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唯我独裁(巡洋舰)-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佩纶无疑是在考验王辰浩的政治敏感性,亦或者想激他这方面的潜能,毕竟受李鸿章所托,他得尽心培养才是。

    王辰浩知道张佩纶心中肯定早有了答案,此番问不过是考校一二,于是想了想,道:“6军系统已经糜烂不堪,犹如身上的烂疾,如果不早日切除恐糜烂更深!如果我是中堂大人,就趁着这次机会整顿6军,废除单一的淮军系统,建立北洋新式6军!”

    张佩纶有些惊讶,似乎王辰浩想的更远一些。

    “中堂大人的确要借安维峻、常克勤等御史们的口,借皇上太后的刀切除这块病灶,但却没有辰浩你想的这般远见!”

    自己身上的肉不忍心自己动手,反借他人之刀来手术,这确实符合李鸿章的老辣干练。这样一来,淮军系统自不会怪罪李鸿章了。

    王辰浩思索间,张佩纶又道:“不过,辰浩你说的建立北洋新式6军是个什么想法?不妨说来听听,如今6师糜烂不堪一击,肯定要改革了,若是辰浩有想法,当下正是个机会!”

    机会就是编练新式6军,这点王辰浩自然心中清楚,否则他也不会这般说出来了。只是原本这支新建6军会由袁世凯来督办,从而成就了袁世凯日后独霸中国的北洋军阀系统。如今对王辰浩来说确实是个机会,若是能够抢了袁世凯的戏份,建立属于自己的北洋军队,那么……

    王辰浩心中顿时有了谱,于是说道:“我想朝廷肯定有编练新式6军的想法,这次肯定会借着安维峻、常克勤的弹劾说事儿,搞不好会有人上书请练新军,我们要抢先拿下这个练兵大臣来!”

    张佩纶满意的点点头,既然王辰浩有想法又有野心,这才能符合上位者的素质。于是说道:“中堂大人一个时辰后准备进京见几个大人物,吩咐我过来带你过去认认门!正好把辰浩你这个想法告诉他,由中堂大人出面斡旋肯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王辰浩笑道:“原来是过来喊我进京!不知这次见得是谁?”

    张佩纶道:“待会儿你就知道了!不过你最好心中有个编练新式6军的条陈,这样中堂大人那里也好帮你往上递话儿!”

    练兵条陈,对于王辰浩可是耳濡目染的多了,五五制、三三制,甚至到现代6军的一二一组合等新式6战编制,对他这个军事烧友来说简直就是常识一样,信手拈来一个就足以压制此时列强们那落后的线排战术。

    这点王辰浩还真的敢和袁世凯比划一下!

    “放心吧!都在这里呢!”王辰浩敲敲自己的脑袋,示意张佩纶不必担心。

    张佩纶莞尔一笑,也不多问,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于是让王辰浩赶紧套上外套出。

    

正文 第40章 练兵条陈

        风雪中,李幼仪亲手给王辰浩披上貂绒大衣,依依不舍的帮他整理着仪容,嘴里不停地唠叨嘱咐着。

    二人总是有着说不尽的缠绵情话,羡慕死了附近的亲兵们以及门口处的李府女眷们。

    不远处,李鸿章打趣儿张佩纶道:“很像幼憔当年啊!”

    “是啊!”张佩纶脱口应着话,从王辰浩和李幼仪二人的身上,他似乎回想起以前他和李菊藕的甜蜜日子!

    “可惜我们都老了!”李鸿章叹口气,不想再羡慕下去,径直上了马车。

    张佩纶苦笑了一下,冲着王辰浩喊了一嗓子,也跟着上了马车。

    “乖,快回去吧!我过两天就回来了!”王辰浩轻轻抚摸着李幼仪那已经冻得通红的俏脸,心中很是舍不得。

    李幼仪见李鸿章和张佩纶二人已经上了马车,知道他们定是等得不耐烦了。她毕竟生长在官宦家庭,深知做事规矩和撒娇的火候,于是上前又拍拍王辰浩身上的积雪后这才放人。

    王辰浩趁着李幼仪不注意,捧起她的俏脸便是一吻。李幼仪顿时瞪圆了眼睛,暗讨夫君平时在家里不规矩也就算了,怎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这样,顿时又羞又气,正要恼他时却见王辰浩已经松口,哈哈大笑着跑向马车。

