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霸主(小不)-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按照议程,甘宁先让杜微向众人叙述了本部远征军攻打倭岛的具体战况和战斗减员问题,并且还让廖立极其详细的介绍了倭岛上如今的整个境况。

杜微说道:“主公本欲由咱们大汉全面接管倭岛的朝政和军队,直接控制整个倭岛,但我军却是以援救邪马台、消灭独裁政权的名义进入倭岛的,所以这才没有受到倭岛上下的抵抗,反而与倭岛反山崎国的势力结成同盟,如果咱们全面接管倭岛的军政大权的话,那就将由协助邪马台变成侵略,必将受到倭岛众多大名、城主的反抗,甚至大和国也可能参战,从而让咱们陷入新的一场战争,若咱们的兵力众多,尚可以重兵镇压,但目前咱们的兵力有限,能够征伐倭岛的不过马步军五万,根本无法担此重任,而且主公他不可能在派来有生力量,然而咱们更不宜在倭岛消耗过多军力,故而请各位大人前来商议万全之策。”

李严思考了一下,说道:“大都督所虑及是,以咱们的军队直接控制倭岛确非上策,由于反山崎国运动的兴起,倭岛各路大名、城主已经成为拥兵自重的军阀,每人都有自已的地盘和军队,已不再听从联盟之主女王卑弥呼的号令,如今倭岛实际已经进入群雄割据的局面,女王卑弥呼对各路大名、城主已经彻底失去控制力,那些城主、大名决不会轻易交出兵权和地盘,如若这些大名、城主不除,必将成为我军掌控倭岛的心腹大患,但若强行除之,这些大名、城主又将勾结山崎国残存势力,甚至与大和国结盟反抗我军,我军兵有限,若形成这种局势,对我军则是极为不利的局势,不如扶持其中最强大的势力,为我所有,这样既可通过他们掌控倭岛大政,又可利用他们压制倭岛其他的军阀力量,而且,倭岛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则无法发展壮大,最终成为主公的附庸!”

紧接着黄祖发表了自已的意见,黄祖点了点头表示赞同道:“纵观倭岛局势,现在虽已群雄割据,但都是很小的势力,而最强大的势力却只有两支,一支是上杉宪显的越后军阀,另一支则是三津谷叶子和林原惠的伪邪马台政权。这两支军阀与我朝都有深厚关系,也相对于其他军阀来说更容易控制,考虑到倭岛反山崎国实际上以大都督为统治核心,卑弥呼女王只是摆设政治传统,我们不如以上杉宪显与三津谷叶子、林原惠两方势力为基础,设立一北一南两个新政权,分别由两家为将军,使两位将军相互制衡,这样既可保持倭岛的实际分裂态势,又可利用两个将军之间的明争暗斗,加强对倭岛政权的控制。”

廖立也发言道:“南北幕府制恐怕不能长久,综观上杉宪显和三津谷叶子、林原惠两个势力,可以发现他们各有特点,但上杉宪显具有优势,一是上杉家族实为倭岛北方诸侯,而三津谷叶子和林原惠则是倭岛南方的无名军人和商人,商人在倭岛上的地位很低下,上杉家族拥有政治上的优势,二是上杉家族拥有完全属于自已的军队,而三津谷叶子、林原惠的军队则是由多方吸纳组建的,上杉家族的根基比三津谷叶子、林原惠两人更雄厚,三是上杉宪显注重政治权力,而三津谷叶子和林原惠更注重商业利益,上杉宪显比三津谷叶子、林原惠两人的野心更大。时间一长,强势的上杉家族必然会或明或暗的吞并周边的弱小势力,并且向三津谷叶子、林原惠两人的地盘发展,或许还会和三津谷叶子、林原惠两家之间发生新的战争,我担心完全听命于咱们的三津谷叶子、林原惠两方势力会被干掉,而上杉一家独大以后,可能不会再愿意听命于我等。”

