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娑缘奈侍獠皇悄懿荒芰冻龈郑恰薄
    “而是什么?”王杰不知什么时候很没眼色的凑了过来,听到这里忍不住开口问道。
    李慕云若有所思的看了王杰一眼,缓缓对他说道:“而是我们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铁矿,就算是把全县的铁矿都收集到一起,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矿石,这才是最根本的问题!”
    “什么?”王杰愣了一下。
    李慕云继续说道:“所以你的任务很重啊,你要想办法从王家那里忽悠出足够炼制五十万斤百炼钢的原料,也就是说至少要两千万斤矿石。”
    王杰看了看李慕云,舔了舔嘴唇,硬生生把一句‘你大爷的’咽了下去。
    敢情丫让自己去和王家谈和解的事情为的就是这个?特么这也太扯了吧?难道丫早就算计好了这件事情,就等着自己上勾?
    不,不对,人怎么可能算计到这么长远,这完全就是不可能的,王杰摇了摇头,否定了心中的猜测。
    而李渊则是在听完李慕云的话之后,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再也没说什么便带着陈木与陈火兄弟两个去后山的林子里闲逛去了。
    苏婉晴和房遗直则是把目光定在王杰身上,像是在等着他答复。
    王杰现在只觉得自己像是捧了一个烫手的山芋,丢也不是拿着也不是,纠结了半天才对李慕云问道:“你,你是不是早有算计?”
    “这其实就是我的条件,王家想要和解,总要拿出一点诚意来吧?能够炼出五十万斤百炼钢的铁矿石便是我提出的条件,如果王家有诚意,那就和解,如果他们连这点魄力都没有,那还和解个屁,以后有机会揍他丫挺的。”
    王杰万万没想到,李慕云竟然不要脸到这种程度,不过为什么他就这么喜欢呢。
    本来王杰对李慕云让他全权负责和解的事情还有些抱怨,想到当初自己孤儿寡母被逐出王家家门所受的屈辱心中便不痛快。
    但现在这种想法没有了,一种报复的快感让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去那个王唯一面前好好说道说道,这可不是自己不给他面子,而是李慕云想要敲诈他。
    想着想着,王杰嘿嘿的笑了起来,对李慕云挑起一根大拇指。
    但房遗直却在一边给他泼了一盆冷水:“你别高兴的太早,很有可能你去了把条件一说就会被人打断腿,这家伙根本就不靠谱!”
    “呃……”兴奋中的王杰瞬间愣住了,用不确定的眼神看像李慕云,像是在确定这样的事情是否会发生。
    李慕云耸了耸肩膀:“我不认识你说的那个王唯一,我也不知道那老头儿恼羞成怒之下能干出什么来,不过你建议你去试试,按照正常逻辑,打断腿什么的我估计应该不至于,最多就是把你赶出来。这事儿反正你已经经历过一次,再多一次也不在乎了吧?”
    “……”王杰有些无语的看着李慕云,不知怎么心里有种想要问候他大爷的冲动。

第一七六章 诚意(中)
    王杰最后还是没有拗过李慕云,怀着一颗忐忑的心踏上了前往朔州的官道。
    而李慕云等人则开始忙着在山寨周围找地方建钢厂。
    所谓钢铁厂,其实也就是个名字罢了,真说起来最多也就算是一个乡间的小作坊。
    一个土制的小高炉,外面用砖垒成一个大肚酒坛的型状,里面用耐火的粘土涂上厚厚一层,上面有加料的口子,中间留四个往里面鼓风的口子,最下层是两个口,一个是往外扒矿渣的口子,另一个就是往外流铁水的口子。
    简单、粗暴但却很实用,必竟现在有了焦炭,不存在无法把铁矿石彻底融化的弊端。
    李慕云随意的找了一张纸,在上面画了草图,然后这项工程便由三胖子负责建造。
    而他则回到了山阴县,继续自己坐班加练武的生涯。
    ……
    三天之后,胖子兴高采烈的回来了:“慕云,成了,高炉修好了,咱什么时候开始炼铁?”
