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门生大多是一些读书人,虽然名声并不怎么大,但在编纂工作中做一些打杂的事情还是可以的,从某些方面来说等于是减轻了孔颖达他们这一帮老家伙的劳动量。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李泰的那些手下正好可以借着编纂辞点找到崭露头角的机会,说来也可以算是魏王殿下为自己的门生找到了一个升官的路子。
李世民只是稍微犹豫了一下,便点点头算是认可了李慕云的提议:“既然有你这个发起人替青雀说情,那就让他加入吧,不过青雀虽然可以加入,但却要听从孔颖达的安排,若敢擅作主张,就让他自己退出。”
李慕云记下李二的吩咐:“诺,皇兄放心,臣弟一定把话带到。”
敲定了李泰的事情之后,李世民再次开口道:“好了,说说你的第二件事吧。”
“呃……,是这样啊……”相比于李泰的问题,这次李慕云小心了许多,费劲巴啦的组织了一下语言问道:“臣弟听说河南道今年受了霜灾,粮食大量减产?”
李世民没有任何犹豫的点头道:“不错,确有此事。”
李慕云又问道:“那个,皇兄,那河南道是不是会有大量灾民?”
李世民面色微沉,不置可否道:“你待如何?”
李慕云生怕李二有什么误会,连连摆手道:“,没,没想如何,就是……,就是想跟皇兄借点人手使使,反正那些灾民也没什么好去处,不如去我那里帮我干点活儿,您看怎么样?”
不得不说,这还真是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李世民刚刚还在为那些灾民的事情发愁,结果没想到,派出去传召房玄龄、长孙无忌前来议事的太监还没回来,这边就有人主动跳出来接盘了。
第六五九章 李大善人(中)
“这个事情嘛……”刚刚赶到了房玄龄暗中瞥了一眼李世民,察言观色之下发出一连串为难的啧啧声。
“这个事情咋回事,我说房大人,您倒是往下说啊。”看着摇头晃脑的房老头儿,李慕云急的火上房。
房玄龄见时机差不多了,这才有些为难的说道:“按说这事儿不是不行,可是郡王你也知道,灾民不好控制啊,若是出了什么乱子,却是如何是好?”
李慕云想了半天也没有想明白房玄龄所说的‘乱子’是什么,于是抽着鼻子问道:“怎么可能出乱子,灾民那活不下去了才会举家逃难,我用他们干活儿,给他们钱,凭啥闹事?”
“给钱?”李世民坐正了身体:“给多少钱?”
“一个壮劳力每月二百文,老弱如果能干些力所能及的,一个月五十文。”李慕云有些心虚,相比于收入,他报出来的价钱几乎就是压榨。
不过就算这样,房玄龄等人还是勃然变色,断然说道:“不行,这绝对不行!”
李慕云被吓了一跳,缩着脖子试探道:“那,那再涨一半?”
“涨个屁,给朕降,降到原来的一半!”李世民几乎是拍着桌子在吼。
长孙无忌叹了口气,无奈说道:“慕云啊,我说这段时间怎么工人这么难雇,敢情是你小子在抬价,你这样是不行的,乱了行情最后只能大家都没有钱赚。”
李慕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怔怔看着长孙无忌,脑子里只有三个字:资本家!
房玄龄又在另一边连连咋舌,摇头苦叹:“郡王,你这价钱给的着实有些高了,你有没有算过,按照你给出的价格,一个五口之家,每月会有多少收入?”
说到这里,老房头儿伸出一个巴掌:“五百文往上,那可是五百文往上啊,从军入伍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收入,耕作更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收入,如果百姓全都按照这个价格进城务工,怕是乡下便没人会种地了,这是误国啊!”
李慕云眨巴着眼睛,看了看一脸怒容的李二,又看看痛心疾首的房玄龄,最后看向长孙无忌道:“那,长孙大人,你觉着给多少划算?”
“至少也要降到你原本价格的一半,否则必然伤及国本。”长孙无忌无比自信的说道。
“不可能吧?有没有这么严重?不是百姓手里的钱越多越好么?”李慕云郁闷的抱着脑袋,试图再挣扎一下。
李世民哼了一声,恨其不争的说道:“怎么可能不严重,百姓又不是傻子,到你那里务工比在家里种地赚的还多,谁还会种地,不如都去务工好了,这是最正常的逻辑。”
逻辑?说到逻辑,李慕云想到了一个问题,于是想都没想便说道:“皇兄,我能问一个问题么?”
