附近集结待命的各个步兵团指挥官顿感惊讶。

    不过,大家都是同僚,彼此十分了解对方。其中一旅长梁华殿顿时猜出了姜桂题的用意,惊讶其大胆的同时,又佩服其智慧。

    “还是老将军有经验啊!传令下去,部队立即向目标起冲击!”

    骑兵这一冲击,各部步兵也被牵动,立即起了总攻击。

    炮团高地上,段祺瑞见下面的马步军都开始起冲击了,只是苦笑道:“他们还真信得过咱老段!”

    炮团参谋也显得有些哭笑不得的样子,说道:“大人,姜大人可是冲在最前面,这这要是伤到他的话,可是要坠咱们炮团和大人您的名头的?”

    段祺瑞苦笑道:“是呀!这个老姜竟是给咱出难题!传令下去,各炮连9后开始炮火延伸!”

    “是!”

    炮团参谋迅下达命令,各炮连提前开始炮火延伸。

    炮团每轮炮击消耗一个基数弹药,即12炮弹。段祺瑞本来打算第六轮炮击作为炮火延伸打击之用,但他还是决定小心一些为妙,因此第五轮只射9炮弹,剩下的3炮弹并入第六轮,并提前开始做炮火延伸动作。

    在俄军外围警戒阵地不远处,从炮击中躲过一劫的一部分俄军士兵纷纷躲了起来。其中一个叫伊万的少校军官将他们组织了起来。

    “记住,敌人炮火延伸之后,立即给我进入阵地。”

    他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这个命令,直到他现炮火开始延伸。

    “敌人炮火延伸了,马上给我进入阵地防守!”

    此时的俄军士兵已经被猛烈的炮击吓傻了,伊万只好带头站出来。

    “跟着我——”

    伊万刚刚站出来准备进入阵地,话还未说完,突然整个人被一骑撞飞。姜桂题一马当先,已经带兵杀进敌阵。

    “杀!”

    喊杀声瞬息而至,战马冲进阵地,上面的士兵挥舞着马刀,左劈右砍。刚刚站出来准备进入阵地的俄军士兵甚至来不及逃跑便被砍杀。

    剩下的俄军士兵见阵地已经失守,敌人骑兵蜂拥杀至,根本提不起一丝抵抗的力气,顿时逃的逃,投降的投降。

    同样,骑二团所攻击的松北大营的俄军也来不及进入阵地便被冲垮。骑兵马不停蹄,来回冲杀。而俄军混乱不堪,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反击力量。骑兵团冲杀两个来回后,残余俄军顿时土崩瓦解。

    呼兰县衙,睡眼惺忪的俄军指挥官扎苏利奇中将从睡梦中被震醒。

    “怎么回事?”

    扎苏利奇大叫一声,他能听得出来这是炮声,但他还没有意识到这是清军的进攻。

    “报,报告,报告将军!”

    一名警卫员慌慌张张的跑进来,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将军,不好了,我们遭到清军的猛烈袭击。”

    “怎么可能?懦弱的清军竟敢向我们动攻击?”

    扎苏利奇怎么都不相信这是真的,但很快他便相信了。他急匆匆的穿戴整齐,当走出屋外时,眼前的一幕令他顿时傻眼。

    屋外已是一片狼藉,不时的有炮弹的啸叫声迫近,很快便是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和一片飞沙走石烈火纷飞。

    猛烈的气浪呛得扎苏利奇一阵猛的咳嗽,他抬眼看向炮弹来袭方向,竟然是他们的侧后方。

    “该死的!他们是怎么渡过江到了我们的后方的?马上集合队伍!”

    整个俄军大本营已经被炸的七零八落了,扎苏利奇拦截住在他周边的俄军官兵,重新整队准备组织防御。但俄军编制已经打散了,军官兵种混乱,不容易重新编整。扎苏利奇花了半个小时时间才算勉强组织了一个营的兵力。

    然而,正当他准备利用这个营组织防御时,他接到报告,清军已经突破了外围防线。由于双方兵力相差悬殊,扎苏利奇知道他已经无法力挽狂澜了。于是他在部下们的建议下,率领残部由北面撤退。

    第一镇起攻击时,江南的第二镇立即予以支援,向江北俄军阵地猛烈炮击。由于俄军阵地上的火炮没有任何隐蔽措施,第二镇炮团集中火力经过两轮炮击便将俄军火炮阵地打垮。与此同时,第一镇炮团完成攻击松北大营和蔡家屯的任务后,立即掉头轰击江北岸防俄军阵地,俄军遭到前后夹击,很快溃散。

    至此,清军取得松花江渡江战役已成定局。

    【……第144章 松花江战役(下) 文字更新最快……】a!!

