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说的可是真的?”
    “若有半句谎言愿受千刀万剐。”裴行俭正色保证道。
    跟着高建武的太监这个时候也不牛逼了,诚惶诚恐的说道:“这,这怎么可能,陛下,这怎么可能,莫离支大人不是,不是失踪了么。”
    “失踪……,对!”高建武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转头对裴行俭说道:“裴行俭,泉盖苏文不是去你们大唐出使的时候失踪了么,怎么可能又出现了,还干出剌杀太上皇这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裴行俭见已经把高建武吓住了,微微一笑说道:“陛下不必紧张,天可汗陛下并没有想过追究这件事情,而且先生在将泉盖苏文擒住的时候同样也没有表示出他是受了您的命令。”
    “哦,那就好,那就好。”高建武大大松了一口气,重新坐回刚刚的位置。
    有一个强大的邻居其实说起来并不是什么好事,素来心有大志的高建武不得不把大部分的心思都放在防备自己强大的邻居身上,为此他不惜动用本就不怎么充裕的国库,不顾百姓死活的修建长达一千四百余里的长城。
    所以当裴行俭说出泉盖苏文干了什么的时候,高建武几乎被吓丢了三魂七魄,再也不问裴行俭为何说他对高句丽局势掌控力不够了。
    裴行俭不为己甚,掌握了主动之后,严肃的说道:“陛下,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大唐与高句丽一衣带水,互相为邦,有责任也有义务来帮助贵国,让您可以重掌权势,也让高句丽百姓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
    过了片刻,高建武从刚刚的震惊中恢复了一些,用不那么确定的语气说道:“唔,那照你这么说,你是为了朕好?”
    “陛下,草民其实只想提醒您一句话。”裴行俭发现高建武还在犹豫,深吸一口气,一字一顿的说道:“您要当心养虎为患啊。”
    高建武皱了皱眉,他当然清楚养虎为患的道理,可相比于国内的五部褥萨,一个强大的大唐更让他觉得头疼,因为他绝不相信李慕云会那么好心,专门派人来到高句丽,帮他取得对高句丽掌控。
    可是老话说的好,宁给外敌,不予家奴,李慕云来到高句丽做生意固然是为了大唐的利益,但细思之下,反正眼下的大唐已经不是高句丽能够对付的了,就算是再加大一些又能如何?虱子多了不咬而已。
    但对于高句丽国内的情况可就不一样了,五部褥萨已经出了个尾大不掉的泉氏,如果再出现另外一个,估计他这个皇帝就会被彻底架空了吧。
    正所谓两害相较取其轻,同样的生意,如果得到的利润相同,高建武认为这钱被大唐赚走似乎真的比被自己人赚走要强上许多。
    想到这里,高建武终于是下定决心,咳了一声对裴行俭说道:“也罢,既然这样,你就试试吧,回头朕会派平阳王与你商谈此事。”
    “是,谢陛下恩典!”裴行俭目的达到,起身告辞。
    望着他离开的背影,高建武身边的太监不无担心的说道:“陛下既然不想做这次生意,为什么还要与他合作呢?不如……”太监一边说,一边比了个杀头的手势。
    “你懂什么,如果此人在进入高句丽之前朕就直接将他赶出去,这生意便也就做不成了,但现在此人已经联系过几乎半数的权贵,想必好许也许出去不少,这个时候再想阻止已经来不及了,强行赶他走倒不如先虚与委蛇与他支应着,将来若是有一天发现生意真的赚钱,大不了再收回来也就是了。”
    太监眼珠子转了几圈,奉承道:“陛下英明!”
