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扑了下去。
霎时间,夜色下的瀑布边上,一片刀光剑影。
但仅仅三招过后,泉盖苏文就意识到自己的老命很可能要保不住了,对方虽然手中只有一柄长剑,但却犹如一条破水而出的蛟龙,辗转腾挪间招招不离要害,尽管他已经使出浑身解数,但身上却依旧多了一条口子。
实力上的差距不是拼命就能弥补的,电影电视中以弱胜强完全就是艺术手段,或是为了突现主人公,或是为了让打斗更加好看。
可实际拼命的时候,强就是强,弱就是弱,根本不会出现反败为胜的可能性。
就好短跑比赛,你跑的慢就是慢,绝无可能在最后关头越比你快的对手,就算是你对自己再狠,再给自己加油打气也不行。
转眼又是三招过去,泉盖苏文的刀已经被挑飞了两把,人也退到了瀑布的边上,两条腿上各有一条半尺长的口子,鲜血不断流出来,染红了脚下的地面。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还有一山高!生命的最后一刻,泉盖苏文很好奇自己为什么会有心思想这些东西。
但毫无疑问,不管他现在想的是什么,都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王大龙此刻正一步步的靠过来,大有斩尽杀绝之意。
“等等!”自问必死的泉盖苏文扭头看了一眼身后的瀑布,而后对王大龙说道:“你叫什么名字?可敢报上来?”
王大龙虽然停下了脚步,但却并没有回答,也不知是不屑回答还是不想回答。
泉盖苏文得不到答案,脸上露出一抹狰狞,纵身向后退了两步直接退到瀑布边上:“老子不会给你这个机会的,想拿老子人头去领赏,等下辈子吧!”
王大龙还是没有说话,只是又向前走了两步,将泉盖苏文逼到了一个退无可退的位置。
这下,泉盖苏文算是彻底死心了,怨毒的看着面前这个叫不出名字的绝世剑客,猛的大叫一声:“老子就是死也不会死在你的手中,老子不会放过你,做鬼也会缠着你!”叫罢,也不等王大龙反应,背对着瀑布一个纵跃跳了下去,眨眼便消失在无尽黑暗之中。
“呛啷”一声,立于瀑布边上的王大龙将手里的剑收入匣中,默默站在那里看着脚下的黑暗不知是在想些什么,直到天色微微泛起白光,林中传来阵阵鸟鸣,才陡然转身向秦岭之外走去。
泉盖苏文死了,他与李慕云的约定便结束了,算是替公孙兰还了那个混蛋的人情,自此天涯海角无处不可去,了无牵挂!
可王大龙不知道的是,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巧合,所以才会有天无绝人之路这个词的出现,就在他以为泉盖苏文已经死的不能再死的时候,瀑布下游的一处浅滩缓缓爬上来一个人,一个本应该死掉的人——泉盖苏文。
只是泉盖苏文虽然有力气从水里上来,但那也只是求生的本能而已,上岸之后走了两、三步便再也支持不住,一头栽到在浅滩边的乱石堆中。
老天终是待泉盖苏文不薄,十余丈的瀑布没有摔死他,给了他活命的机会,而在他随时都有可能被野兽吃掉的情况下,又为他安排了一个天使。
随着太阳渐渐升起,浅滩边上,走来一位提着鱼篓,扛着钓竿的老者,一个小女孩蹦蹦跳跳的围在老者的身边,看上去像是一对到瀑布附近钓鱼的祖孙。
不过今天似乎注定不是一个钓鱼的好日子,老少二人还没有走到浅滩边上,眼尖的小女孩便指着前面一个方向,惊讶的叫道:“爷爷,前面,前面好像有个人!”
