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唯我独裁(巡洋舰)-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辰浩笑了笑,道:“不想打击你的自信心,我说的对不对很快就知道了!”

    “这小子!”邓世昌指着王辰浩无奈的笑了笑,显然并不在意他的话。

    

正文 第8章 乘胜和谈【二更求票】

        中日两国海军主力在黄海大战的消息迅传遍全世界,北洋水师大胜,国人为之振奋,世界为之哗然。

    战前几乎所有国家都认为,经过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海军能够战胜曾经是亚东第一海军强国的清帝国。日本海军主力在军舰总吨位上已经过中国北洋水师,而且军舰舰龄年轻,度快火力猛,尤其是法国专门针对北洋水师定镇二舰帮日本海军设计了三景舰,同时英国又向日本借款5ooo万英镑的战争国债。

    总总迹象表明,世界各国列强皆看好日本,豪赌日本获胜。

    而日本军队自7月取得朝鲜成欢之战的胜利后,8月取得丰岛海战胜利,在9月更是获得了平壤战役的辉煌战果,一举占领朝鲜。

    开战前,世界各国报纸纷纷比较中日两国的国力,认为日本是以卵击石。战争爆两个月后,他们才现庞大的大清帝国不过是外强中干,于是纷纷转移阵线而支持日本获胜论。

    如今,黄海大战后,日本损失了最强大的吉野号和浪号两艘主力舰,北洋水师的定镇二艘甲铁战列舰再次向全世界证明了战列舰无敌论,巨舰大炮为海权制胜论等观点的正确性。

    9月19日,世界各国在华报纸如《万国公报》、《申报》、《京津泰晤士报》等犹如风向标一样,再次转向支持中国获胜论,纷纷抨击日本弹丸小国竟敢攻击中国巨龙,实属自讨苦吃。

    然而,舆论并不能代表各国列强政府,政客们和军事家们的分析要透彻的多。他们认为日本国体先进,而中国还是半殖民地社会,新制度击败旧制度是历史必然。只不过,他们之前低估了清政府的力量,瘦死的骆驼毕竟要比马大,要彻底打败清帝国的阻力还是非常大的。

    一场海战并不能决定最后鹿死谁手,毕竟日本海军主力还在,而且日本已经向英国订造了富士级全钢制战列舰两艘,已经在英国阿姆斯特朗造船厂开工建造,新式战列舰要比大清帝国的甲铁战列舰强大的多。

    因此,尽管各国媒体纷纷改变风向支持中国,但各国列强政府依然持保守态度,静观其变。

    清帝国国内报纸《循环日报》、《汇报》、《述报》等为了给国民们打气,纷纷夸大其词报道了北洋水师胜利的消息,借以掩盖6军在朝鲜战场上的失利。

    报纸的力量非常大,国民为之振奋,清廷几个月来备受国内外指责终于可以挽回些颜面了。

    然而,**懦弱的清政府高层,以慈禧为的主和派重新占据上风,在有前车之鉴“中法战争”和“中日基隆战争”为参照后,孙毓汶借口慈禧大寿日期临近,要求早日结束战争,因此请求英、法、德、俄四国出面调停与日本和谈。

    李鸿藻、翁同龢等反对,极力主战。而李鸿章因为他的淮军战败后想保存实力,倾向议和,但张之洞、刘坤一等各省督抚们则继续力主打下去。

    慈禧本来并不想表态,但是光绪急于亲政揽权,主动跟各省督抚们站在一条战线上极力主战,这顿时刺激了慈禧的神经。

    19日上午,慈禧布懿旨,称寿诞将至不想看到战事。于是批准孙毓汶的“乘胜和谈”的计划,派奕劻跟日本驻华公使小村寿太郎和谈。

    日本帝国自动对清战争以来,节节胜利,占领朝鲜后整个帝国政府上下所有人高兴的要命。然而,黄海主力决战后,日本海军损失两艘重要的主力舰和两艘老式军舰,海军实力大打折扣,日本帝国上下顿时蒙上了一层阴影。

