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吃相-第5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些人只要一眼看中似乎是自己喜欢的题材甚至是封面,直接就会挤进去掏钱购买,因此数十丈长的展台瞬间钱币飞舞书籍乱抖,踩踏惊呼惨嚎喧哗怒骂嬉笑之声汇成一片,场景比图书馆大门口还要热闹。
“哇,下面的人在干甚?”
挤成沙丁鱼的圣贤大道上,排队的人都不知道下面为何突然就变的如此热闹,很快后方便有消息传来,出版社和报社开展台售卖新书和新刊,全部八折。
“我靠,八折,不行不行,某等不下去了,先去买几本书!”
有些心急的人看着前面黑压压的人群,于是干脆也不排队了开始奋力往后挤,甚至低矮的地方还有人等不及从两边往下跳,人群中此起彼伏的响起惊呼之声。
“侯爷,这样看起来还是不行,后面还有太多人!”
安鱼梁和陈平以及五大学院的一大票院长副院长级别大佬早已对图书馆内部一清二楚,今天来的目的都是为了见证开馆这历史性的一刻,然而面对如此大规模汹汹而来的人群,此刻全都感觉惴惴不安,从开始的兴奋激动变成了一种惊恐。
不出事还好,出事了怕是让这个盛大热闹天下瞩目的开馆仪式以灾祸收场,必然留下一个不吉利的开局,民间必然也会议论纷纷,给图书馆的未来蒙上一片阴霾。
半个时辰游览图书馆的消息已经传播出去,因此眼下排在前面的人激动喧闹的情绪已经慢慢平息下来,所有人都安静下来慢慢等待第二次放行,但实际上今天大部分人都是针对图书馆而来的,两千人一个小时,即便是今天开放十个小时,能够进入图书馆的也不过是两万人左右,而今天到场的至少有五六万人,如果这些人不分散,拥堵踩踏加上没有食物和饮水,情绪焦急之下争吵斗殴之下造成大规模的骚乱和踩踏一点儿都不奇怪。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可都不是善茬,一个个都是腰里别着刀剑,三言两语不和便要拔刀相向砍死对方证明自己才是真理的家伙。
因此面对陈平等人的惊恐提醒,陈旭也眉头皱的老高,捏着下巴思来想去眼神一亮说:“若是开一个签名售书现场会,本侯以为可以分散许多人,诸位以为如何?”
“侯爷,何为签名售书?”一群人皆都满脸疑惑的看着陈旭。
“签名售书就是书籍作者到售书现场,在每一本售出的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这种书因为带有作者的亲笔签名,将会极大鼓励购书者的情绪,同时因为数量稀少,也会让这本书具有更大的收藏价值,比如此次作为首发上市的《本草纲目》,一致被诸位认为是医学界的镇殿之宝,是每一位医士的必备医学圣典,那么如果徐太医亲自去开设一个售书专场,给每一套本草纲目都签上自己的名字,必然会引起诸多医学爱好者的巨大热情,也会激起极大的购买欲望……”
“咦,侯爷这个提议非常新奇,也必然奏效,徐兄快来,一会儿帮我签一套带回去珍藏作为纪念!”
科学院副院长张苍一把抓住卫生院院长徐福的胳膊使劲儿摇晃。
“还有我!”陈平不甘示弱。
“这等好事我等岂能落后?”五大学院另外几个大佬也都跳出来围着徐福要签名。
徐福脸皮发红的同时也有些口干舌燥,激动的连连四面拱手答应,同时也对张苍说:“张院长的九章算术和几何概论一样被人誉为数学必读教程,工学院和科学院的学生都引为圣典,一会儿照例也给福签一套留念……”
“哈哈,好说好说!”张苍同样得意的有些合不拢嘴。
“这般说来,老夫的农耕综要岂不是也要开个签名售书大会?”农学院一个老头揪着胡须双眼放光。
“耕田种地的签啥,反正都是一群玩泥巴粪便的,莫要做如此高雅之态,咱们数学医学才算……”
“张苍,如此埋汰我农学家,莫非你每天吃喝拉撒用度之物是用天上掉下来的?”老头怒气冲冲的瞪着张苍。
“唔,要说高雅,咱们这五大学院都不算吧,只有师先生的音乐汇编才算真正高雅之物,如今礼崩乐坏,诸侯不存,希望这本音乐汇编能够重新激发民间的礼乐传承,让我等平日能够听到更多高雅的音乐歌舞才好!”
