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霸主(小不)-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绍挺身而出,抱拳道:“绍愿随行!”
何进大喜,笑道:“本初果然有胆略,我可调拨羽林军三千供你指挥,随我一同入宫。”
曹操怎能甘居人后,当下也站出来,抱拳道:“大将军,操麾下尚有新军一千,愿与大将军。”
“孟德,果然英雄也!”何进说罢,立刻命令曹操和袁绍去点齐人马,同时又让荀攸、郑泰、张邈,何颙、陈琳等做好迎奉新君的准备,一应安排妥当之后,他握紧肋下宝剑,是生还是死,就看接下来的这两个时辰了……
过了鸡鸣时分,禁宫清冷异常,距离卯时天亮还有两个时辰,大内深宫里静悄悄的,静的让人有一种莫名的窒息感。
汉灵帝刘宏靠在明黄绸子做衬的软垫上,闭目凝神,一个时辰已经过去了,怎么何进还没有入宫来觐见?不禁是何进没有出现,就连那奉命传旨的潘隐,也没有回来。
汉灵帝刘宏的心里隐隐约约的有些不详的预兆,可是又不愿意承认,朕还活着,只要朕活着,就一定可以让协儿坐上皇位,辨儿的确是个好孩子,可惜……
汉灵帝刘宏之所以选择协王子,说穿了是因为刘协没有任何的背景,母亲很早就死了,死的莫名其妙,虽然宫中流传,是何皇后下的毒手,但汉灵帝刘宏这几年仔细的观察,渐渐的把何皇后从凶手中排除了,生死有命,也许她真的没那个福气。
汉灵帝刘宏实在很担心!
他实在不愿意他的继承者,才一登基,就面临着一次和外戚的火拼,就如同在他之前,桓帝和大将军梁翼的争斗,又好像他,在登基后和大将军窦武的争斗。
两场争斗,令大汉江山的元气丧尽,汉灵帝刘宏如果立了刘辩,那么迟早有一天,还会再演一出已经重复了两代皇帝的经历,大汉朝,实在经不起这种内耗了……
何进与党人走的不是一般的近,这是汉灵帝刘宏所担心的另一件事情,以前他可以放任何进与党人的任何接触,因为他这个皇帝还在,可他如果死了,年仅十一、二岁的刘辩,是根本无法对付何进和党人的联手效应的,即便是有十常侍在中间襟肘,一样不是对手。
而董重,就没有这样地担心,这也是汉灵帝刘宏最终下定决心,选择了刘协为继承者地主要原因,汉灵帝刘宏耐着性子,等啊等啊……可时间等的越久,他心中不安的预感,就越发强烈。
突然,汉灵帝刘睁开了眼睛,急急的唤道:“蹇硕……蹇硕……”
“奴婢在!”蹇硕应道。
汉灵帝刘宏问道:“可曾听到了什么声音?”
蹇硕一怔,侧耳倾听了片刻后,脸色微微一变,紧跟着,从宫外爆发出一阵声响,刀剑碰撞地叮当声由远而近,越来越清晰,蹇硕惊问道:“出了什么事?”
有小黄门跌跌撞撞的跑进来,神色慌张的喊道:“陛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蹇硕不等汉灵帝刘宏询问,三步并作两步的窜了过去,一把揪住了小黄门衣服领子,问道:“出了什么事?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有新军助军右校尉曹操,率领西园新军,撞破南宫门,口呼要清除阉寺,一路往这边杀过来了……如今南宫已经抵挡不住,新军冲上廊桥,往北宫这边过来了。”小黄门惊慌的说道。
蹇硕忍不住“啊”的一声惊叫,马上反应过来了,口中大骂道:“潘隐小人,竟敢背我!”随即扭头向汉灵帝刘宏看去,却骇然的发现,汉灵帝刘宏竟然在自己问话的那一刹那,已经断了气,若汉灵帝刘宏还在,蹇硕还有几分胆略,可是如今汉灵帝刘宏不在了,他地胆量一下子就跑的无影无踪,心下暗慌道:“怎么办?!怎么办!?”
