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吃相-第5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让欢腾过后的整个行辕又陷入了一种很诡异的气氛当中。
  但不管始皇帝如今情况如何,毕竟已经清醒过来。
  一群太医御医都相信,始皇帝的失忆只是暂时的,只要经过调养,慢慢就会恢复过来。
  而一群卿侯虽然也都心情复杂,但只要始皇帝还活着,那么大秦暂时就还乱不起来,只要能够回到京师,那么这一趟提心吊胆的巡游也就算彻底结束,大秦的未来自然会有所有的皇族和朝廷重臣讨论,即便是那个时候再乱起来,至少也不会让他们这些随行的官员承受压力。
  雨过天晴,始皇帝也病情好转。
  一天之后,巡游队伍拔营起行,所有不需要的辎重和粮草全都丢弃,车马绵延数里往上郡道而去。
  而就在巡游队伍启程离开之后不久,一男一女骑着两匹骏马而来,看着凌乱丢弃的粮草器械,甚至还有大量没有拆掉的帐篷,满脸疑惑的对看了一眼。
  “看来情况有变,前两日行辕时而哭泣时而欢呼,怕是始皇帝并未崩驾!”男子坐在马背上揪着胡须说。
  “嘁,就说他不是什么狗屁仙家弟子,连始皇帝死活都算不出来!”女子松了一口气但语气却非常不屑。
  “不,始皇帝不死,那恩公更加有危险,鬼谷子前辈说的这一劫,只怕还是要落在恩公身上……”
  男子翻身下马,在混乱的营地之中来回逡巡,果然很快在一垛马料附近看到一个熟悉的记号,于是翻开这块画着五角星图案的石头,从泥土中挖出来一个小竹筒,打开,里面的纸条上只有一句话,“情况有变,速速带人返回咸阳去清河园隐蔽,一切都等我返回再做安排,另通知小霸王继续跟随勿要走露风声,旭留!”
  “恩公已有安排,走吧,带人回咸阳!”虞无涯把纸条给夏子衿看过之后,二人策马迅速离开,而就在两人离开不久之后,便有附近的居民过来查看情况,然后报官处置行辕遗留下来的粮草辎重。
  ……


第1546章 一不做,二不休
  “砰~~”
  咸阳,春芳园内。
  一栋独立的两层木楼之中,建成侯赵亥狠狠将手中的茶杯砸在地板上,滚烫的茶水和碎裂的瓷片四周扑溅。
  “如此大好良机,竟然没能成功!”赵亥如同一头饿狼一般在房间里暴跳如雷。
  这次借始皇帝巡游之际,一切策划圆满,先暗中下手给冯去疾下毒,造成朝中无人镇守的局面,冯去疾必然会奏请始皇帝另外安排人回京师,这个人不出意外必然是蒙毅。
  而情况也和他们猜测的毫无二致,始皇帝果然安排蒙毅回京师,并且还将所有公子都带了回来,而同时始皇帝也真的就一病不起,让他们看到了即将篡位成功的曙光。
  巡游队伍浩浩荡荡,所经之处一切消息都藏不住,只要有心安排人打听,基本上皇帝的行踪和情况都能清清楚楚,毕竟巡游队伍走到哪里,都需要当地官府供应粮食,几千人的消耗可不是小数目,运送一趟粮食动用的民夫至少都是数百人,随便安插几个去行辕就能打听到一些情况,何况随行的禁军内侍宫人甚至随行的卿侯官员之中也早有耳目,打听这些情报送回咸阳简直不需要太费力。
  但本来眼看就要成功的节骨眼儿上,竟然功亏一篑。
  “五弟勿要乱了方寸,陛下虽然清醒,但却得了失魂之症,已经认不出任何人,也想不起任何事,即便是回到京师也无法上朝理政,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到时候我等就有名正言顺的理由要求册立新君,亥儿这卷诏书就能起作用了!”年迈的高阳侯赵病提醒。
