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双曹争雄-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德在梓潼的行动虎头蛇尾的不得不结束了。曹德落荒而逃,在梓潼落荒而逃。但是曹德没想到的是,梓潼那些善良的百姓却是给曹德立起了长生碑。
曹德走了,走的是那么潇洒,留给梓潼的却是一片烂摊子。好在曹德在临走前还是选择了一个在梓潼民众中威望比较高的一个人担任县令,好给曹德擦屁股。当然,曹德在临走前还没忘了把当初第一个敢上台揭发恶人罪行的那个青年也带走。因为,在经过曹德的讯问后,那青年说自己叫魏延,字文长。
曹德知道那人叫魏延之后,首先就走到魏延的身后,摸了摸后世盛传的反骨到底在哪。
曹德摸来摸去,摸到的就是一个圆瓜瓜的后脑勺,那有什么反骨。
纵观历史,魏延可以说是刘备集团第四号打手。排名前三的当然是关羽,张飞,赵云和黄忠。至于马超,马超空有一身超绝武艺但是在加入刘备集团后并没有什么较大的贡献。然而魏延可不同,魏延从刘备在荆州最失意的时候曾在襄阳城上帮助过刘备,可是人家刘备不领情,掉头走了去了江陵。后来,字赤壁之战后,关羽进攻长沙,与黄忠交战。长沙太瘦韩玄要斩杀黄忠,魏延又出场了。魏延救了黄忠之后,投了关羽。
再往后,魏延作为刘备的部曲,跟随刘备进入了益州,最终做到了汉中太守。当时,刘备称王,挑选汉中太守的时候,所有人都认为这个太守非张飞莫属,可是魏延的一番话却是打动了刘备。
魏延说:“要是曹操全力来攻,就由我来替大王挡着;要是曹操派个偏将带着十万人马来,我就替大王把这十万人干掉。”
这句话虽然简单,但是说出这番话却得需要多大的气魄啊。
再往后,刘备死后,诸葛亮第五次北伐,魏延担任前锋。后来诸葛亮在五丈原病危,就开始安排下边的人暗算魏延了。
诸葛亮死后,杨仪成了三军主帅,试探了魏延之后。杨仪带着人也不通知魏延,自己撤军了。魏延派人回大营查探之后才得知,后面的主力正在撤退,于是魏延大怒,什么也不管了。自己先跑了再说吧。于是魏延在杨仪的前面回到了蜀国,而且沿途还给杨仪的大军做足了障碍。
后来,看似糊糊涂涂的刘婵文蒋琬和董云,杨仪和魏延这俩人该信谁啊。由于魏延这人非常孤傲,没什么朋友,也没做什么让人认可的事。于是魏延成了反贼。于是杨仪和魏延打了起来,由于魏延理亏,手下的士卒均不为魏延卖命,魏延只好带着数人逃到了汉中。最终魏延被杨仪派来的平北将军马岱杀了,而且还诛了魏延三族。
其实魏延是个很有军事才能的人,魏延曾提议自己率乙偏师走小道偷袭长安,但是生性谨慎的诸葛亮不同意,所以魏延开始认为诸葛亮胆怯,恨自己之才不尽用。
而诸葛亮为什么讨厌魏延呢。因为诸葛亮讨厌反骨仔。你看看张松,因为一点钱财就把益州的详细地图送给了刘备,而且还不遗余力的引狼入室。对于这样的吃里扒外的反骨仔,诸葛亮是见一个杀一个。最后张松还是被诸葛亮略施小计借刘璋之手咔嚓掉了。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张松不死,只要有诸葛亮在,张松也不可能会在诸葛亮的底下有好果子吃。
而对于黄忠的人的投靠,在诸葛亮看来那是弃明投暗,而张松就是为财献身。至于魏延也是如此。
魏延当初在刘表手下不得志,见刘备凄凄惨惨的来了,知道自己升官发财的机会来了,就表现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虽然这事发生在诸葛亮加入刘备集团的前面,可是诸葛亮还是认为魏延很可能会为了地位和权利而背叛旧主。
对于历史中的魏延,曹德可以说关注的很啊。刘备手下就那么几个猛人,魏延当然是三国迷们熟知的人物。而魏延后来悲惨的下场也是很受曹德同情的。
曹德一直认为魏延是被冤枉的。因此,曹德乍一听魏延居然在益州梓潼出现了,哪能不惊,哪能放过,直接带走,带不走就拖走,拖不走咱就抬走!