那小黄门说道:“硕公,你快点走吧……”
“走,走到哪儿去?”蹇硕慌了神,下意识的问道。
小黄门说道:“不管走到哪儿,总要离开这里啊!您留在禁宫的部曲,或者可以抵挡一下,南宫虽破,但北宫尚无动静,实在不行先离开皇宫,寻一安全的地方,再谋他法。”
蹇硕眼睛一亮,心道:“不错,当务之急,应该离开皇宫才是。”对于这小黄门的机智,蹇硕也不由得暗自赞赏,沉声询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黄门说道:“奴婢名叫杨谦,愿率人抵挡新军,为硕公争取时间。”
“杨谦?”蹇硕也乱了方寸,点头道:“此番恩情,硕牢记心中,他日若有机会,我定当回报,这里有我上军虎符,可调动长乐宫中的新军部曲,杨谦啊,我先走了,容后报答……”说着话,蹇硕把虎符递给了杨谦,急匆匆的走了。
看着蹇硕地背影完全消失了后,小黄门杨谦的脸上却流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扭头看了看已经死去的汉帝,突然间哈哈大笑,朝着长乐宫外走去。
长乐宫外
何进率领鸾卫营已经杀了过来,蹇硕的新军部曲匆忙间迎战,但又如何能与久经训练的地鸾卫相抗衡呢?本来只是打算伏击,自然不可能把所有的武器都配备好了。
第1卷:叱咤三国第63章:大汉第一人
第63章:大汉第一人
而鸾卫在接到了何皇后的命令之后,军司马立刻点齐了五百鸾卫军,杀气凛然地赶了过来,北宫永安宫,自有另一名军司马带新招募的五百鸾卫守护,无需担心。
鸾卫营军司马身穿银甲,头戴束发银环,胯下白马,掌中大枪,所到之处,蹇硕的上军部曲纷纷后退,这些鸾卫久经训练,武艺自然不同凡响,而长枪女兵们则在一声声的喊喝中,一步步的向长乐宫逼近。
何进亲自督战,捻着胡须连连点头,在他身旁,站着一名文士,此人正是南宫校尉刘洪刘元卓,何进本不欲叫上刘洪,可那刘洪是南宫校尉,如果不通知他的话,只怕曹操等人难以自南宫破门而入。
唯有将事情按照自己的说法告诉了刘洪,当然是假称汉灵帝刘宏已经驾崩,有蹇硕意图谋反,刘洪虽然与何进尿不到一个壶里,可毕竟还是忠于汉灵帝刘宏的,故而闻听蹇硕谋逆,立刻答应配合,而他则带着亲卫,随同何进自北宫门入,与鸾卫汇合之后,杀向了长乐宫。
刘洪字元卓,东汉泰山郡蒙阴(今山东蒙阴县)人,约东汉永建四年(公元129年)生,约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卒,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按照辈分,刘洪是汉灵帝刘宏的叔叔。
刘洪对于历法、天文方面而言,可称得上是大汉的第一人!曾担任过执掌天时、星历的太史部郎中,测定了二十四节气时太阳所在横行间的位置等等一系列在当时的整个世界而言,最为准确地数据,并且被收入了四分历中。
此外,刘洪精通政务,也熟识数术,所著作地七曜术和八元术,在当时整个天人感应体系当中,算得上是极具权威。
熹平六年,刘洪因父丧而致仕。在家中编纂《九章算术》而再次闻名天下,之后更因为这个原因,而担任上计掾,主掌天下财政。光和六年,因得罪了十常侍封谞而被罢官,于是在家中休养,同时又编纂了一部著作,名为《乾象历》,为世人所称道。
中平元年,黄巾之乱爆发,封谞被杀,刘洪因此而再次出仕,不过因没有贿赂张让,只得了个谷城门校尉的职务,此人性情淡漠,不喜欢和人打交道,而且为人公正,在洛阳城内也算是极有名声。
刘洪于汉桓帝延熹年间(158…166年),“以校尉应太史徵,后拜良中。”为官数载,清正廉洁,吏民皆畏而敬之。
何进很紧张,毕竟他是假传消息,说汉灵帝刘宏驾崩才如此做的,如果……何进心中忐忑,看了看刘洪身边的亲卫,朝着身后人使了一个眼色。
实在不行的话,就干掉这老小子!