    联合舰队各舰伤痕累累的回到佐世保军港后,立即被拖入船坞维修,而海军司令伊东佑亨则立刻返回东京大本营报告情况。

    伊藤博文内阁已经乱成一团,按照战前计划,海军败则退守日本本土。但此刻日本6军大胜已经占领了朝鲜,若是吐出去实则不甘心。

    参谋本部内,海6军总参谋总长6军大将有栖川宫炽仁亲王同伊东佑亨讨论黄海海战问题。

    伊东佑亨详细解说了当日黄海大战的细节,表示日本联合舰队从一开始就处于优势,本可以重创北洋水师的,但吉野号突然在战斗中停车接着被致远舰击沉,使得海战形势逆转。

    伊东佑亨以为那是个意外的天灾,向有栖川宫炽仁亲王表示,“如果没有那个意外,我们肯定会胜利!”

    有栖川宫炽仁亲王看着伊东佑亨坚定的眼神,满意的点点头,道:“看到你还有斗志本王很高兴,但帝国海军失去两艘主力舰和两艘二等舰后,在总吨位上已经不占优势!”

    伊东佑亨说道:“亲王殿下放心,北洋水师的家底我们最清楚。七年多时间没有添置和维修战舰,舰龄老化和腐蚀严重,损管能力极差,这次战斗中他们各舰的度都差我们一大截就是证明!最重要的是,北洋水师没有多少弹药储备了!不敢再跟我们进行一场高强度海战!因此黄海的制海权最后还是我们的!”

    有栖川宫炽仁亲王点点头,道:“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外相大人已经照会了各国公使,要求他们严守中立,清帝国紧急向海外订购的军舰、机器设备和枪支弹药等物资全部被扣押在各国海关。清帝国临阵磨枪,就算北洋水师赢了,没有弹药的军舰跟废铁没有什么两样儿?”

    伊东佑亨看有栖川宫炽仁亲王的表情似乎同意了他的想法,于是高兴的道:“多谢亲王殿下的支持!”

    有栖川宫炽仁亲王笑道:“我虽然不反对,但是你得说服伊藤博文内阁才行!”

    第二天,伊东佑亨先说服了外相6奥宗光,继而二人一起又说服了伊藤博文内阁。

    伊藤博文希望这场战争胜利,否则他就得引咎辞职并且解散内阁,因此他选择再给伊东佑亨一次机会。

    这时,清帝国驻日本公使汪凤藻带来了清廷的求和请求,顿时令伊藤博文内阁所有人大吃一惊。

    不过想到当年的中法战争中清帝国也是这样在做的,因此细想一下也在情理之中。

    伊藤博文正需要一段时间来准备海军再战所需的物资,而伊东佑亨也需要日本海军进行休整,因此同意跟清帝国和谈。不过他们却是更加蔑视清帝国了,心中也坚定了胜利信心。

    ~~~~~~~~~~~~~~~~~~~~~~~~~

    需要些激励措施了,晚上1o点前推荐票达到3oo张将有第三更送上,兄弟们看书得厚道的投票啊!

    

正文 第9章 升任参将【一更】

        9月25日,在英、法、德、俄四国出面调停下,清日两国在北京展开谈判。

    消息传出,顿时举国哗然。

    中法战争不败而败的结果犹如昨天之事一般被国人们想起,清帝国害怕法国情有可原,毕竟法国的强大不是清帝国可以抗衡的。然而一个小小的日本帝国也值得清政府这样卑躬屈膝,顿时让四万万同袍们忍不住心寒。

    李鸿章也是谈判代表之一,正忙着跟日本代表和谈,因此无法到旅顺亲自封赏北洋水师的功臣将士们,代替李鸿章来旅大犒赏的是李鸿章的大谋士杨士骧。

    北洋水师人人有份,军官们加官进爵,士兵犒赏抚恤,总之仗打胜了怎么都好说。

    不过,6军就惨了,打了败仗撸了叶志等一大群军官不说,犒赏也没他们的份儿。

    邓世昌因为击沉吉野有功,因此加总兵衔,但北洋水师只有左右两翼两个总兵实缺,刘步蟾和林泰曾指挥唯一的定镇两艘甲铁战列舰,没有其他战列舰可供邓世昌管带,因此还只是个空头衔,只好以总兵衔继续管带致远舰。

