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绝代军师-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李氏的劝导,杜尘提起了一丝精神,神情坚定的说道:“娘亲,我没事的,我不想成为你跟爹的累赘,我要成为家里的男人。我一定要坚持下去的。这不仅仅是为了我,也为了我能更好的孝顺您跟爹!”
看着疲惫的杜尘,李氏心疼万分。但是又无可奈何,看着杜尘坚毅的表情,李氏既感到欣慰同时也心疼。伸手摸了摸杜尘那瘦弱苍白的脸。“这孩子总算是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了,已经不是自己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说动的了。看来那次晕倒对他的打击很大啊。”
“孩子他娘,孩子能有这种想法,是好的,我们做父母的应该支持呀!难道你想一辈子宠着他,照顾他?总宠着他他是长不大的。既然尘儿决定了,就努力去干吧。”
“这。。。。。。”
“娘,你就放心吧!我已经长大了,我一定会像一个男子汉一样,一定坚持下去,绝不会半途而废的。”
“你这孩子,算啦,不说了,你也累一天了,为娘给你做饭去。”
吃过饭,杜尘回到了房间,躺在了床上,陷入了沉思。“东汉末年,这是一个战火纷飞,诸侯割据,人命不如狗的时代。以前不停的幻想自己回到三国会怎样怎样。但是现在真的来了也没觉得怎么样啊。既没有激动,也没有高兴,只有深深的担忧。”
“我到底应该怎么办?是趁势崛起成为一方诸侯,与曹操,刘备,孙权共同争夺天下。还是去投靠一方诸侯,与卧龙,凤雏等人进行智者之间的战斗。
然而我们的杜尘同学却不知道,正是因为他的一闪而现的后一种想法,让他成为了一名智比诸葛亮的谋士,在某些方面,甚至犹而胜之,后世人称他为:神机妙算杜思朗。
“唉,现在想诸侯争霸倒是还有点远。就说最近的很快就要爆发的黄巾起义吧,我都应付不过来啊。
话说回来黄巾起义遍及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大州,我现在位处徐州。应该属于主要战场。而这里是太平教的实力也是最大之一。
我应该怎么办呢?加入太平教是肯定不可能的。现在加入太平教,就如同后世加入那个法什么什么教的,几个脑袋都不够砍的。这个不选择。
那趁着黄巾起义崛起呢?但是崛起的资本呢,我家就一农民还没有有钱人赞助,怎么能拉起队伍。这个很困难但是可以尝试一下。怎么说我也是一穿越人士。如果这个不行了,那只能去投奔一个诸侯了。
纠结呀,纠结,万能的神啊,我愿意奉上我微薄的信仰之力,祈求您给我指条明路吧!
好怀念以前的生活,没事的时候看看我的少少,偶尔玩个英雄联盟也是挺好的。来到这里后,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想想就头疼。这要是能像玩游戏一样简单多好啊。直接降诸侯,收武将。看谁不顺眼就大兵压境,灭他丫的。可是现在我就一炮灰的主啊。以前看历史架空题材的小说的时候,人家穿越怎么就那么牛。随随便便的就可以统一全国,杀的曹操,刘备,孙权丢盔弃甲。”
以前玩游戏的时候,总是幻想这自己能够回到三国时代,回到这个热血纷飞,建功立业的时代。希望用自己的双手去打拼一个天下,顺便灭尽那些该死的rb鬼子,hg棒子,yn猴子以及yd阿三,让这个世界只有一个国家,那便是----中国。但是真的在三国生活了这么长的时间,发现其实我更向往平静的生活,无忧无虑。能和自己的家人平平淡淡的生活下去。
但是在这个时代,想和父母平平淡淡的生活下去,是一件多么奢望的事情。几十年的和平生活不仅磨去了我的血性,还磨掉了我的志向。但是面对即将到来的乱世,我又该怎么办?就按照现在的自己来说,乱世真的到来,自己尚不能保全,又怎么去保护家人呢?黄巾之乱过后,便是董卓之乱,然后是群雄割据,再后是三国征战……
“唉~~怎么办呀。”躺在床上的杜尘翻来覆去久久难以入睡。
“算了,还是不想了,我在这里想这么多又有什么用,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忧来明日愁。我还是顾好眼前的事情吧,先把自己的体质提高上去。然后去找找个人来教我识字。要说文盲可是很可怕的,这个倒是行。问题是找谁教我呢?杜家村村民几乎都是农户,有几个能认字的呢?
