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双曹争雄-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馨 !

喊出话的曹德军立刻就像是各自逃窜的兔子,哄得一声转头就跑。正在前方与周仓糜战的曹仁一听有伏兵。一枪扫开了周仓的进攻,拨马就往本阵跑去。整个曹德军就像是要祸害庄稼的蝗群。黑乎乎的一片,人挤人的往后跑。旌旗,刀枪丢的满地都是。

而就在曹德军掉头逃跑的时候。鄧城的城头上下达了一条命令,两千黄巾军士兵立刻出城,感到周仓的身边,向曹德军追去。而当着两千黄巾军追到曹德军摆阵的地方就停滞不前了。因为所有的黄巾军士兵都在弯腰捡地上的武器。即使周仓用枪把打了几个人之后,还是制止不了拾抢武器的众人。无奈之下周仓只能放任曹德军的狼狈逃窜。

就在周仓率领着满载而归的两千人返回城中不到半个时辰。忽然城头上又传来警戒的号角声。周仓连忙爬上城头,远远就看见有一支人马向鄧城开来。等这支人马靠近之后周仓才发现这是黄巾弟兄赶来支援了。

随着城头的一声令下,鄧城的城门再次缓缓的打开。这支约莫六百多人的黄巾军开进了鄧城。只是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发现的是,这支黄巾军比所有的黄巾军排列的队伍要整齐那么一点。

且说曹德在一连跑出去五六里路后,便开始收拢军队。一千零二人一个不多一个不少。原来这一切都是曹德用出的计谋。

先是假装攻城,与地方斗将。然后在定好的时候,由曹德军假扮的黄巾军出现在交战双方的附近。然后曹德军仓皇逃窜。为了阻止黄巾军的追击,曹德还下令扔掉手中的一部分武器,分散追击部队的注意力。这时,假黄巾军就会等真黄巾军收拾完一切后,出现在鄧城的城下。因为这批黄巾军把曹德给吓跑了。守城的黄巾军在很大的程度上下意识的就认为这是自己的兄弟部队。因此,假黄巾军顺利的进城。

曹德收拢人马之后,排着整齐的队伍就回到的曹德军的临时营地。在路途中,曹德嘱咐曹仁道:“记住跟你对战的那个周仓。这个人是个做先锋的好材料。对了还有我提的那个裴元绍。这俩人很可能在一起,到时要仔细的打听打听。留下活口,我有大用。”

曹仁道了声诺之后,就跟曹德还有一千士卒高高兴兴的回营了。

第二日,曹德又带着一千士卒前去叫阵了。只不过这次跟周仓对战的是夏侯渊。但是结果还是一样的。曹德军又跑了,又扔了一地的武器。但是这一次没有黄巾兄弟军的到来,而是夏侯渊斗将失利。曹德又领着一千零一人,慌慌张张的跑了。而黄巾军又一次满载而归。

第三日,曹德继续带着一千士卒叫阵。结果一样。只不过这次黄巾军又多出了五六百人。但是这批多出的黄巾军中却多了一个曹德的大将,曹仁。

由于,这一次和第一次的情况类似,所以,曹仁逮住机会就问别人曹德一次攻城发生的故事。当提及曹德的那句‘周仓,裴元绍喊你回家吃饭’之时,曹仁还特意的询问了下是否有这个叫裴元绍的人。当曹仁得到满意的答案之后,曹仁又笑呵呵继续听着故事。当然,因为事情的类似度太像,所以底层的黄巾军士兵并没有觉察出什么。等黄巾军的高层意识到问题的时候,就已经晚了。

就在曹仁带着假黄巾军进入鄧城的当天晚上,曹德就带着三千士兵攻入了鄧城内部。

就在曹德带着三千人马趁着夜色来到鄧城城下的时候。鄧城的城门忽然吱嘎吱嘎的开启了。当然这是第一批假黄巾军的杰作。而这批黄巾军在修整了一天两夜的时候正好被派到城门协助值夜。

刚过了子时,守门官却早已呼呼大睡。而这个守门官就在睡梦中去了地府报道。解决了守门士兵的主心骨之后。假黄巾军顺利的控制住了真黄巾军,然后打开了城门迎接正好到达的曹德大军进城。