    

正文 第145章 瑷珲争夺战(1)

        【今日第二更,更新的有些晚,望大家见谅。】

    ~~~~~~~~~~~~~~~~~~

    北洋6军越过松花江突袭呼兰俄军,经过五个小时的战斗,俄军东满支队两个步兵师约三万余人的兵力被打垮。此后,北洋6军第一镇乘胜追击,两个骑兵团对溃逃俄军实施尾随追杀。经过三天的追逐作战,俄军东满支队总计被歼433o人,俘虏19428人,其余俄军狼狈逃回龙江府。北洋6军由于采取了奇袭战术,自身仅仅伤亡了32人,另外伤者只有一百多人。

    这些伤亡大多数是因为临战经验不足所致,很多平时训练的精锐在战场上竟然突然紧张害怕,导致被俄军死硬份子所伤。不过,相比较而言,这些小代价还是值得的。比起北洋6军整体来说,证明了王辰浩所训练的这支军队的战斗力是非常强悍的。

    7月6日,逃回龙江府的俄军东满支队司令扎苏里奇中将收拢残余。经过清点,俄军东满支队仅剩下53oo余人,而且过半数没有武器装备,三分之一人员不同程度的受伤。根据北洋6军给出的报告,俄军过三千余人在此次战役当中失踪或者下落不明。

    经过松花江战役之后,俄军入侵黑龙江省的东满支队主力被打残。北洋6军收复呼兰、海伦、安达、绥化等地,缴获俄军大量军事物资。

    王士珍同梁华殿和冯国璋等人商议之后,认为此刻是收复黑龙江省的最佳时机,决议继续追击敌人。

    李鸿章得知北洋6军获得战告捷之后十分高兴,他本想着见好就收,准备下令停止进军。不过在杨士骧、周复和张佩纶等人的劝说下才得以改变,最后指示北洋6军第一镇和第二镇乘胜追击,务必在俄国援军抵达前将入侵黑龙江省的俄军残部尽数赶出去。

    得到李鸿章的肯后,北洋6军第一镇和第二镇于7月7日向龙江府挺进。

    此时龙江府内俄军可占之兵不过三千余人,大约俄军一个步兵团规模(此时俄军一师有五个步兵团约16ooo余人)。由于俄军补给基地蔡家屯被摧毁,没有弹药的情况下扎苏里奇不认为能够守住龙江府。况且扎苏里奇此刻已经对北洋6军有了新的认识,可以说长了血的记性。

    北洋6军全部装备最先进的德械武器,同样一个师的兵力,北洋6军第一镇125oo人,使用7。92毛瑟95弹夹式步枪,拥有36门8o步兵炮、18门15o重榴弹炮,以及5o挺重机枪。而俄军一个步兵师16ooo人,主要使用丹二号m188o式步枪和少量8。89纳干m189o式步枪,拥有35门75步兵炮,重炮没有,重机枪只有12挺。

    相比之下,俄军装备和火力教北洋6军差距太大。

    当扎苏里奇拿着两军的装备力量对比清单看过之后,这才为自己的轻敌大意而感到羞愧。

    扎苏里奇不敢正面跟北洋6军交战,于是率领残部退出龙江府。北洋6军乘胜收复龙江府,对外则宣称打败守城俄军。

    五天后,扎苏里奇退至黑河府瑷珲。与此同时,北洋6军也尾追而来。

    由于俄国的强势,黑龙江上的俄国炮舰多达十几艘,而清军的炮舰只有两艘还被俄军俘虏一艘击沉一艘。没有炮舰的情况下,北洋6军面对江面上的俄国炮舰凶猛的火力只能退避三舍。

    不过瑷珲城内的扎苏里奇并不好过,虽然有炮舰支援,但是瑷珲南门面临北洋6军炮团的猛轰,城破是迟早的事情。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海参崴,远东军区司令部内,整栋大楼都能够听到俄国远东司令库尔伯特金大将咆哮骂人的声音。

    松花江一战,帝俄6军次在远东地面作战上面失利,而且被一向籍籍无名的清军打败,使俄国丧失在该地区对华的军事优势,打乱了侵华战争的计划之外,更是丢尽了帝俄6军的脸。

    “传我的命令,去把扎苏里奇给我毙了!”