就在这个时候,小黄门杨谦出现在了宫门的台阶之上,手中高举着上军校尉蹇硕的虎符,高声喝道:“住手!我有上军校尉虎符,新军部曲立刻放下武器,投降……”
有上军小校上前询问道:“硕公何在?”
小黄门杨谦冷笑道:“硕公,已经独自逃命去了……”
“啊!”
新军顿时传来一阵咒骂声,小黄门杨谦趁机大声喊道:“快住手,我是大将军的人,凡投降者,都可不予追求,尔等还不放下兵器,莫非真地要等屠刀落下来才后悔吗?!”
远处……何进看到了小黄门杨谦的出现,眼睛不由得一亮,那小黄门杨谦本是他安排在十常侍身边地卧底,如今在这里出现了,嘿嘿!莫非是……
何进立刻下令道:“鸾卫,立刻收兵!”鸾卫营的军司马听到何进的命令,带领着长枪女兵组成了云锤阵,退到了何进的身后。
就见小黄门杨谦手捧虎符,走到了何进的马前,双手奉上道:“大将军,新军本无意谋反,只是受了那蹇硕一人地欺瞒,蹇硕已经往北宫门方向跑去,请大将军明察。”说着话,还挤了挤眼睛。
何进悬在嗓子眼的心,一下子放回了肚子里,接过了虎符,说道:“本公不会追究新军将士的罪名,只诛杀首恶,鸾卫营军司马蓝盈,命你立刻带鸾卫追杀蹇硕,莫要让他走出北宫……”
“喏!”
鸾卫营军司马蓝盈立刻带人追了下去,何进和刘洪则走进了长乐宫,当何进看到床榻上汉灵帝刘宏的尸身时,突然产生了一种想要放声大笑的冲动。
陛下啊陛下!不是我何进想要杀你,实在是你不肯给何进路走啊!如今你死了,我还活着……嘿嘿,我那外甥将会成为皇帝,你就放心的去吧……
何进强忍着想要大笑地冲动,搀扶起放声痛哭的刘洪,安慰道:“元卓,此时还不是痛苦的时候,这里就请你代劳,进定斩了蹇硕的头颅,已祭奠圣上英灵。”言语之中,却以把蹇硕的罪名坐死了。
刘洪这会儿的心情难过,也无心去计较何进那话语中所隐藏的含义,当下应承下来,召集宫娥才女,为汉灵帝刘宏收拾,而另一边,何进与小黄门杨谦走出了长乐宫。
“可知张让等人去了何处?”何进问道。
“回禀大将军,让公等人在南宫乱起的时候,就跑去了永安宫,寻求皇后庇护,奴婢无能,未曾将他们拖住,还请主公原谅。”小黄门杨谦说道。
何进“哦”了一声,说道:“此事却怪不得你,你立刻回去,给我盯死张让他们。”
“奴婢明白!”小黄门杨谦说完,行了一个礼,急匆匆的走了。
咱们再说蹇硕,蹇硕如惊弓之鸟一般,向北宫门逃去,一边跑,蹇硕一边想:“逃离皇城后,自己该去往何处呢?”