“唔,此言有理,音乐汇编老夫都买了一套,上面整理的许多乐曲和器乐演奏之法的确都是失传已久的古乐风范,令老夫获益良多,听闻师先生为编著此书费时数年,一会儿一定要给老夫签一套!”
“正是如此,师先生才是真正高雅之人,所著乃是高雅之书,我等岂能落后,还请师先生先去开售书专场,我等好去排队签名!”
一说到音乐艺术,瞬间所有人感觉到自己的书逼格下降一个档次,陈平张苍徐福等人全都对着师宣拱手作揖表达尊崇。
这一群人,几乎都亲眼见证了大周的灭亡和大秦的崛起,而且也都是文化知识阶层的顶级代表,从小接受诗书礼乐知识的熏陶,几乎所有人都会一种甚至好几种乐器,平日没事聚在一起弹琴弄箫饮酒作乐,绝对算是最高雅的一群人,和那些没事就泡在曲园喝酒把妹的文士群体不是一个档次,是已经快要进阶成为诸子的高逼格人士。
就说徐福编纂的《本草纲目》对华夏医学的影响力,以徐子称呼一点儿都不过分,而五大学院几乎都有在各自领域差不多等同分量的专著修撰成功,特别是科学院,除开张苍的九章算术和几何概论之外,还有各种工程机械等领域的专著出现,这几年整理出来的工学书籍数十本,工学院和工部一些匠吏也编纂了一些水利交通建筑等领域的书籍,其中大部分都成为了工学院和科学院学习和参考的重要书籍。
因此这几年出版社的专业著作成果斐然,除开大量整理出版的经史子集之外,各种专业书刊也越来越多,真正起到了推动大秦各行业大发展的先锋作用。
面对陈平张苍等人的恭贺,师宣在心中得意满足的同时非常诚恳的表达了对于陈旭的感谢,若是没有陈旭给他这么好的生活环境,将他从当初爱女被凌辱致死的伤痛中拯救出来,只怕眼下他还活在人世都还是未知之数,更何况这本著作也并非他一人完成,而是集合了伯道成以及数十位志同道合的音乐爱好者共同汇编而成,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
看着一群胡子拉碴的中老年男人互相恭贺拍马屁,陈旭赶紧打断所有人的话:“这些话题诸位留待以后慢慢说,眼下签名售书之事诸位既然以为可行,那便赶快安排下去吧,签名售书的主场放到京师大学两个校区的操场上,安排人去将此次有新书上市的所有作者都召集起来在两个场地集体签名售书,评选出来的几本压轴专著的售书场地则放在大礼堂门前的广场上,吩咐中尉府安排兵卒维持秩序,同时从五大学院召集学生志愿者布置展台展板做好服务……”
陈旭发话,一群人自然全都遵从,经过一群大佬简单的合计之后,作为馆长的鱼梁公自然还是在图书馆坐镇,其他前来看热闹的陈平等人全都散去从员工通道离开图书馆。
很快便有五大学院的学生到图书馆内外和京师大学门口大声宣传,在得知签名售书的消息之后,许多眼看今日排队也无望进入图书馆的人便纷纷往京师大学东西校区和大礼堂门前的广场而去。
熙熙攘攘的吵闹声中,极度拥堵的京师大学门口以及圣贤大道上终于人群开始松动疏散,不到半个小时便只剩下了稀稀拉拉数千人。
而这数千人都是坚定的图书馆游客,今日一定要排队进去看看才能瞑目,其他的都不在计划之中。
第1504章 爱添乱的始皇帝
……
皇宫,御花园。
今日大昕节,祭嫘祖,是春蚕孵化之时,表示一年桑蚕养殖又要开始。
不过西北不养蚕,这个节日虽然大秦继承下来,但朝廷并不公祭,只是放一天假,而南方桑蚕养殖基地的各地郡县官府都会举行一些活动,祭祠嫘祖晾晒蚕匾表示一年的蚕事活动正式开始。
始皇帝昨夜在后宫淑妃寝宫留宿,一直睡到卯时末才起床,洗漱吃喝完毕,这才骑着一辆自行车在花园一条水泥小路上慢慢骑行健身,淑妃和另外几位妃子以及一大群宫女侍卫跟随观看喝彩,晨风徐徐,绿树红花,其乐融融一派轻松和谐。
“报,陛下,方才禁军来报,因为图书馆开馆,诸生数万云集京师大学门前造成拥堵,陆中尉害怕引起骚乱,请求陛下允许调配禁军将人员驱散!”一个内侍追上始皇帝禀报。
“数万人,唔,的确很拥挤,陆中尉担忧有理,准了!”始皇帝刹车单脚踩地停下来微微思忖便点头应允。
“等等……”就在内侍转身的离去的时候,始皇帝突然开口。
“陛下还有何吩咐?”
