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双曹争雄-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担任裁判的锐金营百夫长解说完毕之后,双方开始换人,继续打。

一切都在按照流水线来,大约大半个时辰就能完成一组。而锐金营只有一万人,尖枪营却有三万人。没办法,徐庶又从刀锋营里抽了一万人参加群架大会。很快,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尖枪营三万人集体被殴了一遍。然后休息一天。第三天继续。

但是这一次尖枪营的对手却换成了刀锋营。锐金营的士兵全去休息了。现在还是轮到手痒痒的刀锋营开始练手了。

于是乎,尖枪营又开始与刀锋营打群架。

其实刀锋营和尖枪营之间的差别被一百人的人数差距基本上弥补了。可是人家尖枪营可是带伤上阵的。而刀锋营却还有一万人的生力军。

因此,毫无悬念,尖枪营又遭到了刀锋营的虐待。

但是这一次尖枪营的成绩要比上一次强了不少。群架打完之后,尖枪营的还是躺了一地,而刀锋营还站着的平均差不多五十人左右。

紧接着,第四天休息,第五天尖枪营的对手又换成了锐金营。这一次,锐金营可没有了刀锋营那一万人的帮助。

但是结果还是尖枪营遭到了蹂躏。

第七天是尖枪营对阵刀锋营。结果尖枪营惨败。

第九天这是第三轮了。按照曹德的安排,从现在开始士兵们开始拿着木棍上场了。结果不行刻意去想,尖枪营又一次被爆菊花。

第十一天,尖枪营对阵刀锋营。尖枪营败了。

第十二天,时间不能拖了,加快节奏。原本就没休息好的尖枪营再次上场,对阵锐金营。完败。

第十三天,……完败。

第十四天,……完败。

……

……

第二十三天,尖枪营对阵刀锋营。今天居然胜了!可能是尖枪营挨揍挨的皮厚了吧。

第二十四天,信心大增的尖枪营对阵锐金营,几乎平手。这个平手可是基于人数三倍差的结果。

一直到为期一个月的特训结束。尖枪营在群殴上基本可以与刀锋营平起平坐了。可是对阵锐金营还是略有不足。

一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可是让人家挨上一个月的揍谁也受不了啊。于是在当天结束特训的晚上。整个尖枪营开启了全员派对。得慰问下人家那受伤的心灵了。

曹德提出这样的训练一来可以增加刀锋营和尖枪营的实战经验,二来也可以迷惑刘焉。

反正我打了,最后的结局如何你等我的报告就是了。

而就在群架演练结束的第二天,第二批整编完毕的黄巾军来了。这一次是黄巾军全体出动。来了差不多四万人。放心这次来不是打群架了,而是进行曹德下一步的计划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五章狸猫换太子

曹德和周仓等马相带着挑选出来的三万尖枪营走后,又从剩余的四万黄巾军中挑选出了一万人。这一万人将会和经过特训后的尖枪营中筛选下来的一万人再次组成一营。

这个营暂时不纳入战斗序列,因为这个营的统领还没成长起来。因此,这个营会先暂时安放在劳改大营。一边监管劳改大营一边屯田。

至于剩下的近三万人将会作为曹德军的俘虏送回汉中,关进劳改大营进行劳动改造。

此刻,汇集在广汉城下的军队有近十万之多。等曹德与徐庶汇合之后,曹德就让徐庶起草一份战斗报告。

我军驻扎在广汉之后。平西将军对去年的发生在中原的战斗所造成的破坏感到无比惋惜。于是,平西将军提议与盘踞在落凤坡的黄巾军通过比武一绝胜负。

事实证明,黄巾军虽聚众作乱。但仍然不失为大汉子民。黄巾军头领接到平西将军的战书之后也深表赞同。

于是,两军于广汉城下展开了激烈的比武。

而后,平西将军利用城下比武吸引黄巾军头领的注意力之机,率军绕到了黄巾军身后的绵竹城。一举端掉了黄巾军的老巢。

而后经过平西将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大部分黄巾军知道了自己的举动对整个益州和大汉造成的破坏。

