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唯我独裁(巡洋舰)-第3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保敌人的鱼雷和炸弹在击沉鹦鹉螺号时,不会造成核反应堆的爆炸和泄露,保证潜艇人员的安全。反应堆舱的顶部利用铅屏蔽进行了严格的密封,从而在反应堆舱的顶部形成了一条屏蔽走廊,它是艇上人员前后来往的安全通道。

    主机舱内布置有4台齿轮传动的汽轮机,其中两台同样是备用,还有各种辅机,动力装置的控制台也布置在主机舱里,考虑极其周到。

    “鹦鹉螺”号核潜艇上的2台齿轮传动汽轮机,在反应堆产生的饱和蒸汽的驱动下,可以发出24000马力的强大功率,而且十分的稳定,从而使得“鹦鹉螺”号核潜艇的水面最高航速为达到25节(服役时达到节),水下最高航速达到节,海试时实际为节。由于核反应堆提供稳定的功率输出,使得潜艇的电压十分稳定,从而令鹦鹉螺号核潜艇的航速相当的稳定。

    当然,安装了小型核反应堆的鹦鹉螺号,其续航力长达5万公里。尤其是水下潜航时,潜艇上安装的大批空气压缩装置、海水制氧、制淡水装置,以及大量的氧气罐、冷冻柜储备食、舒适的空调装置,使得潜艇水下可以续航高达120天,而上面的潜艇人员可以在此期间舒适的生活。都是这是任何常规潜艇所无法比拟的。

    位于“鹦鹉螺”号核潜艇最后部的艉舱是士兵艇员的居住舱。“鹦鹉螺”号核潜艇上的艇员人数的基本编制为93名,大部分艇员都使用二层或者三层的床铺。每一个床铺的三个壁面采用的都是轻金属围壁,形成一个基本独立的个人支配空间,床铺上装有个人使用的照明灯具,每一个艇员都有一个存放个人用品的专用柜。

    可以说,中华帝国的“鹦鹉螺”号作为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的问世,对全世界范围内的潜艇技术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潜艇技术的迅速更新换代、潜艇战术的发展变化以及反潜战战术及技术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深远的影响。

    不过,鹦鹉螺号核潜艇的造价也达到了9250万龙币,是常规潜艇成本的几十倍,尽管中华帝国海军非常有钱,但国会短期内只批准建造鹦鹉螺号一艘核潜艇,实际上更多的任务则是用于实验,为帝国海军今后发展性能更好,成本更低的核潜艇打好基础。

正文 第575章 消耗战令德国再次陷入绝境

    大西洋东岸的欧洲烽火连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依然处于胶着状态。

    法国耗费巨资修建的马奇诺防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令对面的德军无法突破。而马奇诺防线西头的阿登山区,由于法军得到中华帝国的提醒,在那里提前部署了重兵集团,使得德军绕过马奇诺防线发动闪电战的企图破产。在北部,德军顺利的攻占了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等国,却被英法联军挡在了敦刻尔克——里尔——凡斯——凡尔登一线,英法联军从光华四十年起陆续从中华帝国获得了先进的歼十战斗机、H5H6轰炸机、M28A3主战坦克、W30轮式步战车、Z29反坦克战车等大批的先进武器装备,极大的提升了英法联军的装备水平,使得兵力占据弱势的英法联军能够挡住德军的铁蹄,基本上维持战线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二战爆发两年以来,整个西线战场上,意大利军和西班牙军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了,英法联军仅仅用二十万兵力便死死的拖住了意大利和西班牙总共113万多的兵力。

    而非洲战场上,德军控制了北非大部分地区,中西非大多数也沦陷德军之手,加上意大利军在埃塞俄比亚的行动,非洲基本上是同盟国的天下了。

    德国对南非的窥视由来已久,但是中华帝国在南非的利益更大。因此当德国有计划入侵南非之时,中华帝国立即表达了最强硬的反对,迫使希特勒收回军事入侵南非的命令。不过,南非的黄金和钻石对于德国来说非常重要。希特勒并不死心。一方面希特勒命令德国参谋本部制定一系列入侵南非的军事作战计划,另一方面希特勒尽快完成核武器试验,只有这样才能跟中华帝国平等对话。

    不过。德国的铀浓缩技术依然无法达到武器级别,在这之前。希特勒不得不忍受中华帝国的“剥削”。

    对于德**方而言,尽管中华帝国进一步扩大了对协约国的先进武器出口,但这也造成英法协约国越来越依赖中式武器装备了,其本土自研武器能力遭到抑制,本土军火制造业遭到打击。反观德国,在中华帝国的武器出口限制的压力下,本土武器装备的研发和制造工艺大幅度提升。

