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窃唐(营候)-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渊大怒:“那李栋臭小子抢我的唐号,现在又攻打长安,我岂会轻易向他投降?此话休要再提!”

众人诺诺,只得闭嘴。但人心是管不住的,许多人都暗中向徐世绩表达了心意,以至于后来,大家干脆堂而皇之的议论何时打开城门向东唐归顺。

秦琼等在长安东城建立一道城墙以后,被动性和流动性的局势荡然无存,再加上用粪便这个恶毒的计策,对长安城铺天盖地袭击,终于在第十五天的时候,攻破长安城。

东唐大军蜂涌而入,不过攻进城之前,秦琼和李靖命令士卒,谁都不允许对任何普通百姓骚丶扰,否则以军法处置。

长安城破以后,城内乱成一团,李渊知道大势已去,但他绝不认输,大声吆喝身边的人道:“抬马备枪。孤要与东唐决一死战!”

徐世绩在他身边听得真真切切,马是能抬来的么?估计李渊也是被气糊涂了。他便劝李渊道:“圣上息怒,东唐西唐都属于大唐,不如暂时投降,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现在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了!”

李渊哪会想到徐世绩是李栋的人!徐世绩在瓦岗被攻破的时候,遁到晋阳,投降李渊。那个时候李栋还没有攻下洛阳城,也没有自立为帝。杨广还呆在江都,李栋就算再有本领,岂能料到将来会有平分天下的势力?所以李渊对徐世绩所说的话一直深信不疑。结果是他们的军事机密,源源不断被徐世绩窃走送给李栋。

一直以来,李栋在暗,李渊在明,李渊的一举一动,李栋都掌握着。若不是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雄才大略,长安早就被拿下来,还用等到现在?

但此时此刻,李渊却看清了徐世绩的真面目,命令身边的人把徐抓起来。

徐世绩冷冷一笑,对李渊身边的亲兵一声令下,亲兵反而李渊绑起来。李世民和李建成,正在皇城外面带兵作战,与秦琼和李靖的大军在每一条胡同巷子里殊死搏斗。

东唐几十万军队铺天盖地涌进城内,李世民仗着熟悉城内的情况,开始的时候占了上风,但架不住东唐军队潮水一般涌进来,且战且退,后来退到皇城内。

他根本不知道这里已经被徐世绩掌控,一进城内就被叛变的亲兵拿下。他的兄长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下场一样悲惨,都被活捉。李元吉性情火爆,破口大骂,被亲兵狠抽耳光,最后悲愤交加,撞墙而亡。李建成和李世民因为有胆量有肚量,忍受得了作俘虏的屈辱,得以活命,保全了自己。

在带兵离开洛阳攻打长安前,秦琼接到李栋的秘密任务,要把二位故友从长安城内解救出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长安城被攻破以后,秦琼并没有和李靖一起涌进城内,而是派人找到徐世绩,要他一定从李渊的嘴里撬出来,那两位故人的下落。

李渊恨死了徐世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誓死不告诉他。徐世绩没办法,只好把李渊父子押出长安,送到秦琼的营内,要秦琼自己想办法问出下落。

ps:本来是可以再细致一些的!用三五万字表述得列细腻,像上一节一样,可是订阅太惨喽,把精力放在下一本书了。

第322节:姐妹花的下落

秦琼面前站着一胖两瘦三个人,李渊人到中年,自然而然发了福,两名瘦的是李建成和李世民,三人都被东唐兵卒用绳子五花大绑,站在帐内冷眼打量着坐在中军大帐的秦琼。

长安之战,李渊父子败在秦琼手里,他们心里不服气,秦琼是知道这些的。秦琼十分年轻,又是无名小辈,这样的身份在他们眼里,根本不值一提。胜利的事实摆在那儿,不承认不服气下场还是输了,这是无法改变的。

兵卒要他们父子三人给秦琼下跪时,秦琼一摆手,让兵卒退下去,对他们父子客气说道:“他们世代都是官宦,又是亲自带兵的将领,身份不一样,要学会尊重这样实力不俗的对手!”