    库尔伯特金大将猛的砸着桌子,气得额头青筋暴起。

    阿穆尔总督施特塞尔中将,及其司令部参谋长雷伊斯少将急忙劝说库尔伯特金息怒。

    雷伊斯少将劝道:“司令官阁下请息怒,此战虽然扎苏里奇中将打了败仗,但他毕竟是维特大人的妻弟,枪毙了他恐怕会让维特大人那边不好交代。”

    斯特塞尔中将见雷伊斯给他使眼色,于是也出面劝说道:“是啊,司令官大人还请慎重。毕竟扎苏里奇是6军中将身份,只比您低一级,您杀他的话,于理不合。还是把他交给军事法庭审判的好,让那些老政客们头疼去吧。”

    库尔伯特金大将也知道枪毙扎苏里奇不能鲁莽,但他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他把帝国6军的脸丢尽了,不毙了他我怎么跟远东数万将士们交代?他打了败仗,丢了黑龙江,帝国这么长时间的辛苦算计都化为乌有。如果沙皇陛下追究下来,我可怎么交代。”

    斯特塞尔中将说道:“这的确是个棘手的问题。帝国已经从中亚抽调大军增援了,海上援军也不日出。帝国对中国东北的战略包围已经完成,本来打算全歼东北境内的清军的,现在却让人家把我们打了一棒子,的确很没面子。”

    雷伊斯说道:“不如我们先从朝鲜那边动手,只要突袭占领了盛京,清帝国肯定妥协!”

    库尔伯特金大将摇头道:“不妥!清帝国已经派老将宋庆率部驻守鸭绿江,此人是清帝国少有的悍将之一,此前有过鸭绿江防御战的经验和教训,加上此刻我们已经失去牵制北洋6军的东满支队了,因此若从鸭绿江动手则很容易造成被反包围之势。”

    雷伊斯皱眉道:“那怎么办?沙皇陛下肯定会怪罪司令官阁下的,如果在陛下问责前能够夺回黑龙江的话,也好跟沙皇陛下交代!”

    斯特塞尔中将说道:“瑷珲朝不保夕,扎苏里奇中将请示退出瑷珲,如果司令官大人有所行动的话,最好趁着瑷珲还在我们手里的时候赶紧行动。虽然丢了黑龙江省,但好在瑷珲还在我们手里。”

    库尔伯特金大将叹口气道:“我们的兵力都调往珲春和朝鲜了,根本无法增援瑷珲。”

    众人一阵沉默,松花江之战已经大乱了他们原先的部署,如今几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许久,斯特塞尔中将说道:“实在不行,我亲自去瑷珲,我手里还有东西比利亚第11步兵旅。”

    雷伊斯问道:“那不是要留守海参崴的吗?那可是咱们的预备队,现在就拿出来恐怕对以后的战局有所影响!”

    斯特塞尔中将皱眉道:“现在的问题是要么放弃瑷珲,要么保住这个据点等待援军抵达,你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库尔伯特金大将权衡利弊后,说道:“如果我们放弃瑷珲,清帝国收回了黑龙江,那么在各国都同情清帝国的情况下,他们肯定会出面要求结束这场局部战争。如果帝国不同意,等到援军抵达后再战,那时就会遭到国际压力。对帝国极其不利。”

    雷伊斯问道:“那司令官阁下是同意了?”

    库尔伯特金大将转向斯特塞尔中将,勉励他道:“如此就拜托你了!”

    斯特塞尔中将点点头,正色道:“事不宜迟,我这就出。”

    【……第145章 瑷珲争夺战(1) 文字更新最快……】a!!

    

正文 第146章 几百张嘴等着吃他

        【今天第一更,稍后还有第二更】

    帝俄6军在黑龙江地区军事上的失利,导致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先是影响了俄国布局东北亚谋求侵占清帝国东北三省的计划,在俄国中亚援军未抵达前,帝俄6军只能处于战略防御态势。

    帝俄将面临两个难题,一是全力保住瑷珲,维持清俄之间的局部军事冲突,这对于远东俄军兵力有限的境况来说,保住瑷珲将是一场苦战。二是要尽可能的争取外交优势,联合各国列强对清政府总理衙门施压,迫使清政府放弃军事进攻瑷珲。

