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马前卒-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起,倒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不是他最后在长阳到处掳掠人口,意图扩充实力,鹰巢一时之间倒还真找不到此人的老巢,也就无从谈起剿灭他了。
吴岭早已存了必死之心,见了秦风,只是怒目瞪视,徐望山想摁着他跪下,他去拼命挣扎着,身上锁链哗啦啦作响,虽然被按得膝盖渐渐弯曲,却梗着脖子,一丝一毫也不愿意低下。
“徐将军,算了。”秦风摆摆手,“吴岭吴将军,朕倒是很佩服你,不过大势大趋,你终究是逃不过这恢恢法网。”
“狗皇帝,只恨我力有不逮,不能亲手宰了你。”吴岭怒吼道。
吴岭对皇帝无礼,乐公公不由大怒,抢上一步,啪啪两声,左右开弓给了吴岭两个耳光,吴岭两个脸颊顿时红肿了起来,嘴角有血丝渗出,却只是看着秦风冷笑。
“吴岭,这几年来,你一直心心念念的不肯放弃,朕也曾派人去招降你,你却拒不投降,你心中执念,就只是为吴昕报仇么?”秦风摇了摇头,看着对面的这个大汉。
“不错,生不能杀你,便是死了,我也要化作厉鬼,夜夜前来纠缠于你。”吴岭扬声道。
“朕连你们活着的时候,都没有看在眼里,你要是死了化成鬼,朕难道就惧你们不成?”秦风扬声大笑。
“没看在眼里?嘿,如果你真没有把吴昕将军放在眼里,又为什么不在战场之上与吴将军堂堂正正过招,而要阴谋暗杀呢?”吴岭怒道。
秦风点了点头:“吴岭,你是长阳郡本地人吧?长阳郡的境况,想来你比谁人都清楚。你觉得,那个时候,长阳郡百姓生活得如何?在顺天军治下,他们是安居乐业呢?还是身在水深火热之中?能求一温饱也成了奢望?”
吴岭顿时被噎住,他这人耿直,长阳当时之情景,他当然清楚,自然也不愿昧着良心瞎说。
“吴昕的确是一良将,但为了莫洛的那点小恩小义,却置百姓大事于不顾,为虎作伥,吴岭,其实这样的人最为讨厌了,因为他们有才,有才的人做起坏事来,便如同虎生双翼,为害尤大。你说我为什么不与吴昕堂堂正正一战,也说得不错,堂堂正正两军对垒,不是朕吹嘘,吴昕也不会是我的对手。”
“吴将军不在了,自然由得你自吹自擂。”吴岭冷笑。
“是与不是,天下自有公论。”秦风也不与他争辩,“朕也承认,那吴昕不论是大的战略,还是小的战术,都是侥侥者,想要从正面击败他,便不得不花费更长的时间,可如此一来,受苦的难道不是长阳郡的老百姓吗?还得死多少人,受多久的苦,才能平息这一场纷争?吴岭,你既然在上一次的围剿之中逃得性命,又潜伏了如此之久,想来也去过大明不少地方,这天下如今怎样?朕不信你是一个瞎子看不到。”
“两军对垒,自然是无所不用极其,于朕而言,只要能迅速地击败敌人,平定天下,还百姓一个清静世界,便没有什么当与不当?没有什么阴险狡诈,吴岭是一个不错的将领,可是眼界太窄,心胸太小,这就是他一败再败的原因所在。”
“吴岭将军照样心系百姓。”吴岭怒道。
“是么?顺天军所作所为是心系百姓,所过之处,寸草不生,挟无数人口四处侵扰,这策略是吴昕为莫洛定下的吧?莫洛能席卷长阳郡,吴昕当真是功不可没啊。”
“只可惜莫洛在夺了长阳郡之后不肯再听吴将军的计谋,如果转而下正阳,何来后来之败?”吴岭沉痛地道。
“是啊,如果去正阳,可能又是一番新天地,可是吴岭,你可看见,你们这一路上,多少人枉死在征途之中,多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长阳郡偌大一个郡治,到现在人口还比不上一个上等县,那里的人去哪里了?说吴昕心系百姓,当真可笑之极。”
“大治之前,当然会有大乱,你夺了长阳郡,也不见得老百姓便能过上好日子,还不是一样要盘剥天下?”吴岭嘴硬。
秦风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我也不与你争辩,我也暂时不杀你,明日我将启程前往长阳郡,便带上你,让你看一看如今的长阳郡是个什么样子的。吴岭,就算要你死,我也要让你死得心服口服。要让你明白,是一人之恩重要,还是天下百姓重要?小恩惠与大义,摆在你明前,到底该怎么选?”