兵卒答应一声便自行退后,不再强迫他们父子。即便如此,李渊等三人仍昂首傲然而立,不正眼瞧秦琼一眼。秦琼也没有说话,心里盘算着,如何才能从他们嘴里问出那两位故友的下落。大帐内一时十分安静,帐外人欢马嘶的喧闹声传到帐内,使帐内衬托得更加安静,安静得令人感觉有些窒息。

李渊和李世民的心理素质坚强,李建成则相对弱一些,承受不住压力,怒声问道:“你到底想把我们父子怎么样?是杀是剐你说句话,总也不说话,摆什么谱!”

秦琼微微一笑,还是不回答,拿眼只往他们身上扫,从李渊身上扫到李建成身上,再从李建成身上扫到李世民身上。然后重新来过。

李建成见秦琼故作高深,更怒了,恶声恶气:“喂!装什么大瓣蒜?有话就说。有屁就算,这算啥子态度?别看我们现在败了,敢不敢把我们放了,重新打一仗?”

秦琼不回答他,是心里没有弄清楚,眼前这三人和那两位故人,相比较而言。谁在圣上李栋的心目中份量更重要。李建成接二连三的质问,秦琼知道,再不发个话儿。就显得过于托大了。对方毕竟是建立一个朝代的帝王,前朝还曾是国公的身份,过于冷遇和漠视,显得自己损格掉价。

“我在考虑着……要不要替你们。在圣上面前求个情。要圣上饶你们一把,留个活路。我现在还没有想好,不过你们要做一件让圣上高兴的事,将来我有更好的理由替你们求情了。”

秦琼很聪明,知道要他们说,他们一定不会讲,自己白费心机徒增麻烦。把条件允诺到他们心动的地步,用十分诱人的条件诱丶惑他们主动吐露心机。则相对容易一些。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刀斧加身。血溅当场,身首异处之际,就是一根稻草攥在手里,也要搏上一搏,这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与后天形成的坚强性格并不相冲突。

果然,秦琼的话刚一说完,连傲气冲天的李世民也不自然的动了动身体,不过他们二人还没有表态。李建成嘴一张开就刹不住了,又问道:“什么事?”

“不要轻易相信他的话,他只一个将军,哪有处理我们三人的权利?真正的权利掌握在李栋那狗贼手中!不要被他欺骗了!”李世民突然插话,提醒兄长李建成。

“呵呵……呵呵……”秦琼开心大笑,下巴的胡子一蹶一蹶的,讽刺性的还鼓了一下手掌,笑道:“人啊,聪明一些是好事!可是太聪明了,一旦聪明过了头!对自己一点好处也没有!”

李世民见秦琼无故大笑,脸上的冷傲又涌了出来,心里微有异心,甩头不理会秦琼,只冷冷哼了一声。

秦琼抓住这个重要的小细节,便在这上面做起了文章:“现在你们是在长安城边上,离洛阳还很遥远,有道是撒兵不由将。你们的生死,还没有到圣上说了算的地步!千万不要忘了,你们现在还在我的手中掌握着,我想要你们死,你们活不到三更!我杀了你们,报一个长安被攻破的时候,力战而亡,和你们的三弟李元吉一样的下场,谁又会知道真象呢?”

“秦琼!你无耻,你卑鄙!”李世民终于忍不住了,对秦琼破口大骂。

李渊一直没有说话,见两个儿子都被秦琼的手段激得大怒,知道自己再不开口,他们一定会掉进秦琼的口袋,便缓缓说道:“秦——琼,你有什么条件就只管说,条件合适了,我们自然会考虑,什么条件你都不讲,这哪是和我们谈条件?你是在耍手段!”

李渊的话,提醒了李世民,他瘦瘦的脸上一红,便低头不语,心里打定注意,无论如何都不再说话!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秦琼乐呵呵的,把目光转向李渊,说道:“我就喜欢这样痛快的话!我自小是个生意人,一直做着稳赚不赔的买卖,但今天不得不做一次赔本的生意。一句话,用你们父子三人的性命,换两个年轻娘子的性命,这难道不合算,不是一个好买卖?”