    看着王辰浩开门上了马车,李幼仪顿时羞恼的跺跺脚,在一干姐妹姑嫂们的暗笑声中,立刻风一般的闪人了。

    李鸿章的车队在风雪中缓缓前进,王辰浩上了马车后自然少不得被李鸿章和张佩纶调笑一番。他们二人无非就是羡慕年轻人的甜蜜,但很快他们便转入正题。

    马车内非常宽敞,三人围着一个火炉子坐着,一边取暖一边谈着正事。

    李鸿章已经从张佩纶那里得知了王辰浩的心思,对他这点野心,李鸿章还是欣赏的。换句话说有野心才值得李鸿章来培养。当然了,李鸿章和张佩纶只能猜出王辰浩想当新军练兵大臣,只是王辰浩更远更深的战略目的却是猜不到的。

    李鸿章说道:“朝廷的确有趁机编练新式6军的想法,但一直未敢轻举妄动。这次几个御史联名弹劾6师官员,身后定然少不了这方面的影子背后支持!”

    张佩纶说道:“想必有这等眼光的人定然少不得鬼子六了!”

    鬼子六奕䜣自天津和谈被启用后,被慈禧大为倚重,先管理总理衙门,前不久更是被任命为海军衙门会办大臣,掌海军衙门事宜。

    李鸿章点点头,道:“不管有没有他的影子,海军衙门关乎我北洋大局,我们都得过去拜访!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若是真有他的影子,那正好这次就一块跟他谈了!”

    说着李鸿章转向王辰浩,又道:“辰浩说说你的练兵想法吧!”

    王辰浩脑海里一直在准备着这方面的知识,此刻已经整理的差不多了,于是回答道:“甲午一役,6师中湘军、淮军、防军、练军连连败北,相继**不堪用。而朝廷的八旗兵和绿营兵就更不用提了,早在太平天国时代就已经被证明是废物了!国朝无6师可用,这次侥幸让俄国人帮忙喝退了日军,但6师的纸老虎之无用已经被各国列强们看穿,若不赶紧编练一支新式6军来,恐怕列强们会忍不住对我们动手!”

    张佩纶补充道:“辰浩说的不无道理!区区一个东洋小国6军都可用让我们捉肘见襟,西洋6军强于东洋数倍不止,窥视天朝物产资源之心昭然若揭,若不有所动作决计不像他们的作风!”

    李鸿章点点头,深虑道:“老夫拜会俄国公使库曼时,从他的字里行间已经嗅到了危险气息。俄国一直视东北为他们的口中之物,帮我们赶走了日本人,不外乎是想独吞而已。库曼多番试探老夫要求朝廷还他们的人情,称他们没有驻扎大型舰队的港口,希望我们能够提供一处类似旅顺港的良港给他们舰队过冬之用!”

    王辰浩自然知道俄国人窥视旅顺港已经十几年了,历史上甲午战后,日本迫于三国干涉压力,将辽东归还给清帝国,但清军接管旅顺港第二天,俄国舰队便凭借干涉还辽之功将旅顺港霸占了。如今历史虽然改变了,但沙俄的野心并没有改变。

    王辰浩于是道:“我们的水师已经补充了弹药和维修设备,以俄国远东舰队目前的力量还不足以强行霸占旅顺港!不过,如果俄国修通西伯利亚铁路后,6军可以大规模进驻海参崴时,那时他们就会直接走日军的路线派6军入侵东北了!因此,我们编练新式6军可以拒俄拒日,有这个借口就足够了!”

    张佩纶说道:“虽然6师不堪一击,但放眼国朝上下各地6师,咱们淮军还是最强的。至少聂士成、宋庆所部的战力还在!如果朝廷编练新式6军的话,岳父大人得抢了这个头彩!”

