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唯我独裁(巡洋舰)-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法制造出来,而英国自己的战舰都不够使用,所以俄国全部都得从中国进口。

    在这种情况下,尼古拉一世级超神弓战列舰的建造过程被无限期延迟下去,最终直到一战结束后,也未能建成。这样一来,玛利亚皇后级战列舰成为了沙俄帝国最后一级战列舰。

    不过,沙俄帝国海军并不是完全不可取的。中华帝国北洋兵器中国在参加玛利亚皇后级战列舰竞标时,意外的发现了沙俄帝国海军正在打造的一款新概念战舰。

    这种新概念战舰在沙俄海军内部被称之为驱逐战列舰,其设计理念值得中华帝国的海军技术人员们借鉴经验。

    在“玛利亚皇后级”、“尼古拉一世级”建造的同时,俄国人还有一种有趣的设计:驱逐战列舰——这真是一个让人闻所未闻的名词。

    这一计划的始作俑者实际上是沙俄海军部。俄国海军部认为经过几艘神弓舰的设计建造,本国造船工业已经具备了独立完成神弓舰的能力。于是海军大臣n?k?格里格诺维奇1911年1月向彼得堡的2家船厂发出了《关于新式战列舰设计任务》的指令,要求他们立即开始新式“超神弓舰”的概念设计。海军部特别强调,新舰应具备和“神弓”号一样具有划时代的、彻底改变海战游戏规则的意义,以保证财力技术均不如人的俄国能在大舰巨炮上获得彻底领先的优势地位。

    为了彻底压倒敌人和盟国未来3年可能出现的舰种,俄国海军部要求新计划战舰至少要装备12门381毫米以上口径的主炮,且每分钟射弹数量不得少于36发。副炮应至少装备24门152毫米加农炮,射速务必达到12发分;应装备防鱼雷网和高射炮。同时海军参谋部特别强调应强化鱼雷装备,鱼雷管越多越好并应集中布置在水下舰体中部,以“保证能对目标射出最密集最集中的鱼雷幕”,这大概就是驱逐战列舰的最初概念了。

    该设计任务要求“军舰最大航速25节、续航力应不低于5000海里15节,同时舰上应装备有效作用距离1500海里的长波电台,该电台应能与英国无线电通讯体系兼容。新战列舰应具备能够满足在大洋上最恶劣海情条件下的适航力,同时应具备最良好的稳性和回复能力。”

    《任务》还建议设计者们不要把舰首形状拘泥于传统的破冰型,因为此类舰首可能并不适合远洋航行。海军部还命令“要具有最优良的稳性和回复性能,并积极考虑使用减摇水舱结构来减少舰艇的横摇摆幅。”

    由于军舰必需在波罗的海航行,《任务》规定吃水不得超过9。15米。也许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设计师和军官们的想象力,《任务》对最重要的排水量一项居然没有做任何说明和限制。

    海军上层的那些“必须”、“不得”、“不小于”等强硬字眼虽然充满了自信,但对于技术相对薄弱的俄国来说,这样的计划几乎是个不可能的任务。但是俄国人还是以自己特有的浪漫主义性格完成了几十个概念设计。

    以海军造船负责人费兹恩中将为首,成立了一个专门负责委员会,同时被授权可以得到舰炮、鱼雷和轮机部门的必要技术支持。委员会成员中有几位波罗的海舰队的优秀舰长:“太子”号的n?п?列恩、“安德烈?佩沃兹万尼”号的a?п?泽列诺伊、“帕维尔一世”号的a?k?涅波列斯恩和“留里克”号大型装甲巡洋舰的m?k?巴克诺夫上校。

    由于海军部特别强调新舰的鱼雷攻击能力,新式舰队驱逐舰“诺维克”号舰长д?h?维尔德罗夫斯基上校作为鱼雷战专家也被招收进来。在经过第一轮的答辩问询后,海军部的评审委员们筛选出几个有希望的方案参加下一轮竞争。部里的a?в?高尔察克海军中校自1911年2月详细的研究了整套方案后,向上级做了详细报告。