“先派人去图书馆看看何人在主持开馆仪式,如此观者云集,照理说图书馆应该早有准备,图书馆乃是民众最为期盼之所,如若贸然驱散,恐引起不满!”
内侍应喏而去,始皇帝继续慢悠悠的骑车,根本就没有太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图书馆和京师大学项目是陈旭一手筹划修建的,朝廷和少府没有花一分钱,报馆当初捐资三千万,然后从民间又筹资一千余万,费时两年有余如今即将全部完工,这几乎是咸阳除开蹴鞠商业广场之外最大的工程项目,而影响力却不是蹴鞠广场可以相提并论的,这是一个世纪工程,更是一个让全国士族引以为傲最为期盼的项目,因此图书馆开业,想来清河侯必然会亲自去坐镇照看。
果然,不到一刻时间就有内侍回报,今日到图书馆开业现场的有陈旭和安鱼梁陈平等人,站在远处用望远镜就能看的一清二楚。
于是始皇帝更加心情放松的在一群嫔妃宫女的喝彩声中继续骑车。
“报,陛下,围堵在京师大学和图书馆门前的人群已经开始疏散!”又一刻之后,有内侍进宫禀报。
“呵呵,朕便知道只要有太师在,必然会有疏散之法,可知这些人为何疏散?”始皇帝饶有兴趣的停下来。
“禁军回报,太师施展三策,拥堵片刻而解,一策加快进入图书馆的时间,每人限时半个时辰,二策在圣贤大道两侧打折售卖图书报刊,三策是在京师大学东西校区操场开展现场签名售书!”
“何为签名售书?”始皇帝惊奇不已的从自行车上下来,咔嚓一声将脚架立起来。
“呃,这个属下还未来得及细问!”内侍脸色有些发白的低头。
“再去打探……唔,罢了,吩咐禁军护卫,摆驾出宫去图书馆,朕要一观究竟!”