“问!”李世民心情不错,大手一挥算是准了。
虽然李慕云刚刚所说的雇佣价格有些高,但却不失为解决灾后流民的好办法,等于为李二解决了眼下最大的困难。
经过李二的允许,李慕云清了清嗓子,用并不怎么确定的语气说道:“皇兄,几位大人,我想问的是,如果诸位独自在一条无人的路上发现地上有一块银子和一块金子,你们会捡哪一个?”
李慕云刚刚说完,李二原本的好心情就变成了多云,怒声道:“废话,当然是金子,你以为朕是傻的么?!这算是什么问题!”
李慕云没说话,转头看向房玄龄,房老头儿深以为然的点点头,再看长孙无忌和魏征,两人亦是点头称是。
完了,敢情这就是李二的逻辑!李慕云无比失望的在自己额头上拍了一下,郁闷的说道:“皇兄,你确定没想过把两个都捡起来?”
“朕……”李二瞬间僵住,喃喃道:“还可以两个都捡?”
“当然,路上一个人都没有,为什么不两个都捡起来?”李慕云‘耿直’的继续问道。
“这……”房玄龄、魏征等人面面相觑,同时无言以对。
倒是长孙无忌最早回过神来,有些不悦道:“你刚刚不是问的捡哪一个么,那回答自然是捡金子,如果在路上真的有金子和银子,那当然是全都捡起来。”
“是啊,我刚刚的确是这样说的。”李慕云点点头,突然话锋一转道:“可是同样的道理,百姓耕作只需要春秋两季,夏天只要间隔着除草便可以了,这好像并不耽误他们务工吧?是什么理由让几位大人认为百姓会因为务工就不种田了呢?”
是啊,这好像与刚刚捡金子是同样的一个问题,耕作并不需要百姓每天都在田地里面忙碌,似乎忙碌过后他们还有很多空闲时间。
这样的话,就等于百姓一年赚了两份儿钱,只要不是傻子一般来说都会两样一起选。
好特么尴尬,伟大的李二陛下一时竟无言以对,看了眼长孙无忌,发现自己的这个舅兄似乎也在纠结这个问题,再看看房玄龄,结果宰相大人同样也是一脸茫然,那样子好像是在怀疑人生。
偏偏李慕云这货也是个没眼色的,见众人无语,又再次问道:“皇兄,您说呢?”
“唔,此事,此事容后再议,还是先说说你的事情吧。”李世民机智的转移了话题,语气沉重的说道:“你想要雇佣多少人?”
李慕云用一副来者不拒的表情说道:道:“人数自然越多越好,您也知道,我那边总是有干不完的活儿。”
尴尬中的李二用最快的速度拍板道:“也好,那这次的灾民便由你来处置,不过你最好不要搞出什么乱子,若是误了工钱,引起百姓闹事,别怪朕打折你的腿。”
李慕云乐的眉开眼笑:“诺!臣弟谢过皇兄,臣弟告退。”
作为大唐有数的财神爷之一,李慕云才不会在乎百姓的那几个小钱,而且羊毛出在狗身上,大不了以后等地产生意走上正轨再从朝中那些大佬身上赚回来好了。
做着发财的美梦,李慕云脚下像是踩着一团棉花,忽忽悠悠便离开了皇宫。
而在他离开以后,李二的书房中依旧进行着讨论。
“真的可以金子和银子一起捡么?”
“可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啊。”
“同样提钱财,不必分得那么清楚吧!”
几位大佬被一个简单的脑筋急转弯弄的头晕脑胀,一副云深不知处的样子,最后还是皇帝陛下首先发现问题:“刚刚那小子怎么回答的?雇佣工人的钱他到底降下来了没有?”