    高建武阴沉着脸,不屑的哼了一声:“哼,这天下人都当朕是傻子,那朕就当回傻子又如何,眼下先让他们先折腾着,早晚朕会连本带利统统拿回来。”
    不得不说,高建武的想法真的很美妙,先让裴行俭在高句丽做生意,等到生意做大时机成熟,找机会将其赶出高句丽,到时候他的那些股份便成了高建武自己的。
    相信到时候就算是李慕云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也只能干看着,毕竟他不能左右大唐皇帝为了几个小钱来高句丽开战。
    而相对来说,到了那个时候,他高建武已经完成了布局,再加上大量的钱财在手,便可以将高句丽彻底整合成铁板一块,再也不必担心任何人。
    但事情真的那么简单么?如果裴行俭真是来高句丽做生意的,估计他这个计划或许真的有可能成功。
    可现实情况却是裴行俭并不是真正来做生意的,他的到来只是一个惊天骗局,一个由整个大唐所有世家、勋贵们共同参与的骗局。
    所以高建武从一开始就判断错了形势,自以为掌握着一切,却不知道自己正在落入别人的圈套之中。
    三月的大唐长安,草长莺飞,百姓辛勤劳作,官员勤勤恳恳,只有那些纨绔二代们一天到晚游手好闲的到处晃荡。
    李慕云在隐匿了一个春天之后,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什么?养鱼?”万年县令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在长安待了这么多年,他自认见识了不少东西,但养鱼这事儿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李慕云翘着二郎腿,好整以暇的点点头:“不错,养鱼,咱们县带个头,好好弄一下,等到了年底,估计你的位置就能动一动了。”

第六九八章 有水就有鱼(上)
    万年县令的心里一阵激动,凭良心说,现在升不升官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能离开这里最好,哪怕是降职也可以,那样至少可以在告老之前平平安安的退下去。
    贞观年间的官场虽然还算是平静,但倾轧的现象也是常有的,所以当官的时候飞的多高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平安落地。
    想到这里,万年县令老唐嘬着牙花子说道:“王爷,不是下官不按您的要求去办,实在是这事儿不好推啊,万一出了问题只怕就不好收场了。”
    “老唐啊,你这人怎么就不开窍呢。”李慕云换了一个坐姿,语重心长的对万年县令说道:“陛下把你放在万年县,为的是什么?难道只是保一方平安?你在任三年,难就真的就想这样一事无成的退下去?”
    唐县令眼中闪过一抹挣扎,叹了口气说道:“王爷,下官何尝不想干一翻事业,可是您要知道,这里是万年县,天子脚下,求的就是一个‘稳’字,若是万一操作不当,引起民变怕是不知多少人会被牵连。”
    从某些方面来说,唐县令这话说的并没什么错,平时在地方上可能五品官已经可以做到主政一方,说一不二的。
    但在长安这个王爷满地走,三品不如狗的地界,五品官还真就什么都不是,那么多双眼睛在上面盯着,想要干出一点成绩任何其艰难,能在这个位置上任职三年其实已经很了不起了,想要出人头地几乎不可能。
    李慕云感同身受的点点头:“是啊,前世作恶,今世为官;恶贯满盈,今附城郭。”
    瞬间,唐县令老脸变的铁青,不管怎么想都觉得李慕云这家伙是在骂人,但还没等他开口,却听某人又继续说道:“老唐,我知道你觉得我是在骂你,不过说老实话,我是在可怜你,你说你这老头儿运气要差到什么程度,才会在长安任县令。”
    在古代,府城所在地的县令一般是最作的,因为顶头上司就在上面盯着,不管干什么只要上面一句话,就算是作对了,那也是错的。
    所以那些当官的总是自嘲,在府城当县令的人一前是前世恶贯满盈,所以这一生才会受这么大的罪。
    而李慕云面前的老唐,不光是在府城当县令,而且还是在都城当县令,若是按照那套自嘲用的理论,岂不是前一世比恶贯满盈还要可恶。
    但是就算知道了李慕云在骂自己又能如何呢,官大一级压死人,老唐又早已经过了争强好胜的年纪,生了一会儿气之后只能不了了之,端起桌上的茶水,摆出送客的姿态。
    然而唐县令最终还是低估了李慕云的面皮,只见这货像是根本没有看出他的意思一般,同样端起茶水慢慢的吸溜着,时不时还咂么一下嘴,吐掉嘴里的碎茶叶。
    好半晌,唐县令发现似乎自己不开口是不行了,于是深吸一口气道:“王爷,下官实话说了吧,您别看咱们县离渭河很近,可是这鱼真养不得。”
    “为什么?给我一个理由。”扯到正事,李慕云放下手里的茶盏。
    “您想啊,那渭河是活水,用来养鱼若是跑了怎么办,咱们总不能把鱼栓在河边养吧?退一万步说,就算是让百姓用缸来养鱼,那又得多少口缸?光是这份投入就不是一个小数,县里根本不可能出这份钱,而让百姓来出钱……这个更不可能了。”
    唐县令一口气把自己憋在肚子里的话全都说了出来,听天由命般看着李慕云,似乎在等着他恼羞成怒之后大发雷霆,毕竟作为下级,如此不给上级面子,直接打脸的举动实在有些过份。
    可是唐县令没想到的是,李慕云却是一脸玩味的看着他,突然叹了口气道:“果然百无一用是书生,老唐,你真是太让我失望了。”
    “原闻其详!”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李慕云拿话挤兑,唐县令就算是泥人也有三分土气。
    李慕云好像很喜欢看唐县令欲语还休的样子,故意逗他道:“是谁告诉你养鱼一定要在河里?又是谁告诉你要在缸里?”