第697章 长阳新貌
看着皇帝的车驾缓缓离去,陆一帆回过头来,盯着金圣南,“金大人,陛下为什么不斩杀了吴岭这个混账,反而将他带走了?”
金圣南似笑非笑地看着陆一帆:“一帆兄,你难道还没有看出来么?陛下对这个吴岭还是很欣赏的,依我看啦,陛下是想收伏这个桀骜不驯的家伙为大明所用,当然舍不得杀了。”
“一个贼匪,有必要费那么多功夫吗?一刀杀了,干干净净。”陆一帆不满地道。
金圣南大笑,这个吴岭对陆一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他对陆一帆的恨意,可不是一般般的。陆一帆当然希望这样一个仇人死了最好。
“这个吴岭,极擅长山地作战,只看他带着几千人能在山中附隅顽抗这么久便可见一斑,越地多山,陛下是想借重此人的能力吧。我看你就不要幻想了,这个吴岭,铁定死不了。”
陆一帆顿时头痛起来,在大明军队之中,有一个与他有隙的陆丰就已经让人极不舒服了,这倒好,极有可能又多一个吴岭,他与陆丰,说起来只是一些小龌龊,但与吴岭,可就是寒彻骨头的仇恨了。
要是这二人以后都得了势,还有自己的好日子过么?他打了一个寒噤,自己再像这样下去可不行,怎么的自己以后的地位,不能比这二人差才是,否则,将来还不被他们整死啊。
“金大人,我想起来了,陛下让我减肥,还要我努力做事,从今天起,我得好好的练练守备军,对了,还有那些矿工营的预备役,我先走了。”他急急地道。
金圣南忍住笑,挥挥手:“一帆兄你去忙,你去忙。”
这样一个惫懒的家伙,如果因为这些事情,能让他从此以后正正经经的做事,奋发一搏,倒也不失为一件极好的事情。
看着在眼眸之中渐渐消失的皇帝车驾,金圣南脸上的笑意也渐渐淡去,接下来,有的忙了。轨道车只是在大冶城这么一个小小的地方运行,当初便寸出不穷的出现问题,现在陛下要一条从丰县直到沙阳郡城的轨道,这可是上百里长的距离,虽然没有规定时限,但想想也觉得头疼,只怕接下来的数年时间,自己都要忙活这件事了。陛下想要在全国推广这种轨道车,在金圣南看来,未免有些异想天开了,这绝对是无法完成的任务。
长阳郡,昔日被荒废的土地,如今都已披上了绿装,种的不是粮食,却是药材。如果仔细观察,这一大片土之上,劳作的居然是妇孺居多,青壮男子却是少之又少。这片土地之上的数年战争,毁掉的不仅仅是这里的经济,更是让这里的丁口减少到了极致,以致于马向南如今最愁的就是没有足够的人手。
没有足够的壮劳力,种粮食作物便成了一种奢望,特别是在长阳郡这种基本是山区的地方,更加需要壮劳力。青壮人口的不济,使得马向南不得不别僻蹊径,他亲上越京城,缠上了太医署的舒畅,拉下脸皮一哭二闹三上吊,终于使得舒畅同意将太医署的药材基地,几乎全放在了长阳郡。
种药材,需要的人手可就大大减少,而且,妇孺也可以承担这种劳动。
“郡守啊,下官觉得,这么好的土地,还是种粮食心里更踏实啊!”紧跟在他身边的天门县县官,一个年轻的官员跟屁虫一般跟在马向南的身后,他们所处的这一片土地,使天门县为数不多的可以大规模种植粮食的区域,如今却全都种上了药材。
药材是好,可终是不能直接吃到肚子里去。年轻的县令是长阳郡的吏冶改革之后,新提拔上来的官员,本地人,读了一些书,却也算不得学问之士,好在出身贫寒,吃得起苦,耐得了劳,做事兢兢业业。