对了村长爷爷,他不是博学多才的吗。明天可以找他问问,也许能行吧。嗯,好了,睡觉。也许是杜尘真的不再想了,也许是杜尘锻炼了一天真的困了,反正杜尘是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期间杜尘做了一个梦。梦见了自己有穿越回到了现代。又回到了自己的电脑跟前,屏幕中熟悉的画面正是小灵vs少司命,突然电脑飞快的向后退去急忙起身追去。只听见“扑。”的一声
“啊~~”杜尘很凄惨的从床上滚了下去。
一夜过去了,清晨,火红的太阳冉冉升起,驱除了包裹着世界的黑暗。杜尘美美的伸了一个懒腰,从床上下来,推开了房门。呼吸几口屋外那清新的空气,杜尘觉得神情气爽。
“这乡下的空气就是清闲,多吸几口也能年轻几岁。”杜尘独自的嘀咕道。绕着院子,杜尘走了几圈活动了一下身躯,感受这身上的那些许的酸楚。昨天如此剧烈的运动,给杜尘带来的并不是剧烈的疼痛,反之是有了一丝强身健体的感觉。
这时,李氏从屋内走出,看见了院内的杜尘,李氏满是欣慰。
见娘亲出来了杜尘急忙过去请安。
“尘儿,你感觉怎么样?”
“娘,我感觉很好,我觉得身体此时充满了力量,能打死一头牛。”
“你这孩子,净瞎说,怎么可能?去洗把脸,一会就可以吃饭了。”“知道了,娘亲。”
吃过饭,杜尘再次来到杜彪家,推开院门发现杜彪已经在院内等他。冲着杜彪点了点头便问好道:“彪哥早。”
“嗯。早。”杜彪点了点头,然后又遍问道:“今天怎么这么晚才来?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呢。”
“怎么会呢!”杜尘神情坚毅的说道。“既然我已经决定了,那就不会轻言放弃。今天跟娘亲说了一些话,所以耽搁了一些时间,。”
杜彪满是笑意的点了点头,然后拍了拍杜尘的肩膀:“好小子,我果然没看错人。”
“呵呵,你抬爱了。”杜尘笑着摸了摸后脑勺,听到杜彪如此说他,杜彪不禁有些不好意思。
第六章:取字
突然一激灵,杜尘想到了读书的事,抬头问道:“我想读书,但是不知道找谁教我。彪哥你能教我吗?”杜尘摸了摸后脑勺说道。
“读书?我只是一个当兵的,你要是问我打仗的事,我倒是知道。你要是问我读书的事,那我也帮不了你。”杜彪摇了摇头,表示有些无奈,看到杜尘那失望的神情,急忙问道:“你怎么又突然想起读书了?”
“彪哥,你也知道,我这身体,跟你也就只能强身健体。但是真的学武就不行了,既然武不行,那我也就只能从文了。”
“这倒也是,不过嘛,你真的要读书吗?”
“那是当然。”
“既然如此,那你就和我一起去找村长吧。全村就他老人家有学问,如果你真心想学,也就村长他老人家能帮你。”见到杜尘的神情如此坚定,杜彪也暗自点头,决心帮他一把。
“那就麻烦彪哥你啦。”杜尘欣喜的回答道。心想这读书的事也算是有了着落。
“走,和我一起找村长吧。”“好的,彪哥。”
二人来到村长家门前,只见房门紧闭,也不知道村长再不在家。杜彪走上前去轻轻的敲了敲门,然后恭敬的问道:“村长,您可在家?”