    同样,对于清政府来说,松花江战役过后,北洋6军获得大胜并收复黑龙江省除瑷珲外全境,清廷中央是很高兴,但北洋6军违反朝廷不得主动进攻俄军的命令让朝廷很不爽。命令是李鸿章越级下达的,翁同龢等人上书弹劾李鸿章藐视朝廷谕令之罪。

    光绪是主战的一方,北洋6军主动出击俄军并收复失地,在这点上他是高兴的。但抛开国家利益他还有个人利益在内,他派去的准备接管北洋6军的练兵大臣铁良却被架空了权利,这令他十分不满。

    翁同龢请旨弹劾李鸿章抗旨,这个抗旨的罪名足以砍头。但李鸿章早有对策。李鸿章上书辩称俄军炮舰攻击清军炮舰在先,北洋6军主动出击只是针对俄国方面没有谈判诚意的还击,这符合朝廷不准主动出战,但允许被动还击的谕令。原本只是试探性报复,但俄军不经打所以才有一口气收复大片失地的结果。

    光绪就知道李鸿章老谋深算不可能不考虑周详就行动,李鸿章躲过了抗旨大罪,剩下的越级指挥北洋6军作战一事比起收复失地的天大功劳而言,就不是什么大罪了。不过,光绪心中不忿,朝廷对地方督抚们的控制力每况愈下。如今李鸿章这般做法不排除是对光绪意图插手北洋6军军权的还击,因为铁良被架空权利是不争的事实。

    于是,光绪帝下旨对于此次行动李鸿章功过相抵不予奖励也不予追究,算是对李鸿章的一次不满的表达。不过,对于铁良,光绪帝怒其不争,本打算将其革职,但翁同龢提醒光绪帝这可能是李鸿章借刀杀人之计,于是光绪帝命铁良继续留任戴罪立功。

    只是铁良被架空权利,即便留任也没有用。但光绪帝此刻手中无人,只好破罐子破摔了。

    虽然清廷对这次北洋6军的军事行动既不表彰也没惩罚,但对于广大国内有识之士们来说,北洋6军的胜利意义重大。先北洋6军是作为应对甲午6战失利的情况下建立的新军,经过此次胜利,北洋6军算是成军了。其次是人们普遍认为帝俄6军十分强大,而北洋6军能够击败俄军,他们自然而然的认为北洋6军已经成为强国6军了。这对于清帝国6军一直遭受国内外人士的指责诟病来说,无疑等于扬眉吐气一把了。

    政治上,俄国驻华公使库曼几乎用炮轰的口气对总理衙门的清廷官员们施加威胁,强烈抗议北洋6军在停战期间攻击俄军,表示如果清政府不给俄国一个满意的解释,俄国将采取军事报复行动。

    库曼的咄咄逼人,令总理衙门上下一片紧张之气。恭亲王奕?据理力争,称俄军炮舰攻击在先,是俄方先行破坏停战氛围。但库曼处于俄国利益自然是百般狡辩,甚至执意更大的战争威胁。

    各国列强态度依然暧昧,帝俄军队在6战上的次失利使得各国列强看到了俄军的虚弱,他们在支持俄国的立场上有些松动。

    有意思的是,继续支持俄国对华扩张的竟然是德国。德国出于欧洲核心利益的考量,认为俄**力重心转移至远东将会减轻德国在北欧的军事压力,因此德国方面支持俄国对华采取军事报复手段。

    而俄国的军事盟友法国却正好相反,法国作为俄国的盟友,他们希望俄国在远东扩张得以遏制,这样将迫使俄国将扩张方向转回欧洲。法国人希望俄国掉头回欧洲扩张,那样将跟德国正面对抗,增加两国摩擦和矛盾,符合法国的核心利益。这样一来,法国人意外的对总理衙门表达同情,告诫俄国方面不要愈陷愈深,因为俄国现在没有财力在远东动大规模战争。

    所有列强国家中,只有英国人立场最强硬,英俄矛盾和英国公使萨道义遇刺,使得英俄关系紧张,英国一直站在清帝国这边。但英国人也是包藏祸心,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因为北洋6军在对俄6战上的胜利,使得英帝国认为清帝国可以跟俄国好好的打上一仗,英国支持清帝国的真正目的是尽可能的削弱俄国在远东的实力,当然最好的方法就是清俄两国打的死去活来,两败俱伤。因此,英国公使窦纳乐在表达立场时,态度极其强硬,他主张清帝国继续进攻俄军,甚至他建议清帝国废除清俄不平等条约,收回近15o万平方公里的失地。如果清帝国采纳英国的建议,那么窦纳乐表示将给予外交、经济,甚至是军事上的强力支援。