“吴星,你天门县现在有多少人啊?”马向南蹲在地上,察看着药材的长势,一边问道。
“郡守大人,天门县现在一共有三千一百二十一户,一万三千两百零七人。”说到这些,年轻的县令吴星却是如数家珍。
“是啊,一个县治啊,才有万把人,还比不得外头的一个镇。你说说,如果种粮食,能种得出来多少粮食?你估算了没有,就算你全县都种粮食,全员出动,能养得活多少人?”马向南站起身来,拍拍身上的泥土。
“这个嘛……”吴星却是结巴起来。
“而种这药材,一年可以种好几季,收割也简单,到时候太医署会来人收,连运输都不用你拉操心,他们直接拉去加工,你坐在家里数花花绿绿的票子,这样的好事,你居然还跟我叫苦,简直是岂有此理。”马向南恨铁不成钢地道:“你有了票子,便可以出去买粮食,现在大明风调雨顺,外头产粮区粮食便宜得很,岂不比你费力不讨好的种粮强。”
“说到那些花花绿绿的票子,我也心里不踏实。”吴星低声道:“昨天我屋里头的还拿着我刚发的俸禄问我这是啥子玩意儿,真能当钱花?”
“现在越京城都花这票子,不过说实话,我心里也不太踏实。”马向南嘿嘿笑了起来,“不过只要你能拿他买到粮食不就行了,咱们这位陛下,行事一向深不可测,不用金银铜钱而印这票子,内里肯定有玄妙,我不过还没有参透而已,等下一次去越京城,我得去向苏灿好好的请教一番。”
他仰起头想了想,又道:“对了,上一次我让你在田边,路边以及一些荒坡之上栽的果树,你都栽了没有?”
“当然栽了,只是我们人手不足,这不还在忙着吗!”吴星赶紧道。
“这些果树可是一次辛苦,却是多年受益,上青林和下青林两个县今年的果树就长得不错,前不久我去看了看,想来今年是一个好收成,这一次陛下到长阳郡来,我得赖上他,怎么的也得把我们长阳郡的苹果,大枣订为宫廷专供。”马向南洋洋得意地道,“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提起皇帝,吴星脸上却马上变得肃穆起来,在他心中,大明的开国皇帝陛下,那可是神一般的人物,两手抱拳,先向着南边越京城的方向拱了拱,这才道:“陛下朴素,连宫女太监都裁撤大半,就算是订为贡品,又能消耗得几多?上下青林那边都有现成的果子,我这边才栽种下去,这杯羹我可喝不着。”
“吴星啊,你也是读书人,这脑子啊,还是不够灵活。读书读书,要活读活用,贡品当然消耗不了多少,而且这贡品,你还想向陛下收钱啊!咱要的是这个名头。你说说,到时候咱们把这些果子往越京城街头上一摆,上书几个大字,宫廷专用,越京城里那些有钱的家伙,还不挤破脑壳地来买,就算不好吃,他们也会买,是不是,谁敢说皇帝陛下吃的不好?更何况,咱们的果子质量也是极好的。”
“郡守,您说陛下要来,咱们就带了这几个人去迎接合适吗?您瞧瞧,那几个衙役还给你指使着去帮那几个女人去锄草了,这是不是太不敬了。”提到皇帝要来长阳郡,吴星便有些惴惴不安起来。
“你了解皇帝吗?”马向南斜眼看着他。
吴星头摇得像拨浪鼓。
“那不就得了,咱们的陛下,可不是看重排场的人,他看重的,是实实在在的成绩。再说了,咱们长阳郡又穷人又少,摆不起排场啊,我这个郡守,亲自迎到边境之上,那已经是十分的恭敬了,陛下怎么会不满呢?”
