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宰执天下(cus)-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衙内跟着学士走了,肯定有个好去处。在笼竿城下七矛杀七将,李二哥那边,也终于是时来运转了。”

“以李二哥的武艺,只要碰到一个机会,当然能转运!”

在座两名将军,都有资格为李信的运数叹息。

王舜臣和赵隆一直跟着王韶和韩冈,河湟开边的历次战事,基本上都轮上了。官位跟着功劳,飞速的往上涨。只有李信,早早被张守约挑了去,就一直留在秦凤,根本没有多少立功的机会。他得官还是去年年初的事,跟着韩冈一起上京,那时候,王舜臣都已经是一方镇将了。

王舜臣半眯起的眼睛,好像在看着笼竿城下的那一场大战:“李二哥这次实在是太出彩了。拦在路上的五千铁鹞子,被他连杀七将后,竟然在一冲之下便溃散了,援军就这么进了笼竿城……唉,仁多零丁肯定是吐了血。”

“李二哥的掷矛之术,如今已经名满关西。跟王大的连珠箭术一样,已经没人不知道了。”

“子渐你也不差,不要妄自菲薄。”韩冈亲自给王舜臣和赵隆倒上酒,“张铁简之后,当时轮到你赵铜简了。”

统领着熙河路选锋的赵隆,他所惯用的两支熟铜简,如今同样名震军中。虽然在外面的名气还比不上王舜臣的神射和李信的掷矛,但以他的勇武,迟早能杀出头来。

王舜臣又喝了两杯,韩冈今天拿出来的酒,正对了他的胃口。他又问着:“三哥,听说疗养院的朱中也要走了?”

“朱中今次功劳不小,也终于得了官。”韩冈对王舜臣和赵隆道,“你们也知道,王相公身边的章子厚与我素来亲厚。”

“俺知道。”王舜臣立刻道,“当初还帮三哥你送过信呢。”

他说着又看看赵隆,赵隆点头,“也送过,还得了一份礼。”

韩冈微微一笑,当初让他们做信使,本就是要让两人顺便跟章惇结个缘。多认识一人,就多一条路。要不是韩冈如此事事为身边之人着想,王舜臣、赵隆如何会跟他这般亲近,凡事都以他马首是瞻?

“那你们知不知道,朝廷如今已经开始准备解决荆湖两路的山蛮?……这领头就是章子厚。”

王舜臣奇道:“上次不是听说是先要收拾西南夷吗?”

“夔州【今重庆、贵州一带】鬼夷之事,那是另外一桩,今年先动的荆湖。”韩冈细细解释,“论身份,章子厚是察访使,要比当年来秦州时的王学士还要高上几级。他愁着荆湖山中瘴疠太重,所以向求我个人。本来是推荐给他的是雷简,但朝廷前日的诏令已经把雷简调回太医局了,说要在京城禁军之中,设立疗养院。现在就只能让朱中去了。”

“……那陇西疗养院怎么办?”王舜臣惊问,这可是攸关帐下儿郎性命的大事,由不得他不关心。

“如今陇西疗养院不缺人替他。看到朱中能得官,各自又更加用心,现在的情况反而好了许多。”韩冈摆了下手,让王舜臣放心。继续道:“还有我那表哥。他今次上京其实也不仅仅是诣阙面圣,转头就要跟着章子厚去荆湖。还有刘仲武,当年被向宝推荐,与我一起去京城的。他同样救了章子厚之父,今次就被点上了。”

刘仲武这个名字,两人都已经没有印象了。而李信被章惇调去领军,倒是让王、赵二人感到羡慕。

赵隆举起酒杯,“李二哥既然去了荆湖,少不了要立功受赏!当为李二哥干一杯!”

王舜臣也举杯相和:“李二哥的时运当真转了,倒不像熙河这边,都要歇个几年了!”

