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唯我独裁(巡洋舰)-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法国政府在随后的法俄对话中顿时不再明确表态介入战争,这令俄国方面非常恼火,尼古尔二世为此大发雷霆,发誓将来一定要让喜欢管闲事的英国人吃屎去。

    随后一个礼拜,唐绍仪陆续访问了法国和德国两国并同德法两国分别展开对话和谈判。唐绍仪的目的不外乎就是让这两个欧洲强国在未来的中俄冲突中保持中立,两不相帮。法国碍于中英同盟的订立自然不会再叫嚣着介入了。

    不过德国却并不买账,此时德国和英国在南非问题上闹得非常不愉快,见中英结盟后,德国非常不高兴,因此对于唐绍仪的要求,德国政府依然表示会为俄国海军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过德国政府否认会介入中俄冲突,原因是德国同样忌惮英国的强大海上力量。

    唐绍仪结束了欧洲访问后,随后来到美国。虽然美国政府同中华帝国在巴拿马问题上闹得很不愉快,但是两国在菲律宾问题上还保持着密切合作。二十多万美军在菲律宾作战,需要依靠中华帝国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基地的支持。美军的弹药、粮食、医药、煤炭等物资补给从〖中〗国进口比从本土运来可以节省三分之一的费用,节约成本总额高达两亿美元,而美菲战争打了快三年了,还没有消灭菲律宾军队,因此美国国防部在不确定美菲战争何时结束的前提下,还得依靠〖中〗国。

    当然,王辰浩不认为美国会支持俄国,他让唐绍仪访问美国只是顺道。因为王辰浩希望唐绍仪到美国顺道将美洲银行储备的黄金运回国,王辰浩准备将美洲银行总部迁到上海。

    王辰浩的美洲银行的黄金储备已经达到六千吨,其中在天津储备有三千四百吨,大部分是帝国银行的黄金,也就是中华帝国的国家黄金储备。王辰浩称帝后,决定将他个人资产和国家资产分开,因此天津的黄金储备将大部分运回北京帝国银行。而王辰浩在纽约的黄金储备达到两千四百吨,放在美国王辰浩觉得不安全,因此将黄金运回国内储存。

    另外,唐绍仪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到美国继续圈地。

    自从王辰浩上次在美国东德克萨斯州圈地卖石油后,美国人疯狂的闯进德克萨斯州,到处寻找石油。王辰浩在洛克菲勒财团的石油股份的价格已经涨到了两亿美元,考虑到洛克菲勒财团即将面临美国政府的反托拉斯法制裁,到时候洛克菲勒托拉斯将被拆分,股票价格将暴跌,于是王辰浩命唐绍仪将他持有的股票先卖掉,等到几年后洛克菲勒财团的股票跌至谷底时再重新买回,这样王辰浩从中可以多赚几千万美元。

    唐绍仪抵达美国后,迅速跟小洛克菲勒会谈,将王辰浩持有的两亿美元股票卖掉。此时洛克菲勒石油股票依然在上涨,没有人知道洛克菲勒石油股票将大跌,包括小洛克菲勒在内。

    小洛克菲勒问及唐绍仪为何王辰浩要将股票抛掉,唐绍仪称中华帝国正面临来自俄国的战争威胁,因此作为帝国皇帝,王辰浩需要用钱。

    小洛克菲勒觉得有理,于是他便出两亿美元将王辰浩的股份买下。!。

    感谢各位书友鼎立支持

第二卷 经营北洋 第269章 第二次美国圈地

    

    早在王辰浩在美国东德东萨斯州第一次圈地卖石油后,没过多久,

    王辰浩便再次派人秘密在美国圣华金、洛朽矶、加利福尼亚西南沿岸、伊利若斯、堪萨斯东北、威明顿、库克湾、乌尼斯塔、阿纳达科、

    希尔斯等地区秘密圈地,并派出十几支石油勘探队在这些地区打井勘探。(阅读本书最新章节请访问    经过三年多的勘探,勘探队陆续在洛朽矶、威明顿、库克湾等地区发现了八处大油田,储量超过十一亿吨。其他地区暂时还未发现石油,但是王辰浩明确告诉勘探队那里有大油田,因此勘探队无法去别的地方,只能在王辰浩划…定的区域内寻找石油。王辰浩知道他划定的这些地区的范围并不是很大,只是目前〖中〗国的这些勘探队的技术和能力还有限,所以他们只能发现一些埋藏浅的油田。