“有人?什么人啊?”老者眯起眼睛,向前看了又看,但却没有发现任何人的影子。
“不是那边,是这边!”小女孩发现老者看错了方向,连忙上来拉着他换了一个方向:“就在河滩边上,趴在那里的那个。”
“唔,好像,好像还真是个人。”老者大概六十余岁,眼神有些不挤,又看了好久才有些不大确定的说道。
小女孩见自己爷爷似乎有过去看看的意思,连忙拉住他的衣襟,央求道:“爷爷,我,我怕,我,我们不要过去了好不好?”
结果那老头儿子却摇了摇头:“胡说,都是苦命的人,哪有见死不救的道理,你若是怕就先在这里等等,爷爷过去看看,若是还有救你就回去喊人!”
言罢,老头儿便将鱼竿和鱼篓交给小女孩,自己一个人小心翼翼的向泉盖苏文那边靠了过去,打算看看他还有没有救。
第四九九章 白眼狼
泉盖苏文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三天之后,衣服已经被换过,大腿和胸前缠着绷带,左臂上打着夹子,还没等他挣扎着坐起来,一阵胸口传来的剧痛便让他重身躺了回去。
而就在泉盖苏文痛苦的想要确定自己到底是死是活的时候,一个小女孩的声音传了过来:“太好了,你终于醒了,我去告诉爷爷!”
“蹬蹬……”一连串的脚步声以及门被拉开的‘嘎吱’声传来,一个瘦小的影子在泉盖苏文的余光中跑了出去。
看来自己是没有死,而且还命大的被人给救了,只是不知道救自己的是什么人,有什么样的目的,会不会是为了去官府领赏钱。躺在床上几乎一动不能动的泉盖苏文睁大眼睛看着自己身处的环境,想着一些自己的事情。
而就在他一头雾水,想要确定自己身在何方的时候,房门被打开的声音再次出来,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头子带着一个小女孩从外面走了进来。
“这位老丈,这里是什么地方?我,我这是怎么了?”泉盖苏文再次挣扎着想要起身,但却被老头子按住,急切间他用干涩的声音问道。
老头子看着泉盖苏文,见他似乎真的没有什么事了,这才缓缓说道:“这里是秦岭深入的无名峡谷,你是老汉我在溪边捡回来的,遇到你的时候你已经没了半条命,身上有五道刀伤,肋骨断了三根,左臂也断了。”
“原,原来是老丈救了在下!”泉盖苏文的眼中闪过一抹了然,深吸一口气,艰难的说道:“大恩不言谢,在下一条性命为老丈所救,伤好之后必有一报。”
老头子无所谓的摆了摆手:“算了算了,什么报不报的,不过是一点草药而已。大家都是被逼的没了活路才会进山,我看你这娃娃生的倒也是一表人材,想必是在外面得罪了什么人才逃进山的吧?”
泉盖苏文身上的刀伤骗不了人,如果硬要说自己是进山迷路被野兽追上绝路的话,不说别人,就连他自己都不相信。
况且瞒者瞒不识,老头子既然都已经大致上猜到他经历过什么,若是再不着边际的说谎只会引起更大的怀疑。
故而泉盖苏文在老头子的询问下苦笑了一声:“不瞒老丈,在下的确是在外面得罪了一些势力,被他们追着进了山,本想能够借着秦岭山高林密逃得一命,结果没想到最终却落得这般下场。”
泉盖苏文说的含糊,但老头子却因为自身的经历有了先入为主的念头,想当然的把他当成了受害的一方,颇为同情的点了点头:“唉,可怜的娃娃。罢了,你就先在老汉我这里养养伤,等伤养好了,再决定去留吧!”