    唐县令梗着脖子:“难道不是么?难不成王爷还能把鱼种在地里不成?”
    “便是种到地里又如何?你没有种过,怎么知道长不出来。”
    “鱼离开水就死了。”
    “那就多浇点水。”
    “王爷,你不要无理取闹。”
    “老唐,你也不要一意孤行。”
    说着说着,李慕云与唐县令的火气都上来了,斗鸡一样瞪着对方,寸步不让。
    而就在两人各持已见,互不相让的时候,唐县令的老婆带着几个丫鬟出现在房间门口,见到他们的样子,连忙上前劝道:“哎哟,老爷,您这是怎么了?怎么跟王爷吵起来了,你,你还不快点跟王爷道歉。”
    李慕云看到唐夫人身后跟着的那些丫鬟各自托着食盒,知道是给自己的她是来布置午膳的,于是笑着起身施礼道:“嫂夫人,不碍的,我与唐县令只是意见有些不统一,并不是在吵架。”
    唐县令的夫人一边还礼,一边连连摆手“王爷,使不得,使不得,妾身何德何能,当不得您的礼。”
    李慕云笑着说道:“嫂夫人,我这次可不是以王爷的身份来找老唐的,所以啊,您就把我看成唐县令的忘年交,当成一个小老弟就行,千万别跟我客气。”
    李慕云以太上皇义子的身份,与一个五品县令平辈论交,其实说来是给老唐面子,唐夫人在长安城混了这么多年,如何能不知道,当下回头瞪了一眼自家老头子:“你个老东西,越活越回去了是吧?”
    唐县令这个时候也不好再与李慕云斗气,起身对他施了一礼道:“刚刚是下官失礼在先,还请王爷莫怪。”
    李慕云并没有让唐县令把礼行完,直接上前拉住他:“如果怪你,老子早就拍屁股走人了,还能跟你这老家伙磨叽?!”
    唐县令被李慕云说的哭也不是笑也不是,最后只能拱手道:“王爷有什么高见,不如说来听听,也让我这老书生也长点见识。”

第六九九章 有水就有鱼(下)
    因为唐夫人的出现,使得房间里的气氛缓和了一些,再次坐下之后,李慕云感慨的叹了口气道:“老唐,从主观上讲我佩服你能坚持自己的观点。”
    唐县令也是老油条了,如何听不出李慕云话里有话,当下也不理会在一边猛递眼色的老婆,直接说道:“既然如此,想必王爷一定还有其它立场吧?”
    “当然。”李慕云点点头,语气虽然没有刚刚那么重,但依旧很犀利:“不过也正是你这样的坚持,让治下的百姓跟着你受尽了无数的委屈。”
    唐县令没有说话,就那么静静的看着李慕云,眼中闪动着愠怒,像是在等着他把话说完。
    李慕云倒也没跟他客气,继续说道:“之所以我会这样说,就是因为你的倔强,你的书生意气,明明错了却不知道悔改,凭着自以为是的一腔热血,却不知你的好心到了最后却成为百姓谋求更好生活的绊脚石。”
    “王爷,您这话说的似乎过了吧?”唐县令终于还是忍不住心中的怒火,直言顶撞道。
    “过了么?只怕未必!你治下的万县固然是以稳为上,但你想过没有,既然万年县在长安治下,而长安又是咱大唐的国都,那么你的万年县是不是应该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
    “难道现在的万年县起不到榜样的做用么?本官治下百姓安居乐业……”
    “那是你的看法,并不是所有人的看法,如果你一直把目光放在好的地方,只想看着自己的成绩,那么你永远都不会看到民间的疾苦,永远都不知道百姓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李慕云与唐县令之间的火气越来越大,犀利的言词让唐县令的老脸青一阵红一阵。
    但唐县令却不得不承认李慕云那些话从某些方面来说是对的,趋吉避凶本就是人正常的反正,只盯着自己以往的成绩,努力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在基层官员中几乎成为常态。
    没有人喜欢尝试新政策,因为新的代表着不确定,代表着风险,代表着十年寒窗苦读很可能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败而白白浪费。
    良久,老唐头儿似乎想通了什么,自嘲的笑着说道:“王爷,不怕实话跟你说,并不是很个人都有一个强大的靠山,有些时候您能折腾得起,可是我们这些人折腾不起,一失足成千古恨,一步走错了,不仅自己万劫不复,甚至还会连累到家人。”
    “老爷……”唐夫人觉得自家老头子这话说的有些戳人心窝子了,连忙想要制止,但话未说完就听李慕云已经开口:“姓唐的,我只问你一句话,是你屁股下面的位置重要,还是这天下的芸芸众生重要,你拍着自己的良心,想想你当初的志向,老老实实的回答我。”
    像是知道唐县令根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李慕云只是微微一顿,便又继续说道:“我记得有人跟我说过,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五谷,你说老子有靠山,不错,老子的确有靠山,而且还很强大,但那又如何?老子有靠山你就没有?”