“长安城里年轻娘子海了去了,但不知道你要的是哪两个?姓字名谁,长什么模样?”李渊也好奇起来。心里考虑着,难道东唐动用八十万大军,就是为了得到这两个姑娘不成?

“其实你们是知道的,但我不介意再提醒你一次,这两个娘子就是:颜如玉和颜青玉!至于相貌如何,我就不用再讲了吧!”秦琼说到重要的地方,再也不敢托大,坐直身体,炯炯的眼神从李渊父子三人脸上再次一扫而过,试图从他们脸上窥探出来一丝蛛丝蚂迹。

“哦——”李渊还没有表态,李建成又毛糙地大声回道:“这俩人,我们没见过!”

秦琼一直扫视一圈后,盯在李渊的脸上不动了,淡淡回道:“你不知道,并不代表你的父亲不知道。所以你不能说‘我们’,你代表不了这里的三个人,只能代表你自己。”

这次,轮到李建成羞愧地低下了头。李渊身为西唐建国皇帝,有许多事并不需要和李建成回报,他不知道一些事情也是很正常的。说我们没见过,的确粗糙了一些。

两个儿子接连被秦琼挤兑得无话可说,再加上心事被秦琼说中,李渊的老脸也尴尬起来。李渊道:“这两位娘子我确实见过,她们现在还在长安城内,不过在城破以后,是否遭受不幸,我还不知道。”

“在哪里?”秦琼的眉头猛然一挑,心里突突跳了两下,折腾了半天,要的就是李渊这一句重要的话。长安城内方圆几十里,李渊不发话,没有具体的位置,又到哪里找到李栋交待下的秘密任务?

自从得到颜家姐妹二人,李渊就一心想占为己有。现在被秦琼当着两个儿子的面,把这件事提出来,好色的本性暴露无遗,老脸就扛不住了。

李渊把颜家姐妹二人藏在皇城外的一处豪宅内,派宫人侍候她们,却一直没有得手。她们姐妹连李栋那样意气风发,年轻有为,倾心倾意的郎君都放弃了,还会要李渊这样的老头子?何况李栋和李渊都是皇帝身份,颜家姐妹并不乐意生活在皇城,所以李渊金屋藏娇,却一直没有得手。

当李渊把豪宅的具体地址说出来,李世民李建民俩人都抬起头,眼带迷茫,似乎非常不熟悉那个地方。

秦琼并不知道她们姐妹是否已经身染不幸,从李世民和李建成的脸色发觉,那一定是个不引人注目的地点,在这样的环境里,李渊要是霸王硬上弓,完成有可能。秦琼一听,就立刻站起来,眼睛米成一条缝,冷光闪烁地看着李渊,提高声音质问:“她们现在可好?”

“城破时非常混乱,我还自身难保,哪能顾得上她们?至于现在还好不好,你查看一下,不就明白了?但愿她们都平平安安的。”李渊微微扭了一下头,瞟了一眼两个儿子,轻声回说。

“来人啊!”秦琼朝帐外一挥手,叫进来一名旅帅,对他吩咐道:“带一队人马,到城内寻找颜家姐妹,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不得有误!”秦琼把李渊说的地方,转告给旅帅。

那小头目答应一声,飞快走出大帐,不一会儿,营内就听到一阵嘈杂的马蹄声,由近而远驶去。

秦琼望着帐外的方向,呆呆出一会儿神,转身回来吩咐兵卒把李渊父子押下去。

李建成挣扎着说道:“你不讲信用,你说了要饶我们一把的!”