    在战场上,英法联军从中华帝国进口的先进武器装备只能在初期给德军以重创。很快德军便总结出对抗这类先进武器装备的方法,并且通过局部战斗的胜利,不断从英法联军手里获得先进的中式武器装备。德**方立即将俘获的中式先进武器装备运回后方,并且组织大批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们进行逆向研究,接着进行仿制,很快便掌握了其中的关键技术。

    不得不说,战争是武器装备的催化剂。中华帝国向英法协约国出口的先进武器装备,基本上只能维持半年左右的优势。半年后。德军手里迅速出现了针对中式武器的弱点进行作战的新战术,以及德军装备了一批通过对中式武器进行逆向山寨出来的先进武器装备反过来对付英法联军。

    1940年秋天,德国参谋本部为了尽快打破德法僵局,德**队指挥部拟订的里尔战役计划,是要肃清里尔突出部的英法荷比四国联军。消除其对德军进攻巴黎左翼铁路大干线的威胁。

    在朗斯、阿拉斯120公里的宽大突破地段上,集中了德军第4集团军和丹麦仆从军第1集团军第31军共18个步兵师、3个骑兵师、2684门火炮、2511辆三号、四号坦克和约1300架作战飞机。

    德军想要进攻的里尔突出部的协约**队由法国第二集团军7个新组建的机械化步兵师、840门火炮、430辆坦克和206架飞机。该集团军由于大多数都是新兵组成,防御阵地的工事修得十分薄弱,但却是法军当中装备中华帝国先进的M28A3主战、W30步战车、Z29反坦克战车等现代化武器最多的一个集团军。

    8月8日,德**队未提前实施炮火准备,即在飞机和炮火的掩护下由坦克引导各装甲师出其不意地向法军阵地发起冲击,至日终前,已向法军防御纵深推进了12公里。

    半天之内,法军伤亡达六千多人,损失火炮400多门,飞机还未来得及起飞就被德军炸毁在野战机场上了。不过,法军损失的飞机都是老式飞机,从中华帝国购买的歼十系列战斗机都完好无损的转移了,而且装甲部队主力一直被法军摆在后面,没有在第一波攻击中被德军偷袭得手。

    8月9日,德军第1集团军全部投入交战。8月10日,第3集团军一部也投入交战。

    但是,很快军的装甲部队便遭到了法军装甲部队的迎头痛击。法军装甲部队装备的中国造M28A3主战坦克以其强悍的装甲防护挡住了德军的三号和四号坦克的猛烈攻击。反过来,M28A3系列主战坦克凭借极快的越野作战速度和强大的坦克炮火力,打得德军坦克既无还手之力。

    在里尔坦克大战当中,德军两天内损失600多辆坦克,而法军仅仅损失了不到六十辆坦克,双方战损比高达10:1,德军吃了大亏。

    由于德军装甲部队的主战坦克损失严重,导致其作战进度进展缓慢,逐渐变为局部性战斗。至8月13日日终前,德军只在不到55公里的正面上继续向前推进了10—18公里左右,完成了打击法军突出部的既定作战任务,使法军里尔突出部集团军遭到重创损失约万人。其中4300人被俘。

    不过,德军也付出了重大的代价,德军在里尔突出部的所有装甲部队几乎都遭到了重创,一线主战坦克损失超过三分之二。而后退的法军装甲部队却还有超过300辆M28主战坦克。法军装甲部队占据了绝对优势。

    然而,法国统帅部却没能够抓住战机。由于法军指挥官心疼损失的一百多辆M28战车(太贵了,一辆中国造M28战车比法国造的飞机都贵)。因此不顾法军将士们的强烈反对,硬是勒令装甲部队悉数退回主阵地上。主动放弃了里尔突出部。

    德军担心法军反扑,一度准备主动放弃了。但看到法军撤退后,德军顿时松口气,于是紧急从其他战线上抽调大批三号和四号坦克补充里尔突出部的坦克损失,稳定住了战线。

    德国对外宣称其取得了里尔突出部战役的胜利,但只有德军装甲部队的将军们心里清楚,对面的法军装备的中国造M28A3系列主战坦克强悍无比,如果德国不能够在短时间拿出抗衡M28A3的主战坦克的话。德军将面临重大威胁。

