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吃相-第4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南沿海当地招募的平民,还有些是从奴隶和刑徒之中选出来的,绝大部分都是在海边长大的渔民后代,水性自然都还不错,简单的训练之后就能上船操作。
  除开普通操作大船的船工和船员之外,还有导航员、绘图员、观测员、司令员、舰长、各级管事等都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识,招募的对象就要宽泛的多,读书识字精通数学和天气知识的人才优先考虑,这些人招募到学院之后也要参加一定的体能和军事训练,但最主要的还是上文化课,观测、绘图、旗号、导航等等,只有有了这样一群专业知识的高级船员掌控配合,一艘大海船才能比较安全,而一支船队协同如一有若臂使,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舰队的优势,在大海之上安全来往。
  眼下整个海事学院一共招募了五千余名学员,高级舰船指挥人员一千余名,除开军事训练之外,平日训练大部分都是在船上进行实物操作和学习,因此陈旭到达学院的时候并没有看到多少人。
  沿着海岸边的码头上走过,密密麻麻停靠着十余艘崭新的大海船,有些正在涂刷舷号和名称,有些正在涂装船帆和安装设备,这些都是租赁公司或者民间订购的船舶,完成最后的工序之后就能交付使用。
  一路走一路看,虽然刚从船上颠了二十余天走在坚实的地面上还有些不习惯,但陈旭也被眼前这宏大的场面刺激的有些热血沸腾。
  这一切,都是在短短一两年时间内形成的,接下来的三五年内,陈旭相信琅琊还会打造数百条这样的甚至更加豪华巨大的海船,密密麻麻扬帆出海探索整个世界,悬挂大秦龙旗和各种船帆图案名称的商船就会行驶在整个地球的无数海域。
  “侯爷,这两艘是云氏商行的……这一艘是齐茂海运的……这一艘是河东海运的……这两艘是我们学院的……那边五艘是侯爷您的……”
  一路走过,曹参等人还不停的给陈旭介绍这些海船的船东,陈旭也一艘一艘挨着看一遍,这些船都是二十丈的最常见海船,价格也最便宜,如今大批量建造,成本已经降低到了六十万钱左右,加上建造工艺成熟、操作训练简单,无论是民间还是海事学院以及清河租赁公司,基本上都是订造这种船舶,相对来说保养维修也要便宜不少。
  “立正,敬礼~”
  看着呼呼啦啦一大群身穿官袍的人进入海事学院,守在门口的几个学员兵赶紧立正敬礼,曹参微微举手还礼,继续陪着陈旭唠嗑往里面走,而训练场上的教官看到走在这群人最前面的陈旭之后,立刻都停下训练,列队敬礼欢迎陈旭的到来。
  “属下徐山见过侯爷!”统领徐山带着一群教官跑过来问候。
  “辛苦辛苦!”陈旭笑着还礼,停下来鼓励了徐山等一群清河战队的指挥官,然后观看他们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分列式训练之后再次勉励所有的学员几句之后,便在曹参等人的带领下去指挥训练室。
  指挥训练室其实就是一个简陋的大木棚子。
  眼下海事学院还处在草创阶段,虽然朝廷拨付了足够的钱款,但琅琊同时开工建设的项目太多,而且又以造船厂和海港码头为首要任务,加上附属配套的各种官衙和设施,海事学院的要求便被放在了最后,何况海事学院主要是军事和船员训练,大部分时间船员都在大海船上乘船出海训练,各种配套的设施就更加拖后了。
  指挥室的墙壁上同样挂着大秦地图和世界地图,中央摆放着一个简陋的沙盘。
  因为人太多,曹参也知道陈旭不怎么讲究排场,吩咐后勤管事弄来一些茶水和点心,跟随而来的上百人便吃吃喝喝全都围到沙盘前面。