    李鸿章点点头,笑道:“这是自然的!此次进京老夫便借着御史弹劾之机,重新整顿淮军!顺便再提出编练新式6军!不过,辰浩你想当这个练兵大臣,得要有些本事才行!否则就算老夫任命你了,淮军那边嘴上服软心里也不答应!”

    王辰浩心中明白,李鸿章在变相的说他年轻资历浅怕是驾驭不住淮军将领,当然李鸿章肯定有办法帮助王辰浩树立威信,但他只想看看王辰浩的本事到底有几斤几两。

    王辰浩想通此间关节后,心中已准备妥当,于是回答道:“新军将全部采用列强新式6军编练方式进行操练,全部使用西洋武器装备和管理制度。人员方面,军官全部从北洋武备学堂里选拔,他们是学生,少了军队里的陈旧习气,容易管理,而他们本身学的就是西洋武备战术课程,用起来事半功倍。士兵从民间招募,进行严格体检,有不良习惯的一概不收。老实巴交的农民优先考虑,因为他们最容易管理!”

    李鸿章和张佩纶听着前面的话连连点头,听到最后一句时顿时忍不住笑了起来。

    李鸿章不担心别的,只担心王辰浩太年轻驾驭不住新军官兵,本以为王辰浩会选择让李鸿章挑一些淮军干将辅佐他,岂料王辰浩早就盯上了北洋武备学堂。军官从那里挑选的确容易管理的多,而王辰浩也不用淮军士兵,而是直接另立炉灶招募憨厚耿直的老百姓,这老实巴交的农民可好管的多了。上至军官下至士兵,王辰浩全部换新的,这样他管理起来肯定容易的多。加上背后有李鸿章撑着,这新军还真就能练得动。

    张佩纶笑道:“辰浩果然大才!”

    李鸿章也是满意的点点头,王辰浩的想法每每出人意料但却无不符合实际之需,自是让他大为喜欢。

    “辰浩的纸上谈兵暂时算是通过了!不过老夫的北洋武备学堂每年培训出来的不过五百人,你全都拉走了肯定不行!”

    王辰浩急忙道:“那就请岳父大人帮衬着挑些合适的淮军旧将也成!”

    “小滑头!”李鸿章饶有深意的看了王辰浩一眼再次哈哈大笑,这回连张佩纶也忍不住大笑出来,暗讨王辰浩进退有据,编练新军自然不能把淮军旧将们都冷落了,他们当中还是有不少优秀的人才的,不能一棒子都打死。

    

正文 第41章 海军衙门也管铁路

        李鸿章的车队在风雪中快行驶着,王辰浩以为车队会去码头,岂料车队却是在天津老龙头火车站停下了。

    由于清廷中央出于战略安全考量,北京和天津之间除了一条狭窄的驿站马道外,并无公路连接。而天津电报局成立后,这条马道也被废除,官员往返天津北京只能走运河水路。而冬天运河水位低经常封冻,是以去北京的交通十分不便。

    这在后世显然是吃不消的,但此时清帝国的顽固派们却是大为高兴,以为这样交通不便敌人不容易攻入北京。殊不知这是自欺欺人,若是敌人攻击天津门户,北京同样也很难增援。甚至八国联军攻陷天津时,北京的慈禧都不知道情况,从而贸然对十一国宣战。若是她早点知道这消息的话,恐怕她可没那个胆子宣战了。

    清帝国洋务运动三十年,但是因为保守顽固派的反对,使得洋务运动效果大打折扣。不说别的,此刻王辰浩终于知道,原来大清帝国此时已经有了第一条铁路——津唐铁路。

    津唐铁路是李鸿章为了把唐山的煤炭运至天津水关码头而修建的货运铁路,为了修建这条铁路,可是花费了李鸿章巨大的心血。

    众人下马车进入火车站,一路上张佩纶给王辰浩讲解着期间生的一系列荒唐故事。王辰浩一直以为洋务派在清末是最强大的,殊不知在铁路方面,洋务派同顽固派搏斗了三十多年最终还是败了。