    德国陆军部紧急将里尔坦克大战中的几辆破损程度较低的M28A3主战坦克运回大后方进行解剖分析,并且根据分析所得结果,德国的坦克工程师们很快在中华帝国的M28豹式主战坦克基础上开发德国下一款主战坦克。

    1940年秋冬之际,德国MAN,亨舍尔、保时捷公司接受军方发展30吨级坦克的委托后,以PzKpfwIV型坦克为基础,借鉴中华帝国的M28A3坦克的外形制造出样车,型号为VK3001H、VK3001P。其中MAN公司的样车在1941年初改装上长身管75毫米口径的加农炮和改进了外形后被定名为VK3002型试验车,就是以后的PzKpfwV“Panther”坦克,德**方认为它是一种比较成功的坦克,最后由MAN公司的设计在1941年5月被军方采用,称之为五号坦克。

    德军的五号坦克的乘员由五个人来担任:驾驶员、通讯员、炮手、装填手及车长。由于五号坦克吸取了来自中国的M28豹式坦克大量的设计技术。尤其是德国人首次看到了倾斜装甲的优势,其斜甲也采用了匀质钢板,经过焊接及锁扣后变得更为坚固。

    由于德国的克虏伯钢甲无法达到中华特种钢(缺乏稀土元素)的强度和韧性,最初生产的五号坦克样车只有一块60毫米的斜甲,但经过测试后强度达不到M28坦克的装甲标准,不久加厚至80毫米,更把炮塔装甲加强至120毫米的上限,以保护炮塔的前端。而坦克两侧也仿造M28战车加上了5毫米厚的裙边,以保护坦克不受敌人的磁性地雷的损害。

    德国的五号坦克原本是用来对抗中华帝国的M28豹式坦克的,但由于德国的坦克模仿能力还有待改进,暂时无法做到M28坦克的现代坦克外形标准(低矮扁平的车体有利于自身隐蔽和躲避敌人的炮弹攻击),因此德国人的五号坦克的重量由预计的35吨增加至43吨。

    为了驱动重达43吨的五号坦克,MAN公司不得不安装了一个可以提供700匹马力,以齿轮箱及掌控系统驱动的梅巴赫HL230P30V…12汽油发动机,而这种发动机可以承受连续行进2000公里的负荷。为了把发动机的故障减到最少,开发人员特意安装调速器以把发动机的转数下调至每分钟2500转。此外,调速器的安装也使得五号坦克行进的速度由55千米每小时下降至46千米每小时,在速度上落后中华帝国的M28主战坦克了,但还好差距不是太大,是在可承受差速内。

    五号坦克虽然借鉴了中华帝国的M28战车的设计上的思路,但由于中华帝国垄断了坦克履带技术,德国人无法仿制出像M28战车上的履带,为了承受43吨的重量,不得不采用较宽的履带以及较大的路轮来改善在松软地面上的机动性。

    在越野性能方面。五号坦克完全仿制了M28豹式主战坦克的悬吊系统,即由前方的驱动扣链齿轮、后方的导轮和八个涂上橡胶的钢轮所组成,它更在每个震臂中添上两支扭力棒作为其悬吊系统的另外部份。因此,德国人的五号坦克的造价也变得十分昂贵。跟中华帝国的M28豹式坦克几乎有的一拼了。但这亦为五号坦克带来了无可取代的越野性能,大大提升了五号坦克的作战能力。

    为了全面压制中华帝国的M28豹式坦克,德国五号坦克的主炮采用莱茵金属生产的75毫米半自动KwK42型70倍径火炮。携带高达79发炮弹G型为82发。

    虽然75毫米口径火炮在当时并不算是大口径的火炮,但是五号坦克的主炮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具威力的坦克炮之一。其特长的炮管和强大的膛压。为其提供了强大的炮口动能,使得五号坦克炮的威力一下子盖过M28坦克。

    整体而言,德军的五号坦克在装甲防护上面跟中华帝国的M28豹式坦克持平,机动能力相对落后,但坦克炮威力明显强大很多。

    由于里尔突出部坦克大战给德军巨大影响,此后德军未敢主动采取大规模的坦克战斗,尽可能的避开跟拥有大量中国豹式主战坦克的协约国装甲部队正面交战。为了尽快打破协约国在坦克上面的优势,德军立刻把这款坦克优先投产。最终定型的坦克在同年7月正式投产。