“好像没有吧?”长孙无忌对钱财方面的事情比较敏感,回忆了一下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这个混球,等下次他再过来,朕非打折他的腿不可!”李二闻言在桌上用力敲了一下,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不过皇帝陛下想要打折逍遥王的腿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可李慕云那家伙还不是好好的,天天该吃吃该喝喝,由此可见皇帝最多也就是发泄一下,才不会真的把这个得力手下如何。
李慕云从皇宫出来之后心情大好,坐着马车在城里转了一大圈,在日落前终于得瑟够了,决定打道回府。
可当他回到家门口的时候,顿时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车夫甚至来来回回在街上打量了好几遍才最终确定没有走错路。
只见王府之前已经站满了勋贵们带来的亲卫,门口的栓马桩已经不够用了,好几匹高头大马甚至栓到了石头狮子上。
而在府邸里面,阵阵吆喝之声传来,听着说不出的刺耳,其间还夹杂着兵器碰撞的声音。
这特么都什么跟什么?家里这是被抄了?抱着忐忑的心情,李慕云从马车里面出溜下来,走三步退两步的靠近大门。
“郡王回来了!”就在他距离大门还有十来步的时候,就看到一个比较眼熟的家伙如飞般跑进了自己家里,然后……,一群老货就从里面冲了出来。
程咬金打头,尉迟敬德第二,两个黑大个儿旋风般刮到李慕云面前,一左一右把他一架,直接拖进了他自己的家。
进了家之后,李慕云又有些傻眼,只见段志玄、苏烈、李君羡等等一系列去西域平叛的将领一个不落的全都窝在他的家中。
一坛坛的美酒被搬进全客厅,三、五堆的篝火分布院中,上面架着烤的半熟的牛羊,会客厅前面的空地上,程处默跟段瓒两个正呼呼喝喝打在一起。
这哪里还是王府,简直就特么是土匪窝好吧!
待进了会客厅,两个黑大个儿把李慕云往地上一戳,程咬金得意道:“还好俺老程速度快,否则就被这小子跑了。”
尉迟敬德见不得老程卖乖,撇嘴不屑道:“什么你速度快,明明老子比你快上一步!”
李慕云这个无语啊,心说这特么是老子的家,老子跑什么,为什么要跑?
不过,面对一群老兵痞,这话他只能放在心里,否则天知道这帮老货会不会一个激动把他家给砸了。
第六六零章 李大善人(下一)
“诸位!诸位!”李慕云从两个黑大个儿的包夹中挣扎出来,站在已经被搬空的会客厅中间,高举两手大声吆喝道:“诸位叔伯远道归来,小侄未曾远迎,今日……。”
李慕云一句话还没有吆喝完,一边的程咬金已经探过头来:“少来这套,这次俺们来找你小子可是求你来了。”
求人?这特么是求人?如果在不经过别人同意的情况下跑到别人家里来大吃大喝也能算是求人,大唐这求人的方式未免也太独特了一些。
而且如果真的可以,李慕云也真的很想找个机会,把今天到场的所有人都‘求’一遍。
“慕云啊,你不要误会,这次我们老哥儿几个也是真没办法了,这件事情好像只有你能解决。”段志玄到底还是老成一些,推桌而起,把李慕云从老程和尉迟的身边拉出来,不过那满嘴的酒气依旧熏的小李同志头晕脑胀。
不过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能好好说话不容易,李慕云也就不计较那么多了,苦着脸问道:“段叔,你们这是啥事儿啊?在大唐还有你们解决不了的事?”
老段叹了口气道:“伤兵!”
“伤兵?伤兵怎么了?”李慕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程咬金不知什么时候又从一边冒了出来:“怎么了?你小子的印刷坊里不是一直用的都是伤兵么,反正都是用,不如就用俺们的好了。”
李慕云眨眨眼睛,听了半天总算是大概搞清楚发生了什么。
敢情是这些老货在外面打了一仗,结果又多了不少的伤兵没办法处置,强行让他们退役回家等于是把他们推上绝路,不让他们回家军队里又不养闲人,左思右想便想到了李慕云的头上,琢磨着到他这里打打秋风,谁让李慕云把自己带去剑南道的那些伤兵都照顾的很好呢。
搞清楚了一切之后,李慕云也有些无奈,愁眉苦脸道:“我说诸位,你们这也太看得起我了,我那印刷坊一共才多大啊,你们这一回来就给我送了近三千人,我拿什么养他们啊?!”
程咬金见李慕云不肯答应,立刻开始犯浑,乜着眼睛嚷嚷道:“那老子不管,这事儿说什么你也得想想办法,他们也是为大唐流过血的,你不能让他们再丢了命吧?”
随着老程的话落,会客厅里安静了下来,一群杀坯面色不善的盯着李慕云。
“不是,我不是不管,我也想管,可是诸位想想,那可是三千残兵,放哪儿都是一股不小的势力,我现在都一脑门官司没有处理完,若是再养三千残兵,估计脑袋就要保不住了!”