而曹仁负责的第二批假黄巾军。除了排除一部分人手协助第一批的人手打开城门外,曹仁带着剩下的人手,直奔已经打听好的周仓的住处。而更巧的是,周仓正在跟裴元绍喝酒,而且喝了还不少。在解决了十几个卫兵之后,曹仁顺利的把喝的晕晕乎乎的周仓和裴元绍捆了个结结实实。

此战,在刚开始的时候遇到了黄巾军的强烈抵抗,但长时间得不到命令指挥的黄巾军在面对不知数目的敌人的攻击下渐渐的丧失了抵抗欲望。还有曹仁所率领的人马的在黄巾军的中心来了个内部大开花。在这双重打击之下。黄巾军纷纷缴械投降。

战斗的时间只有仅仅的两个多时辰。而战后的工作却持续了整整一天。曹德还是按照以前的做法,将被指认的贼首纷纷砍头,剩下的全部押往汉中服五年的徭役。当然,周仓和裴元绍并没有被斩首,而是被曹仁关在了一间黑屋子里。

很快曹德的大营也搬到了鄧城。而荀彧和徐庶也跟随着大营留守的人马来到了鄧城。荀彧和徐庶来到曹德的面前的时候,曹德刚好安排完一切,刚刚闲下来。双方在见面第一时间,徐庶便深深的向曹德行了一礼:“将军,是某输了。某愿赌服输。定会向三军将士赔罪。”曹德一把拉住了行礼的徐庶,“元直,不必说了,来,先坐下,坐下说话。”

第四十九章大丰收

三人分主次做好,曹德缓缓说道:“元直恕我直言。你就是一个不忠不孝之人。”曹德的话让在场的荀彧和徐庶都楞在了当场。“元直且听我说来。”曹德不管两人的诧异继续说道。“元直家中尚有老母吧。现逢天下大乱,元直将老母独自留在家中。家中是否有变,元直不知,老母受到威胁,元直不能救,此为不孝。吾知元直,怀有经天纬地之才,然元直却不以才华救苦,只洋洋自得,若天下均入元直这般,则民不聊生,此为不忠。元直,吾之言,可有错。”

徐庶听曹德说完之后,惭愧的低下了头。而一旁的荀彧也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曹德看了一眼荀彧的变化,继续说道“不知元直以为我这将士如何,以为我这将军如何。”过了一会,徐庶缓缓的说道:“将军之将士皆勇猛之辈,将军再汉中之举也有耳闻,将军之做法,元直自认惭愧。”曹德继续赶鸭子上架:“那元直可愿为吾军士,率领着勇猛之辈,解救黎民与水火之间。”“这……”徐庶顿了一下,“自古忠孝两难全,将军评在下不忠不孝之徒。若从了将军,在下就是不孝,若不从将军回家侍奉老母就是不忠之人……”曹德打断了徐庶“若吾告知元直。自吾见元直之日起,吾就料定元直定会想做这忠孝之人,吾已派人前往元直老家,将元直老母接来与元直团聚。带元直与老母相聚,再顶其他,若元直做吾军师,吾将将老母送往汉中南郑享清福,若元直一意想侍奉老母,吾愿依元直自行去处,吾绝不阻拦。”

徐庶深思了一会,见曹德的眼神中没有丝毫做作的闪避。徐庶上前一步,跪下行礼:“元直多谢主公厚爱,还请主公日后多多担待。”

曹德一听,哈哈大笑起身。走到徐庶身前,伸手扶起徐庶:“元直严重了,以后还请元直多多指教。”

一旁的荀彧见曹德与徐庶两人惺惺相惜,哈哈一笑说道:“恭喜安邦,贺喜元直了。”

曹德听闻荀彧之言后,说道:“但是在我看来还缺一喜,那就是文若了。”荀彧诧异的指了指自己“我?”