    王辰浩因为是击沉吉野和浪的间接第一功臣,因此他的官职和品秩升的最快,跟火箭似的。除了丁汝昌答应给他的蛟龙号管带一职,朝廷给他的品秩则是中军参将,成为仅次于中军副将的大官。

    这管带就是舰长,为海军职务。而参将则是品秩,和现代的军衔差不多。参将相当于现代海军的准将。

    王辰浩初来乍到就当了大官,正应了那句话“时势造英雄”。当兵的若想升官在和平年代可以说举步维艰,但在战争年代,火箭式的前进一点都不奇怪。

    不过,北洋水师将领们并不嫉妒王辰浩眼中的所谓“大官”,由于清朝卖官卖爵严重,一个参将头衔完全可以花钱买到,简直是一抓一大把。

    杨士骧同丁汝昌等人谈完正事后,特意留下了王辰浩。

    虽然杨士骧已经从丁汝昌等人口中得到了关于王辰浩的身份,但是他还得按例询问一番,因为这次他是代李鸿章过来摸底的。

    王辰浩能说的都说了,不能提的只字不讲。由于这个时代的通讯极为落后,因此杨士骧从其他地方难以获得情报,王辰浩说什么就是什么,根本无从考证。

    “辰浩年轻有为,深谙海事,将来我北洋水师若能多些辰浩这样的人才,北洋幸甚啊!”

    杨士骧不提大清幸甚,只提北洋幸甚,可见这北洋就是李鸿章的家底,他们心中只有北洋。

    “深谙海事谈不上,只是略知皮毛,北洋水师有丁大人等人之谋,邓大人等人之勇足以!”

    王辰浩这番谦虚之言,令众人都很满意。

    丁汝昌摸着胡子微笑着点点头,暗道并没有白帮王辰浩要官。

    杨士骧饶有兴趣的看着王辰浩,笑道:“辰浩你说守卫鸭绿江的6军坚持不住三天,是不是太过藐视6军了?怎么说那也是数万兵马!”

    王辰浩惊讶的看了一眼邓世昌,后者不好意思的笑笑,表示不是有心说漏嘴了。

    王辰浩苦笑一下,暗道邓世昌还劝自己不要乱说,岂知他自己的嘴都管不住。

    “虽然有些夸张,但却不是无的放矢!”不过见杨士骧问道了,王辰浩希望能够给他提个醒儿,但愿不要让历史重演。

    “年轻人说话不知分寸,莲府你可不能打小报告啊!”丁汝昌见王辰浩不顾官场规矩,急忙先跟杨士骧打声招呼,意思是手下留情。

    杨士骧笑道:“禹廷兄莫要紧张,我只是想辰浩小兄弟在海外长大,当是有些见解,纯属私聊!”

    丁汝昌呵呵一笑,不再做声。只是微笑着冲着王辰浩点点头,示意他尽管说,反正已经帮他给杨士骧提前打预防针了。

    王辰浩这时道:“朝廷军队固然数万人,但作为守方,鸭绿江战线太长,日军兵力并不比我们少,只需要一个声东击西战术,集中拳头攻击一点,造成局部兵力十倍之优势,鸭绿江防线根本挡不住日军!如果朝廷没有跟日本议和,估计鸭绿江防线还能支撑到十月底,现在议和,我担心真的三天都守不住了!”