“机会总是有的!”韩冈与他们干了一杯,“你们不想想,如今国中百万大军,真正能派得上用场的也就是只剩我们西军了。河北、京营两处的禁军多少年不打仗,早就烂透了底。日后四边用兵,都是要从关西调兵遣将。不要光想着关西,要放眼天下。日后做事用心勤谨一点,平日里的功课也不要耽搁。闻鸡起舞的故事你们都该听过,多学着祖士雅【祖逖】、刘越石【刘琨】。”

“三哥放心,我们一定用心!”王舜臣用力点着头。

“放心什么?说得就是给你听的!”韩冈瞪了王舜臣一眼,“子渐【赵隆字】一向用功,兵书都在读着,白虎节堂偏厢里收藏的那十二卷《武经总要》的节选,谁借谁没借,我一清二楚。子渐都借阅了一遍,你借过几卷?!”

自河州大战之后,这几个月,韩冈听说王舜臣时常放下军务、出外游猎,着实让人担心。他提起朱中、李信要去荆湖的事,也是想刺激一下王舜臣——日后立功的机会多得很,想要把握住,就不能耽于眼前的逸乐。

“我知道你上过蒙学,跟着种十七读过几年书。《武经总要》要看,史书也要多翻一翻。闲暇的时候,不要尽想着游猎作乐!”

就算是武臣,读书也要勤。范仲淹当年守陕西,曾经嘱咐过狄青多多读书。狄青日后出入枢府,为一时名将,也有着听从范仲淹而多读书的功劳。并不是说在春秋、汉书,对用兵之道能有什么启发。但多读书的将领,在文臣那里,往往都能留个好印象。日后升迁时,也能因此而加分——读书知礼,能明忠义之道,世人往往都有这样的想法。

王舜臣虽然被训得有些难堪,但他也知道韩冈这是当他是自家人,才如此苦口婆心。从座位上跳起来,重重的向韩冈磕了一个头,大声道::“多谢三哥教诲,俺回去后就用心读书习武,绝不会再荒疏了功课!”

韩冈连忙将王舜臣扶起坐好,责怪道:“听了就好,行这等大礼作甚?!”

“王大,日后就不能再出去玩了!”赵隆凑过去取笑了王舜臣一句,聪明的调转话题:“不知官人有没有看到董毡的便宜儿子带来的那匹西域马,都有五尺挂零了!今天看到的时候,俺的眼睛都挪不开,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好的马!”

说起战马,王舜臣的兴致又上来了,“俺也是看到了,真真是好马。董毡对他便宜儿子,也真是大方……就不知道能不能用酒换来,俺手上还有二十斤烧刀子呢!”

蕃人喜欢汉人的酒,只看位处蕃区之中的各大寨堡,有多少监酒税的官吏,就知道这门生意做得有多大了。在熙河路,现在名气最大,就是韩冈所创的烈酒烧刀子。

士大夫中喜欢烈酒的几乎没有,就连高遵裕尝过之后都摇头。但一干在外厮杀的武将,却一个个喜欢得不得了。王舜臣领头当日去酒坊偷酒,还被韩冈训过。但转过头来,几个将领还是缠着韩冈要这烧刀子来喝。烈酒的名气也因此而打了出去,蕃部贵人们尝过一次后,都立刻出重金搜求。

韩冈曾经用来吓唬他们的那番话,各个还都记在心上,也传了出去,但世上拼死吃河豚的都有,肚中的酒虫闹将起来,谁还管什么阴阳不调的问题了。大不了一口酒后,再喝上一口水就是了。

而就在王韶还没离开熙河的时候,用烈酒换马的想法已经被提上了台面。但韩冈觉得烈酒消耗的粮食很多,供给药用压力压力很大了。正常情况下,要先保证路中的粮食能自给自足,才能放开手脚酿造。

但在几家蕃部提出用烈酒交换马匹的提议后,在战马和粮食安全之间,朝廷和经略司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战马。

再过几日,等监盐茶酒税的官员到陇西来报道,以茶酒换马便将开始运作。

王舜臣和赵隆继续和韩冈聊着,酒喝得多,不到半夜就醉倒了。韩冈今天拿出来款待两人的酒水,虽然已经是将新酿的烧刀子加淡酒勾兑后的产品,只是如果按度数算,韩冈估计着,差不多也有四十度了。加起来喝了快有五斤,醉了也是正常。