“如此,多谢老丈了。”泉盖苏文强撑起一个笑脸,艰难的对老头子点了点头,本想再说些什么,但却因为伤势过重,失血过多,没有挺住,头一歪再次睡了过去。
……
时间流逝,转眼已经是半月之后,泉盖苏文身上的刀伤已经好的七七八八,扶着拐杖已经可以独自行动,对周围的环境也算是有了一些了解。
这是一个由前隋逃民组成的一个小村落,不过说是一个小村落也有些牵强,毕竟这里只有五户人家,老人小孩都算上,也就不到十五口人,青壮的话,只有两个十八、九岁的猎人兄弟可以算是村子里的顶梁柱。
就在泉盖苏文打量周围环境,盘算着如何离开的时间,小女孩蹦蹦跳跳的出现在他身后仰着头对他叫道:“白大叔,你怎么又出来啦,爷爷说你的伤还没有痊愈,还需要再休养一段时间呢。”
前段时间在老头子问起泉盖苏文名字的时候,他怕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不敢报出真名,所以谎称自己叫白苏文,故而小女孩才会叫他白大叔。
只是小女孩并不知道,她口中的白大叔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人,此时正计划着如何神不知鬼不觉的离开,被她打扰了思路之后眼中闪过一抹阴毒。
不过到底泉盖苏文还没有恢复,还要依靠村小女孩祖孙照顾,所以他眼中的阴毒之色只是一闪便又隐了下去,换上一副笑脸拍拍小女孩的头说道:“小灵儿,你怎么也一个人跑出来啦?当心有狼出来把你叼走!”
“灵儿不怕,灵儿有膀子哥保护,才不会有狼来欺负灵儿。”小女孩漂亮的大眼睛弯成月牙,俏皮的皱了皱鼻子。
泉盖苏文同样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将目光移向村口的方向,那里住着小女孩口中的膀子哥兄弟俩。
如果不是伤的太重,泉盖苏文相信那一对兄弟绝对不会是自己的对手,而他只要能够杀死那一对兄弟,这个村子便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拦他。
随着身体的一天天康复,泉盖苏文心中的厌气也越来越重,这个村子里的人必须全都死掉,自己还活着的消息无论如何也不能泄露出去。
大唐皇帝要死、高句丽的皇帝同样要死,还有那个该死的李慕云也不能留在这个世界上。
老天既然没有收走我泉盖苏文的命,那我泉盖苏文就一切要报复,报复所有人,杀光所有人,泉盖苏文暗暗对自己发誓,一遍又一遍提醒着自己,不要忘记这段时间在大唐的经历。
转眼,又是半月时间过去,泉盖苏文身上的伤已经好的七七八八,只有左臂和肋骨的骨折还没有痊愈,不过却并不影响他的行动能力。
就在一个下着小雨的夜晚,泉盖苏文悄悄从床上爬起来,摸索着来到了救了他的老头子的房间,顺着熟睡中老头子的呼吸声来到床边,翻手亮出短刀,一手按住老头子的嘴,用力在他的脖子上一划,鲜血喷涌而出。
小女孩在爷爷的挣扎中被惊醒,但还没等她看清周围的情况,口鼻已经被人按住,任她如何挣扎,也无法摆脱那双有力的大手,就在短短几个呼吸的功夫,小女孩祖孙二人已经双双被泉盖苏文这个狼心狗肺的东西残忍的杀死。
第五零零章 一镜难求
秦岭深处的小小村落常年无人到来,生存环境的艰苦使得每年都会有很多这样的小村消失在时间的长河。
但大自然的选择与人为的杀戮是不同的,泉盖苏文凶残、狡诈,又无担当,对救命恩人下手之狠毒丝毫没有任何犹豫,甚至在他那双灰暗的眼睛里都看不出一点点的怜悯。
夜色下,又是十余条人命消失于这个世间,很多人都死的不明不白,甚至到死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因为泉盖苏文相信曹操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
……
长安,半月前的那场大火早已经被人们所遗忘,在这个繁华的都市里,每天有很多事情发生,相比于一场火灾,城中哪位贵人又娶了一房小妾被大夫人赶去睡书房才是人们讨论的重点。
魏征这老头儿就是在这样一个‘平静’的日子里收到了一份来自长乐与李治的礼物。
“魏大人,这是逍遥王让我们转交给您的,逍遥王说,算是前段时间在太原时对您不敬的赔礼。”李治小大人一样捧着一个不大的小盒子,拦在老魏的面前,以学生之礼见之。
魏征以师礼还之,将小盒子接到手中不自觉的问道:“李慕云?他又以要搞什么事情?为什么他当时没有亲自拿来?”