“可是咱们的速度也太慢了吧,要是陛下到了境内,下官与郡守还在路上,陛下岂不会怪我们不敬?”吴星喃喃地道。
“陛下出行,浩浩荡荡的大队伍,怎么可能走得快?我算好了日子的,这一次出来,正好看看你这天门县的具体情况,咱们这一路看过去,差不多便恰好能赶上陛下的车驾。对了,咱们再去看看你哪正在兴建的那些药材加工作坊,吴星啊,我可跟你说,这些药材加工商可都是你的衣食父母,你得把他们招呼好罗,为了把他们弄到长阳来开办作坊,我可是磨皮了嘴皮子,要是因为你招待不周将他们弄跑了,我拿你是问。咱们现在没有别的办法,便只能在这上头动脑筋,知道吗?”
“知道了,郡守大人,下官啊,可是把他们供着,要什么给什么,就盼着他们早日干起活来,我好能收税呢!”吴星道。
“这就对了,税赋嘛,该免得也还得免,放长线,钓大鱼,细水长流嘛。”
“是是是,下官记得了。”吴星觉得脑袋瓜子有些发涨,这位郡守大人事无巨细,都上心得很,而且没有丝毫上官的架子,吴星还记得第一次召见自己的时候,这位郡守大人戴着斗笠,挽着裤腿,在帮着老百姓载药材呢,一行几十个新晋官员,便在田间地头接受了这位郡守大人的训话。
都说这位郡守大人出自大楚名门,可看起来一点也不像那种豪门世家出来的公子。
就在马向南还在天门县视察那些他弄进来的药材作坊的时候,秦风已经轻车简从进了长阳郡,而他那浩浩荡汇的车驾,却还远远的拉在了后方。
第698章 所见
秦风只带着乐公公和吴岭二人。此刻的吴岭,已经去除了镣铐,但在这两人面前,他根本就没有生出什么逃跑的心思,不管是秦风还是乐公公,两个人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制服他,更何况,他也生出好奇之心,想去看看,如今的长阳郡到底变成了什么样子,让秦风如此有底气的要让他去见识一下新的长阳郡。
吴岭本来就是长阳郡人,对这一片土地,他极其熟悉。数年的战争,使得长阳郡成了现在大明境内受创最深的土地,人丁十不存一,十里无人烟,遍地长野草,残垣断壁,烟爎火烤是过去长阳郡存留在吴岭脑海之中的映象。
“吴岭,我特地带着你离开大队伍而走小径,就是想让你看一看一个真实的长阳郡,免得你以为我特意安排了什么。”秦风笑道。
吴岭哼了一声,心中并不太相信长阳郡能在短时间内有什么巨大的变化。秦风如此安排也好,他就等着看到什么惨事,便好好的来打一番秦风的脸。
行走在起伏不定的乡间小道之上,刚刚下过的一场春雨,让道路泥泞不堪,好在三人都不是寻常人,走在其上,虽然溅得满身泥点,却也不甚吃力。
已是走了小半日,仍然没有瞧见人烟,道路两边,原本看起来是一些良田的土地,如今也是荒草疯长,绿油油得随风而动,却让人提不起半分兴致。
秦风弯腰,从地里抠起了一砣泥土,叹道:“长阳郡本来适宜耕种的土地就少,像这样原本应当是种上粮食的,现在却荒芜了,还是没人啊!”