“对啊!我是说要饶你们一把了。我现在并没有杀掉你们啊?饶你们不死而已,可不是你理解的要放掉你们!难道我们攻下长安还不够辛苦?我可不想与你们再恶战几个月!嘿嘿!”秦琼冷笑,心里却在想,李建成是长子,比李世民还要大几岁,可他倒没有弟弟李世民表现得更镇静更沉着。

李渊叹了一口气,劝李建成道:“你二弟世民说得很对,他只是奉李栋的命令攻城,处理我们他还真没有权利,你就省一口气吧!”

ps:玄武门之变前夕,秦琼答应李世民参与政变,当天却没到,放了李世民的鸽子。读史书时,我推测,秦琼不参与他们兄弟之间的争斗。因为李建成得到皇帝李渊的支持,把李世民身边的许多大将调离京城,去镇守边关。李世民在这样的情况下反击,万一不能取胜,败给李建成,事后李建成饶不了秦琼,李渊也饶不了秦琼。如果秦琼中立,凭着建唐立下的军功,不失为朝列重臣。通过这件事,我觉得秦琼比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二人都聪明。这一节就是从这里表现出来的。

第323节:秦琼遭圈禁

第323节:

李渊父子被带走以后,秦琼也骑快马奔出了大营。这是圣上李栋交待的秘密任务,让小兵卒们执行,秦琼不太放心,亲临现场见见二人到底有何遭遇,万一出现令人不堪的下场,及早想解决办法,总不至于落到十分被动,被李栋恶狠狠惩罚一顿的下场要强些。

秦琼赶到李渊提供的地点时,东唐的兵卒也刚刚赶到,喊了半天,里面都没人打开。秦琼见了这才放下心来,从闸着的门看至少证明里面还有人,也没有人从外面闯进去。

可是门总也不打开,也不是办法,秦琼便命人把一杆枪插在门环里,用两匹马扯着枪的两端,把大门拖坏拖破,用了极端手法才闯了进去。

大门打开以后,秦琼第一个走进去。一进门就发现了里面装饰得非常豪华漂亮,和皇宫相比,一点也不逊色。李渊要想讨两位美女的欢心,自然不惜血本了。但他不是李栋,不了解她们姐妹二人的生活经历,不明白她们的内心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坚的强性格。要不然,她们也不会放着洛阳的皇城生活不要,千里迢迢的奔到南方去。

颜如玉和颜青玉姐妹双姝都身穿盛装,端坐在大堂里面。在她们的眼里,长安城被破之日,也就是她们姐妹损命,以清洁之身报答李栋对待她们的真挚感情之时。她们打定了主意,再也不苟生偷活。才做下这个决定。

看到秦琼的时候,颜如玉的眼皮还是跳了一跳了。临死时还能见到熟悉的人,而且是李栋身边信得过的人。她能不激动么?

秦琼进了屋,一抱拳,礼敬有加,和气说道:“我来了,你就走不了了。”

颜家姐妹都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秦琼,她们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悲。一心一意要离开洛阳。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没料羊入虎口,几经辗转。最后又回到了原点,回到了出发点,这是命运捉弄人,还是上天注定要让彼此经历一些挫折才能破镜重圆?

秦琼见她们不作声。也不生气。又说道:“我是奉了圣上的旨意,特地来请你们回洛阳的!从你们双脚一到长安城,圣上就得到了消息。让你们受苦了,走吧,不要再坚持了,回洛阳吧,那里是你们熟悉的地方,也是生你们养你们的一方水土。总比这长安城要熟悉?”

“你说——我们还有颜面再回洛阳么?我们凭什么再回洛阳?”颜如玉不动声色的反问道。

“那里有圣上,有牵挂你的人。也有你们的济民当。难道这还不够?”秦琼见她们仍然固执,也不敢和她们讲得过于生硬。

“我们没有脸面再回去了,请你回去告诉他,我们——对不起他,给他脸上抹黑了。”颜如玉说着,两行清泪从眼角坠下,从光洁如玉的脸颊上无声滑落。

“圣上说过,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不管你们愿意还是不愿意,现在都由不得你们了。我不想用强硬的手段,但是圣命不可违,还请你们不要逼我用我不想用的手段。”秦琼依然和气地对她们说,但语气之坚决,也是不容她们姐妹有所怀疑的。

颜如玉转着看了看妹妹一眼,妹妹颜青玉经历这翻波折,心都碎了,变得木木呆呆的,精神恍惚,丢了三魂六魄似的。

秦琼知道,只要说服姐姐,妹妹自然跟着一起走,便对身后站着的兵卒一挥手,说道:“把颜家两位娘子抬回营中!”