蹇硕原本有心往董太后处避难,可又一想,董太后手中无兵也将,若是去了那里,说不定还会给董太后带来麻烦,他倒也不是对董太后多么地忠诚,而是希望能留有一个能为他说话的人,万一逃不出去,凭他手里的诏书,说不定还有一线的生机。
去幽州……对了!就是去幽州!蹇硕暗自下定了决心,如今之计,唯有逃离洛阳,前往幽州,才是自己唯一的活路!陛下不是说过,大元帅左傲冉是忠于汉室的吗?!只要到了幽州,自己就安全了。
蹇硕催马疾行,眼看着北宫门将至,心中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狂喜,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有一支人马突然从宫门外出现,拦住了蹇硕他地去路。
为首一员大将,跳下马来身高八尺有余,一身白银色的盔铠甲胄,生得面如冠玉,目若朗星,绺结墨髯,胯下一匹白玉嘶风马,掌中一条虎头金枪,真是威风凛凛,相貌堂堂。
“伍琼将军,请快快让开道路,爷们有急事出宫。”蹇硕认得面前这人,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北宫校尉伍琼,伍琼曾在他的麾下效过力,蹇硕自然不会陌生。
伍琼在马上一拱手,说道:“蹇公,非是下官不肯让路,而是皇后有令,无她手谕,任何人不得出入北宫,还请硕公,莫要为难下官才好,若是您有急事要出宫,还请走南宫门吧。”
“废话!要是南宫能走,我早就走南宫了,何必绕道来你这北宫呢!?”蹇硕咬牙心中暗道,强挤出一丝笑容道:“爷们真的有急事,还请伍琼将军行个方便,日后爷们定有重谢。”蹇硕的话音刚落,身后传来了喊杀之声,原来是蓝盈带着鸾卫营追了上来。
“伍琼将军,莫要放过逆贼蹇硕!”蓝盈一边催马狂奔,一边喊道。
蹇硕不用回头看也知道是追兵追上来了,心中大呼我命休矣!看起来,想要出宫是难上加难了,咬了咬牙,蹇硕把心一横,抽出肋下宝剑,狂催胯下马,直愣愣的扑向了伍琼。
伍琼说实话,倒是并不想为难蹇硕,出来拦截蹇硕也是例行公事,可是如今蹇硕却举着宝剑冲过来了,伍琼他也没有别的办法了,更何况,后面还有人看着呢,不去阻拦也不行啊!
伍琼挂上了手中的虎头金枪,抽出虎皮囊内的单鞭迎了上去,伍琼也没怎么用力,只是假装的户吼一声,而后一式丹凤朝阳,“铛”的一声,磕开了蹇硕的宝剑,这是伍琼无有伤他之心。
就在二马一错蹬地一刹那,蹇硕突然将一卷诏书与一道圣旨塞到了伍琼怀中的袢甲丝绦中,压低声音道:“请看在同殿为臣的情分上,将诏书与圣旨交于左元帅之手,汉室天下之存亡,就看伍琼将军的决断了。”说完,蹇硕一拨马,战马横着走出数步,就见蹇硕横剑自刎,尸身从马上栽落,重重的摔在地上。
伍琼一下子就懵豋了……这…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这到底谁是谋逆,谁是忠臣啊!?
鸾卫营统领蓝盈纵马追赶了过来,伍琼也不是蠢才,要不然也不能做到北宫校尉之职,当然知道事态的严重性,况且伍琼一项与左傲冉交好,知道左傲冉是自己一样,都是效忠汉室天下的忠贞之臣,忙把诏书与圣旨用力往怀中塞了塞。
伍琼向蓝盈一抱拳,说道:“伍某奉命守卫宫门,蓝统领你收了蹇硕的尸体后就回去复命吧。”蓝盈当年也是出自北宫卫门下,自然对伍琼不会有所怀疑,当下道了一声谢,命人抬着蹇硕的尸体,往永安宫走去。
何进也正在永安宫中,他汇合了曹操、袁绍、淳于琼等人之后,原本想要就此完结此事,哪知袁绍却进言道:“大将军,如今正是斩杀阉寺地好机会,何不趁机将其拿下铲除,方为明智的选择。”
何进有点不太愿意,哪知袁绍却痛陈利害,把那十常侍说的十恶不赦,罪不容诛,无奈之下,何进只好来到永安宫向何皇后询问,那张让等人也在,就跪在何皇后的旁边。
听何进说完,何皇后摇了摇头,说道:“内侍管理禁省,乃祖宗留下来的法度,不能说变就变,况且,先皇尸骨未寒,新皇年幼,哀家一妇道人家,又岂能同士人一起共事?兄长,张让等人皆先皇近臣,先皇如今……你这就杀他的近臣,岂不是让先皇寒心?”
