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前卒-第6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末将请教过一个大明商人,他说过,只要出得起钱,他们便能将我们的家属都运过来。”
  这些人现在当然手里有不少钱,在大明,朝廷是按照大明军人的薪饷给这些人支付的,每一战的赏钱等也不菲,这些人在大明,有钱也没地儿用去,手里攒了不少的银钱,全军集中起来,倒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吴岭现在只想知道到底是那个商人做生意做得胆子比天还大,居然撺着威斯凯尔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大将军,程尚书,我的士兵们英勇奋战,不管是在西大陆还是在大明,所为的,无非也就是为家人搏一个幸福富足罢了,这不论是大明的人,还是我们的人,其实都是一样的。现在我们看到了大明的富足,安稳,祥和,我们愿意用我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家人以后一辈子的幸福,请诸位成全。”威斯凯尔抱拳,向两人深深一揖,又向着周围的将领团团作揖。
  这番话说得真挚,说句老实话,在场的大部分将领,都是苦出身,当年不顾一切地提上刀子跟着皇帝造反打天下,根子上不也就是为了这一码事吗?
  与威斯凯尔合作了这些日子下来,大家都已经不把他当外人了,战场之上并肩作战,一起流过的血,已经极大地将双方原本之间的距离给拉得极近了。
  “大明是文明礼仪之邦,我请的教我大明话的先生常说教化万民,还说我虽然是狄夷之人,但狄夷人入中华则中华之,大明能容蛮人入藉,为什么就不能容我们呢?”威斯凯尔再次抛出一记重锤。
  程维高耸然动容,要说在场的,真要比起学识来,只怕也就程维高能与这个威斯凯尔这个西大陆的贵族相比拟了,西大陆虽然总体上来说,还处于黑暗之中,像大明这样的普及教育他们还视之为天方夜谭,但贵族教族还是很厉害的。程维高这种从小读书的人,心中多多少少还是留存了许多的圣人大义之言的。再者现在他在礼部当老大,如果真能做成这件事,那礼部的事务便又多了一项,权利嘛,当然是要靠自己去争取的,你争来一项事务,你的权利就扩大一份,这件事看起来不管是从大义之上,还是从小利之上,都值得去做一做。如果真做成了这件事,以后这威斯凯尔也就天生便成了自己的盟友了。
  一念至此,当下便也做出一副大义凛然之态,抱拳冲着威斯凯尔一揖道:“威斯凯尔将军,受教了。你说得很对,大明要教化天下之责,这天下,不仅有我们这里,自然也包括你们哪里,这件事,不管吴大将军怎么说,我应承下来了,我人微言轻,不足以向你打包票,但我这就去昆凌战战区那边,向皇帝陛下禀明此事,不管怎么样,我也要促成此事。”
  威斯凯尔大喜,冲着程维高,右手抚胸,深深地弯下腰去,“多谢程大人成全。”
  吴岭看着这幅模样,知道程维高这样一来,他也不得不被拉下水了,总不能在人家马上要发起冲锋决死一战之前,还断然拒绝对方的要求,这总不是什么坏事吧?海外夷人羡慕中华文明想要成为大明人,怎么说也是可以做一篇大文章的,更何况是像威斯凯尔这样的大贵族带着部下一齐来归?