李慕云试图再挣扎一下,努力把事情说的严重些,希望可以打消这帮人渣的想法。
但显然他估错了这帮家伙的脸皮,只见程咬金那老货想都没想便说道:“这有什么大不了的,最多俺去陛下那里给你讨一份手令,有了陛下的命令,老子看谁还敢找你麻烦。”
事情真的那么容易解决么?如果都是这样的话,政治倾轧又是从哪里发生的,李慕云看着无耻的程咬金几乎杀人的想法都有了。
奈何这帮人渣似乎早就商量好了,一个两个都拍着胸口保证着不会出问题。
最后老段甚至拉下脸来对李慕云说道:“郡王,老夫这辈子没求过什么人,不过这次算老夫求你帮帮忙,这三千残兵你可一定得管,否则不光是他们,就连他们的家人也都毁了。”
尉迟敬德这个时候也靠了过来,熊掌一样的巴掌拍在李慕云还没有彻底恢复的伤口上:“是啊小子,咱大唐但凡有一个比你还能赚钱的,老子们都不会来这里给你找麻烦,可问题是咱大唐没有这样的人,再说这三千残兵如果放在别人手里,老子们也不放心不是。”
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容不得李慕云再拒绝,尽管他心中十分不情愿,最后也只能点头:“好吧,人就交给我了,不过诸位可别忘了去陛下那里打声招呼,否则若是出了事,我还好说,你们那三千人可就麻烦了。”
“这你放心,绝对不会出问题。”程咬金胸脯拍的‘啪啪’直响,信誓旦旦的保证着。
便是这样,李慕云的手底下又平白多了三千人,只不过这三千人不是缺胳膊就是断腿,要不就是瞎了,聋了,完全不能当正常人使唤,如果再加上他将来准备召来干活的灾民,手下的工人一下子暴涨到一万多人。
一万多人啊,怎么也需要去找李二报备一下了,否则出了问题别说他李慕云,就是李渊也扛不住,所以李慕云在离开皇宫不足两个时辰之后,又再次出现在李世民面前。
而李二似乎早知道会发生什么,见他来了一点都不奇怪,好整以暇的品着茶水也不理他。
李慕云等了一会儿不见李二开口,只能尴尬的笑笑,凑上前去:“那个,皇兄,我,我又来了。”
李世民用鼻子嗯了一声:“唔,来了就好,用过晚膳了没有?没有的话在朕这里将就一下。”
想到捡金子问题,李慕云有些不知道如何开口,挣扎半天才吱吱唔唔的道:“那个,吃饭就不用了,我来吧,主要是想跟皇兄你商量点事儿。”
可李世民却不接他的话茬,只自顾自的问道:“真的不用了?”
“不用,真不用!”李慕云连连摆手。
李二很不讲究的摆摆手:“哦,那朕准备用膳了,你先回吧,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
李慕云这个时候也顾不得其它了,连声说道:“别,别啊,皇兄,我是真有事儿,真的!”
“有话就说,没屁就滚!”李二这个时候也终于装不下去了,瞪了李慕云一眼道。
“哎哎,哎!”李慕云点头哈腰的应承着,顿了顿才说道:“皇兄,是这样,段大将军和程大将军他们刚刚到臣弟家里去了,非要臣弟给三千残兵找个工作,您说这事儿可怎么弄啊?”
第六六一章 李大善人(下二)
之所以李慕云每次见到李二都狗腿之极,不是因为他不想‘硬’起来,而是实在‘硬’不起来。
大唐皇帝身上的气势那绝对不是一般人能比的,这就跟再牛的悍匪见到特种兵都哆嗦,再牛的刺头见到将军都低头的原困差不多,当然,二杆子例外。
所以,虽然说李慕云的心理素质还算不错,但李世民就是李世民,大唐帝国的当家大老板,面对这位的时候,就算是想牛他也牛不起来,传说中的王八之气死死的将这位胆大包天的前杀手彻底压制。
李世民显然早已经知道老程他们那批人的找算,不动声色的听李慕云打话说完,这才问道:“那你打算如何安排这些人?”
李慕云说道:“我不想要成么?要不您下道圣旨,不允许这样?”
李世民煞有其事的想了半天,最后摇摇头:“你的提议理论上是可以,但实际执行起来还是有些问题,毕竟你说的那些残兵已经不属于军伍,退役之后他们便是百姓,朕总不能下旨干预百姓如何自谋生路吧。”
李慕云显的很是无语,苦笑道:“那……,那是不是我就只能养着他们了?”
李世民给了李慕云一个赞赏的眼神,同时点头道:“理论上你可以给他们找些事情做,只要不给他们发武器就行。”
李慕云眼前一亮:“那养猪行么?”
