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双曹争雄-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些趁火打劫的事。但是也有能成了气候的。刘备就是一个很牛掰的例子。

刘备先前就是一个卖草鞋的。什么中山靖王之后,那有百分之八十的可能是假的。中山靖王有一百多个儿子,那么他的老婆肯定不会少于一百个。就算是这个靖王再怎么努力一天换一个老婆,一圈下来也得三个多月啊。再说了,这个靖王难道是神炮手么,一炮一个?再说了,谁也不能肯定这个中山靖王的隔壁是不是住着一个姓王的或是一个姓宋的。

所以,刘备的祖宗是谁还真的不好确定。但是这个刘备的确有两把刷子。刘备的胳膊很长,所以刘备在小的时候打架很有优势。他能够得到别人,别人就不一定能够得着刘备啊。所以,刘备在小的时候是个孩子王,并且一直到长大后,他的那些小伙伴还一直跟着刘备混。所以,在黄巾起义的时候,刘备直接把那些自己的小伙伴集合了起来,开一个动员大会。“嘿,小伙伴们。现在有了个发财的好机会。南边有人造反了,我们可以趁火打劫啊。”刘备的小伙伴一听有钱拿,两眼就冒光了。“刘老大,你是我们的头,你就直说吧,我们怎么干。”刘备心里乐开了花,“天机不可泄露,放心吧,跟着我混,包你吃香的喝辣的。”

接着刘备跟一群地痞流氓转身一变变成了朝廷官军了。不过刘备的确有着大运气,正好苏双这个人有钱也很有眼光。一看这刘备厉害,审时度势的本事高。反正自己的钱花不了,搞个投资吧,也许将来会有大收获。这下刘备有人有钱了。而刘备的那些小伙伴也确实厉害,愣是把当地的黄巾军揍得屁滚尿流。渐渐的成了气候。如今刘备已经招募了三千余人,并在太行山一带四处转悠,专门挑一些弱小的黄巾军下手。

而像曹德这样的带着官职,领着当地的地方军,征讨黄巾军的也不再少数。而且到目前为止,大部分成了气候的地方义军基本上全是身有官职的。像幽州的公孙瓒,横跨并凉两州的董卓,太行山里的袁绍袁术两兄弟,还有长江下游的孙坚。这些人包括曹德刘备在内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全都混混头子出身。

公孙瓒,也是从小就是孩子王。后来有机会在幽州干了一个太守。这样一来公孙瓒在当地黑白两道通吃。董卓原本是凉州人,从小也是个孩子王,大点了就去羌族里边转悠。董卓这人很豪爽,各族的朋友都不少。后来羌族发生叛乱。当地的政府就请出了董卓。而董卓也不含糊,该一起喝酒的时候就喝酒,该拿刀子杀人的时候也绝不眨眼。渐渐的董卓在羌族中的威望是越来越高,也在当地干了差事。后来羌族还跑去掠夺并州,董卓又跑去了并州平叛。而董卓也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物。借着大好的机会将自己的势力横跨了凉并二州。黄巾起义之后,董卓也看准了时机,迅速出兵,有战绩也有败绩。但起码天下人都知道有董卓这号人物。而孙坚也是如此。小的时候是孩子王,有机会当了公务员。曹德更不用说了,从小就是京城里的太子党,整天跟袁家的俩兄弟打打闹闹。后来成了太守更别提还有金手指了。至于曹操,曹操现在领的是正统的中央军,不是义军。而袁绍跟袁术俩人相对于其他人来说有点不伦不类的感觉,这俩兄弟的麾下既有中央军,自己家的私兵还有自己招募的义兵。俗话说得好,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抓得住老鼠的就是好猫。这几人无一例外的全都在对黄巾军的作战中取到了莫大的好处。

现如今,在南边。皇甫嵩这个最正统的中央军指挥官已经在广平的城下。曹德已经到了济北城。曹操正带着兵马与曹德汇合。而北边,公孙瓒打到了博陵,刘备一直在太行山的北边转悠。袁家的俩兄弟也在太行山里窝着。如今这几方已经对黄巾军的大本营巨鹿,广平,清河形成了包围之势。而这些人都不傻,都知道这场战争中最大的彩头是在巨鹿。他们的目标也都定在了巨鹿。等到时机成熟之后,不用谁来发号施令,这些人就会自觉的将巨鹿围起来的。