颜如玉突然站起来,说道:“谁敢再上前一步,我立即就撞死在这里给你们看!”

那些士卒吓得站在原地,一动不敢动。

秦琼可不管那么多,一个箭步窜上去,冷不丁探手把颜如玉的手扭到身后,手背稍一用力,便把她推到府兵手里。

“放开我!你们这群强盗!大唐怎会有不讲道理的这种兵?”颜如玉在府兵手里挣扎,她一个弱女子,哪是强悍的府兵的对手,挣扎了几下,呼呼直喘,毫无办法,只得圆睁杏眼,对秦琼怒目而视。

颜青玉还是痴痴呆呆的,眼睁睁的看着姐姐被人掳走,脸上毫无表情。好像颜如玉和她没有一点的亲情关系,她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漠不关心。

秦琼深深叹口气:“走吧,我不想对任何人用强。姐姐都走了,你还要留在这里?”

颜青玉木木呆呆的往外走,这个时候,颜如玉和府兵都还呆在厅内没有向外走。

她一定是受了深深的刺激,精神压力过大才变成现在这幅样子。秦琼在心里惋惜地想着,要想唤回原来的她,只有李栋才能做得到。自己是徒有一身武力,在感情这方面一直是个空白。

这时秦琼便萌生了尽快回洛阳的想法。担心耽搁的时间过久,她终生都醒不过来。任何病痛的救治都是有时间限制的,不能一拖再拖。自己所能做的,就是把长安的事赶快处理一下,安排人守城,迅速把她们姐妹带回洛阳。

秦琼回到大营的时候,李靖、李密、单雄信、程咬金、罗士信、刘黑闼等都在营里等他。一行人入坐以后,秦琼问清攻城以后的情况,问道:“徐世绩、贾雄和魏征怎么不在?谁见他们了?”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无人发话。

李密起身问道:“他们是李渊的人啊,现在怎么提起他们了?恐怕城破的时候,遇难了吧?要不现在派人找找去?”李密之所以又说了最后一句话,是因为他讲到他们遇难时,秦琼的脸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

秦琼十分为难。颜家姐妹几乎是被自己掳回来的,妹妹身上还有癔症病,不能长时间拖下去。可是,在打破长安城,徐世绩和、贾雄都出了不少的汗马功劳,岂能就这样把在暗地里出力的朋友舍弃?李栋还特别交待,魏征此人一定想办法保全。

“这样吧,我手头上还有一些重要的事,必需赶回洛阳才能挽回损失。长安城也十分重要,也不能缺少人镇守。大家商量一下,谁愿意留下来?或说,谁镇守长安会安全一些。”

众人七嘴八舌议了一番,最后决定,李密和程咬金留下来,他们一文一武,足以应付任何胆敢来犯的贼人。秦琼仔细想一想,也只有李密和程咬金才比较贴心。其他人留在这里,都不太安全,便答应下来。

秦琼想了一会,对李密说道:“长安城东门的城墙要及时拆除,徐世绩和贾雄以及魏征都要留心寻找,一有消息,立刻报到洛阳圣上案前。我过了午时,就准备回洛阳,大家还有什么事要说,现在趁我还在,都提出来吧。”

李靖想了一会儿,问道:“长安城内的皇城怎么办?里面的宫人怎么办?”

秦琼说:“从圣上攻进洛阳的情况看,宫人全被放出宫了,长安也这么办。至于皇城,这我还拿不定主意,等回到洛阳以后,请圣上定夺。”

众人诺诺,事情就这样安排下来。

李渊父子三人还在秦琼手里,再加上颜如玉姐妹二人,秦琼回洛阳的这一路,走得相当的辛苦。既要照顾两个姐妹花不受折磨和旅途之劳顿,还要小心提防李渊父子被人劫走,还要照顾他们不能吃苦死掉。这一路可谓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让秦琼身心俱碎,人都瘦了一圈。