    但王辰浩并不着急,这些地方涵盖了美国80%以上的油田储量,将会有一百多处油田区,总量高达一百二十亿吨,哪怕花费几十年在上面也都划算。

    眼下发现的八处大油田中,洛朽矶地区占了五处,总量六亿吨左右。王辰浩决定让唐绍仪将洛朽矶的五处大油田卖出去,按照当前美国大型油田的价格,这五处大油田可以卖出三亿美元的好价钱,而王辰浩花在地皮上的钱和石油开采权却不超过一千万美元。

    至于其他已经发现的三处油田,王辰浩下令立即封堵,并将周边石油成田区的土地全部买下来,以备将来之用。

    王辰浩知道油田不能一下子都拿出来,那样会导致油田太多而价格暴跌,因此王辰浩决定每隔两三年时间便拿出几个大油田出售。通过这种方式来一直保持高额利润。

    洛衫矶的五处大油田王辰浩让唐绍仪联络策林根家族、花旗财团、克利夫兰财团这三个跟王辰浩关系好的大财阀,计划卖给他们。因为他们最有钱,最可能在短时间内出钱把油田买下。

    很快,唐绍仪跟三大财阀取得了联系,将五处大油田的情况告诉给他们后,三大财阀都非常感兴趣。他们相信五块大油田的石油储量,因为之前王辰浩曾经在东德克萨斯成功的圈地卖石油。有了先例,所以唐绍仪几乎没有费多大口舌便将五块油田都卖了出去。

    由于策林根家族是帝国恭妃的娘家,因此策林根家族分了两块大油田,克利夫兰财团分得一块油田,花旗财团实力雄厚,一口气吃下了剩下两个油田。三家财团最后出资合计2。8亿美元将五块大油田买下,比之前唐绍仪估测的市场价三亿美元便宜了两千万美元,造成这种情况都是策林根家族的老皮特死皮赖脸的跟唐绍仪讨价还价,甚至给王辰浩和洛希尔亲自发电报,最终王辰浩看在洛希尔身怀六甲的面子上,卖给策林根家族的两块大油田分别便宜了一千万美元。

    这样,王辰浩在美国第二次圈地卖石油净得两亿七千万美元,加上从洛克菲勒财团套现的两亿美元,王辰浩的个人资产增加到三十六亿多美元,如果算上王辰浩作为帝国皇帝而得到的前朝皇室财产的话,王辰浩的个人财产将达到五十亿美元,就快要追上罗斯才尔德家族的六十亿美元总资产了。

    当然,这个结果的前提是王辰浩没把紫禁城算在内。

    王辰浩第二次从美国圈钱的主要用途是准备对俄作战。这笔总额4。7

    亿美元的资金全部被兑换成黄金运回国内,而王辰浩以个人名义将这笔巨款借给帝国政府。帝国政府于是以这批黄金为基准。印制4。7亿龙币作为战争储备军费。

    王辰浩从美国套现了4。7亿美元的黄金,而美国也刚刚实现金本位制没多久,黄金市场还并不稳定。套理4。7亿美无的黄金就像一块大石头砸进了平静的湖面一样,掀起一阵阵浪花和*漪。此举差一点又引发了美国黄金挤兑危机,对此美国政府随后就向中华帝国政府抗议,称这是中华帝国对美国发动的金融战争。

    不过,中华帝国外交部随后给予反驳,称中华帝国皇帝这是在帮助美国政府检验美国的金本位制改革成果。

    对于其他列强们来说,他们关注的是王辰浩用这笔钱干什么。同样,中华帝国政府也如实回应,这黄金将作为帝国的战争黄金储备之用。对于中华帝国的这个解释,各国列强们都表示理解。于是美国政府的抗议便很快石沉大海,各国列强不再过问,很快便不了了之。

    中华帝国政府在跟英帝国结成军事同盟后,在对俄外交战上胜利的扳回一局。而比起沙俄帝国靠着俄皇尼古拉二世出国访问,低三下四的从法国和德国筹集五千万英镑的战争军费,折合龙币2。5亿,而且还是带利息的借款。反过来,中华帝国皇帝只是在美国圈了几块地皮卖掉后边筹集到了4。7亿龙币,并且九偿借给中华帝国政府作为战争黄金储备。二者比起来,差距悬殊,沙俄皇帝尼古拉二世真应该买块豆腐自己撞死算了。

