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唯我独裁(巡洋舰)-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知道守不住还不投降,那就是送死,而且十几天来俄军士兵们已经见识到了中华帝**的强悍攻击力,他们已经被来自海陆空三军的立体炮火打击吓破了胆,因此来自俄军内部官兵们的投降呼声日渐高了起来。

    外部压力和内部压力迫使阿列克塞耶夫的态度渐渐软化下来,尤其是阿穆尔省总督戈罗戴科夫以保护俄国平民为由要求阿列克塞耶夫投降,而这些平民当中大部分都是俄军的家属,因此戈罗戴科夫话得到俄军和平民们的强烈支持。

    阿列克塞耶夫于是同参谋长克洛斯基闭门磋商。

    阿列克塞耶夫叹道:“丢了海参崴,对于帝国将是沉重的打击,更将影响帝国皇帝陛下的全面大反攻计划。”

    克洛斯基说道:“照目前敌我态势来看,我们根本等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阿列克塞耶夫皱眉道:“你的意思是赞成投降了?”

    克洛斯基苦笑道:“司令官阁下,如果不投降,敌人就要异城,这不但令老百姓们恐慌了,就连要塞守军将士们也是人心惶惶,他们怕了,己经没有胆量再战斗了。”

    阿列克塞耶夫狠声道:“军人当以死报国,那些胆怯的人不配做帝**人,当枪毙!”

    克洛斯基叹道:“司令官阁下,我不得不提醒您,如果您现在去枪毙那些胆怯的军官和士兵,将士们会哗变的。”

    阿列克塞耶夫怒道:“难道不枪毙他们,他们就不会哗变了吗?戈罗戴科夫这个懦夫和混蛋,他不停的煽动将士们投降,我真想立即就毙了他。

    就在这时,房门突然被踹开,戈罗戴科夫带着十几个高级军官和士兵冲进了阿列克塞耶夫的办公室。

    阿列克塞耶夫顿时火冒三丈,喝道:“你们这是干什么?造反吗?

    马上给我滚出去!”

    戈罗戴科夫冷哼道:“司令官阁下,请恕我早昧,我已经跟您的部下们达成了一致,为了避免遭到敌人报复式的屠城,我们都赞成投降。”

    阿列克塞耶夫指着戈罗戴科夫的鼻子骂道:“你就是个懦夫,是你自己怕死!”

    戈罗戴科夫冷哼道:“没错!我是懦夫,我怕死,可我也是为了十几万无辜的平民和要塞里的十几万将士们着想。既然我们已经守不住了,为何还要死要面子的撑下去?你说我是懦夫,你何尝不是想用将士们的鲜血来成全你所谓的荣誉?比起投降的我,你更可恶知道吗?”

    戈罗戴科夫的话就像刀子一样,戳的阿列克塞耶夫体无完肤,更是无言以对。

    参谋长克洛斯基问道:“娄罗戴科夫,你到底想怎么样?这算是兵谏吗?”

    戈罗戴科夫看了一眼旁边的马洛少将,马洛少将会意,将手里的一份投降书递给克洛斯基。

    “请司令官阁下签字!”

    克洛斯基接过投降书,大致看了一遍,再看看戈罗戴科夫和一干高级军官们,无奈的将投降书递给阿列克塞耶夫。

    阿列克塞耶夫接过投降书看了一遍后,顿时气急败坏的将投降书撕得粉碎。

    “让我签字,你们做梦!”

    戈罗戴科夫哈哈笑了几声,接着又拿出一份跟刚才一模一样的投降书来,说道:“早就料到你会这样了,所以我准备了好几份。”

    阿列克塞耶夫顿时气得直哆嗦,指着戈罗戴科夫一句话也说不上来,结果气急攻心,一口血吐了出来,接着昏倒。

    “参谋长大人,既然司令官阁下昏倒了,就请您签字吧?”

    克洛斯基摇头道:“我不签!”

