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吃相-第5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515章 何人胆敢相抗
大秦虽然这些年和平安宁,农业发展迅速,但粮食安全对于偌大的国家来说肯定一直存在。
三千余万人要吃饱,百万军卒要发粮饷,还有庞大的贵族要占据大量的食邑,整个大秦每年需要两亿石以上的粮食产量才能维持运转。
而大秦如今人口增长迅速,按照朝廷推测十年之后人口会突破五千万,到时候更是需要接近四亿石的粮食才不至于闹饥荒。
而要养活这么多人,粮食绝对会成为大秦一个沉重的包袱。
虽然清河侯已经提前预测了这种人口爆炸增长的到来,也非常清醒的认识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推行的律法改革对于开荒种地减免粮税,对于粮税也一减再减,但未来大秦肯定还是会粮食紧张,而且会一直紧张下去。
因为未来二十年三十年一百年,大秦的人口还会达到两亿、三亿、甚至五六七八亿……
吃饱喝足造娃,几乎是普通百姓最常见的生活方式。
因此即便是这些年大秦的经济蒸蒸日上,但粮食价格从未降低过,甚至还一直都在缓慢上涨,大量的工程项目招募的大量人工消耗了大量的粮食。
而南方的稻米产量低,价格更是居高不下。
海南有这么多气候炎热水源充沛的蛮荒区域,若是开发出来种地,一年三熟,按照这个产量即便是大魏只种地卖粮也绝对会变成一个极度富裕的国家。
在盖聂寸步不离的贴身保护下,在一群魏国大臣的簇拥下,公孙北雁骑马巡视大魏第一个收获季节。
可惜这里不是澳洲。
虽然已经在这里站稳脚跟,但公孙北雁其实心底一直惴惴不安。
虽然陈旭没有强迫她一定要去找到澳洲,但她如今已经知道,这个地方未来必然会是一片热土,因为东南西北她们的船队都探查过了,只有这条狭窄的海峡可以通往西方,占据此处,将来大秦的舰队和来往的商船必然会常年从这里来回经过,大秦必然不会允许一个不受控制的势力在这里建国,占据这个交通咽喉。
如果要摆脱这种局面,只有两条路可选。
一是放弃建国的打算,然后利用先到的优势占据这片地方,与来往的商船做生意,同时还可以招募大量人手开垦种植稻米,贩运到大秦必然会是一个长久不衰的生意,即便是不能当魏王妃,至少能当一个富可敌国的巨贾。
二就是放弃这个东西方航道上的咽喉要冲,转而去更远的南方或者西方谋求建国的地方,彻底摆脱大秦的势力范围,只要找到的地方足够远,大秦手臂不够长必然也只能听之任之。
但这两个选择对于好不容易营造起来的势力,公孙北雁都是矛盾和焦虑的。
如今的她再不是十年前去清河镇时候那个十七岁的青春少女,而已经是一个二十七岁的成年女人。
十多年的奔忙,换来如今家没有家,国不是国的境地。
人生最好的青春年华,都抛洒在了逃亡和奔忙的路途之上。
而这十年来,从未好好吃过一顿饭、睡过一天安稳觉,在梦中哭醒,在焦虑中煎熬。
难道这一切,真的就是自己想要的吗?
苦苦追求的魏国,到如今也不过是这样一个远离故土连大秦县城都不如的蛮荒之地,简陋的王宫看起来就和一个笑话差不多,而这些追随而来的六国贵族,到了眼下也一个个都壮志消磨,开始骄奢淫欲忘记当初的豪言壮志……
公孙北雁骑在马上,轻轻抚摸着自己略显粗糙的脸颊和眼角的细纹,心里一阵接一阵的泛起苦涩。
“或许,当初我就错了,不该如此肤浅的放弃他,轻柔妹妹才是最聪明最幸福的女人!”