    1990年九月,中华帝国五十四镇常备陆军陆续完成了扩充,达到井时编制。这样,中华帝国陆军便从现在的五十四镇扩充五十四个军,一百零八镇总兵力达到一百六十二万人。

    五十四个军编为十二个集团军,每个集团军下辖来三到六个军不等。其中第一集团军、第二集团军划给北京军区指挥,并成立第一集团军群,下辖十二个军,配合御林军、禁卫军一起保卫京畿周边安全。

    第三集团军、第四集团军、第五集团军划归奉天军区指挥,成立第二集团军群,下辖十二个军,以保卫东北为第一要务,并协防蒙古东部。

    第六集团军、第七集团军、第八集团军为兰州军区编制,成立第三集团军群,下辖十四个军,保卫中华帝国面积最大的大西北地区为第一要务,并协防蒙古西部。

    国防部考虑到战事一起将无法估计东南、西南和东部地区,因此为了统一指挥各省驻军,国防部继奉天、北禀、兰州三大军区之后,成立山东军区、成都军区、南京军区、广州军区四大军区。

    其中第九集团军归山东军区直辖,南京军区管辖第十集团军,分给成都军区的是第十一集团军,分给广州军区的是第十二集团军。

    新成立的四个军区,加上之前的三个军区,中华帝国便拥有七大军区。

    北京军区、奉天军区和兰州军区依然是主力战区,国防部将帝国陆军的精锐部队几乎全部集中在了这三大军区里。其他军区大部分都是扩编后的军队驻扎,基本上都是预备役和新兵组成。

    同样,在武器装备上,北京、奉天、兰州三大军区三十八个军全部换装了更为先进的勃朗宁1897式系列的步枪、骑枪、手枪和重机枪。

    火炮方面,北洋兵器重工在原先的克虏伯大炮的基础上,模仿法国施耐德兵工厂生产的乃毫米口径野战炮的制退机系统,开发出改进型的先进液压制退机系统。

    这样一来,中华帝国陆军的火炮便有了更强的速射能力,较之以前使用的德国式弹簧制退机系统的火炮,在射击速度上更为快速,一次校准射击诸元后,勿须再修改,炮位基本上不会因为开火产生的后坐力而移动。

    在增加了液压制退机后,北洋兵器重工也按照陆军部的要求,对火炮口径做了调整。因为炮弹装药已经改为了最强大的黑索金火药,相应炮弹尺寸和火炮口径需要调整,以便配合战术战役使用。

    新更改的火炮口径为团级野战炮75毫米和105毫米,师级火炮口径增加到155毫米。至于师级火炮增加到155毫米后,火炮自身重量并没有增加多少,因为北洋兵器重工已经放弃用克虏伯钢材进行生产火炮,转而使用中华特种钢来制造。这样北洋兵器重工便不用在向德国克虏伯公司缴纳高额的专利使用费,反而大规模采用价格更合理,质量更高的中华特种钢更为划…算些。同时,也能刺ji直隶钢铁公司的快速壮大和发展。

    由于新式火炮使用的钢材、技术和口径都不在学习德国,发射的炮弹更是领先世界的黑索金高爆弹药,新式火炮上面已经找不到德国式的任何影子,于是德械正式跟中华帝国陆军告别。帝国陆军也从此开始全面装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武器,从此世界武器装备名词中,多了一批以中械冠名的先进装备,并由此引领新时代的潮流。

    同样,步兵火力装备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雷击炮也全面得以升级。以前中华帝国陆军的雷击炮分作51毫米、82毫米和107毫米三个口径。在经过多次陆军实弹演习之后,陆军部发现雷击炮的作战用途十分广泛,在雷击炮采用中华特种钢之后,重量轻了不少,单兵搏带更为方便。于是陆军部为了追求更优秀的步兵作战能力,即在没有炮兵支援的情况下,步兵自身便拥有更强的进攻和防御的能力。于是,雷击炮的口径也因此发生了变化。最终改为60毫米、80毫米两种,放弃107毫米雷击炮。前者51毫米雷击炮有些鸡肋,威力和射程一般,步兵使用手雷更为直接。同时,51毫米小口径雷击炮工艺相对复杂,成本和战斗力不成比例,因此改为60毫米。107毫米则因为重量太大,需要三到五个士兵携带,对于步兵的载荷是个很大的问题,因此裁掉107毫米雷击炮。!。

    感谢各位书友鼎立支持

第二卷 经营北洋 第270章 世纪成就

    1900年,注定是中华帝国同沙俄帝国jī烈博弈的一年。

    中华帝国和英国缔结军事同盟,算是在外交上和沙俄帝国打成了平手。而在随后的战争资金储备上面,中华帝国准备了4。7美元经费,压到沙俄的2。5亿美元。不过在军队数量上面,沙俄叫嚣着可以投入180万大军对华作战,而中华帝国只准备了162万军队,在一线地区只有38个军,总兵力不过114万人,在军队数量上面中华帝国处于下风。