    李慕云此时正拿着一张不大的软弓练习瞄准,听胖子说高炉建好了也很兴奋,索性瞄准什么的也不练了,拉着苏丫头就往外走。
    山上虽然没有多少矿石,但他却可以提前把火生起来,要知道,虽然他建的只是一个小高炉,但说来直径也有近三米,想想火烧起来,而且还要烧的均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路无话,来到城外靠近河边的一处荒地,打眼一看李慕云就愣了,看了一眼胖子,心中隐隐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记得在后世的时候有一个笑话,说的是有伙儿工程队,拿着图纸建了一座烟囱,结果工程发包方来看了一眼,瞬间就怒了,把工程队的头头儿骂了个狗血淋头,因为他们想要建的是水井,那工程队却整个儿给搞反了。
    而眼前的情况虽然不是水井修成了烟囱,可是望着眼前一望无际的荒野,没有任何一处高于两米的建筑,李慕云的心开始渐渐下沉,扯过一边还在傻乐的胖子便问道:“老子的高炉呢,在什么地方?”
    “那不就是。”胖子指了指不远处围着一群人的位置说道。
    李慕云向那边看了一眼,恨声问道:“你……,不会是给老子修到地面以下去了吧?”
    “对啊,看了那图就觉得你考虑事情有问题,那东西那么高,修好之后还怎么装料,所以我就让人挖了个坑,把那东西建到下面了。”胖子理直气壮的说道。
    听着胖子的抱怨,李慕云强忍着心中暴打他一顿的冲动,来到了那个所谓埋到地下的高炉边上。
    人群散开,李慕云看到了坑里的样子。
    还好,胖子这货没把高炉修反,不过这特么直上直下的和修反了有什么区别。
    偏偏胖子还不知死活的凑了上来:“怎么样,我的想法不错吧,现在这样,我们只要把料从上面推过来,然后再倒进去就万事大吉了,是不是很聪明!”
    “聪明你大爷!”李慕云终于还是受不了胖子的脑洞了,不行了,忍不了了,李慕云越想越生气,于是便上前一把扯住胖子,按到地上就是一顿黑涩会式的毒打!一边打一边骂道:“你特么是真傻还是假傻,你把这东西弄到地面以下,流出来的铁水怎么办?你下去抱上来么!你特么是猪么,什么时候你能聪明一点,不要总是开脑洞!”
    胖子被打的哇哇大叫,却也无力反抗,被李慕云刚刚这一说他也想了起来,眼下这个情况虽然装料方倒是不错了,可流出来的铁水便只能留在坑底,根本拿不上来。
    相比于把那些冰冷的石头丢进炉子里,从下面把铁水弄到上面无疑要麻烦许多倍,也就是说他自作聪明的举动为自己带来了无穷的麻烦。
    ……
    话分两头,抛开李慕云安排胖子重修高炉的事情不谈,却说去了朔州城的王杰。
    到了朔州之后,王杰先是找了一家客栈住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换了衣服,便带着仆役敲开了刺使府的大门,没有任何阻拦的见到了他的那位大伯——新晋朔州刺使王唯一。
    “贤侄,今日来此可是有什么好消息?”对于王杰的到来,似乎并没有超出王唯一的预料,所以见到他的时候,这老头儿没表现出任何的惊讶。
    “消息有,但不知是好是坏。”王杰的语气很是平淡,经过这么长时间,他已经可以接受自家已经死了的老爹被逐出家门的事实,再见到王唯一的时候平静了许多。
    “贤侄说说看!”王唯一命人上茶的同时,笑着对王杰说道。
    对于这个侄子,他自己也说不上什么感觉,从血源关系上说,他们之前的关系很近,可如果从道理上讲,这个年轻人其实和他已经算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逍遥候说和解可以,不过却需要王家提供可以提炼五十万斤钢铁的矿石,否则便不会和解!”
    “什么?这不可能,那李慕云是什么东西,与他和解是王家看得起他,想不到这混蛋竟然登鼻子上脸,还真拿自己当个人物了,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是个什么德性。”
    说话的依旧是那天的年轻人,这小子应该是被王唯一给宠坏了,总是一副牛、、逼哄哄的样子,就好像这个世界谁都要怕他一样。
    但这次年轻人表态之后,却没有得到王唯一的训斥,这让王杰感到了一阵压力,心中对这次朔州之行已经开始不报任何希望。
    本来嘛,其实他的想法与那青年是一样的,并不认为李慕云的条件王唯一会答应。
    因为那太苛刻了,估计只要是个人都不会答应,王家人也同样不会答应。
    但让王杰和那青年十分意外的是,良久的沉默过后王唯一竟然答应了,只见他端起茶水,轻轻啜了一口缓缓说道:“这个条件我可以答应,不过,相对的,我也有一个条件,如果逍遥候也能答应,那么这一切事情就算是过去了,以后再也不会有人提起,而且我王家也会与逍遥候成为很好的合作伙伴。”

第一七七章 诚意(下)
    “爷爷,您怎么能够答应他如此苛刻的条件?您要知道,那可是五十万斤钢铁啊。”好不容易等到王杰走了,青年便急不可耐的对王唯一说道。
    王唯一看了一眼自己的孙子,叹了口气:“是五十万斤钢铁的原料,并不是五十万斤钢铁,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大着呢。”
    “那也要不少钱啊爷爷,如果他坑咱们怎么办?”
