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唯我独裁(巡洋舰)-第3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为之震惊。
俘获自原美国海军大洋舰队的十五艘超级战舰因为考虑到中美关系而从新定级并改了名字,不过不再像以前为了羞辱沙俄海军和英国皇家海军而起中国女子名字了,而是以中华帝国的海外领地来命名。
四艘搭载18英寸主炮的衣阿华级超级战列舰改为夏威夷级战列舰,分别命名为夏威夷号……阿拉斯加号【bb72】、古巴号【bb73】和吕宋号【bb74】,以宣誓这些地方已经成为中华帝国的领地了。四艘搭载18英寸主炮的奥林匹亚级超级战列巡洋舰改为朝鲜级战列巡洋舰。分别被命名为朝鲜号【bbc14】、琉球号【bbc15】、日本号【bbc16】和新加坡号【bbc17】。三艘搭载17英寸主炮的北卡罗来纳级超级战列舰改为波多黎各级,分别被命名为波多黎各号【bb75】、塞浦路斯号【bb76】和百慕大号【bb77】。四艘法兰克福级超级战列巡洋舰改为兰芳级战列巡洋舰,分别被命名为兰芳号【bbc18】、澳大利亚号【bbc19】、巴布亚号【bbc20】和新西兰号……二十七艘超级战舰重新服役中华帝国海军。令中华帝国海军一夜间再次独领全球海军的风骚,成为各国海军难以望其项背的庞大力量。
原本,中华帝国此举是用来告诉德国,不要跟中华帝国平起平坐,乖乖当一个普通的老二。但是,这并没有吓倒德国,反而令希特勒有了进一步扩军的借口。同时,英法意美苏等国家也都被中华帝国的强大海军力量给震撼住了,各国都羡慕中华帝国拥有这么多强悍的超级战舰。很快在各国国内的鹰派军官们的唆使下,各国政府认为五国军备限制条约无法续签,出于自保要求,纷纷拿出扩充军备的议案。
1935年3月,希特勒借口中华帝国拥有27艘超级战舰,而德国只有两艘。德国海军遭到中华帝国海军的“挑战”和“威胁”,于是德国海军部通过了《1935年海军扩充法案》。按照希特勒的要求。德国海军应该是全球性的强大海军,应该跟中华帝国海军平起平坐,因此德国海军的扩充计划为建造25艘可以抗衡中华帝国海军的新式主力舰。
但由于德国还处于经济危机的阴影当中。一口气建造25艘主力舰是不可能的,就算是财力雄厚的中华帝国也最多一次建造四到八艘超级战舰。不过,德国在波兰推行奴役制度,大规模迫害和抢劫波兰贵族、资本家和地主的财富,尤其对最有钱的犹太人更是实行集中营制度。因此一次对波兰战争,令德国掠夺了几十亿龙币,以及数百亿龙币的固定资产。因此,希特勒决定用六年时间来分两批建造主力舰。到1938年时,德国海军应达到中华帝国海军力量的70%,到1940年时,德国海军力量应该跟中华帝国海军持平或者超越。
希特勒雄心勃勃的大海军计划掀起了,而德国海军更是希望成为世界最强的海军力量,因此对希特勒忠心耿耿,全力支持希特勒。
当然,希特勒这么做的另外一个原因却是尽快解决德意志帝国境内的失业人员,维护社会稳定。虽然之前德国已经采取扩大军事工业来安置德国数百万失业人员了。但是随着德国扩张领土,原来的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受经济危机波及还有大量的失业者,对整个德意志帝国的社会稳定造成威胁。虽然相当一部分失业者被派往波兰生活了,但是还有数百万人等着希特勒养活。而大规模扩充海军工业正是一个绝好的安置场所。
然而,对于德国的海军工业来说,一次性建造14艘搭载18英寸巨炮的超级战舰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前的工业生产能力。