公孙北雁脑海中开始浮现当初第一次和水轻柔去清河镇见到陈旭时候的那副场景。
一个身穿奇怪衣服的少年,就那样毫无造作和顾及,在众目睽睽之下抱着受伤的水轻柔奔跑去卫生院。
而就是那一次,她第一次迟到了山药茯苓饼,吃到了铁锅炒菜,吃到了烧烤,见到了那些简陋但却又奇奇怪怪的物品。
若是除开复国这个无法摆脱的迷梦之外,还有什么能让她刻骨铭心的记忆的话,那次清河镇之行就是她一生无法遗忘的记忆。
但每次只要想起陈旭当初说的那番话,她又觉得自己不能就这样认输,就这样让当初那个自己看不起的山野少年转过来看不起自己。
于是她苦苦咬牙坚持,从当初被黄石公抓到荒凉的海岛,再被一群墨徒方士掳去瀛洲,那几个月茫无目的的在茫茫大海上颠簸,那种无助和绝望让她无数次想跳海结束自己的生命,就这样一了百了,让那个虚无缥缈的富贵梦想和自己可笑的就坚持就那样被波涛和海浪吞噬,从此便轻松了,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而每到想死的时候,脑海里总是会出现那样一个淡泊不羁的少年鄙视的声音:“公孙北雁,你不可能成功,六国复国,只不过是镜中月水中花……”
“陈旭,我要让你看到,我公孙北雁不是胸大无脑的愚蠢女人,我一定会找到澳洲,向你证明我公孙氏不是只会夸夸其谈之辈……”
公孙北雁倔强的擦干溢满泪水的眼睛,白皙而略显粗糙的脸颊上现出一抹少见的娇羞和殷红。
胸大无脑这个称呼,是当初一群人被黄石公囚于东海荒岛上的时候,水轻柔与她谈心说起的。
而每次想起这个词,总是会让她感觉到身体中有一股抑制不住的热流,愤怒中甚至带着一些喜悦。
“呜呜~~~”
远处的海面上,传来几声急促而低沉的号角声。
这是紧急情况下舰船互相传递消息的方式。
公孙北雁和随行的盖聂以及许多追随者全都停下脚步回头张望大海的方向。
魏都大梁四周都是茂密的热带雨林,距离海岸尚有数里距离。
而号角声短暂的停歇之后,就在一群人松了一口气以为是误传消息之时,突然更加密集而短促的号角声接连响起,高高低低的声音急促而混杂,似乎充满了焦虑和恐慌。
“王妃,如此密集的紧急号角,只怕是有大事发生,我们最好安排人前去查看!”身为大魏国左丞相的陈馀脸色焦急的开口。
“好,即刻通传韩将军召集将士去海边查看情况……”
“不用了,召集兵将只会坏了大事,若是猜测不错,肯定是大秦的舰队到了!”
每天一副老农打扮几乎从不说话的盖聂突然开口打断了公孙北雁的话。
“啊?!”
盖聂话一出口,不光是陈馀张耳等一群大魏群臣瞬间惊恐,就连公孙北雁的脸瞬间也惨白无比。
“聂叔说的对,能让我们十多首舰船一起发出警示,肯定不是普通情形,必然是大秦海师舰队,召集士兵无用,还是前去一看究竟吧,顺便也打探一下大秦的情况,驾~”
公孙北雁双腿一夹马腹,焦虑不安的率先往海边而去。
数里距离转瞬即到,等公孙北雁等人到达海边码头登上一艘靠岸的大船的时候,站在甲板上已经无需用望远镜,就能看清波涛翻滚的遥远海面上,无边无际一支庞大舰队正徐徐而来,庞大的船体、高高的桅杆和巨大的船帆已经清晰可见,就连中央巨帆上那不同的图案和字迹都隐隐约约能够看见。
“果然是大秦舰队,这到底是有多少船?”
“纵横至少十里,按照规模怕是有三十艘左右。”
“老天,全都是最新的舰船!”