    清廷守旧顽固派的力量是强大的,是以李鸿章这等天下第一督抚大臣在执掌直隶和北洋的前十五年间仅仅修了1o公里铁路,后来因为中法战争后暴露了一连串问题,清帝国成立海军衙门才允许李鸿章修通了津唐铁路。

    令王辰浩大跌眼镜的是,铁路归海军衙门管,李鸿章为了把铁路修到北京不得不向醇亲王奕譞示好。奕譞虽然同意了李鸿章修津芦铁路,但偏偏顽固派坚决反对,李鸿章不得不向张之洞示好,引为外援。这样顽固派同意修铁路,岂料张之洞又拖李鸿章后退,提出先停止津芦铁路,先修卢汉铁路。卢汉铁路全长三千华里,需耗银三千万两,以清帝国的财政猴年马月也修不完。很快,朝鲜局势动荡,日本出兵朝鲜让清帝国紧张北方祖宗之地安全,于是李鸿章提出修铁路入东北计划得到批准。

    这样,李鸿章可以借机会修津芦铁路了。然而,这时候醇亲王奕譞突然死了,海军衙门落入奕劻手里。奕劻只认钱,压着铁路的事情不放,并以此不住地敲诈李鸿章,结果直到甲午战争爆前,这条津芦铁路也没修成。甲午战争期间更是没钱去修,一直搁置到现在。

    如今,奕䜣入主海军衙门,李鸿章自然得去拜访他了,希望能够顺利的修铁路。

    在王辰浩看来,满清朝廷就是挨打后才会有三分钟热血。中法之战后开了海军衙门,动了修铁路心思。甲午之战后开建新式6军,把铁路工程提上日程也是必然。

    于是道:“恭亲王和醇亲王都是少有的有识之士,加上甲午一战暴露出朝廷6师增援不利的情况,我想修铁路之事应该没问题了!”

    “但愿吧!”李鸿章看起来不报太好的结果,张佩纶给王辰浩解释道:“恭亲王和翁同龢关系密切,当年有一起被赶出总理衙门的‘友谊’,不能不防备!”

    王辰浩顿时愣住,忽然想起李鸿章和翁同龢之间的过节,顿时苦笑。

    火车不长,只有六节车厢,巨大的蒸汽机车头在王辰浩的那个年代只能从老旧照片上才看得到。

    “津唐铁路不是去唐山的吗?”王辰浩突然想到了这个问题。

    李鸿章和张佩纶对视一眼,神秘的笑了笑,后者悄悄给王辰浩解释道:“这是咱们自己偷着修的!但也仅仅只把津唐铁路延长到廊坊附近而已,过了廊坊就不归咱们管辖了,也就不敢再修了!”

    王辰浩笑了笑,正应了那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话,这李鸿章也并不完全听清廷的摆布。

    上了火车后,李鸿章要求王辰浩把他的练兵条陈详细写下来。王辰浩想到后世很多东西如果长时间不去想的话很容易忘记,因此选择用纸笔记下来。

    火车抵达廊坊时,王辰浩已经写好了他的练兵条陈。李鸿章接过来一看顿时皱眉,只见王辰浩写的全都是简体字,而且还歪歪扭扭的,李鸿章只能靠着前后字句来大致判断他不认识的字句。

    “回去后,幼憔要督促辰浩多多练习书写才是!”

    李鸿章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交给张佩纶,让他重新抄写一份并做整理后再给他看。

    对此,王辰浩只是尴尬的笑着。

    从廊坊到北京就不远了,那里有李鸿章专门留置的车队,众人直接上车前往北京。

    天黑前,李鸿章的车队抵达恭亲王府门外。自有报牌官上去叩门递牌子,同时先把给奕䜣的几箱子礼物抬进去。

    李鸿章时间掐的很好,送礼赶在风雪交加的傍黑天里,不被人现,同时他告诉王辰浩准备好在王府里好好的大吃一顿,吃够本先。

    好吧!王辰浩不得不佩服李鸿章的算盘打得够响,够爷们!

    “王爷有请李大人、王大人、张先生!”