    为了应对战争紧急要求,德军在跟MAN公司签署了新型坦克生产合同之后,开始由戴姆勒公司、MNH公司、HS公司分担生产,以图尽快大批量装备给德国一线部队。因为这个时候,英法协约**已经渐渐回过味儿来了,他们发现了德国的三号和四号主战坦克根本不是M28坦克的对手,因此展开了一系列反攻,德军面临严重的威胁。

    好在中华帝国的M28豹式坦克虽然战斗力十分强悍。但是成本高,建造周期长,英法协约国采购的总数量虽然很多(10000辆),但中华帝国的供货速度并不快,好像故意卡着协约国帮助德国一样。而英法从中华帝国购买的M28坦克生产线虽然也在国内开始组装了。但距离正式投产和大规模生产还至少需要半年时间,这一切都给德军准备好五号坦克赢得了时间。

    MAN公司初期预计一个月能够生产250辆五号坦克,但在德国陆军的要求下,第二个月就把目标提高至月产600辆。然而由于英法空军的轰炸、生产上的问题及其它困难而使得MAN公司达不到这个目标,实际月产量最高时只有320辆。

    当第一批德国五号坦克被送上战场后,立即表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协约国的马克系列、克伦威尔系列、纽波特系列坦克都不是它的对手,基本上8辆马克坦克才能换一辆五号坦克。

    就连中华帝国出口给协约**队的M28系列主战坦克也处于弱势,虽然还没有明显的弱势,但经过几场坦克大战后,五号坦克对M28坦克的战损比达到1:,使得五号坦克略占优势。

    不过,这点优势很快被协约国扭转。因为五号坦克和M28坦克在长时间的战斗之后,凸显出中德两国的军事工业的差距。德军的五号坦克初期略占优势,但很快暴露出其致命伤──发动机容易过热而焚烧。这个致命伤一度让五号坦克差一点被德**方砍掉,最终MAN公司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却影响了德军在西线上的战略部署,令德军几次制定的打垮英法联军的计划被迫推迟,令西线战场再次进入漫无期限的消耗战当中。

    不过,五号坦克的中途出现问题也给了德国统帅部重新制定战略计划赢得了时间。希特勒见西线战场上一时间打不开局面,进入了消耗战当中,于是他的目光开始从西线转移至东线。

    对于德国而言,由于西线陷入了僵持状态,使得德军的各种军事物资的消耗以指数倍攀升。战争最重要的钢铁供应还算稳定,德国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但是在石油的消耗问题上,德国渐渐陷入了困境当中。

    由于德国采取以物易物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这虽然避免了德国进入危险的通货膨胀当中,但是由于罗马尼亚石油区迟迟未能恢复生产,使得德国的石油90%需要从中华帝国进口。一直被中华帝国掐着脖子,这令希特勒非常的不爽。而且最重要的是中华帝国不需要德国的商品,就不可以用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国际结算。中华帝国只认黄金和白银等硬通货,造成德国的黄金和白银大量外流,而且流失速度远超德国自身获取速度。

    尽管希特勒大肆屠杀犹太人,掠夺犹太人的黄金和白银,但每年德国只能得到不到200吨黄金和万吨白银,而且逐月减少。德国政府给希特勒的报告中称,如果不能够尽快回复罗马尼亚石油区,或者寻找到获得黄金的新途径,那么德国千百年来攒下来的黄金和白银将会在1942年7月耗尽,8月以后新增的黄金将无法支付当月用于从中华帝国购买的石油物资的费用。那么德国将不得不减少石油进口,显然将会对德国经济和军事造成巨大的影响。

    对于希特勒和整个纳粹德国而言,因为石油的原因,希特勒被再次逼到了绝路上。

正文 第576章 美德结盟

    “根据可靠情报,中华帝国总参谋部正在拟定毁灭苏联的天字一号作战计划!”

    OKW局长海因里希在希特勒最为悲催的时候,将一份从中华帝国获取的重要情报递到了希特勒的面前。

    希特勒看了看情报内容,又瞅了瞅海因里希,如此反复动作。最后,希特勒有些不相信的问道:“情报来源可靠?”

    海因里希点头道:“报告元首,此情报已经经过我的反复核实,绝对可靠。”

    见希特勒还有虑色,海因里希于是解释道:“根据我们多年的调查,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就在着手研究毁灭美国的战略部署。当时除了中华帝国和美国之外,所有列强国家都卷入了大战当中。大战当中的各列强,不论输赢,最后是肯定要被严重削弱的,那么战后的国际秩序肯定是由没有参战的中华帝国和美国来制定。中华帝国自然不想跟美国分享战后国际秩序制定者的霸权位置,因此毁灭美国就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华帝国唯一要动手的对象。”

    希特勒想了想,觉得海因里希说的非常有道理,于是点点头,问道:“那这跟苏联有何关系?”