刘馥则有不同意见,他慢条斯理的说道:“三津谷叶子和林原惠比上杉宪显更容易控制是真,但我并认为注重商业利益的三津谷叶子和林原惠一定会被上杉宪显灭掉,我朝以往疆域广大,以农儒为本,结果军事弱小,往往数倍于敌的兵力还常吃败战,现在大元帅仅以一州之地,以工商为本,结果军力增强,往往以少数兵力击败数倍强敌,三津谷叶子和林原惠若能发扬工商以利,就能比上杉宪显集下更多的钱粮,购置更多的装备,训练更好的军队,未必会输给上杉宪显。况而,如果上杉宪显真对三津谷叶子和林原惠开战,咱们也能以上杉宪显图谋不轨,欲行山崎事,人所不耻的理由对上杉宪显开战,彻底干掉这个包藏祸心的家伙,从而真正的扶持更听话的卑弥呼女王掌控整个倭岛。”

甘宁略一沉吟道:“我看各位的意见都很有道理,在倭岛扶持南北将军最有利于我主的问题上,我明天就会下达指示,众位依计行事便可,目前我等还需急早返回大汉,必须尽快结束倭岛战事!”

在汉军与山崎国打军的决战结束后,倭岛上除大和国与邪马台以外,已经产生了119个拥兵自重的大名、城主,其中,上杉宪显占领的地盘最大,上杉宪显从倭岛本州北部的越后国起兵,一直带着反山崎联军打到了神奈川,从越后到神奈川的大部分土地都落入了上杉宪显的手中,面积占了整个山崎国本州的二分之一。三津谷叶子和林原惠则是仅次于上杉宪显的第二大势力,在汉军的支持下,三津谷叶子和林原惠占领了从神户登陆,占领了京都、名古屋、鸟取、广岛、奈良等地区,面积约占整个山崎国本州的四分之一,虽然不如上杉宪显的土地广阔,但却是山崎国最为富裕的核心区域。至于本州的另外四分之一,则被大大小小65个城主、大名所割据,其余54个割据则分布在九州、肥前、萨摩等岛屿上。

各自为政,纷纷自立为国,列如下总国、上总国、安房国、上野国、下野国、常陆国、武藏国、相模国、陆前国、陆中国、羽前国、羽后国、岩代国、磐城国、伊豆国、骏河国、远江国、三河国、尾张国、美浓国、伊势国(志摩国)、甲斐国、信浓国、加贸国、能登国、若狭国、飞弹国、近江国、山城国、伊贺国、河内国、和泉国、摄津国、纪伊国、丹波国、丹后国、石见国、出云国、伯耆国、因幡国、但马国、周防国、长门国、安艺国、备后国、备中国、备前国、播磨国、美作国、肥前国、肥后国、丰前国、丰后国、筑前国、筑后国、萨摩国、曰向国、大隅国、伊予国、土佐国、赞岐国、阿波国等等。

甘宁与廖立和李严当晚碰了一下头,细细的讨论的一下这个问题,最后还是廖立的计策被拍板定下了,第二天甘宁便立即动身去靖见名义上的女王卑弥呼,毕竟女王卑弥呼还是邪马台正统意义上的君主,裂土封疆的大事还是需要得到邪马台女王卑弥呼的旨意。

邪马台女王卑弥呼,她从即位起就一直和山崎国冲突不断,如果汉朝没有来援助她,并且消灭掉山崎国的国主的话,用不了多久,这位倒霉的女皇就会被山崎国所吞并,甚至连她都有可能沦落成别人手中的性的玩物。

不过现在一切都变了,山崎国倒台了,山崎国的国主也死了,成为大汉朝水军大都督甘宁女人的女王卑弥呼,自然而然的也就不同,当然,要是卑弥呼觉得自己这个女王做烦了,一心想要做性的奴隶换换口味,找找感觉的话,这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自从得知甘宁率领汉军大肆征伐山崎国,后越上杉宪显反山崎,山崎国执事安彦良和战死,山崎国彻底完了,自己的弟弟佐治国率领三津谷叶子和林原惠等反山崎联军攻克京都的消息后,邪马台女王卑弥呼一直都不敢离开皇宫一步。