    戈罗戴科夫冷笑道:“我知道你的难处,不论签不签字,丢了海参崴要塞,你都难辞其咎,与其被自己人绞死,不如战死得到荣誉对吗?”

    克洛斯基说道:“你知道就好,作为指挥官,我们这么做也是没有办法!”

    “那就对不起了!”

    戈罗戴科夫一使眼sè,马洛顿时开枪打死了克洛斯基,接着马洛取出阿列克塞耶夫和克洛斯基二人的印章,盖在投降书上,并模仿二人的笔迹签了字。

    随后,马洛少将派人将投降书呈交给中华帝国二方面军最高司令官段祺瑞,以阿列克塞耶夫和克洛斯基二人的名义向中华帝**队投降。

    当夜,戈罗戴科夫作为谈判代表前往海参崴总督府。在那里,段祺瑞代表中华帝国第一战区同戈罗戴科夫谈判。谈判是无条件的,但段祺瑞答应只要俄军将要塞完整的交出来,便放弃屠城,并优待战俘。

    双方议定后,戈罗戴科夫返回要塞,并同马洛等俄军高级军官们做好收降前准备,包括清点兵员,武器弹药数量等。

    由于段祺瑞明确强调如果不能够完整接收海参崴要塞,将不放弃屠城。而完整的接受海参崴要塞,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便是接受海参崴要塞里囤积的大量武器弹药等物资。

    虽然马洛等俄军军官们十分心疼,他们本想着投降前毁掉武器弹药库,但最终衡量后还是放弃了。

    第二天一大早,马洛等俄军将领率领俄军在华木特〖广〗场集合,包括伤病员在内,俄军共计九万余人向中华帝**投降。

    段祺瑞和粱华殿二人出席俄军收降仪式,在问及心小克塞耶夫为何没有出现时,马洛等俄军将官们表示阿列克塞耶夫大将已经自裁尽忠沙皇了。

    段祺瑞对于阿列克塞耶夫大将的死有些失望,他本打算亲自羞辱一番俄国的陆军大将来打击俄军的士气。不过,虽然未能如愿,但是马洛将阿列克塞耶夫大将的指挥刀送给了段祺瑞,算是小小补偿。

    海参崴要塞俄军受降仪式结束后,俄军战俘被关在海参崴军营里,要塞内的俄国平民被释放,允许他们回到海参崴市区的家里,也允许他们离开海参崴。

    拿着戈罗戴科夫交上来的账本,粱华殿〖兴〗奋的对段祺瑞说道:“老段啊,这回咱们可是发了大财了,瞅瞅!”

    段祺瑞接过粱华殿手里的账本,打开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海参崴要塞的物资储备实在大得惊人,各种枪械五十余万支,枪弹三亿多发,各种炮弹十七万发,火药九百余吨,粮食储备二十万吨,军饷1330万卢布,其他如〖药〗品、油盐、军服、军械等各种物质不计其数,所有缴获物质加起来总价值超过两亿龙币。

    “总后勤部的官员们一直说咱们是败家子儿,这回把单子给他们一看,我想他们该统统闭嘴了。”

    “就是的!”

    二人哈哈大笑,当真是美出大鼻涕泡来子。!

第二卷 经营北洋 第291章 赚了夫人又赚兵

    什么?海参崴要寒打下来了?”

    御书房内,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听到攻下海参崴要塞的消息时,简直惊讶万分。

    “陛下,千真万确,这是第一战区的报告,总参谋部连夜送过来的。”

    王士珍将战报递给王辰浩,王辰浩接过来看了一遍,不住大赞着好。

    “朕还准备明天一早去前线督战,争取一鼓作气拿下海参崴,没想到他们竟然打下来了!实在太好了!”