    “陛下说过,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你一心为民,那么你治下的百姓就是你最大的靠山,就算他们靠不住,难道老子也靠不住?只要你想为百姓办事,老子这个逍遥王难道还保不住你一个五品的县令?”
    这下唐县令词穷了,他不得不承认李慕云说的没有错,当官如何不能为百姓做主,为百姓谋福祉,那与一条咸鱼又有什么区别。
    回想当年,书生意气,少年英姿,踏入官场只想为天下百姓谋一太平,可是到了现在当初的壮志去了哪里?为什么会每天都想着平安落地?
    不知不觉间,唐县令将目光看向自己的老妻,发现老妻正含情脉脉的看着自己,眼中带着鼓励、安慰与支持。
    她并没有说话,但几十年的夫妻,唐县令只一眼就能看出老妻那个眼神的意思,她在鼓励自己不要忘记当初的抱负,在劝自己不要愧对自己的良心。
    罢了,罢了,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好说的,左右不过就是拼一把,成功了官升一级,光宗耀祖,失败了……大不了就是个流放,只希望面前的这个年轻人言出必践,不指望他能保下自己,只要能保下自己的妻儿便好。
    想到这里,唐县令眼中闪过一抹决然之然,慨然说道:“也罢,既然王爷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老夫就豁出这一次,陪着王爷你疯一回。”
    李慕云哭笑不得的揉着太阳穴:“哎我说老唐,你可别整这事儿啊,我只是让你动员百姓养鱼而已,又不是让你去造反,何必弄的跟上刑场一样。”
    唐县令没有接李慕云的茬,只是正色问道:“王爷你说要养鱼,不知能否告知下官,如何让百姓养鱼,鱼从何来?又要在什么地方养?”
    “鱼自然从河里来,捕捞之后待其产卵之后,将鱼苗投入水中便可。至于在什么地方养……有水便有鱼,怎么会没有地方养,实在不行就养在稻田里好了。”
    “什么?稻田里面养鱼?”不知为什么,唐县令突然觉得自己的脑袋快要保不住了。
    李慕云嘿嘿一笑:“稻田里为什么不能养鱼?蛤蟆都能在田里跑来跑去,鱼为什么不可以?所谓实践出真知,不养上一次,你怎么知道就养不活呢。”
    稻田养鱼的事情并不是没有过,事实上在后世的时候还有过很多这样的例子,为此很多地方还总经出了不少的经验。
    只不过李慕云并不知道那么多,他只是听说过稻田养鱼的事情,正好赶上前几天想要吃鱼便想起来了。
    于是他便过来找万年县唐县令,打算给自己封地里面百姓某个福利,结果不想这老头儿倔的跟驴似的,直扯了半天才算是把事情交待明白。
    而唐县令这个时候却根本不这样想,见李慕云一脸轻松满不在乎的样子,气咻咻的说道:“王爷,您这是儿戏,是对天下百姓不负责,你……。”

第七零零章 有热闹看了(上)
    “我咋了,跟你说了这么多,你怎么就听不明白呢!”李慕云的耐心终于是消磨殆尽了,跳起来叫道:“今儿不怕告诉你这老东西,鱼必须要养,就在稻田里面养,费用县里出,你这老家伙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
    唐县令倔强的认为李慕云是在胡说八道,猛的站起来针锋相对道:“王爷,你如此一意孤行,老夫,老夫要与你打御前官司!”