惊恐之中一群随行的官员七嘴八舌的讨论。
而此时停靠在海岸和附近海面的大船在此起彼伏的号角声中,也以及开始慢慢列出一个防御阵型,将公孙北雁所在的大船围在其中。
但这也只不过做一个样式而已,此时这些大船上并没有多少人,这半年的安稳下来,除开有部分大船一直在外探索之外,停靠在海港和附近的几艘船上只有数十个船工船员,对付当地的蛮族还行,但若是想对付大秦的舰队,简直不堪一击,特别是琅琊海事学院组建的大秦海师舰队,配备的火枪火炮等仙家武器,如若正面战斗起来,眼前大魏的不到十艘大船瞬间便会被打成筛子。
“传令下去,所有舰船靠岸,升起大秦龙旗和白旗!”面对这种好不对称的武力值,早已习惯了发号施令的公孙北雁瞬间做出了自己的决策。
命令很快就被传达下去,伴随着悠长的号角声响起,海港附近的大船都开始调转船帆靠岸,同时升起大秦龙旗和一面表示友好的白色旗帜。
而就在公孙北雁放弃抵抗的同时,远处大海上那黑压压一片舰船越发的近了,似乎瞬息之间就已经到了数里开外,此时用肉眼看的更加清晰,一艘艘涂装不同舷号和名称的战舰和商船排列成一个巨大的雁阵,劈波斩浪如同巨浪一般碾压而来,恢弘威武的气势让此时跑到码头来的魏国军民全都惊恐尖叫乱成一团。
“如此舰队天下何人胆敢相抗,大秦迟早都要一统天下,我等远远不及也!”一个须发花白的老者揪着一大把胡须手指剧烈颤抖。
……
第1516章 您的良心何在
“降半帆准备靠岸,没有命令任何人都不许攻击!”
前来的庞大舰队最中央一艘三十丈长的旗舰之上,韩信站在楼舱顶上的观察台上,手持望远镜看清码头上那些大船的动静之后发布命令。
很快伴随着悠长的号角声和不同的令旗升起,庞大的战舰全都开始降帆减速,同时旗舰主桅杆上一面绿色令旗升起。
“呼~~”公孙北雁捂着饱满的胸脯长长吐出一口气,感觉自己的已经紧张的快喘不过气来,心脏跳的有些口干舌燥。
眼下看来,自己的善意之举已经赢得了对方的回应,至少不会被当成敌人攻击。
“传令下去,码头上列队准备迎接!”
公孙北雁转头在盖聂和一群墨徒的护卫下下船,身后陈馀张耳等一大群大魏朝臣也赶紧跟着下去,但脸色和心情各自不同。
“这里竟然也有这么多大秦舰船?”
海师舰队的旗舰上,阿西娅提着裙摆匆匆登上楼舱站在韩信旁边,看着越来越近的海岸惊讶不已。
方才因为不知道这些大船是敌是友,因此她和三个侍女被强行留在客舱之中躲避,此时警报解除,她才急匆匆跑上来询问。
“如若猜的不错,应该是北雁商行的舰船!”韩信头也不回的举着望远镜说。
“公孙北雁……”阿西娅短暂的惊讶之后情绪瞬间兴奋起来,“能够遇上她太好了,我和她应该有很多人共同话语!”
“是啊,两个野心勃勃的女人,的确应该有共同话语,不过她比你强不少,这个女人从一无所有慢慢执掌这么大一支舰队,都是自己发展起来的,而你……”韩信没有往下说。
“你……”本来有些高兴的阿西娅瞬间愤怒,绝美的脸颊上腾起红晕,饱满的胸脯随着呼吸剧烈起伏。
屈辱的援助复国法案几乎是她最大的伤痛。
但一路上这个家伙却拼命用各种言语打击甚至是揭她的伤疤,让她的心头血就这样流了上万里,沿途的海水都被染红了。
阿西娅气冲冲的走了,韩信撇撇嘴收起望远镜带着一群人去甲板。
公孙北雁的名字听了无数年了,但他从未见过。
这个名字不仅仅是在六国之地名声响亮,更是让自己贵为仙家弟子和当朝左相兼太师的兄长如此特意叮嘱照顾,这次终于可以看清楚到底是何方神圣了。
“韩将军,您一路都这样打击阿西娅公主,难道您的心就不会痛么?”