之后,大部分黄巾军士兵自主要求进入我汉中劳改大营,赎罪。

在广汉城下的比武经过一个月的激烈角逐。黄巾军败多胜少。而正好这时平西将军带着众多的黄巾俘虏归来。广汉城下的黄巾军眼见已无退路,向我军投诚。

是役,广汉北部黄巾军已全部缴械投降。双方参战十万士兵无一人战死。

此皆是平西将军之功劳。

战报送上去了,至于刘焉信不信那就不是曹德需要操心的事了。

此刻的刘焉正带着贾龙的两万人在踺为郡跟山贼们转圈圈。

益州是个多民族的州。在北边的汉中郡、巴郡、广汉郡、蜀郡和踺为郡还是以汉人为主。至于牂牁郡、越嵩郡和益州郡则是有许多的民族混居。他们被益州的汉人统称为蛮人。

而刘焉就算本事再大也不敢带着人马盲目的钻入遮天蔽日的丛林之中。首先刘焉需要面对的就是丛林中的毒物和瘴气,再者就是隐藏在丛林中的蛮族的冷箭。

世界上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等级,就会有压迫。汉人的百姓都被汉人的官员压迫的不得不起义造反,更别提那些被汉人压迫的被统称为蛮族的异族。

历史上记载的少数民族屠杀汉人的事例并不少,但是汉人真的就一直深受少数民族的压迫么。不可能!

别的方面不说,但从赋税来讲。在封建王朝时期,依附于汉人的少数民族,所缴纳的赋税就是汉人百姓的数倍。

而少数民族生活的区域也是远离当政王朝的中心的。他们一直生活在帝国疆域的边缘。而被当政王朝委派到此的官员更是因为远离圣听而无法无天。

这种情况在一个王朝即将覆灭的时候尤为严重。而当汉人与汉人内斗的时候。受尽欺辱的少数民族就会趁机劫掠汉人。而汉人的军队都去打内战了,谁还有功夫管这些蛮人,因此也就造就了许多少数民族大量屠杀汉人的事例。

最后,汉人的内斗打完了。新的王朝建立了。于是汉人们想起了曾经身为下等民族对自己的侵犯。然后经过休养生息,养精蓄锐之后。汉人又成功的把作乱的少数民族打趴下了。于是新一轮的压迫又开始了。

现在生活在益州南部三郡的少数民族就被汉人们称为蛮族。这些蛮族就是因为长期受到执政汉人的欺压而痛不欲生。

终于黄巾军来了。黄巾军的到来打破了这种看似平静的局面。蛮族们趁着益州官军与黄巾军作战的机会,纷纷揭竿而起,杀掉了当地的官员,夺回了被这些官员压榨的自己的血汗。而为了保住自己辛苦后得到的果实,他们成立了自己的军队。利用他们熟悉的丛林武器,阻止汉人大军的再次到来。

所以,刘焉不敢再往南深入了,只能追到了踺为郡的南部就停止了大军的步伐。算算刘焉的战绩也不少了,剿灭了巴郡和踺为郡的山贼强盗无数!

而当刘焉看到曹德送来的报告书之后,气的都没看完就扔出去了。

开什么玩笑,还比武!比武能解决问题。我大汉也别养军队了专门养一批比武的专业人才岂不是更好。

曹德不知道刘焉看了自己的战报会有怎样精彩的表情,也不想去管刘焉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等第一封战报发出去两天之后,曹德又让徐庶给刘焉写了一封报告。

不好意思,由于众士兵一个月来连番比武实在太累,一不小心让黄巾军的俘虏跑了一些。不多,不多,也就四万人左右吧。

刘益州放心,人是在我平西将军的眼皮子底下跑的,我一定会抓回来的。

第二封战报刚刚送出去,曹德就带着一万人马轰轰隆隆的出城往北去了。

等到了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广汉城的城门又打开了。然后,四万士兵趁着夜色,静悄悄的往北而去了。

十几日之后,曹德带着一万浑身是血的士兵回来了。徐庶一看归来的士兵身上那已经干涸的血迹,心中不免一颤,赶紧找到了曹德。而曹德却是对着徐庶眨了下眼睛。然后徐庶长舒了一口气,成了!