命府中下人将两人送到客房安顿下,韩冈往后院走去。

能早早结交上这样的两个猛将为臂助,也是自家的运气。自己虽然是帮了他们一把,但以两人的才能武艺,不管放到哪里,都能脱颖而出。

自住的小院中,大半的房间都黑着。只有偏厢中,有一盏孤灯幽暗,韩冈停了一下,便向那房间走了过去。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书包网cc—http://。cc

第五章月满完旧诺(下)

韩冈进来的时候,轻手轻脚,他的女儿就在内间由乳母带着,他可不想给闹醒。

周南此时正披着一件褙子,凑在烛台边。手上拿着针线和布料,专心致志的在缝着什么。

“怎么还没有睡?不是让你先睡了吗?”坐到她身边,他轻声问着。

生产后早过了一个多月,月子也已经过去了。这几天,韩冈都在素心和周南两边轮换着度过。今天轮到周南,但因为赵隆、王舜臣来访的缘故,就吩咐让周南先睡。大半夜还做着针线活,对于刚刚坐过月子的产妇来说,还是很伤。精神的。

“前面才给大姐儿闹醒。”周南把手上的布料展开来,正是一件小衣服的模样,“现在又睡不着了。想着这件衣服还没做好,就拿了起来。”

韩冈的一对儿女,到现在都还没有起名。年纪太幼了,最好起个好养活的小名,比如像王安石的小名獾郎。到了七岁之后,再起大号不迟。韩冈也有个小名,但他不想再听到。

韩冈探手过去,拿走周南手上的针线活,“不要缝了,灯下做女红,容易伤了眼睛。”

周南轻盈的起身,对韩冈屈膝一福,娇声笑道:“是,官人!”

服侍韩冈在后间的浴房换洗更衣,周南为了方便动作,也脱下了外袍。

一头青丝只用一条丝带系住,由棉布缝制亵衣,不如丝绸轻薄,却柔软而贴身。在月子中又养了一阵,整个人变得珠圆玉润的同时,身材比例却渐渐恢复了旧观。因为溅了水的缘故,亵衣紧紧贴在周南的身上。峰峦起伏的身材,在微光下显得分外诱人。

回到卧房,搂着换了身干爽亵衣的佳人,双手贪恋着怀中娇躯的丰腴。探手胸前,腻滑如脂。向上托了一托,却是沉甸甸的,原本就是一手难以掌握的大小,现在又大了许多。轻轻一握,五指就整个陷了下去。

只是稍稍一揉。搓,怀中的美人便娇。喘起来。近十个月的久旷之身,现在一点也受不得刺激。而韩冈的掌心,都变得湿漉漉的。

韩冈支持由生母喂养,周南也的确是自己哺着女儿。但可能是丰盈远胜常人的缘故,她一向量多,多余的地方还帮着严素心喂着韩冈的长子。前面刚刚喂过女儿,现在又有了一些。乳汁的味道,甜味中带着点腥气,这跟饮食有关。在韩家待了半个月才走的徐老稳婆,在养育儿女的方面,给了很多的指点。

从丰软的触感中抬起头,韩冈心火大旺。前几次同房,他都顾虑着周南的身子,不能尽兴。现在算算时间,也还得再等一个月左右。不过火气上来了,真的很难压下去。

周南虽然头脑沉沉,但还有着一分理智,推拒着:“官人,不行!”

“我知道。”韩冈也没有昏头,知道还不到时候。可他的手指却抚上佳人丰润的双唇,轻笑道:“其实还有别的手段。”

看不到脸上的红晕,但低垂下去的头,却述说着她心中的羞赧。教坊司是以曲乐事人的地方,对于人伦之道上的奉迎之术,明面上是不会刻意教授。但私下里,还是有着教习。该知道的,周南也都知道。

虽然周南心中也不反对,但还是羞涩的说道:“等过几日云娘妹妹进来,就能让她好生服侍官人了。”

韩冈的动作停了下来:“总是苦了你了。”

周南轻轻叹起,知道他为何突然这么说。她回身摸着韩冈的脸,动情的说着:“换作是其他人,谁会顾虑着我们女儿家的心思。能让官人挂在心上……也足够了。”