    王辰浩话音刚落,满座惊呆。

    “没想到咱们水师也多了个赵括马谡哈!不过今天就到此为止,莲府也累了,不如先去休息一番!”丁汝昌是6军出身,自然窥到王辰浩话中玄机,但国是莫谈不单单针对老百姓,同样也针对向王辰浩这样的军官。

    杨士骧明知道丁汝昌在故意转移他的思维,但他却跟别人不一样,作为李鸿章的幕僚,他的地位跟参谋长一样,不是听不得危言之人。

    只听杨士骧哈哈大笑几声,赞叹的点点头,道:“辰浩所言非虚!前半句深谙兵法,日军有九成几率会使用声东击西、重点击破战术!后半句却是道出了我淮军连连败北的根本原因,如果日军真的趁着谈判期间突然袭击我鸭绿江守军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邓世昌这时道:“已经在谈判了,日军怎能出尔反尔做出不义之举呢?”

    刘步蟾冷哼一声,道:“日军又不是第一次偷袭我军了,不宣而战的他们有何廉耻之心?”

    林泰曾道:“况且,日军一边谈判一边动武,若是突破鸭绿江防线,可以为谈判桌上赢得足够的筹码,不得不防!”

    杨士骧登时起身,拍拍王辰浩的肩膀,满意的点点头,接着叫来手下写了封电报命其立即给李鸿章知晓。

    看着杨士骧的举动,王辰浩心中感到宽心些,不管怎样他已经提出警告了,也算是仁至义尽。

    丁汝昌比较沉稳,这时问道:“莲府这只是推测而已!”

    杨士骧叹道:“说句大不敬的话,中堂已老,淮军亦不复往昔之骁勇,成欢、平壤两战后,中堂大人已经对淮军不抱希望了!否则岂会轻易答应和谈?”

    刘步蟾这时说道:“预防一下总是好的!”

    邓世昌上前猛拍了王辰浩肩膀一下,赞赏道:“好样的给咱们海军长脸了!要是真应验了,看他们6军的脸往哪搁?”

    丁汝昌轻咳一声,邓世昌顿时知道自己说错话了,急忙冲着杨士骧灿灿一笑,后者只是无奈的苦笑一下。

    海6两军自古就不对付,相互较劲儿互相拆台的事儿在各**队系统中皆屡见不鲜,杨士骧也懒得追究。

    电报出后,杨士骧决定在旅大逗留几天,因为他想深入了解王辰浩这个年轻人,他身上似乎有着非常多的迷让杨士骧值得多呆几天观察一下。

    ~~~~~~~~~~

    ps/:今天第一更送到,新书期间需要兄弟们的火力支援,求推荐票求收藏!

    

正文 第10章 前浪后浪【二更求票】

        清日两国代表在北京谈判议和,奕匡和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原意放弃朝鲜换取和平;而日本方面代表驻华公使小村寿太郎要求除了攫取朝鲜之外,还要求清帝国赔偿日本海6军损失和相关战争费用。

    由于清帝国的退让,双方在朝鲜问题上已经没有了分歧,只剩下赔款数额的具体落实。

    奕匡想息事宁人,尽快达成议和,因此表示可以少量赔款。但小村寿太郎却是狮子大开口提出赔款5ooo万两白银的无理要求,这让清帝国无法接受。

    双方在谈判桌上相互喷口水时,北京大小官员已经开始筹备慈禧的寿辰,前线的清军官兵们也迫切的希望和谈成功,那样他们就无需上战场了。

    清帝国高层和军队都把希望摆在了谈判桌上,寄托于列强的调停,让国内的有识之士们顿时寒心。

    反观日本,小村寿太郎第一次感到清帝国是这般的腐朽,明明海上占据了优势可以乘胜取得黄海和朝鲜海峡的制海权,迫使日本6军退出朝鲜。可是清帝国却是在和谈,让出朝鲜不说,还准备给日本一定的赔款。