图书馆在三日前的京师大学开学典礼之后,始皇帝便已经进去游览过了,不光对于图书馆里面的设计大加赞许,而且对于这个人类有史以来最大最全的图书馆表达了极大的兴趣,在陈旭、安鱼梁和陈平等一群文化界流氓……嗯,文化界名流的陪同下,挨着把每一个藏书馆和展厅上下共计七层全都仔细参观了一遍。
眼下的图书馆虽然达到了开业标准,但其实藏书还并不完备,文学院还在大量收集民间各种金木竹石龟甲等古旧书籍,然后组织人手整理编纂修订之后印刷出版,然后这些新老书籍都将会慢慢进入图书馆之中供人阅读保存。
图书馆,绝对是中华文明数千年一个完美的文化缩影,古老的诗史经义都在这里展现出古老的文明光华,集泱泱华夏文明之大成,成为天下人心中的一个不可替代的文学殿堂。
但藏书毕竟都是藏书,所有市面上的书籍在皇宫和博士署都有备存,每一套首印上市的书都需要先送入皇宫交于博士署审阅,因此眼下图书馆有的书皇宫几乎都有,始皇帝自然也就没打算去凑图书馆开业这个热闹。
不过眼下突然听到签名售书这个新奇的词语,始皇帝感觉今日这个有些清闲的日子似乎又可以愉快的打发出去了。
不到半个时辰,皇宫南门大开,始皇帝的六驾天子玉辇在一千卫尉禁军和五百玄武卫的护送下出来,在呜呜吹响的号角声中,威武严整的禁军踢踢踏踏沿街戒严护送,很快队伍便到了京师大学大门处。
此时京师大学门前街道上积留的人群已经不多,只是围聚了一些平民百姓在看热闹。
始皇帝虽然算是轻装简从到来,但禁军还是快速将消息通报入京师大学和图书馆,等到始皇帝到达的时候,陈旭已经带着安鱼梁和陈平等一群京师大学的高管等在了大学门口。
“臣等恭迎陛下!”
始皇帝下车,陈旭等一群人上前恭敬相迎。
“哈哈,太师和诸位爱卿勿怪,朕今日闲暇无聊,听闻有签名售书的活动,因此特来一观!”始皇帝满脸畅快的上前挽住陈旭的手。
陈旭哭笑不得,本来就是赶时间开馆,而且刚好又遇上三月初一这个并不算热闹的节日,因为大部分人都很闲,因此今天来的人也就特别多,但就算这样多,始皇帝也闲的无聊要来凑热闹,这不是添乱么。
不过这天下都是始皇帝的,他想来自然也只能好好招待,于是君臣二人手牵手走进京师大学,身后安鱼梁陈平等一群高官全都小心翼翼跟在后面数丈。
普天之下能跟始皇帝如此亲密无间的,恐怕只有清河侯一人而已。
圣贤大道上此时虽然人少了许多,但依旧还是有数千人排队,看着始皇帝突然而来,自然全都兴奋起来,呼喊恭迎之中,引得两边售书的展台也跟着剧烈骚动起来,上万正在拥挤选购图书的人也全都回过身来恭迎行礼,场面热闹而混乱,惹得禁军和玄武卫不得不刀剑出鞘开始将人群往四周驱赶,本来还算有序的场面瞬间惊呼混乱起来,甚至还有人挤翻售书的展台和黑板。
始皇帝眉头一皱,“禁军后退,玄武卫甲营护卫,其他人不得跟随!”
“喏~”禁军和玄武卫统领齐声应诺,很快禁军后退,大部分玄武卫也散开混入人群之中,混乱拥挤的场面才慢慢平息下来。
“陛下,此处就是出版社和报馆新上市的一些图书报纸,实在不值得一观,为了分散人群,签名售书的场地有三处,一处在京师大学东区操场,一处在西区操场,还有一处在大礼堂前面的广场上,由五大学院和一些名士评选的十套优秀丛书都在那里签名出售,陛下请移步前去参观!”陈旭陪着始皇帝一边走一边说。
“好,朕就去看看这十大丛书签名售书!”始皇帝言听计从,在一群玄武卫的护送下径直去大礼堂。
大礼堂已经修建完成,内部的装修也即将结束,门前一块巨大而空旷的广场,四周有曲水花池,虽然还未完全修建完毕,但池塘之中栽种的莲藕也已经有小荷出水,露出零星绿色的尖顶,再过两三年,这片曲水花池在盛夏时节必然会成为一片莲叶田田荷花盛开的美景。
广场中央搭建有高大的脚手架,四周用草帘遮挡,里面是正在修建的中华神碑和帝王群雕像,不过什么都还看不见。
而此时广场上已经围聚了上万人,密密麻麻热闹喧哗,全都聚集在大礼堂门前,人群中时不时传来欢呼喝彩之声。
始皇帝的到来,自然又一次引起围观者的拥挤搔动,不过因为没有禁军的驱赶推搡,场面还算安稳,在安鱼梁和陈平等人的大声呵斥声中,人群两边分开,就看到里面一溜摆放了十条案桌,案桌上不光铺着红布,而且还摆放着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而案桌后面,各自坐着一个脸色严肃认真的男子,四周还有一大群学子门徒组成的义工正在帮忙整理和递送书籍。
第1505章 礼乐传承
“拜见陛下!”