此时的魏延还好像个愣头青一样,正义感超强!这也符合了演义中,魏延大义凛然的在襄阳城头上的所作所为。但是,此刻的魏延毕竟还是年轻,虽空有一身武力,但智谋肯定还不如前世。但是人事会成长的。
魏延在原历史中的出场就已经是赤壁之战之后了,现在的时间却是连董卓还没作恶。魏延早年的经历,史书中没有记载,那也就很少有人知道了。但是现在看来,虽然魏延突然出现在益州,但是曹德相信这就是咱们两个的缘分。
既然老天让你我在这个时空相遇,那你还是老老实实的接受吧。就好像至尊宝和紫霞一样,拒不承认的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成为千古绝恋。
魏延被曹德带走了,曹德知道魏延是谁。但是魏延不知道带走自己的这人是谁啊。别说魏延了,就连马相都不知道曹德真实的身份。
曹德也已经在梓潼耽搁了有五六天的时间。此时,刘焉和徐庶也早就从南郑大营带着大军的补给出发了,算算脚程此时差不多也应该出了白水关了吧。
而就在刘焉和徐庶领着补给的车队刚刚走出白水关,在巴西的周仓和贾龙就带着五万大汉官军从巴西出发了,开始肃清从剑阁到成都道路上的匪盗。
益州之乱并不是只有黄巾军在捣蛋。黄巾军只不过是最大的捣蛋者。黄巾军打散了守城的官军之后,搜刮一番就跑了。而被黄巾军光顾的地方在等黄巾军走后,最起码,官没了,兵也没了。这也就给了一些痴心妄想的人机会。于是,一些地痞流氓还是趁着黄巾军引起的骚乱,打劫的打劫,招人的招人。好不热闹啊。
整个益州的局势就好像后来大汉崩塌之后,诸侯混战的缩小版。今天你打了我,明天我就喊兄弟去揍你。
这样一来,益州大地上出现了堕入牛毛的匪患。多的几百人小的几十个,十几个。各自盘踞山头,打家劫舍,无恶不作。
其实,这也是现世的悲哀。仔细想来,如果大汉的百姓各个丰衣足食,谁会闲着没事干去当山贼,强盗。谁能不知道这种山贼的日子是不久远的。
因此,数量繁多,规模不大,游击性很强的山贼们给周仓和贾龙的大军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五万大军热热闹闹的来到了山贼的临时据点,可是人家顶多只有百十号人,远远的看见了大汉官军的到来,吹声口哨,呼啦一下全跑了。留给周仓的只有一个空荡荡的临时据点。等大军走后,人家看苗头过去了,又高高兴兴的回来了!
大军反反复复在一个地方来回走了好几遭,除了有时的出其不意,根本没点收获。眼看着刘焉都要走到巴西了。周仓和贾龙的大军才刚刚离开西允。
这样哪行啊,于是贾龙提议,要不我们一起护送刘益州到成都吧。周仓一听,这哪行啊。要让刘焉知道了曹德着平西将军并不在大军之中,这戏还怎么演啊。于是周仓这个不爱动脑筋的人也开始耗费脑细胞了。
良久之后,周仓说道:“这样吧,贾将军在前面先扫荡一次,我在后面等一天之后再次光顾这些贼寇的老巢,并能给回营的匪盗一个措手不及。
这样一来,逃跑又归来的匪盗们还真的没想到官军会来个二进宫。有说有笑的走出营地的匪盗们等贾龙的官军走后,又高高兴兴的回来,正烧起篝火大口喝酒的时候,周仓来了!
周仓带着满脸的凶煞,满头的怒火来了!我堂堂横野校尉居然被你们这帮小毛贼给耍的团团转!