秦琼对李栋可谓是一片赤胆忠心,鞠躬尽瘁。李靖一路看在眼里,心里暗暗替秦琼担忧,担心他到不了洛阳就会垮下来,一直有心替他分提忧劳,秦琼总是客气的婉拒。

可事情往往与愿望相围背,秦琼等一行人晓风夜雨,坎坷泥行,赶到洛阳时,李栋却勃然大怒,命人立刻将秦琼圈禁起来,没有他本人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允许探望。李靖作为攻长安的副帅,多少也受到了一些波及,但他和李栋的关系没有秦琼那般贴心,自然受到的处罚也轻一些,只不过罚了五年的俸禄而已。

这让刚从长安回来的战将们莫明其妙。哪里做错了,惹圣上震怒?攻下长安的功劳,难道不足以抵罪?众人都心有不安,一直惴惴,这种情况直到张须陀从长安赶回来,才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众人都不明白怎么回事,便都络绎不绝的赶往丞相府,求张须陀指点迷津。张须陀十分无奈,并不敢把真相告诉大家,无论谁来问,谁来打听,总是一句“过段时间就好了敷衍。”

第二天上朝时,众臣群集乾阳殿,心里忐忑不安,不知道李栋还会发出什么样的怒火,还要惩罚哪个攻打长安的人。

李栋脸色不善的坐在高高在上的龙椅上,巡视一周殿下的群臣,冷冷问道:“这几天,我知道一些人心里非常不安,你们一定以为我精神错乱了,竟然把攻打长安城的统帅,也是我的结拜兄弟秦琼给圈禁起来,可是我要告诉你们,这都是他昝由自取,这怪不得我!”

第324节:虚位右丞相

秦琼作统帅攻下长安,灭了西唐王朝,对东唐王朝来说,无疑一件大大的功劳。回到洛阳以后,李栋不仅没有奖赏,反而圈禁了他。满朝文武十分不解,攻打长安的所有将士心里都惴惴不安,生怕予有生杀大权的圣上李栋将厄运降到自己头上。

这天早朝,李栋面对一班文武大臣说道:“秦琼获罪,非孤要降罪于他,实是他自己昝由自取!孤下过命令,攻打长安可以建一座新城,可以使用不洁之物袭取长安守城将士,可是孤后来又下一道旨意,撤回这道命令。那秦琼一意孤行,在长安东门建一道城墙,违背孤的爱惜百姓保护一方平安的苦心,使孤减寿十年,这算不算是罪有应得?”

“孤下令要他城破以后,务必找到徐世绩、魏征、贾雄这三个人,他却空手而回,把这个任务交给镇守长安的李密和程咬金,这失职之责该不该由他承担?”

“李渊、李建成、李世民乃西唐皇族,在前朝也是功臣之家,虽然与东唐分属不同的阵营,但其镇守西北边塞,阻止吐谷浑、突厥以及南方小族入侵我中原沃土,对关内百姓和东唐来说,功大于过。即便城破,也不应该把其功劳忽视,那秦琼在审问他们时,口出违逆之言,说在长安城下,他有生杀之大权,想要李渊父子三更死,留不到五更!试想哪一位君主可以容忍这样飞扬跋扈的属下存在?”

“大唐建立之初,就设立了两位丞相。一位是孤的恩师,对本朝有大功劳的张须陀担任左丞相,右丞相之职一直虚位以缺。这是孤有意空下来,准备给立下大功劳的李渊设立的。在孤的心目中,他李渊配得上这右丞相之职,孤对他十分看重。秦琼却把他们从长安一路绑到洛阳,有这样对待你值得尊重的对手的么?秦琼因此获罪,是否是他一意孤行,应该承担的责任?”

“他……秦叔宝。是孤的结拜兄弟,情同手足,不是处处替孤着想。以天下苍生为念,却大树个人权力威望,不惜损害本朝声誉和孤的生命!若非攻下长安城的大功劳,孤挥泪斩马谡的心都有!现在仅仅是圈禁了他。孤难道处理得还不够宽大。还不够圣恩隆天?”