正在签名售书的一群各行业顶尖大佬全都站起来恭敬行礼。
“免礼免礼!”始皇帝满脸愉悦的大步走到其中一个售书的案桌前面,作者正是名扬天下的乐师师宣。
音乐汇编不是一本书,而是一套书,由师宣主编,汇聚了数十位音乐界的名士共同整理编纂。
其中收集了商周至大秦几乎所有能够找到的音乐书籍,整理成为曲谱、乐理、歌舞、曲韵、器乐等不同内容的书籍构成一套音乐丛书,叫做音乐汇编。
整套书一共二十五册,三百余万字,曲谱三百余篇,诗歌七百余首,其余涉及到乐理和器乐的内容也非常详实,堪称华夏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部音乐著作。
而为了印刷这套书,出版社专门组织了一个由雕工漆工美术家音乐家共同组成的专业小组,师宣亲自做指导,数十人用了足足两年时间才将所有的图画和乐谱雕刻排版完成。
因为这套书内容详实,集古今音乐于大成,因此出版之后被冠以中华音乐汇编丛书之名,被所有参与评论的名士推举为丛书之首。
虽然陈旭并不太认同这个评价,认为音乐无论如何也不能和徐福的本草纲目和张苍的几何概要等专著相提并论,但他却也不愿意用权势去压迫别人去改变自己的观念。
毕竟礼乐传承是中华文明最为核心的内容,礼被认为是天经地义之事,是约束万民做事为人的最基础道德准则,而乐则是天地自然和谐的精神表达,有了礼乐,才有了中华文明的雏形。
虽然大秦被认为是诸侯中最不尊崇礼乐的国度,是礼崩乐坏的典型代表,但眼下大秦一统之后,随着改革和经济的发展,随着国内的安定和民生的富裕,礼乐这些因强国而废弃的传统又慢慢开始昌盛起来,而礼乐既代表着娱乐,同时也代表着社会道德和价值的方向。
科技发展固然重要,但文明道德和科技无关,人类有无数辉煌的文明帝国昙花一现,最终就是因为道德价值体系无法支撑国家的规模和发展,一个无德的社会,只能在野蛮和杀戮之中崩溃。
历史上的大秦二世而亡,就是因为帝国道德体系完全崩溃,被法术压制到了无法支撑的地步,有李斯这种强势的法家门徒和赵高这种奸佞小人把持中枢,大秦不仅仅是礼崩乐坏那么简单,而是从君王到秉持朝堂中枢的大臣全都已经没有任何道德的可言,屠刀高举,血肉相残,民不聊生。
因此即便是陈旭不太承认这套音乐丛书能够占据第一名的位置,但还是决定接受和尊重当代人的想法,将音乐这种高雅的文化放在首位,以此表达对于礼乐传承的道德文明的认同。
师宣是皇宫御宴的常客,师氏更代表着华夏音乐的最高成就,始皇帝一眼就看到师宣,然后第一个便走到师宣面前,在此时签名售书的所有人看来实至名归,而陈旭也只能由衷的相信,哪怕始皇帝如此崇尚法术治国,如此厌恶儒学那一套繁琐的礼仪,但实际上从内心来说,他还是有一颗充满礼乐传统的华夏灵魂,从骨子里来说,他还是热爱音乐礼仪的,不然当初也不会给扶苏找一个儒学大贤当老师。
而由此又可以看出始皇帝是一个内心充满矛盾的人。
他既想通过法术来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但又同时希望人间充满礼仪和仁德,他不断巡游勒石记录自己的功勋,同时又大力宣传仁德教化,妄图用严苛的法术来达到让百姓既勤劳勇敢,又善良仁慈的目的。
勤劳种地有赏,但却不管具体环境因素和条件。
勇敢杀敌有赏,但立功的条件和失败的惩罚却极其苛刻。
见死不救要被惩罚,但却不能救坏人,劝人向善却又鼓励告奸……
总体来说,秦法的苛刻表现在许多方面,而且是一个极度的矛盾综合体。
法家的理想就是用法律将道德装进去,试图用法律来强行约束道德,形成一套区别于礼乐文明的法治文明。
而始皇帝在准许推行这一切的同时,可能又感到完全的法术有极大的弊端,需要辅佐以仁德教化,但知道是一回事,但想要改变却迷茫而混沌,根本就无法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
总体来说,没有陈旭出现的时候,始皇帝和李斯都还在摸石头过河,不过这条河水太浑太广,还没摸清楚秦大大便挂了,也没留下册立太子的诏书,李斯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便也枉顾律法,于是大秦很快翻船。
而眼下的大秦可以说已经彻底走上了另一条道路,在陈旭的改革下大秦已经有了正确的方向,始皇帝也因此有更多的心情来关心礼乐的发展,对于出版社推出的这套丛书抱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师先生可否给朕签一套留作纪念?”