    “淡定一些,庆儿,你这毛毛燥燥的性子什么时候能改改,我把你带在身边,就是想让你多学一些东西,结果你反倒是越来越不争气!”王唯一瞪了孙子一眼,想了想之后又对他说道:“这次的事情本来就是我王家有错在先,赔些东西给人家也很正常,而且以逍遥候的背景,我们略吃点亏也算不得什么。”
    “背景?他有什么背景?”青年虽然被骂了,但却没有任何悔意,只是皱着眉头有些不解的问道。
    与王杰谈好了条件的王唯一似乎很高兴,并没有纠结于青年的态度:“具体的事情我还没有办法对你说,你只要知道那逍遥候背景不浅也就是了,不过如果你能想到为什么爷爷会说他背景不浅,爷爷会给你一份奖励。”
    为什么会说他背景不浅?青年犹豫了一下,但很快就放弃了,摸了摸鼻子说道:“爷爷,您还是别为难我了,您知道我不擅长这个。”
    “唉……,好吧,既然这样,你就先去吧,记住以后不要随意招惹山阴县的那批人,否则弄出麻烦,当心家法!”王唯一无奈的叹了口气,对着尴尬的青年摆了摆手,将他从书房里赶了出去。
    ……
    山阴县的人口越来越多了,眼看着已经要突破一万户的大关,若是再努一些,达到一万五千户,估计朔州就可以再升一级,变成中州,到时候王唯一的官职就可以再往上调一调,升到从四品上的位置。
    单单这一点,就足以让王唯一对李慕云进行全力支持。
    而且长安那边送来消息,听说于志宁那老家伙也被皇帝派到山阴县去了,好像是去给那个逍遥候当先生的,这从某些方面证明了李慕云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几乎于宫里的皇子们相当。
    再有就是李慕云这家伙数次起落,竟然还没有倒,明明在数次犯忌,最后竟然都挺过来了,如果说他没有背景谁又会相信。
    而如此重要的一个人,眼下就在自己的治下,这从某个方面来说却是一个天大的麻烦,所以王唯一眼下只想把这个逍遥候从自己的地盘上‘赶’出去。
    至于如何‘赶’走他,王唯一打算采用与韩复同样的办法——‘捧’走!
    当然,这一切对于李慕云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儿,老王头儿相信,只要那逍遥候不是贪得无厌之辈,自己的诚意应该已经足够了。
    ……
    山阴县郊外某处无名的小村,一辆小小的驴车缓缓的走着,赶车的是一个半大老头儿,坐车的同样是一个半大老头儿。
    两个老头儿似乎都很悠闲的样子,任由拉车的驴子慢悠悠的往前走,而这两人则在有一搭无一搭的聊着天。
    “老爷,您不是说这山阴县是个下县么,怎么我看着不大对啊。”赶车的半大老头一边四下望着,一边对车里的半大老头儿问道。
    “看看再说,谁知道是不是在唬弄咱们。”车里的半大老头儿双眉紧锁,同样看着外面。
    赶车的半大老头苦笑着摇了摇头,心说这东西怎么唬弄,一个县就那么一点人,难道还能在几个月之内搬进好几千户?眼下刚刚进入县界,一个村子就已经有不小五十几户,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问题。
    可是想归想,但赶车的老头儿却没有说出来,只是把话闷在了心里。
    而就在此时,前面一户农人的家里的门突然打开了,一位老者从里面走出来,挑着两个木桶,看上去像是要去打水。
    “追上去,追上去。”车里的半大老头儿看到那老者,眼前一亮,拍了拍驴车的车厢催促着,像是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驴车在他的催促下加快了速度,没用多长时间便已经来到那挑着两只空桶的老者。
    老者其实让就已经发现了他们,正站好奇的打量着,现在见驴车在自己面前停了,脸是褶皱的脸上露出笑容问道:“二位贵客可是找人啊?”
    马车里面的半大老头探出头来,对那农人拱了拱手回答道:“这位老友,我等非是找人,而是想跟你打听几件事,不知道方不方便!”