    张佩纶因为无官职且有朝廷降罪在身,按例是不得见恭亲王的。不过,今天李鸿章是以带着两个女婿来串门的身份来见奕䜣,因此奕䜣才让张佩纶进去。

    外面风雪大,李鸿章和王辰浩的亲兵卫队被安排在王府厢房里等候。

    李鸿章带着王辰浩、张佩纶跟随管家进入王府,刚走到前厅外,就见一人哈哈大笑几声迎了过来,正是恭亲王奕䜣。

    两人见面,自是少不得官场上下的一番海吹褒捧。而张佩纶赫赫有名,自然是见过鬼子六的,二人也很熟络。

    当然,王辰浩和奕䜣也见过几面,是在天津谈判的时候。但那时奕䜣并未对王辰浩上心,以为一个毛头小子能有什么本事,代答不理的。

    如今他不敢再小瞧王辰浩了,何况还是李鸿章的四女婿,地位不同了,奕䜣自然要重视他起来。

    “后生可畏啊!”

    “王爷过奖了!王爷才是大清皇族中最有见识的!卑职只是繁星一点,岂敢跟王爷皓月一般争辉?”

    奕䜣哈哈大笑几声,也不多言,急忙请三人入内。

    

正文 第42章 拜门子

        走进王府正厅,王辰浩顿时觉得热气扑面而来,浑身顿时暖洋洋的热乎感。

    这个年月,可没有温室效应,是以北京城比王辰浩那个时代冷了许多。他穿着一身絮绒厚妮子衣装和棉皮鞋,外套极地貂绒的披风都挡不住冷。

    这时上来三个王府俏婢,伺候三人脱去外套和帽子。李鸿章和张佩纶并不惹她们主意,都是正常的清代男装,唯独王辰浩穿的是长长的厚尼子洋装礼服,高高竖起的立领,戴的是欧美流行的翘边爵士帽,顿时吸引了王府丫鬟们的瞩目。

    伺候王辰浩更衣的是一个绿衣丫鬟,十二三岁的模样,精灵般的大眼睛加上白嫩的脸蛋儿,看上去很是秀气,标准的小美人坯子。王辰浩见她打量自己,于是童心大起,小声打趣儿她道:“怎么?没见过帅哥?”

    王辰浩自然谈不上帅气,普普通通的大众平凡脸,也就是在这个年代穿洋礼服相当时髦,这才引得小丫头对他好奇而已。

    绿衣俏婢忍不住扑哧一乐,旋即觉得失态,急忙给王辰浩陪了个万福,拿起他的衣帽逃似的溜走了。

    王府的丫鬟都比别人家的俏媚,只这一点就比别人更有面子。这让王辰浩有些心痒痒的,暗讨将来也得给他的府邸里整一批水灵的小丫头来撑撑场面才行。

    再看大厅更是不一样,比之李鸿章的总督府大厅要敞亮豪华的多。十几根几人粗的朱红漆的柱子支撑起了整座大厅,上面雕龙画凤栩栩如生,每个柱顶都是一副数米高的黄绫绸缎面儿的窗帘,上打着大红色的中国结。

    这厅堂怕是有几百平米大小,尽皆铺着红地毯。王辰浩走在上面,只觉得比他家的地毯要厚了三分,踩上去软绵绵的甚是舒坦。

    周围没有他那年代常见的供暖设施,因此王辰浩猜想地板底下准是通了十几道火炕,否则偌大的殿堂内不可能这般暖和。

    大厅很空旷,没有太多的摆设,但是每个柱子左右都摆着一对一人多高的景泰蓝。这年月的景泰蓝皆为人工烧制,每个造价不少得一两万两银子。

    王辰浩拿眼一扫,不下十几个,丫的真有钱。

    正中央是一幅巨大的象征着长寿的百鹤图,下摆一张八仙桌,左右各一张八仙椅。

    主次之分,奕䜣自坐到左侧主位上招呼三人。特意指示李鸿章坐到八仙座右侧。

    李鸿章虽然爵封一等伯,但依然不敢坐到八仙座右边,拱手谢过王爷,然后坐到左面一排座椅第一位上。

    王辰浩跟着坐在第三位上,但被张佩纶阻止了,让他坐到第二位上,理由很简单,在恭亲王府座位次序就是官职大小的象征。

    众人分主次大小落座后,奕䜣作为主人自然得先拉开话匣子了。

    “李大人有些日子没来我这王府了!我这里也无甚变化!”奕䜣这话明显怪李鸿章这些年都不来看望他。

    李鸿章尴尬一笑,回答道:“公务繁忙,却是有些时日没来王府给六王爷请安了,还望六王爷海涵!”