因为如今的卑弥呼知道,只要自己安安稳稳的,那自己就是正统的邪马台女王,乃至整个倭岛的君主,不管占领全倭岛的人是谁,是不是会拥立她,至少自己不会有生命危险,但是,如果跑出皇宫,遇上什么乱匪的话,这些乱匪可不一定都认识自己这个女王,说不定一刀结果了自己都有可能。

更何况,卑弥呼女王可是个精明至极的女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她可是清楚知道的,自己是如何得到天将军甘宁的辅佐的,那可是自己用身体换来的,虽然女王陛下对自己的身材十分有信心,但是,这位男人的身旁可不缺少女人,列如吉泽明步、武藤兰、小泽玛利亚、美知广子、优饭岛爱、大西結花、原田由香,特别是极其能够魅惑人心的那两个小妖精——波多野结衣和苍井空!

第1卷:叱咤三国第3章:女王的圣旨

第3章:女王的圣旨

也正是因为这样,当得知甘宁要来见自己时,女王卑弥呼老早就穿戴整齐,恭候在皇宫之中,不过当女王卑弥呼再次见到甘宁时,还是不免大吃一惊,这个在传说中威风八面,大杀四方的战神猛将,那刚毅的面容竟然再次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

“大汉朝大元帅左傲冉麾下水军大都督甘宁甘兴霸参见卑弥呼女王陛下,我奉吾皇旨意及大元帅左傲冉之命,率军联合贵岛各地大名、城主攻伐以山崎国君王为首的独裁政权,现已不辱使命,匡复京都,不少大名、城主都为剿杀山崎国大军立下大功,其中上杉宪显、三津谷叶子、林原惠三人功劳最大,对有功之将论功行尝,是安定时局的必然之需,不知道女王陛下对此有何见教?”甘宁在行使完外交礼仪后,直接用汉语向卑弥呼女王说道。

对于甘宁对自己的态度,女王卑弥呼很是吃惊,但是很快就释然了,毕竟朝堂之上很多人看着呢,怎么也得过过面啊!所以女王卑弥呼仅仅是微微的吃了一惊,而后便开始回应甘宁的问话,卑弥呼整理了一下思路,缓缓地说道:“感谢贵国皇上和左元帅对本王的挂念,现在山崎国已灭,但时局仍然纷乱,本王仅是邪马台之主,令不出国,虽想光复江山,又得山崎国领土,但却有心无力,恐难驾驭各地大名、城主,不知上将阁下有何良策?”

卑弥呼可是聪明女人,而不是糊涂虫,知道山崎国虽然已经倒台,但却群雄并起,各自为政,她自己手中虽然有兵、但是却无大权,仅靠女王的头衔是无法控制各地大名、城主,若想真正执掌山崎国的大权,没有甘宁率领大汉军队的帮助的话,这种奢望只能出现在梦中,绝不可能变成现实。

如今汉军是倭岛境内最为强大的军事力量,在倭岛的政治、军事方面最有发言权和支配权,还是依照自己这个所谓男人的意见行事为妙,所以卑弥呼把皮球又踢给了甘宁。

“依我看,凡是参与反山崎行动的大名、城主们都有功劳,都该封赏,女王陛下不如下道圣旨,将各地大名、城主在反山崎战争中收复的土地封赏给他们,然后册封功劳最大的上杉宪显为征夷大将军,册封三津谷叶子、林原惠为大将军,由此三人分别在奈良、横滨两地分别建立幕府,分别统辖南北两地各路大名、城主,凡于两位大将军管辖区域内不听女王陛下召令的大名、城主,征夷大将军上杉宪显、大将军三津谷叶子、林原惠,三位将军可各自举兵征伐。这样一来,每位有功之臣都得到了封赏,必将感谢女王陛下恩德,尽力待奉女王陛下,且征夷大将军、大将军可帮助女王陛下处理军国要务,减少女王陛下的操劳,若有大名、城主敢于犯上作乱,不听号令,三位大将军可代替女王陛下出兵惩治,岂不天下顺心,安稳宁静?”甘宁笑呵呵地说出了自已的方案。