“谁呀?”只听屋里传出了一个沧桑的声音。
“村长,是我,我是杜彪。”见村长在家,杜彪急忙回话道。
这时候房门打开,一个清瘦的老人从里面走了出来,看着杜彪与杜尘说道:“是小彪和小杜尘啊,来屋里坐。不知你们二人来找我所为何事?”
没等杜彪回话,杜尘上前一步,说道:“村长爷爷,我想读书!”
“读书?”此时村长眼里流露出一丝不为人察觉的精光。
反应过来的杜彪急忙冲过去,把杜尘拉到身后,并对村长说道:“村长,那个。。。小尘可能比较想读书,有些失礼,希望您别见怪。”
村长摆了摆手,缓缓说道:“没事,没事,可以理解,不过,小杜尘啊,你真的要读书吗?”
“嗯,既然如此,也不是不行。好了,小彪啊,你先回去吧,小杜尘啊,你进来。”说完,村长转身进屋,杜尘和杜彪打了招呼后,急忙走了进去。
“坐吧。”
“长者在此,怎能有我坐的地方。”杜尘恭敬的解释道。
村长听到杜尘的话,满意的点点头,随后说道:“我让你坐下就坐下。何须如此多礼。”说完村长还指了指旁边的空位。
“那……那好吧。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无奈杜尘只能听从村长的话,走至村长身边跪坐了下来。坐下之后挺直腰杆,显得略有英气。虽然尽量保持自己不要紧张,不过攥成拳头的双手却深深的出卖了他。
看见杜尘的样子,村长不可置否的笑了一下,然后不紧不慢的问道:“既然你选择了读书,那么从今天开始,你就是一名士子了,虽然你还不到二十岁,但也可以取表字了。”
“取字,取什么字呢?忠?忠谁?皇帝?还是曹操,刘备,孙权?汗,我只是想好好活着……嗯,和父母好好活下来罢了,放弃!
孝?我又不是郭奉孝那样的人,放弃!
节?节气还是名节?自己是后代人,犯不着和前辈一般不折腰事权贵,只要活下来罢了……
义?江湖义气?还是朋友间的义气?切,没兴趣,放弃!
再看看后面的,福禄寿康、升官发财……得,我就叫杜尘杜思郎好了。”“你想到字了吗?”过了好久,村长问道。”
“想好了,以后我就叫杜尘杜思郎!”
“杜思郎?不错不错。既然你要跟着我读书,那你要拜我为师。”
“不用了吧,村长爷爷。”
“不用,想的倒美,你不拜师便想让我叫你读书,做梦呢?”村长翻了翻白眼,显然,性子有些迂腐的村长,很是在乎这种师徒关系。
无奈的撇了撇嘴,为了读书,杜尘只得恭恭敬敬的对着村长行了拜师礼。
一板一眼的瞧着杜尘礼数齐全了,村长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声音中也是多了几分亲切:“从今开始,你上午来跟我读书,下午就去找小彪学武。”
“是,村长爷爷,”看着村长有些发怒的神情,杜尘急忙改口道,“知道了,老师。”
“嗯,这才对嘛。”听到那声老师,村长满意的摸了摸自己花白的胡子。
“废话也不多说了,下面进入正题。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希望你能成为一名君子,你能做到吧。
“能。”
“呵呵,既然提到了君子,那就有要提到君子六艺。君子六艺是君子所需的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五礼、六乐、五射、五御、六书、九数。而六艺的教导,也是循序渐进的,有小艺和大艺之分。书、数为小艺,而礼、乐、射、御为大艺。我就先教你小艺,也就是书、数。六艺中的六书,即识字。西汉刘歆《七略》有云: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而象形、象事、象意、象声指的是文字形体结构,转注、假借指的是文字的使用方式。六艺中的数呢,,就是《九九乘法歌诀》它同样是一门基础课……”
听着村长的讲解,杜尘也陷入了震惊当中,原来三国时代就有九九乘法表啦。古人的智慧真是无穷尽也。
授课的时间过的很快,转眼一个上午就过去了。村长还在意犹未尽的讲解着,杜尘也充分的发扬了三好学生的精神,遇到不懂的就问,村长也很耐心的给他一遍遍的解释。直到杜尘弄明白。
忽然村长起身说道:“好了,时候也差不多了。做学问不能一蹴而成,要循序渐进。今天就讲这么多吧,回去以后要多加思索,希望能够融会贯通。下午你就不需要过来了,去跟小彪学武就行了。”
看见村长起身,杜尘也急忙的跟着起来,恭敬的回答道:“我知道了,老师。没事学生就先回去了,明日在来随老师学习。”
“呵呵,去吧去吧。”村长再一次的点头道。
看着杜尘离去的背影,村长心里感到十分的满足。在他心里还是对杜尘这个学生很满意的,觉得他很有天赋,很尊敬师长,也很能不耻下问。虽然口头上没说,但是在心里已经把杜尘当成能既承继自衣钵的学生了。
“看了我杜家村将来要出现一位大才啊。”村长感慨道。
第七章:准备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晃眼,一年过去了,在这一年里,杜尘如同一块海绵一样,不断的充实自己。
“小杜尘啊,你在为师这里已经学习了一年啦,我也没什么可教你的了,对了,你在小彪那里也学了一年的武,你喜欢用什么兵器?”