    不过,在军队装备和作战训练上面,中华帝国陆军再次扳回一局。

    中华帝国北方三大军区作为对俄战争一线战区,三十八个军的一线主力作战部队除了换装了中华帝国最新式的先进武器装备之外,单兵防护装备也大幅度提升。

    例如中华帝国一线作战部队的一名普通二等兵,装备勃朗宁刃式步枪一支毫米子弹100发、蜂窝式手雷四颗,钢盔和军帽,野战军靴和布鞋,作训服和常服、雨衣、刺刀(军刀),军楸,指南针,水壶,以及行军背包等。

    其中钢盔、野战军靴和作训服等明显有别于当前世界各国的外军。

    钢盔质量明显比同时期的外军钢盔高出一大截,采用大型冲压机对中华特种钢一次xìng冲压成型,比外军钢盔提升50%防护能力,有效抵御和弹开80%米外来袭子弹和弹片杀伤。野战军靴为皮革制钢底儿钢头,有效保护士兵的脚部,提升行军能力。而作训服为mí彩装,夏季作训服为草绿相间mí彩。冬季作训服为灰白黑交错相间的mí彩,可以大大提升士兵野战时的隐蔽和生存能力。

    中华帝国陆军部一直奉行帝国皇帝王辰浩关于质量建军原则,因此就各国单兵装备开支数额来看,沙俄陆军单兵装备平均不足引丑美元,法国陆军和英国陆军单兵huā费在元左右bō动,德国陆军单兵装备标准在十九世纪以前一直未世界最高,达到元。

    而到了20世纪,中华帝国陆军单兵费用超过德国陆军的单兵标准,在1900年达到元,达到世界第一。

    当然,在先进武器装备的支撑下,在经过中式军训的严格的训练后。中华帝国陆军的作战能力也直线上升。中华帝国陆军在北洋陆军时代便被称之为仅次于德国陆军的军队,经过第一次中俄战争后,中华帝国陆军的知名度大幅度提升。

    随着中华帝固国防部将原有的五十四个镇的常备陆军扩充为五十四个军的战时编制。总兵力达到162万的中华帝国陆军如今更是被各国陆军界认定为是世界第二强陆军。

    而沙俄陆军在单兵装备上的开支一支没有多少提升,依然走数量压到一切的建军思想。而经过第一次中俄战争后,沙俄陆军的世界排名顿时降至第六位。

    中华帝国在军队装备和质量上面对沙俄帝**队造成优势局面,随后双方再次展开了战略物资储备上面的博弈。

    沙俄帝国叫嚣着一旦中俄开战,沙俄180万大军可以在三个月内打垮中华帝国陆军,并在六个月内结束战争,迫使中华帝国投降或者求和。

    因此,沙俄参谋本部制定了六个月的战略物资储备机制,计划储备步枪200万支,重机枪10万tǐng,弹药10亿发,火炮6000门,弹药60000发,战马、挽马50万匹,储备粮食20万吨,草料100万吨,医药5万箱。

    然而,摆在沙俄政府面前的巨大难题是,这些战略物资在沙俄全国各地的仓库储备份额中只占不足五分之一,超过五分之四的战备物资需用重新采购。

    沙俄总参谋部计划…在1902年2月贯通西伯利亚铁路前完成全部战略物资储备计划…。为此,沙俄财政部紧急拨款1口亿卢布用于采购相关战略物资。

    可是,沙俄帝国在全国各地的兵工厂面临严重产能不足和库存不足的问题。由于沙俄帝国陆军陆续开始换装纳甘步枪,只有莫斯科纳干兵工厂和皇家兵工厂生产改型步枪,截止1900年9月,两家兵工厂仅仅生产了90万支新式纳干步枪和4000万发子弹,连沙俄现役的两百多万陆军都还无法装备到位,更不要提额外储备300万支步枪和旧发子弹了。

    众所周知,战争期间,军械的消耗巨大,这个时期的枪支在战斗期间的寿命非常低,尤其是俄国的工艺和钢材落后,战争期间平均三个月就得更换新枪,因此沙俄军部计划储备200万支步枪以便可以保持战力。如今碰上这种产能限制的难题,沙俄政府除了大规模增加生产线提高产能外,只好向法国和德国求助,但是法国和德国的枪械生产成本比俄国本土高很多,沙俄财政负担不起,因此沙俄只得建议参谋本部将要求降低。