  “说是如此说,但谁也保不准陛下回京师之后记忆慢慢恢复,更何况一旦陛下稍微清醒一些,所有不投靠我们的卿侯大臣都会劝说陛下立下储君,一旦陛下答应,则我们更加失去主动!”赵亥气咻咻的坐下来,脸色并没有任何缓和。
  这一次策划,可以说几乎动用了他们集团所有的人力物力,但最后仍旧被陈旭用神秘的方法化解,虽然化解并不完全成功,但也让他们不敢轻易妄动。
  在蒙毅带着一群公子返回,接替冯去疾执掌朝政的同时,始皇帝生病的消息也在咸阳传开。
  特别是听完胡亥描述的情形之后,赵亥等人几乎兴奋的几夜没睡着,日夜与张良王离陆嚣齐宕申公兖等人仔细谋划篡位的细节。
  但所谓算计不如运气,等他们算的心花怒放感觉已经大权在握的时候,突然又有消息传来,本已昏迷两天气若游丝的始皇帝竟然醒来了,而且身体倍儿好,唯一就是犯了失魂之症,记不得身边的所有人和事情了,甚至连自己的身份都不记得。
  这个消息传回来,本来就已经策划准备提前动手将咸阳控制在手中的事也随即搁浅下来。
  始皇帝只要不死,那么篡位肯定是死路一条,掌控咸阳也没用,到时候随行的陈旭借用始皇帝的命令调用栎阳泾阳等拱卫京师的十万大军就能将咸阳团团围住,加上城内的禁军也并非完全掌控,只要有人打开城门,接下来便是人头滚滚落地,所有参与之人全都会三族夷尽,家中猪狗鸡犬不留。
  “事到如今,我们只有一个办法!”许久不曾说话的昌武侯赵成开口。
  “什么办法?”赵亥和赵病一起转头。
  “一不做,二不休……”赵成在脖子上比划了一下,脸色铁青的说,“我们的事拖得越久,便越发容易暴露,既然陛下活着回来,而且已经失忆,这便是我们极好的机会,干脆让医士宫人暗中下手,只要成功,立刻就让亥儿宣布拿到陛下遗诏登基,那样就无人能够反对!”
  房间里极度安静,只能听见三颗碰碰乱跳的心脏和隆重的喘息声,而且三张老脸也狰狞扭曲眼珠通红。
  “砰~”
  赵亥重重一拳砸在茶几上站起来。
  “不错,拖得越久越是危险,干脆抢先下手,反正陛下的失魂症若是不能治好,只怕这大秦江山就会落入陈旭手中!”
  “那我们何时动手?”赵病犹豫了一下问。
  “自然越早越好,干脆就放在陛下回京的当夜!”
  “好!”赵成也脸色狰狞的一拳砸在茶几上站了起来。
  “若是陛下半夜殡天,京师四门紧闭,陆嚣掌控中尉府禁军控制城内,由武城侯和白震控制皇宫,到时候将连夜招来的满朝文武全都拿住,有遗诏在手,恐怕大多数人都会归服,若是顽抗者就以抗旨不尊为由斩杀以免后患,只要得到群臣支持,次日一早亥儿便能名正言顺坐上皇帝宝座……”
  “但若是扶苏等诸位公子不服怎么办?”
  “自然是先羁押起来慢慢劝说,只要等亥儿坐稳江山,还有不服者要么发配边荒,要么废为庶人,何况如今还有瀛洲朝鲜海南甚至西方诸地,统统一份诏书打发去蛮荒之地当诸侯,我想他们会接受,若是实在不能接受,那自然也只能一起杀了,诸侯之国,有几位国君的王位是名正言顺得来?即便是陛下身份犹自存疑,其父异人,也不过是华阳夫人认下的假子,而陛下更可能是吕不韦与赵姬所出……”
  “呵……呵呵……五弟说的有理,异人与陛下,可都不是我皇族正统,何况安国君登基三天而亡,异人登基三年而亡,然后就是陛下登基,这接二连三的君王暴毙,在诸侯之间留下诸多流言蜚语,谁敢说吕不韦没有从中作祟,如今大秦一统六国,成就这不世之功,然这大好江山,决计不能落入外臣之手,当初春秋霸主大晋就是前车之鉴,既然陛下已经失魂不能主政,那我们皇族自要保护大秦江山社稷,我赵病就用这把即将入土的到老骨头,来和仙家弟子斗一下,不是他死,便是我亡,大秦永世只能是我嬴姓赵氏的天下,谁都不能夺走!”