“陛下,慢慢会好起来的。”乐公公安慰道:“数年战争,加上顺天军之乱,长阳郡几乎打空了,不过现在没了战事,人总会多起来的。”
“话是这样说,但这至少需要整整一代人呢!”转头看着吴岭,“吴岭,你瞧见了吗?这就是顺天军作的孽。”
吴岭反辱相讥道:“为什么一定就是顺天军?顺天军没有起来的时候,长阳郡的日子就很好过吗?不是照样活不下去。这些土地,即便都种上粮食,最后落到老百姓手里的又有几粒?顺天军为什么在长阳郡一呼百应?为什么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席卷长阳郡,不就是因为活不下去吗?”
秦风想了想,点了点头:“你说得也对。不过你们拿下长阳郡之后,又做了什么呢?是轻徭薄赋,减租减息,让老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呢,还是在大肆破坏,逼迫老百姓们跟着你们一路烧杀抢掠呢?你们与前越的那些官儿有很大的区别吗?真要让我说起来,你们更坏,因为那些人还给老百姓留几粒粮食,你们却连栖身之地也没给老百姓留下。”
“想要大冶,必先大乱,前人不付出牺牲,后人怎么能享太平?秦风,你也不必多费口舌,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现在当然由得你说。”吴岭不服气地道。
“你这脑袋瓜子不开窍啊!”秦风摇头笑道:“顺天军前期得到了老百姓的大力支持,他们相信你们能给他们带来好生活,可后来呢?为什么支持你们的人越来越少?你想过这个问题没有?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老百姓们跟着你们图个什么?当然是图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可你们不能给他们。莫洛也好,吴昕也好,从根儿上就想错了。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老百姓也是最现实的。”
随手丢了泥巴,秦风在衣襟之上揩了揩手,对乐公公道:“长阳郡现在马向南作得算是不错的了,但人丁太少,的确是桎锢长阳郡发展的大问题,必须要想办法,引起大量的人口到长阳郡来。”
“陛下,可这并不容易呢!”乐公公笑道:“现在大明各郡,都在迅猛地发展,日子一天好过一天,想让别的地方的人,背井离乡到长阳郡来,谁愿意啊?再者说了,长阳郡也真算不上什么好地方,地少,山多,交通不便,比不得外头那些好地方呢!”
“相比较而言嘛,总是还有更差的地方。”秦风想了想:“或者可以从北地四郡来找路子。”
乐公公也是一个心思灵动的人,略略思忖了一下,“陛下是在动那些蛮人的心思?”
秦风哈哈一笑:“北地四郡的问题,怎么的也的在今年之内把他解决了,当时候数十万蛮人,总不能任由他们又逃到大山之中去,如果这样的话,说不定数十年后,便又蹦出一个慕容宏这样的人物来找我们的麻烦,所以嘛,在击败他们之后,我想将一部分蛮人迁移到长阳郡来,他们挤在北地四郡总不是办法。”
“蛮人性子野,只怕不好管束。”乐公公有些担心。
秦风指了指眼前的土地:“蛮人也是人,乐公公,你别忘了,现在我们大明境风,有蛮人血统的可不知凡凡,早就分不清谁是蛮人,谁是明人了吧?把他们迁到这里来,分土地,给房屋,让他们安安生生的种地,他们还会闹着造反?我看不一定。过个几十年,他们吃大明的粮,交大明的税,读大明的书,与大明人通婚,谁还会记得以前的事情呢?我先前说了,老百姓是最现实的,不管他是明人也好,还是蛮人也好,你只要让他过上好日子,他就会念着你的好。”
“陛下圣虑极远,奴才可想不到这些。只是记着常有人说,非我族内,其心必异。”乐公公道。
“这话可大有问题。现在我大明朝内,族别可不少,大家不一样在为大明奋斗。”秦风有些不乐意地道。
“是,陛下,奴才心思浅了。”乐公公连连点头。
一边的吴岭却是听得有些吃惊,如今蛮人在北地四郡闹得天下皆知,想要取大明而代之的心思是谁都明白,可大明皇帝秦风在这里考虑的却是将来如何要让这些蛮人也过上安稳的日子,这份心胸,可着实让人佩服。
这让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莫洛,两人的差距,可是有些大呢!