“兵器吗?学个最简单的吧,反正我是读书人,又不要带兵打仗,防身护人就好!听说剑法容易学,那就剑法吧!”
村长为之气结,随之走进里屋,不一会儿,从屋内走出,扔给杜尘一本书说道,“此乃先人之剑法,是我年轻时在外偶然得之,你且学着!”杜尘看了一眼,见那书本连个封面都没有,顿时狐疑地看着村长,“老师,你该不会随便拿本东西糊弄我吧?”
杜尘话音刚落,村长便赏他一记爆栗,“胡说什么,你以为我和你一样,满肚子的花花肠子。”
“老师啊,您…能不能别再叫我小杜尘了,太难听了。”
“嗯?不叫你小杜尘,叫你什么呢?小杜杜?小尘尘?还是小思思或者小朗朗?”
“得,您还是叫我小杜尘吧。〃杜尘揉了揉有些发痛的脑袋,心道:“再者说了,我又不是姬动,你也不是烈焰女王啊。”
“哈哈哈哈,”看见冷静得不像话的杜尘吃瘪,村长此时此刻很有成就感,“此书我得之数年,其中剑法甚是精妙,只是与我无用,然赠与你!你且好生学着便可!”突然,村长话锋一转,接着说道:“对了,那么长时间了,你也该出去闯荡一下了。顺便增长一些人生经验,要知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好了,你回去吧。”
“是,老师。”
杜尘对村长行过礼后,在回家的路上,随手一翻那本书,正好翻到一处,顿时愣了一下,只见那页书上写着:“……此乃,良自创之剑法,此剑法源从黄石公所传之《太公兵法》,精习数载,乃大成……良思量良久,恐奇书失传,乃记《太公兵法》精要于此,前乃良之剑法,后乃是《太公兵法》精要……后人若得之,当细读,待学成之日,护我大汉……赠良此书者黄石公曾言,读此书者可为王者师,切记用于正途!良如今也将此句记载!望后人以天下苍生为重,切记切记!”“良?《太公兵法》?黄石公?”杜尘歪着脑袋想着,“怎么那么耳熟呢?”
我了个去,不就是张良吗?张良何许人也?乃是旺汉四百年的开国功臣,其在高祖麾下为谋,计策不绝,乃是神话一般的人物……,当然了,这是相对于三国时期的人而言。但是杜尘来自于21世纪,他认为张良也只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在他眼里,那个智乎人妖的诸葛亮才是处于牛a与牛c之间的人物。
“啊,终于可以出村了,整天不是习武,就是读书,无聊死了,终于可以见识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了。”在回家的路上,杜尘是那么的春风得意,还哼起了大张伟的《倍儿爽》。
“哈咿呦哦哦哈咿呦哦哦
哈咿呦哦哦走你哇哦哦哦
就这个feel倍儿爽倍儿爽!