李慕云一直是老魏的一块心病,这家伙行事不按常理出牌,总是剑走偏锋,虽然也是一心为大唐出力,但……但老魏就是看他不顺眼。
长乐见老魏一脸疑惑,似乎有不想收下的意思,连忙在旁边说道:“因为当时还礼物还在制作中,父皇离开的又仓促,所以逍遥王才等到了现在!而且此物据说对大人的视力很有帮助,可以让魏大人在读书时不用那么费力。”
“哦?这是……”听到盒子里的东西对视力有所帮助,魏征愣了一下,低头看了看手里的盒子,随手掀开了盖子,盒子里是一副金丝边的水晶眼镜,无色透明的镜片在阳光下晶莹剔透,显示着不凡的身价。
“逍遥王说这个叫近视镜,带上之后可以近视之症。”李治一脸期盼的看着老魏,似乎巴不得他马上戴上试试。
魏征这段时间也着实是被自己的近视眼给折腾的够呛,白天还好一些,一到晚上光线昏暗几乎与瞎子无异。故而听说这个什么近视镜可以改善视力,倒也没了拒绝的意思,轻轻从里面拿出来戴了起来。
水晶镜片贴近到眼睛,立刻感觉到了一股清凉,让老魏的精神一振,随之而来的清晰视觉更让他脚下有些发飘。
这是眼镜度数过大所引起的不适,会随着习惯慢慢减轻,李慕云曾经交待过这一点。
但老魏的注意力显然不在这一方面,脚下虽然在飘,但他却第一次看清了远处的东西,抬起衣袖,正常距离下细细的丝线都可以看的清清楚楚,这不禁让老魏激动的有些微微发抖。
多少次夜里像瞎子一样摸索着写奏折,写到头晕脑胀;多少次皇帝陛下将折子交下来让自己看的时候,要把脸几乎贴到折子上才能看得清楚;最重要的是,带上这东西终于可以看到清楚人了,以后再也不用为了避免认错人,见人不敢打招呼了。
天可怜见,在古代因为夜里光线不好的原因,凡是读书人哪个不是或多或少的有些近视眼,如果有了这近视镜,岂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清东西?再也不用把脑袋扎进书里去看字?!
一时间,老魏激动的老泪纵横,半晌才强自忍住,对着长乐与李治深深一礼:“谢过两位殿下,同时请代老臣谢谢逍遥王,就说他这份礼物老臣收下了,老臣替这天下芸芸众生感谢逍遥王这一善举,使我大唐的读书人今后再也不用受眼疾之困扰!”
长乐被魏征这一礼吓了一跳,连忙拉着李治闪到一边,连连摆手说道:“魏大人不必如此,此事乃……应该做的,应该做的!”
魏征可不是一般的阿谀之辈,此人性格用现在话说那就是犟鳖种,只有得到他认可的人或者事才会让他低头,除此之外,什么权力,什么钱财都无法让他把腰弯下半分。所以长乐与李治能得他这一礼足见珍贵,因为这代表了一份认可,而不是纯礼节性的那种拜见。
而就在长乐姐弟俩有些不知所措的时候,老魏已经直起了身子,带着一份好奇随口问道:“两位殿下,这近视镜逍遥王有没有说过值多少钱?”
李治嘴快,想都没想便说道:“大概五十贯吧!”
随着李治的声落,魏征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瞪起不大的眼睛:“多少?!”