“陛下,前头有个小村子,咱们走了半日了,不若到那里歇歇脚,喝口热水,讨点吃食再赶路吧!”乐公公指着前方一个村落。
那是一个只有十多户房子的小村子,让吴岭感到意外的是,这十多幢民居,居然是一模一样的,倒像是一个师傅砌出来的房子。
“走,去瞧瞧。”秦风点头道。
村头外,竖着一块石碑,几人围在石碑前看了上面的铭刻,吴岭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些房子都一模一样的了。
因为这些房子,便是剿灭了自己的大柱的撼山营麾下一个哨的士兵在这里修建的。
“当初长阳初定,百姓返家,可是长阳郡已经被你们顺天军弄得不成模样了,百姓哪里还有家可归?为了让百姓能有个住的地方,大明军队派出了不少的人手,在原来被毁掉的村子上,重新为百姓盖房子,这个村子,就是那个时候建的吧?”秦风叹息了一声,指了指碑面:“一百多户的大村子呢,现在只剩下了十多户,可怜!”
吴岭脸上有些发热,当初顺天军为了逼迫长阳郡人跟着他们一起出征,烧毁了百姓的房屋,抢光了百姓的财产,让所有人随军一起出发,这才有了顺天军出长阳的时候,浩浩荡荡数十万人的规模。
踏进村口,内里立时便传来狗吠之声,小小的村落,几乎一眼便看到了头,别看村子小,内里路倒是修得宽敞,而且用石板铺在上面,不见泥泞,房子是用土砖砌成的,别然简陋,但也大气,倒是军队盖房子的风格。
随着狗叫之声,小上的村子里立时便热闹了起来,每家每户都有人出来张望,这样一个小村子,平素根本见不着外人,狗儿也难得的叫几回,是以一听到狗吠之声,村子里便知道来外人了。
一个身上补丁摞着补丁的老汉,从第一家院子里走了出来,看到面前三个虽然满身泥泞却仍然难以掩饰身上光鲜的外地人,脸上多多少少有些诧异之色,走到三人跟前,道:“三位客人是路过此地吗?”
秦风点了点头,“是,老人家,我们要去长阳郡城,途经此地,想讨口水喝,不知方便不方便?”
老汉呵呵笑了起来:“有什么不方但的,我们这村子偏僻,平素倒是极少有人来的,客人要去长阳郡城,可是走错路了,从我们这儿,要多绕不少道儿的。”
“无妨无妨,左右无事,顺路看看也好。”秦风笑答道。乐公公是个太监,一开口便容易让人听出问题来,所以倒是秦风出来应答。
“客官是药材商吧?顺路看看今年的药材收成?这可来早了一些,离第一期收获还早着呢!”老汉笑道。
“是啊是啊,马郡守在全郡推广种药材,我们这些收药制药的,总是有些不放心,长阳郡人太少了,我们怕到时候收不齐啊,误了事,上头是要找麻烦的。”秦风顺着老汉的话答道。
“客人这可放心好了,种药材不费事,而且县里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派人来巡查,我们也都经心着呢,现在村子里没劳力,种不了别的,就指着这些东西收了卖钱呢,哪敢不用心呐,客人请,屋子里简陋,客人别嫌弃才好。”老汉一边回答一边把几人往里面让。
“那有什么嫌弃不嫌弃的,我们这些在外面跑的人,天为屋顶地为床板,走到哪里累了就往哪里一倒,有口热水喝,便很开心了。”秦风笑眯眯地道。
第699章 所闻
屋子很大,但却没有什么家具物事,一张桌子还断了一条腿,折断的地方被用麻绳紧紧地捆着,比起其它三条便短了一些,下头垫着一个瓦片,板凳也只有两条,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倒是最为贴切。
除了老汉,家里还有一个老妇人带着一个大约六七岁的小儿,小家伙人虽小,胆子却不小,躲在妇人的背后,揪着妇人的衣物,却从肋下探出头来,睁着大眼打量着陌生的客人。
老汉极为好客,说话间便从一边的偏房里,装了满满一小筐干果子出来,放在桌上:“几位客人,家里穷,没什么好招待的,这是我们这里野生的枣子晒干的,味道倒也鲜美可口。外头却是吃不到的。”
秦风兴致勃勃地坐在一条板凳之上,招呼着老汉儿也坐到自己对面,乐公公与吴岭便只有站着的份儿了。手里拈了一颗枣子放进嘴里咀嚼片刻,果然是满嘴生津,味美异常。当下便赞不绝口,又连吃了几颗,回头看着身后的两人,道:“你们也尝尝,果然最美是山野之物啊,这东西,平素我还真没有吃到过。”
乐公公微笑摇头,吴岭却是偏头看向他方。秦风却也只是招呼了一声,便再也没有理会他们。看着那个小儿此刻偎依在老汉的身边,便抓了一把递给小家伙,笑问道:“怎么不见孩子的父母啊?”