“就是,您的良心何在?”
随行的几个年轻将领屁颠儿屁颠儿的跟上来询问。
“不要被这女人漂亮的容貌迷惑,我们的目的不光是护送她回国夺回苏萨,还要将苏萨牢牢的控制在大秦手中,这个女人野心不小,非是容易掌控之辈,只有这样不断的打击她,削弱她的自信……唉,其实我也不想,只是兄长这般吩咐,我便只能这般做!”韩信摇头。
“原来是清河侯的要求!”
“看来这个女人的确要好好羞辱教训,韩将军放心,我们以后都鄙视她!”
“不错,不过长得好看而已,熄了灯烛按在榻上,也不过就那样……”
一听说是清河侯的安排,一群营长连长排长等大小将领瞬间便没了怜香惜玉的立场,开始乱七八糟的顶帖,楼瞬间就盖歪了。
三个男人不谈逼,今天的日头不落西。
在这茫茫大海之上连续航行几个月,整个舰队除开阿西娅和三个侍女之外就没有多余的女人,整船整船的兵卒船工水手一个个都素的眼珠子发绿。
眼下或许一头母猪放在甲板上,看起来都有一种眉清目秀的感觉,若是下海捞一个鲍鱼,整条船的人都会聚在一起兴奋研究好几天。
舰队不带女人的原因很多。
一是免得扰乱军心,二是出兵带女人听说不吉利,而最主要的原因是所有的人离开大秦时候都已经发誓,这次去了一定要找西方的小娘子再回来。
随着黑压压近三十艘庞大的舰船越来越靠近海岸。
绵延数里的巨大阵型和猎猎招展的龙旗,翻滚鼓荡的巨帆,再加上此起彼伏不断响起的号角,低沉浑厚的声音响彻数十里的海域,惊动无数海鸟围绕着舰船盘旋鸣叫,这排山倒海一般的气势直接就把海滩上还未见过世面的当地土著吓的全部趴在地上磕头尖叫。
明显这又一波来自遥远东方的舰队,要比征服他们的这些人更加强大。
而看着自己的女王带领臣民和士兵在简易的码头恭恭敬敬列队迎接的场面,就知道这些渡海而来的舰船非常可怕。
“呜呜呜呜~~”
在距离海岸一里开外,随着降帆的号角声响起,旗舰和后面所有的大船都开始陆续降下所有船帆,然后依靠惯性往海岸靠拢。
一刻之后,如同小山一样的旗舰慢慢打横停靠在了一座木石搭建的简易码头上,后面的舰船也开始一艘接一艘的靠岸,许多因为没有码头停靠,只能并排靠在北雁商行的大船边上,然后抛飞钩达跳板准备下船登岸。
韩信一身戎装带着旗舰上的一个营的海师官兵列队下船,然后就在海滩上列队,所有人都扛着崭新的火铳,横纵成列挺胸抬头,令行禁止严肃整齐的场面看得同样列队恭迎的公孙北雁等人口干舌燥心头慌乱。
海师官兵是清河侯一手策划训练的,而且从训练到装备全都与众不同,教官是清河侯的护身仙童,兵员的招募也是精挑细选,都是从东南诸郡精选的精通水性而且身体强壮的成年男子,经过严格的训练之后完全犹如臂使,眼前虽然才只有三百人下船,但气势已经不亚于整个大魏数千人的规模。
“报告中校,大秦海师第一旅一团一营列队完毕,请指示!”