    “老子会怕?”李慕云梗着脖子叫嚣着,这还是他第一次遇到强项令,老唐这个油盐不进的家伙着实让他有些没有办法。
    不过话说回来,李慕云如果不是为了在整个京畿地区大力推广稻田养鱼的事情,这次完全没有必要来找唐县令,手握大把银钱的他只要把钱撒出去,会有很多百姓抢着来养,只是这样一来便失去了稻田养鱼真正的意义。
    ……
    皇宫大内,李二陛下正拿着《三国演义》的手抄本看的津津有味,享受着难得的平静。
    自从在上元节的时候听李慕云讲过一些《三国演义》中的段子,李二陛下觉得虽然与真实的历史不相符,但其中一些谋略却是很好的,所以在上元节过后索性让李慕云把所谓的《三国演义》抄下来,等到无事的时候用来消磨时间。
    不过悠闲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就在李世民看到火烧博望坡那一段,心中颇有些感慨的时候,太监老龙打断了他的思绪:“陛下,万年县令求见。”
    “万年县令?”李世民的目光并没有从书上离开,淡淡吩咐了一句:“他有什么事?”
    “好像是要弹劾逍遥王乱命。”太监老龙有些不大确定的答道。
    “什么?又是那小子?”李世民原本还想随意将唐县令给打发掉,但听了老龙的话忽然改了主意,放下手中的手抄本道:“传吧,朕想倒要看看,这个义弟又给朕惹了什么麻烦。”
    “诺!”老龙答应着,对门口一个小太监打了个眼色,很快那小太监便跑了出去,毕竟唐县令在朝中的地位实在有些低,根本不值得老龙亲自出面。
    时间不大,唐县令已经在小太监的引领下到了李二的书房,大礼拜见之后,不等皇帝开口,主动说道:“陛下,臣是来告状的。”
    “呵呵,朕已经知道你是来告状的了。”李世民看着大义凛然的唐县令,笑着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张椅子让他坐下,同时对他说道:“不过你确定能告得赢么?”
    唐县令一副豁出去的样子,看了椅子一眼并没有过去坐下,反正梗着脖子道:“陛下,臣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只求陛下能为万年县百姓主持公道。”
    李二虽然已经知道这唐县令是来告李慕云的,但却没有想过会有这么大的罪过,闻言愣了一下,若有所思的想了想才问道:“万年县,你可是受了什么人的指使?”
    “陛下,臣,臣以人格担保,这次绝对不是受人指使,实在是逍遥王太过蛮横,竟然要臣下令,在全县养鱼,而且,而且还是在稻田里养鱼。陛下,我们都知道鱼是离不开水的,稻田里那一点点水怎么可能养得了鱼,这,这不是乱命是什么。”
    “嘶……”李世民深深吸了口气,手指在桌上轻轻叩着。
    稻田养鱼,就算是他见多识广也是第一次听说,如果不是李慕云那家伙经常会干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最后还人成功的话,他必然会与唐县令有相同的想法。
    可尽管如此,李世民依旧有些不大确定稻田里真的能养鱼,毕竟那水太浅了,似乎并不适合鱼在里面生活。
    良久,李世民最终决定还是决定相信李慕云一次,毕竟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这家伙很少会出错,更重要的是如果真的能够成功,对大唐的百姓来说也是一件好事,至少鱼也能当成副食品不是,就算百姓自己不吃,也可以拿去卖钱换东西。
    想到这里,伟大的皇帝陛下清了清嗓子道:“万年县,此事你可核实过?确定稻田里真的不能养鱼?”
    “这,这道不曾。”老唐顿了顿,立刻又辩解道:“可是陛下,我们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鱼只能活在河里……。”
    “万年县,没有经过核实的事情你又如何能够确定不可行呢?鱼的确是活在河里的,但是谁又能确定它不能在稻田里活着?”
    这下,唐县令没话说了,心中涌自一阵悲哀,看来这李慕云果然还是靠山够强大,可怜自己一个小小的五品县令根本斗不过他,与其继续在万年县当官还不如直接告老还乡。
    失望之极的唐县令终于还是决定提前退休了,在短暂的沉默之后,对着李二深深拜倒:“陛下,臣,年老体迈,请求告老。”
    “万年县,起来吧,朕是不会答应你这个要求的。”李世民不动声色的看了眼唐县令,一句话将他的心再次打落深渊,可就在他极度失望的时候,却听李二再次说道:“朕认为这次的事情你可以回去找一块官田试一试,若是真的养不得鱼,朕便按照你的意思,处置李慕云,如何?”
    不得不说,能得到李二如此保证实在让唐县令有些意外,猛的从地上抬起头问道:“陛下,此言当真?”