这个feel倍儿爽feelfeel倍儿爽
爽爽爽爽!
天是那么豁亮地是那么广
情是那么荡漾心是那么浪
歌是那么悠扬曲儿是那么狂
看什么都痛快今儿我就是爽
哈咿呦哦哦哈咿呦哦哦
哈咿呦哦哦哈咿呦哦哦
哈咿呦哦哦哈咿呦哦哦
哈咿呦哦哦走你哇哦哦哦
就这个feel倍儿爽倍儿爽!
这个feel倍儿爽feelfeel倍儿爽
爽爽爽爽!
魂是那么脱缰神是那么放
情是那么荡漾心是那么浪
化作一道光芒闪瞎所有伤
看什么都痛快今儿我就是爽
哈咿呦哦哦哈咿呦哦哦
哈咿呦哦哦哈咿呦哦哦
哈咿呦哦哦哈咿呦哦哦
哈咿呦哦哦走你哇哦哦哦
就这个feel倍儿爽倍儿爽!
这个feel倍儿爽feelfeel倍儿爽
爽爽爽爽!
天空飘来五个字儿那都不是事儿
是事儿也就烦一会儿一会儿就完事儿
天空飘来五个字儿那都不是事儿
是事儿也就烦一会儿一会儿就完事儿
哈咿呦哦哦哈咿呦哦哦
哈咿呦哦哦哈咿呦哦哦
哈咿呦哦哦哈咿呦哦哦
哈咿呦哦哦走你哇哦哦哦
就这个feel倍儿爽倍儿爽!
这个feel倍儿爽feelfeel倍儿爽
爽爽爽爽!”
当杜尘快到家时,突然一激灵,歌也不哼了,“对了,也不知道爹娘会不会同意。”想到这,杜尘脸色顿时晴转多云,满面愁容的走入家中。
中午,杜腾回来了,看着父亲杜尘踌躇了了一会,然后突然开口道:“对了爹,我有件事情想跟你说。”杜腾惊异的看着杜尘,在他印象中,杜尘很少这么郑重的跟他说话。“有什么事,说就好了。”“这个……是这样的,我想出村,去外面闯荡闯荡。”杜尘的眼神充满了请求。
“呵呵,我还道是什么事。既然小尘你想出去见识见识,爹为什么要阻拦你。你想去就去吧。”杜腾也没多想什么,便点头答应了。在他看了,能出村长些见识也不是什么坏事。
“这么说爹你便是同意了。”杜尘异常欣喜的问道。自己终于可以走出杜家村了。
“这是自然,这又不是什么坏事,爹为什么反对。出去长长见识也是见好事啊。要不一辈子在这小村庄,以后能成什么事。”杜腾拍了拍杜尘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还有,出去以后千万不要惹是生非。”
“爹你放心吧,你儿子我是惹是生非的人吗。”对于杜腾这句话,杜尘倒是蛮不放在心上的。
这时候,李氏由屋里走了出来,正巧听见杜腾父子的谈话。急忙问道:“大中午的,你们父子俩在谈什么呢?什么又惹是生非,什么又出村的?尘儿你是不是有事瞒着为娘。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了。”李氏边说边走到杜尘的身边,紧紧抓住杜尘的衣袖便不再撒手。而且脸上的神色越来越焦急。
李氏的举动,吓了杜尘一跳。“娘亲你别急,您不要乱想。没什么事情瞒着你,我刚刚正想跟您说了。事情是这样的,村长爷爷说,他没什么可教我的了,让我出去闯荡一番。爹在嘱咐我要我不要惹是生非。再说我连村子都没有出过,又怎会惹是生非。娘亲莫要担心。”杜尘急忙的解释给李氏听。
听了杜尘的解释,李氏悬着的心也放下了一半。抓着杜尘的手也放了下来,然后用手抚着胸口。“吓死为娘了,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情,你要是出了什么事,可让娘怎么活啊。”
“你也是,只听了只言片语就大呼小叫的。你看你急的。小心你在急出病来。”杜腾拍了拍李氏的后背,脸上挂着担忧的神色。