如此一来,受命剿匪的周仓和贾龙终于开始有所收获了。同时,周仓和贾龙的行进速度也加快了。他们顺着山脚一直来到成都的附近的时候。刘焉带着满头的怒火又从西允出发了。
刘焉本以为到巴西的时候就能追上曹德。可是等大部队到巴西的时候,才知道大军为了给尊敬的刘益州扫清成都的道路早就出发了。于是刘焉又催着徐庶追赶大军。
好不容易得知大军就在前面不远的西允附近的时候,刘焉的道路又被垫江给挡住了。等运输物资的庞大车队渡过垫江之后。周仓和贾龙又已经撇开刘焉老远了。
早在刘焉和徐庶早到达巴西的时候,曹德就跟马相来到了黄巾军集结的涪城城下。
曹德与马相带着五千人即将于涪城城下的黄巾军汇合的时候,曹德就吩咐过马相,你还是黄巾军的大头领,我只是你的一个小小的军师,千万不能让其余的头领知道你马相已经投靠了我汉中的安邦将军。,不,已经是平西将军了。
当初马相还以为曹德在平西将军府只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小人物。如果这人在平西将军府里是什么炙手可热的人物,肯定也不会被那个笨蛋平西将军派到这穷山僻壤的地方,带领我们这群穷苦的黄巾军了。
因此,马相想接着这次黄巾军的大集结,用气势震一震这个所谓的特使,也好提高自己在特使心中的地位,顺便提高一下自己投诚以后的地位。
马相已经开始幻想自己在平西将军担任三把手的情景了。那个平西将军是老大,自己的周仓周爷爷是老二,那我马大爷岂不就是老三了!
可是曹德在见到黄巾军那四五万人的规模之后却是平静的很,甚至平静的可怕。殊不知,别说曹德区区几万人及没见过了。曹德就连几万人的厮杀都亲身经历过,更别提区区几万人列阵了。
马相不甘心的想的是,这个特使肯定被吓傻了。而曹德想的却是,黄巾军不亏是黄巾军啊,走到哪里还是脱不掉农民军的外衣啊。
不说远了,去年曹德讨伐的黄巾军手中的武器就很可笑,锄头,镰刀。可这些益州的黄巾军竟然还有拿石棒做武器的。这难道是回到了原始社会?
可益州的正规军,竟然连这些拿着原始武器的黄巾军也打不过,这到底是大汉朝廷的悲哀,还是大汉子民的悲哀。当然汉中郡曹德的军队是被曹德排除在外的。
在经过黄巾之战的检验中,汉中兵的战力已经向天下人宣告着他们的勇武,他们的气势,他们的强大。(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九章落凤坡
曹德在到达涪城城下的时候,总共分为了六支的黄巾军,加上马相的到来,已经由五支黄巾军集合在了这里。就单单剩下了最后一支,还迟迟未到。
而马相也在见到这些难兄难弟之后,表现出了带头大哥的作风。
这些日子你过得怎么样,要不要我再接济你点粮食啊。你呢,势力扩张到了多少!