    能够拿下海参崴要塞,王辰浩的心中悬着的巨石终于落下,令他松口气。

    王士珍说道:“也不知道段祺瑞和粱华殿他们用了什么战术,一夜间便攻占了俄军重兵防御的第二条河要塞,从而打开海参崴要塞的防御缺口,第二天便迫使九万余俄军投降,光缴获的物资便超过两亿龙币,实在是大胜。”

    王辰浩难以掩饰的高兴说道:“物资多少还在其次,打下海参崴要塞除了物质上令俄军损失巨大之外给俄军更大的打击却是精神上的重创,以及俄军整个春季大反攻计划的失败。”

    所谓俄军春季大反攻计划,是中华帝国总参谋部根据俄军的军事调动做出的判断。他们认为俄军计划用海参崴、伯力两座要塞来牵制中华帝**主力,趁机在尼布楚一线集结大军,准备全歼中华帝国于伯力和海参崴要塞之下。

    总参谋部看穿了俄军的作战部署,因此作出了两个打算,一是短时间内攻下海参崴要塞,这样便可以后顾无忧,依托要塞同俄军决战。二是短时间内攻不下海参崴,便主动撤退退回国内。前者处于战略主动,后者处于战略被动,而王辰浩计划去海参崴前线督战便是想继续占据战略主动态势。

    如今海参崴攻下了,使得中华帝**得以继续占据战略主动权令俄军妄图全歼中华帝**于要塞城下的企图破产。

    王士珍赞同道:“是啊,海参崴要塞被我军攻下,等于给沙俄当头一棒,对帝**队士气之提升对敌军士气之打击都是巨大的。”

    王辰浩点头道:“段祺瑞和粱华殿功不可没,传旨通令嘉奖,授予二人一等嘉禾勋章,第二方面军和第三方面军阵亡的一子余名将士给予厚葬和抚恤伤病员授予勇士勋章,其他有功将士们尽皆论功行赏。”

    “陛下圣明,微臣遵旨!”王士珍领命接着说道:“此次海参崴要塞得以快速拿下,全赖陛下鞭策。如果不是陛下要御驾亲征,恐怕段祺瑞和粱华殿他们也没有决心打下去。”

    王辰浩笑了笑说道:“朕之ji励或许有一定作用但真正功劳还是将士们用命所致。

    接着,王辰浩很是高兴的说道:“朕明早就过去,朕倒要看看他们用了什么方法能够这么快攻下远东第一要塞。”

    王士珍顿了顿,说道:“陛下,以微臣之见既然海参崴已经攻破,陛下就不要再去了。”

    王辰浩说道:“既然朕已经说了要去海参崴前线就不可以食言。”

    王士珍说道:“陛下,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已经不再是海参崴前线了,而是俄军在méng古方向上的攻势。”

    王辰浩问道:“méng古最近战况如何了?”

    王士珍回答道:“启禀陛下,第四战区各部队已经撤至内méng古境内,俄军几乎占领了整个外méng古。”

    负责méng古方向对俄作战的是中华帝国第四战区的四个军,总兵力十二万余人。原本第四战区是计划在外méng古库伦和乌里雅苏台地区同俄军进行主力决战的。但最后总参谋部更改了作战计划。

    为了确保中华帝国主力部队早日平定俄军在朝鲜半岛和远东地区的军事力量,总参谋部制定了先清除后顾之忧在掉头回来对付俄军主力的战略部署。

    当然,总参谋部放弃外méng古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其一,外méng古哲布尊丹等王公大臣已经投靠了俄国,中华帝**在外méng古作战处于被动局面。其二,较之内méng古地区,外méng古的经济模式纯粹是封建农奴制度,而且méng古王公享受高于内地的利益,这些对于帝国未来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将造成阻碍,与其将来帝国『政府』跟méng古王公翻脸,不如现在借着俄军的手破坏外méng古的政治和经济秩序。其三,méng古地区进入冬季,大漠雪原利于俄国哥萨克骑兵团作战反而不利于中华帝**作战。

    其四,中华帝**从外méng古节节后退,不外乎是以空间换时间,为朝鲜半岛战役和远东战役赢得时间。

    总之,总参谋部从一开始就本着一箭三雕的战略进行布局,试图避开中亚俄军精锐部队的锋芒,you敌深入,使敌人拉长战线,兵力分散,最终待中华帝**主力回师后再实施全面反攻。