一个身材魁梧高壮,皮肤黝黑五官棱角分明的军官跑到韩信面前立正敬礼。
若是陈旭在此,一定能够认出这个家伙,就是曾经在东郡巨野泽打家劫舍干埋人勾当的湖匪彭越。
不过此彭越已经非是曾经历史上挖塌大秦的汉侯彭越。
他现在的身份是大秦海师舰队第一旅一团一营的营长,武爵上尉。
而这个爵位就是他在征讨朝鲜的战斗中获得的。
其一人斩杀朝鲜反抗分子二十余人,而他带领的一个班生擒大小部族首领五人,击毙二人,由此一战成名,是整个征讨朝鲜的战斗当中最不要命而且是跑的最快的,被所有海师官兵咬牙切齿的称为不要脸的彭大虫。
朝鲜一战之后论功行赏,彭越从一个训练良好的上等兵瞬间变成了中尉爵,被授予营长职务,因为彭越极其崇拜清河侯,此次护送阿西娅回国的任务传到海师舰队,彭越第一个找到曹参和韩信要求加入,而韩信也知道这个家伙不仅能打而且兵法调度不错,而且也听说他是家兄陈旭亲自写信推荐到海事学院的民间侠客,于是也就钦点其为这次海师舰队一团一营主将,而且负责护卫旗舰安全。
“稍息,立正~”
韩信点头之后一声令下,三百官兵立刻啪的一声脚跟并拢,整齐划一的动作和声音瞬间让整个海滩宁静下来。
列队检阅完毕,韩信很满意的点头之后这才转身整理一下服装和两把手枪,然后大步走到公孙北雁等人面前,盯着公孙北雁上下打量一番说:“想来你便是北雁商行的行首公孙北雁!”
公孙北雁脸色没有丝毫变化,但身后一些魏国官员却有些骚动,惊恐归惊恐,这些人可是连始皇帝都不怕的主,造反对他们来说就是毕生的使命,如今公孙北雁一直以魏王妃自居,大秦虽强,但一个将领见到一国王妃,如此无礼还是让他们非常不爽。
但不爽归不爽,却没有人敢跳出来质问,一阵骚动之后在盖聂冷冷的目光扫视下很快安静下来。
“小女子正是公孙北雁,敢问将军名讳?也好安排接待!”公孙北雁福身行礼。
“哈哈,果然是你,今日能遇上也算运气,某姓韩名信,乃是清河侯族弟,大秦海师第一旅旅长!”韩信很高兴的笑着自我介绍。
“韩信?!”一群大魏官员再次一阵骚动,而公孙北雁脸上却瞬间露出一丝惊喜,赶紧再次行礼说:“原来是韩将军驾到,北雁有失远迎还请包涵,此处是我们的一处驻地,听闻号角警示猜到是大秦海师抵达,这才赶紧前来迎接,此处非是说话的地方,还请去都城一叙,也好让北雁尽地主之谊!”
“尽地主之谊……”韩信从公孙北雁身上移开,眼神扫过她身后一群老老少少,这些人身上几乎都穿着各种和大秦相仿的官袍,颜色款式分明,情形倒是后民间流传的情况相符,这些人并非简单的民间商行,而是一直都以大魏国自居,而其中一个仿似老农的魁梧剑客格外醒目。
“哈哈,好,我们一路前来费时两个多月,还未曾遇到过这么多熟悉的中原人氏,既然你先来这里,必然对附近的海域和航道非常熟悉,正好休息交流一下,请!”
“韩将军请!”公孙北雁吩咐身边一群官员好生安排随同而来的海师官兵和商队之后转身带路。
随同下船的一群长史幕僚跟着韩信身边,彭越带领三百水师官兵护送往数里之外的新都梁城而去,而此时身后的大海上,一艘接一艘的海船还在陆续靠岸,船工抛锚下缆,成群结队的官兵和随同而来的商队也全都下船在绵延数里的海滩上开始集结。
而负责接待的大魏官吏和当地土著看到海师官兵在海滩上一个接一个的列队组成方块阵列,威武严整杀气凛然,于是也都惊恐的战战兢兢。
三千大秦海师官兵,表现出来的气势丝毫不亚于他们曾经见过的十万诸侯大军。
第1517章 魏都梁城
“咦,你们这是在收割稻谷!”