于是乎,希特勒在主持海军工作会议上提出,既然一下子无法建造这么多超级战舰,那么就建造几艘可以以一当十的超级战舰。
不得不承认希特勒的野心已经演变成了狂想症,按照希特勒疯狂想法,德国海军得拥有可以以一当十的超级战舰,即一艘新式超级战舰可以打败中华帝国海军现役的十艘主力战列舰。
就这样,德国海军工程师们绞尽脑汁,最后拿出了一个令全世界震惊的造舰计划,这就是兴登堡级超级战列舰的建造计划。德国海军称之为终极战列舰,因为他们相信兴登堡级战列舰是无敌的,也是战列舰的最终极形式。再没有任何一款战列舰可以超过兴登堡级了,她将是战列舰的巅峰之作。
按照希特勒的海军扩充计划,兴登堡级战列舰被要求建造六艘。代号分别为……其中,h舰、m舰由汉堡的布洛姆和福斯船厂建造,j舰、n舰由不来梅的威塞尔公司建造,k舰由基尔的德意志工厂建造,l舰由威廉港船厂建造。分别被命名为“兴登堡”号……鲁登道夫”号……毛奇”号……腓特烈大帝”号……威廉一世号……威廉二世号……为了准备六艘超级战列舰所需的钢材,德国军方耗时三个月才做到,甚至为了建造超级战列舰,希特勒下令德国的克虏伯钢铁公司暂停向国内外其他商人供应,全力支持海军。
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完成后。“兴登堡”级的头两艘h39和h40分别于1935年7月5日和7月25日开工,庞大的德国制造业能力在这一刻显示出了威力。德国上下都对这款被誉为世界最强的终极战列舰而欢呼,加上德国军方充裕,整个建造过程十分顺利。
由于希特勒要求兴登堡级战列舰有以一当十的本事。至少一艘兴登堡级战列舰可以同时对付三倒四艘中华帝国的明级战列舰才行。
而为了对抗中华帝国的明级战列舰,德国海军不满足现有的18英寸主炮口径,要求海军建造安装英寸(800毫米)主炮。这就是兴登堡计划中最让世界恐惧的一项。
六艘兴登堡级战列舰都被要求安装800毫米主炮,被希特勒的这一个要求吓得几乎昏过去的德国海军建造局的战列舰专家们,在海军将领们的帮助下。几次三番向希特勒进言,称这是不可能的。虽然德国有建造800毫米的巴黎大炮的经验,但是巴黎大炮是很难搬到战舰上去的。先不提其上舰的困难度,单单是巴黎大炮的造价安装到战舰上的话,至少需要10亿龙币,而且只是一门,像其他战舰那样安装八至十二门主炮的话,光主炮这一项成本就达100亿龙币,这显然不是德国经济可以承受得起的。
经过一系列评估,最终海军专家们认为现有的舰体安装800毫米主炮(也是双联装4座炮塔)是不可行的,及时解决了财政,那么也必须建造新的舰体(即20万吨级的那种)。然而,德国此时大规模的建造坦克、潜艇、和飞机大炮,钢材需求十分紧张,二十万吨级的战列舰船体将耗费掉德国大量的钢材,而且没有十年时间休想建成。在各级部门的要求下,希特勒最终放弃了这个不现实的想法。不过,德国海军考虑到本国已经安装了18寸巨炮的俾斯麦级战列舰,中华帝国的最强的明级战列舰也是18英寸,因此兴登堡级战列舰不求以一当十,搭载20英寸主炮的话,同时对付两艘到三艘明级战列舰还是可行的。
于是,兴登堡级战列舰放弃了英寸主炮的计划,改为安装20英寸巨炮。
20英寸巨炮此时德国是没有的,这个研发计划交给了克虏伯公司,因为克虏伯公司对生产巨型炮管有着出色的技术经验。尽管这样,克虏伯公司的工程师们也不得不在一年后才能研发出20英寸巨炮所需的炮管,而要批量生产的话,至少得两年后才可能,而且产量也不会高,毕竟这种超级大口径炮管的生产相当的复杂和困难。
在克虏伯公司研发20英寸巨炮的同时,“兴登堡”级的前两艘战舰所需的钢材业已准备就绪,并且铺设龙骨开始建造了。