…………
而从众黄巾头领的回答中,马相也得到了带头大哥应得的尊敬。
大家笑笑闹闹,拉拉家常,多好啊。曹德仿佛看到自己在争霸失败之后也占山为王之后的场景。
嘘寒问暖之后,马相原本要正正经经的询问迟到的那支黄巾军的情况。这时候,正好有人前来报告,那支黄巾军来了。
欧了,全员到齐。那就开始拉正事了。
马相说了,大哥我考虑到咱们兄弟们生活困难。而且我接到消息说北边汉中郡的有个二愣子将军要发兵打咱们了。等这个二愣子来了之后,咱们兄弟的日子更难过了。因此,我马老大把众位兄弟再次集合在了一起。咱们趁着那二愣子还没来,赶紧再捞一笔,够咱们今年吃用的咱们就收手,躲进大山里让那二愣子自个玩去吧。
马相的话引起了众人的哈哈大笑。而曹德站在马相的身后却是一点也笑不出来。你妹的,我怎么是二愣子了,如果我告诉你你说的那个二愣子就在你的后边,你马相再笑一个给我瞧瞧。曹德现在的身份可是马相的军师。
马相笑着笑着有些得意忘形了。是啊,能指挥的了六七万人,这可是多么了不起的壮举啊。可是马相笑着一转头就看见了曹德那不善的脸色。马相只顾着自个舒坦了,却忘了身后还站在那个二愣子将军的人。如果马相知道那个人就是自己所说的二愣子,会做出什么反应。我认为很可能会一刀把曹德剁成两半,我都得罪你了,你以后还会给我好果子吃么。
当然,曹德在这时是不可能亮出身份的,即使逼迫无奈之下也不能亮出身份。他们是匪,我是官,自古官匪不两立。更何况,我这个官还派出了三万大军来杀你们这些匪了。如果让你们知道了我的身份,我被杀了还是好事,被你们煮了吃了那乐子就大了。
马相和曹德两人虽然尴尬了好一会,可是却并不影响听到可以打劫而兴奋的黄巾军众头领。
当然,马相在此时提出攻略城池掠夺粮食等物资也是曹德的意思。
最初曹德是想借用黄巾军的刀清理下益州错综复杂的世家大族,以便在自己接手益州之后更容易推行曹德在汉中的分田地政策。可是从在梓潼城的实验效果来看,这是行不通的。被鲜血刺激后的民众所激发的力量是无穷的。万一搞不好,整个益州就会只剩下大字不识一个的穷苦大众。
如果这件事曹德真的做了,那不是造福百姓而是要断绝益州的文化。世家大族虽然可恨,但是却不得不承认,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世家大族所掌握的文化知识。
但是,曹德来都来了,不能不做点什么吧!于是乎,曹德就开始准备用黄巾军给自己打地盘。顺便在这些黄巾军中积攒威望,掌控住这六七万人的黄巾军,然后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作奇兵之用。
于是乎一场热闹但并不激烈的攻城战开始了。进攻的一方是乱哄哄的七万黄巾军,守城的是五百老弱病残大汉守备军。
一场非常不公平的攻城战很快就结束了。刚开始黄巾军围城的时候,城中的那些士族大户就跟县令大老爷商量要开城投降。可是有人立即说道这可是黄巾军啊,专杀我们的黄巾军啊。坏事做尽,却又家产丰硕的士族大户们顿时手足无措了。
开城投降自己那些好不容易积累的家产肯定会被黄巾强盗抢个一干二净;若是守城抵抗等城破之后肯定还是一样的下场。这可如何是好啊!
这时有人说道:“听说梓潼那边的士族大户被黄巾军杀了个遍,死了几千人。恐怕城破之后,吾等也会惨遭横祸啊。不过,有可靠线报,汉中那边已有大军入蜀了。只要咱们坚持上几日,说不得会有大军前来相救。”
于是这些钱多的到死都花不了的人开始为了一线希望进行挣扎。由于城防军的兵力不足,他们就把各自家中的家丁纷纷派到了城头上,协助守城。
挣扎是徒劳的,反抗也是无谓的。因为他们所期盼的那个将军就在他们的对面,攻城的黄巾军里边。
毫无悬念,城破了,人死了,钱没了,然后黄巾军走了!