  “程尚书既然愿意去向陛下百禀此事,我也会向皇帝陛下上一奏折,详细说明你们的功绩。”吴岭冲着威斯凯尔道。
  “多谢,多谢大将军成全!”威斯凯尔大喜过望,有两位重臣为他说话,成功的可能性自然大增,再者说了,吴岭的身份地位,可不是程维高能比的。
  他转过身翻身跨上自己的战马,大声道:“末将这便去了。”
  片刻之后,吴岭和程维高便听到在威斯凯尔的部众云集之地,发出了震天一般的欢呼之声,两人对视一眼,吴岭耸耸肩,程维高却是笑道:“军心可用。”
  远处,传来了隐隐的爆炸之声,一股股的黑烟从常宁郡城之内升起,而在距离他们不远处,明军的炮兵阵地也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吴岭这里的火炮,除了大量的老式火炮之外,新近运来的速射炮便有上百门。
  武陵战区有铁路与大明本土相连,这些好东西,一向便是先紧着他们装备的。看着铺天盖地的炮弹掠过天空,落向那密密麻麻的齐军防军,程维高感慨地道:“太壮观了。不到二十年呐,战争就已经变成了这个样子,想想真是让人不敢相信。”
  “看似威力很大,但对敌人的阵地破坏其实还是很有限的。”吴岭却是有些懊恼。
  “已经很好了,如果不是这些火炮,仗会更难打的。至少现在我们已经将他们摁在地上了,虽然他们不是没有反抗之力,但终究是秋后的蚂蚱。”
  各部将领此刻早已经各就各位,而威斯凯尔率领的西军,已经如同一群出了柙的猛虎,向着那片堡垒云集的地方猛扑了过去。
  常宁郡总攻终于打响,而在怀化,此时战事却已经接近了尾声。凶悍的野狗带着苍狼营将鲜于辅的中军主力击溃,王筠在最恰当的时候投入了所有的预备队,而左翼的陆一帆也抓住敌人慌乱的时机,一举击溃面前的敌人,当野狗那门板一样的身躯第一个冲上了怀化城头,一拳将城上的旗杆击断,齐国旗帜飘然落地的时候,怀化便已经易主,常宁郡后撤的大门被彻底关闭了。


第2080章 突破
  威斯凯尔率领的八千西军疯了。
  这是作为他的预备队的陆丰第一直观感受。
  现在的这支西军队伍装备之上自然早已经非同昔比,大明可不做又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这种事,随着这支队伍在吴岭的麾下攻城拔寨,屡屡克难攻艰,最早的确有把他们当作消耗品想法的吴岭也改变了看法,不管怎么说,一支骁勇善战的队伍,对大明还是很重要的,没有人会嫌自己的精兵强将多。
  再者,随着大明在西大陆的布局顺利地展开,西大陆至少在一二代人之内,已经不可能对大明构成威胁,那么这支队伍的存在,自然也无法改变大局。所以对于他们的装备,明军自然也大方起来了。
  大明1式和火炮虽然没有给他们配备,但是像改良版的猛火油弹,甚至火焰喷射器都装备给了他们,至于手雷这种已经可以大规模量产的武器,也是大量地装备给了他们。这支西军脱去了他们原来的半身甲,换装了大明的制式甲胄,这样的一支军队,如果从远方看过去,绝对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不同,也只有走近了,才能发现这些人的肤色,毛发,眼睛都与这片大陆之上的人有着极大的不同。
  包括威斯凯尔在内的所有西军都不想回去了。他们在大明呆的时间越长,这样的感觉便越强烈,相比于大明,他们的西大陆,似乎还处在黑暗时期,即便是威斯凯尔这样的大贵族,对于大明这边的人舒坦安逸的生活,也是艳羡不已,更别说那些普通的士卒了。
  这些士卒在西大陆,只是一些自耕农,没有战争的时候,他们种地,承担沉重的赋税,战时便成备甲胄,加入到领土的队伍之中。
  让自己和家人活下来,是他们的第一选择,吃饱饭,穿暖衣,是他们的最高追求。