按照兴登堡级战列舰的设计指标,该舰全长307米,满载吃水米,排水量95000吨。该级舰充分吸取俾斯麦级战列舰的设计经验,继续沿用了她的舰体,并进行了放大。此外依然广泛采用焊接技术,焊接量占90%~95%。焊接比铆接节省了约15%左右的舰体重量,都被用于加强防护了。另外,德国钢材在三十年代属于世界一流,仅次于中华帝国的中华特种钢。“兴登堡”使用了部分山寨自中华帝国特种钢的技术,用于兴登堡船体的ckps33号钢材有着极高的强度,其抗打击能力将比俾斯麦号“更上一层楼”。
该级舰的舰艏仍为大西洋艏,这种舰艏比较适合于北海和大西洋海域。由于舰艏易受到弹击和水雷爆炸的损伤,因而采用了适度的外张和干舷,即使受到损伤,造成艏区进水,也能保持足够的储备浮力,并达到29节的航速。
对舰武器上面,“兴登堡”级一共拥有8门504毫米(20英寸)主炮,双联装炮塔4座,a炮塔和b炮塔位于舰脆,c炮塔和d炮塔位于舰尾。每门炮备弹110发,共计880发,最大携弹量约在1000发左右。按照克虏伯公司提交的设计参数,以及德国海军部要求的标准,去平均值后,该炮的炮管寿命为120~150发。该炮的旋回与俯仰都是通过液压驱动的,每70秒钟可发射一个齐射。
兴登堡级战列舰的主炮配用的炮弹主要有穿甲弹和高爆弹两种,依然采用俾斯麦级主炮的弹药标准,其中穿甲弹的威力比“明级战列舰”提高10%~15%。根据德国克虏伯公司参与火炮设计人员的战后回忆录所诉,当时曾经对配备“兴登堡”级的504毫米火炮进行过频繁的火力测试,在各种战列舰炮战的距离上测试其火力,目标为垂直命中的均质钢装甲板。该火炮在10000米内垂直穿甲水平为650毫米,20000米为504毫米,35000米时也可以穿透300毫米装甲,可以想一下,无论哪艘战列舰都挨不过这一炮。
副炮为12座双联装66倍口径的240毫米火炮,配置在上甲板两舷,主要用于对付敌水面舰艇,紧急时刻也用于对空射击。两舷前部各有两座,可直接向前方射击,旋回角为150°。两舷后部也各有两座,旋回角为135°。其它副炮全部位于舰舷中部。全舰备弹2600发,该炮最大射速3发/分。
“兴登堡”级最初是没有鱼雷发射管的,直到二战爆发后,才加装了2座6联装533毫米发射管。未完待续。。RX
正文 第544章 各国终极战列舰大PK【二更】
【今天第二更】
防空火力上面,因为德军始终没有参研透中华帝国的火神密集阵的秘密,因此还采用并联高射炮的防空火力系统)同时,德国也不重视航空母舰的发展,战舰大多是在没有空中掩护之下作战的,因此特别注重防空火力,甚至连舰载的侦察机都装备有20毫米机炮。“兴登堡”级的对空防御由重型、中型和轻型高炮组成。重型高炮是16座双联125毫米sk-c37型高炮,全部位于第一层上层建筑甲板上,前后左右各装4座。其中6座可以直接向前方空域射击,另6座可直接向后方空域射击,而对两舷则各有8座可以直接对空射击。这型高炮比“俾斯麦”级装备的105毫米mk15有了很大提高,其最大射速达到15发/分,仰角80°时射高为12500米,回旋角度为360°,回旋速度度/秒。中型高炮为24座双联装37毫米c83型炮,全部配置在上层建筑上,可以回旋360°,回旋速度4度/秒。轻型高炮是78座20毫米c65单联装炮,最大射速120发/分。其仰角45°时的射程是4900米,仰角85°时的射程是3700米,回旋角度也是360°。
舰载飞机方面,“兴登堡”级备有6架“阿拉多1935”式水上飞机,用以侦察、校射和联络。其中2架放置在主桅杆下的一个机库内,4架分别放置在烟囱两侧的2个待机机库内。飞机由烟囱和主桅的2部弹射器发射。“兴登堡”级还载有多达28艘小艇。