卑弥呼女王听了甘宁的话语,心里“咯登”了一下,心道:“这那是什么治国良策啊!分明是想把倭岛分裂为若干个小国,而且分属相互对立,这一南一北两大阵营,只怕按照这个方案,倭岛不但不能统一富强,而且还会陷入更大的纷乱之中啊!!!”对此,卑弥呼女王还是有点不甘心,试探性的向甘宁问道:“难道除此之外,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

“这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吾皇与大元帅原本有意让女王陛下执掌朝政,但是执掌朝政需要实力,更需要兵权,女王陛下缺少这些必要的条件,就算现在为女王陛下陪养军队,也已经来不及了,养兵需要有钱、有粮、有百姓,但现在倭岛领土已尽归各路大名、城主,女王陛下手中可有一寸土地、一方百姓?没有土地和百姓,女王陛下拿什么养兵?而且各路大名、城主得不到应有的赏奖,恐怕都会埋怨女王陛下处事不公,若群起而发难,女王陛下性命堪忧啊!”甘宁断绝了卑弥呼女王的希望,分残倭岛是自己大哥左傲冉定下的锦囊妙计,这无疑是必须执行到底,没有商量的余地政策。

卑弥呼女王已经听出了甘宁语言中的威胁之意,她心知自已的身家性命此刻都掌握在面前这个男人的手中,如果因为讨价还价激怒了甘宁,恐怕自己绝对见不到明天早上的太阳了,还不如暂且答应甘宁的要求,那样至少还可以当虚位的女王陛下,而后在静待时机,想明白其中的厉害以后,卑弥呼女王当即书写了一道圣旨,交到了甘宁的手中。

甘宁得到卑弥呼女王的圣旨后,并没有立即离去,目的很明确啊!长时间的作战,让甘宁很是身心疲惫,需要身体和心灵双方面的安慰,卑弥呼女王无疑就是最好的良药!

一夜无书,只有激情,第二天一早,甘宁便将卑弥呼女王的旨意下发到各处,把上杉宪显、三津谷叶子、林原惠以及反山崎联军的各路首领召集到了京都开会。

参加反山崎独裁战役的大名、城主们都知道,反山崎军能以20万之众大败多达30万的山崎国大军,主要是依靠汉军发挥了绝对主导的作用,在与安彦良和大军交锋的过程中,上杉宪显的九万大军基本上被安彦良和的大军打残了,可谓是精锐尽失,而汉军却以四万之众击败了安彦良和率领的15主力部队,而且杀掉了安彦良和,这种恐怖的战力足以横扫当前倭岛的任何一个势力,只要汉军不撤,大家还真的只有听从汉军的摆布。

于是,不管心里愿不愿意,无论大名、城主们还是全部出席了甘宁所主持的这次封赏大会,封赏大会,甘宁宣读了卑弥呼女王的圣旨,宣布从即日起,上杉宪显就任征夷大将军、三津谷叶子、林原惠就任大将军,分别建立幕府,并明确名古屋以北为征夷大将军管辖,名古屋以南(含名古屋)为大将军管辖,其余大名、城主在反山崎战争中所取得的土地,全部分封给相应的大名、城主,最后,号召两位将军及所有大名、城主认真履行职责,每年拿出定额数量的钱物供奉卑弥呼女王,维护国家的团结稳定,实际大部分钱财都归了甘宁,也就等于归了左傲冉。

第1卷:叱咤三国第4章:汉倭京都条约

第4章:汉倭京都条约

上杉宪显、三津谷叶子、林原惠以及所有参会的大名、城主都心知肚明,这道圣旨绝非出自卑弥呼女王本意,而是汉朝水军大都督甘宁意志的体现。

上杉宪显在听完圣旨后有些失望,因为汉朝没有让他统管整个山崎国地界,而是又搞出了一个将军和他制衡,不过上杉宪显知道现在只能接受这样的安排,一来是他军队在战争中元气大伤,已无力对付所有的大名、地主和那个实力不错的三津谷叶子、林原惠,二来是上杉家族所得利益也可以接受,不仅获得了征夷大将军的名位,而且占有了本州一半的土地,只要假以时日,上杉家族必然可以发展壮大,最终统一倭岛,成为真正的倭岛之主。