    如今,朝鲜半岛战役已经结束,俄军在远东的两座决定xing重镇海参崴已经陷落,另外一个伯力要塞的防御能力远不如海参崴要塞,此刻正处于第一方面军的猛烈攻击之下,按照第一方面军司令部报告,伯力要塞旦夕可下。

    可以说,中华帝国已经基本上取得了远东地区的胜利,现在是调兵迎击俄国从欧洲增援而来的百万大军的关键时刻了。而总参谋部更是将战场摆在了méng古。

    “目前méng古大漠作战中,俄军的哥萨克骑兵团占着优势,帝国骑兵部队数量少,也多不是对手。另外,内méng古各部虽然出兵协助帝国作战,但也仅限于守卫内méng古,他们的战斗积极xing不高。”

    王辰浩皱眉道:“在méng古作战,骑兵是主力兵种,能够对付来去如风的哥萨克骑兵团,非得借助méng古骑兵出战不可。”

    王辰浩想了想,于是说道:“既然这样,朕命财政部给内méng古各旗王公大臣们些好处再双倍加饷让méng古骑兵出战如何?”

    王士珍说道:“这个倒是可以起到些效果,但是还不够!”

    王辰浩问道:“那依你的意思呢?”

    王士珍于是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内méng古各部一直跟中原紧密联系在一起,跟外méng古各部是不同的。不过帝国现在是汉人主政,翻身做主的汉族阶层对于méng古八旗的成见还很深,不亚于对满洲八旗的愤怒。”

    王辰浩点头道:“朕也知道这点,可是这种满清遗留下来两三百年的等级压迫所造成的怨恨不是一年两年就可以淡化的。让汉人接受他们需要时间。”

    王士珍赞同道:“臣也知道这点但眼下帝**队虽然勇猛善哉,但限于méng古大漠的交通条件不便,帝国步兵若是在这种地区作战,根本离不开骑兵的保护。加之俄国哥萨克骑兵团凶猛无比,稍有不慎便会酿成惨败之局面。”

    王辰浩问道:“铁路修到哪里了?”

    王士珍回答道:“通往méng古的铁路仅仅修到归绥,察哈尔,科尔沁等地,基本上可以控制内méng古中东部地区。”

    王辰浩皱眉道:“铁路未能通入外méng古,茫茫大漠对帝**队的后勤是个巨大的挑战。”

    王士珍点头道:“陛下所言甚是!帝**队之所以勇猛无比,后勤火力优势是关键因素之一。攻击海参崴要塞的作战行动时,总后勤部把物资运抵黑龙江后。再往海参崴前线投送时就感到交通不便,以及帝**队消耗弹『药』过巨而有些吃不消了。而在外méng古地区,这种影响更为巨大。”

    王辰浩心中明白,他的引世纪的军事思想以及严重影响中华帝**队了。此时的中华帝**队井战思想就向引世纪的美军作战时一样,利用装备压倒xing优势来消灭和打垮敌人的意志,这虽然能够带来巨大的战斗力,但也造成后勤的消耗过快和巨大的后勤补给压力。

    王辰浩苦笑一番,暗讨凡事都有利弊,过早的将先进战术思想带给中华帝**队,势必造成这方面的负面影响。

    想到这里,王辰浩说道:“既然不适合在méng古决战,那我们就转变方向,从东北和远东沿着俄国人的西伯利亚铁路向西推进,我们用俄国人的铁路运送士兵和补给,效果应该很好。”

    王士珍问道:“可是,俄军会发挥他们的长处,他们未必会把战场摆在西伯利亚山地,俄国的哥萨克骑兵团可以轻易从外méng古突然内méng古,甚至发动破交战,派骑兵突袭中原。”

    王辰浩皱眉道:“可是如果我们把主力摆在méng古,后勤跟不上就会陷入被动局面。

    王士珍想了想,说道:“为今之计,臣以为还得靠méng古骑兵,不求méng古骑兵可以击退哥萨克骑兵,只要可以纠缠着他们,令其无法来袭扰帝国的步炮兵即可。”

    王辰浩说道:“可你也说了,这些méng古人未必尽力。如果他们突然倒戈一击,那岂不是令帝**队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王士珍说道:“臣有一个办法可令méng古骑兵为陛下所用?”