  身材佝偻的赵病站起来,须发怒张,颤巍巍的身体猛然散发出来一股睥睨无边的气势。
  “好,二兄如此豪气,此事何愁不成!”赵亥激动不已,然后突然想起一事疑惑的问:“对了,亥儿怎么还没来,不是通知他来商议么?”
  赵成脸色难看的摇摇头说:“怕是又去了林仙儿那里!”
  “哼,如此纨绔浪荡,将来如何做大秦皇帝!”赵亥瞬间脸色扭曲。
  “亥儿先别管他,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巡游回来找些乐子也在情理之中,何况此事还不能告诉他,不然恐惹出更多麻烦!”赵病摇头。
  “不错,二兄说的有理,此事还是不告诉为好,等一切水到渠成,只要他登基就行,到时候其他的自然都有我们安排,吃喝玩乐才是一个帝王该干的事!”
  “正是!”
  赵病捻须颔首,与赵亥赵成各自对视一眼,心头打算不言而喻,然后三个主谋者就聚在房间之中,嘀嘀咕咕开始商讨具体对策,商量完毕之后散去各自安排。


第1547章 躁动的咸阳
  ……
  最近半个月,咸阳一直气氛非常压抑。
  自从始皇帝巡游至齐郡病重的消息传回来,顿时沉浸在丰收喜悦和仲秋佳节热闹中的咸阳城瞬间冷落下来。
  以前陛下在京师之时,虽然也时常听闻会有一个头痛脑热的情况,但最长也不过七八日,短则不顾两三日便会痊愈。
  而勤政的始皇帝几乎是满咸阳百姓的崇敬对象,这些年大秦的改革发展有目共睹,这一切虽然都是清河侯的功劳,但却也和陛下的支持密不可分。
  而清河侯和始皇帝,也几乎成为了古往今来君臣关系的典范,正是这君臣二人,将统一后的七国百姓紧紧的扭在了一起,才成就了如今这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繁华盛景。
  但这次巡游之中陛下生病,听说非常严重。
  紧接着又是荧惑守心的天象发生,有流星坠于东郡,陨石上有始皇帝死地而分的谶语,虽然有禁军宣布有人千金顾人伪造,但这件事还是引起民间极大的震荡,各种流言蜚语,民间人心惶惶。
  近几日更是有来历莫名的小道消息流传,陛下行至琅琊郡沙丘离宫之时昏厥不醒,随行的御医太医皆都束手无策,最后还是清河侯动用仙术才将陛下救活,但陛下却得了失魂之症,不光不认识身边所有人,更是连自己是谁都记不得了。
  这个消息一出来,便瞬间搅动整个咸阳。
  不光民间一片哗然,普通百姓和百家门徒喧哗争吵,文武公卿和勋贵官绅更是惊惧难安。
  这个消息并无任何朝廷官员出来澄清,而且越传越是有鼻子有眼,而咸阳百姓也从最开始的不相信慢慢变得将信将疑,直至眼下惊恐无助。
  而更多关心大秦未来的人,自然也开始猜测大秦是不是应该册立新君了。
  无论始皇帝有多么神明威武,但国不可一日无君,即便是始皇帝眼下还健在,但一个失去所有记忆不能临朝听政的帝王,绝对不能执掌国家的,诸侯规矩一直如此。
  但最大的问题来了,陛下从未立过皇后,更没立过太子。
  那么在陛下仍旧健在,但又无法指定太子的情况下,新君怎么选?