这一次黄巾军并没有搜刮普通百姓家的粮食和财物。因为先前贾诩在资助马相的时候虽然是无偿的但是还有一个小小的条件,那就是要抢就抢大户,决不能劫掠寻常百姓。
而且贾诩还亲自给马相写了一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信。贾诩在信中写到:咱们官军与黄巾军虽然理念不同。但是我们都是大汉百姓家的子弟,想一想你们当初为什么参加黄巾军。不就是因为官府和强豪的压迫,天天饿着肚子,实在忍受不了了拿起武器奋起反抗。可是马相你再看看你们在中原时做的那些事。劫掠百姓,烧毁村庄,让原本生活就难以下济的穷苦大众,雪上加霜。不得不跟随你们继续劫掠下一个村庄的百姓。此番作为,跟压迫你们的豪强有何两样。难道你们需要粮食,被你们劫掠的寻常人家不需要粮食么。你们要杀要掠夺的目标应该是那些为富不仁,作恶多端的富绅豪强。马相,只要你答应我,从今往后不再劫掠普通百姓,汉中郡的物资将会源源不断白送于你。
前面说过,马相并不是一个莽撞的人,仔细看了贾诩写给自己的信后。马相也深表赞同。当即,马相回了贾诩一个确定,肯定以及一定的答复。而后,马相才得到了汉中的援助。而马相开始资助其余的几支黄巾军的时候也对他们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为了得到粮食他们也纷纷点头同意。至于有没有做到,马相不知道。但是马相却是知道自己做到了。
这件事,曹德也是在等周仓成功劝降了马相之后才知道的。因此,曹德决定趁着这个机会,去看看这些黄巾军较之以前有何改变。
黄巾军交给曹德的答卷还是让曹德十分满意的。毕竟黄巾军的士兵的前身就是无法过活的寻常善良老百姓,走投无路之后才揭竿而起。在深明大义的首领的谆谆教导下,大部分黄巾军明白了这个道理。自觉地放过了那些穷苦人家,即使有人会不自觉的违反规则,也在身边胞泽的怒视下痛改前非。
因此,黄巾军才会在益州用这么短的时间里发展到如此的规模。因此,他们摆脱了强盗军的名头,成为了一支真正的义军。因此,涪城城破之后,并没有出现千里无人烟的荒败情景。
黄巾军在马相的带领下离开了涪城,来到了绵竹。
绵竹市一个比涪城要小很多的小县城。因此,大军在绵竹也没费多大的力气就共破了城池,劫掠了物资,继续往南走。
大军行进途中,路过了一片地势非常险要的路段。在道路的两侧均是陡峭的山崖,在山崖上海附着着大量的植被。曹德看着道路两旁茂密的丛林,心中不免一颤,忽然问道:“这里是什么地方。”
在曹德一旁的马相想了想后说道:“此处地名落凤坡。相传……”
曹德一听,落凤坡!曹德此时心中的震撼无以复加。就连马相接下来说的此地那美丽的传说也没有听见。
曹德停下了步伐,嘴中喃喃道:“落凤坡,落凤坡。这里就是落凤坡啊!”
随后,曹德猛地一挥手,“大军停止前进!”
马相一听,随即下令全军停止前进。而后马相问道:“特使,怎么了。”
曹德又抬头看了一眼这里的地形,指着道路两旁说道:“前方不远处便是广汉了吧。平西将军的大军将会在广汉驻扎。我军就在落凤坡这里构筑两道防线,利用这有利的地形阻击平西将军。”
“阻击平西将军?特使,我们不是已经归降与平西将军了么,为何还要阻击平西将军的大军。”马相不解地问道。
曹德没有去看马相,缓缓的说道:“将军需要你的大军与他的大军唱一出戏。行了,别多问了。赶紧去布置吧。”
马相毕竟是要受制于这个特使的,看到特使的脸色不善也就没在多问,赶忙去安排布置防线的事宜了。
等马相走后,张飞来到了曹德近前,悄声问道:“主公,怎么了。”
曹德摇了摇头,“做好准备,今夜我们离开此处赶往成都。想必刘焉那老小子也快到成都了吧。”
张飞听后,没再多问,转身去做准备了。
曹德跳下马来,静静的走在落凤坡的道路上,心中想着原历史中庞统之死。
庞统就是带着大军路经此地,见道路两旁地势险要,好奇问了下地名,后得知此处名为落凤坡。而后庞统就被埋伏在道路两旁的敌军乱箭射死。
对于庞统之死,在后世有两种说法最为流传。第一种,说庞统是为了让刘备心安理得占据益州,特意死的。先不说刘备这人怎么样,单单是刘备先是多次拒绝徐州,而后又拒绝刘表送的荆州。再后来诸葛亮和庞统都建议刘备趁着刘璋请自己入蜀的机会拿下益州也被刘备拒绝了。可见刘备是个不喜欢趁机而入的人。所以,庞统故意死在了落凤坡。好让刘备为了给自己报仇占了益州。