而在更南边的孙坚,现在正与朱隽合力攻打着扬州。看来他们俩是没机会品尝最后的大蛋糕了。而同样没机会吃蛋糕的还有董卓。在刚开始的时候,董卓的进军还算是顺利,可是由于董卓的大意,却惨败一场。随即董卓也就不再对黄巾军有那么大的兴趣了。转头继续去对付羌人了。

(今天的第一章,求推荐,求推广!)

第七十八章渡黄河,复仇

曹德又在济北城中待了两天。曹操的军队就赶来了。两人的军队合在了一处。曹德军原有一万四千余人,曹操带来了一万五千余人。两人合兵一处共计三万大军在经过一夜的修整之后,开始北渡黄河。

曹德的复仇之战开始了。

这一天。济北城北边的黄HN岸。旌旗招展,刀枪林立。三万士兵静悄悄的陈列着。在黄河水平面上。近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鳞次栉比的排列着。曹德回头望了一眼已经看不到的济北城。但是曹德的目光好像是穿透了一切的阻碍,径直的看到了自己亲自给廖化立的墓碑。河面上的风吹的曹德身后是一个士兵手中的‘曹’字旗哗啦哗啦的作响。忽然,曹德一挥手。渡河的号角声低沉的响了起来。原本安静的站着的士兵向匍匐的巨兽般慢慢的开始向河面上船只开始移动了。

曹德,曹操,徐庶三人三骑骑着战马直直的站在黄河边上。在三人的身后是曹洪,曹仁,夏侯惇,夏侯渊,张飞和周仓,六位猛将。九人九马静静的看着大军慢慢的向船只上移动。在前军登船出发之后,九人跟着第二批渡河的军队也踏上了渡船。

一处船舱中。曹德,曹操两人正在对弈,徐庶在一旁静静的看着。曹德手持黑子,一边落子一边慢悠悠的说道:“兄长,军多令而行不通。如今,你我算是二军合一,必须只有一个声音才行。兄长年长,经验丰富,且战绩辉煌。不如由兄长下令如何?”

曹操拿起白子,看了一眼似乎在研究棋盘的曹德。说道:“安邦此言差矣。军中事务乃是有才者居之。安邦这几年的历练也不少,经历的战阵比吾要多得多,更何况还有徐元直这等谋士的辅佐。且吾并无立功之心。一切还是安邦做主吧。”

曹德一听连忙推辞,而曹操也开始了推辞。无奈之下,曹德提出了猜拳决定。这很有可能就是历史上第一次猜拳吧。曹操无奈的看着自己这可爱的弟弟。心中暗道:这得子,可是从那一次之后真的是变了一个人啊。

曹德先是跟曹操说了猜拳的规则。然后两人先来几次热身。最后一局定胜负。最终是曹德获得了军队的指挥权。而曹操退居了二线。

很快,三万大军平安的渡过了黄河。曹德军以最快的速度集合之后,迅速向着清河的方向进发了。就在曹德的大军渡过黄河驱逐了几支小规模的黄巾军后,曹德军开入冀州战场的消息跟快就传开了。原本局势还算是正在对峙期的冀州,因为曹德的到来,顿时就像是平静的油锅里放入了一勺清水。

原本在博陵的公孙瓒在得知曹德要进攻清河的时候,迅速的带兵南下了。目标也是直指清河。从路途上看,曹德要比公孙瓒离着清河近多了。而公孙瓒往清河进发的原因也是因为这个。等公孙瓒到达清河之时,想必曹德已经与清河的黄巾军多次交锋了。双反肯定有所损伤。而曹德在南边,公孙瓒在北边。曹德肯定会猛攻南门的,到时候公孙瓒到达战场之后,迅速的进攻北门。想来清河的黄巾军肯定将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南门,那么自己的北门也要好打一些。到时候,公孙瓒领先曹德一步攻入清河城中,那清河之战不就是公孙瓒的功劳么。