第1卷:叱咤三国第64章:刘辩登记
第64章:刘辩登记
何进觉得自己的妹妹说地很有道理,而且何进隐隐约约能感觉到一些异样,那个昔日里总是叫喊他哥哥地小妹妹,如今似乎也有了不寻常的变化。
言语之间,分明是在提醒他,何家的荣华富贵来自于张让等人的照顾,背弃十常侍,等同于抛弃了何家的根本,士人只会在你富贵时锦上添花,却不会为你雪中送炭……所以,士人嘛……可有可无,但是你却需要张让等人,为你制约住士人。
皇后何婉的一番话,说的何进冷汗淋漓,无言答对,随后退出了永安宫,张让等人自然少不了一番的千恩万谢,就差去舔食皇后何婉的脚趾头了。
此时,刚过卯时,天还黑着,可皇城里的嘶喊声,却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就连死尸与鲜血也早就收拾的干干净净了,该擦的擦,该埋的埋,该灭口的灭口,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在黑夜中有条不一的完成了。
袁绍没有能达成目的,不禁有些失落地往家走,袁绍他可以感觉到,何进对他并不信任,否则的话,又怎会在事情结束后,单单收了他的兵权呢?
而且,何进把大多数士人都留了下来,偏偏让袁绍自己回家休息,其中的态度,已经明白无疑了,更重要的是,这么好地机会,居然没能杀掉十常侍,实在是可惜啊!!!
回到家中,袁绍刚一进门,却见管家早就在大门口恭敬的肃立着等着了,管家施礼道:“大少爷,老爷在书房等您很久了,让你一回来就去见他。”
“怎么?叔叔还没有休息吗?”袁绍疑惑的问道。
管家点头道:“是地少爷,从你离开后,老爷就一直在书房,并没有休息,说要是您回来了,就立刻去书房见他。”
袁绍连忙随着管家来到了袁隗的书房里,就看见袁隗正坐在桌案后面正看着书呢,见元帅来了,摆了摆手,示意让管家出去,管家转身出了书房,随即把门关好,这时候的袁绍也坐下了。
袁隗笑着问道:“本初,如今皇宫内的情况如何?”
袁绍有些黯然的说道:“陛下已经驾崩了,蹇硕如今也被北宫校尉伍琼杀了……只是张让等人却……大将军……唉……”袁隗闻听,非但没有露出失望之色,反而笑得更加灿烂了。
袁绍不明白自己的叔叔为什么这么高兴,于是问道:“叔叔为何发笑?”
“本初,莫要心急,你难道见过一头老虎和恶狼能平安相处吗?陛下驾崩……嘿嘿,真是天助我等能重见天日啊!我明白,何家的女人是想借张让等人来制约咱们,这女人跟了陛下几年,别的没有学会,没想到陛下的手段,倒是让她学去了几分。”袁隗道。
袁绍道:“那我们该怎么办?”
“怎么办?”袁隗森冷的一笑,说道:“自然是驱虎吞狼,然后在设法把那一头老虎,引进洛阳来,本初啊,你当私下通知郑泰等人,设法挑拨何遂高与张让之间的关系,同时,要想进办法,挑动起两宫争斗……那凉州的老虎,与董家似有往来,若能铲除了董家,则凉州老虎可就失去了一座靠山,到时候,他所能依靠的,唯有我等。”
袁绍闻听,忍不住竖起大拇指道:“叔父,高!实在是高……哈哈哈哈!”
刘辩登基不久,董太后听从张让等人之计,封皇子刘协为陈留王,董重为骠骑将军,与张让等人共预朝政,而董太后却来个一招垂帘听政,独断专权。
太后何婉急忙召见何进进宫,将此事告知何进,何进出宫后,急忙召集三公议事,次日早朝,群臣奏董太后原为藩妃,不宜久居宫中,限日迁至河间。
洛阳乱斗咱们先不说,掉过头来咱们再说边关,王允用计骗过了宇文康,打马要走时被宇文康看穿了,率领大军围追堵截,眼看着王允要被生擒活捉了,就在这个时候,卢植的公子卢毓闯营,救下了王允。
卢毓是从哪来呢?原来卢毓上次随父亲卢植来卢龙塞解围送粮,朱隽见来了救兵,素利攻城攻的又紧,就让身为二路先锋官的卢毓出城迎敌,在城外和素利打了一仗,被素利给扎伤了,战马落荒而走。
当时卢毓想拢战马也拢不住了,这匹马惊了,况且后面又有追兵,也就随便它跑吧!这匹马穿山跳涧,耳边生风,道路两旁的树木直往后倒,不知跑出多远,一个马失前蹄,把卢毓扔到了马下,把卢毓摔昏了过去。
等卢毓明白过来,睁开眼睛一看,自己已躺在屋里,见这屋里挺干净,窗明几净,自己躺在一张木床上,身边站着两个小道姑,她们都是戴着鱼尾道冠,穿着灰色道袍,年龄都不大,十五、六岁,一个个十指尖尖,好似薄莲藕,说话燕语莺声。
此时,就见一个小道姑说道:“哟!醒过来了,快告诉咱师父去。”说完,她出去了。
卢毓摸了摸伤口,伤口已经被包上,不觉得疼了,卢毓便问道:“请问,这是什么地方啊?我怎么到这了呢?”