在李栋的心目中,秦琼其实还有一桩罪行,但他没有当朝宣布。那就是对待颜家姐妹强硬的态度,还动了手。毕竟这是李栋的家事,不宜于在朝堂之上大肆宣扬,李栋才按下不表。

秦琼在攻打长安的时候,为了尽快取得成绩,不得不采取了一些非常的手段。战后却成了李栋治他罪的理由。

张须陀看透秦琼妄自尊大这一点。却没看透李栋的真实内心,原来他对秦琼如此不讲情面。罗列的数条罪状句句属实,虽然张须陀有心替秦琼求情,在李栋盛怒之下也只得暂时韬光养晦,以等来日再提。

李栋又道:“至于随秦琼一道攻打长安的其他将领,都是在执行秦琼的命令,罪不在己身,孤就不予追究。但人人都应当心存报国之忠念,不能使个人之权力大于大唐之利益,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希望你们不要再惶恐不安,拿起精气神,为新朝欣欣向荣做出应该有的责任。”

过了一会儿,李栋吩咐张须陀,把李渊父子从关押的大牢里请出来,寻一大宅给予妥善的安排。李栋之所以没有直接把他们叫上殿来议事,是因为李栋还拿不定注意,他们会不会像对待秦琼一般冷漠。这也需要时间来洗刷他们心中尚存的战败屈辱感,因此上右丞相之职还在空缺。

李栋发了一通火以后,心情慢慢缓和下来,张须陀试探着往前站了站,建议李栋道:“如今东唐西唐分裂对峙的状态已经结束,天下基本平靖,战乱时废除的事物和法规,需要及早清除,及时把新朝法令颁布天下,以维持长治久安。不然将来一定会再生事端。”

李栋扫视了殿前的众臣说道:“这些都是丞相的份内事,你们先在朝下议一议,拿出方案来,稍后上书禀报。孤浏览以后,不尽如意的条款可以再议,一直议到确定下来。孤不能事事亲为,如果事事亲为,孤就是隋文帝了,累得吐血也处理不完。所以新朝百废待兴,孤只能依靠殿前诸位了,众人抬柴火焰高,众位齐心协力,努力做事,大施身手的机会到了!”

殿前众人还能说什么?随着秦琼一道攻打长安的罪行,都由秦琼一人承担,圣上李栋不仅不处罚他们,还让他们继续位列朝班,并寄以厚望,人人心存感激,下定决心,要为新朝的兴荣立一份彪柄史册的功劳。

临下朝前,李栋吩咐张须陀,下朝以后,亲自过问李渊父子之事,有何困难都可以禀报上来,不拘任何时间,只要有新情况,都可以直接进宫城。

张须陀诺诺,心里十分紧张,心说这可是一块荡手山芋,秦琼因为处理李渊父子的事,闹了个灰头土脸。如今他被圈禁,重担就落在了自己的身上。不能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弄不好同秦琼一样落个出力不讨好的下场。

散朝以后,张须陀亲自把李渊父子三人,从大牢里放出来,分别用三辆马车拉到皇城东侧的驿站内,为他们父子接风洗尘。

虽然面前摆下了丰盛的菜肴,酒也是极品,席站助举的伎者歌甜舞美,李渊父子作为亡国之君,也无心欣赏靡靡之音,吃着饭菜也味同嚼蜡,心如黄莲。

张须陀却一直笑脸相迎,满面春风,左劝右劝,要李渊父子看开一些。如今两个大唐合为一体,事实已成,木已成舟,再也无法更改。要看清眼前事实,摒弃昨日的恩怨,目光向前看,为新朝做下汗马功劳,自然少不了他们父子的恩遇。

李渊对张须陀的名声,一直以来十分推崇。

想当初,隋末大乱,人人与大隋离心离德,以求自保平安。也只有张须陀一个人,力撑大隋半边天下。中原以西之地,因为有张须陀的存在,一直没有闹起大的波澜。直到遇到瓦岗,在大海寺北一战,一败途地,他看清世事变幻风云际会,才心灰意冷,遁走穷乡僻壤,隐居了一段时日。

那个时候,李渊也在一直打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