第二种,说庞统看出在前方落凤坡那里有伏兵。他们的目标肯定是骑着白马的刘备。于是庞统特意说自己的马太老了,不好骑,我看将军你刘备的马不错,咱们换一下吧。刘备是个礼贤下士的代表人物啊。既然雏凤这样跟自己提要求,那就满足他吧。于是刘备强行压下了部下的怒火,把自己的马让给了庞统。然后庞统骑着刘备的马大大咧咧的走在了最前面。然后就被认错人的伏兵给杀了。这是为了救主而选择的自杀。
无论从哪里看,伏兵是这两种说法中都存在的第一要素。既然庞统不选择去杀掉伏兵而是以身犯险都说明落凤坡这个地方利于安排伏兵,却不利于反击伏兵。因此曹德要在这里设下关卡,为以后做准备。
黄巾军在落凤坡驻扎了。而且设置关卡的事宜也开始进行了。曹德又找到了马相,对马相说道:“吾等需要返回平西将军帐下了。等我们走了之后,你们就抓紧时间在落凤坡这里借助地形,修建两道坚固的关卡,最起码要保证五年之后还能使用。等建好了关卡,你们在此留下足够的人手把守之后,大军就返回绵竹。在绵竹做好长期驻扎的准备。等几日之后,平西将军的大军就会来到广汉。下一步的行动,平西将军会再做指示,介时有可能是你家周爷爷前来,也有可能还是吾来。你们安心静候即可。”
马相听后连忙答应了下来。
曹德还是有点不放心,又嘱咐道:“切记,大军不可滋生事端。在平西将军的大军到来之前,大军不可踏到落凤坡南面一步。只要你们没有踏过落凤坡,平西将军就能保证没有官军前来围剿。如若你们胆敢碰触将军的底线,不要怪将军不讲情面,三万汉中儿郎定会将你们杀个片甲不留。切记,切记。”
曹德在说道最后四个字“片甲不留”的时候,目露凶光,气势甚是逼人。与曹德面对面谈话的马相忽然觉得面前这个一直很随和的特使原来是地狱来的恶魔。马相打了个哆嗦。赶紧应了声诺,连道:“谨遵平西将军号令,绝不踏出落凤坡一步。绝不!”
曹德这才转身走向已经准备好了的张飞等人。等曹德跳上马背之后,忽然又想起了一件事,于是曹德喊了马相过来,“至于你部已降我家平西将军之事,暂时不要告诉其余首领,此时将军自有定夺。不可多嘴!”
马相又连忙应了声诺,曹德才一夹马腹,带着张飞和五侍卫狂奔而去。
等曹德走后,马相看着曹德的背影,心里也不知道在想着什么。直到黄巾军另外五个首领走到了马相的身旁,马相才回过神来。众首领看到马相那魂不守舍的样子,连忙问马相出了何事,马相微微一笑,却是比哭还难看,说了句“过几天哥哥会给你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而后,马相转身离去。留下了五个人在风中凌乱!(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章悲催的刘焉
曹德带着张飞和五亲卫刚离开落凤坡,周仓和贾龙的大军就到了成都了。
大军刚入成都就受到了城中士族大户的热烈欢迎。
终于有可以信任的大军来守护他们的财产了。虽然先前黄巾军干掉了郄俭,还在成都城内劫略了一番,但是由于当时马相担心会被前来支援的官军围困在成都,所以破城而入的黄巾军只在成都城内肆虐了两天的时间就退走了。
如此一来,成都城内的士族大户有一大半的损失并不大。这几天黄巾军又在成都北边的涪城一带露出了身影,成都城内的大户们又开始慌张了。
周仓和贾龙带来的五万大军无疑正是这些惶恐不安的大户们的定心丸。
几天之后,刘焉的到来更是给城内的世家大户们带来了主心骨。
自从郄俭被杀之后,他们就像是没了娘的孩子一般,了无依靠。在这个混乱的时候,有人有刀才是大爷。有兵自保的家伙绝不肯伸出援手。唯恐对方会连累自己。如今朝廷新任命的州牧来了。终于有了能统一调配的人了。
刘焉和徐庶刚一进城,就要跑去找曹德。徐庶又一次及时的拦住了刘焉,现在不是去找平西将军的麻烦的时候,你先看看来迎接你的那些人的目光,还是先安慰安慰他们吧。
刘焉无奈,考虑到日后同僚合作愉快只好再次按耐下找曹德晦气的欲望。
“诸位同僚,在我益州如此危难之际还坚守成都,劳苦甚高啊。吾刘某人代大汉朝廷谢过诸位了。”刘焉对着惨哈哈的众人说道。
“刘刺史说的哪里话啊,为大汉尽忠乃是吾等本分;为大汉献身乃是吾等幸事。”
“诸位不必自谦,吾刘某人必定上书朝廷,让满朝文武知我益州之铮铮铁骨。”
……
……
十足的官调被这些人玩的不亦乐乎。在一旁的徐庶笑眯眯的看着这一切,心中却是有些着急了,将军啊将军,再不赶来就不好玩了!