前面在她们怀孕的时候,照常理就可以收了云娘入房。但韩冈还是等她们生了孩子之后,心中有了依托,才有了动作。这份心意,周南和素心都能感觉得到。

小门小户的夫妻相伴厮守当然好,但既然上天没有给她这个命数,终身也已经托付给眼前良人,周南也不会再去争什么。能得一知心的爱侣,又有个女儿,日后当还能再生几个儿子,周南已经很满足了。比起在教坊司中,每每让她从噩梦中惊醒的‘一双玉臂万人枕’的未来,眼下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

韩冈也暗自庆幸,幸好两女都是和婉的性子,一颗心也都在自己身上,并没有闹出不愉快的事。不过他不会就此而放心,许多事要未雨绸缪,在危机出现前就该化解掉。家庭也是一桩事业,需要用心去经营。

他纳了周南和素心时,家里连个酒席都没办,现在收云娘,消息都已经在外面传开了。不好生安抚一下受委屈的周南和素心,日后云娘在家中也是难做人。

“官人……”

周南在韩冈耳边轻声诉说,打断了他的思绪。白皙娇软的身躯渐渐滑了下去,随即,一股温热如水的感觉包围了自己。

灯台上的蜡烛已经烧到了最后,闪了几闪之后,便熄灭了。黑暗随即涌了过来,掩去了床上的春色。

……………………

九月十五,是韩冈纳妾的日子。

陇西城中,现在都知道韩冈新近要纳的妾室,本来是韩家的童养媳,几乎是当女儿在养。她侍奉了韩家父母近十年,最后被韩冈纳为妾室。凭着这份苦劳,今次操办一下也不为过。

韩冈还没有娶妻,就纳了三个妾室,而且还有了儿女。从礼法上说,当然不合规矩。只是一般的大户人家的子弟,基本上都是如此。十三四岁时,就跟通房丫头,十四十五就有了子女也有很多。世风如此,都是当成了寻常之事。没人向韩冈提出不对,韩冈也不觉得不对。

若是有人因为此事,而收起了结亲的念头,对韩冈而言,也不是多让人遗憾的事。

贺礼堆满了韩家的堂屋。官家钱明亮,带着两个识字会算的下人,将礼物一件件的登记造册,并对照着礼单,看看有无差错。

钱明亮已经写到了手软,冯从义在旁饶了一圈回来,庆幸自己不用再像过去,为姨妈家来抄写礼单。他对韩冈笑道:“今次送来给哥哥的礼,可要比别人家娶妻都要多多了。”

韩冈一笑。这是在说苗履。苗授的儿子苗履前些日刚刚娶妻,韩冈还送上了份厚礼。但从他眼下收到的礼物来看,的确要比苗履多上许多。

“只是成、刘、李那几家有些难过了。他们开始听到三哥纳妾,就眼巴巴的跑过来送礼的。现在连份席面都不能给他们……”

“平常那些个秦州商人的礼都不收得,今次收下了,已经是给面子了。怎么还想上席?!”韩阿李不快的反问着,冯从义不敢再多说话了。

送礼也不是想送就能送的,还得看资格。韩冈置办家业的本事过人,在熙河路不过三载,就已经是十万贯的身家。有产业,有田宅,不是那等看到钱就挪不开眼的穷措大。身份不够,无意结交的,直接就把礼单递还,在司阍处就给拒了。

其实这也是韩冈为人正直,他一直秉持着人情往来的道理,收下礼,就等于欠下人情,总得还回去,所以不想乱收礼。不像有些官员,收礼肆无忌惮,甚至是不送还要去敲诈勒索一番,想让他办事,还要再送钱。

如秦州的商人们,想在韩冈面前混个脸熟都难。除了几家准备在巩州种植棉田的秦州豪族的代表,基本上都只能跟冯从义打交道。即便是年节的时候,直接送到韩家门上的礼物,也从来都是不收的。

现在终于有了个巴结的机会,当然个个趋之若鹜——韩冈虽然要离开熙河,但韩家的根已经扎在了这里——只是当他们来到陇西城,送上了礼物之后,却听说韩家根本没有大肆操办的意思。