    “君无戏言!”李二笑着说道。
    “好,臣现在就回去试验。”唐县令三、两下从地上爬起来,拍着胸口保证道:“陛下请放心,臣一定会亲自证明稻田里养不得鱼。”
    李世民微微摇了摇头,有些怜悯的看了唐县令一眼道:“万年县,你可不要怪朕没有提醒,那李慕云如果没有一定把握,他绝对不会说出这样的建议,所以,万一你将来证明了稻田养鱼可以行的话,诬告的罪名可不是你能承担得起的。”
    唐县令无比确定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尽管李二已经在提醒他,但还是义无反顾的说道:“陛下,若稻田真的可以养鱼,臣甘愿受罚。”

第七零一章 有热闹看了(下)
    经过这么一折腾,李慕云再一次站到了风口浪尖之上,整个长安到处都流传着稻田养鱼这个看似十分扯蛋的消息。
    对此,李慕云的态度就是一个:置若罔闻!
    而万年县唐县令则赌着气,命令手下衙役开出了一块大约十亩的官田,一番操作之后种上稻种,只等半个月后,根扎的深了,这才决定投放鱼苗。
    说是鱼苗,其实就是从渭河里面捕上来的一些小鱼而已,主要包括草鱼、莲鱼,鲫鱼、鲤鱼等等。
    这些鱼被一口口大缸装着,摆在地头,数十个衙役威风凛凛的排成一排在缸边站着,目不斜视的等候着命令。
    在试验田的另一边,李二带着几个重臣坐在黄罗伞盖下面,一边聊着天气,一边看着热闹,李慕云则在不远处蹲着,与苏婉晴和长乐聊的不亦乐乎,样上去毫不担心自己会失败。
    一个简单的赌约而已,在场的大佬们没有一个会在乎其中的输赢,他们来的目的只是看热闹。
    但李慕云如此放松的表现着实让李二看不下去,拉着两个妹子卿卿我我也就罢了,为毛还要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呢,如此让他这个未来老丈人的面子往哪里放!
    越想越生气,索性李二也不聊天了,站起走到李慕云身边,在他屁股上用力踢了一脚:“臭小子,给朕起来!”
    李慕云险些被这一脚给踢进水田里面,回头发现是李二,立刻换上一副笑脸问道:“呃,皇兄,啥事儿?”
    李世民直言不讳,理直气壮的说道:“没事,就是心情不好,看你不顺眼!”
    瞬间,李慕云的表情纠结了,眨巴着眼睛无辜的说道:“皇兄,您就别跟臣弟开玩笑,我又没招惹你,有啥看我不顺眼的。”
    李二哼了一声,目光看向不远处正在准备投放鱼苗的衙役,信口问道:“你就那么有信心?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李慕云有些郁闷的耸耸肩,对着正在偷笑的长乐和苏婉晴做了个鬼脸,这才换上忧国忧民的神情说道:“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怎么可能会有成功,我个人一时的名声来换取百姓日后的额外收入……值了。”
    李二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你小子竟然会有这样的想法?”
    李慕云被看的有些不乐意了,踢着脚下的石子说道:“皇兄,您这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人,是对我有偏见。虽然我这人有些时候办事不太靠谱,可哪一次不是为咱大唐百姓谋福利,这么多年下来就算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我……。”
    眼见李慕云大有滔滔不绝的意思,李二连忙摆手:“行行行,你有功成了吧,朕承认刚刚说错了。”
    “嘿嘿,皇兄虚怀若谷,臣弟佩服。”李慕云嬉皮笑脸的接了一句,末了还得意的看了长乐她们一眼,换来女孩们掩口轻笑,以及屁股上的另一脚。
    一脚过后,李世民不无威胁的瞪着李慕云:“当着朕的面就敢调戏朕的女儿,你小子有没有把朕放在眼里。”
    “那个……”被抓住现形李慕云也有些尴尬,半晌也没有想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女孩们则嘻嘻哈哈的跑远了。
    “李慕云,你小子到底在玩儿什么花样,不是说合伙去高句丽做生意么?怎么没消息了!”程咬金不知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一颗大头探过来,黑脸几乎贴到李慕云的脸。
    “是啊,老夫等人也等着发财呢,你小子可别半途而废。”长孙无忌这个时候也走了过来,大腹便便的样子,看着就像是有了七、八个月的身孕。
    被老货们围住的李慕云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都特么是一群想钱想疯了的,也不想想钱是不是真的那么好赚。
    最后还是李二给他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