跟着公孙北雁等人去王宫的路上,一望无际的葱茏碧野当中显露出来大片大片整齐的农田,韩信惊奇不已。
农田里面有无数皮肤黝黑几乎全身赤裸的当地土著正在兵卒的监视下收割水稻,有的用手,有的用竹刀木刀,还有的用的是金属镰刀,收割的水稻也被运送到空地上用方斗木仓敲打脱粒,甚至还能在农田之中看到手摇式的脱粒机,只不过数量很少。
如若不是清楚的知道这里是远隔大秦万里之外的海外,韩信和随行的长史幕僚官兵等肯定无法相信这里不久前还是一片原始的蛮荒之地。
“让韩将军和诸位见笑了,我们是去岁十二月到达这里,因为航行太久加之水土不服,也茫然不知继续该往何处航行,于是便就在这里暂时驻扎袭来,驱使附近的土著学会开荒种地,几个月下来便有了眼下的模样……”
公孙北雁此时心头已经慢慢没有了开始的慌乱。
至少从韩信的身份和表现看来,他不是来找自己麻烦的。
如今对于公孙北雁来说,整个大秦她能够信任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水轻柔,一个是陈旭。
而这两个人,都是她曾经伤害最深的人。
如果后悔有用,如果能够从来,公孙北雁相信自己一定不会那样去做。
虽然她如今活的比较狼狈,但能够好好的活到现在,还能够顶着魏王妃这个名号,可以说都是水轻柔和陈旭的功劳,要不然早在当初漂流去瀛洲的路途上,就已经被那群墨徒和方士凌辱致死,而韩铮能够保护她帮助她,就是看在她和水轻柔的关系上,而后来盖聂能够远渡重洋去瀛洲找到她,也是陈旭的帮助。
所有人都知道韩信是陈旭的二弟。
因此韩信应该不会对她有什么威胁,而唯一让她不安的是,这个花费半年时光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国度,到底是继续留在这里还是放弃。
如果放弃,身边随行的这一群追随者是否会同意,抑或是会再次争吵从而让这个团体分崩离析。
作为从小生活在官宦之家的公孙北雁来说,这些年接触了形形色色的六国王孙贵族甚至是商贾豪绅,她清楚的知道这些人想要的是什么。
即便是追随他的这些人,也不都是忠心耿耿铁板一块,各自都有自己的打算和一个飞黄腾达的荣华富贵的贵族梦想。
其中甚至包括盖聂。
这么多年忠心耿耿的守护,其实他最想要的是什么公孙北雁一清二楚。
但是公孙北雁却始终做不到抛弃这一切,跟随他去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隐居度日。
而且盖聂,永远都不是她的意中人。
她从未想过自己一个高贵的卿相贵族,最后会落得和一个老农一般木讷的江湖侠客结为夫妻,而且盖聂还身有隐疾……
炎热的天气,潮湿的海风,一群人各怀心事顺着一条能通行马车的泥泞道路来到一座用木石搭建的简易城墙的入口处。
城门就是用几根简陋的巨木拼凑而成,两边同样有身穿简单粗麻布甲的兵卒守护,手中拿的是制作简陋的长戈,唯独锋利的钢铁戈头在阳光下闪烁寒光,展露出一丝紧张和杀气。
“梁城”。
城门上方悬挂着一块简陋的木匾,上面用墨水写着两个还算霸气的篆字。
“韩将军请,这里一切都是匆匆而建,加之气候炎热潮湿多雨,一切都只能从简!”公孙北雁再次解释。
“无妨无妨,这里已经是我们沿途而来见到的最好的一处营地了,暂借贵地休息几日,等打听清楚附近的海域地图之后便会离去,不会打扰太久!”