  如果一直在西大陆,他们也许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本来就是如此,会认为是自己这一辈子胎没有投好,这一辈子努努力,下一辈子说不定能投一个好胎,就此摆脱贫困交加的生活。
  但到了大明,他们却发现,生活完全不应该是这样的。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他们从宝泉港上上岸,一路穿起大半个明国,见识到了大明的与众不同的风光,看到了风驰电擎的火车,看到了平坦的水泥大道,看到了沿途那一个个红墙碧瓦的村庄,看到了快乐的农民扛着锄头牵着老牛悠闲自得地在田间劳作。看到了无数的沟渠将潺潺的流水引到田间地头,看到了络驿不绝的商队,看到了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他们想都想不到的各类商品。
  如果说这些还是走马观花的话,那么到了武陵驻扎下来之后,他们接触到的人就更多了,他们对于大明的平民生活有了更深切的了解,特别是农民的日子,让这些士兵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大明的农民,居然只缴那么一点点税,居然不用服徭役,这天下还有这样好的事情吗?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故乡虽然让人留恋,但如果故乡不能让他们活下去,那么远走他乡也是不个不错的选择。士兵们拿着高额的薪饷,但他们却知道,只要离开了大明,这些将不会再有,他们将重回赤贫时代,他们将再也挣不得那一张张漂亮的钞票,吃不到那样美味的各类食物,享受不到那无微不至的后勤服务。
  首先动摇的是中低层军官,便看他们是军官,在西大陆,也不过是一些底层的武士罢了,在大明,一个月挣得的银钱,是他们在西大陆一年也挣不到的。他们的情绪自然而然地传染给了所有的士兵,当威斯凯尔发现这一件事情的时候,这股思潮,已经不可遏制。
  威斯凯尔无法可施。如果他非要带着这些士兵们回家,大明自然不会阻挡,但他不敢想象,犯了众怒的他,回到西大陆之后,会是一个什么下场,这些恨极了他的士兵,会不会在战场之上,在他背后给他一刀,会不会在战场之上故意陷自己于绝地,让自己遭遇失败,遇到灭顶之灾。对于普通士兵而言,失败了,只不过换一个领主服务而已,而对于他来说,失去了的,就会永远失去。他们的敌人会饶恕普通的百姓,就绝不会饶恕像他这样的大领主。
  再者,他对马特乌斯也有怨气。马特乌斯临走的时候,虽然话说得很漂亮,但威斯凯尔却很清楚,自己就是那个被抛弃的人,如果不是明人讲仁义,没有故意送他入死地,现在他还能不能活着都是一回事。
  他不得不顺从部下的心意留下来,并且作为部下的代言人向明人作出这一要求。如果他这样做了,并且成功了,那么,他将还是会成为这一支队伍的领军人物,即便是留在大明,他也会成为他们的代言人。
  在没有战斗的时候,威斯凯尔开始运作这一件事情,他托人找到了一个大海商,向他咨询能否从西大陆将他的部队的家属全都运过来,当然,他们是付钱的。
  那个大海商喜出望外,对于他们来说,这可是一笔巨大的生意。在大明,谁的钱最好赚,当然是当兵的,因为他们薪饷高,家里还会享受到各种各样的福利,所以手头宽裕得很,而从西大陆千里迢迢地运人过来,其中还有在西大陆那边的一系列运作,这都是可以做的生意。
  至于能不能将威斯凯尔部属的家眷运来,这个大海商丝毫不担心,他像威斯凯尔承诺,只要大明皇帝应允了此事,他就一定能办到。因为他很清楚,至要大明皇帝发了话,西大陆不管是马特乌斯还是其它人,都没有胆子拒绝此事。
  更何况,对于马特乌斯的敌人来说,威斯凯尔这样一支军队不回去还是一件大好事。