    王辰浩奇道:“你有办法?说说看!”

    王士珍领命,于是说道:“其实这也是总参谋部谋划很久了的,臣等希望陛下可以跟méng古联姻。”

    王辰浩苦笑道:“联姻就可以解决问题吗?那朕直接把俄国公主娶回来岂不是就不用打仗了?”

    王士珍反驳道:“陛下此言差矣!自古以来,联姻一直是最快的结盟方式,满清靠着联姻得到了méng古诸部的忠诚,哪怕到了近代还有曾格林沁这样的人出现。臣以为外méng古所以造反,主要是他们被汉人排斥所致,如果陛下可以跟méng古联姻,这个问题当即就可以化解。即使不能根本xing解决问题,至少短时间内可以安抚住méng古各部,待帝国打败俄国之后,再从长计议也不迟。”

    “缓兵之计?”

    “是的陛下,可以这么说!“王士珍接着又说道:“如果联姻成功,可得三十万骑兵参战。”

    王辰浩奇道:“哪来的三十万骑兵?”

    王士珍神秘一笑,说道:“陛下,如果陛下同意联姻,邵乌达科尔沁盟出兵十二万,哲里木盟出兵四万,阿拉善盟厄鲁特出兵八万,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出兵四万,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出兵两万。此即为三十万人,以五大盟的影响力,其他méng古部落也将会出兵参战,因此三十万只是保守估计。”

    王辰浩顿时大喜,说道:“有三十万méng古骑兵足以牵制俄国哥萨克骑兵团!”

    接着,王辰浩回过味儿来,突然紧盯着王士珍,问道:“你们总参谋部果然是已经谋划很久了,和着朕早被你们算计进去了?”

    王士珍连忙欠身,道:“陛下恕罪,臣等不敢,臣等只是一心为帝国着想。”

    王辰浩无奈的笑了笑,说道:“你们并无错!坐到朕这个位置上,很多事情已经身不由己了!“王士珍躬身以礼道:“陛下圣明!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帝国臣民们都感ji陛下之付出。”

    “行了!少拍马屁了!“王辰浩苦笑道:“直说吧,你们给朕安排了哪些姻缘呢?五大盟都肯出兵,而且都不少,你们不会给朕安排了五位后妃吧?”

    王士珍这时腼腆一笑,说道:“不多,只有两位。一个是邵乌达科尔沁盟公主,另一个是阿拉善盟厄鲁特公主。”

    王辰浩了然,刚才听这几个méng古部落出兵数字就知道了,科尔沁和阿拉善出兵最多,显然跟联姻最有关系了。

    王辰浩叹口气道:“这下好了,后宫又要热闹一阵子了!”

    王士珍笑道:“其实科尔沁公主陛下您认识,正是担任宫廷羽林军统领的博尔济吉特一莎琳娜。”

    竟然是她!

    王辰浩心里略微好受了些,只是他现在跟这个莎琳娜的关系还算不错,慢慢培养一番还是会有感情的。

    见王辰浩点头,王士珍又道:“另外一位臣也听说了,叫乌兰琪琪格,méng古语艳丽的huā朵,听说也是个美人,起舞时可招来蝴蝶伴舞。”

    王辰浩笑道:“难不成还是香妃在世?”

    王士珍不知道香妃是谁,顿时愣住。王辰浩当即不再议论她,转到正事上,问道:“朕如果答应联姻,可敢保证他们兑现诺言?”

    王士珍肯定的点头道:“陛下放心,微臣敢用人头担保!”

    王辰浩点点头,问道:“那他们有何条件?”