  民间呼声最大的自然是大公子扶苏,最近半年一直在朝廷辅佐冯去疾处理朝政,办事认真细致,政令处置妥当,深得朝臣赞许,无论身份地位都是第一候选人。
  当然,民间还有许多人认同立皇长孙子婴,毕竟清河侯是他的老师,而且还顶有少师光环,似乎更加的名正言顺。
  平民猜测,诸生争吵,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甚至三省六部的官员都分坐好几个派系,有人鼓吹子婴,有人鼓吹扶苏,还有人鼓吹其他一些公子,甚至暗中还有居心叵测之辈推测清河侯会不会挟持始皇帝预谋篡位……
  这个推测虽然谁听见都会嗤之以鼻,但却是杀伤力最大的一个消息。
  上到皇族公卿,中到士族官吏,下到贩夫走卒,都有人阴戳戳的聚集在一些阴暗的角落兴奋讨论,似乎真的有很多人认为始皇帝若是不能亲政,那还不如传位给清河侯。
  甚至还有不少人开始在民间鼓吹尧舜禅让的上古典故,以证明这种王位传承制度的合法性。
  而这其中,不乏有报社、文学院甚至科学院等影响力巨大的系统内部成员。
  民间惶惶不安,朝臣更是惴惴。
  自从蒙毅带着十位公子回京师之后,王侯公卿和文武官员之间喝茶吃酒和串门聊天的活动瞬间密集起来。
  而这次沙丘病变的消息传回来之后,一下让这些串门聊天的活动变的更加明目张胆起来,许多卿侯见面就嘀嘀咕咕开始讨论,即便是上朝,许多官员直接就询问辅政的主官蒙毅始皇帝的具体情形,一聊起来基本一个早朝就啥事也干不了,由此可以看出满朝文武官员极度的紧张和不安。
  其实相对于朝臣和民间的不安,皇族更是乱作一团。
  后宫的夫人嫔妃宫女整日以泪洗面哭的一塌糊涂,一旦始皇帝突然崩驾或者有个三长两短,她们这些女人瞬间就会失去眼下的地位,往后生计无着。
  而不同于始皇帝这些夫人嫔妃的是当前还在咸阳的十多为公子,一个个心惊胆战,召集自己的幕僚和门客反复讨论将来会何去何从。
  但这些都是明面上的,暗中咸阳还有一股更加磅礴的力量,在不断散播各种小道消息的同时,正在纠集大量的卿侯和文武大臣,试图浑水摸鱼,要颠覆大秦朝纲。
  不过无论明面也好,暗流也好,所有人最关心的最终还是始皇帝回到咸阳之后的状态,而且其中还有一个最为关键的人物,那就是当今身兼大秦左相、太师、上卿等诸多最强光环于一身的清河侯陈旭。
  陈旭的态度,将决定大秦的未来。
  即便是赵亥等人已经决定先下手为强,但还是不得不小心翼翼,尽量不要与陈旭正面冲突,一个活蹦乱跳的仙家弟子的威慑可比一个失魂失忆的始皇帝更加可怕,杀他的后果也更加不可预测,只能借用诏书占据名分上的高度,毕竟这还是大秦的天下,皇族姓嬴不姓陈。
  在这个家天下的时代,即便是皇族篡位,也比外臣谋夺王位要更加名正言顺一些。
  而且也更能得到大量忠于皇族的卿侯和皇亲外戚的支持。
  而只要胡亥顺利登上皇帝宝座,即便陈旭是仙家弟子,也无法明目张胆的反叛,不然就给了皇族更多的借口,一个凡人身躯的仙家弟子,杀了也便杀了,若是太乙仙尊的降临,自然有高个子顶住。
  而这个高个子,必然只会是登基的秦二世胡亥。
  皇族这么多公子玄孙,挂了大不了再换一个。
  太乙仙尊总不能把大秦皇族杀光了吧。
  ……
  深秋九月,关中越发寒冷。
  秋风一日紧过一日。
  似乎转瞬之间,本还红黄交织层林尽染的太乙山脉,短短几天时间便变成了光秃秃的树林。
  清晨的树梢和荒草路面上,都铺着一层厚厚的寒霜。
  遥远处的科学院工厂,几个炼钢炼铁的大烟囱有气无力的冒着烟。
  路上的行人最近稀少了很多,往日车水马龙的东方道最近也车马零落,就连平日整日热闹无比的蹴鞠商场,这大半个月也游客减少大半。