    “打听事情啊。”农人老者顿了顿:“那您问吧,若是小老儿知道,一定告诉您。”
    这农村小老头儿也是个有眼色的,见车里的人虽然衣着并不华丽,但气质明显与一般人不同,而且攀在车厢上的手保养的很好,并不像普通人那样满是老茧和污垢,所以言词上客气了许多,完全就是一副有问必答的样子。
    “嗯。”马车里的人显然并不知道自己的手已经出卖了自己,点了点头之后问道:“敢问老友是山阴县本地人吧?”
    “那您看看,可不就是本地人么。”
    “可是,既然是本地人,为何我观这村子的房屋都是新的呢?”车里的人像是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一般,严肃的指着农人身后的房屋说道。
    “您说这个啊。”农人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脸上露出古怪的笑意,回身看了看才说道:“不瞒这位老先生,我们这个村子虽然是新建的,但是村里的人却都是地地道道的本地人。”
    “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逍遥候爷!如果不是逍遥候爷给我们这些当年为了逃避战火的人发还了户籍文书,还派人进山宣传通知我们这些人,只怕现在我们还在深山里面吃草根呢。”
    农人老者笑呵呵的说着,脸上尽是开心的神情,看不出一丝的造作,显然这笑容是发自内心的,而那份感激同样也挂在脸上,颇有如果有谁说逍遥不好就要与其拼命的意思。
    这让马车里的半大老头儿陷入了沉默,想到从长安出来时听到的那些风言风语,再想想眼前这老者眼中的感激之情,心中不禁狐疑起来——到底应该相信谁呢?

第一七八章 私访
    于志宁,秦王府十八学之一、中书侍郎,贞观三年得封太子左庶子,加散骑常侍,从三品。
    盖因此前武士彟回到长安之后,说了李慕云在县里免农税的事情,再加上十八州府弹劾李慕云,所以这位帝国主义头子就想了一个办法,派了这位于侍郎去山阴县以教他读书的名义看着他,省得他再惹出什么不必要的麻烦,这便是于志宁为什么会出现在山阴县的原因。
    可是于志宁又不是复读机,他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想法人的,对于李世民这种莫名其妙的命令自然也是心有抵触的,再加上这段时间长安城到处都在传李慕云贪赃枉法,隐瞒县里真实人数之类的事情,这也让于志宁的心里有了老大一个疙瘩。
    所以在进了山阴县境内以后,他便将护送的队伍留了下来,换上便装,只带了一个老仆开始了下乡走访的活动,打算找一些李慕云的‘罪证’呈给皇帝陛下,以免皇帝陛下被这样的一个奸佞小人所蒙蔽。
    所以当农人老者说感激李慕云的时候,于志宁陷入了迷茫,一面是长安官吏间流传的‘事实’,另一面就是山阴县当地百姓的‘感激’,到底应该相信谁才好呢。
    想到这里,于志宁便对那农人老者问道:“你说你们原本因为逃避战火而躲进了深山,那这么说你们应该算是……”说到这里,老于顿了顿,似乎在想要怎么说‘逃民’这两个字。
    毕竟眼下只有他和老仆两个人,而且又不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若是因为说话惹闹了人,被人打了怕是都找不到说理的地方。
    不过那农人老者似乎并不介意自己的身份,见于志宁犹豫便主动说道:“不瞒这位先生,当年老汉的确是逃民,不过现在不是啦,逍遥候爷给老汉补了户籍,还给老汉家里分了地,老汉可是正正经经的良民喽。”
    “那能把你的户籍文书给我看看么?”于志宁见农人老者似乎很好说话,便试探着问道。
    “老先生是府城来的吧?”农人老者没说可以也没说不可以,打量了一会儿于志宁,反而问起他的身份。
    于志宁想要了解一些山阴县的事情,没有一个合理的身份自然是不行的,当下借着农人老者的话便说道:“是啊,老夫乃是司功军曹,主管本府官员政务之优劣。”
    不想,于志宁刚刚就完,那老头儿就变了脸色,连连拱手不说,顺带连筒也不要了,丢到一边,打开自己院子的大门,一边道歉一边请老于进屋。
    于志宁顿时被这老头儿弄的有些哭笑不得,摆手示意他不要慌乱,好不容易等老头平静些了,才说道:“把你的户籍文书拿来让我看看可好?”