原本韩冈也是想着要操办一下的。想在自己离开之前,通过这场纳妾之礼,展示一下自己在巩州的地位和声望,镇住一些蠢蠢欲动的家伙。

但韩云娘本人却反对了。她不清楚韩冈的私心,但她知道韩冈收周南和素心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情况。轮到自己,举行仪式已经是很风光了,但若是操办过甚,总觉得对不起两个姐姐。

云娘的反对,韩冈考虑再三,也放弃了之前的想法,还是以家庭和睦为重。至于要镇服一些藏在暗地里的小人,也不是没有别的手段。所以最后他就是请了几个亲近戚里入席,并没有开门宴客,有点雷神大雨点小的感觉。

纳妾的仪式没有婚礼的繁琐,也没有正式的规则。韩云娘向韩父韩母行过礼,由韩冈——而不是子女双全的妇女——挑开盖头,再敬过几个赴宴的亲近戚里的酒,仪式也算是结束了。

韩阿李看着云娘在自己身前行礼,笑容中,有了几许安慰。她一直都等着儿子给云娘一个归宿,现在也算是完成了一个心愿。孙子、孙女都有了,只要再看到儿子娶了正室,那就真的没有什么牵挂了。

外厅的酒宴继续着,王舜臣哈哈大笑的声音,隔着几重屋都传了进来。

云娘一身桃红色的婚衣坐在床边,双手不安绞着手巾。不知等了多久,终于听到熟悉的脚步声。身子微微颤抖了起来,她都等了好几年了,但临到头上,却是有些害怕起来。

但当更为熟悉的面容出现在眼前,砰砰乱跳的心脏却渐渐平复,一点点的安心下来,化作了一个绝美的笑容:“三哥哥,你来了……”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书包网cc—http://。cc

第六章日暮别乡关(上)

“官人。”

从酒宴上离开,韩冈先去了周南和素心那里,说了两句话后,便到了这边来。听着少女娇柔的呼唤,他微醺的脑中,有了一丝恍惚。忽然觉得眼前露出纯美笑容的少女有些陌生,恍惚过后,才发觉三年前的记忆又重新浮了上来。

韩冈还记得三年前,一丝劫后余生的游魂初次投身到这个陌生世界。刚刚睁开眼时,第一个出现在自己身边的,就是现在坐在床边,向自己展颜而笑的少女。

三年之前,他躺在病床上苟延残喘,在父母出去为了药钱而张罗的时候,就是眼前的少女在悉心照料着自己。

现在韩冈想想,自己当时还真是没心没肺,安心坐享父母的辛劳。虽然是因为初来乍到,与父母还有些疏远的缘故。如今回想起来,心中总是少不了一份愧疚。

但对于韩冈来说,那段与云娘耳鬓厮磨的日子,也同样是值得回味的快乐时光。他当日冲冠一怒,也是为了眼前的少女。

三年间,他在官场上,历经了多少惊涛骇浪,一步步走到了如今的地位。在他的面前,是通衢坦途,升到宰执的地位,为天子牧守万民,也许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但又有谁能想到,在刚刚开头的时候,韩冈所想的,其实只是要保全自己手上刚刚得到的小小幸福。

尚未长成的少女,轻柔的唤着自己‘三哥哥’的声音,就是当年韩冈一番初衷。一时间,他还不想放弃。

韩冈笑了,对着今年即将成为新妇的少女:“还是照旧时一般,叫三哥哥的好!”

少女不解睁大眼睛,疑惑的眼神中甚至有了一丝惶急,不知韩冈为何这么说。

韩冈坐到床边,婚床上的大红被褥填着厚实的棉絮,显得十分松软。轻轻搂过纤细得仿佛稍稍用力就会折断的肩膀。代表少女身份的丫髻,已经换成了妇人的发饰,发髻上还插着珠花、金钗。

韩冈凑近了,嗅着从她身上散出的淡薄清雅的女儿香。

他低声诉说着:“这世上,能这么叫我的,可就云娘你一人。”

云娘转忧为喜,她怎么会拒绝成为韩冈心中唯一的一个,“……三哥哥,三哥哥……”