  “侯爷,这朝鲜半岛目前情形比较复杂,根据以往的记载以及我们的这几个月的打探,还有凉王和萧总督送来的消息综合在一起,关于朝鲜半岛的情况还是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曹参拿着一根细长的竹棍站在陈旭上边,指着看起来非常简陋的沙盘介绍。
  “这里是辽国范围,占据辽河流域,位置抵达辽东湾,包括辽东半岛在内,以燕长城为界,西南归属我大秦版图,东北就是箕子朝鲜,朝鲜的情况比较复杂,有大大小小十多个部落构成,其中最大的是三韩部落,各自首领以国君居之,最南方靠近辽东半岛的叫辰国,国君呼为韩准王,是殷商箕子王族后裔,属下六个部落都是殷商时期迁徙过去的商人后裔,实力并不算太强,共计八千余人,但都对准王比较忠心,辽王将闾根据始皇帝的诏令安排使臣前去降服,但被其拒绝,使团被赶了回来,回来的途中还被当初逃亡的东胡人在密林中伏击,伤亡十余人,陛下十分震怒,已经连续两次送来诏令让我们尽快出兵剿灭辰国……”
  “朝鲜东面有弁(biàn)韩,又称为弁辰,共有十二个部落构成,人口约万余,分散居于东南沿海区域,其国君金天氏,祖籍东海莒县,国号伽罗,我们这次征讨首当其冲就会面对弁韩,登陆地点我们选择在这里……这里……和这里三处,这三条河流便是弁韩最大的三个部落聚集地,五日之内便能够平定……”
  “朝鲜西面是獩国和夫余等野人国度,中间就是马韩,马韩最大,共计有大小五十余部落构成,人口三万余,成分最为复杂,有当初箕子朝鲜的罪民,也有胡人和燕国逃民,甚至还有我大秦逃去的奴隶和逃犯等,因为听闻内部也最不团结,极其容易击破……”
  “除三韩之外,朝鲜半岛还有数十个大小分散的部落,人数不详但都不成气候,靠近东面瀛洲方向,还有一个比较大的部落叫真番,人口约莫两千,其余的都可以忽略不计了,目前真番和萧总督的地盘相邻,因此有些来往,听闻首领已经归服……”
  曹参讲完之后用竹棍挨着点了一遍沙盘上小旗比较密集的地方说;“侯爷,这就是目前朝鲜半岛的局势,敌人并不强大,唯独就是地理不熟悉,听闻有许多地方山高林密比之岭南更加复杂,根据陛下的安排,我们海事学院作为主力部队,将派遣二十首战船,五千余学员和千余指挥人员将全部作为实弹演习参加战斗,辽王会调遣一万兵卒从辽东半岛进攻,萧总督会集结数百警卒和征召的真番等部落的千余民壮从东面协助进攻,这样三路齐发,荡平朝鲜半岛只是月余之事,一定能够在寒冬到来之际班师返回!”
  “眼下武器弹药以及粮食筹备如何?”
  “兵部先后已经三次运送来两千支火铳、五百支手铳、二十门神威火炮,弹药一万余斤,太乙神雷三千余枚,钢刀五千余柄,轻弩一千架,箭矢两万支,加上每艘战船上都配备有两架五石强弩,箭矢兵刃皆都齐备,保证所有人人都有精良的武器,唯一的就是火器训练时间不够,前几日参做了一次实弹登岛训练,效果远不如侯爷属下的战队熟练……”
  “你拉倒吧,我派来的这些火枪队教官都训练五年了,你前后才训练两三月,怎么能放在一起比较,最好的训练场就是战场,两场实战下来本侯保证全都熟练了,既然已经全部准备好,那就尽快出兵,本侯就不跟你们去了!”
  “侯爷您不去?”曹参张大嘴巴。
  “自然,本侯事务繁忙,还要去齐郡和辽东视察海港和造船厂,征讨朝鲜的事就全部由你们海事学院完成,本侯会在咸阳等待你们的好消息,一旦完成这个开疆拓土的任务,陛下必然不会吝啬奖赏,而大秦海师就可以正式组建开始远航训练,明年开春就能够去南洋护航商船和开辟通往西方的航线,我说过,朝鲜只不过是开胃小菜而已,怎么,没有信心?”陈旭围着沙盘转了一圈停下来说。
  “怎会没有信心,只是侯爷不去,我们打起来没激情!”曹参有些兴致缺缺的开口。
  “哼,切莫大意,朝鲜地形复杂,不下雪还好,一旦天降大雪征讨难度会增加十倍不止,本侯给你们两个月时间完成这个任务,如果到时候征讨失败或者出现重大伤亡,本侯拿你是问,此事就如此安排,通传下去,所有武器装备全部安排到位,明天本侯检阅舰队,所有人不得缺勤,三次点卯不到者军法处置!”