    “哎,没问题,没问题啊!”老头儿一边答应一边往屋里跑,时间不大已经拿了一张纸出来。
    于志宁接过老头儿递上来的户籍文书,不用看就知道,这东西是真的无疑,因为民间根本就不会有这样的纸张,毕竟大唐官府需要靠这东西来证明百姓的身份,如果随随便便就能写一张,岂不是乱了套。
    所以他在接过那张纸扫了一眼之后便还给了老汉,随口又问道:“老宁啊,不知你这村里可有人没有户籍,却也领了地的?”
    不要奇怪为什么于志宁知道老汉姓宁,毕竟他刚刚看过人家的‘户口本’,如果再不知道老汉姓啥那才是怪事。
    岂料那宁老汉在听完于志宁的话之后,反倒有些愕然:“那怎么可能,如果没有户籍自然是不可能领到地的,而且这户籍文书办一个又不费力,只要确定了‘逃民’的身份马上就能补上一张,顺便还能把地领到手,又怎么可能不领户籍直接领地。”
    是啊,说的很有道理啊,反正户籍文书只要报名就能取,百姓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不要文书只要土地呢,那样的话岂不是地随时都会被收走,于志宁为自己刚刚略有些白疾的问题尴尬不已。
    但是想了想之后他还是问道:“我听说县里对农税有所减免,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今年因为是新开的地,所以不要缴税,而从明年开始五年之内半税,五年之后免税,这都是逍遥候爷爱惜百姓,所以才会有的新举措,就因为这事儿,不少临近的州府有户籍的百姓也都要来我们县呢。”老头说起农税,立刻笑逐颜开,像是得了什么天大的便宜一样。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大唐这个时代的农人来说,如果每年每个壮劳力可以少交两石粮的话,的确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不过老头儿虽然高兴,于志宁却懵了,揉了揉耳朵看了一眼自己的老仆,结果发现老仆也在揉耳朵。
    于是他只能把刚刚的问题重新问了一次,结果得到的答案还是和刚刚一样。
    ……
    走在回去的路上,于志宁的眉毛几乎都要拧到了一起,这个半大老头儿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山阴县的税收会是这个样子。
    人家别人都是前一到两年免税,然后逐年增加,直到五年后达到正常水准。
    可是山阴县竟然是反的,开始的时候交税,而五年之后却免税,这是为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情况出现,李慕云那家伙到底想要干什么?
    带着一肚子的疑问,于志宁又在路上走访了其他村子,结果得到的答案都与那宁老汉说的差不多。
    最后,于志宁索性也不问了,因为他发现再继续问下去,自己的三观怕是真的要毁于一旦。
    因为在他看来十分不合常理的东西,在山阴县的人看来却是再正常不过,这种感觉让于志宁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与所有人都不在一个频道上的异类。
    所以他决定还是直接去见见那个传说中的逍遥候,自己的新学生,希望可以从他那里得到的答案能够让自己这受到了数次暴击的小心肝得到复位。

第一七九章 于志宁的震惊
    为了迅速解开心中的迷团,于志宁在接下来时间里根本没有停留,一天急行百余里,一头扎进了山阴县城。
    城里的百姓近一年时间已经见惯了各种高官,所以对于志宁的到来并不怎么么惊讶,甚至连围观的兴趣都没有。
    这让不明就里的于志宁很是佩服县里百姓的觉悟,对李慕云的印像多少又有了一些改变。
    不知道李慕云如果知道他的想法之后会不会感叹无心插柳。
    ……
    和衙里面空荡荡的,除了一个扫地的老苍头儿,再也就没有什么人了,如果不是门口摆了两个石头狮子,还有告状用的鸣冤鼓,于志宁几乎以为自己来错了地方。
    不过好在那老苍头儿还不糊涂,得知于志宁是长安来的大佬之后,很快给他们指明了方向——县令大人烧水泥去了!
    烧水泥?那是什么东西?于志宁知道水,也知道泥,但是不知道这两样合在一起却让他皱起了眉头,亲自下车来到那老苍头儿面前:“我是于志宁,李慕云为何不在县衙坐班,却要跑去烧水泥?而且……县里的衙役都去了哪里?若是有人来告状怎么办?”
    怎么办?老苍头眨了眨眼睛,咧嘴一笑说道:“这位大人,我们县里已经快要一年没有人来告状了,与其留人在这里坐班,还不如出去帮着治下百姓谋点福利。”
    快要一年没有人来告状?于志宁深深吸了一口气,这特么是开玩笑么!这么大一个县城,人口巨万,怎么可能没有一点冤案!