“草民一介白身,何敢让陛下相求!”
师宣站起来恭恭敬敬的拱手行礼,然后吩咐身后一个学生取来一套崭新的书籍,坐下,拿起毛笔添墨挥毫一蹴而就,在扉页写下赠始皇帝的字样,并且还签名落款写下日期,最后还拿起一枚玉石印章严肃认真的盖上一枚鲜红的印鉴,待墨迹干透之后双手递给始皇帝。
“哈哈,好好,多谢师先生相赠,这套音乐汇编朕还未仔细阅读过,今日回去一定好好拜读,来人,赏金百两……”始皇帝高兴的摆手吩咐随行的宫人。
“还请陛下收回成命,此书非是师宣一人编著,赏金不敢受!”师宣赶紧拱手推辞。
“陛下,师先生不喜钱财,赏钱就失去馈赠之意,一句感谢足以!”陈旭也赶紧给师宣开脱,生怕这个倔强的家伙坏了始皇帝的兴头。
“也罢,师先生乃是名士,不喜钱财这些身外之物,但来而不往非礼也,朕记得少府还收藏有一柄古琴,乃是得之于楚国王宫,有人推测其为楚庄王收藏的名琴……”
“陛下所言莫非绕梁乎?”师宣大惊失色,忍不住打断了始皇帝的话。
始皇帝却不以为忤,捻须点头说:“唔,的确有人推测是古琴绕梁,但楚庄王至如今已经三百余年,一柄木琴想来不会保存如此之久,宫中乐师多认为是斫琴名匠制作的赝品,但这柄琴制作精良声音悦耳清透,的确是一柄不可多得的好琴,朕留在宫中让明珠蒙尘,不若赠予先生,以飨伯牙子期之知音也!”
“草民多谢陛下!”师宣直接就站不稳了,丢下毛笔对着始皇帝深深一躬到底,起身之后如同孩童一般手舞足蹈,此时已经激动的无法言表。
“恭喜师先生!”
“陛下与师先生这赠琴之谊,日后必会成为天下美谈也!”
“是极是极,昔有高山流水遇知音,今有琴书互赠传天下,陛下仁德,为天下楷模,臣等敬服!”
旁边张苍徐福等人一起过来拱手恭贺顺便拍马屁,顿时把始皇帝高兴的合不拢嘴,指着徐福面前的书说:“徐太医这套本草纲目,实则在朕心中不亚于师先生的音乐汇编,朕今日来,徐太医岂能不赠朕一套耶!”