  “是,侯爷!”一群海事学院的官员拱手四散而去,就连曹参也不敢大意,告辞离开去准备明天大秦海师第一次阅舰安排。


第1396章 吃成保护动物
  接下来的几乎一整天时间,整个琅琊海湾附近都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号角声。
  一艘接一艘正在海湾和近海操练的海事学院官兵全部陆续返回港口开始搬运吊装军备物资,各级管事和指挥官也全都带着自己所属的学员在码头上船列队,船工检查舰船桅杆帆船桨舵缆绳望远镜等各项设备的运行状态,船员整理检查各舱室粮食饮水被褥等后勤设施。
  一切看似忙碌却也还算有条不紊,只不过比平日训练的要求更加严格几分,而所有船工船员学员全都知道将要接受清河侯的检阅,个个振奋激动。
  而在海事学院全军动员的时候,整个琅琊海岸同样人群激动欢呼震天,因为清河侯在胡宽等一群参与琅琊海港建设的官员匠吏等陪同下,视察了整个琅琊海港的建设情况。
  参与港口修建的三省六部和少府官员就有四十余人,加上工部和科学院派遣的匠工匠吏,管理团队足有上百人,参与整个海港投标的承包商有十余个,建筑队更是多达百余,港口基建、码头、仓库、各衙门办公场所,生活娱乐设施,维修厂,龙门吊,后勤辅助设施等等工程全部分片分段承包,由工程指挥部统一规划施工,由工部和科学院组建的监吏队伍统一监管,因此虽然整个海岸十余里海滩人声鼎沸车马如龙,吊塔林立、旗帜飞扬,号子声、呵斥声、打骂声和号角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股极度嘈杂的喧嚣气氛,但这忙碌混乱之中其实一切都井井有条,各项工程都在有条不紊的按照建设目标往前迈进。
  “侯爷来了~~”
  在一群官员的陪同下,陈旭每到一处必然引起工地现场一片欢腾,无论匠工匠吏还是民夫刑徒,甚至是奴隶全都停下来欢呼迎接。
  民夫高兴,是因为在建设海港每天不光管饱,还有五六钱可拿,和以往纯粹的徭役不可同日而语。
  刑徒高兴是只要这个工程顺利完工,几乎每个人都会得到大幅度的减刑。
  至于奴隶,只要表现的好,积累到了足够的工分也能自我赎身,这是除开上战场杀敌之外另一个也是眼下几乎唯一一个赎身的机会,而这个机会就是眼下巡视海港工程的清河侯在朝堂提出来的,也得到了始皇帝的同意。
  陈旭一面走一边四周观看,同时还不忘向热烈的欢的人群招手示意。
  “不错不错,气氛很热烈,调度也很合理,诸位做的都很好,本侯非常满意!”
  面对眼前看到的情形,陈旭不吝赞赏。
  这一路从江陵到吴中再到句章广西眼下到琅琊,所有地方的河港海港建设都没有眼前看到的热闹和迅速。
  “侯爷,眼下最大的问题是人手不够,整个海港要在两年时间内完成一期工程,宽认为至少需要八万人,但眼下才五万人……”胡宽跟在旁边一脸焦急的说。
  “虽然你说的是实情,但本侯也没办法给你变出几万人出来,眼下全国各地都缺人,你们尽量优化一下工程规划,把紧要和重要的部分多安排一些人手,对了,海事学院马上就要出兵征讨朝鲜,说不定会弄回来不少战俘,你们可以先上一道奏书,让户部提前安排……”
  “咦,侯爷一语惊醒梦中人,稍后我等便去找曹院长商讨一下细节,朝鲜战俘我们得提前截留部分……”胡宽瞬间惊喜的手舞足蹈。
  “提前截留,还有这种骚操作?”陈旭愕然。
  “嘿嘿,侯爷有所不知,数月前李信将军从西域押送回来两万大月氏战俘,我等当时正在修建咸阳南门码头,也是人手奇缺,于是我和张院长找到户部隶臣令范贵,提前截留了一千五百人,然后一个月就把城南码头修好了!”胡宽得意不已。
  “这范贵违规操作难道不怕冯相和陛下锤他?”陈旭更加惊讶。
  要知道眼下虽然为了大秦的经济繁荣和发展,许多法令都开始松动甚至取消,但关于官吏的管理却并没有放松,特别是对于贪污受贿、官商勾结、以权谋私等情形打击和审查的十分严格,好在大秦律法深入人心,这几年下来还没怎么发现太严重的违规事件,至于普通的人情来往管不了,陈旭也没打算去管,大秦太大了,情形太复杂了,在这个通信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的蛮荒时代,一切都只能将就。
  而一旦将就成为了一种习惯,实际上也就随波逐流了。
  更何况先贤已经说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在这个蓬勃发展的时代,人性和思想也同样复杂的时代,管的太严并不符合潮流。
  在礼法治国的基础上实行略微宽松的黄老之术,会极大改善民生状况和民间情绪,何况眼下有知识有文化的士族阶层都还比较有操守,不像后世的官场那般黑暗和腐朽。
  但宽松是宽松,陈旭觉得眼下还没宽松到胡宽说的地步,五品的隶臣令固然权利不小,但也不至于不向朝廷打招呼就擅自做主把一千五百个奴隶送人的地步。
  “你们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陈旭疑惑的停下来。
  “嘿嘿,范贵自然害怕被冯相和陛下责罚,本来不愿意,属下因为事急从权,于是偷偷送了他一支火铳……”胡宽干笑着凑在陈旭耳边低声说。
  陈旭脸皮瞬间黑了下来,“此事下不为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看来这范贵该换一个地方当官了!”