    俄国参谋本部没办法,只得敦促国内兵工厂加班加点生产,另一方面降低库存储备要求,枪支数量由200万支减少到100万支的库存储备。

    这样一来,沙俄陆军枪支储备只够180万陆军再战三个月的时间,超过这个时间后,沙俄陆军就得承受枪械战斗损毁带来的枪支不足的风险。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重机枪、火炮等武器装备上面,同样也是因为沙俄各大兵工厂的产能不足,以及长时间军队内部**导致这些武器装备质量差、数量不足等问题而降低要求。

    其他战略物资的储备,包括粮食、草料、马匹等进展还算顺利,沙俄在这方面有着农业国的优势。

    不过,在医药上面,沙俄悲催的发现,中华帝国限制了对俄出口医药类的必需品,尤其是外伤类的消炎、止血〖药〗品,工业消毒酒精,以及外科手术器材等取消了对俄输出,并利用专利权手段对欧美各国医药行业实施…劝告”

    ,让他们不得向俄国出口。

    中华帝国在医药领域的进步是飞速的,尤其是神农抗生素的超大规模生产,迅速取代其他国家在消炎、抗炎领域的医药产品,成为各国争相进口的战略〖药〗品。而中华特种钢其中一个领域是专业生产医疗器械的低毒xìng合金不yòu钢钢材。由此技术令中华帝国的医药器械公司得以生产更加安全的医疗手术器材,并迅速抢占世界医疗器械市场。

    在中华帝国的医药器械出口管制的限制下,神农抗生素为代表的抗炎、消炎药,成为中华帝国战略物资储备项目,并限制对俄出口。如此一来,俄国在采购医药问题上面陷入了困境。很多国家的医药公司害怕被〖中〗国医药公司制裁,不敢再向俄国出口此类被中华帝国列入出口管制的〖药〗品,有少部分公司为了牟利而高价转卖,但沙俄政府资金有限,太高的价格顿时给吓跑了。

    在这种情况下,沙俄政府最终只获得了一万箱此类再医疗〖药〗品和器械。其他四万箱〖药〗品和器械分别从法国和德国进口,但是效果显然不如〖中〗国的。

    同样,在沙俄帝国大规模储备战略物资的时候,中华帝国国防部也在进行相关的战略物资储备工作。

    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深知俄国这个国家很难被征服,世界最强的拿破仑和希特勒都被俄国给整垮了,俄国就像一个打不死的小强。

    在王辰浩看来,俄国的历史上就没有投降的时候。因此跟俄国打仗,王辰浩就没指望俄国像〖日〗本那样屈膝投降。

    这样一来,王辰浩的战略思想就改为跟俄国打一场消耗战,只有拖垮俄国经济才可以让俄国放弃战争。

    在这种战略前提下,中华帝国国防部便开始大规模储备战略物资。

    所有战略物资为可以供应中华帝国陆军消耗一年时间的。

    其中,步枪500万支,重机枪30万tǐng,弹药50亿发,雷击炮4000门,火炮20000门,各型炮弹300百万发,炸药300万公斤,战马、挽马50万匹,汽车10000辆,储备粮食80万吨,油料300万吨,草料200万吨,医药22万箱。

    如此庞大的战略物资储备,直接消耗掉2。6亿龙币,按照总后勤部的估算,这批战略储备物资可以在1902年6月完成。但是王辰浩认为应该更早一些完成,因为王辰浩不会等到俄国的西伯利亚铁路完成后,等到俄国准备好战争时再动手,王辰浩要先发制人,因此王辰浩给总后勤部下达的命令是要在光华元年底之前完成。

    对于中华帝国张总后勤部来说,王辰浩给他们下达任务非常艰巨,但不是不可以完成。

    随后,总后勤部向全国各大公司下达了采购订单,并提出了在保质保量的情况下做到快速生产的要求。

    对于帝国高达2。6亿龙币的采购清单,国内各大公司工厂顿时欣喜若狂,纷纷增加员工数量和工作时间,加班加点的生产帝国政府所需的战略物资。

    在〖中〗国,〖中〗国的大部分公司工厂的生产效率并不高,除了因为初创的缘故,更主要的是工人的个人技术不高。而当前各大公司基本上都没有实行流水线作业,因此整体效率低下。