“我不也是担心尘儿吗,一听什么惹是生非出村的。我还以为尘儿出事了要进山么。”李氏白了杜腾一眼。又蹬了杜尘一眼,继续说道:“还有这么大的事怎么都不跟我说一声你就决定了。”
“呵呵,小尘这不也才跟我说么。我也才知道怎么跟你说啊。再说小尘也不小了,总在村子里憋着也不是一件好事。既然他想出去见识见识。就让他去就好了,再说,我们做父母,也该放手了,让孩子出去闯荡一番,毕竟我们不可能一辈子跟着孩子的。”杜腾不忍妻子如此担心,便出言安慰道。
“就是,我不会出事的娘亲。您就让我去吧。”杜尘见父亲在为他求情,也急忙的求情。
看着眼前的两个男人,李氏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知道自己说再多也不能改变什么了,也就只能点点头。“那好吧,不过路上要小心,实在不行就回来。”李氏抓住杜尘的手嘱咐道。
“娘亲您放心吧,我不会丢杜家村和爹娘的脸面的。”听到李氏也答应了,杜尘不禁更加的高兴,这事也算是板上钉钉了。
“去吧,娘亲去给你收拾一下行装。”李氏说完就转身回屋帮杜尘收拾行装去了。
第八章:出村
光和六年,杜思郎欲闯荡,遂离东武县,往赴徐州城。
《三国志·魏志·杜尘传》
“啊,终于出村了。”想起出村前,父母为自己打点一切,杜尘很是感动。
“尘儿啊,出门在外,一切要小心呀。”说着,李氏递给杜尘一个布包,“衣服什么的在里面,还有些吃的,最里面还有一些零碎铜钱,你拿去省着点花。”
“嗯,娘,我知道了。”杜尘含着泪花说道。
“时候也不早了早些上路吧。”杜腾看了看时辰,提醒杜尘抓紧时间。
“好了,爹娘,孩儿走了。”而李氏则抓住杜尘的衣袖不肯撒手,眼里还泛起泪花。看的母亲这个样子。杜尘有些手足无措。“娘亲您……”李氏擦了擦眼睛。“没事,娘就是舍不得你,你从小都没离开过娘,所以。”
“好了,别哭了。小尘又不是一去不回,没准过几天就能回来。”杜腾劝道。
“我知道,可是……”
“不要在可是了。”杜腾打断了李氏的话。“再不快走,小尘就要露宿山林了。”
听到这话,李氏放开了抓着杜尘的手,关爱的对杜尘说道:“尘儿路上小心。早些回来啊。”
“娘亲您放心,儿不会丢杜家村的脸面的。爹、娘保重,孩儿走了。”说完杜尘背起布包,大步流星的走出门去。
看着远去的背影,李氏的眼里的眼泪又开始忍不住的落下。“好了,别哭了。小尘长大了,不能总把他拴在身边。”见妻子又哭了,杜腾急忙的安慰道。“好了已经走远了,回屋吧。”告别了父母的杜尘,快步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出了村口,杜尘的心情有些低落,母亲的样子,多少是他心有不忍,但是想了想不久便能见到徐州城,杜尘的心中又不禁充满了期待。
出了村子,村外是一片一片的田地。微风吹拂,麦苗轻轻晃动,好像要抖精神,使出全身的力气往上蹿!看着一片片长势喜人的麦田。杜尘的心情很是开心,但同时也在担忧。开心的是今年秋天将会有个好收成,担忧则是为了未来黄巾起义爆发前的天灾。也不知道现在到底距离黄巾起义还有多长时间。但是现在庄稼还算喜人,应该还有些年份。
“唉……,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杜尘长叹一声。
半个月后,杜尘来到了徐州城。
这就是徐州城?!