随后,徐庶又给刘焉发去了第三封战报。

平西将军发现黄巾俘虏逃跑之后,即刻亲率一万大军连夜追赶。终于在一不知名山上,发现敌军踪迹。平西将军怒其朝秦暮楚,言而无信。趁夜杀入敌军营寨。四万逃军一个不留全部授首。大军归来之际,军士身上铠甲之纹路均被鲜血抹平,军士手中兵刃基本全部报废。

为了防止再有类似事件发生,平西将军下令,大军继续在广汉城驻扎,延缓与刘益州汇合时间。

到底还有没有人再逃跑呢?不对,应该是真的有人逃跑过么?

没有。曹德玩的这一招是狸猫换太子。用一伙逃跑而又被自己杀死的黄巾军换得了自己的四万精锐大军隐藏在了广汉郡内的崇山峻岭之中。

这支精锐正是周仓的刀锋营和马相的尖枪营。这两营四万兵马将会在之后曹德攻取益州之时派上大用场。

而这两营士兵进山躲藏的时候军事衣甲鲜亮,而等他们冲出大山,为曹德攻打益州的时候真的成了一直土匪军。

他们除了手中的兵器还依旧明亮外,他们的战衣和盔甲早已破败不堪。然而也正是这支看似一群乞丐的军队却是完成了原历史中刘备,曹丕都没能完成的任务。

当然,这就是后话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六章继续悲催的刘焉

随着曹德第三封战报抵达刘焉处。整个益州平定战可以画上句号了。

作为祸乱益州的罪魁祸首的黄巾军被曹德一怒之下,夜袭营寨,‘杀了四万人。’在官方的报告中黄巾军没了,被曹德杀没了。可真实的情况却是黄巾军的确没了,却变成了曹德的正规军了。

自从曹德带着浑身血迹的一万大军归来之后,曹德又带着人马在广汉城里待了七八天。然后三万大军押着三万‘黄巾俘虏’来到了成都城外。然后曹德带着徐庶进城等待刘焉的归来。那三万大军自然就是一万锐金营和两万曹德从黄巾军中挑选出来的预备营。

在曹德待在广汉城里的这几天,众士兵可是过足了口瘾。随曹德一起进山的一万大军回来后竟然还带回了数不清的各种野物。

曹德的确是在山中杀的很过瘾,可曹德所杀的对象不是那所谓的逃跑的四万黄巾军,而是山中的各种动物。而那抹平了士兵战甲的纹路的鲜血也不是人的鲜血,而是这些被曹德带着五万大军在山中猎到的野物的鲜血。

而战报中所谓的观察还有没有黄巾俘虏要逃破的情况却是曹德带着人换着花样吃野味。这顿煮着吃,下顿就烤着吃,然后炸着吃,还能做汤喝。

曹德在广汉城里吃香的喝辣的,可是刘焉就没这么好的命了。

就在刘焉追着一伙山贼跑到了踺为郡与越嵩郡的交界处之后,刘焉就无时无刻被笼罩在了无形的杀机之中。

蜀中多山,天气多变。原本好好的天气竟然忽然下起了大雨。而此时四月份的天气本来就不是很暖和。因此,在大雨之后的丛林中两万贾龙麾下的士兵大多因为淋雨和潮湿的环境而病倒了。

俗话说,祸不单行。单单是空气又湿又冷也就罢了。可还竟然下起了大雾。下雾也没什么了不起。大不了大军慢慢行进或是原地驻扎,等雾散了再走也行。可那雾竟然有毒。这可是非常致命的。

但是,天无绝人之路。大雾中的毒素并不是很致命的毒素。人吸了这种毒物最多就是浑身无力,头晕等不良反应。只有长时间待在雾里才会对人的呼吸道造成极大的损伤。可是刘焉并不知道这种毒雾的特点。

刘焉再看到原本身体就很虚弱的士兵,在吸食了毒雾之后基本连路都走不了了,顿时心慌了!