在‘盛大’的欢迎仪式之后,按照惯例大家应该坐到一起吃点喝点了。成都城内的士族大户们有心好好巴结巴结刘焉,可是刘焉却没有心思赴宴。刘焉目前最关心的是曹德在哪,益州的战事怎么样了。
就在刘焉正要考虑怎么拒绝这伙热情的群众代表的时候,曹德来了!
迎接刘焉的众人是在成都城外五里一处敞亮的地方。因此曹德带着六个人,七骑的飞驰是那么的显眼。
曹德的盔甲还是那么的拉风,那么的张扬,那么的奇特。
之前,曹德就把自己那身显眼的亮银色盔甲送给了赵云。之后,曹德又命人给自己打造了一幅造型独特的盔甲。但是这副盔甲要让后世人来一看,这完全就是一副唐代明光铠。
明光铠最早也是出现在汉末晋初,也就是三国时期了。这副盔甲到了唐代,无论是在防护上还是灵活上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改进。
其实曹德送给赵云的那副铠甲也是明光铠。但是那副铠甲要比曹德现在穿的这副在历史时间上相差百余年。
铠甲的出现是伴随着人们的厮杀而不断改进的。最早的铠甲就是两当铠。最简单的两当铠就是用两根绳子在肩膀上挂住了两块铁片。现在曹德麾下的士兵穿着的就是两档铠。
不要相信电视剧上连士兵都穿着吧全身包的严严实实的铠甲。其实两档铠一直到唐代才完全退出了战场。而在汉代一些比较穷的势力连两当铠都不能人手一副更别提全身都是铁了。
两当铠之后,出现的就是明光铠了。明光铠最早的出现是在曹植所做的《先帝赐臣铠表》。然而有相关文物出土的却是在南北朝的时候。由此可见,汉代已经有了明光铠,但是明光铠却不是一般人能用的上的。曹植为了纪念曹操送给自己的一副明光铠还写了篇文章。由此可见一斑。
目前曹德军中的明光铠其实也就只有两副,一副在赵云那里,另一副就是在曹德身上了。
曹德终于来了。徐庶手下的士兵认识曹德的那副盔甲,自然也就知道了来人正是自己的平西大将军。所以,曹德没有受到一点阻拦的直接到了留言的面前。
刘焉看着一身全副武装,却看不见面目的来人,身边的士兵确并没有阻拦。心中也是好奇不已。直到曹德拉开了面罩。刘焉才看清了来人的面目。
当即之下,原本刘焉刚刚压下去的怒火蹭的一下又上来了。
“平西将军,老夫追了你一路。敢问将军往何处去了。”刘焉气鼓鼓的问道。
“哈哈,刘益州息怒。如若不是咱们给刘益州开路。刘益州以为可以如此顺利的到达成都不成。”曹德也得拿出点气势来。要不岂不会让刘焉以为自己理亏势弱。
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