曹德点了点头:“正是文若。文若也是满腹经纶之人,能看破常人看不破之事。难道文若就甘愿如此浑浑噩噩么。文若,在你看来,这大汉还能维持多久。百姓从黄巾爆发之后多久能再次安居乐业。文若,在吾看来,大汉并非单一的大汉,而是永久的大汉的大汉。文若可愿助我?”

荀彧深深的思考了好久,“也罢。当初在颍川与主公送行的时候。吾与公达便言,主公日后必定成大器。如今看来,主公早已羽翼丰满,只待冲天而起的那一刻了。如今相助与主公,也是应言了当日许下的承诺。主公,请受某一拜。”

曹德笑嘻嘻的拉住了荀彧的一拜。“文若不必如此,日后我们还要共同成长。不过你所说的那个承诺是什么。”

荀彧与徐庶相视一眼,呵呵一笑。徐庶回答道:“回主公,当日我与文若走出颍川之时就有投奔贤主之意,当时曾立下誓言,在前往襄阳途中,若能遇见可堪一佐之人,就专心辅佐。”

曹德一听,笑呵呵的指着自己鼻子说道:“那我是不是可堪一佐之人啊。”曹德说罢,三人哈哈大笑起来。

带众人的心情稍微平静之后。曹德回到主位上让卫兵将曹仁,夏侯渊,张飞以及军中的校尉全部喊来。

待众人到齐之后,曹德在主位上一般正经的说道:“现,任命。徐庶徐元直,为我军军师,所有军中将士,无论大小官职,战绩皆要听军师之令。各位听懂了么。”

曹仁,夏侯渊,张飞以及在场的各个校尉皆抱拳说道:“遵令。”

曹德点了点头继续说道:“现,任命。荀彧,荀文若为我汉中郡郡丞,与主簿贾诩贾文和平起平坐。待我军回师之后,即刻上任。来人,将吾之任命火速传往汉中贾主簿。”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曹德与徐庶,荀彧还有军中主要将领进行的庆功宴了。一场酒宴在欢乐中热闹的进行着。而不幸被俘的周仓和裴元绍却被众人遗忘在了黑屋子里。忍受着饥饿。

直到曹德酒醒巡视大营的时候,才想起这俩难兄难弟。曹德马上派人将周仓和裴元绍二人带到了曹德的大帐中。

曹德啪的一拍桌案上的竹简,将周仓和裴元绍二人吓的一哆嗦。曹德忍住笑意低沉的说道:“你二人,皆是黄巾贼首,你二人自己说说,该怎么处置你们。”

周仓挺起腰板大声说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裴元绍在一旁也挺直腰杆:“悉听尊便。”

曹德暗暗的点了点头:“吾观你二人也算是一条汉子。然,你二人怎可助纣为虐。你二人也在黄巾军里待过,你们想想你们黄巾军的作为,到底是要解救苍生,还是祸害天下。黄巾过处,寸草不留。黄巾军中,目无法纪,扰民闹事者比比皆是。这真的是你们参加黄巾军的初衷么。”曹德的一番话说的周仓和裴元绍一阵脸红耳赤。曹德见起到了效果继续添柴的说道:“吾观你二人也是条好汉。是不想忙,吾也起了爱才之心。如今,只要你们点点头,我可以既往不咎。今后你二人在账下听令,定会让你二人崭露头角,一展抱负。怎么样,要不要考虑考虑。”

周仓和裴元绍没考虑多久。背着绳索磕头说道:“多谢将军不杀之恩,吾愿为将军效力。”

曹德哈哈一笑:“好,来人,松绑。从今往后,我们就要在一条战壕里战斗了。”

真可谓是三喜临门啊。其一,收复了鄧城。曹德打算在这里算作自己北进讨伐黄巾的前置基地。其二,得到了徐庶,荀彧两大名士的投靠。这可将带给曹德无法估量的有益未来。其三,收复了周仓裴元绍这两员先锋将领。虽然在愿历史中,这两人并没有多大的名头,但是曹德始终坚信的是不一样的生存环境会带给同一个人不一样的未来。虽然在原历史中,周仓只是给关老爷扛刀牵马的,而裴元绍更是黄巾出身早早的就嗝屁了。但是曹德相信给两人不同的学习环境,谁也不能确定,二人的将来到底是龙还是虫。