李世民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什么?”
李慕云解释道:“哦,就是豕!”
看着一直对养猪痴心不改的李慕云,李世民用鼻子嗯了一声:“那朕管不着,不过朕不得不提醒你,百姓的购买力眼下可买不起那么多肉,如果你要养只怕会赔的血本无归。”
不想李慕云却得意的笑笑:“不会的,最多将来猪养好了,卖给朝中诸位大人,毕竟是为了那些残疾军人,大家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没理由可一个人霍霍,您说是吧!”
李世民有些无语,莫名还有些想笑,想到一年之后,自己手下那些大臣每家都摆着百来头生猪,那场面一定十分有趣。
不过,等李慕云走了之后,李二陛下又觉得事情有些不大对头,细思发现事情并不像李慕云说的那么简单,什么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其实就是扯蛋,如果那些勋贵把钱出了,又有他李慕云什么事?他何曾出过力?如果不从中赚差价都算这混蛋有良心。
想到这里,李二又开始替程咬金他们几个惋惜起来,可怜的老家伙,估计做梦也想不到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吧。
转眼又是两天过去,那些伤残的退役士兵开始分批到李慕云的庄子上报到,另外还有一批灾民看了贴在城门口的招工布告试着来到庄子上报名。
一个壮劳力每月两百文的收入已经远远超出百姓的想像力,更不要说老弱也有五十文,给出这个价钱如果不是主家别有所图,那就是在积德行善,用大善人称之绝对不算过份。
但这年头儿人心隔肚皮,受了灾的灾民正是人心惶惶的时候,对于这么高的工钱多少会有些顾忌,生怕其中有什么猫腻,所以只有很少一部分胆子大的跑到庄子上来。
不过李慕云却不管这些,本着来去自由的原则,对于来报名的他表示欢迎,而不来报名的他也不会主动找上门去。
倒是长安、万年两县的县令对这件事十分上心,为了保证辖区的稳定,所有衙役全体上街负责动员工作,以官府的名义担保,这次逍遥王府招工的事情绝对百分百靠谱,如果真的出了问题,会由县里负责赔偿。
那些赶到长安来的灾民初时还有些半信半疑,后来发现总在城外蹲着也不是个事儿,毕竟人总是要吃饭的,这天眼瞅着就要入冬,若是不找些事情做,估计就算不被饿死,也会被冻死。
古代的大唐虽然有政府救济这一说法,但自从李慕云把灾民的事情揽到自己头上之后,官府便将救济的事情放到了一边,半点米也没有放出来。
无奈之下余下的灾民只能选择去李慕云的庄子上干活,就算是火坑也只能往里跳,毕竟人总是要活着不是,就算每月的工钱不给兑现,至少也能混上一口吃的,一个住的地方。
可是当这些灾民报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的心态来到工地上的时候,所有人几乎都傻了。
只见骊山脚下的一大片空地上,矗立着一排排连在一起的青灰色建筑,在他们之前过来探路的那些同乡身上全都穿着干净而统一的衣服,站在唯一通向那些建筑的路边,身边放着一个又一个箩筐,箩筐里似乎放着很多的衣服,看颜色应该是与他们身上的衣服是同款。
“孙,孙老二,你们这是在干什么?”一个老头子在众多的‘先驱者’中找到一个熟人,凑上去打听道。
“老里正,工地上的活儿又重又脏,郡王怕大家弄脏了自己的衣服,特地准备了这些,让大家先换上。”孙老二的脸上洋溢着说不出的喜悦,说话的语气中甚至还带着得意,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就是郡王呢。
不过这老头子显然顾不上这些,用颤抖的双手从边上的箩筐里拿出一件衣服,放在手里看了半天,喃喃道:“这,这衣服可比老汉身上的干净多了,这,这……”
来自万年县衙的衙役是负责带路的,这个时候正好听到了老里正的话,凑过来笑着说道:“老里正,让你换你就换吧,逍遥王的府上规矩多,如果你们真的想要过好日子,那就照着规矩来,保证你们不吃亏。”
“唔唔”老里正不断点头答应着,片刻之后有些紧张的问道:“这位差大爷,这,这衣服该不会要钱吧?”