如果自己不明不白的死在这里,那可就亏大了。于是刘焉下令,无论如何也要尽快走出这片丛林,离开毒雾蔓延的地区。

可是这片丛林实在是太大了。已经有很多的士兵开始被胞泽背着,抬着赶路了。此刻刘焉的心情更急切了。

好在,刘焉命不该绝。在丛林中转悠的刘焉得到士兵的报告说前面发现了一个小村庄。应该是蛮人的一个小村中。于是刘焉就打算去村庄中休息一下。

等刘焉赶到村中,受到了村中的身穿奇异服饰的人们的热情招待。细问之下,刘焉才得知,这个村庄中的居民大多都是忍受不了官府和部落首领的双重压迫才逃到此处避难的。可是他们并没有失去他们本性中的善良。

由于,村庄的封闭性,他们并不知道此时的益州已经打翻了天。刚开始他们还以为这支大军是官军的正常调动。刘焉被他们心中的善良感动了,于是将自己的身份和来此的原因告知了村民。

村民得知刘焉的身份之后,神情更加的卑谦了。随后刘焉说起了大军的遭遇与怪异的大雾。

村中的老人听后呵呵一笑,对刘焉说道:“要解此雾之毒,非常简单,人之尿即刻。”

刘焉一听顿时愣了一刹那。之后,刘焉就吩咐所有的士兵用浸过的尿的布条封住了口鼻。小半天,身体强壮的士兵已经恢复了正常。

刘焉留在村落中享受了一顿异族饭菜之后,大军又上路了。这次村中还给刘焉派出了向导。

接下来,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命大的刘焉和幸运的士兵们终于走出了丛林。刘焉再三表示感谢之后,带着大军就往成都赶来。

等刘焉到达汉中之后,才知道曹德早就在成都等自己都已经快半个月了。而且刘焉也是在回到成都之后才知道曹德送出的第二封和第三封军报的内容。

明白人一看就能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很明显的事么,那所谓的四万逃跑的俘虏就是曹德放走的。只不过就是不知道曹德这么做的原因了。难道真的是因为可怜这些人,不忍让这些被逼无奈才选择造反的人遭受酷刑。刘焉还真的想不到曹德已经埋伏下了四万大军。

虽然现在的大汉已经很腐朽了,可是还真没有哪个大汉的官员站出来造反的。

刘焉想不通,那也就不想了。反正自己也是死过一回的人了。纵然曹德再有什么阴谋诡计。这益州在明面上也是自己的地盘了。虽然,还有三个郡自己的命令根本到达不了。可是并不影响刘焉的政令在益州北部的几个郡里执行。

曹德等刘焉回来之后就马上对刘焉提出了要带兵回汉中了。现在黄巾军被‘剿灭’了。巴郡和踺为郡的匪患也基本上被刘焉清理了一个遍。而且曹德应该做的布置也做完了,曹德再继续待在成都也没事做了。更重要的是,现在的时间已经快要进入六月了。还有四个月曹德就得迎娶蔡文姬过门了。现在曹德得急着把自己的老丈人蔡邕给请到汉中来啊。

曹德准备拍拍屁股走人了,可是刘焉不甘心啊。虽然益州大部分已经恢复了平静,可山中的那些飞刀还是很猖狂啊。你曹德一走,我就只有两万士兵了。只靠着两万士兵怎么去全州各地剿匪啊。

而曹德的回答让好容易捡回一条命的刘焉差点又气的死过去。曹德对刘焉说道:“刘益州可是天子亲自册封的州牧。手中可是有着军政大权。刘益州的兵马不够可自行招募啊。吾曹德的汉中虽然也是益州的一个郡,可是汉中的匪患也很严重啊。

当初要不是益州之事更为迫在眉睫。吾曹德哪有时间来管益州的闲事。

如今黄巾军这支罪魁祸首已经伏诛,剩下的该是交给刘益州自行处理了。吾得回去处理自己的家事了。”