    英国人的立场着实吓了清政府一身的冷汗,总理衙门大臣奕?立即请奏光绪和慈禧,要求尽快给划出底线来,以便他好跟俄国人谈判,尽快结束这次军事冲突,否则这场冲突可能被英国人暗中弄大。

    慈禧表示既然黑龙江省大部分拿回来了,可以做出些许让步,打了俄国人便是。但些许让步是让多少,慈禧没说,赔钱还是割地,亦或者是开口岸也没指示。而光绪则称眼下北洋6军获胜,证明其可以抗衡俄国的军事入侵,因此坚决不让步,务求收复瑷珲,赶走俄国侵略军。甚至光绪要求做好跟俄国正式宣战的心里准备。

    慈禧和光绪依然是政见不合,在这个问题上二人的口词不同,使得奕?一个脑袋两个大。

    直到回到恭亲王府,奕?还不住的埋怨着。

    “些许让步到底是让多少吗?也不给个实在话儿,让我怎么谈吗?”

    凝香浅浅一笑,一边指导着丫鬟沏着茶,一边说道:“俄国人虎视东北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好不容易有机会行动怎可能轻言放弃?再说了,北洋6军打了胜仗,搓了俄国人威风,这场子俄国人肯定要找回来。找我看,玛法不必用心跟他们谈判,这仗肯定还得打。还是等到双方打得差不林(多)时,再谈也不迟。”

    奕?笑道:“照丫头你这么说,那我就找几个人打马吊便是了?”

    茶水烧开,凝香用紫砂壶沏了一壶上好大红袍放在茶几上面,静置了几分钟后,不紧不慢的给奕?倒上一碗。

    “要我说打马吊有什么不好?即怡情,又能收大把的银子,这等好事哪找去?”

    “好什么?最近一起打马吊的官员们愈来愈少,玩一整天也只没弄到多少银子。”

    凝香依旧是一副十分淡定的样子,说道:“那是您没找对人!打马吊当然要找最有钱的人了?”

    奕?饶有兴致的问道:“你的意思是?”

    凝香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笑道:“听说王辰浩王大人这趟出国可是了大财了!”

    奕?顿时会意,说道:“可不是吗!听说这小子在海底捞了几艘唐宋年间的宝船,得了几千万两银子,咱大清国现在就属他最最有钱了!”

    凝香轻轻的闻着茶香,说道:“哪止几千万?我听说他在直隶划出了一个叫京津唐的工业区,一下子成立了上百家洋务公司。这些公司囊括了欧美等强国的全部轻重工业项目,一旦建成运营,日后外国人有的东西,咱们国内就全都有了。听说这个工业基地耗费了王辰浩一万万两银子,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不过,我倒是知道他还弄了个什么北洋科技,光买欧美几千项最新的技术专利就费了好几千万两。一座大楼里上千个洋鬼子,听说都是欧美的什么科学家,咱也不懂啥意思,反正他们的年薪最低的也有近万两银子。光是这个北洋科技给洋鬼子工资每年就得千万两银子,您说这个王辰浩该有多少钱?”

    奕?道:“怕是得有两万万两才行吧?”

    凝香摇摇头,淡淡的说道:“两万万两银子那都是花出去的,他雇佣了一支私人舰队,养活几千个洋鬼子,他手里至少还有两万万两银子才行,否则他凭什么敢养一支舰队?要知道朝廷养着北洋水师都力不从心。”

    奕?不由得吞了口口水,老半天才讷然说道:“这么说这小子出国一趟就捞了四万万两银子?我的天呢,他是怎么做到的?”

    凝香眼神有些茫然,说道:“他的身上实在是太神奇了!不过玛法您要是缺钱花就只管约他打马吊便是。”

    奕?说道:“可是他还没回来呢?”

    凝香笑道:“就是因为他还没回来才让您去约他。他自己有办洋务又雇佣舰队的,而且北洋6军姓王不姓李,全指着他养着。他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来,一旦回国朝廷上下几百张嘴等着吃他呢?您得先跟他大声招呼,给他提个醒儿才是。”

    奕?这才明白凝香的意思,于是笑道:“还是咱家丫头聪明,知道帮玛法多弄些银子回来。既然王辰浩这小子这么有钱,这回不好好宰他一刀实在没天理了。我这就去电报,请他回来打马吊,这回丫头你立了大功了。”

    奕?兴高采烈的出去了,看着他的背影,凝香依旧是平淡的微笑着,只是她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她真的只是帮奕?捞钱吗?还是另有别的意图。没有人知道,甚至连凝香自己也搞不清楚她的立场。不过,凝香倒是记得王辰浩欠她一个人情。

    【……第146章 几百张嘴等着吃他 文字更新最快……】a!!