    最后,他们一致认为波罗的海舰队司令a?h?埃森上将的设想最有吸引力。埃森上将的天才论断出自和部下的争论中:新舰筹划委员会的几位舰长一致认为“塞”级舰的120毫米和“伊”级舰的130毫米副炮威力太小,不能对付蜂拥而来的敌轻型舰艇。他们要求新军舰应增加副炮的数量和口径,维尔德罗夫斯基甚至提出应使用联装炮塔的副炮以增加副炮射界。

    但是埃森上将在自己设想的引言中一针见血的指出:“现有的驱逐舰和潜艇完全可以在未来的交战中担负迎击敌轻型舰艇的任务,它们的战术性能也更适合此类作战,因此把过分的精力放在和战列舰基本战斗力无关的副炮上完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接下来埃森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尉工程师的设想摆了出来:“当前以神弓舰为主干的海战战场,性能高不成低不就的装甲巡洋舰已经完全成为鸡肋,而敌驱逐舰的鱼雷攻击却变得越来越有威胁。假想建造一种航速超过30节的快速驱逐装甲巡洋舰,但主炮采用和无畏舰相同结构的三或四联装178毫米炮塔,比原来巡洋舰上杂乱的主副炮更节约空间,造价和乘员也比较少(指减少的炮手数量)。它可以用密集的火力消灭试图攻击我方的敌水面舰艇。驱逐装甲巡洋舰可以抵御敌轻巡洋舰以下舰艇的炮火攻击,由于航速较高,也可以有效规避敌方鱼雷。。。”

    那位年轻的中尉叫保罗?维克托诺维奇?伊万科夫。伊万科夫1909年毕业于喀琅施塔得海军工程学校,随后进入波罗的海船厂工作。他最初的设想是15000吨级巡洋舰,只有12门130毫米炮廓炮,但是却安装了64具水下鱼雷管。

    后来伊万科夫将舰体放大到22000吨,装备10门178毫米炮和84根鱼雷管,同时还可以携带700枚水雷。军舰最大燃油储量1800吨。这样她就可以以25节的航速从雷维尔(今天的塔林)出航,在基尔外围布雷后以同样的高速安然返航。

    1911年5月伊万科夫中尉工程师最终把理想变成了严密的设计,也许是战列舰发展史上最标新立异的舰种出现了。方案中的驱逐战列舰标准排水量23000吨,满载排水量26500吨;全长203。4米,水线长200米,水线宽25。5米,正常吃水8。2米;舰员1250人。

    舰体为适航性较好的长首楼型,从上至下依次为首楼甲板、上、中、下甲板、张力甲板、平台甲板和内底,贯穿全舰的中甲板为强力甲板。舰首沿用了“伊”级舰的破冰型,适应了波罗的海冬季封冻海面,但代价是耐波性较差。破冰冲角内浇注了84吨铸钢,强度很高。这样驱逐战列舰就可以迅速冲破冰层,为后续的高速轻型舰体开辟航道。

    驱逐战列舰的主武器是84个450毫米水下鱼雷发射管,其中左舷41管、右舷43管。每管1条待发雷和2条备发雷,所以全舰总共携带多达252条鱼雷。不过怎样将这么多鱼雷从甲板安全送到鱼雷弹库,是非常让人头疼的问题。

    战舰装备最新型的456毫米45…16型蒸汽鱼雷。鱼雷全长6米,战斗部装药170公斤tnt;射程4000米40节、6000米30节。

    为了以后能够发射更大尺寸的远程鱼雷,伊万科夫设计了比45…16鱼雷长了1。5米的鱼雷管。不过海军参谋部仍然不满足,他们要求鱼雷管应采用“模块”化安装,以便几年后换装533重型鱼雷管。鱼雷管结构简单,鱼雷采用自航发射方式。

    此外,驱逐战列舰装备4座三联装52倍径178毫米炮塔。不过当时俄国没有现成的178毫米舰炮可用。为此船厂准备将“塞”级舰的52倍径305毫米炮塔按比例缩小制造新炮塔。