第五十章鄧城攻略

曹德喜得荀彧,徐庶,周仓,裴元绍。两文两武。如此一来,曹德紧缺的高端人才算是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曹德当然也不例外。在鄧城休整的日子里,曹德每天都像是在做新郎官一样。对谁都是笑呵呵的。但是很快徐庶的一盆冷水就浇的曹德火热的心凉了半截。

徐庶向曹德建议应趁着大胜之势,士兵士气高昂,一鼓作气拿下宛城。而且我们拿下鄧城之后,士兵减员不多,军备器械也很充足,最要紧的是黄巾军连攻宛城半个多月,现在刚刚破城,此时的黄巾军正是最松懈的时候。对于我们来说正是天赐良机啊。我们应即刻攻下宛城,然后再犒赏三军,休整军备。

曹德苦瓜着脸无奈的对徐庶说道:“元直啊,不是我不想啊。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时下我们的兵员太少了。探马所报,宛城被黄巾贼众攻下后,原本七八万人的黄巾军暴增到了十二三万,你让我拿四千对十三万么!一人一口涂抹都能淹死我们啊。”

徐庶听后诧异的说道:“前几日,主公不是还说有一万人马么!”

曹德笑了笑说道:“看来元直这几日刚接手军队的事,还来不及详细了解军中各方面情况。出汉中的时候,我带了七千三百人马。一路打散大小黄巾众十几股,俘虏贼众一万余人,光是押运俘虏吾就派出了进三千余人!再加上各战损伤,现我军中有战斗力的勉强凑足四千人马。”

徐庶听后也无奈的叹息一声。曹德语调一转又说道:“不过,算算时日,押送俘虏的人马也应该快回来了吧。元直还是稍等几日,待人马归营之后再做打算。”

徐庶只好无奈的点了点头:“只好如此了。主公,属下先行告退了。”

曹德点了点头,揉了揉有些发皱的眉头。拿起还没看完的竹简,可是曹德看了没几个字就感觉实在是了然无味。曹德再次放下竹简,溜达着走出了院门。

可是还没等曹德走远,远处就传来了一阵呼喊声:“主公,主公留步。”曹德转过身来,只见后方徐庶疾步走来,“元直啊,可还有事?”

徐庶喘了几口粗气,“主公,主公,吾有对策了。”

曹德一挑眉毛,“哦!那元直速速道来。”

徐庶再次喘了一口气,说道:“主公大可在鄧城募兵。黄巾军占领鄧城时日不长,原鄧城的城卫军很有可能在城破之时躲藏于城中。按照大汉法例,原城卫军应有两千余人,除却被杀者以及潜逃者。应有五六百人尚在城中,只要重新征召他们,很有可能再次集结。那时,稍加训练。虽然战斗力有所欠缺,但对付黄巾贼众尚有余。”

就这这时,远处一个传令兵也大喊着向曹德徐庶跑来,“主公,军报。”

曹德看了看正在跑来的传令兵,转身对徐庶说道:“就按元直所说去办。由你全权负责。”

徐庶抱拳说道:“诺。”

而就在此时,传令兵也到了两人的身前,大声说道:“主公,城外来了一只五千余人的军队,打着的是我们的旗号。”

曹德和徐庶听后,诧异的对视一眼。难道有人假扮。曹德立刻说道:“你可看清,打的的确是我们的旗号?”

“回主公,属下的确看清了。而且对方为了避免引起误会,大队人马在城外五里停了下来。并送来了一封书信。”传令兵立刻将一封书信交给了曹德。

曹德打开看了一会哈哈大笑道:“文和真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啊。哈哈,元直,你也看看。”

曹德说完直接把书信递给了徐庶。曹德没去注意徐庶的表情。曹德自顾自的说道:“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

曹德正欲去城门迎接大军的到来,徐庶又一次喊住了曹德,“主公。既然来了援军,那在下之策……”曹德想也没想的说道:“继续办吧,这些人打仗不行,呐喊助威应该能算是好手吧。”