装甲防护方面。德国军舰的装甲经常是以牺牲火力来换取的,因为火力、机动力与防御力中很难三者兼顾。德舰采用“重装甲主义”,在以寡击众时会比较有利。德国舰艇设计人员认为,多一门炮不一定打得到敌军。多一寸装甲可以同时让几艘敌舰的炮弹被弹开。按照中国俗语: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因此,在设计“兴登堡”级时,德国人非常强调中近程的防护,不仅能抵御敌舰炮轰,而且对鱼雷也要有足够的防护能力。
因此“兴登堡”级战列舰装甲更是厚到了离谱的程度。上甲板用150毫米钢装甲加强,可防御弹片和延缓炮弹下穿,使炮弹在穿透到装甲板之前就爆炸。装甲甲板保护着舰上的要害部位。厚度为120~160毫米,全长275米。两舷的装甲列板厚达300~600毫米,保护着机舱、锅炉舱和弹药舱等。指挥塔与火控部位均有厚装甲保护,最厚处670毫米。对于易受攻击的主炮炮塔。其正面厚度达800毫米,侧面也达到了480毫米。副炮主装甲也达到380毫米。
整个兴登堡级战列舰的装甲覆盖率达到了80%,光装甲的重量就达到了两万吨,可见德国人对战舰防御能力的重视,已经到了“乌龟壳”思想的地步。
另外。“兴登堡”级的舷侧有极强的鱼雷防护系统,按照中华帝国军情局之后获得的情报显示,“兴登堡”的舰舷内侧与船体中心线还有纵隔壁,最重要的动力区与炮塔下部设了三重船底。设计时的标准是可以防住1枚450千克tnt装药的鱼雷。命中4~6枚450千克装药鱼雷仍可以继续战斗。命中8枚以上仍能长时间保持不沉状态,直到战舰返回港口或者就近搁浅。
之所以如此重视抗沉能力。除了因为德国重视防御的思想外,更重要的是兴登堡级战列舰的造价高达8亿龙币……书友上传更新}相当于四艘明级战列舰,因此一旦沉了,对于德国的损失可就惨了,这种打击德国人不想接受。
最初设计人员计划为“兴登堡”级配用俾斯麦级战列舰上的电力推进动力系统。但考虑到安全方面和节约燃料的因素,最后还是采用高压涡轮蒸汽轮机。“兴登堡”安装了3台“俾斯麦”级的柯蒂斯轻型涡轮机,分别装在3个横向排列的水密舱内,每台驱动一部螺旋桨。发电装置包括16台500千瓦的柴油发电机、10台690千瓦涡轮发电机和4台460千瓦涡轮发电机。它们分别安装在6个舱内,首舱安装涡轮发电机,尾舱则安装柴油发电机。编制人数2500名,战时作为旗舰最多3400人。
德国海军大规模建造战舰,十万吨级的兴登堡级战列舰的船体是无法掩饰的,很快被各国海军间谍所侦察到,一时间全世界为之震惊。
对于德国海军的疯狂举动,英国海军顿时紧张了起来。尽管英国人为英德海军之间的力量平衡后,德国海军应该不在以英国海军作为假想敌。但是,日德兰海战的惨败,英国海军记忆犹新,对德国海军的恐惧顿时爆发了出来。
于是,英国海军部立即进行研究,纠集所有英国的顶尖造船师和舰炮设计师们研究德国的兴登堡级战列舰。
经过系统的讨论和研究之后,英国情报部门渗透到造船厂,通过实际探测后认为,德国海军的这款兴登堡级战列舰的排水量应该在八万吨以上。而英国舰炮设计师劳尔则分析称:“德国海军的长期目标是中华帝国海军,兴登堡级战列舰应该是以中华帝国的明级战列舰作为假想敌。而众所周知的是,把任何一艘战舰作为假想敌,其必然要提升主炮口径。中华帝国的明级战列舰的抗打击能力之强,我们是非常清楚的,美国海军的战列舰主炮根本无法穿透其装甲,可见想要以明级战列舰为假想敌,只少得再提升主炮的口径,因此德国海军的兴登堡级战列舰至少是19英寸以上。那么我们总不能跟在德国海军的后面。因此我们新造的与之对抗的战列舰应该至少搭载20英寸以上的主炮才行!”