悲催的刘焉又一次被曹德扔下了。你既然是益州牧那怎么玩就是你这个州牧的事了。我汉中郡家小业小的还没过好,怎么陪你刘益州玩大的。所以,不好意思。我得回家了。你自个慢慢耍!(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七章勾引蔡邕

曹德带着六万人回汉中了。其中包括一万锐金营,两万预备营,还有即将进入劳改营的三万人。

这次益州之战只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就结束了。

现在的日子已经到了六月份的中旬。而六月份正是去年冬季种下的冬小麦晾晒的时候。曹德带着大军从白水关到南郑城的路上,四处可见翻晒粮食的百姓。

为了不践踏农民伯伯辛苦劳作的结晶,曹德下令放缓行军的速度,凡是胆敢故意糟蹋粮食者,杀无赦。

由于曹德的严令,归途之中并没有意外发生,当然也没有发生后世曹孟德割发替罪的故事。

等大军到达汉中之后,六万归来的士兵就该干啥干啥去了曹德也回到了离开了三个月的将军府。

此次益州之战之前曹德的军职从杂号将军升为了平西将军。如今益州之战的战报也随着曹德的归来而早已上报了朝廷。至于还能不能继续担任平西将军曹德心里也没底。当然,曹德送给刘宏的战报是不可能与送给刘焉的一样。

曹德送给刘焉的战报是那么的无法无天。若是曹德也给刘宏送一份这样的战报,接下来就会发生十八路大军齐征汉中了。

曹德不笨也不傻,自然会写一份邀功的战报。但是刘焉肯定会实话实说的。刘焉可是恨不得宰掉曹德的,如今有了这么好的机会,刘焉岂能放过。

于是,刘焉在他的那份战报上描写曹德目无法纪,大逆不道,欺君枉上的篇幅几乎占了一大半。

可是,这份战报却没有抵达洛阳刘宏的手里。甚至连汉中郡都没有走出去。

既然曹德搞这么干那就肯定有恃无恐。其实刘焉的身边早就已经被黑珍珠渗透了。而刘焉派出来信使从刚接过刘焉递过来的战报就被十几只眼睛给盯住了。

很快,这封战报就被送到了曹德的手里,然后曹德派人模仿这封战报的字迹伪造了一封。送去了洛阳。

至于刘宏会怎么封赏曹德就不关心了。只要别把自己的太守官职给撸了就行。

闲来无事的曹德已经开始准备勾引蔡邕自己往汉中跑的礼物了。

算算时间,距离曹德与蔡文姬大婚的日子只有三个半月了。曹德的职位说高不高说低不低的,属于大汉官职之中的中流砥柱。

因此,曹德大婚需要准备的事异常的繁多。曹德一看下面人送来的大婚需要准备的事项后就感到一阵头疼。

先前曹德迎娶任红昌的时候,因为作为女方代表团参加婚礼的根本没有。而且,曹德也没打算大办特办。因此那场婚礼非常的简介。

如今,即将成为新娘子的蔡文姬的身后,可是站着一个庞大家族,更是还有一个蔡大学士。这个礼仪上的问题可不能马虎了。

曹德对这些繁琐的事最为讨厌了。因此曹德一股脑的就把所有的事都扔给了荀彧,然后继续去准备勾引蔡邕了。

蔡邕事谁啊,当朝的大学士!顾名思义,蔡邕可是当今大汉最有学问的一批人。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知识了。而知识从哪来,当然是从书本上了。然而曹德所知道的书本跟现在流传的书本可不一样。