那老汉两口子年纪太大,一看就是爷爷辈儿的了。
老汉脸色微变,轻轻地抚摸着小儿的头发,叹道:“儿子没了,前两年顺天军作乱,途经我们这里,裹协着我那儿子走了,我们一家躲到山里,这才逃过了这一劫,几年下去什么音讯也没有,那肯定是没了。媳妇后来也走了,便只剩下我们带着孙子了。”
“前几年,的确是兵荒马乱的。”秦风同情地点点头。
“顺天军害人呐!”老汉脸上闪过痛恨的神色,“咱们这里原本是个大村子,百来户人家,好几百口子人呢,顺天军来了,抢粮,烧屋,敢不跟他们走的,便用鞭子抽,硬逼着大家背井离乡,好多户人家都绝门绝户了,我们还能活着,已经很满足了。”
吴岭脸上闪过尴尬之极的神色,秦风却也不理他,“老人家,顺天军早就被打败了,现在是大明国了,日子太平了,不会打仗了,你们现在过得怎么样?看这样子,还是很苦啊。”
“苦是苦了点,但有盼头呢!”老汉却是兴奋起来。“说起来,还是现在的皇帝好啊,知道咱们长阳人吃了大苦头,说是三年不收税呢!我们家虽然只有三口人,却分了十几亩地呢!”
“老人家屋里头没有劳力,十几亩地,怎么种呢?”秦风问道。
“种粮食那是肯定不成的,我们老两口呢,就种了一点口粮点,能糊嘴就好,其它的,都按照官府的要求种了药材呢,说是朝廷为了照顾我们长阳郡,专门在长阳郡种,是朝廷的一个什么衙门要的,到时候有专门的药材商上门来收,都不用我们出门。”
“那是太医署!”秦风笑吟吟地道。
“老汉儿也记不清是什么名,反正就是说,到了收获的季节,他们就会上门来收。当时我还记得咱们的县令说了一个价,老汉儿回来细算了一下,一年下来,能存好几十两银子呢,那日子可就宽裕了。”老汉看起来很是满足。
“你们这里,当官儿的还怎么样?”秦风问道。
老汉目光闪动,“客人不是什么药材商吧?您是京城里头来微服私访的大官人?”
秦风大笑:“老人家,这是从何说起呢?”
老汉也笑了起来:“老头儿活了大半辈子了,虽然没有见过大世面,但看人还是有几分眼光的,客人一看就不是商人的架式,身上有一股威势,嗯,就是往那里一坐,便自然而然地让人害怕。还有您这两个随从,怎么也不像是药商啊,今年已经有好几拨药商来过这里了?”
秦风笑着回头看向乐公公:“我还以为我藏得够好,想不到被这位老人家一眼就看出来了,嗯嗯,老人家您说得不错,我啊,就是朝廷派来暗访的,看看有没有官儿敢鱼肉百姓的。”
得到了确认,老汉赶忙站了起来要重新见礼,秦风一把抓住他,将他摁在板凳上,“老人家不要客气,既然是微服私访,那自然是不需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