    不过,很快这个问题便解决了。王辰浩命令他名下的北洋工业集团将流水线作业方式的技术传给国内其他民族公司和工厂,让他们也采取流水线作业。这样一来,很多初学工人不需要掌握产品的全部生产技术,只需要熟练一项一个环节的技术就可以了。

    而随着流水线作业方式在中华帝国国内的大规模施行,各大工厂公司的生产效率直线上升,不但可以按时完成帝国政府规定的任务,更为公司创造的丰厚的产品利润,使得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对于帝国整体工业实力的提升,起到添砖加瓦的巨大作用。

    很快,到了1900年底。明年便是帝国元年了。

    对于帝国五省九部大臣们来说,到了年底便更加忙碌了,除了总结一年的工作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明年的财政预算。尤其明年是帝国元年。各部大臣们都想着在明年可以建功立业,取得更高的政绩来向帝国宴帝邀功,因此所有人都在积极准备着。

    光年元年1月2日,全国各地地方议会分别听取了各自所在的地方政府的年度工作报告,并进行严格的审核审计。

    1月12日,各省地方议会分别将各地方政府的年度工作报告审核后呈交帝国内阁。随后帝国内阁五省九部开始做相关汇总审计工作。

    1月20日,中华帝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经济数据显示,初步测算,全年帝国国内生产总值龙币,比上年增长42。3%。

    帝国内阁〖总〗理张枫在国会发表演说结束后,在新闻办公室达记者问时称:“1900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极为严峻的各类自然灾害和各种重大挑战,在帝国皇帝陛下的英明领导下,帝国内阁坚定奉行帝国皇帝陛下提出的审时度势。科学决策的经济发展思想,最终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加快国民经济发展建设,使得帝国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经济总量继续维持在世界第二的水平上,距离世界第一的美国已经不远了。我们相信在帝国皇帝陛下的英明领导下,帝国很快就会追上美国,夺回世界第一经济体的桂冠。”

    当然,张枫在生产总值和经济总量问题上故意含糊不清。实际上。中华帝国的经济总量在1895年被美国超过后,一直到现在都没有追赶上。美国的发展速度太快,而中华帝国又是刚刚起步,因此追上美国至少得二十年时间。

    初步测算,1900全年国冉生产总值龙币,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2。3%,增速比上年加快2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中华帝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还是非常快的。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最快,达到龙币,增长45。3%:第二产业增加值2。9亿龙币,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4亿龙币,增长9。5%。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得益于政府的财政支持和大规模使用化肥的缘故,粮食连续子年增产。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9150万吨,比上年增长18%,连续三年增产。油料产量增长2。7%,糖料增长1。9%。肉类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480万吨,增长3。6%。

    其中,猪肉产量370万吨,增长13。7%。

    9150吨粮食,看起来很多,分配到全国4亿人口上后,不过是刚刚温饱水平。而480万吨肉类主要集中在méng古、大西北地区,这些地区的人们以吃肉为主,放眼全国的话,这些肉类平均到人头上实在太少,这表明中华帝国的大部分老百姓还吃不起肉。

    当然,对于中华帝国当前的国情来看,能够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就已经非常不错了。中华帝国还在不断壮大当中,相信用不了多久老百姓就可以经常吃肉了。

    工业生产高速增长,企业效益大幅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5。7%。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176。5%,轻工业增长63。6。分地区看,京津唐地区增长114。9%,长江三角洲地区增48。4%,珠江三角洲地区受美菲战争刺jī,猛增长乃豌。其他地区增长速度不超过20%,主要是工业基地还未全部建成,还处于起步阶段。

    工业增长最大的动力来自于直隶钢铁公司,在直隶钢铁公司的带动下,中华帝国1900年钢总产量达到564万吨,超过英国的498万吨,位居世界第三,第二的德国为665万吨,而第一的美国则是1035万吨,差距相当明显。但如果跟六年前的满清毕竟,那时满清的钢产量只有几千吨,可谓成就斐然。

    如此庞大的钢产量,如果不是中华帝国推行扩大内需,全面国家工业体系建设,是根本不可能消化得了的。中华帝国的大规模铁路建设,需要庞大的钢铁供应,帝国各大工业基地的建设,数万家工厂、

    公司成立,所需要的全部机器所需钢材都来自帝国的钢铁公司。尤其是帝**事工业的大力建设,大规模的高质量钢材基本上都被帝**工部门买走,例如海军战舰、陆军大炮、枪支弹药,大到数千吨的吊车,小到一颗钉子。可以说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当中,对于钢铁的需要是庞大的。而中华帝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因此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