她一遍又一遍的念着。

在宴席上,都是亲近的自家人,就连高遵裕,都是从冯从义那里,有了亲戚的关系。王舜臣和赵隆都没有劝酒,韩冈喝了几杯后,也只是微醺。但纤柔娇弱的绝色少女,轻声而又亲近的唤着自己,韩冈却不免沉醉了下去。

房中点着两支红烛,上面讨喜的绘着龙凤祥云。烟气不重,还隐隐带着香味。只有京中大户人家才用得上的香烛,是冯从义搜罗了过来,今天送上,也是代表了他的一片心意。

而同放在桌上,一盏银壶,一对银杯,是高遵裕的赠礼。精美绝伦的花式,还有细细雕刻出鳞片的四爪蟒纹,是高遵裕今年从他的侄女那里得到的赐物。

韩冈搂着少女站起来到了桌边,拿起银壶。手腕半转,一缕清泉从装饰成龙口的壶嘴中流出,来自京中的名酒醴泉,倒满了两支酒杯。

跟着韩冈一同拿起酒杯,中间有一条三尺长的红线相连。大概是韩阿李忘了传授这方面的常识。韩云娘捏着酒杯,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便仰头望着韩冈。

云娘略凹的眼窝中,浅褐色的双瞳带着水光。宛如两池清潭,似浅实深。一望之下,整个人都要给陷进去。

韩冈深深的对视着:“这是合卺酒,也叫交杯酒,学着我来。”

合卺酒,依照礼制,应该用的是名为‘卺’的葫芦瓢。不过到了此时,不是贵家的嫁娶,就已经没有这么多规矩,在两支银杯下方缠上红丝线已经足矣。

韩冈喝了一半,等少女同样喝下一半后,就跟她交换了手上的酒杯。

同样一饮而尽,云娘不胜酒力,只喝了一杯,呛咳了几声,便是两团红晕飞上面颊。韩冈的手抚上去,光滑细腻的触感中,还有滚烫的热力。

少女白天被开了脸,脸颊上细细汗毛都被用线绞了去。到底是有这一点西域的血统,云娘比素心和周南还要白皙一点的肤色,并不需要擦上太厚的脂粉。淡淡的抹上一层香粉,便已是让人惊艳。

同样是来自京城中的日用品,比起常见的铅粉要好得太多。因为韩冈的告诫,家中的女眷用的都不是含铅的香粉。而且韩冈在医学上的权威性,也让铅粉在陇西城中的梳妆匣内几乎绝迹。亲上去,唇间只有淡淡香气,不用担心会铅中毒。

喝过合卺酒,重新坐回到床边。

知道已经到了最后一步,少女一下变得紧张了起来,心头砰砰的剧烈跳动,身子僵硬的坐得不敢稍动。

抄起纤细的腰肢,将少女搂近了,韩冈吻了过去。唇舌纠缠,一段缠绵悱恻的长吻之后,四唇分了开来。云娘双目迷离,失了神一般,极速喘息着,身子则是瘫软了。

韩冈一件件的将佳人身上的喜服脱下,如同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的娇躯逐渐出现在他的面前。

这一段时间中,云娘都是闭着眼睛,任其施为。纤细柔弱的身材却是瘦不露骨,细腻的肌肤带着珠光一般的色泽。躺下来时,胸口只有微微凸起,但握上去,丰软却能填满掌心。与周南、素心同样的让人迷醉,却又是一个截然不同的类型。

韩冈暗自感谢着上天对他的眷顾,分开了少女圆润的双股,贴了上去。

外面的鸟雀吱吱啾啾的叫了起来,阳光照在窗户上,屋中变得亮堂堂的。

一夜风雨过去,烛泪斑斑,顺着烛台上流了下来,在承托上聚集成一摊鲜红。而床上的一幅白绫,也是被染上了斑斑红泪。

韩冈已经醒了,坐起了身,经年打熬筋骨锻炼出来的健硕胸膛和粗壮的手臂都露在外面,而那幅少女初染的白绫,就在他手中。

云娘也醒了过来,看着自家三哥哥正捏着那幅羞人的白绫,小脸一下都红透了。一把从韩冈手上抢过来,藏在了枕头下。头埋在松软的枕头里,怎么也不肯抬头。

如今的世人多用的虽是木枕、瓷枕,但韩冈却是睡不惯,让人用粟米糠为芯做了睡枕。松松软软的枕头,睡着舒服。但云娘如今用来藏着脸,却成了让鸵鸟藏头露尾的沙土。

“都是夫妻了,还有什么害羞的。”韩冈轻笑道。

听了韩冈的话,云娘勉强转过头来,还是红着脸。

“还疼吗?”