“五,五十贯!”李治被瞪的连退数步,伸出一个巴掌,结结巴巴的说道。
“我,老夫……”魏征的手又开始抖了,不过这次不是激动,而是气的。
眼镜被他猛的摘下来,狠狠举起,但最后又犹豫着放下,捏在手中在原地转了几圈,喃喃自语道:“奸商,地地道道的奸商!”,心中刚刚对李慕云生出的那一丝丝好感转瞬间变的荡然无存。
而长乐与李治两个看着抖的跟筛糠一样的魏征,一边安排人叫太医过来,一边悄悄的溜走了。
小老头儿年纪有些大,万一抖个三长两短的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索性全都交给太医来处理好了,至于自己……三十六计走为上。
可正是因为这样,眼镜这东西也算是一炮打响,五十贯的价格对某些人来说遥不可及,可对另外一些人来说,那就是九牛一毛。
比如长孙无忌,比如各大世家的家主,比如那些富商等等等等。
可但是,但可是,眼镜的名声虽然闯出去了,但却有价无市,偌大长安城除了魏征有那么一副之外,再也没有见到第二副,有多少人提着钱满城转却找不到卖眼镜的地方。
而送出眼镜的长乐与李治这几天也变成了香饽饽,不断有人前来拜访,为的就是那眼镜的来源与渠道。
两人的舅舅长孙无忌甚至把价格抬到了五百贯,可最后却也是一镜难求!
第五零一章 都是眼镜惹的祸
这一日早朝,众臣上殿,问了圣安之后,所有人的目光都停在了魏征的脸上。
五十贯啊,那可是五十贯啊,就这么被那个老头儿顶在脸上!
李二的目光也盯在魏征的脸上,看的老魏满身的不自在,不过这眼镜的确是个好东西,带着之后看什么都是那么清晰,适应了之后眩晕感也不是那么强了。
“玄成啊,朕看你一直戴着那眼镜,此物可是真的有大用?”强大的好奇心驱使下,李世民终于还是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回陛下,带上此物之物臣觉得神清目明,简直就像换了一双眼睛一般!”魏征虽然对眼镜的价格耿耿于怀,但对其功效却没有丝毫的贬低。
“哦?当真如此?”李世民虽然知道魏征不会说谎,但如果说两块水晶片就能神清目明,换了眼睛他还是有些不大相信。
“臣之所言句句属实!”老魏征揣着明白装糊涂,他如何能不知道李二接连问起眼镜是什么意思,只不过这东西的价格可是五十贯啊,万一被皇帝看好了,拿走不还岂不是可惜。
毕竟这几天魏征已经带着眼镜带习惯了,他实在不知道以后如果没有了这个东西自己是否还能回到过去那种半瞎的生活。
而且老魏还有心里话没有说出来,这眼镜毕竟是李慕云弄出来的东西,好使不好使李二这个不知道是义兄还是未来老丈人的人物会不知道?上坟烧邸报骗鬼呢!
李世民见魏征一脸嫌弃的表情也有些尴尬,左右他只是想要看看,并没有真想占便宜的意思,这老魏如此戒备着实有些让他下不来台。
而就在李世民不知应该接下来说些什么的时候,唐俭从一边站了出来:“陛下,臣有本奏!”
“何事?奏来!”李世民就坡下驴问道。
“陛下,朔州传来消息,薛延陀的战马已经送到,只是……”唐俭顿了顿,犹豫了一下才缓缓说道:“只是那牛与羊都被逍遥王扣下了,说是留着抵债。”
“胡闹,什么抵债?抵的什么债,朝庭上什么时候欠了他李慕云债了!”牛、羊什么的李世民并不怎么在乎,他真正在乎的是抵债这两个字。
想他堂堂大唐皇帝,竟然被人追债,好说也不好听不是。
唐俭见李世民怒气冲冲的样子连忙解释道:“陛下,此事说来朝庭的确是欠了朔州不少的钱粮,如果……。”
“朝庭欠了朔州的钱粮?唐俭,你这民部尚书可是当的糊涂了?他李慕云连续两年没有上交一颗粮食,现在反倒是朕欠了他的,你这帐目是如何计算的!”李世民不等唐俭说完便将他打断。
想那李慕云自从接掌了朔州之后,每年报上来的赋税总是不足,年年种粮,年年减产,别的州府都是有多少报多少,最多的都亩产十余石,唯独这个败家的李慕云,竟然亩产两斗半,完全就是种一斗收一斗的架式。
弄到最后朝庭收不到他的粮赋不说,还要倒贴给他不少补助,可就算这样,那小子也还说朝庭欠他钱粮,这特么良心真是大大的坏了。
不过,李世民有道理,唐俭似乎更有道理,听了他的话以后愁眉苦脸的说道:“陛下,您只算了赋税,可是您没算朔州运到长安的钢材,每月数万斤的钢材臣实以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拨钱给他,还有太原府修路的钱,边塞筑城的钱,里里外外算下来现在怕是足有四、五十万贯了。”
随着唐俭声落,朝庭上瞬间变的落针可闻,四、五十万贯,这可真不是一个小数字,算起来只怕国库里总共也没有这么多钱。
李世民这个时候也有些懵,四、五十万贯,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有这么多钱,如果三、七分帐的话,自己岂不是有三十万贯左右的收益?这,这也太多了吧?