小道姑羞羞答答的说道:“啊,我和师妹下山汲水,碰见将军倒在地上,不省人事,就把你抬到山上,你的马匹兵刃都带来了,是我们给你上的药,包好的伤。”
“哦,这是什么地方啊?”卢毓问道。
小道姑说道:“这地方是骊山,我们这座庙是紫霞宫。”
两人正说话呢,送信的那个小道姑回来了,问卢毓道:“受伤的将军,我师父请你去呢,能走吗?”
“啊!能!当然能了!”卢毓说道。
卢毓下了穿,站了起来,两小道姑在头前领路,卢毓在后头跟着,出了一个小跨院,来到正院的一间房前,折三人停住了脚步,卢毓抬头一看,门上写着字,写的是“幽静”二字。
卢毓进了屋,屋里热气扑脸,生起了好几个火盆,周围蒲团上坐着十几个小道姑,正当中是莲花宝座,坐着一位老道姑,年龄挺大了,五十多岁,头戴莲花道冠,身穿紫色八卦仙衣,正在闭目打坐。
小道姑连忙给卢毓引见道:“这是我们师父!”
卢毓过来行礼,说道:“老师父在上,弟子有礼!多谢您与令徒救了我性命。”
老道姑把眼睛睁开了,打了个稽首道:“无量天尊!你叫什么名字啊?怎么带的伤啊?”
卢毓说道:“我家住在洛阳,我父亲恕个罪说卢植卢子干,我是他膝前不孝之子卢毓,我在卢龙塞外与素利交战,一时不慎,身受了重伤,战马惊了,后被小师傅搭救。”
卢毓报了名姓,又把受伤的经过一讲,老道姑点点头,说道:“哦,名门之后,将门虎子,你就在那里养伤吧,待伤口痊愈后再下山。”又告诉那两徒弟道:“好好伺候少帅卢毓。”
“是!”两个小道姑答应一声,随后又卢毓领回跨院里的那个屋子住了下来,吃喝一切,都由两个道姑伺候着,一个人一天,到时候送两顿饭,当师姐的那个小道姑特别聪明,而且话不多,卢毓心里想什么,小道姑立刻就明白,根本就不用卢毓说话。
一晃半个多月了,卢毓伤也痊愈了,天天在床上躺着也闷得慌,这天早晨,卢毓出门过过风,往外边一站,才看清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是深山老林,到处悬崖峭壁,这座紫霞宫修在半山腰,山顶上白雪皑皑,天挺冷,要是夏天,景色一定不错。
卢毓信步顺山路往下转,转不太远,前边山坡的地方有一个小院,门开着,卢毓进了院,就听见正房里有“叮当叮当”的兵刃撞击声,卢毓顺着声音走到了屋前,把窗纸弄个窟窿,睁一目,闭一目,来个木匠单吊线,往里边看。
哟!就见里面有两个小道姑正比武呢,正是伺候自己的那两个人,师妹使刀,师姐使枪,两人刀枪并举,一来一往,正打得难分难解,不分上下。
因为卢毓羡慕左傲冉,左傲冉的枪法出神入化,所以卢毓也使枪,也爱看使枪的,卢毓一看人家使得枪招啊,真高!使得是万胜枪法,除了和自己有相同的招数以外,还有很多比自己高明的地方……
卢毓在外边是越看出越入神,当二名小道姑练到精彩处,卢毓不由得脱口喊了一声:“好!”
卢毓的这一嗓子,可把两个人给吓坏了,各自收兵刃,冲着外边问道:“谁?”