    这样懦弱的清帝国让小村寿太郎顿时心生鄙视,同时在谈判桌上的口气越来越强硬,威胁清帝国如果不同意就会立即打过鸭绿江,攻入北京。

    同时,日本公使馆每天将谈判进度和北京的动态以电报形势回日本,伊藤博文内阁见清帝国急于谈判反倒不再着急了,吩咐小村寿太郎尽量拖延时间争取更大的利益。

    如何争取更大的利益?伊藤博文内阁将希望寄托在朝鲜的日本6军能够突破鸭绿江防线,就会给谈判桌上增添谈判筹码。

    日本第一军攻占平壤后,集结了约三万兵力,经过短时间的休整,于九月二十四日开始向义州方向进。十月二十二日第一军主力在义州集结完毕。

    从历史上看,日军只在一五九二年壬辰战争年间,丰臣秀吉占领过平壤,再往北就从未到达过了。所以,第一军司令山县有朋到达鸭绿江后,豪情万丈,誓一定要过丰臣秀吉。

    日本6军加紧侦查鸭绿江防线,同时巩固对朝鲜的占领,后方日本西海舰队趁北洋水师都在维修之际,紧急向仁川港运送物资,然后再运往义州补给第一军。

    早在中日成欢之战时,日本就假借谈判之名不断增兵朝鲜,清帝国放之任之终酿成大祸。如今日本再次谈判,日军继续向朝鲜补给,清帝国依然没有反应。

    典型的吃一百个豆也不嫌腥,记吃不记打。

    这些天来,王辰浩一直呆在旅顺,通过有限的报纸和丁汝昌的透露得知一些时局消息,但是内容有限。

    北洋水师官兵们闲着无事,除了出去喝花酒逛妓院外,其余的时候都得在军营内打时间。

    因为王辰浩的事迹,让他们饭后胡扯的时候有了话题,把王辰浩捧上了天,他的蛟龙号更是被吹的神乎其神。

    北洋水师的中高级军官中只有王辰浩最为年轻,而且最有思想和先进理念的人,因此各舰官兵们闲暇无事便围观王辰浩,听他讲些国外先进的事情。

    尤其是王辰浩对马汉海权论的进一步具体化,如风帆战舰时代产生的先进战列线战术如何同现代蒸汽战舰相结合,在海战中挥舰舰机动和炮火T字序列攻击的方法,深深的吸引了刘步蟾、林泰曾和邓世昌等北洋各舰的军官们。

    有时候,当王辰浩给一干军官们“上课”的时候,丁汝昌和杨士骧也会偶尔偷偷旁听,只是一直不被王辰浩现而已。

    “禹廷觉得他说的可有道理章法?”杨士骧问向旁边的丁汝昌。

    “开始我只觉得这小子在信口胡诌,二十岁的小子毛都没长齐能够有多深的知识?可是当我回去仔细思考他讲的话时,却是受益良多,这小子并不是在吹牛,有一定章法的!”

    接着丁汝昌锊着胡子,感叹道:“我越来越喜欢这小子了!你我都老了!他若是能够为我北洋所用,将来必为北洋之梁柱!”

    杨士骧笑道:“这小子固然有本事,但就是说话不留口德,直戳人的心窝子,太刚直了官场上难混啊!”

    丁汝昌笑了笑,不以为意,道:“他才多大?年轻人吗!刚直一些还是好的,日后慢慢教调一下便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前浪死在沙滩上!”杨士骧脱口接了丁汝昌的话,后者顿时愕然的看着他。

    杨士骧苦笑道:“别看我!这是那小子自己的口头禅,你的部下们估计都背熟这句话了!你就等着被拍在沙滩上吧!”

    “真是个活宝!”汝昌忍不住捧腹大笑,这一刻他的年龄、身份明显和这种夸张的大笑不符。

    这时,杨士骧叹口气道:“中堂大人准备要见见他!若是把他的话原封不动的说给中堂大人听的话,会气得他当场骂娘的!”

    丁汝昌止住了大笑,说道:“既然中堂大人要见他那莲府你可得操心了!毕竟人才难得啊!”