    由于主要作战对象是轻巡洋舰以下舰艇,火炮的主要弹种为重76公斤带10。5公斤弹底装药的半穿甲弹。计划射速达8发分,这样军舰就可以在1分钟内射出近100发炮弹;炮塔方向射界320度,高低射界0…22度;为保证炮塔能在2海里距离回旋速度能跟上35节航速的目标,炮塔水平回旋转速达20度秒。舰桥顶部射击指挥所装有1具6米测距仪。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副炮。不过它随时可以安装简单的3英寸甲板炮,以应付飞机和潜艇的攻击。

    驱逐战列舰的装甲防护是按照能抵御15英寸火炮攻击目标来设计的。有意思的是海军部坚决认为敌人可能装备的406毫米炮可以在65链距离上,击穿倾角30度的18英寸装甲板。

    为此计划舰披挂了厚重装甲:侧舷1号…4号炮塔弹药库间的主装甲带为400毫米克虏伯渗碳装甲、艏艉侧舷装甲板150毫米,主水平装甲85毫米(高强度钢)、炮塔装甲300毫米,司令塔装甲厚达450毫米。水下防御有间距600毫米的全水线长防鱼雷舱和双重底结构,锅炉舱和轮机舱外布置了防渗透的燃油舱。

    为了保证军舰在攻击时的高航速,驱逐战列舰的动力系统是与过去的战列舰完全不同的。它安装15座亚罗式燃油锅炉和4台帕森斯冲动…反动式高低压蒸汽轮机,工作参数17。5个大气压,过热蒸汽温度220度,是所有俄**舰中性能最好的。主机功率72000马力、最大航速28节,超速航速30节,续航力6000海里14节。由于军舰的鱼雷管不能转动,因此鱼雷的定向完全依赖舰体转向,这就对舰体的快速精确转向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对于2万多吨200米长的大家伙来说,并不是个容易做到的事情。

    一方面,它采用了高效的单主…副舵系统,一方面在主机布置上下了很大功夫。驱逐战列舰的主机没有布置在中心线上,而是向外侧偏移2。2度。这样军舰在转向时内侧主机开倒车,由于内侧和外侧推力线相对舰体航线有比较大的偏差,正倒车转向作用明显。

    按照计算,它应该能够达到和轻巡洋舰相当的转向直径。不过这样的设计在正常航行时浪费了部分主机功率,比较可惜。正倒车转向时航速损失比较大,不利于完成攻击后迅速撤退。

    由于鱼雷舱占据了太多的舰内空间,4台主机不得不两两并联在一起。而正常的主机都是单独布置在水密舱内的。2台涡轮机共用一个舱室共同驱动一根主轴,既增大了减速装置的复杂程度和重量,又降低了动力系统的生存能力。

    就这样1911年6月,这个计划被交到埃森上将的司令部,曾经指挥过布雷巡洋舰队的埃森对这个计划一见如故,就象前文所述那样他立即推荐给海军部。

    这个提案刚交到海军部,就立即受到了鱼雷至上主义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他们早就希望能够有一种装备178或203毫米火炮的高速重装甲舰,能够率领轻巡洋舰…驱逐舰分队冲击到距敌主力战列10…15链距离上一口气齐射40…50条鱼雷,将整个敌战列舰分舰队彻底消灭。

    海军部清楚的意识到,以当时的工业能力,几年内最乐观的估计也是制造出40倍径381毫米短筒炮,而此类火炮的弹道性能是不能作为战列舰主炮使用的。鱼雷派利用这个机会大肆鼓吹鱼雷在航速、射程上可能会在近期取得大幅度进展,应取代大炮作为未来战舰的主攻击武器。

    于是驱逐战列舰的设计受到海军的高度重视。1911年11月,他们根据驱逐战列舰的技术特点,进行了2次兵棋推演。图上演习并没有给出十分确切答案,敌战列线可能在己方驱逐战列舰接近至33链距离时,转向避免直接冲突。由于一般认为敌方战列舰实力要比自己强许多,能迫使对方撤离战场已经是了不起的战果了。