  现在,威斯凯尔得到了大将军吴岭与礼部尚书程维高两人的承诺,而他,就要为这个承诺付出代价了,当然是血的代价。
  他们迎着碉堡之上凶猛的炮火,举着盾牌奋勇前进,前面的被炸倒了,后面的踩着前面的尸体向前疯狂涌进,密集的弩箭将他们手里的大盾之上钉满,将他的手臂震得酥软,但他们却将盾牌勉强挂在身上向前奔跑。
  他们贴在碉堡之上,他们将手里的汽油弹抛向碉楼的顶部,他们将火焰喷射器顶在碉堡的射击窗口向内里喷射,他们不顾一切地跳进壕沟之内,与壕沟之中的敌人展开肉搏,他们用身体撞倒一堵堵的矮墙。
  他们的伤亡很大,但他们却硬生生地密集地碉堡群,壕沟,胸墙组成的立体防守区域之内,打开了一个深深的缺口。
  当一群人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之后,他们爆发出来的能量,前所未有。这些战士们想到的不仅仅是他们,还有他们的家人,那怕他们的家人战死了,威斯凯尔也承诺会将他们的家人统统接来,那他们的家人,便会在大明过上幸福的生活,为此,他们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觉得是值得的。
  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男人是为家里开拓幸福生活的主力,当得到这样幸福的生活需要他们付出生命的代价的时候,他们毫不吝啬于为之抛头颅,洒热自。
  此情此景,不论东西,但凡是人这种高级动物,莫不能外。
  身后的陆丰看得感慨不已,他从来没有想到过大明的生活,对于这些人有着如此大的吸引力,他是跟着秦风最早的一批人,一步步的这样走过,似乎将这些已经看成了理所当然,却不知道,这世上,绝大部分人,并不是像大明这样有能力让百姓过上前所未有的生活的。
  现在,他看到了。
  他有些同情这些人,因为他看到,威斯凯尔为了撕开这条通道,八千士卒在一个时辰的时间里,起码已经倒下了一半,至于多少是受伤,多少已经战死,一时之间,却还是无法统计出来的。
  陆丰立即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威斯凯尔已经竭尽了全力,完成了突破的任务,现在,轮到他上去,稳住打开的缺口,并伺机扩大战果。
  陆丰所属,清一色的重装甲步兵。
  他们压根就不理会迎面射来的那些羽箭和弩箭,挺着大刀,向前稳稳地推进到了威斯凯尔占领的区域,然后接着向内里推进,驱赶着那些在溃败下去的齐兵向着敌人的防区一步步地深入。
  对他们有威胁的,是敌人的炮火,强弩,以及霹雳火,但敌人的炮弹发射速度可怜,每每一个地方暴露出火力点,马上就会招来大明集群炮火的覆盖射击,将其一一击毁。
  威斯凯尔是被抬下阵地的。
  士兵们将他一直抬到了吴岭的身边,看着吴岭,他一边咳着血,一边脸带笑意地道:“大将军,我们圆满完成了任务。”
  吴岭点了点头:“我看到了,我将兑现我的承诺,你们,配得上成为大明的子民。好好养伤吧,以后,咱们还有仗打呢!”


第2081章 清扫
  威斯凯尔的西军与陆丰的矿工营这两只重重的拳头在地上炮火,空中轰炸的支援之下连着捣了出去,顿时便将齐军的防护阵地撕出一个大大的缺口。威斯凯尔的西军是不要命,而陆丰的矿工营则实在是太过于厉害了,当年威震天下的天下第一战营的名头可不是白叫的,虽然多年没有出手了,但再一次出现在战场之上,威风尤胜当年。
  鲜碧松一看不妙,当即城门大开,一万余骑兵从面南两个城门涌出,一左一右准备突进明军,而正面明军攻击的西门则是大队的步卒涌将出来,准备发起反攻,夺回阵地。
  如果任由明军守住了他们占住的这一大块地方,接下来必然是从容地左右扫荡,将他在城外的布置一扫而空,没有孺外的屏障,单是一个孤城,如何顶得住明军的攻打?