    不过想归想,但于志宁还不会去跟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老苍头儿去辩论这件事情的对与错,于是便问李慕云所去地方的具体位置,这次被老苍头儿告知,如果找不到的话可以去‘山寨’,逍遥候就算是不回县里,也会回山寨。
    便是这样,于志宁将大部分护卫都留在了县里,自己轻车从简直奔老苍头儿口中所说的山寨。
    ……
    一路无话,于志宁又马不停蹄的赶到了那个传说中的‘金銮殿’,穿过繁华的李家镇,来到了自己的目的地。
    别问于志宁为什么能够找到山寨,事实上那几乎快要被踩成官道的大路就算是瞎子也能摸着过去。
    带着不解与问责的心理,于志宁一路来到山寨门口,也不与守门的喽啰说明身份,直接就往里面闯,而那些在他看来会过来阻拦的喽啰却看都没看他一眼,就那么眼睁睁的将他放了过去。
    看到如此情况,于志宁已经对李慕云不报任何希望了,自己的‘家’都管理成这个样子,可以随便让人出入,你还能指望他怎么样呢。
    有了先入为主的念头之后,于志宁自然不会有什么好心情,当下大步往寨子里面就走,结果还没走几步,就看到寨门后面的一间小房子里冲出一个人来,对他大叫道:“喂,过来登记!”
    登记?什么登记?于志宁愣了一下,心中已经隐隐开始抓狂。
    自从进了山阴县,各种乱七八糟毁三观的事情他见了不知多少,特么没想到,一个破寨子,门口的守卫都没有拦他,却被一个不知名堂的人给呵斥了。
    不过那叫住他的人并没有等他发火,看他发愣便抬手指了指身后小房间的墙壁。
    外来人员请登记!这特么是什么东西?!于志宁尴尬的发现,如果不是自己进寨子的时候过于冲动,应该提早就看到那一排大字。
    可是……,可是为什么看着那字有些眼熟呢?于志宁到底是读书人,对字迹十分敏感,看着墙上那‘外来人员请登记’那几个大字,总觉得似乎在哪里见过,可一时间却又记不起来。
    不过管它呢,想不起来就不想了,反正这次是来找李慕云问责的,没必要和一个门房计较。
    所以老于想都没没想,就派了身边的老仆过去进行什么‘登记’而他则继续迈步向寨子里面走。
    这个时候的于志宁很难说清楚自己心里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想法,对于路上听来的一切,他觉得李慕云这人其实还是有些想法的,并不是传说中那么不堪。
    可这人虽然有想法,但却不怎么靠谱,有些辜负了皇帝对他的信任,一会见到他之后如果他能听劝,知错能改的话还好说,否则自己只能公事公办,上书弹……咦?那大厅里喝酒的小老头儿似乎有些眼熟啊,好像在哪里见过一样。
    正想着一会见到李慕云要如何如何的于志宁正好走过聚义厅,又正好看到了里面那个敞着衣襟,露出巴掌大的护心毛的老头正在看他。
    陡然间于志宁心中想起一个人来,不过很快他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这不可能,根本不可能,那个人现在还在大安宫呢,怎么可能出现在这里!
    不过,就在于志宁强行否定了自己的想法之后,那个看着他的小老头儿突然开口了:“于志宁,过来,陪老夫聊聊!”
    “吧唧”一声,本就在怀疑厅中人身份的于志宁神智一阵恍惚,习惯性的听从命令身体便向聚义厅里面转,而忘了脚下此时正在走向另一个方向,于是这半大老头儿当场华丽丽的摔倒了。
    可是现在的老于已经顾不上这些了,摔倒之后飞快的爬了起来,冲进大厅双手抱拳:“臣,于志宁,见过……”
    不等于志宁把话说完,李渊已经狠狠瞪了他一眼:“闭嘴,过来陪老夫喝酒!”
    “呃……,喏!”
    于志宁此时脑子里面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为什么太上皇会在这里,为什么太上皇会在这里。
    如果太上皇在这里,那么大安宫的又是谁?难道是妖怪变的?不可能啊,皇帝总不能把自己的爹认错吧?
    可如果大安宫的那位是真的,眼前这位又是谁?总不会太上皇会分身术吧?
    可怜的于志宁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脑子会有不够用的时候,甚至就算是砸烂他的脑袋,他也想不出来,自己会在这样的情况下见到李渊,这简直就是……。
    就是什么于志宁想不出来,反正他觉得这事儿不是一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