要知道,后世的一册三四斤重的《大学》在现在可是得需要一辆马车来拉运。而且记录文字的竹片也很容易因为潮湿而遭到破坏。

如果曹德把一本后世的钉装书放到蔡邕面前,蔡邕会有怎样的反应。

这个时候已经有纸张的存在了,虽然那种纸与后世的纸完全没可比性,而且还贵重的不是寻常人家能使用的东西。但是却一点也没影响到曹德要造书的想法。

而且曹德现在穷的就剩下兵,粮和钱了。区区一本书用的纸还真不会让曹德放在眼里。而且曹德也没打算真的全靠自己来完成这一壮举。

曹德只需要制造很简短的几篇文章就能完全吸引住蔡邕的心思。

等把蔡邕成功拐到汉中来之后,创造后世书籍的壮举就是蔡邕的事了。

制作一本书最重要的就是纸张了,如今纸张的质量虽然不怎么样,但还是能凑合着用。接下来就是印刷了。最简单的印刷就是活字印刷术了。

活字印刷术说简单不简单,说难还真难。

就是把字刻在一平方厘米甚至更小的载体上,然后刷上墨之后再印到纸张上。与印台几乎一个样。

曹德最大的困难就是刻字了。还好现在有蔡文姬在此。

蔡文姬可是得到蔡邕真传的大才女,写一手好字自然不在话下。

起初曹德用半干的泥土制作了一批小方块。于是由蔡文姬操刀,制作了百十个实验品。也幸好曹德提前做了个小实验,如果真让文姬妹妹写完之后一起烧制,那可就真的亏大了。

因为,经过高温烘烤之后,文姬妹妹的漂亮字体全变成畸形儿了!

无奈之下曹德只好又开始寻找替代品!这个时代了没有塑料,这可愁坏了曹德。前世的曹德小的时候曾经为了好玩也拿过萝卜私制印章,总不能用萝卜来当原材料吧。虽然现在流行用石头和玉石来刻制印章,可是用玉石曹德用不起,用石头又太费事。

就在曹德愁的打转转的时候,忽然曹德想到了后世用途最广泛的东西。木头!

于是乎,一个个被制好的小木块就被送到了蔡文姬的面前。然后蔡文姬在上面写下了工整的文字。然后这些写好的木块就开始按照蔡文姬的笔迹进行雕刻。

曹德在发兵前往益州的时候。这项伟大的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等曹德带着大军回来了以后,一本已经订好的大学就送到了曹德的眼前。

曹德接过这个时空中的第一本书的时候,曹德眼神中的那种激动,无与伦比。

紧接着,这本书以最快的速度就被送到了洛阳。

起初蔡邕听说自己那无赖女婿给自己送礼物了,蔡邕撇了撇嘴,无非就是些金银财宝之类的东西。

当初蔡邕也是在无奈之下才答应曹德与蔡文姬的婚事。蔡邕其实对曹德也是有点看不起的意思。我蔡邕可是饱读圣贤书之人,你曹德怎么牛掰也不过是一介武夫。

如今,曹德再次差人送来礼物。蔡邕也是抱着不要白不要的想法去了前厅要看看曹德送来的礼物价值几何。

等蔡邕走到前厅之后,竟然只看见了一个人。既没有奢侈的队伍前来送礼也没有精美的箱子盛放礼物。

于是,蔡邕好奇的问到:“你家将军送于老夫的礼物呢?”

深受重托的亲卫从自己的胸口掏出了一个被名贵丝绸包裹的东西。蔡邕好奇的接了过来!这是什么,入手还沉甸甸的。

蔡邕慢慢的解开丝绸,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两个蔡邕非常熟悉的字《大学》,而书写这两个字的笔迹也是蔡邕非常熟悉的。能不熟悉么。这是你亲闺女写的。

蔡邕忍住心头的震撼,打开了第一页。密密麻麻的小字马上就映入了蔡邕的眼帘。

“这……这是蔡侯纸!……这是怎么做到的!”蔡邕震惊的说到!

那送书的亲卫一行礼说到:“将军让在下带话给大学士。将军说:‘这可是吾曹安邦创造的。此物被吾命名为书!若是岳父大人想要一整套的书籍,那就快快来汉中郡吧!吾曹安邦包岳父大人大吃一惊。”

蔡邕闻言后狐疑的问到:“这真是你家将军制作的?”

亲卫恭敬的回答道:“将军还有言,若是吾那岳父大人有所怀疑的话。就让岳父大人把能带上的竹简都带来。吾曹安邦亲手做给他看!”