而太行山中的袁家俩兄弟也迅速的攻占了广平东边的一座小城,然后摆下了要进攻广平的架势。显然这俩兄弟是打着与公孙瓒相似的注意,而皇甫嵩显然也是一个明白人。但是皇甫嵩代表的是正统,是东汉朝廷的代表。袁家这俩兄弟虽然可以出工不出力,可是自己不行啊。倘若多耽搁几天,朝中的那些只会搬弄是非的小人还不知道会给自己下什么绊子。所以,皇甫嵩只能硬着头皮给袁绍,袁术俩兄弟当垫脚石。

而刘备这个运气最好的混混头子。在得知曹德的消息后。整整三千余人却消失了踪迹。不知道跑哪去了。有可能是见别的友军的势力太大,恐怕自己出力不讨好,直接回老家了。也有可能在谋划着什么。

曹德军在渡过黄河之后,在曹德的指挥下,兵锋直指清河城。沿途的一些较小的城池,曹德连看都没有去看。只有那些挡路的黄巾军,曹德才挥了下兵刃。但是,在三万大军的铁蹄之下。这些小股的黄巾军根本没有给曹德带来多大的阻碍。倒是给曹德增添了不少战功和战利品。

目前曹德军有三万士兵。原曹德军全是步兵,分为新兵营,刀锋营和重锤营。共一万四千人。而曹操带来的一万五千人是骑步混合兵种。其中有骑兵七千余骑,步兵有八千人。曹德在见识了这片冀州大地上的黄巾军的油水之后,索性直接派出了六千骑兵,以两千人为一伙各自寻找目标,掠夺黄巾军。临出发前,曹德特意嘱咐这些骑兵,少杀人,多恐吓。破城之后先抢钱。抢来的钱一半上缴,一半自行分配。但是不能扰民。在曹德的金钱诱惑下,六千士兵分成了三队,各自寻找了一个方向嚎叫着就跑出了大营。但是仔细看来,他们的最终目的地也是清河城。因为,曹德在临出发前还下了到命令,那就是最迟半个月后必要要赶到清河城下与大部队汇合。迟到的你们自己猜猜会怎么样。当时那些骑兵的统领看到曹德那阴沉的笑容都不免有些打冷颤。但是一想到那白花花的银子,内心的欲望之火顿时再次哄得一声燃烧了起来。

由于曹德军的骑兵被派出去了。所以,曹德在赶到清河城下的时候只有两万三千人的步兵和一千人的骑兵。曹德的大军只用了五天的时间就赶到了清河城下。而后便高高的扎起了营寨,树立了无数的防御塔,安静的等待骑兵队伍的归来。当然,距离约定的时间还有差不多十天的时间。曹德也不能让对面清河城里的黄巾军太安稳。必要的骚扰还是需要滴。

十天之后,骑兵们回来了。出去的时候是整六千人,回来的时候却是五千五百多人。纵然是黄巾军的战斗力再低吧,你都到我们家门口来正大光明的抢钱,难道还不允许我们反抗么。但是在骑兵无情的马蹄的践踏下。他们不仅付出了原本就应该付出的财富还得再加上自己的小命一条。虽然,骑兵损失了不到五百人,但是他们带回来的东西即使再瓜分完毕之后,也足以组建一支近两千人的骑兵了。

等出去打秋风的骑兵归营之后。什么都没捞到的人就有些不乐意了。同样是打仗,就因为人家是骑兵,就能赚外快了?将军你太偏心了。曹德诡异的一笑之后,立刻发出了承诺,等攻下清河城之后,缴获的战利品拿出七成来给没有赚到外快的弟兄发点意外财。顿时,曹德军中立刻爆发出了一阵欢呼声。还是那句话,谁会跟钱过不去啊。

而曹德却暗自点了点头。略施小计就提高了士兵的士气。自己还赚了钱。这种好事真的不能错过啊。

(高潮马上就要到了。大家来点推荐票给我点鼓励。求推荐票,求推荐票,求推荐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第七十九章复仇之战,开始