唐俭等了半天,见李二没有反应,不由再次问道:“陛下,您看此事应当如何处置?”
房玄龄迅速在暗中算了一笔帐,在李二有些为难的时候站了出来:“陛下,左右不过就是一些牛、羊,与其运回长安还不如留在朔州,省得路上还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来运输。”
“唔,玄龄说的有些道理,不如就这样处理好了。”李世民现在是听到李慕云就觉得头疼,既然房玄龄支持,他自然不会说不同意。
只是让人想不通的是那这败家玩意儿弄那么多的牛、羊干什么,难道真的用来吃?想来应该不致于吧!
散了朝,李二决定看看长乐与李治这两个小家伙到底要搞什么鬼,那个什么眼镜怎么就能值五十贯一副,弄的好好一个魏征把那一对水晶片子看的跟传家宝似的。
结果,李二快,可找到李治的时候却发现,有人比他还快。
“小九,你说,我是不是你哥!”李泰的声音带着隐隐的威胁之意。
“那,那也不能把股份分给你,这是王叔送给我和姐姐的生意,和你们没,没关系。”李治虽然有些怕,但声音中却带着倔强。
“是么?如果你不分的话,我就去告诉父皇,到时候你自己去跟父皇解释与民争利的原因好了。”李泰的声音带着得意,似乎已经吃定李治一般。
李世民站在房间的外面,听着房间里李泰、李治兄弟俩的对话,心中不由生出一股无名之火。
当年他不得已杀了自己的两个兄弟,事后常常为此而后悔,本想着能让李承乾、李泰他们几个能够兄弟同心,不要走上自己的老路,结果现在倒好,还没怎么样呢,为了几个眼镜,兄弟就开始互相揭发,大有反目之势。
想到这里,李二再也忍不住,‘哐’的一声推开房门,走了进去。
李泰原本正在威胁李治,打算将这个比较赚钱的生意弄过来,到时候他便有钱去办诗会,可是万万没想到,出师未捷,李治这小家伙竟然财迷的要死,死活都不肯把生意交出来,这才逼的他祭出‘杀招’,结果,才刚刚出招,后面就来了一个更狠的!
第五零二章 到手的钱又飞了
李泰被身后的声响吓了一跳,待回头看到李世民,顿时有些傻眼,结结巴巴的说道:“父,父皇,您,您怎么来了?”
“朕若不来,怕是小九要被你吓死了吧!”李世民冷冷的看了李泰一眼,声音平静的让人浑声发毛。
李泰这个时候哪里还有刚刚威胁李治的气派,大气都不敢出一口,连声解释道:“父皇,您,您别误会,儿臣,儿臣只是在跟小九开玩笑,开玩笑的!小九,你,你说是不是!”