韩信的话让公孙北雁心情再次放松一些,而随行的陈馀张耳等人也在心底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城内还算繁华,搭建了大量的竹木房子。
和大秦南方的杆栏式建筑差不多,都是吊脚楼。
规划也还算合理,一条主干道从城门处直通一里之外的王宫,城内有四通八达的大街小巷,纵横交错房屋密密麻麻,至少有四五百栋,大小和款型几乎一模一样,这些都是普通民居。
而越是靠近皇宫的位置,房屋便修建的越大越宽阔,大量房屋都带有中原建筑风格,用木石搭建,许多还有单独的小院子,院门上还写着左相府、陈府、刘户部等不同的名称,一看就是大小官员居住的地方,里面还能看到一些身穿襦裙的女子在晾晒收获或者衣物等等。
甚至在其中一块空地上,还有一个菜市场,不光有许多售卖野味鱼肉和菜蔬水果的摊贩,还能看到巡逻的警卒。
这里的一切都和大秦南方一些破旧的县城看起来没多大区别。
在公孙北雁等人的陪同和解释下,一群人很快来到城中心最为高大豪华的一片建筑群前面。
广场正对的是王宫大门,左手边是朝议大殿,右手边是三省六部的办公署衙。
韩信一眼扫过这些挂着大魏王宫、朝议大殿、中书省、尚书省和监察省等不同名称的建筑,脸皮微微抽抽几下。
陪同的一群人都有些尴尬和小心,生怕韩信一声大吼杀反贼,然后后面跟随的三百将卒瞬间火枪齐鸣,于是一群图谋复国者瞬间便卒的稀里哗啦,把小命丢在了这个与大秦远隔重洋万里海外的蛮荒之地。
“民间传说果然不错,兄长也没有说错,你所谋非小,真的还想恢复大魏昔日的荣光!”韩信脸色很快平静下来。
公孙北雁不敢接话,低头甚至都不敢看韩信一眼。
即便是盖聂眉头皱了一下,但一股莫名的气势很快也消散不知所踪。
“呵呵,无需紧张,这是海外,不是大秦,你复魏也好,称王也好,都与我无干,我这次率领舰队不是为你而来,而是奉陛下命令去西方有紧要军务,更何况你们的事兄长已经和陛下说过,你们未来的命运如何,都该朝廷决断,今日我暂且把你们依旧当做北雁商行对待吧,打扰几天就走,你们无需想太多!”
“多谢韩将军体谅!”公孙北雁福身行礼。
接下来的时间,公孙北雁召集所有的文武大臣在皇宫隆重接待了韩信和阿西娅,还有一些海师将领和随同而来的几个商行的主管,并且安排官吏招待整个船队的将士和船员水手。
虽然条件简陋,但公孙北雁也不敢吝啬,大量平日储藏的粮食干果,肉食海产,甚至还拿出一些从大秦带来的葡萄酒和桑葚酒,宫人侍女来回穿梭,琳琅满目的酒水食物摆满了皇宫一间宽大的凉舍。
这凉舍的格局和大秦南方吴越之地的结构差不多,但规模却不可同日而语,占地足有数十丈,吊脚楼样式,粗木为支撑,竹子为筋骨,茅草为屋顶,四面都是巨大的窗户和栏杆,竹子铺设的地面上还铺有当地一种野草编织的凉席,竹木制作的案桌摆放在凉席之上,整个房间明亮通透,非常适合这个炎热潮湿的环境。
在酒宴上,公孙北雁和陈馀张耳等人不断询问他们离开后大秦发生的一些事情,韩信等人讲述的同时也不断询问附近海域的情况,消除了敌意的双方觥筹交错,很快各自都差不多打听到了需要的消息。
而得之附近的这条狭窄海道就是通往西方的道路之后,韩信也松了一口,让人取来航海地图与公孙北雁等人打探的地图对照,确认这里就是陈旭让他寻找的马六甲海峡。
而且在得知公孙北雁已经将这条海峡两边的大片区域都化作魏国领地,并且分置郡县治理,韩信在将东来郡、新阳郡以及两座县城加上梁城三座城池分别标注在自己的航行地图上之后,捏着铅笔许久没有写下魏国这两个字。
“马六甲海峡是东西方航线的咽喉要冲,未来必须掌控在大秦手中,你此次去一旦找到,最好留下一些人手开辟据点驻守,招募当地的土著进行开发!”
这是临行之前陈旭敦敦叮嘱他的话。
但眼下这个要冲之地竟然被公孙北雁提前占领,而且短短几个月便已经建设的有模有样。
如果强行驱逐公孙北雁肯定能够做到,但必然引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