    奕䜣哈哈一笑,爱新觉罗家男子特有的凸额头扁担脸细眼睛在这一刻显得更像卡通动画里的加杰特大叔。

    “李大人多虑了!被闲置在家,自然不如老七家门口的门庭若市了!”

    老七便是醇亲王奕譞,作为跟奕䜣有着同等名望的皇族成员,奕䜣太过恃才傲物自然惹得慈禧不高兴。而奕譞才学见识不比奕䜣差,但却懂得韬光养晦,最终成为慈禧最信得过的七王爷,而奕䜣则被罢免闲置在家。

    不过,经过这些年的闭门思过,奕䜣的棱角已经被慈禧磨平了,若是在当年肯定少不了大骂李鸿章一顿。

    李鸿章知道奕䜣被闲置在家这么多年肯定有气要撒,正待解释时却见奕䜣笑着摆摆手,打断他说道:“李大人无事不登三宝殿,有话就先说出来吧!”

    奕䜣开门见山,李鸿章自然也不能落了俗套,于是将他的想法说了出来,无非是他此行的真正目的,关于疏通海军衙门修建铁路的事情。

    唐山天津的线路修通后,李鸿章视察了这条铁路,亲身体验了铁路的快捷,大为满意地说:“从天津到唐山的铁路一律平稳坚实,所有桥梁和机车都符合要求。除停车检修时间不计外,全程二百六十里,只走一个半时辰,比轮船快多了。”

    奕䜣点点头,这国朝第一条铁路他自然是坐上去体验过的。

    这时李鸿章信心大增,想趁热打铁再把铁路从天津延伸到京城附近的通州,再从唐山往北修至山海关,然后进奉天、吉林直至黑龙江将军署黑龙江城(江西瑷珲),其理由是津通路、津黑路将沿海与内6联结起来,可以“外助海路之需,内备征兵入卫之用”,有利于军事、防务,保卫东三省。

    奕䜣这些年闲置在家也没少关注国内外大事走向,自然明白这铁路的价值,于是道:“本王也略知一二,铁路乃国家经济、政治和军事命脉,本王又不是老顽固,甲午一战更加暴露国朝没有铁路调兵之弊端,因此本王绝对不会断了老七先前应承下的事儿,李大人不必担心!这路你尽管修便是!费用问题本王将会尽力为你争取!”

    “如此多谢王爷了!”李鸿章万万没有想到奕䜣竟是如此通情达理,看起来这些年的确已经磨掉了他的棱角,使他少去了霸气却多了世故,也不知道是福是祸。

    接着,李鸿章同奕䜣商议了一些关于修建铁路的细节问题,主要还是银子问题。一里铁路一万两银子,如此高昂的价格暴露出清帝国工业的脆弱,全部依靠进口,自然贵的要命。

    尤其是津唐铁路,在这条铁路的建设上,英、法、德等国争权夺利互不相让,铁路成了“混血儿”——铁轨由英、德两国购进,机车购自法国,铁桥工程包给了法商,长达6年的勘测设计却由英国人独揽。

    王辰浩听在耳里,叹气在心里。

    不过,奕䜣既然表态支持李鸿章修筑北京至东北的铁路,李鸿章这次来的目的也算是达到了。

    而带上王辰浩过来,不过是拜拜门子,认识一下清帝国高层的大员而已。

    这就好比王辰浩那个时代的豪门规矩一样,不是你成为了暴户就变成豪门的身份了,需要有人引荐才可以被豪门圈子所承认。

    此刻王辰浩便是这么个暴户的角色,而李鸿章便是引荐人,领着王辰浩进入高层圈子的大门内,至于王辰浩将来能够成就多大的角色,只能是那句话: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了!