    海军部于是将驱逐战列舰列入1911年下半年的造舰计划中。不过当时船厂正忙着赶工,一时没有多余的力量来搞新舰,计划就被顺延到了1914年。

    中华帝国北洋兵器重工的舰船技术专家陈海峰上校在得知俄国人的突发奇想后,立即意识到了这种快速驱猎舰所带来的海军发展新思路,于是他花了3万元龙币从保罗?维克托诺维奇?伊万科夫手里将他的驱逐战列舰设计图纸买到手,拿回国内研究。

    中华帝国海军不放弃任何一个国家的先进技术,哪怕他是一个海军弱国,也不乏会出现先进技术思想。

    陈海峰将俄国人的驱逐战列舰的设计理念上报中华帝国海军部后,得到海军部的高度重视,并责令他负责这方面的技术论证。

    公元1911年7月5日,中华帝国海军部舰政总署会议上,陈海峰将俄国人的驱逐战列舰方案转化为自己的设计方案,并更名为战列驱逐舰。

    陈海峰设计的战列驱逐舰,顾名思义,就是搭载战列舰的火力和驱逐舰的高速度。这点类似于战列巡洋舰的定义。然而,战列驱逐舰船体小,本身无法搭载战列舰的主炮口径。

    为此,陈海峰的战列驱逐舰的定义为,拥有战列舰的火炮的破坏力,即战列舰一次火力齐射9×;381毫米炮弹,为15。3吨炮弹,攻击当量相当于7枚21英寸红头鱼雷(黑索金装药)。理论上,中华帝国最先进的唐级战列舰,其先进的火控系统指挥主炮在三次火力齐射就可以命中敌舰,换成战列驱逐舰的鱼雷攻击的话,15枚21英寸红头鱼雷足以创造出相同的作战结果。

    这样,陈海峰的战列驱逐舰的概念便是拥有可以击沉超神弓型战列舰的鱼雷毁灭力量,以及驱猎舰的超高航速,二者相结合的产物便是战列驱逐舰。

    按照陈海峰的设计蓝图,他在舰政总署会议上拿出的战列驱逐舰设计标准为。

    标准排水量2567吨,满载3048吨,主尺度为129。5米11。2米4。1米。动力系统采用3台帕森斯10式齿轮制动式蒸汽轮机,3台迪塞尔高效柴油专烧锅炉,输出功率为75000马力,设计航速39节,续航力8000海里18节。

    火炮方面,采用3座双联装光华10年式127毫米50倍伸速射炮,5座双联装25毫米高平两用速射炮,2座双联装12。7毫米勃朗宁机枪。鱼雷方面,搭载五联装610毫米红头鱼雷三座,光华10式鱼雷30枚。反潜方面,搭载深弹投射机6座,滑轨2条。

    陈海峰的战列驱逐舰计划在舰政总署会议上得到了肯定,但是最终能否通过海军部和国会的审核,还是个未知之数。毕竟战列驱逐舰的概念没有经验,不同于战列巡洋舰概念的提出,当初海军部和国会也不同意建造战列巡洋舰计划的,如果不是帝国皇帝陛下强力支持,恐怕不会有战列巡洋舰出现。

    如今帝国海军又出现了战列驱逐舰概念,海军部大臣邓世昌立即亲自进宫面圣,希望在提交国会审核前,先由帝国皇帝过目一下,如果王辰浩点头,那么国会也不会为难海军部的。

    御书房内,王辰浩看着摆在御书案上的战列驱逐舰计划,不由得苦笑。

    王辰浩本以为这种东西不会再出现了,当年俄国人的这款驱逐战列舰被日本和美国海军采纳,于一战后开始立项研制。当年美国海军于1917年开发成功两座7联装40节航速的本森级战列驱逐舰,日本海军作为对抗,考虑到东方人体制不如西方人,因此于1920年开发成功三座5联装39节航速的岛风级战列驱逐舰,但随着二战期间,主力战列舰的航速都达到了28节以上,这种战列驱逐舰的命运和战列巡洋舰一样,最终在1943年退出历史舞台。