蔡邕听后不平静了。那颗经过了诸多大风大浪的平常心也开始剧烈的跳动了起来!(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八章爱搞小发明的曹德

这个世界的第一本书被曹德发明了。然后这本书就被用在了勾引蔡邕上。

而蔡邕也如愿以偿的,心甘情愿的被曹德勾引了。因此,蔡邕踏上了赶往汉中郡的路上。

蔡邕的队伍是庞大的,庞大到还有五十名士兵的护送。而这支队伍中单单是用来拉运竹简的马车就足足有近五十辆马车,而且这还只是蔡邕藏书的一半。

曹德创造出书籍之后,顿时引起了曹德搞发明的欲望。

于是,曹德就集合了纳贤馆中收录的木匠,开始了曹德的创造之旅。

首先被曹德创造出来的就是椅子。现在的大汉朝的人们,还是在地上铺上一张席子然后盘腿而坐。

虽然现在也有一些胡床的流入,但是胡床实在是太大了!根本不被汉朝的名贵们所接受。

而曹德打造出来的椅子则是跟后世的一模一样。这是由曹德描述大体模样,蔡文姬绘图制作图纸,最后由工匠们依瓢造葫芦打造而成。

很快第一批木桌木椅就被打造了出来。从此之后,曹德终于不用再担心腿会麻了。

而绝对会享受的曹德顺便也把摇椅给搞了出来。

接下来曹德又让人连做了好几个样式。汉中郡的中高层们人手一套。这也算是曹德送给他们的福利吧!

之后曹德突然奇想,要不要趁机再讨好一下刘宏。于是,几款样式繁琐,显得庄重的摇椅就被制作了出来。然后,曹德就派人将它们送往洛阳。除了刘宏之外,大将军何进,司徒王允,司空袁逢,太尉张温还有中常侍张让。

其实曹德还暗中打造了一张豪华的龙椅!整个龙椅总长约七尺,按照现在的尺寸就是1。5米。宽约两尺半,高约六尺!

整座龙椅上共雕有九条龙。在龙椅的下方有两条龙,两侧扶手上各有一条,背后的靠背的正中央是一个莫大的龙首,而后在靠背的上方还有四条龙。

整座龙椅基本上是由上好的木头制成,然后镀上了一层很薄的金子,曹德又命人在龙椅的下方加上了大量的铁,中午凑足了五百五十五斤之数。

不要单看五百五十五斤这个数字,其实汉代的重量单位是大约是现在的一半。这个龙椅放在现在也就二百二十多斤,不足二百三十斤。40

现在可是连椅子都很少见更别提龙椅了!因此龙椅所代表的帝王的象征也是八字还没一撇。

龙椅的出现最早是在南北朝的时候,而龙椅开始代表帝王的时候,有很多人认为是在李世民的时候。

那时候魏征问李世民,为什么人们都敬你为皇帝。李世民回答了很多答案,但都答错了。魏征说:“因为陛下坐在了龙椅上。”是啊,你有兵,没龙椅座,那是统兵大将;你有权,没龙椅座,那是封疆大吏。从此之后,龙椅才有了与玉玺同等的地位!

但是现在的大汉除了曹德还真没有人知道龙椅代表了什么。于是曹德大胆放心的打造出了龙椅!

曹德看着这个会在后世引发无数惊天血案的龙椅。曹德斟量了许久,还是没敢座。这次并不代表曹德没有坐龙椅的心思,而是曹德对这个龙椅充满了敬畏,坐上龙椅就要担得起那份责任。曹德目前还没有做好那个准备。

看着眼馋,坐又不敢坐,这可是个烫手的山芋。于是曹德只能忍痛把这个龙椅送往洛阳。

大不了等以后我自己再带人抢回来!到那时自己应该就敢坐了吧!

接下来曹德又把衣橱、柜子等家具基本上全换了一个遍。

接下来曹德想起了前世那个用途最广泛的交通工具。自行车!!

于是这个世界的第一辆自行车就被制造出来了。可是由于这个世界还没有能用来制作链条的材料。于是曹德的自行车有三个轮子!

自行车的前后各有一个小轮子,而在中间则是有个大轮子。这个大轮子就是这辆自行车的驱动轮了。脚蹬子直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