根据劳尔的判断,英国海军部于是采纳了他的意见,要求英国也建造“终极战列舰”,要求排水量在10万吨左右。搭载20英寸主炮和保持30节的航速等全面压制德国的兴登堡级战列舰的要求。
事实上,早在1931年,英国在完成了伊丽莎白女王级超级战列舰之后,就开始考虑建造九万吨,甚至十一万吨的超级战舰。当时的英国海军部也将这款概念型战列舰称之为终极战列舰,因为英国人也发现,战列舰建造到这种程度,已经达到了人类工业制造水平的极限了。再大口径的主炮已经失去在军舰上作战的意义了。而且英国不同于德国,德国没有进行过航空母舰作战,因此只重视巨舰大炮主义。但英国海军当中,虽然主流思想也是巨舰大炮制胜论。但是英国一直在发展航空母舰,相当一部分英国海军军官渐渐改变了以前坚持巨舰大炮理论的观点,转而支持航空母舰制海权论,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国海军部的整体判断,因此英国海军高层就此认为战列舰已经到了最巅峰的时代了。
中华帝国突然解封27艘超级战列舰。这让曾经的世界第一海军强国很是没面子。英国海军自然希望重现昔日的大英海军的辉煌,因此当得知德国海军正在建造兴登堡级终极战列舰时,英国海军上下都坐不住了,顶着财政困难的巨大压力。最终说服了英国议会。
1938年9月,在德国兴登堡级战列舰已经开工两个月的情况下。英国政府和海军部达成了协议,拨款33亿英镑(15亿龙币左右)建造了英国海军史上最后一级超级战列舰——大不列颠级终极战列舰。
大不列颠级超级战列舰。设计排水量103100吨,安装9门504毫米45倍径主炮,要求航速30节。英国海军部要求,其假想敌为德国海军的终极战列舰兴登堡级战舰,其垂直装甲能抵挡兴登堡级战列舰主炮从20802米外发射的20英寸炮弹,30000码(27432米)外发射的19英寸炮弹,。水平防护能抵挡从15000英尺高(4573米)扔下的2000磅(908千克)的穿甲弹。机炉舱外的防护可以低于弹药舱的标准。水下防护能抵御2000磅tnt当量的爆炸。
英国海军计划建造四艘终极战列舰,分别是英格兰号、威尔士号、苏格兰号和北爱尔兰号。
对比德国的兴登堡级战列舰,英国在建的大不列颠级战列舰在火力和速度上实际上领~~书书网…~~先。这表明自1871年后,英国海军在对德国海军上面的策略依然没有变化,依然是走大火力和高速度方向,这跟德国海军依然走重视装甲防护的路线成了世纪冤家。虽然英德两国的出发点都不同,但最终的终极战列舰都是20英寸主炮,英国的大不列颠级战列舰的主炮比德国兴登堡级的主炮多了一门,火力占据优势。速度高了一节,也略战优势,但是装甲防护就不如德国的兴登堡级了。
跟德国兴登堡级的500毫米平均装甲防护相比,英国大不列颠级战列舰的平均装甲防护只有450毫米。但英国海军也不是不长记性,日德兰海战的惨败令英国海军吸取了一定的教训,装甲防护有了大幅度提高,最起码重视重点要害部位的装甲保护,这点上基本上跟德国的兴登堡级战列舰持平。而在实战当中,德国的全面重装甲防护实际上很多是多余的,因此英国的大不列颠级战列舰的综合作战能力超过了兴登堡级战列舰。
不过,英国海军的财力只建造四艘就已经令财政促襟见肘了,跟德国扩张后的暴发户财政相比,德国建造六艘兴登堡级战列舰,后期还可能追加建造更多的战列舰,单从这点来看,英国在战后的经济危机后的国力已经大不如前,严重下滑,没有后劲跟德国较量了。