  在始皇帝病重的影响下,整个咸阳一下子就仿佛寒冬到来一般,所有人心情压抑,见面交谈也都神色严肃情不自禁的压低声音,因为最近咸阳的风声太紧了,而且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加上暗中还有人不断推波助澜,所有人都不知道究竟哪些可信哪些不可信,所有人都有预感,似乎安宁繁华的大秦,很快将会陷入一场混乱之中。
  寅时末刻,咸阳城紧闭的四门几乎同时开启。
  但无论是进城还是出城的人数都比八月份下降了大半,大部分都是平民和仆从,进出城办事采买,然后多一些文士装扮的,大部分都是文学院和出版社印刷厂还有科学院到城外上班的人。
  几辆凌晨开行的公交马车,也夹杂在出行的车马人流之中慢慢前行。
  这些公交马车已经运行八年之久,除开车轴车轮换成了钢铁轴承的之外,车身几乎都还是原来的模样,在长年累月的运行下已经显得陈旧无比,车身上喷涂的广告也油漆斑驳,再不复当初刚开始运行时候的崭新和惊艳,已经在咸阳百姓逐渐熟悉到视若无睹的平淡生活中沦落成为了一个出行的必备工具而已。
  一钱两钱就能坐十多里路,除开方便,再也激不起任何欣喜和激动,只有那些从未来过咸阳和见过公交车的乡巴佬和异国土鳖,偶尔才会惊呼几声,换来的必然是一阵鄙夷的白眼儿。
  叮叮当当的车铃马铃声中,四门进出的车马人流井然有序,而一年四季都是最热闹的东门,依旧要比其他三座城门热闹许多。
  “快看,一桥那边来了好多车马~”突然进出的人群中有人惊呼。
  “插着蓝色的旗帜,似乎……似乎是清河侯府的车马!”
  “哇,是不是侯爷回京了!”
  人群瞬间一阵骚动,就连守卫城门的兵卒都瞬间跟着激动起来,纷纷踮脚张望,而很快城楼上一个身披皮甲的百将直奔下来,大声呵斥进城出城的加快速度,有太师府上运货的商队回来了。
  “唉~~”许多人一听顿时泄气。
  因为清河园翻新,所以最近大半年每过个把月都会有清河侯府的商队从东南西北各地归来,带回来大量神神秘秘的货物,听闻都是咸阳很少的稀奇玩意儿,虽然有一些消息灵通人士流传出来一些消息,但也都说不出来一个子丑寅卯,于是咸阳百姓也都只能在猜测中盼望清河园尽快开业,到时候好一睹这些货物到底如何新奇。
  清河侯从未让咸阳百姓失望过。
  这一次也同样不会让人失望。
  唯独这次的时机不好,陛下病重,所有人都能够猜到,在始皇帝病情没有好转,在朝廷没有安排妥当之前,清河园暂时不会开放,甚至会无限期的拖延下去。
  最近一段时间,整个咸阳的商业和食舍酒楼曲园等行业全都不景气,许多投资的商贾豪绅都有一种塌天感觉,甚至有人开始准备抛售咸阳的房产地皮粮田地产准备跑路了。
  京师虽然是天底下最繁华最富庶最好挣钱的地方。
  但一旦出事,也是死的最快的地方。
  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下,咸阳越发的人心躁动不安,每个人都感觉头顶有一片乌云笼罩,看不到未来。


第1548章 始皇帝归京
  叮叮当当的铃声中,穿过渭河大桥的一支商队鱼贯而来。
  这支商队庞大无比,光是马车就有近七十辆,押运的除开清河侯府的火枪队之外,还有近千的仆从,这些仆从全都穿着旧衣服,带着斗笠草帽,和普通民夫没啥区别,一个个全都背着扛着大包小包的物品,很快就随着进城的人流来到城门处。
  “让开……都让开……”
  守门的兵卒还没等百将发号施令,立刻都用长戈拦住进出的人群留出来一条丈余宽的通道,甚至都没有人上前检查就直接放行这支插着太师府旗帜的商队进城。
  “多谢多谢!”