  吴岭是打老了仗的人,与鲜碧松一般无二地都是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对于彼此打仗的套路一清二楚,况且这样的攻城战,双方谁都也别想玩出什么新鲜花样来。不过话也说回来,在这样的宿将面前,你玩新玩样,多半便是给对方送零嘴,那是一口吞了连个谢字也绝不会说出来的,倒是讥笑一番对方那是一定的。
  说到底,打这样的仗,拼提就是实力。
  看着骑兵涌出,左翼的李小丫已是兴奋的带着早已经跃跃欲试的逐电营风驰电擎一般地迎了上去,而另一侧,宝清营也早已摆好了阵势,火炮居头,弩机于后,一排排的大盾林立,再往兵便是一柄柄大明1式黑洞洞地将枪口指向前方,右翼骑兵刚一出现,速射炮便已经开始了咆哮。
  明军的速身炮射速齐快,事先调教好了的射程射角也根本不用炮手们操心,只管有条不紊地填装炮弹然后发射便了。一颗颗炮弹落下去,将蜂蛹而来的骑兵炸得七零八落,等到余下的骑兵再中近了一些,火炮便延伸射击,冲出火炮射距的骑兵迎头又碰上了弩机的密机攒射,十成之中又去了两成。
  再近一些,大盾手们便奔到前方,咣当咣当地将大盾立于地上,腰间拔出一根根短铁棍,卡卡几声,一面面单一的大盾立时便变成了一面盾墙,一柄柄大明1式探出头来,猛烈开火。
  大明1式一次便能装弹五发,宝清营邹正将全营分成了数个梯队,横布在整个战场之上,前面密集开火,后面却肃然不动,五声枪响一过,第二排的便迅速抢上一步,接替射位,而退下来的士兵则同时侧身让行,动作犹如行云流水,毫无阻碍,瞬息之间,刚刚射击的那一批便从最前退到了最后。
  宝清营阵地之上的枪声连绵密集竟是毫无止歇。
  偶尔有侥幸冲过来的战马一头冲撞在盾墙之上,纵然造成一些伤亡,却于大局丝毫无补,转瞬之间,那些倒在盾阵前的马也好,齐军也好,便被击毙在当地,而盾阵与缺口在瞬息之间也被重新修补完整。
  大柱的撼山营作为第三批兵马迎了上去,与城内冲出来的步卒激战在了一起。撼山营亦是全军配备了大明1式,此刻却都是上了明晃晃的刺刀,嗷嗷叫着冲去与敌人搅和在一起。人高马大的大柱,如今蓄了满脸的胡子,更显凶悍,他却懒得拿枪,仍然举着自己那根狰狞的狼牙棒,冲在最头里,竖击脑浆迸裂,挨一下人立马就矮了一大截,横扫一般都是应声便飞起来了好几个人。
  他的士兵们却都是狡诈得很,与齐军白刃格斗,常常是枪举了起来,刀没有刺出去,却是扣下了扳机,当的一声响,对面斗志昂扬的齐军便血花迸显的倒了下去。大明1式虽然威力颇为不凡,但怎么着却也是无法与三八大盖相比的,击穿了敌人的盔甲,再穿进敌人的身体,却没有力量将对方再弄一个两头通透,士兵们却也不怕误伤了自己人。左右格斗的双方格得如此之近,即便是闭着眼睛,也不致于打歪落。
  双方甫一交手,撼山营便如同烧红的烙铁插进了豆腐之中,哧哧作响的便将齐军的陈阵打得稀乱。
  传统的血刃格斗已经完全没有了任何的作用,出城的齐军起先还格守着军规,大家聚在一起,排着长长的整齐的队形,挺着林立的刀枪向前逼近,最前排的士兵几乎看不到脸,只能看到一排排雪亮的长矛和大刀,但在明军一轮一轮的大明1式集中射击之后,队形便完全崩了。
  唯一还能勉强抗衡的便是左翼的骑兵,此刻正与李小丫的逐电营杀得难解难分。
  这几个营头,都是大明最老的几个营头,装备好,士气高,无论是单兵素质还是整体能力,都无一不是上上之选,名声着著,盛名之下当无虚士,出城的几路援军,几乎在同一时间都陷入到了被动当中。
  猛虎营作为第四批攻击波出动了。