英德这对宿命冤家再次对立了起来,这令几家欢喜几家愁。法国是没有钱建造这种庞大的超级战列舰了。但法国有英国这个盟友就足够了。英国准备跟德国的海军军备竞赛,法国就不需要在大力发展海军了。不过,法国也是要面子的国家。毕竟法国也不知道英德什么时候就会变成盟友,因此法国处于自身安全考虑。即使没钱建造十万吨级的超级战列舰,至少建造一两艘五六万吨级的主力战列舰也好。
为此,法国政府勒紧裤腰带凑了一笔资金,用于建造法国的终极战列舰。
法兰西级战列舰于是应运而生,法国海军部要求其标准排水量控制住70000吨左右,装备406毫米50倍口径主炮,三联装4座(前2后2配置),这是为了对抗德国“俾斯麦”级460毫米主炮所设计。拥有39千米的射程(“俾斯麦”的主炮射程41千米),在缩小射程的差距下,“法兰西”级可以以较为坚固的舰身及较快的发射速度取得炮战的优势。
最终,法国海军设计部拿出来的方案是。“法兰西”级战舰长282米,宽37米,吃水12米,标准排水量60500吨,满载排水量73500吨。动力为172000马力,航速为28节,15节巡航在航程15000千米,装有4座三联装406毫米主炮。10座双联装127毫米、10座四联装40毫米,56座20毫米副炮。
在防护能力上。法国海军为了对抗德国海军,因此重视防护能力。虽然是搭载406毫米主炮。但是平均装甲却达到430毫米,这使得法兰西级战列舰失去了一定的速度作为代价,但却可以在15公里外抵挡住俾斯麦号的18英寸主炮的攻击。
法兰西级战列舰一共建造两艘,但是随着德国陆军的急剧扩张,英国要求法国强化陆军力量,而法国将巨额的资金投入马奇诺防线,为了给法国陆军增加军费,经常性的挪用海军造舰费用,结果令这两艘法兰西级战列舰迟迟未能交付,直到二战爆发后,法国才急忙将其完工。
虽然法国没钱建造十万吨级的终极战列舰,但是还有比法国更穷的所谓“大国”,这便是意大利。
墨索里尼时刻关注着周边国家的军事力量建设,当德国、英国和法国都传出动工建造“终极战列舰”时,意大利海军依旧只有干瞪眼干羡慕的份,墨索里尼拿不出钱来建造十万吨级的终极战列舰,但他并不甘心被其他国家比下去,于是他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政治欺骗。
墨索里尼没钱建造终极战列舰,但是他会吹牛。他给意大利海军工程处下达了建造意大利级终极战列舰,设计排水量102300吨,搭载4座三联装20英寸45倍径主炮,航速30节,并且宣布未来五年内建成,并为此向意大利海军部拨款400亿里拉。
实际上,墨索里尼只拨款了2亿里拉,在热那亚造船厂铺开了一个大型船坞,故意给外国间谍侦察到,以为意大利海军真的在建造这款终极战列舰。甚至墨索里尼连希特勒也骗过了。
希特勒得知意大利也建造超级战列舰后,顿时赞扬意大利是德国的最好的盟友,只要德国和意大利海军联合起来,将无敌于天下。直到多年后爆发二战最大规模的海战时,希特勒要墨索里尼的超级战列舰编队支援时,才知道被骗了。也正因为希特勒被墨索里尼忽悠的缘故,使得希特勒很多计划好的战役未能如期进行,耽误了大事。
提及欧洲的强国,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随着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后,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上取得了令人震惊的飞速发展,使得苏联也毫无疑问的变成欧洲强国,至少比法国和意大利强。