    王士珍说道:“启禀陛下,五盟只是提出,将来陛下要对méng古进行改革时,需要保护他们的利益。”

    王辰浩笑道:“他们的眼光倒是清楚的紧!”

    王辰浩心中盘算了一番,暗讨他不但赚了两个美人,而且她们的陪嫁却是三十万骑兵,这简直就是倒『插』门一样的天大好事。

    想到这里,王辰浩于是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你就去跟张枫商议一下,尽快促成此事。”

    “微臣遵旨!”

    王士珍领命,施礼退出御书房。!

第二卷 经营北洋 第292章 外蒙古的悲哀【二更】

    号称世界第三、远东第一的坚不可摧的海参崴要寒的陷落。消息传出,全世界顿时为之哗然。

    如果说之前中华帝**突袭朝鲜半岛取得的巨大胜利被认为是因为俄军准备不足之故,那么如今中华帝**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内武力攻占拥有二十多万俄军镇守的远东海参崴要塞就足以表明中华帝**队的强大了。

    之前欧美各国还仅仅是民间舆论不看好俄国获得战争的胜利,现在则是各国『政府』的政客们开始担心起俄国了。很多对中华帝国不甚了解的国家开始改变口风,称俄军装备和训练落后,根本不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中〗**队的对手。

    英国作为中华帝国的军事同盟,第一个跳出来叫好。

    英国现任首相索尔兹伯里侯爵公开致电中华帝国内阁〖总〗理张枫,祝贺中华帝**攻陷远东第一要塞海参崴,并进一步强调英国对中华帝国的支持是不变的,双方的关系是牢不可破的。

    英国大选保守党候选人亚总贝尔福刚刚获得大选胜利,将在7月份取代索尔兹伯里侯爵担任首相。作为准首相,亚瑟,贝尔福同样致电中华帝国外交部,称他将秉承索尔兹伯里侯爵的意志,继续维持和巩固中英军事同盟关系,并争取在他的任期上访华,以便加强同英国第一个盟友中华帝国之间的关系,拓展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领域上的合作。

    不过,作为在野党,已经连续十二年失去执政机会的〖自〗由党党魁亨利,坎贝尔一班内南爵士则给英国『政府』泼冷水,他称中华帝国同沙俄帝国之间的战争似乎已经可以预见结果了。中华帝国在战前就已经准备充分,战争期间更是取得辉煌胜利,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会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哼利,坎贝尔一班内南爵士认为随着中俄第二战争的结束,势必会造成俄国丢掉远东,中华帝国夺回被俄国抢走的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甚至得到的土地更多。那样的话中华帝国自1物年以来,跟中华帝国有领土纠纷的国家就剩下了大英帝国,到时候携大胜余威的中华帝**队将会毫不犹豫的攻入香港岛,收复香港。

    亨利,坎贝尔一班内南爵士的话顿时引起了英国朝野上下的恐慌虽然大部分人都简称中华帝国即便打败了俄国,也不是大英帝国的对手,不用担心中华帝国会武力夺取香港岛。但也有一部分官员和军事家们认为,中华帝国并不像她表现出来的那么害怕英国实际上中华帝国在这些年当中,已经完成了军事、金融、工业、农业、商业、政体、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深入和彻底的改革,并且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尤其中华帝国的钢铁年产量已经超过了英国位居世界第三,中华帝国有能力自建世界首艘两万吨级战列舰,种种迹象表明中华帝国已经不用害怕英国了。

    英国内部在中华帝国问题上开始有了分歧不过索尔兹伯里『政府』依然认为当前中华帝国和英国的联盟是正确的至少在对俄问题上双方是有着一致的立场。

    “虽然俄国丢掉了海参崴要塞,损失了二十余万军队,可以说这是俄军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惨败。但是英**方认为,俄国跟土耳其打了几个世纪的战争了,几乎年年冲突三年一小打,五年一大打每隔二十几年就会爆发一次全面战争。可是俄国还是坚ting的,他们还拥有世界最多的军队,世界第三大海军(已经沦为第五了),因此即便这次俄国输给了〖中〗国,也不会让俄国伤筋动骨,俄国依然具备挑战大英帝国的能力。