  明军一下子出动了四个战营两万人,而齐军比明军数目稍多,整个西门外战场之上被铺得满满当当,谁也无法再投入更多的兵力,双方主帅的牌都已经打了出来,接下来就只能看统兵将领们在战场之上的发挥了。
  但怎么看,齐军都是相当的不妙。
  率先顶不住的便是右翼的骑兵,他们即便仗着骑兵之利,也无法攻破宝清营密不透风的立体防守,伤亡惨重之下统兵将领心惊胆战的不愿再去碰这个马蜂窝,而是带着剩余的骑兵绕向一侧,想去攻击大柱的撼山营,见到他们转向,宝清营也开始改变战略,不再龟缩在原地当刺猬,而是用大盾前导,一排排的枪兵居后,竟然是追着骑兵的步伐大后面包抄过来了。
  而另一边,李小丫的逐电营在占住了上风之后,也在有意识地左翼的敌骑往中间战场驱赶。这些大明的将领不管是老将邹正大柱还是新锐将领李小丫,此刻的战术思想都出奇的一致,那就是往中间挤压齐军的战术腾挪空间。
  城墙之上的鲜碧松见到此情此景,只能一声长叹。
  明军将领们都是身经百战之辈,便是那最年轻的骑兵将领李小丫,也是从一介小兵一步一步地爬上来的,战斗经验之丰富,应对策略之机变,抓住转折之敏锐,都不是他的部下能比的。自己手下这些主要将领,基本上都来自于龙镶军,理论知识是一点也不差的,兵书只怕比对面任何一个将领都要多得多,但没奈何,理论在没有与实战结合之前,就变成了纸上谈兵了。像这样的大战,像陆丰,大柱这些人都打过不知多少次,那李小丫也是一个聪慧的,只消有样学样就够了,而自己的将领们,这一两年来与明军虽然颇多交锋,但像这样的大规模的集团交锋,却还是第一次,应变之上远远不能与对方比拟。
  像在右翼与宝清营作战的骑兵将领,即便是不愿意再顶着如此大的伤亡强攻对方火力凶猛的乌龟阵,但也万万不能将祸水引往中间战场,他难道不知道骑兵需要广阔的空间吗?居然想当然地去支援中间的步卒,此时中间战场变成了一锅粥,骑兵再冲过去,或许能帮着中间战场的步卒扳回劣势甚至稍占上风,但那却只是暂时的,等到他们身后的宝清营押过来,形式便会立即崩盘的。骑在马上的骑兵一旦没有了速度,与步兵相比,也就显得高大一些而已,但同样的,被攻击的目标也扩大了无数辈,你骑在马上站在哪里砍人还需要弯腰呢,人家一枪便将你的战马捅一个血窟窿。
  主城门再一次开启,更多的齐国步兵涌了出来,不过这一次,却只是在城门左右两侧列阵而立,同时,城墙之上,撤退的号角之声呜呜咽咽地响了起来。
  齐军其实战术素养也是不错的,在听到撤退号角之声时,前方的士兵竟然鼓起余力猛然反攻,而后面的则毫不犹豫地转身后退。壮士断腕断得毫不犹豫。
  明军也不向前追赶,任由着对方撤了回去,只是将留在后面断后的骑兵一口便吞了下去,今日明军的主要任务,是要扫清城外的敌人的那些防守体系,城内有人出来,能吞多少便吞多少,跑了,也无所谓,像攻击常宁郡这样防守体系完备的重镇,一两日根本就不可能完成,大明的这些老兵老将心中都有数得很,且慢慢来吧。
  看着出城的援军垂头丧气的退了回来,鲜碧松什么话也没有说,黯然转身离开了城头,这一次的援救失败,便等于失去了城外的防守体系了,剩下的,便只能看他们自己能坚持多久了。等到明军完成了城外的作战任务,更为残酷的攻城战便会开始了。走下城头的那一刻,他看着头上那正大摇大摆地往回飞的明军的那些飞艇,眼前一阵阵发黑,身子一晃,险些儿便一头栽到了城下去。


第2082章 得意
  过了年,日子便一天天暖和起来,眼见着枯黄的地面之上冒出了绿芽,虽然近看着还是不太显眼,但远远观望,却似乎是张色彩斑斓的地毯给铺在大地之上,刚刚结束了战争的潞州地界之上,再一次看到了农夫的身影。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哪怕现在城头变幻大王旗,他们已经换了大老板,但农夫们已经不得不为今年一年的生计所打算了。一家子总是要吃饭的,官家的赋税总是要交的,不管是那个大老板,在最底层的农夫们看来,历朝历代,又哪里免得了呢。