而当时的欧洲国家却正饱受经济危机的折磨,国际形势日趋尖锐复杂。1935年五国公约未能续签,各国陆续展开大规模军备竞赛,这极大的震撼了斯大林。
嗅觉敏锐的斯大林认为法西斯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英法等老牌强国完全可能联合起来对付中华帝国,更可能对刚刚恢复过来的苏联再次进行干涉侵略,为摇摇欲坠的各国经济寻求出路。而苏联海军却显然无法与任何一个潜在的对手抗衡,甚至不如意大利海军,这让斯大林极为头疼。
1935年5月27日,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下属的海军部提交了一个重建海军的庞大方案,请求为海军建造8艘35000吨406毫米主炮А型战列舰和18艘26000吨重巡洋舰。未完待续。。RX
正文 第545章 核子时代降临,中华帝国的级终极核动力战列舰
波兰战争后,由于苏联跟德国一起瓜分了波兰,一度让全世界都以为德国和苏联结成了军事同盟,令包括中华帝国在内的全世界主要列强国家纷纷将他们视为敌人。
中华帝国首先宣称对苏德“同盟”关系表示强烈关注和担忧,认为苏德同盟将令中华帝国西部和北部等毗邻苏联的地区安全大幅度下降。而西方英法协约国阵营国家则表示苏德建立了同盟关系,将使得德国东线再无军事压力,可以集中力量转向西线,给西线上的英法协约国阵营构成巨大的军事威胁。
为此,德国元首希特勒和苏联主席斯大林二人紧急会晤,决定两国之间的合作关系转入地下秘密进行,而表面上两国要进行敌视状态,以此来打消东西方世界对苏德联合的紧张和担忧。
苏德领导人华沙会晤后,希特勒回到柏林立即打出坚决**产国际的牌,公开宣称苏联是德国的敌人,德国参谋本部也在希特勒的授意下,更是“意外”的走漏了进攻苏联的作战计划,以此来安抚包括英法在内的欧洲各国的紧张和担忧。
同时,以戈尔为首的德国参谋本部一百多位军事高官访问中华帝国,并同中华帝国总参谋部举行部长级会晤。会晤期间,戈尔代表德国参谋本部同王士珍代表的中华帝国总参谋部深入交换了意见,戈尔提出中德两国秘密结盟。并且联合瓜分苏联的作战计划。同时。戈尔向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转达了德国元首希特勒的亲笔信。希特勒在信中高度评价了中德友好合作关系,并保证苏德之间的所谓的同盟关系是不存在的,请王辰浩和中华帝国政府放心,作为资本主义的德国是绝对不会跟社会主义的苏联结盟的。
王辰浩对次希特勒的承诺整体上是相信的,因为苏联的崛起同样威胁德国的国防安全和国家利益,结合历书书屋最快更新史,王辰浩相信希特勒的承诺有80%是可信的。但希特勒同样对中华帝国有敌意,这点王辰浩心中也是肯定的。中华帝国对德国经济制裁而引发德国严重的经济危机,给德国造成的损失之巨大,以希特勒和纳粹党的处事作风。早晚会找机会报复中华帝国的。
因此,王辰浩认为,不排除德国和苏联同盟,是想借助苏联来对抗中华帝国的战略目的在内。希特勒的野心不会局限于欧洲。跟中华帝国角逐世界霸主地位的獠牙已经渐渐露出来了,因此不排除希特勒明里一套暗里又是一套的政治欺骗战术,所以王辰浩也不会完全相信希特勒的话。
对于希特勒提议中德同盟来瓜分苏联的计划,王辰浩认为这不过是德国挑唆中华帝国和苏联交恶的一个战术而已,站在德国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