徐庶得令后转身离去。曹德大步流星的来到城门楼,大手一挥,“擂鼓,迎接援军。”

五千多人伴随着隆隆的战鼓声开进了鄧城。为首的赫然是曹德的随身秘书鲁固。

两人见面之后,曹德诧异的看着鲁固,“你一文弱书生,怎随大军一同到来。”

鲁固行了个大礼说道:“拜见主公。”曹德一把拉起行礼的鲁固。鲁固继续说道:“回主公。由于汉中主要将领均跟随主公出征在外,贾主簿担心无人领军路上怕出事故,才派在下领军前来。这也是无奈之举啊。”

曹德哈哈一笑,“是吾之失误,吾之失误啊。鲁固先去休息休息,晚上给你接风洗尘。”

第二日,曹德召集了鄧城里所有主要人员,开始安排事务。

“首先,吾欲把鄧城变为一个军事基地,将作为我们北伐黄巾的前进基地。为此,吾欲将鄧城所有百姓全部牵往汉中郡。发动百姓之时不可用强,要用温和的手段。此事交由文若办理。”

荀彧上前一步,抱拳道了声“诺”。

曹德继续说道:“妙才率三百军士维持发动百姓时的治安与迁徙途中安防等问题。另,将元直征召的原鄧城城防军全部交于妙才。妙才回到汉中之后,要严加管教黄巾俘虏,事迹成熟之后,挑选一批人入伍参军。”

夏侯渊上前一步“诺”。

“文若,鲁固你二人随迁徙百姓返回汉中。鲁固,回去之后,让文和好好给你参谋参谋参谋,该任何职。文若,你且先帮衬着文和管理汉中郡大大小小的事务。”

荀彧和鲁固也上前道了声“诺”。

“元直,翼德,你二人准备一下,我们择日就率领五千人马骚扰宛城的黄巾军。”

徐庶上前接过令牌,“诺”。

“子孝,待众人返回汉中之后,你率领余下人马要将鄧城改造成一座要塞。这是我们北伐的根基不容有失。”

曹仁也上前一步领命道诺。

“此间事了,大家都去准备吧。”

曹德下完令后,众人纷纷走出房门,各自准备去了。然而,鲁固并没有跟随众人一起出去。曹德等众人都走后,问鲁固道:“怎么,还有事?”

鲁固从袖中拿出一封书信,恭敬的递给曹德说道:“这是贾主簿写给主公的信。临行前,贾主簿曾再三叮嘱在下,要等主公安排好军务直呼再交给主公。”

曹德低头看看了手上的竹简。微微的笑了笑说道:“恩,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鲁固再次行礼之后走出了房门。

(接到通知,我的书将在九月二十五日在“分类小说新书推荐”和“新版网站历史频道频道新书推荐”上进行推荐。以后大家找书也就没那么麻烦了。但是,我能得到这两个推荐还是大家的功劳。在这里谢谢大家的支持。同时还希望大家在以后能一如既往的支持我。谢谢大家!最后,还是求推荐,求推广,求宣传,求收藏!!!!)

第五十一章目标,宛城

曹德等鲁固出去之后,打开了那一份略有些沉重的竹简。这是一封贾诩给曹德写的私信。信中的内容都是关于曹德在南郑的家里发生的事。这封信是经过任红昌的同意之后,由贾诩代笔所写。

等看完之后,曹德才发现自己的眼角已经湿润了。曹德什么都没想的,提笔就要写一封回信。但是曹德提着笔呆了好久也没有写下一个字。曹德叹了口气,在回信上写道:“心中虽有千万语,但却写不出一句话。”这一刻,曹德恨不得立刻就飞回南郑,管什么千秋大业,什么丰功伟绩。就在曹德刚要发狂的时候,曹德心中一个激灵,顿时整个人就安静下来。曹德自言自语道:“是了,难怪文和特意要在我安排完一切之后才把这封信给我。真是用心良苦啊。”