  秦风与闵若兮并肩行走在乡间田野之上,身边跟着新任的潞州郡守岳开山。
  “刚刚一路走过来,田间乡野虽然已经开始有人劳作了,但多人老人妇孺啊!”秦风道。
  “是这样的。”岳开山点头道:“潞州这些年来,一直便在不断地征兵,成壮年男子,倒是大多入了军伍,这一场大战下来,潞州壮丁倒是伤亡最多的。臣正想打机会跟陛下说一说,那些被俘的潞州兵,还有伤兵营里的潞州兵,还是及早释放的好,放这些人回家之后,还赶得上春耕。”
  秦风沉默了一会儿,有些挠头:“正因为本地壮丁伤亡太多,周济云才不敢这么早就释放他们,怕生事啊。这战场之上,多有父子,兄弟,关戚一齐上阵的,打断骨头连着筋,他们的亲人死在了与我们的战斗之中,如果说心里没有仇恨,那是假的。总得要慢慢地一批一批地释放出去,才更稳妥一些。”
  “陛下与周大将军所虑,固然是正理,不过呢,我做了这么多年的亲民官,却是更清楚这些普通百姓的心理了,这样的一场大战之后,活下来的,更多的是侥幸,是庆幸,是劫后余生,想要生些事的也不是没有,但终是极少数一部分,翻不起大浪来的。陛下,人只要到了臣手中,臣总是有办法来拾掇他们的。这样一来,既不误了农时,也还减轻了大军的负担,两全其美。”
  秦风大笑:“你倒是个有信心的,也不知道周济云知道了你这番说辞,会不会埋怨你不识好歹,恩将仇他,他一门心思地替你着想,你去在这里埋怨他耽误了你做事。”
  岳开山心中一跳,皇帝这话看似随口一说,但天知道这话里头的意思有几层,当一也只能陪着笑了几声。
  “实时农时是误不得的,现在又是军务紧急,又不能学着以往把军队散出去先把春耕播收,一旦误了,到了秋末之时,才真正会生出乱子来的。人没了饭吃,才是最可怕的,饥寒起盗心,被逼得无奈了,啥事儿做不出来呢!但凡能让人看到希望的,也就不会铤而走险了。”岳开山叹道:“臣初去涔州的时候,那里匪患遍地,让臣逮着了一些,本来准备明正刑以儆效尤的,但臣看了那些被捕来的盗贼,说句实话,心下着实不落实,那些精壮的汉子倒也不必说了,竟然还有五六十岁的老汉,还没有长成的娃娃,一个个饿得皮包骨头的,这杀心啊,不知不觉就消弥了不少去,便将他们押解到庄子里去做农活,几年下来,一个个安稳得很,后来放出来,分了田地,房屋,倒成了官府最坚定的拥护者,不管朝廷要干什么,他们都是抢在头里的。”
  “既然你这么有信心,这件事你便去做吧!”秦风挥了挥手,“在这方面上,我是远远不如你的,既然你说做得,那便做得。”
  “陛下这可折杀我了,陛下明见万里,洞察秋毫……”岳开山奉承的话还没有说完,便让秦风挥手打断了。
  “得得得,你岳开山便不用来说这些言不由衷地话了,什么明见万里,真那样的话,我岂不是连齐国皇帝现在在干嘛都知道了,嗯嗯,想来皇后必然是不依的。”秦风不动声色地便丢了一个隐诲的黄段子出来,不过对于闵若兮这样的天皇贵胄来说,却无异于对牛弹琴了,她压根儿就没有听懂,同为男人,听懂了的岳开山却只能干笑着不能答话。
  “明见万里,洞察秋毫,我倒是经常听呢,有什么错吗?”闵若兮歪着头问道,四十出头的人了,这一歪头,仍然显出了少女的娇憨之态,却又不显做作,让岳开山不由得艳羡之极,这可真是一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