    

正文 第43章 双胞姊妹

        恭亲王府内,正月里的喜庆红灯笼高高挂在屋檐下,灯火通明。

    雪不停的下着,仆役们披着蓑衣冒着大雪在厅外甬路上不断地清扫着积雪。

    扫完前面不多时,后面便被积雪覆盖,但他们还得不停的清扫下去,因为这里是王府容不得积雪压路。

    一班累了就换下一班,冷了就搓搓手,亦或者跳两下活活血。

    正厅内,欢声笑语却是另外一个世界。

    此刻,李鸿章如愿以偿的等到了奕䜣请客吃晚饭的机会,自然不会错过,得海吃他一顿才够本。

    奕䜣今天也很大方,正月里是皇宫最为奢侈的一个月,这段时间每天太后、皇帝都会将宫里头的山珍海味赏赐给宗亲皇戚,恭亲王府赏的最多,可惜奕䜣认定不旺吃不下堆在库房里也是腐烂浪费,因此索性拿出来打点客人更为妥当。

    别看李鸿章是天下第一督抚,这皇家的美味佳肴光给北京城内的皇亲国戚们都分不过来,还真就轮不到他的份,因此每年的这个时候,这位李老爷子便跑回北京城里蹭饭吃。

    今次王辰浩和张佩纶算是借光了,也吃一顿皇家宴过过嘴瘾。

    奕䜣请众人坐下,吩咐侍女们上菜,然后又叫来管家轻声吩咐了几句。

    管家离开,奕䜣则陪伴三人饮酒吃菜,谈笑话事儿。

    酒席上很快摆满了三十多道美味佳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每道菜都做到精致绝伦,活脱脱的一件件艺术品。

    只可惜,王辰浩被李鸿章和张佩纶的眼神紧盯着,示意他不要施礼。吃东西斯文一些,万不可在恭亲王面前丢人,这关乎李鸿章面子问题,自然没得商量。

    好吧!看着满桌子的美酒佳肴,王辰浩只能像“闺秀”一样的细嚼慢咽,别人夹一筷子他才能跟着夹一口吃。李鸿章和奕䜣放下筷子谈话,他只能干坐着旁听。

    不多时,大厅西角出来十几个乐师,立时起劲的吹奏起来。

    王辰浩惊奇的看过去时,只见十几个姿容俏丽,垂着燕尾形髻,穿着质轻料薄各色彩裙的舞姬,翩翩若飞鸿地舞进殿内,顿时载歌载舞起来。

    彩带在半空中一圈圈翻转着,美轮美奂。而舞姬们每每展现出她们的乳浪**,作出各种曼妙的姿态,十分撩人的心神。

    王辰浩不由得咂咂嘴,暗讨男人做到这个份儿上才是不枉此生!

    若说李幼仪是王辰浩感情上的奋斗目标的话,那么此刻恭亲王府里的奢侈生活则成了他在生活上的奋斗目标。虽然距离差距太远,但王辰浩相信凭借他的时代的头脑,早晚有一天是能够达到这个目标的。

    王辰浩心中已经暗自笃定,确定了未来生活上的新目标后,自是信心百倍,嘴角不由得微微露出了自信的弧线。

    这时,乐声由代表安定的e调转入和爱的bsp;  众舞姬倏地一闪,彩带抖飘间,两个身穿紫色纱衣的高挑女子众星捧月似的舞动而来。二女的纱衣轻薄,美丽的**若隐若现,暗色的身体曲线凸显凹凸有致的丰满美感。那舞姿一起,婉若青云拂过碧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两个妙女子舞姿婀娜,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之间都显示出了她们的“瑶池仙子”般妖娆起舞不禁让人感到她们如仙女一般飘飘轻盈。

    乐声随着舞姿的意境而变幻着,也许是那紫纱薄履的效果,让席间四个老少爷们的心也随之而飘起。

    尤其是王辰浩,正是新婚蜜月期,女色方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