    海因里希笑了笑,接着说道:“元首,尽管王辰浩将权力下放给了内阁,或许以后中国的内阁会摆脱皇帝的影响,但眼下在王辰浩在位期间。那是绝对不可能的。王辰浩的意志就是中华帝国的意志,由于王辰浩决心对美国动武,建立中华帝国秩序的单极世界霸权,因此中华帝国总参谋部才会早早的就谋划好摧毁美国的作战计划。如今。王辰浩又在谋划着毁灭苏联,中华帝国总参谋部便开始制定毁掉苏联的天字一号作战计划。”

    希特勒点点头,道:“你这样说倒也有几分道理!”

    海因里希说道:“元首!中华帝国会尽全力维持他们做倡导的单极世界。任何威胁中华帝国世界霸权地位的国家,都会被无情的消灭。既然我们第三帝国的未来目的是坐上世界霸主之位。很显然中华帝国不会坐视不理的。”

    “是啊!他们一定会出手的!”希特勒无奈的苦笑道:“只不过我们也不知道他们会什么时候对我们下手!”

    海因里希说道:“照目前局势来看,中华帝国对我们有着非常强的戒心,但他们似乎更关心苏联的崛起和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复苏。因为我们获得的情报表明,中华帝国目前将苏联列为第一号潜在敌人,美国第二,我们只排在第三位。”

    希特勒有些不爽,因为他明白中华帝国将哪国列为头号潜在敌人就证明哪国的实力强大。德国只被列在第三位,这表明在中华帝国眼里。现在的德国并不强大,这显然让希特勒感到失望。

    当然,希特勒永远也不会知道中华帝国为何把德国列在第三位,因为王辰浩一直还拿历史上的原本进程来看待德国,知道德国会战败,所以就不把德国放在眼里了。

    海因里希也苦笑道:“事实上,我也不太明白为何中华帝国会把我们排在第三位。但经过我多方面的情报收集和分析后,我觉得中华帝国真的好厉害。他们把帝国排在第三位是有充足理由的!”

    希特勒面色不太好看,但还是想听听海因里希的见解,于是问道:“怎么解释?”

    海因里希于是说道:“中华帝国将苏联列为第一潜在敌人,原因包括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跟中华帝国的意识形态存在根本矛盾。苏联是中华帝国的陆上最大邻国。又有广阔的领土利益恩怨。加上苏联在这二十年间崛起速度之快,简直就是四十年前中华帝国崛起的翻版,苏联工业发展之快,已经连续六年成为欧洲第二世界第三,(1940年中华帝国工业总产值2050亿龙币位居世界第一,德国以667亿龙币位居世界第二,苏联以521亿龙币位居世界第三)如果任由苏联发展下去,不出二十年,就直接超过中华帝国了。”

    希特勒点点头,问道:“那美国呢?他们已经被中华帝国整垮了,现在连一支像样的海军都没有,怎么威胁中华帝国?”

    海因里希神秘一笑,说道:“元首,您觉得罗斯福是那种老老实实等着挨宰的人吗?”

    希特勒眼前顿时一亮,问道:“你是说他有小动作?”

    海因里希点点头,道:“没错!罗斯福这几年表面上非常老实,但暗地里却一直在进行军事准备。”

    希特勒问道:“这么说罗斯福还要对墨西哥动手?”

    海因里希摇摇头,道:“墨西哥虽然也被列入强国之列了,但是远远不是美国人的对手!罗斯福秘密进行军事准备,显然是针对中华帝国的,因为墨西哥是大中华共荣圈的成员国,对墨西哥动手就等于对中华帝国动手,这个显而易见的问题,罗斯福肯定很清楚的。”

    希特勒问道:“美国人有什么准备?”

    海因里希说道:“具体什么情况,我们还不得而知。不过我可以肯定的是,美国自卫队利用条约漏洞来发展军力,而且美国工业恢复速度远远超过我们的评估数据,因为他们采用的也是以物易物的经济模式,罗斯福刻意隐瞒美国的实际工业能力,目的是麻痹中华帝国。根据我们的推断,美国现在的工业能力已经超过苏联了。”

    希特勒点点头,道:“罗斯福倒是长心眼儿了,知道暴露美国经济会引来杀身之祸。”

    海因里希说道:“不过。我们都能够看出其中的猫腻来,中华帝国肯定也有所察觉,所以他们才会把美国列为第二大潜在威胁。”

    希特勒的眼珠直打转儿,很快计上心来。说道:“这样的话,我们似乎可以好好的利用一下了!”