卢毓这个后悔啊!心说:“看枪就看枪呗!我喊个什么劲啊?!”捂住嘴也来不及了,两个小道姑推开门一看,原来是卢毓,其中一个小道姑说道:“哦,原来是您啊。”
卢毓赶紧答话道:“二位小师父,是我!”
“卢少帅,不在屋中养伤,怎么到这儿来了?”小道姑问道。
卢毓连忙道:“啊,小师父,我伤见好,呆不住,出来溜达溜达,正巧碰上你们练武,顺便看看,多有冒犯。”顿了顿又道:“你的枪法太好了!”
小道姑中的那个师姐听了卢毓这话,脸上有得意之色,笑着说道:“那这么说,你还是懂得点了。”
“我也是使枪的。”卢毓道。
“我知道。”小道姑笑问道:“唉,那你知道我练的是什么枪法吗?”
卢毓谦逊的说道:“不一定说对,可能是万胜枪。”
小道姑点头道:“对,一点不错,你会吗?”
“不敢说会,略知一二。”卢毓道。
小道姑问道:“那你学了多少路呢?”
“嗯,我只会四十多路。”卢毓道。
小道姑撇着嘴到:“哟!太少了,一共是一百二十四路。”
卢毓惊讶道:“哦,你会那么多呢?”
“那都是我师傅教的。”小道姑道。
第1卷:叱咤三国第65章:卢毓出山
第65章:卢毓出山
卢毓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嘿嘿,你教我几路枪法,行不行?”
“哟,你是少帅,跟我们学枪招?”小道姑用难以置信的眼神看着卢毓,惊讶的说道。
卢毓点头道:“没错,我乐意学啊!”
“你要肯学,我就教。”小道姑道。
卢毓大喜道:“好,好,好,太好了,我先谢谢了。”
两个人说好了,使枪的小道姑和卢毓进屋了,开始传枪,使枪的小道姑教卢毓枪法,先讲了万胜枪的来历,又讲了万胜枪的使法,使刀的那个小道姑走了。
刚教了有十几招,使刀的道姑回来了,说道:“师姐,师父叫你呢,说有事儿。”
“啊,我知道了,我这就去。”使枪的小道姑脸一红,对着卢毓说道:“对不起少帅,我得走了。”说完,把枪往兵刃架上一放,转身就走了。
卢毓也觉得不得劲,心道:“师父叫她,是不是因为我呀?要是为我挨说就不好了。”卢毓在后边追了上去,一前一后都来到了老师父住的屋里。
使枪的小道姑过去见礼,说道:“师父,唤徒儿有事吗?”
老道姑面陈似水的说道:“听说你在传卢毓枪法?”
“是!”小道姑低着头道。
老道姑厉声道:“你可知道,此枪法得来不易,你怎么能轻易往外传呢?”
“师父,他是将军,学会枪法可为国立功,在我身上没用,到他身上有大用啊!”小道姑抬起头来道。
“怎么!你敢顶撞为师?”老道姑厉声道。
小道姑连忙低头道:“徒儿不敢。”
卢毓在门口一听,心道:“不好!”急忙进来磕头:“大师父,千万别责怪这为小师父,怪我不好,是我苦苦地追问,她出于无奈才教的,您要怪罪,就怪罪我吧!”
老道姑一乐,笑着说道:“那好,看你的面上,饶了她,你的伤好了没有呢?”
“好了。”卢毓道。
“既然伤势已,赶快下山回营吧,现在卢龙塞被围,正是用人之际,下山去吧!”老道姑说道。
“师父,您对我有救命之恩,我卢毓铭记在心,但不知您法号怎样称呼?”卢毓问道。
“不要多问?久后自明,徒儿,你们俩送他下山。”老道姑说道。
卢毓谢过了老道姑,转身就走,伺候他的两个道姑把马牵过来,把盔甲挂好,送卢毓下山,师妹前边带路,师姐在后边跟着,到了山下正道了,那个师妹止住了脚步,说道:“卢将军,不远送了,我们可回去了!”
“啊!谢谢!谢谢!”卢毓接缰在手,翻身上马,战马顺着大道,走了十几步,卢毓回头一了一眼,见岁数小的师妹回去了,那个师姐却还在那儿依依不舍地站着张望,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