地大物博的中原大地上,现在正是东汉王朝的统治时间。但是,因为当政者的腐败,现在的中原大地上民不聊生。最终被迫无奈的穷苦大众在受到蛊惑之后发动了黄巾起义。他们头缠黄巾,高呼“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他们被称为黄巾军。

从现在的时间来看,黄巾起义已经爆发了半年了。黄巾军的活动范围由起初的几乎遍布整个中原大地到了现在的半个冀州之地。

黄巾起义爆发后,处于统治阶级的当政者在经过刚开始的震惊慌乱之后,迅速的派出了武装力量对黄巾军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已经几个月的战斗。原本有燎原之势的黄巾起义却是被步步逼退。现如今已经被朝廷官军围困在了冀州一片只有四五个县城的地方。而且目前官军也已经完成对了残余的黄巾军的包围。

曹德,没有意外的话。他的将来是一个大学者,最终的结局就是被一方诸侯,陶谦杀掉,然后同样为诸侯的曹德的兄长曹操,在得到自己的父亲和弟弟被陶谦杀掉的消息后,带兵复仇。

然而,现在的曹德却不是那个曹德了。因为一场意外,曹德的肉体还是那个曹德,但是曹德的灵魂却成了一个拥有两千年后的知识的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占据了曹德的身体之后,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曹德。然后凭借着金手指处处在乱世的开始前抢占着各种先机。在黄巾起义爆发后,曹德就拉出了一支久经训练的军队。然后势如破竹的一直从大汉疆域的西南方打到了中心地带。

战争带来的是家破,是分离,是死亡。整片中原大地上现在已经是满目疮痍,惨不忍睹。战争已经临近了结尾的时刻了。

黄巾军被四面八方的官军围在了他们的老巢,冀州的巨鹿郡以及周边的一些地方。而在他们的周围却是有着七只朝廷官军。黄巾军的结局按照现在的局势看来已成定局了。这个时空的黄巾军却是比原历史中的黄巾军要强大的多。单单从人数上来看,就比原历史中多了近一倍。全国各地纷纷涌现的官军前前后后差不多剿灭了近四十万的黄巾军。而在他们的冀州老巢却还拥有着最大一股黄巾军,也是黄巾军现在仅存的最后一股黄巾军。他们是黄巾军的首领,天公将军张角,地公将军赵宝,人公将军张梁的直属部队。其中张角在JL县盘踞,赵宝在QH县驻扎,张梁在GP县镇守。三人近二十万兵马分为三个角互为犄角,抵挡着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十余万朝廷官军。

官军对黄巾军的包围基本已经完成。在曹德军动身攻往QH县的时候。整个战场局势顿时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冀州顿时像是被搅动的湖水,开始浑浊起来。

曹德进攻QH县不仅仅是为了平定黄巾军获得功绩。更是给曹德的手下大将廖化复仇。廖化原本是黄巾军的一方渠帅。在战败后被俘。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曹德的赏识很快就提拔成了曹德军的主要人物。在曹德军先前进攻济北城的时候,因为黄巾军地公将军张宝的缘故战死城头。曹德为了激励士兵,发出了复仇的口号。随即,整只曹德军高呼着复仇开向了清河城。

目前曹德军是有原曹德军和曹操军汇合而成的一支军队。总共有近三万人马。其中骑兵有七千骑。其余皆为步兵。清河城是一座比较大的城市,黄巾军的地公将军张宝从开始就一直在经营着这座城池。再加上张宝麾下的六万黄巾军。而从济北城的战斗来看,这个张宝对于行军打仗还是很有一套的。可以说现在的清河城是曹德目前面临的最大考验了。胜了就可以获得莫大的功勋,然后参加对黄巾军的最后决战。败了,只能跟在别人的后边吃灰了。