对于三津谷叶子和林原惠来说,汉朝的安排保障了她们俩在倭岛取得的所有利益,而且还把名古屋以南的地盘划给她们俩管理,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案,在她们俩看来是。

虽然名古屋以南还有不少拥兵自重的大名、城主,现在还只能从名义上管理他们,但只要有汉朝的支持,再学习借鉴汉朝的治国治军理念,总会发展壮大,最终吃掉那些想要独立的家伙。

对于其余的大名、城主来说,名正言顺的获得了自已占领的地盘,而且自已通过这场战争壮大了实力,虽然幕府从以前的一个变成了两个,但这两个新幕府的实力均较以前的幕府大为削弱,很长时间内都难以取得以前那个幕府那样绝对强势的支配地位,对这些实力较弱的大名、城主们来说,这是一件大大的大好事,至少生存空间比以前大了许多。

水军大都督甘宁的安排取得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倭岛的政治版图就这样暂时确定了下来,接下来,就是要确定汉倭之间占地交割的一些事宜,在攻伐山崎国的过程中,汉军占领了倭国两座岛屿,一座是南方的对马岛,一座则是北方的佐渡岛,并在京都附近的神户港驻扎了大量的海军战舰。

现在,甘宁就是要这些将军、大名、城主们承认将对马岛、佐渡岛的主权划归汉朝,并同意汉朝长期租用神户港(不付钱那种),汉朝有权在神户港驻军,除此之外,开放大贩、鸟取、横滨、静罔、福岗等五个城市,作为汉朝与倭国的通商口岸。

对于甘宁的提议,三津谷叶子和林原惠没有任何异议,汉军早就占领了对马岛,要是要不回来了,不如让给汉朝,三津谷叶子和林原惠一心想要投靠汉朝,她们俩甚至从心理上把自已当成了汉人女子,而神户港正好位于三津谷叶子和林原惠辖区核心地带,有主人的军队扎驻在重要区域,在安全上更有保障,没有道理拒绝,至于在她们俩的辖区里大贩、鸟取、福岗等通商口岸,对于醉心商业利益的三津谷叶子来说更是求之不得。

上杉宪显也没有异议,他从来没有把佐渡岛看成是倭国的领土,那么个烂岛屿汉人想要就拿去吧,至于在他的辖区里开放横滨、静罔两个通商口岸,也没什么不对劲的,反正他正需要与汉朝做生意,有了通商的口岸,那就更加的方便了。

对于其他的大名、城主来说,汉朝所需要岛屿、通商口岸、租界统统不在他们的地盘上,对他们的利益构不成伤害,根本没有必要提出反对意见,反而巴不得让甘宁拿走,用来消弱三个所谓将军的实力。

就这样,对倭国具有丧权辱国之耻,对汉朝具有殖民掠夺意义的《汉倭京都条约》就这样签订了下来,卑弥呼女王、佐治国、上杉宪显、三津谷叶子、林原惠,还有迫于倭岛三分之二势力的威压下,大和国的国主也一同作为倭国代表在条约上签了字,并且盖下了印章。

甘宁、廖立、李严三人则作为汉方委托代表签字,但条约还需由自家的主公左傲冉和汉朝皇帝共同签字盖章后才能正式生效,甘宁需要把条约全部带回汉朝,呈给自己的大哥左傲冉,之后再由自己的大哥呈给当今的圣上,小皇帝刘协!

条约签订完毕以后,甘宁代表汉朝邀请卑弥呼女王和大和国的国主,还有上杉宪显、三津谷叶子、林原惠三大将军和一众大名、城主等小国主在处当完当前要务后,到汉朝长安进行友好的国事访问,以增进两国之间的交流。

其实,甘宁之所以让他们访汉,并不是想让他们见识一下汉朝的实力,从而达到对他们的震慑,减少他们的反判之心,其主要原因还是左傲冉的锦囊作祟。

左傲冉的锦囊内写的计划是让甘宁假意进行两国访谈,从而扶持一方完整统一倭岛,之后再将挟持的这些将军、大名、城主等处决,等牢牢的掌控倭岛后,在进行倭岛大清洗计划,也就是三光政策,杀光、抢光、烧光!除了女人以及物资以外,什么都不留,要不是没有高科技武器,左傲冉就直接下令毁灭岛屿了!