  骑在马上一个带着斗笠身穿布衫挂着管事铭牌的男子和煦的对着百将和几位兵卒拱手道谢,然后催促加快进城莫要耽误进出城的民众,于是所有仆从一拥而上加快推着马车前行,很快长长的队伍便入城往清河园而去。
  “这批货好多啊!”看着一辆接一辆的马车不断经过,无论进出城的百姓还是守门的兵卒都惊呼不已。
  “多才正常,清河园听闻已经修建完毕正在内部装修,这还是上个月的消息,这些货到了,怕是清河园也准备开业了!”有知情者开口。
  “好期待啊,皮影戏、轮滑场、台球室、相声馆……听闻还有美食一条街和特色小商城……”
  “期待有什么用,只怕暂时开不了!”
  “唉……”
  人群中一阵交谈之后无数人摇头叹气,等到长长的商队全部进城之后,进城出城的人也才开始放行恢复正常秩序。
  而关于这支商队的事,没有更多的人去关心和讨论。
  至于商队运送的是什么货物,商队随行的到底是些什么身份,就更加没有人去关心了。
  太师府的货没人去查,即便是查出了问题现在也没人管。
  皇帝不在京师,执掌朝政的冯相病重卧床不起,新回来顶替冯去疾的蒙毅本就不善于处置朝政,加上还带回来始皇帝病重的消息,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堆积在一起,如今咸阳朝堂听闻每天都是一锅粥,三省六部署衙的官员办公都没心情,谁特么有心情去管太师府的商队运了什么货。
  除非他把皇帝活蹦乱跳的运回来。
  不过这件事也的确正在进行中。
  就在这支庞大的商队抵达咸阳的时候,始皇帝的巡游队伍此时也已经顺着上郡道日夜兼程赶到了风陵渡。
  风陵渡,就在潼关位置,是通往关中和中原的要塞渡口,而其得名,是因为女娲的坟墓风陵就在此处,女娲,上古风姓,因此称为风陵,当然,也有传说这个地名是得之于黄帝的大臣风后战死于此处,附近还有一座风后祠。
  在这个敬重鬼神的年代,当地人已经分不清到底风陵渡的真正来历了,但这里刚好处在黄河大拐弯处,水流平缓,自古以来就是河东、河南、关中咽喉要道,向为兵家必争之地。魏国与秦国曾在这里反复争夺,东汉时的曹操讨伐韩遂、马超,西魏的宇文泰破高欢等著名战争,均发生在风陵渡。
  因为地利之故,在这个战争讲求天地地利人和的时代,这个重要的位置自然都有重兵把守。
  风陵渡两岸各驻有两千兵卒把守,而且因为交通位置重要,这里也正在修建坦途计划当中黄河流域最大的河港码头,两年时间过去,码头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工,附近的造船厂也已经建造了四艘超过二十丈的大型滚装货船,两岸码头整齐的河岸和高高的龙门吊都能看的一清二楚。
  巡游队伍到达这里之后,禁军立刻接管了两岸码头布防,而陈旭也立刻调动码头的官员和船工,将还未通行过的滚装货船征调到渡口,直接将随行的车马人员运送到对岸,但如此庞大的队伍还是只用了足足半天时间才完成。
  度过风陵渡之后,巡游队伍再次加速,过桃林、华阴、渭南,路上几乎人不卸甲马不歇鞍,昼夜兼程直奔咸阳,五百余里只用两日时间便走完,第三天辰时前后,浩浩荡荡的巡游队伍已经过了长安宫新都城的工地,咸阳城已经遥遥在望。
  “陛下回京了,快快出城去迎接!”