曹德低头看了看自己写的那十几个字的回信,随手卷起扔在了一旁,转手又拿出了一个新的竹简,低头写起了回信。

次日,清晨。鄧城城外。五千军士早已在城外列阵多时,只待曹德一声令下就马上开拔。过了没多久,张飞,徐庶在最前方开路,曹德,荀彧,曹仁,鲁固紧随其后,走出了城门洞。等到了军士阵前,曹德回头说道:“送别千里,终须一别。诸位请回,各自做好分内事,吾就可在前方放手一搏。”荀彧,曹仁,鲁固纷纷抱拳道诺。然后,曹德走到鲁固身前,从袖中掏出那封写好的回信,“回去以后,交给文和。”鲁固结果竹简,塞入了袖筒,“主公放心。”

而后,曹德跳上军卒牵来的战马。回头望了众人一眼,大手一挥:“出发。”

五千军士排着整齐的队伍,缓缓的开出了远方。目标,宛城。

曹德要想领军直接攻打宛城还需要占据一个地方,那就是安众。

说起鄧城跟安众,大家可能知道的不多。但是说起另两座城池大家就很清楚了。

鄧城跟安众的东边有一条河,是淯水。淯水是襄江的一条支流。淯水的东边是鄧城,安众,宛城,三座城池基本按照淯水的走向而建。在淯水的西边的就是鹊尾坡和新野了。从鄧城出发直直往东走,渡过淯水就是鹊尾坡,从鹊尾坡顺着淯水往下游走就会到达新野了。

安众跟鄧城其实是差不多的,虽然是个小城,但是位置所处对于宛城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宛城是荆州南阳的郡治所所在。经济发达,人口繁多。原历史中的袁术,只占据南阳一个郡就拉起了十几万的队伍。并且还在此称帝。虽然袁术到了后期经常做一些疯狂的事,但是这也足够表现出南阳郡的繁荣了。

对于曹德与宛城的黄巾军来说,曹德以迅雷之势占据了鄧城,并将鄧城防御成铁桶一般。而黄巾军攻占了宛城,军中诸多将领纷纷沉浸在战胜的喜悦中,仅仅向周边略做防御就开始了日夜笙歌,根本没有进攻鄧城的计划。

但是,当曹德率领大军从鄧城出发的时候,黄巾将领也毫不在意,只是往安众和陕下各曾派了一万人马,然后该吃的吃,该喝的喝,毫无紧张气氛。

仔细想来,黄巾军有如此做法却也不足为奇。黄巾军的起义已经遍布中原大地。在天公将军的有效指挥下,各路起义军势如破竹,连下几州。由于曹德这只小蝴蝶的影响,当世的黄巾军比原历史中要来的猛烈的多。据分布各地的黑珍珠报告,现在的黄巾军已经达到了六七十万人的规模,这可比原历史中大了一半的规模。

整个兖州,豫州已经全境被占。另外,临近二州的荆州,扬州,徐州,青州,幽州,并州,司吏的黄巾军也有愈演愈烈之势。更别提冀州了,那可是黄巾军头领张角的老巢。

曹德率军到安众城下之后立刻全军安营扎寨。只有五千人的军队却扎下了能安置一万五千人的营寨。把在安众城头戒备的黄巾军众搞得是一头雾水。

营寨扎下来之后,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曹德马上又下令埋锅造饭。待全军吃饱之后,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等时间临近子时,曹德的大营悄悄的打开了营门,有大约四千人马也不打火把悄悄地出了大营。看来曹德是要夜袭安众了。

可是四千大军出营之后并未向安众城门方向开去,而是背道而驰向鄧城方向走去。安众城门早已关闭,而城头的黄巾军由于紧紧盯着曹德军的动向已经八九个时辰,见曹德军一直安安稳稳的待在大营里不由得放松了警惕,渐渐睡着了。

直到第二天凌晨寅时。安众城头的黄巾军被一阵嘹亮的号角声吵醒。众人赶紧爬起身子,往城下看去。

只见,在城下的曹德军大营的营门大开,一直四千余人的队伍正在开进大营里。

更为显目的是昨天领军前来的那个身穿明晃晃的盔甲的将军正在营门口迎接大军的到来。

黄巾军守卫立刻将这一情况报了上去,刚刚爬起床的黄巾军将领听闻后立刻往城头赶去。而刚刚走到半路的时候,那将领听到城外一阵阵的高呼声。黄巾将领还以为曹德军要攻城了,立刻再次加速往城头赶去。