“自然自然,陛下不说臣也想赠送一套,不过臣之本草纲目,也并非臣一人所为,除开卫生院数十位教授和太医之外,最大功劳非清河侯莫属,臣请与清河侯共同签名相赠,不知清河侯意下如何?”徐福笑着对拱手。
“本草纲目本侯没有丝毫功劳,徐太医何故拉上我!”陈旭哭笑不得。
“福当初不过是东海名不经传一方士,得幸在清河镇遇到侯爷,要不然福肯定被山贼所害,而本草纲目也是侯爷亲自取名并且提出诸多编纂方案,还讲解了许多药材之药性药理甚至药方,福这才有了汇编此书的心思,如今历时足足十年此书方成,但福仍感觉其中还有诸多不如意之处,对于侯爷医学的认知和应用仍感觉十不足一二,因此福还需多多向侯爷学习,会用毕生的时间和精力来不断完善这套医学丛书,方不堕华夏医学圣典之名,因此福请侯爷共同签名赠予陛下,福实不敢独占此书之名号也!”
“也罢,本侯就与你一起签名赠陛下这套医学典籍,也希望徐太医能够不忘初心,继续编纂整理更多医学著作,为大秦的医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陈旭只好点头答应下来。
“如此便好,侯爷请!”
“徐太医请!”
两人微微拱手,然后各自一蹴而就签下各自的名称,徐福同样拿出自己的印章在扉页盖上一个鲜红的古篆印鉴,然后恭恭敬敬将这一套同样有十多本的医学丛书放在始皇帝面前。
“好好,太师与徐太医这番医学合著日后也必然流传千古成为美谈,这套书朕便收下留作纪念!”始皇帝抚手感慨,命令随行的宫人将这套书也包好收起来。
第1506章 工匠精神
接下来的时间,始皇帝自然上山打鸟有一个算一个,把剩下评选出来的十大丛书挨着弄了一套签名版留作纪念。
弄完之后还觉得意犹未尽,感觉大驾出宫游玩一趟不封赏点儿啥就回去似乎有些失落,于是前思后想一番,决定要给这十个人封爵。
“封爵?”
陈旭愣了一下,按照功劳来说,如此高成就的各种医学数学农学工学文学等堪称划时代的巨著,封个爵位也的确没啥问题,但这是一种隐性的功劳,需要极大的智力水平和专业水平,但这种贡献不好用勋爵法案去评判具体功劳。
说大,这些功劳封公封侯都不为过,说小,这些功劳老百姓都不明白,自古以来没听说著书就能封爵的,当初的稷下学宫热闹无比天下名士趋之若鹜,编著出来的书上百种,然而那些名士都只不过挂着祭酒大夫之内的官衔,实则就是一群闲散人士,封爵是不可能封爵的,自古以来的爵位都是在战场上拼杀来的。
因此面对陛下阴戳戳的这个提议,陈旭惊讶兴奋之余又有些纠结。
“太师以为如何?朕封赏一个什么爵位比较合适?”
君臣二人此时站在大礼堂门口的台阶上,眼观广场上热闹的签名售书场景,始皇帝为自己一时兴起的这个念头兴奋不已。
“陛下,这十套丛书从编纂到出版,各自都用了至少六七年的时间,而且也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大部分都算是集体功劳,如若只赏一人,怕是会引起团队离心离德,更何况行必有法,赏必有度,这些功劳不好评判,臣以为陛下要赏,主编者可以赐爵,协同汇编者按照功劳大小给予大小不同的赏赐,赏赐并非一定要房田钱财,陛下莫要忘记,我们还有一套勋章法案,这勋章几乎算是对其成就的一种终身认定,具有和爵位同等的尊贵身份地位,对于他们来说,对其成就的认定要比赏赐金银财宝更加让其满足!”
“唔,太师言之有理,行必有法,赏必有度,既然有勋爵法案和勋章法案,此事等朕回宫仔细询问之后再做赏赐不迟!”始皇帝揪着胡须脸色平和的点头。
“陛下真乃仁义之君也,依法行赏有理有度,只是让臣坏了赏赐之乐,还请陛下恕罪!”陈旭赶紧拍马屁。
“哈哈,太师何出此言,朕不过一时兴起的确没有深思熟虑,还幸亏太师提醒及时,大秦强于法术治国,既然有法可依,朕岂能因为自己之好恶坏了法令耶,今日既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