清河城的张宝,原本是打算顺着黄HB岸绕到进攻广平的官军的身后。与广平城内的张梁夹击官军。而张宝在半路上却阴差阳错的来到了济北城。更是巧合的是正好这时曹德带着人马进攻济北城了。张宝为了立威,巧妙的布下了一场局。结果虽然因为诸多的意外让进攻的曹德军获得胜利,但曹德军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济北城破之时,张宝急匆匆的怎么来的怎么走了。回到黄HB岸之后,也不管正在激战的GP县了,直接带着人马返回了清河城。然后立刻着手安排大战的准备并安排了足够的人手监视着曹德军的一举一动。当曹德军渡过黄河向清河城进军的时候。这一消息并不只是引起了黄巾军的注意更是引起了连锁的反应。整个冀州战场就像是沸腾的油锅一般,炸开了。

曹德军的大军用了五天的时间就来到了清河城外,在城外二十里处寻了个好地方安营扎寨。接下来,曹德每天都派人拿着曹德自制的简易喇叭不断的向清河城内的黄巾军喊着劝降的话语。曹德并没有对这些所谓的劝降抱有多大的期望,因为黄巾军的二当家的张宝可是亲自在城中坐镇。清河城可是张宝的老巢啊。曹德的目的其实黄巾军中的那些不是很情愿参加的人。只要煽动一小部分人,对日后的攻城战就有很大的帮助。

曹德的劝降在骑兵的归营之后便结束了。经过近十天的喊话,身在城外的曹德不知道效果如何,但是在城里的张宝却是清楚的很。城中的六万黄巾士卒虽然大部分是太平教的忠实教徒,但仍有一批人是起义后强制参军的平民百姓。他们中的很多人的愿望不是造反成为开国元勋。只是能够不用为下一顿饭发愁。因此,曹德的劝降在刚开始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效果,但是随着日子的一天一天过去,渐渐的城中的黄巾军中有很多的人开始动摇了。

曹德军的骑兵被曹德派出去抢夺黄巾军的财物了。在曹德军的主力到达清河城的第十天的时候。六千骑兵也纷纷到达了清河城外曹德军的营地。

次日,一大早,曹德点齐了一万人马。整齐的排在了清河城下。

复仇之战,开始了。

第八十章清河城攻防战

曹德终于向在清河城中的张宝亮出了刀。曹德军口中高呼的复仇,也终于拉开了序幕。

战争中。尤其是一个民族的内战,其实不存在复仇不复仇的。大家只不过所站的立场不同。而曹德提出的复仇口号,只不过就是为了提升士气,激起士兵的战斗欲望。

大战开始了。最惨烈的攻城战开始了。在冷兵器时代,攻城战可以说是最惨烈的。攻城战不同于野战。虽然这两种战斗都是在考验着士兵的能力,野战比拼的是双方将领对战场局势的把握,在野战中只要有出色的将领发挥出出色的指挥艺术。以弱旅战胜强敌的例子比比皆是。而同样的将领发挥着同样的能力,以弱旅向在城中的强敌发起攻城战。战败的却大多都是弱的一方。因为在攻城战中比拼的可以说就是士兵的素质与实力的强大。举个例子,五千老弱病残进攻一万青壮把守的城池,其结果不难猜想。

因此,攻城战无论双方实力怎么样。是最消耗士兵的战斗也是最考验士兵的战斗。可以说每一场攻城战都是进攻方用士兵的尸体堆出来的。当然,开城投降的另当别论。

若是问难道攻城战不能投机取巧么。答案是当然能。没有任何事是绝对的。这里只是说一般的情况下。莫不见曹德在刚并发汉中的时候。曹德军相对于黄巾军来说不正是一支弱旅么。但是曹德依靠着计谋却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清河城的战斗在曹德军擂起震耳欲聋的进攻鼓声的时候开始了。两千刀盾手举着盾牌率先向清河城发起了进攻。接下来是一千扛着云梯,推着攻城车的士兵以及作为防护的士兵。最后是一千弓箭手迅速的进入自己的射程,掩护胞泽的进攻。