    杨士骧点点头,不置可否。

    这时,忽听见王辰浩周边的军官们一阵啸叫,二人急忙看过去。

    虽然王辰浩不准众人参观蛟龙号内部情况,但是也架不住他们的蛊惑,最后王辰浩决定驾驶蛟龙号给他们演示一番当日爆吉野菊花的情形。

    邓世昌命人将致远号更换下来的报废主炮炮管运来,王辰浩命其抛入水中,然后控制蛟龙号两支机械手臂将其控制住,做着抽送动作。

    “这就是爆菊花啊!”蛟龙号的动作顿时惹来岸边一干军官们的捧腹爆笑,有甚者眼泪都笑得流出来了,这一刻他们对王辰浩纷纷佩服的五体投地。

    丁汝昌和杨士骧二人跟着过来观看,不明所以叫来刘步蟾问话,刘步蟾本不想说,但摄于丁汝昌是他上司不得已给他解释了一番。

    刹那间,丁汝昌和杨士骧惊讶的张大了嘴巴足以塞进一个鹅蛋,暗道王辰浩简直太富有想象力了。

    “给力吧!”邓世昌这时靠过来说了句。

    “什么意思?”丁汝昌不懂给力二字的意思。

    “就是痛快、爽、振奋的意思!”杨士骧一旁给丁汝昌解释。

    丁汝昌笑问道:“禹廷你知道的不少吗?这也是他的口头禅?”

    杨士骧苦笑了一下,道:“我要带他去见中堂,总得先摸清他的脾性才是,得先给中堂大人提个醒儿,否则惹毛了中堂大人我也吃罪不起!”

    丁汝昌等人轰然大笑,这时王辰浩也表演结束,打开舱门从蛟龙号里出来。

    十几个官兵靠近蛟龙号想要上去,王辰浩急忙将舱门锁死,让他们干眼馋着。

    蛟龙号的舱门是有电子锁的,以前从未启动过,王辰浩为了防止被外人闯入,翻看说明书时才现,于是急忙设定了锁门密码。

    ~~~~~~~~~~~~~~~~~

    今天第二更完成,若推荐票达4oo,将有第三更送上on_no。。。兄弟们加油啊!

    

正文 第11章 偷拍美女【一更】

        此后数日,蛟龙号静静的泊在码头上,虽然有大批士兵把守,但是依然遭到驻地水6师官兵们的围观,其中不乏有外国人。

    这些外国人起初是驻地和水师聘请的洋员,到后来便是外国一些记者们,在王辰浩不留神期间竟是被他们拍了照片,传了出去。

    蛟龙号很快被登上了报纸,国内外顿时高度关注蛟龙号这个长有两支大钳子的潜水艇,北洋水师官兵当中,还是有人把不住嘴巴,将蛟龙号如何把吉野号和浪号弄停车的经过捅了出去,顿时令各国的军事家们惊诧万分。

    日本帝国在清帝国境内设置了大量的间谍,他们在黄海大战后加紧了收集有关北洋水师的情报。蛟龙号和王辰浩曝光后,顿时被日本间谍们盯上。

    电报很快被往日本大本营,伊东佑亨气得暴跳如雷,誓一定要干掉王辰浩和他的蛟龙号。

    同时,日本海军部立即着手就蛟龙号的作战方式进行研究讨论,最后决定在船桨和船舵外围加装防“爆”网,以此来阻止蛟龙号的水下袭击。

    不过,加装了防“爆”网后,日本海军各舰的度受到一定的影响,在额定度上会减少半节度左右。不过,比起北洋水师各舰的度或者面临蛟龙号的水下威胁来说,这个代价是可以承受的。