  随着此起彼伏的号角声传来,然后很快便看到有通传消息的禁军骑着口吐白沫的骏马疾驰入城,很快整个咸阳震动,百万民众如同潮水一般涌出东门,过渭河大桥、清河医院,蹴鞠广场直奔长安宫。
  迎接的队伍前面,是皇亲国戚和官员卿侯,全都是四辔双辔的马车,而后则是普通官绅士族,车马相连绵延七八里,再后面,则是凭借双脚赶路的平民百姓,从东城门直到长安宫近百里的道路上,密密麻麻全都是人。
  “呜~呜~~~”
  悠长的号角声越来越近,很快迎接的先头队伍就已经看到了旌旗招展的巡游车马,在密密麻麻的长戈和翻卷的旌旗当中,威武的禁军仿佛一股黑色的潮水疾驰而来,马蹄声汇聚如同闷雷一般滚动,整个地面都在跟着颤抖摇晃。
  看着如此凝重而急速的队伍,加之前面不断传回的消息,所有排在前面迎接的皇族卿侯官员勋贵等全都心脏怦怦乱跳,紧张的虚汗直冒。
  不知道始皇帝眼下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
  一个病重失忆的皇帝回归京师,将会导致京师发生一番怎样的震荡和变故。
  尤其是站在蒙毅和当朝重臣身边的一群公子,各自更是心头惴惴有神魂离体的征兆。
  若是父皇都不认得他们了,将来立储怎么办?
  禁军队伍越来越近,但速度也在不断放慢,等到轰隆如雷的马蹄声慢慢变成暴雨般交织的踢踏声,巡游队伍在一群迎接的王侯公卿前方三十丈左右停了下来,禁军两边散开,笔直平坦的水泥驰道上,一辆六辔天子车架缓缓而出,然后停在二十丈位置。
  在所有人口干舌燥的注视下,哗啦一声车门推开,一身黑色锦袍的青年从车上下来。
  “清河侯!”
  “太师~”
  期待已久的一群人短暂的沉默之后纷纷上前拱手问好。
  “太师,陛下究竟病情如何?”一群皇族一拥而上,神情最为迫切焦虑。
  陈旭眼神从这些皇族脸上扫过,十多位公子,数十位皇亲,建成侯赵亥、昌武侯赵成、白发苍苍的高阳侯赵病、五大夫赵婴、少府令赵威、中常侍赵擎等皇族重要人物悉数在此。
  “消息蒙大夫和禁军已经送回来数次,陛下在齐郡感染风寒,数日不曾痊愈,到达钜鹿之时突降暴雨,气温寒冷导致风寒加重,脑疾复发一病不起,众多御医太医皆都束手无策,本侯不得不动用禁忌之术勉强挽回陛下性命,但陛下却暂时忘却了许多记忆,连日赶路辛苦,陛下也身体欠佳,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还请吩咐让开大路,让我将陛下送回皇宫安置好之后再详说其中情由……”
  陈旭简单几句介绍完毕,便吩咐随行的禁军前面鸣号开路。
  “太师,陛下是否在车上,可否让我等先拜见一番?”白发苍苍的赵病站出来。
  “也好,陛下虽然病重,但身体尚还能够支持,但切记不可惊呼惊扰,免得加重了陛下的病情!”
  陈旭知道眼下不让所有人看一眼恐怕所有人都不得安心,于是带着一群皇族走到车门前,果然看到梳妆整齐的始皇帝端端正正靠坐在马车之中,虽然略微清瘦了一些,但容颜未改。
  “臣等拜见陛下!”一群人一起恭恭敬敬的拱手。
  “诸位平身罢,朕累了,要回去睡觉!”
  车内的始皇帝看着如此多的人伸脑袋进来观看,神情略有些惊恐,但还是开口说了一句话,语气虽然有些颤抖,但看言行的确没啥问题,而且也并不像传说中的那般彻底失忆。
  “呼~”
  看过之后几乎所有人都吐了一口浊气,赵亥赵病等人目光相交之后脸色发黑,胡亥甚至还不由自主的紧握了一下拳头,脸孔有些扭曲,而其他公子和皇族卿侯重臣则脸色瞬间舒展许多。
  “都散开散开,送陛下回宫!”
  心怀各种各样心思的一群人此时也都知道这里非是说话的地方,于是全都开始吩咐家仆将车马赶下路基,而后面迎接的人群也纷纷开始移动车马,很快就空出来大路,前方已经能够看到蹴鞠广场高高的避雷针。
  “起驾~”
  陈旭再次登上始皇帝的天子车驾,推开车窗发出命令,于是号角声再次响起,长长的巡游队伍瞬间启行加速,万马奔腾毫不停歇的直奔咸阳城东门而去。
  大路两边密密麻麻都是行礼和跪拜的民众,许多人透过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