随后,甘宁与三津谷叶子、林原惠二人划定了神户港租界的范围,任命了神户租界的地方官员,在神户港租界留下了一批汉军,安排了政务等事务后就准备率军护送一众将军、大名、城主等离开倭国,前往大汉天朝了。

对于汉朝的国事访问邀请,上杉宪显、三津谷叶子、林原惠都不敢怠慢,毕竟他们现在都需要在汉朝的支持下才能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及时拉拢与汉朝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至于一众大名、城主等小国主,那都只是个摆设,只要上杉宪显、三津谷叶子、林原惠三家决定了行程,一众大名、城主等小国主就不得不跟着他们一起去。

待到上杉宪显、三津谷叶子、林原惠三家最终确定访汉行程时,已经是四个月以后的事情了,期间大和国的国主一直都没表态,此事引起了甘宁、廖立、李严等人的重视,不,不是重视,而是正中下怀!

宣战,一个合理得不能在合理的理由出现了,拒绝两国友好交流访问,这就等于是藐视大汉天朝,如此大的一顶帽子扣到了大和国主筒井顺昭的头上,如此一来,筒井顺昭只能乖乖的前来参与访汉之行!

然而,筒井顺昭在前来的途中突然遭到行刺,筒井顺昭身亡,随行的五百多家将紧随被杀,竟然无一人生还,巧合的事情发生,筒井顺昭被刺的地方正处于上杉宪显的越后,如此一来,很明显,就是上杉宪显为了讨好汉朝,实施了这次行刺,这样一来,导致其子筒井顺弘和筒井顺永为争夺大和国的国主之位分裂,各霸一方,均称大和国正统,但是人们却称筒井顺昭长子筒井顺弘所辖为大和国,筒井顺永为小和国。

第1卷:叱咤三国第5章:每个男人的目标

第5章:每个男人的目标

此时,《京都条约》的内容在汉朝辖区内已是人人皆知,这可是数百年来,大汉对外国用兵的第一次彻底胜利,大汉朝的普通百姓更为这次胜利宏扬了国威大肆庆祝!

筒井顺弘和筒井顺永的正统之争没有延续很久,筒井顺永打出为父报酬的旗号,向上杉宪显用兵,这样一来,筒井顺永为自己无形中获得了很多筒井顺昭麾下老臣的支持,仅仅做了二十八天大和国主的筒井顺弘便被拉下马来,筒井顺永将大和国统一,并且流放了自己的哥哥筒井顺弘,但是好景不长,甘宁听从廖立的计策,以筒井顺永无故兴兵为由,向大和国正式用兵!

以上杉宪显、三津谷叶子、林原惠三家为主的主战派,强烈要求亲自率领麾下兵卒参战,但是却被甘宁婉言谢绝了,开玩笑!你们如今已经是锅里的肉了,我还能让你们跑了吗?!真是异想天开啊!!!

为避免夜长梦多,由卑弥呼女王所率领的访汉团顺利出发了,与此同时,甘宁命佐治国率领邪马台十五万大军,并且辅以上杉宪显、三津谷叶子、林原惠三家以及一众小国主之兵三十五万,共计大军五十万,号称八十万大军,大军兵发大和国。

大和国现任国主筒井顺永一下子就慌了,急忙召集葛城臣、平群臣、苏我臣、大伴连、物部连等几大豪族商议,他们有人主战,有人说邪马台势大,更有大汉天朝支持,不能力敌,还是议和为上,更有甚者建议投降,归附大汉天朝,一时间议论纷纷,毫无结果。

佐治国不仅政治一流,就连军事也很精通,什么叫兵贵神速,佐治国这才叫兵贵神速,筒井顺永这边还没有商议出如何退兵呢,佐治国这边已经打到筒井顺永的国都成外了,这下筒井顺永可就彻底傻了。

主战派此时借机正握兵权,为了消弱织田加的势力,便派出了号称织田四天王的柴田胜家、羽柴秀吉、明智光秀、泷川一益四将,天王就是天王啊!虽然歌唱得没有四大天王好听,但是这武艺可却不差,一连斩了上杉高太麾下的越后十七将。