    日本联合舰队各舰纷纷结束了“裸奔”,都穿上了“内裤”,就算蛟龙号再来“作案”,强“爆”起来也是相当的费力费神。

    搞定了黄河海战失利的真正原因,日本帝国海军重新燃起了斗志。

    1o月14日,日本联合舰队各舰修理完毕,于15日全数抵达佐世保海军基地,等待补给弹药和煤炭。

    同日,北洋水师各舰修理完毕,6续驶出船坞,泊在港内集结,准备返回威海卫母港。

    在这之前,王辰浩已经通过了杨士骧的审查,被带到天津去见李鸿章,而他的蛟龙号则被致远舰带回威海卫军港。

    临行前,王辰浩委托邓世昌代为看管蛟龙号,并要求他务必保护好蛟龙号。直到邓世昌拍胸脯保证后王辰浩才放心离开。

    杨士骧带着王辰浩乘快船抵达天津水关码头,然后带他前往直隶总督衙门。

    直隶总督衙门,以前在保定大名府。187o年清廷将天津、营口和烟台三个口岸的通商事宜,划归直隶总督管理,并将北洋通商大臣一衔授与直隶总督。

    自此直隶总督多驻在天津,在冬天外贸淡季,才回到保定。不过,随着李鸿章兴办近代洋务和署理北洋海军后,直隶总督就常驻天津,让保定那个衙门成为了摆设。

    北洋,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势力的代名词。

    至少,这点在王辰浩看来就是这样。

    相对于南洋,庞大的北洋集团一直成为代表清末最后阶段的名词。

    这里拥有清帝国最多的装备近代化武器的军队,最多的矿山机器局,最强大的舰队;有训育6军军官的北洋武备学堂,有训育海军军官的天津水师学堂。势力涵盖直鲁豫三省,遍及关外奉天辽东半岛,还有旅顺威海卫两座要塞海军基地等等。

    庞大的北洋自然需要经费支持,因此环渤海湾的三处海关的相当关于收入也由北洋来支配。

    这个北洋还因为李鸿章的外交手腕,还代行一部分国家外交职能,可见北洋在清末就是另外一个小朝廷。

    北洋可谓人才济济,代表清帝国最先进的一个团体。一度这里是清帝国自强洋务运动的中心和希望,是清政府面向世界,缓慢自身进行变革的一个小小的窗口。

    然而,北洋的蜕变式改革的度太慢、不彻底,终于让旁边的小日本越了。

    北洋!

    活生生的出现在王辰浩面前的庞然大物,让他不由得深深的在心中念叨了一下。

    王辰浩不习惯穿古代人的马褂和花瓣裙子,因此来之前他已经在旅顺买了一套黑色洋装换上了,这花掉了他大半个月的俸禄,还是邓世昌代为支付的。

    督府门口,站得笔直的督标亲兵,左手掐腰,右手握着洋枪托在石阶上,目不斜视的守岗。

    周围一片安静肃杀,蚂蚁都不敢过来溜达,真有一点儿第一总督衙门的威风!

    由于王辰浩是杨士骧带来的,不必通传就可以进去。

    把门的亲兵纷纷看向这个一身黑的年轻人,努力的记住王辰浩的脸,省的下次见到后不识泰山。

    西厢阁,杨士骧安排人伺候王辰浩稍作休息,他亲自去见李鸿章。

    不料李鸿章不在,杨士骧被同僚叫走有要事相商,结果就把王辰浩一个人晾在了厢房内。

    王辰浩等了很久,不耐烦时便出来逛逛。

    李鸿章身居高位,他的署衙自然气派万千,看的王辰浩入了神,不知不觉中走到了后花园内。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指的的苏州园林那种人间仙境。而在署衙的后花园中,同样可以看得到全国各地的树种花木,可见主人的权势滔天自是不在话下。

    走着走着,忽然听见女子嬉戏声,王辰浩好奇心起隧循声走去。

    拐过假山,溪水旁绿地上几棵桂花树下,几个身穿各色丽装的年轻女子正围着粗大的桂花树下相互追逐嬉闹着。

    年轻女子的嬉闹声,顿时吸引了王辰浩眼球,驻足观看。

    从旅顺到天津,王辰浩很少见到年轻女子在大街上走动,她们的衣着也很简朴,没有什么光鲜色彩,佩戴饰也很少。

    不过在这里,在桂花树下,三个相互追逐的女子各个衣着华丽,身上带着的金银饰在嬉闹中闪映着金黄的阳光,给她们蒙上了一层梦幻般的色彩,仿佛仙女一般。

    三个女子衣着一红、一绿、一白嬉闹中,每每弯腰抬臀翘时那凹凸有致的身材顿时被勾勒的淋漓尽致,看得王辰浩真是大饱眼福,心中大呼过瘾。

    她们三人都没有旗人女子佩戴的“两把头”,而是汉族女子的垂鬟分肖髻式。这种式多是未出室少女的式,将分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