少女点点头,但马上又猛力摇起了头。

“到底疼还是不疼?!”

云娘羞涩不已,拖起被子盖着脸,就在被子下点起了头。她是三女中最为纤弱的一个,初承风雨当然有些娇弱不胜。

韩冈掀开被子,娇嫩纤细的身躯顿时就暴露在阳光下。细腻的肌肤吹弹可破。白玉一般的雪股粉。臀间,还有残沥一般的鲜红。

“三哥哥!”云娘惊叫着。

韩冈起身下床,又回身将被子重新给盖好,“你先歇一歇,过一阵起来去见爹娘……”他凑到少女耳边,调笑得轻声说着:“今晚再继续。”

云娘的脸一下又红了,再次埋头躲进了被子下。

自从收了云娘之后,韩冈的生活又多了一份快乐。没过几日,周南和素心也都各自都从产后恢复了过来,与云娘一起侍候着韩冈。在读书之余,他轮番享受着不同类型的三位佳人的侍奉。偶尔兴致起来,一床四好也是有过那么一两次。

就在韩冈一边读书习文,一边安享红袖添香的快乐的时候,一艘官船正沿着繁忙拥挤的汴河,渐渐驶近的大宋帝国的首都——东京开封。

“终于又回来了。”

一名官人立足船头上,望着迎面而来的一座座如天上飞虹的拱桥,长声而叹。南方士子才有俊雅的容貌,带着一点闽地的口音。三十出头,四十不到的样子,身上的官袍却已经是六七品的绿色。就算在京城中,三十多岁就能成为朝官的也不多见。

视线从衣袍上的深绿色收回,那官人暗叹着。如果没有耽搁了这三年,得赐绯银那是应有之理。哪像现在,当年都不需要自己站起来相迎的年轻人,都已经爬到了自己头上,同样都是一袭绿袍。自己的袍服还是当年天子的恩赐,而那一位可是名正言顺的七品官了。

不过也只是现在而已。他的资序都已经到点了,只要复任之后进了馆阁,转眼就能升上去,倒不用嫉妒年轻人的运气。

眼见着东京城已然在望,随行的老伴当走了上来,问着:“官人,入京后先去哪里?”

那官人考虑了一下,却见着前面的虹桥上站着一群人,正朝着自己所在的这条官船指指点点。

他微笑着站直了一点,双手相持,垂在身前:“不用多想来,来迎接的人已经到了。”

老伴当正要再问,只见着岸边跑来一匹快马,朝着这里喊了起来:“那边的,可是福建泉州吕中允的船。”

官人让伴当叫船夫靠过去,对着岸边来人拱起手:“正是吕惠卿!”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书包网cc—http://。cc

第六章日暮别乡关(下)

【连续两天写到三点,白天还要上班,感觉快吃不消了。从明天起,恢复正常的更新时间。但两更不变,各位不用担心。】

吕惠卿回来了。

这个消息,在刚开始的几日,没有在京中引起太大的关注。

虽说吕惠卿是三年前新党的第二号人物,但因为回乡丁忧耽搁了三年时光,现在已经是时过境迁。

旧党的几次反扑,他不在场;横山、河湟的两场大战,他也不在场;诸多法令的制定、修改和推行,他同样不在场。不但官位停滞不前,连积攒下来的人脉都断了。

且在他回乡守制的这二十七个月里,曾布已经取代了他的地位,成为了王安石的助手。章惇去了荆南,博取一个开疆辟土的功劳。王韶已经建功立业,成了宰执班中的一员。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