在很远的地方,杜尘就已经看到了那个庞然之物,那种素朴古雅的感觉,那种巍然高大的感觉,一下子令杜尘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这就是中国古代三国时期的城池啊……
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能够亲眼看到……
徐州辖东海、琅邪、彭城、广陵、下邳二郡三国62县。约今江苏省、山东省南境、安徽之宿、泗二县之地。
东海郡,治郯县(今山东郯城城北)。领13县:郯县、襄贲、兰陵、丞县、阴平、戚县、昌虑、合乡、祝其、利城、赣榆、朐县、厚丘。
广陵郡,治广陵(今江苏扬州城北)。领12县:广陵、江都、舆国、堂邑、海陵、高邮、平安、东阳、淩县、射阳、诲西、盐渎。
彭城国,治彭城(今江苏徐州)。领8县:彭城、留县、广戚、傅阳、武原、吕县、梧县、甾丘。
下邳国,治下邳(今江苏邳县古邳)。领16县:下邳、良成、司吾、下相、取虑、僮国、夏丘、徐县、睢陵、盱眙、高山、淮陵、东城、曲阳、淮浦、淮阴。
琅邪国,治开阳(今山东临沂北戴城子)。领13县,莒县、东安、东莞、姑幕、诸县、东武、琅邪、沟曲、阳都、临沂、开阳、即丘、缯国。
这就是徐州城啊,而且是三国时期的重城,不像后世,像杭州,北京之类的,虽说还保留着古城的余韵,但是多少已经很难让世人激动。
不像现在,没有高楼大厦,没有汽车鸣笛,整一眼望去,那城墙,那城门,无一不让杜尘心潮澎湃。
仿古仿古,全是扯淡,这种纯粹的古代气息如何仿造得出来?
杜尘渐渐走向城门,这是徐州城南边的城门
威武雄壮……
这是杜尘对徐州城城门的感觉……
光是这扇城门,怕是就有两层楼高吧……再看看宽度,啧啧,可以并行五六辆汽车……额……是马车。
那城门之下伫立着那两排身穿铠甲,手握重矛的甲士,那种饱含杀气的眼神让杜尘不敢对视。
一抬头,城门之上苍严肃穆凿着两个大字……徐州……
在城门外缴纳了人头税后,杜尘得以进入城内,“卧槽,一个人头税那么多,完了,今天住哪呀?唉,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呀!怎么办呀?要不要去卖字画或者替人写书信,杜尘认真的想着。
杜尘用余下的钱买了文房四宝,决定到夫子庙去摆摊,到了夫子庙,跟一个小茶馆的老板套了半天近乎,又答应替他写两封信,就在他的茶馆门口摆上了摊子,可惜生意不大好,到这里写信的人都是大字不识几个的,谁管你字写的怎么样。杜尘等了半天也没有生意,正在愁苦的时候,一个青衣小妇人走了过来,杜尘一看她的装束,就知道是个**,可是年纪只有十**岁的样子,真是可怜啊。她怯生生地道:“先生,奴家想写副状子。”杜尘拿起笔道:“是什么状子,要告谁啊?”
她有些赧然地道:“奴家的丈夫不幸去世,奴家想要改嫁,可是公公不同意。”杜尘又问了几句具体的情况,拿起笔写道:“十七娶,十八寡,公壮叔大,瓜田李下,嫁与不嫁?”她莫名其妙的看着杜尘写得字,问道:“先生,这个几个字,太少了吧。”
杜尘得意地道:“你放心,这状子递上去,保证官府同意你改嫁。”小妇人给了杜尘,杜尘满怀感激的望着铜钱,心想,今天的晚饭有了,还得努力,明天的钱还没有呢?接下来杜尘又没有生意了。过了不到一个时辰,只见那个小**喜气洋洋的回来了,一见到杜尘就感激涕零地道:“先生,谢谢你的状子,大人一看到我的状子就准了。”
杜尘心想,那当然,要知道前世我在电视连续剧中看过类似的情景,再说现在的三国时期是十分重视伦理道德的,**改嫁,不过一人失节,若是发生**丑闻,就是大事了。
这个小**一走,杜尘的生意就好起来了,到了晚上一看,足够两三天的房钱了,当然杜尘没有敢多写状子,如果有人来写状子,杜尘总是变着法的劝他不要告状,不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