孙老二这个时候笑着插言道:“老里正,这您可说错了,这衣服是工作服,不要钱的,出工的时候大家统统都换上这样的衣服,一来耐脏,二来统一的着装也可以防止一些外人混进来。”
大唐标准,两百户为里,设里正。
这小老头儿在出来逃难之前便是里正的身份,说来在这些灾民中算是比较有身份和见识的一个,但就算如此,这老头子也有些接受不了还没有干活儿就发衣服的现实。
乡下人质朴的观念中,没干活就没有资格拿东家的东西,所以这衣服被他捧在手里是放下也不是,换到身上也不是,只一个劲的念叨:“这可怎么行,这可怎么行啊!”
而就在众多灾民有些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的时候,一个胖子带着两个人走到了近前,笑呵呵的对老里正说道:“这有什么行不行的,老人家,快点把衣服拿上,然后跟着他们去那边挑房子,二十个一间或者四户人家一间也可以,等安顿好了,就去吃饭!”
‘他们’指的自然是那些提前来到工地‘探路’的灾民,不过这个时候的他们已经没有了灾民的样子。
“这,这位大人……”老里正看着颇有些气势的胖子,一时间不知道应该如何称呼。
胖子这时候却摇摇手,岔开话题道:“您老今年高寿了啊?“
因为搞不清楚胖子的身份,老里正小心的回道:“老汉六十有七了。”
“哦,六十有七,不容易啊!”胖子叹了一声,接着道:“子女都在么?”
“哦,在,都在后面。”老里正一边点头,一边从后面叫出两个四十许的汉子道:“这是老汉两个不争气的儿子,女儿已经嫁到外乡去了,婆家还算不错,家里有些薄产,这次没有出来。”
“哦!”胖子点点头,又向人群里面扫了一眼,发现似乎只有面前这老头儿年龄最大,眼珠一转问道:“那你老可识字啊?”
老里正不知胖子要干什么,但说到识字底气倒是有些,沉声答道:“老汉少年时读过两年的县学,识得些字。”
胖子连连点头:“识字就好,既然识字,那你老就负责给这个人记录出工情况如何?”
“这……。”老里正有些犹豫,来之前他可是听县衙里的人说了,只有出工才给钱,年轻人每月两百文,老弱五十文,现在这胖子让他负责记录工作,这样一来岂不是没有钱了?
胖子见老头儿犹豫多少也明白他在顾虑什么,笑了笑说道:“老人家,你还是快点答应了吧,否则每月五百文的收入可就要被别人抢走喽。”
“五,五百,百文?!”老里正和他两个儿子眼珠子瞪的跟牛屎蛋子那么大,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胖子无比肯定的点点头:“对,您的这个工作责任重大,所以工钱也就多些,五百文,怎么样,你老可愿意啊?”
老里正飞快的点头:“愿意,老汉愿意啊!”
五百文一个月,每天只要负责记录出工的情况就行,这样的好事儿只要跟钱没有仇,傻子才不愿意。
而且再加上老里正的两个儿子和两个儿媳还有四个孙子孙女,这一家子一个月下来那可就是一贯多,这么高的收入几乎是从贫困一下跳到小康水平,若是不答应,只怕家里老祖宗都能气的从坟里跳出来。
第六六二章 下基层(上)
长安城这段时间可谓是小道消息满天飞,但若有人问最出名的是谁,所有人都会统一回答:李大善人。
是的,如果抛开大唐皇帝李世民不算的话,李慕云这段时间的确是有些炙手可热。
毕竟能够养起数千灾民靠的可不是上下嘴皮子一碰,那需要实打实的‘开元通宝’来说话,就算是不考虑每月的工钱会发多少,单单数千张嘴每天就要吃掉不知多少东西。
可就算这样,李慕云依旧没有罢休的意思,招收了那些灾民之后,又收了近四千的残疾军人,并且在骊山里面的一处不起眼的山坳里面建起好大一片建筑,给这些人居住。
当然,这些人也不是白吃白住,他们同样也要负责一些工作,比如:养猪。
长安城的猪崽几乎被逍遥王一次买光了,据民部的不完全统计,李慕云在小半个月的时间里,在长安以及周边收购了不下七千头猪崽,而且看情况似乎还没有停止的打算。
如果抛开利害关利不说,李慕云的举动的确让人佩服,在大唐比他有钱的人或许有,比他有势力的人或许也有,但是能有这么大手笔的人却只有他一个。
所以在百姓眼中,这位逍遥郡王就是善人而且还是大善人。
为了救济百姓,为了不让百姓心中有愧,竟然在大山里让他们挖一些完全没有任何用处的沟渠,以此来打消灾民心中的愧疚之情,让他们能够心安理得的过上好日子。
是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