他这最后一句话显然是对李治说的,同时心中暗暗祈祷李治这小子能明白事理一些,不要坏了自己的好事。
而李治这个时候也有些被吓傻了,只不过他倒没有往兄弟相残这方面想,只是顾着自己的生意被老头子发现,想到四哥刚刚说要告诉老爹自己经商与民争利,李小九只觉得屁股火辣辣的疼,连忙替李秦解释道:“是,是啊父皇,刚刚四哥是在与我玩闹,平,平时我们也都是这样子的。”
李世民心里明镜似的,知道这兄弟俩是在敷衍自己,不过因为一时想不出如何处罚李泰,故而只能顺着他们的话问道:“是么?只是玩闹?”
“是的父皇,真的只是玩闹!”李泰见老爹语气有所缓和,连连点头。
李世民这个时候心中已经有了如何处置李泰和李治的决定,看了他们一眼沉声说道:“你们本是兄弟,如此玩闹成何提统,朕罚你二人抄写论语百遍,你们可心服!”
“是,儿臣遵命!”比起打板子、禁足什么的,抄书无疑要轻松许多,李泰自然不会提出什么异议,至于李治,就算再过十年,他也不敢违背老爹的意志。
便是这样,李泰被草草的打发了出去,而李世民则坐到了李治的书桌之前,冷眼看了他一会儿才缓缓问道:“李慕云只给你捎来一副眼镜?”
李治不敢向对李泰那样说谎,只能如实说道:“回,回父皇,还有一些。”
“都拿出来!”李世民不动声色的看了李治一眼。
李小九这个时候还有什么说的,只能老老实实的跑到自己的床榻边上,从下面拿出一个不大的盒子,拿回到老爹的面前。
盒子摆着或大或小,或圆或方的十余副眼镜,看的李二是目瞪口呆,半晌才瞪着李治说道:“既然你这里有这么多,为何要朝堂上只有魏征才有?”
李治耷拉着脑袋,臊眉耷眼的说道:“父皇,这都是逍遥王叔的主意,他说这叫饥饿营销,说是不能一次都拿出来,如果都拿出来了,以后就没有人买了,而且也卖不出好价钱。”
“饥饿营销,哼,这倒是符合那小子的性格。”李二冷冷的哼了一声,目光再次投向李治:“这么说你是在替李慕云做生意,这些东西都是他的,对吧?”
“呃……,不,不是。”李治摇摇头,看了老李一眼:“是我跟姐姐在太原的时候找到逍遥王叔,让他再帮我们想一个比较不错的生意,所以逍遥王叔便想到了这个。”
李治口中的姐姐指的就是长乐,不过让李二想不通的是为什么自家这两个娃就那么喜欢李慕云,明明那小子就是个‘骗子’而已。
是的,李慕云在李二眼中其实就是一个‘骗子’,而且还是个干啥啥不行,吃啥啥包了的‘骗子’。
当然,这不是说李慕云真的就不行,若论实际能力,李二认为这小子的才能甚至不下于杜如晦,可问题是这小子总是喜欢剑走偏锋,时不时就开脑洞,行事与常人大不相同。
如果真把他弄到朝中为官,只怕用不了一个月就能把脑袋给玩儿掉了。
所以对于李慕云,李二一直很为难,想重用又不敢用,不用放在一边又觉得可惜。
想着想着,李二觉得自己想的有些远了,拉回自己的思绪看了看有些紧张的李治问道:“你真的想要去经商?”
“回父皇,逍遥王叔说,这其实是一种锻炼,经商本身并不是目的,目的是从中学到一些东西,比如研究买家的心理,总结自己的得失;再比如了解国家的经济形势,评估未来的经济的发展,由点及面,统筹归划等等。”李治还是第一次面对老爹单独的询问,所以有些紧张,不过好在总算是把李慕云那天与魏征辩论的观点都说了出来。
李二听完之后眉头紧锁,这些话当初魏征到他这里来告状的时候也都说过,只是没有这么详细,当时他听完觉得不管是李慕云还是老魏说的都很有道理,只是后来因为急着要回京便将这件事情丢到了一边。
现在旧是重提,李二忽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