    海因里希顿时兴奋了起来,说道:“我也正有此意!迈科普和格罗兹尼的石油区在苏联人的大力发展下。年产原油已经超过了1500万吨,如果帝国能够夺取该地区。那么将解决目前帝国陷入石油困境的难题。同时,美国的石油产量也急剧攀升,业已恢复到5000万吨的产能。美国人自己根本消费不了如此庞大的石油,中华帝国垄断大西洋石油贸易,美国人的石油卖不出去,价格极低。如果我们能够跟美国结盟,那么我们将拥有用之不竭的石油。”

    希特勒顿时笑了,海因里希的想法无疑跟他是一致的。

    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经过第三次美墨战争后,美国基本上夺回了上一次战争被墨西哥夺走的东西。尤其是美国重新掌控石油区,保障了美国经济和工业的迅速恢复。

    罗斯福统治下的美国实行以物易物的经济发展模式,很大程度上令美国短时间内恢复了经济和工业,令美国的综合国力快速增强。最让美国金融商们自豪的是,这种经济方式成功的阻止了中华帝国用黄金榨取美国财富的经济侵略行为。

    然而,这种以物易物的经济发展模式只适合于陷入严重经济危机当中才有特效。就好比战场上士兵被子弹击中,在没有药品的情况下。不得不注射吗啡来止痛一样的道理。美国经过经济危机和第三次美墨战争后,为了生存而不得不选择这种经济模式来摆脱中华帝国对其的经济控制。但随着美国的工业能力恢复,经济复苏,庞大的以物易物的经济模式开始阻碍美国经济的发展。

    罗斯福在经过慎重考虑之后,逐步放宽了货币市场。重建了美元体系,一步步用美国国家信用来作为美元的后盾,回收市面上堆积如山的美元,将美元拉回正常水平。在美元回归历史的过程当中,美国政府不得不为经济危机和战争期间滥发纸币而买单。但罗斯福非常的狠心,他通过对内大幅度贬值美元的方式,偿还了政府在战争期间欠美国国民的14000多亿美元(约合龙币532亿)的债务,无耻的罗斯福政府通过贬值美元的方式来剥削美国国民,实际政府只偿还了亿龙币债务,其他五百多亿龙币的债务都通过通货膨胀的方式抵消了。

    这样,罗斯福政府只需要偿还中华帝国等国家共计122亿龙币的外债即可,这笔债务罗斯福没法耍赖,因为龙币是跟黄金直接挂钩的国际货币,也是币值最稳定最坚挺的货币。

    对于恢复了经济和工业能力的美国而言,欠世界各国的122亿龙币的外债不到五年时间便已经全部偿清了。

    1941年2月,罗斯福政府更是说服了中华帝国,以多支付给中华帝国10亿龙币的代价,连本带息一次性偿还了中美战争后《纽约合约》规定的余下72亿龙币的战争赔款。使得美国不再欠外国的钱,可以安安心心的使用全部财政开支了。

    尽管美国经济开始复苏了,但是因为中美战争给美国留下的旧创,经济危机和第三次美墨战争给美国带来的新伤都非常的深,截止1941年,美国经济只恢复到了30年代初的水平。

    经济的大萧条使得美国国内的社会矛盾依然激烈,罗斯福政府不得不通过大规模迫害犹太人来转移社会矛盾,同时罗斯福政府大力发展美**事工业,吸收社会上破产和失业的工人,扩大美军自卫队兵力,吸纳闲散人员,使其不至于留在社会上闹事。

    通过这种方式,美国社会才得以暂时稳定下来。但是庞大的军事工业和军队人数给美国政府带来相当大的财政压力,这导致以罗斯福为首的纳粹党必须寻求对外扩张来转嫁危机。

    截止1941年,美国的军事工业占了全美工业的51%。美国财政收入75%都投入军事工业。用来生产各种军事武器、装备和各种军事物资。这样一来,美国每年的赋税基本上都投入了军工领域,再刨除政府公务员工资和行政开销,基本上没有钱再次投入到经济发展当中了。

    众所周知。国家财政只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资金链不断循环下去才能让经济不断腾飞。军事投入是一个单方面的财政消耗,用在军事上的资金无法回到大循环当中。就好比行进中的车轮胎不断的漏气一样,长期下去肯定是山穷水尽的结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