跑在最前方的刀盾手首先迎接的是箭雨的洗礼。在曹德军发起进攻的一刹那,城头上的黄巾军立刻将手中的弓撘箭拉满。在城下的官军进入射程之后,立刻一片箭雨从城头上撒了下来。紧接着叮叮当当的声音和惨叫的声音从城下传了上来。虽然曹德军的刀盾手是人手一面盾牌。但是为了保证进攻的速度。他们大多都是只能保护住上半身的圆盾。对于下半身的防护就小了许多。在箭雨临近的一刹那,虽然诸多的圆盾被聚过了使用者的头顶,组成一面结实的铁甲。但是再怎么严密的防护总会有一些小的缝隙。而箭雨的密集是不可能全都防的住的,总会有箭矢透过盾牌与盾牌之间的缝隙钻入盾牌下的人的身体里。一旦有一个人被射中,原本就有很多缝隙的盾阵立刻出现了更大的空档。而在后面的箭矢射中人的机会就更大了。

这其实就是看运气了。运气差的就会被射中,而运气好的接下来就不一定还会有这么好的运气了。但是快速的奔跑还是会增加存活的几率的。因此在城上的黄巾军放出第二波箭雨的空档里。城下的曹德军的刀盾手再次提高速度,加速向城下跑去。

城上的黄巾军总共也就放出了四波箭。攻城的官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来到了清河城的城墙脚下。而两千人的刀盾手也是付出了近五百人的伤亡。清河城的中的黄巾军毕竟是与别的地方的黄巾军有所不同。先不说兵员素质怎么样,最起码士兵的装备要好的很多。从城上射下的箭雨就可以看得出城内的黄巾的装备很充足。

从刀盾手进入城上的黄巾军的射程到跑到城墙下面。黄巾军射出的四波箭雨皆是充足的很。

这个时候城头上的黄巾军就不能再任意的放箭了。因为此时最后出发的官军弓箭手也差不多进入了射程。还露着身子在城头放箭那就是给在城外的比自己技术好的官军的弓箭手当靶子。

这个时候的黄巾军弓箭手就跑到了后面。而身强力壮的士兵则是上前将早就准备好的大石块向城下扔去。有很多的黄巾军力士在刚刚举起石头的时候胸膛上就插上了曹德军的箭矢。但是被举起的石头因为引力的作用。有的会掉到城下砸到城下曹德军士兵的头顶上。有的则是掉入了里边,刚刚被射死的人的身边。然后又会有一个黄巾军士兵在此把这块石头举起来扔下去。

很快,在清河城下已经有越来越道的曹德军刀盾手聚集在了一起。而城上的黄巾军扔下来的石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几乎每一颗石头都会砸到一个人。然后在石头的身上沾满了鲜红鲜血掉到了地上。但是,在一会之后,这些石头就会排不上用场了。因为抗着云梯的攻城部队也已经紧跟在刀盾手的后面来到了城墙下。随后,一架架的云梯被架上了城头。先前憋了一肚子气的刀盾手立刻将盾背在了身后,将手中的刀咬在嘴里顺着云梯往城上爬去。

现在的黄巾军已经不敢明目张胆的露出身子往城下射箭或是扔石头了。因为曹德军的弓箭手早就已经进入了射程,不断的向城头上那密密麻麻的晃动着的人影射箭。虽然,曹德军的弓箭也很犀利,但是为了保住城池仍然有黄巾士卒不断的往下仍石头。

云梯是人们发明出的攻城的利器。就像刀与盾一样。有了云梯自然有防御云梯的工具。很快一架架的云梯被城头上的黄巾军用长杆给推的偏离了方向。由于时间的关系,曹德军只有简易的云梯并没有制造沉重的防御力强的云梯。这时在被推倒的云梯上攀爬的曹德军士兵因为后背上背着的盾牌有的反而捡回了一条小命。

在慌乱的战场上,谁都不会去注意在自己背后有着什么,更何况还是处于高空坠落中的士兵。曹德军的士兵将盾牌背在身后就可以防止在落地的时候,一些竖立的刀尖,石块之类的穿透身体或撞断脊柱。