他们分别是甘糟(粕)近江守景持、荒川伊豆守、饭盛摄津守、宇佐美定行(盈?)、鬼小岛弥太郎、柿崎景家、唐崎左马之介、斋藤朝信、田(右边添一“鸟”字)山周防守、神藤出羽守、高梨政赖、直江兼续、直江景纲、永井丹波守、本庄繁长、毛利上总介、桃井赞岐守,最终还是李严出手,才斩杀了织田四天王。

随即大和国的国都被攻破,筒井顺永率亲信逃出都城,佐治国率军穷追不舍,历时三个半月,成功的击杀筒井顺永,顺利的完全攻占大和国的所有城池和领土,斩杀大和国兵将三十余万,平民死伤超过七十万人。

就在佐治国出兵不久,访汉团便以回航,黄射、武安国、管亥、裴元绍、陈生、张虎六人回来交令,整艘船上仅剩一个倭人,就是那位几乎呆懈的妖艳女王卑弥呼,因为她亲眼见证了三百多号倭岛将军、小国主、大名、城主的死亡!

卑弥呼回到倭岛之后,第一时间跑到甘宁处,并且开始质问甘宁,甘宁可谓是早已做好了应对之策,按照廖立、刘馥、杜微三人教给的说辞应付妖艳女王卑弥呼,其言语的中心思想无非就是不这么做根本不可能真正的统一倭岛,更何况他甘宁还希望自己的女人做上这倭国女皇的位置呢?!反正从甘宁口中说出的言语全都是一些好听的言语,一句话,表达的意思便是我甘宁做出的这一切,无非便是为你,为你,还是你!女人是谁做的,果然不假啊!被解开了心结的卑弥呼再次回归以往妖艳的姿态,但是那眼含热泪的样子简直就是惹人犯罪,甘宁自然是无条件的投降,直接将卑弥呼推倒之后再推倒!!!

如今整个倭岛总算政权统一了,卑弥呼女王宣布,她成为倭岛第一任女皇,邪马台整编其余诸国,合称汉倭奴国,卑弥呼被任命为汉倭奴国女皇!

很快,这条消息便传遍了整个倭岛,反弹是极其强烈的,最后三十多处大小城池举兵反叛,他们推举上杉宪显之子上杉高太为越后国的国主,上杉高太为报复仇,自然是无条件答应,但是好景不长,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以上杉高太为首的叛乱便被平定。

倭岛真正的安定下来后,甘宁率领武安国、刘馥、杜微、管亥、裴元绍五人,兵马五千,打着护送汉倭奴国女皇卑弥呼的名义返回大汉朝,向徐州港返航。

卑弥呼将政事交给了自己的弟弟佐治国,军事交给了汉朝驻倭大使黄祖,仅仅带着千余貌美婢女和大夫难升米、次使都市牛利随行,携带进贡的金银布匹无数。

甘宁一众离开不久,黄祖便开始大肆建造战船,所谓的战船,其实就是大型的运输船,因为这是左傲冉最后一个锦囊中中的计划,那就是准备将倭国男子屠杀殆尽,只带走倭国女子,从此让倭人这个民族从这个地球上消失!

因为连绵不断的征战,倭国的男子仅剩下四百余万,这些男子中因为完全丧失了利用价值,被当做枪靶子练习死掉地有五十多万人,没资格加入汉籍地或者死硬着不肯加入汉籍的有三百四十余万人。

这三百四十多万倭奴和虾夷男子全部被打上奴隶印迹,专门负责倭岛上的开矿工作,被称为开矿奴隶,终生劳役,不能婚娶,直至全部操劳死在矿井里。

愿意加入并有资格加入汉籍的大约只有十万倭国男子,这些人全部被集中在了钩鱼岛上,大致分散的比例为每十户汉人家庭中围住一个倭国人家,这十户汉人除了监视这个倭国人家不得与其他倭国人家来往外,不得歧视这个倭国人家,亦可通婚,因为这个倭国人家在名义上已经是汉人了,这户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