    只要俄国有这种能力,他依然是大英帝国的敌人。”

    尽管英国内部在对华问题上开始出现分歧,但是在对俄策略的大前提下,英国和中华帝国还是有共同的敌人,只要这个共同的敌人不消失,中英两国就不会对立。

    英国『政府』本着这个观点,压住了国内的反对派们。英国『政府』继续向中华帝国提供各种帮助,包括购买中华帝国战争国债,压制英国籍的金融大崭攻击中华帝国金融市场,向中华帝国提供各种技术援助和技术出口,在国际问题上支持中华帝国等。

    豪赌中华帝国获胜的国家和个人自然高兴了,但是支持俄国的国家和个人便相当悲催了,甚至要抓狂了。

    尤其是向俄国巨额贷款的法国和德国,一旦俄国战败,这笔巨款将难以偿还。如果『逼』得太紧,则恐怕导致俄国经济崩溃甚至政权动dàng。

    法国『政府』担心法国的钱恐怕要打水漂了,因为法国需要俄国来牵制德国和同盟国,因此法国『政府』不希望俄国因为战败而经济动dàng或者政权更迭,所以一旦俄国还不起贷款,那么法国『政府』就得减免贷款,而不是『逼』着俄国砸锅卖铁还钱。

    法国『政府』当即出台政策,安抚法国国民不要恐慌,他们买的俄国国债将由法国『政府』原价购买。如此一来,法国借给俄国的巨额贷款最终将由法国人民平摊,这是一笔沉重负担,法国『政府』官员们顿时后悔当初借钱给俄国打仗了。

    对于德国来说,德国最初的曰的是希望祸水东引将俄国的注意力摆到远东去…以便减轻德国东普鲁士的军事压力。德国『政府』的政客们一直以来就没有人认为俄国会战败,因此当海参崴要塞被攻陷后,德国人的第一反应是难以置信,接着是震惊,随后变得茫然。

    之所以茫然,是因为德国『政府』高层存在两种分歧。一派认为应当继续资助俄国,以便将庞大的俄国陆军引到东方去,从而减轻德国边境的军事压力。另一派则认为应该痛打落水狗,紧急抛售俄国国债,崩溃俄国经济,让这个“欧洲宪兵”彻底回到原始社会,这样德国边境的军事压力照样减轻。

    于是,德国国会展开了一场ji烈的辩论,两派各抒己见,表达各自的立场。最终,在两派相持不下时,德皇尼古拉二世选择继续支持俄国对华作战。威廉二世的理由很简单,如果俄国败了,那么俄国将失去远东的所有出海口,俄国从此无力再在远东扩张,那么俄国将会把庞大的兵力和精力转回欧洲来,这对于德国的国防安全压力将是空前的。

    威廉二世继续支持俄国,支持他的表兄弟尼古拉二世,并购买其他国家抛售的俄国国债,同时进一步对俄国贷款,支持俄国继续对华开战。

    德国和法国的支持,令俄国很是感ji,尤其是尼古拉二世此刻迫切需要的便是德国的资金援助。

    本来俄军准备不充分,在朝鲜半岛战争上失了先手,以至于国际舆论和金融对俄国十分不利。尼古拉二世和俄**方本计划着发动一次代号“雷霆一击”的作战行动,然而其中关键一个环节便是海参崴要塞至少要坚持到1902年底,这样中华帝国主力大军便会被吸附牵制在海参崴要塞下,而俄军便有时间调集大军对包围海参崴要塞的中华帝**主力实施反包围,从而一举歼灭中华帝**主力。

    这个计划本来是天衣无缝的,俄国参谋本部为此推演了几百次,种种迹象表明一旦中华帝**主力攻击海参崴,其结果都将是中华帝**全军覆没。

    然而,令人愤怒的是,俄军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