    王辰浩没有想到的是,没有他的提醒和指点,帝国海军部的官员和专家们竟然也能够创造出这种战列驱逐舰的概念来,这足以说明帝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涌现出一大批拥有自主思想和创造力的科研人员,这是王辰浩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虽然这种战列驱逐舰早晚也得跟战列巡洋舰一样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在一战中她的战斗力还是非常强悍的,对于敌人的战舰的威胁是非常大的,跟主力舰队配合好的话,还是可以大放异彩的。

    于是,王辰浩大笔一挥,在邓世昌的报告上写下了红红的“批准”二字。

    得到帝国皇帝的支持后,邓世昌才把战列驱逐舰计划提交国会审议,并要求国会拨款建造。

    由于帝国皇帝首肯,国会议员们对海军部的刁难也就相应的减少,在询问了一些关键性技术参数和作战能力后,国会于1911年10月批准建造20艘战列驱逐舰,定级为暴风级。

    ……

正文 第365~366章 战争临界点【两更】

    第365~366章战争临界点两更

    暴风级战列驱逐舰仅仅是中华帝国各种军事装备革新中的一项,进入光华十一年,中华帝国正在进行海陆空三军的新军事变革计划中。

    海军除了继续研发和建造搭载16英寸主炮的宋级战列舰,掀起全球1911年军备竞赛,继续处于世界海军领跑位置。

    另外,海军革命性秘密兵器航空母舰经过三年多的测试之后,相关技术论证工作已经完成。有了伏波山号cv…2、象鼻山号cv…3、彩叠山号cv…4、丹霞山号cv…5四艘改装的航空母舰作为测试平台,海军积累了相关经验后,首款全新设计的国产航空母舰黄山级于1909年3月5日在关岛海军基地造船厂正式开工建造,并于1911年6月底建造完成,经过5个月的海试,于1911年底正式服役。

    之所以选择在关岛建造航空母舰,主要是中华帝国海军防止被他国间谍侦查到。选择在人迹罕至的太平洋孤岛上建造,既可以避开外国间谍靠近侦查,又可以方便直接进入太平洋深处进行海试。

    黄山级航空母舰共建造两艘,黄山号cv…6和庐山号cv…7分别以中国名山黄山和庐山命名。

    作为首级完全新建的航空母舰,黄山级直接选择了直角斜边型飞行甲板布局方式,集起飞、降落、待机、升降作业一体化,舰岛集中在右舷,三个烟囱合并为一个椭圆形大烟囱,舰岛中上部为正八边形舰桥指挥室,集作战指挥、人员调度、塔台功能于一身,方便从任何方向查看航母和舰载机起降作业。

    这比历史上的欧美航空母舰采用同类布局方式早了40年,使得中华帝国海军的航空母舰从一开始就实现了现代航母的发展模式。

    黄山级航空母舰的标准排水量25300吨,满载排水量36500吨,长203米,宽40。5米,吃水8。5米。飞行甲板长195米,宽66米,可以装载猫妖舰载机120架。

    机库为六个,每个机库可存放15架飞机,飞行甲板上露天放置30架。升降机有4部,舰岛左舷起飞区平台2部,舰岛后方位于降落区终点平台2部。

    主机为北洋动力公司12台燃油锅炉和4套帕森斯齿轮驱动式蒸汽轮机组,总功率120000万马力,最大航速30节,续航力为12000海里20节。

    在舰岛结构上,它比中华帝国任何一级三万吨级战舰的舰岛都要小,位置更靠近尾部,全舰整体结构更为合理。从底层到舰桥大约有18层楼高。飞行甲板以下分为10层,1-4层为燃料舱、淡水舱、弹药舱和轮机舱。5、6层为水兵住舱、食品库、餐厅和行政办公室。7、8层为舰载机维修间、维修人员和雷达员的住舱;9、10层为机库、战斗值班室和飞行员餐厅。甲板以上的岛式上层建筑分为8层,自下向上依次为:消防、医务、作战人员住舱,工具、通信及电气材料库,舰桥舰长、军官室,塔台飞行指挥部人员、通讯工作室等。