渐渐的攻城战进入了白热化。攻城一方想尽了一切的办法要爬上城头。随着攻城车的到来,胜利似乎已经在忘了。沉重的攻城车的主要攻击手段就是用中间挂着的巨木撞开城门。让更多士兵从城门洞中杀入城内。但是,由于攻城车目标太大,行动迟缓,因此攻城车周围的士兵是损失最大的。就在众士兵历尽千辛万苦马上就要将攻城车推入城门洞的时候。一片由火油组成雨幕从城头上浇了下来。顿时整个城门洞前陷入了火海之中。

巨大的攻城车也被火油点燃剧烈的燃烧着。而在一旁的曹德军士兵一个个的浑身冒着火不断的嘶喊着在地上打滚。

先前的防御中。张宝就是为了防止有大型的攻城器械,火油还一直没有割舍的动用。直到曹德军的攻城车出现之后,张宝才下令把为数不多的火油拿了出来,并在关键时刻起到了最大的作用。

一直在后方的曹德见到攻城车已经被大火吞噬了,也随即鸣金退兵。再打下去也只是徒增伤亡了。

(两章一起,求推荐票。)

第八十一章可怜的皇甫嵩

就在曹德对清河城发起进攻的时候。在西边,皇甫嵩也开始了对广平城的进攻。早在曹操长途奔袭宛城的时候。皇甫嵩就已经提兵北上了。从宛城之战到现在已经有三个多月了。而皇甫嵩在渡过黄河之后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到了魏郡。那时曹德才正要从颍川出发渡黄河。到现在也是已经过了两个多月了。照常理来说皇甫嵩的大军应该早就打下了广平城才对,而现在的情况却是皇甫嵩才刚刚发起第一次进攻。

而且攻打广平城的不只有皇甫嵩的军队还有袁家俩兄弟的人马。难道是皇甫嵩在等援军?既然皇甫嵩有胆带着三万人强渡黄河,直捣敌人老巢应该是有着万全之策的。而且等援军需要两个月么?

皇甫嵩此人。有谋略,有胆识,并且有非常高尚道德操守。在东汉朝廷发兵镇压黄巾军的时候。皇甫嵩与卢植可以说是所有正统中央军的一把手。可惜大军还没有走出司隶地区,卢植就因为朝中宦官下绊子返回洛阳了,这样一来,大军的指挥权就全部落到了皇甫嵩的身上。而那些在朝中唯恐天下不乱的小人又把朱隽提拔了起来。但是因为朱隽非常的尊敬皇甫嵩,所以一直都是在其位不谋其事。全部将军权交给了皇甫嵩。由此可见皇甫嵩并不是一个莽撞的人。而为什么皇甫嵩会突然急功近利的向北行军。并且在紧要的地方却停止了脚步。

答案就在洛阳城中。答案就是有人眼红了。如果皇甫嵩继续向北进攻的话,广平势必会成为皇甫嵩的垫脚石。紧接着就是张角老道的老巢巨鹿了。如果皇甫嵩成功端掉了黄巾军的总部,那洛阳就有人会不高兴了。

现时空中的东汉朝廷已经大致分为了三个派系。一是宦官,以张让为首的宦官集团已经完全的蒙蔽了当今天子的耳目。二是外戚,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掌控了大部分的军权。三是世家,其中以袁家为代表的世家基本上控制了朝中大部分的官员。其实还有一个就是真正忠心为国的学子。这部分一心向汉的忠臣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形同散沙根本无力与其他三个派系进行权利的斗争。因此只能在其他的派系的缝隙中挣扎。而卢植、皇甫嵩就是其中的典型。卢植为什么会在大军还没有开战就被调回了洛阳就是因为卢植这个人很正直,没有给任何人送礼。结果人家不费吹灰之力,卢植就乖乖的回洛阳呆着了。而原历史中卢植可是在黄巾军基本平定之后才被小人陷害进了大牢。

皇甫嵩的进军的顺利已经让在洛阳的几大派系的首领感到了危机。因此连忙向皇帝打小报告。最后一道圣旨成了皇甫嵩大军最大的拦路虎。与圣旨一同到来的还有三个所谓的调查员。来调查皇甫嵩到底有什么违纪的行为。皇甫嵩虽然是一心终于朝廷的,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