等赶到了城头之后,那将领才发现曹德军并未攻城而是在举行着什么仪式。黄巾将领不敢懈怠,在城头紧紧的盯住了曹德军的一举一动。

让人失望的是,曹德军即使来了四千援军,也没有发动任何形式的进攻。直到中午的时候,黄巾将领才发现了曹德军大营里的那一丝丝的变动,那就是增加了四千人的炉灶。曹德军的这一变化顿时又搞得安众城内的黄巾军一阵忙活。但是令人惊奇的是,曹德军吃饱喝足之后还是没有发动进攻。

一天的时间就在黄巾军的惴惴不安中缓缓度过。紧张了一天的黄巾军到了晚上的时候又是昏昏欲睡了。其实不能怪黄巾军士卒的松懈。黄巾军士兵毕竟才成军不久,有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大多数人早就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再加上紧绷了一天的神经的疲惫,到了夜间不免打个瞌睡。

而曹德军有利用这个空档,又有四千人悄悄的出了大营。

城头上睡着的黄巾军士兵,在次日清晨还是被一阵号角声吵醒。紧接着,前一日发生的一幕再次发生了。又是一天的时间,曹德军的炉灶又增加了四千人的分量,但是曹德军还是没发动进攻。

到了今天晚上,在城头上的黄巾军可是不敢睡觉了,把眼睛瞪的跟铃铛一样一夜没眨一下眼睛。可是晚上静悄悄的什么都没有发生。

第二天,第三天。连着两天,曹德军的大营可谓是平静如水啊。出了必要的训练外,曹德军根本没迈出大营一步。

就在第四天,城头的黄巾军士卒实在是受不了了,再次睡了过去。然而睡着的士兵在次日的清晨还是被曹德军的号角声惊醒。醒来的黄巾军士兵再次惊恐的发现,曹德军又多了四千人。这样算下来,曹德军最早来了五千人,然后连着来了两拨四千人的援军。今天又来了四千人的援军,这样算来曹德军已经达到了一万七千人。曹德军的人数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守城的黄巾军。

第五十二章暗度陈仓

曹德率军赶到安众城下后,没有发动任何的攻击。然而在安众城头的黄巾军去惊恐的发现城下的敌人接二连三的来了一万多人的援军了。

黄巾将领实在是受不了这压抑的气氛了。曹德军已经来了五六天了,整日除了训练就是开派对。似乎在曹德军的大营对面的安众城根本不存在一般,仅仅这样也就罢了,还隔三差五的久来一批援军。黄巾军将领实在是受不了了。马上就向宛城方面如实的汇报了这一切。与此同时还有几名黄巾骑兵向西,陕下方向疾奔而去。曹德军的哨兵立刻将向西的黄巾军信使的去向报告给了曹德。

在中军大帐里的徐庶合曹德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相视一眼,会意的笑了笑。徐庶转出出了大帐安排了几名机灵的骑兵去监视陕下城的一举一动。

宛城的黄巾军接到安众黄巾军的报告之后,也纷纷的猜不透曹德军的用意。无奈之下再次向安众派出了五千人的援军。并向陕下的黄巾军下令,若安众城下的黄巾军有什么动静立刻加紧戒备,并要派出骚扰部队打扰曹德军的攻城。

宛城向安众发出的命令以及援军安安全全的到了安众。而宛城向陕下派出的传令兵却被曹德安排监视陕下的士兵逮了正着。

曹德在第一时间拿到了这份命令。然后徐庶灵机一动,另写了一份命令派人假扮黄巾传令兵进入了陕下城,送出了曹德的命令。

其实曹德的命令也很简单,就是要求陕下立刻向安众派出一万的援军,并要求由陕下的守城将领亲自带队。曹德派出的假信使在经过层层的审问之后,陕下方面的黄巾军立即向安众进发了。

曹德派出的假信使在经过陕下的黄巾军的层层审问之后,终于将陕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