    在直角和斜角甲板上各有2部蒸汽弹射器,主要是用来弹射轰炸机的,帮助轰炸机安全飞起来,而战斗机则不需要借助弹射就可以起飞。在斜角甲板上有4道拦阻索和1道拦阻网;舰上共分为10个作战部门,即:作战、航空、航海、武器、轮机、医务、通讯、供应、安全和飞机维修,每个部门又下设若干个分队,全舰编制2480人,其中舰员1130人,空勤1350人。

    由于中华帝国海军部依然将战列舰作为舰队旗舰,因此航空母舰上未设置舰队司令部部门。航空母舰作为舰队海军航空兵起降平台使用,跟随舰队行动。

    对于海军部这种安排,作为中华帝国的皇帝王辰浩,他并没有干涉,毕竟在这个时代里,巨舰大炮主义还处于绝对领导地位,只有经历几场航母参与的大海战之后,海军部才会真正意识到航母的威力。

    由于航母跟随舰队作战,因此近海防御工作由舰队其他作战舰只负责,航母本身为了减重,仅仅搭载了22座双联装102毫米速射炮,均为高平两用型。

    跟随航母平台建设工程一起的自然少不了舰载机的改进了。

    三年前的猫妖舰载机,如今性能已经得到了大幅度的升级。除了翼展缩短,折叠起来更加适合海军舰载机外,速度、载弹量和航程都相应的提高了。

    猫妖舰载战斗机在机腹下方增加了挂弹钩,可以挂载两枚300公斤航空炸弹,或者一枚600公斤黑索金装药的红头鱼雷,作战半径可达400公里。

    两艘黄山级航空母舰建成后,一直在马绍尔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实弹试验。猫妖舰载机挂载航弹或者鱼雷冲向几百公里外的目标靶舰实施轰炸。

    炸弹从空中啸叫着落到靶舰上,轰然爆炸后腾起一朵朵火红的蘑菇云。鱼雷从数百米外的海域投下来,高速冲向靶舰,撞击成功后顿时一声晴天霹雳,激起数百米高巨浪……

    十几公里外的海面上,太平洋舰队旗舰汉武帝号战列舰停泊在此。二十多米高的舰岛上方,太平洋舰队司令部一干军官们纷纷用望远镜观摩海军航空兵的实弹演习。

    半个小时后,遥控靶舰在一声声剧烈的爆炸中被击沉。

    “沉了!沉了!”一干军官们顿时兴奋的喊起来。

    李鼎新笑道:“航母的力量果然不可小觑!这么快就击沉了目标靶舰!”

    林建章哼了一声,道:“不过是击沉一艘老旧的装甲巡洋舰而已,这种轰炸效果对于主力战列舰来说,一点儿用都没有。”

    由于猫妖舰载机的携带炸弹的重量所限,300公斤的航弹的破坏力仅仅能够对付一般的轻巡洋舰、驱猎舰,或者装甲低于50毫米的船只。600公斤装药的红头鱼雷威力倒是可观,但可惜飞机从空中将鱼雷投入大海,准确性太差,鱼雷不是距离目标靶舰太远,就是方向不对,打不着对方。亦或者碰上速度快的战舰,对方及时的规避开,也造成鱼雷攻击很难成功。

    这些原因都导致航空母舰的作战能力还不足以跟主力战列舰相抗衡,一旦航母的位置被敌主力舰锁定,那么一艘造价900万元龙币的黄山级航空母舰立刻就得报销。

    李鼎新点点头,道:“虽然现在的航空母舰还无法对超神弓型主力舰造成威胁,但是航母的作战理念已经革新了未来海战的方向。二十年前我们认为定远级铁甲舰是无敌的存在,现在看来,我们正在建造当中的唐级战列舰一炮就可以将其击沉,这个进步速度实在令人惊叹。同样,现在我们的飞机还无法携带可以炸沉超神弓战列舰的武器,但是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一段时间后,我们的飞机航程、载弹量都将大幅度提升,只要能够携带1吨以上的航空炸弹,就足以威胁我们的战列舰了。”