    

正文 第147章 掘金美利坚(2)【二更】

        【今天第二更】

    ~~~~~~~~~~~~~~~~~~~~~~

    “呃嘁!”

    正在美洲银行大厦内视察的王辰浩突然间打了个喷嚏,葛登尔急忙相询。

    “老板!”

    “没事!”

    王辰浩摆摆手,一个普通的喷嚏而已。

    在葛登尔的陪同下,王辰浩参观了整座银行大厦。经过一系列的装修,整座大厦融合了东西方装饰学的优点,是一座中西合璧的景观。

    在武装护卫下,一箱箱黄金从玛利亚号保险柜中取出并安全运到美洲银行大厦的地下金库内。

    “这些黄金分别从各国银行兑换,纯度和印记各有不同,稍后有时间你把这批黄金全部重新熔炼打上我们美洲银行的独有标记,这样日后有黄金交易时,也能为银行做些宣传。”

    王辰浩在给葛登尔灌输广告的巨大作用,葛登尔深谙金融运作,很快就明白了王辰浩的意思。当初花巨资在华尔街买下这座大厦时,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在华尔街做广告。

    中午的时候,唐绍仪接到一封是恭亲王奕?来的。由于领事馆没什么事情,于是唐绍仪便亲自来到美洲银行大厦,将电报交给王辰浩。

    王辰浩跟唐绍仪商议事情时,葛登尔总会主动离开,他比较有眼力见。不过,王辰浩觉得葛登尔将是一个左膀右臂的角色,因此很快便让他也列席旁听。对于王辰浩的额外器重,葛登尔也是很感激。

    王辰浩看了奕?给他的电报,看罢后顿时笑道:“鬼子六竟然请我回去打马吊?”

    唐绍仪笑道:“大人,恐怕醉翁之意不在酒啊!打马吊可是这帮王爷们搜刮文武百官们腰包的手段,看起来您已经让恭亲王盯上了。”

    王辰浩苦笑了一下,说道:“我鼓捣了这么大的动静,怕是不止被一双眼睛盯上了,好在这个鬼子六还有用,我的私人舰队还得指望他的海军衙门照顾一下呢!”

    唐绍仪问道:“大人准备如何打这个鬼子六呢?当年他可是没少敲李中堂的竹杠。”

    唐绍仪见王辰浩一口一个鬼子六,于是他也跟着说起鬼子六来,反正这里也没有外人。

    王辰浩想了想,说道:“鬼子六也不缺钱花,给他送钱送多了咱们吃亏,送少了未必有什么效果。”

    唐绍仪于是说道:“鬼子六喜欢洋玩意,不如大人在这方面想想?”

    王辰浩于是看向葛登尔,葛登尔脑筋转得快,立刻说道:“老板不是准备给慈禧送辆四轮车吗?不如也给鬼子六一辆,那东西是个稀罕物,估计他会喜欢。”

    四轮车就是汽车,只不过现在汽车因为昂贵还没有流行开,只有贵族富商才用得起。1896年的美国,四轮车仅有76oo辆,直到19o3年福特将四轮车平民化,加上流水线作业出现后才带动汽车行业的腾飞。

    王辰浩很快就会回国,他知道回国后将有几百张嘴等着喂饱,其中最大的便是慈禧,王辰浩虽然摆平了李莲英使他在慈禧面前给自己说好话,但是还得打这个老太太高兴才行,若是她不高兴了什么都玩不转。

    王辰浩知道慈禧当年很喜欢小汽车,只是由于她不喜欢驾驶员坐在她前面,于是废置了很多年。

    王辰浩到美国后,便命人将底特律汽车公司买下,并聘请福特作为汽车设计师,专门为慈禧太后设计一款小汽车。

    此时的福特还没有经商意识,自从他在爱迪生的照明公司成功设计出福特一号车后,他便潜心于汽车设计。因此他与八个同事离开爱迪生照明公司,他们一起成立了底特律汽车公司。但这家公司因为资金短缺,加上福特和八个同事都潜心明汽车,结果公司很快就倒闭了,因为他们一心只想研究新车而忽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