    林建章抬头看向天空,不由得叹口气,道:“说的一点儿没错!未来战争可能决定于天空,不过那可能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那时我们都该退休了,就让下一代去这个问题吧!眼下我们的主要对手都在进行超神弓战列舰的火拼,我们的重心不应该放在遥不可及的飞机上面,应该面对现实。”

    不管如何,林建章始终还是认为巨舰大炮是帝国海军强大的象征,而航空母舰始终依靠的是空军的飞机,海陆空三军兵种相互竞争攀比,如果让航空母舰发挥出了强大的战斗力,那么海军的功劳大部分会被空军抢去。

    李鼎新能够感觉到林建章的心态,他心里也是这样想的,于是点头道:“是啊,就让下一代操心去吧。”

    林建章突然问道:“我们的新舰进展如何了?”

    李鼎新回答道:“我上午刚刚跟海军部通过电话,宋级战列舰的追加预算已经获得国会批准通过。这次国会很大方,一次性批准我们海军建造八艘宋级战列舰。”

    林建章哼了一声,道:“他们会那么痛快?还不是因为把我们的战列巡洋舰计划给阉割了?”

    李鼎新点头道:“没错,国会是砍掉了我们关于元级战列巡洋舰的计划。不过,我们的宋级战列舰的设计航速已经达到29节了,已经可以胜任战列巡洋舰的任务了。海军舰政总署称之为快速战列舰,我们已经没有必要建造超过隋级战巡的新式战巡了,海上破交战使用快速战列舰就足够了。”

    林建章说道:“我们的战巡为帝国立下汗马功劳,我还是对她们非常有感情的。其实我曾经设想过,在主力舰决战时让战巡参战,速度哪怕只超过对方两节,打起来也会有优势的。”

    李鼎新惊诧道:“你竟然有这种想法?这可是陛下明令禁止拿战巡去跟主力战列舰作战的。”

    林建章笑了笑,道:“是啊,陛下明令禁止。就是因为陛下这道圣旨卡着,我才非常好奇,我们并没有用战巡跟战列舰作战的经验,陛下凭什么就一定认为我们的战巡打不过敌人的战列舰呢?其实我对比了一下,如果同口径的战列巡洋舰跟战列舰之间决战的话,很明显战巡吃亏。但是如果用我们隋级战列巡洋舰去攻击英国早期的圣文森特级战列舰或者美国早期的特拉华级战列舰,双方的装甲差不多,我们主炮口径和速度占绝对优势,打起来我们的战巡还是占便宜的。”

    李鼎新笑道:“理论上如此而已。你要清楚,敌人也知道这个田忌赛马这个道理,他们是不会把老式战舰送到对方新式战舰的嘴里的。再说了,海战中,主力舰决战,如果我们的战巡去打击敌人的老式战列舰,那么敌人的战巡也同样会打击我们的老式战列舰,机会对双方是均等的,你不可以冒这个险。”

    林建章笑了笑,道:“陛下的圣旨跟泰山一样在头顶上压着呢,你看我有那个胆量吗?”

    李鼎新呵呵一笑,说道:“你最好别被战功冲昏了头,你这个位置多少人盯着呢!”

    林建章笑道:“肯定有你吧!”

    李鼎新哈哈大笑几声,不置可否。

    为了应对美国海军1911年3月通过的海军扩张法案,该法案规定美国海军将在未来两年内新造田纳西级战列舰五艘(bb…40新墨西哥号、bb…41密西西比号、bb…42爱达荷号、bb…43田纳西号、bb…44加利福尼亚号)和亚特兰大级战列巡洋舰四艘(亚特兰大号、那什维尔号、哥伦布号、匹兹堡号),中华帝国国会于光华十一年六月批准建造八艘宋级战列舰。

    之所以一口气建造八艘宋级战列舰,除了应对美国新增九艘主力舰(五艘战列舰、四艘战巡)之外,还因为英国海军也于1911年5月开工建造9艘复仇级战列舰(无战巡计划)。

    美国海军的5艘田纳西级战列舰,采用了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