  “侯爷说的是,这家伙一点儿节操都没有,事后还要我带他去春芳园吃酒!”胡宽义正言辞的使劲儿点头。
  陈旭:……
  虽然死道友不死贫道是一种生活态度,提裤子不认账的事陈旭也干过,但能够做到像胡宽这般不要脸的陈旭还是第一见到。
  “人手问题并非最大的问题,慢一点儿也无所谓,最重要的还是工程质量,还有就是施工安全,现在到处都缺人,多一个人便多一份力量,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尽量保证不要出事故!”
  “侯爷放心,所有施工队都有监吏和监工,所有工地都张贴悬挂有施工安全许可条例,从开工到现在死伤不到十人!”胡宽旁边一个带着安全帽的官员赶紧说。
  “嗯,人手问题你们还可以考虑一下瀛洲和朝鲜的土著,来往中原和瀛洲之间的商队不少,可以通过他们招募一些瀛洲和朝鲜人来工地务工,待遇和普通民夫相同,户部可有官员在此!”陈旭转头问。
  “有有,下官就是户部支度署功曹祖宁,不知侯爷有何吩咐?”一个身穿蓝色官服的中年男子赶紧站出来拱手。
  “在就好,此事由祖功曹向朝廷写一份奏书,提请加大对于朝鲜半岛和瀛洲土著居民的招募征调命令,鼓励民间商船将这些人运送来琅琊参与海港等地的建设,不允许有过多的歧视政策,若是表现的好,考察之后可以允许在中原落户,当地官员配合划拨田产房产等措施进行安置,至于其他的情形按照四夷之地旧例处置便是!”
  “是,下官稍后立刻去办!”祖宁拱手后退。
  “方才本侯说的朝鲜战俘的事情,胡院长还是提前写一份奏书送往京师,不告而留违反大秦律令,这种事不可再发生!”陈旭再次提醒胡宽。
  “是,属下明日便安排信使把奏书送回去!”胡宽讪笑着拱手答应。
  一番叮嘱,一群人也马不停蹄沿着海岸不断巡视,海港码头、物流仓库、海关署衙、修理住宿、钱庄食舍等生活配套区域挨着看下来,一天时间也就过去。
  傍晚时分,琅琊县一群官员,参与海港建设的一群官员,筹办之中的海关、税务、警署、通商等署衙主官、海事学院一群高层领导,还有聚集在琅琊的一些豪绅商贾方士等各界代表两百余人齐聚海港建设工程指挥部的职工食堂之外的空地上,十余张简陋的长条木桌摆成一个露天大排档。
  而在陈旭到达琅琊之后就已经开始安排的这顿晚餐,看似简单却热闹非凡,菜品也不少,酱汁蛤蜊,葱爆蛏子、干煎带鱼,清蒸石斑、凉拌海带、铁板鱿鱼、水灼大虾、孜然羊排,红烧狗肉等大盆大盆的端出来摆在餐桌上,甚至还有一些其他琅琊当地特有的瓜果菜蔬以及海鲜等,煎炒烹炸红烧炙烤各种烹饪方法全都用上了,虽然还未吃上一口,但浓烈的香味已经勾起了所有人的满满食欲。
  自从在舟山吃过一顿陈旭亲自指导烹制的各种奇怪海鲜盛宴之后,这次曹参等人回来,自然是不肯每天继续往日那种食不甘味的各种普通饭食,加上大秦都市报上对于这种新式海鲜的介绍,如今在东南沿海,新式的海鲜制作方法已经很快开始传播。
  曹参胡宽这些有钱有势的美食爱好者就是最大的推动力量,由此也带动了当地渔民增加了许多收入,以前根本不值钱的蛤蜊蛏子每天都有孩童在海滩上捡拾,然后用篮子提到工地的各个食堂售卖,一钱三斤,虽然价格便宜,但即便是老人孩童一天都能弄好几斤,长时间下来对于贫苦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这些贝壳炒制之后在食堂售卖,因为味道好价格便宜,一钱一大勺子,许多收入不错的管理层每顿必吃,甚至是普通民工隔三岔五都会吃一顿打牙祭,满足对于这种清河侯亲自传授的海鲜美食的向往。
  整个琅琊海港加上造船厂和海事学院等不同单位,这小小十余里一段海岸聚集了八万余人,因此消耗也非常惊人,个把月下来近处的海滩上的海贝都捡光了,许多渔民便划船到附近的海岛或者更远的海滩去寻找。
  由此,陈旭第一次开启了要把普通贝壳吃成保护动物的节奏。


第1397章 相同品种的流氓
  在厨工穿花般的来去之中,各种食物酒水流水般的摆满所有案桌。
  夕阳西下,大秦第一个露天海鲜大排档正式开张。
  对于这种新奇的聚餐方式开始许多不熟悉陈旭的风格的赴宴人员都不理解。
  堂堂一个左相和双爵卿侯,还有太师的尊贵身份,怎么能够坐在露天饮酒吃饭,这要是传出去如何还有脸面。
  但只有曹参韩信胡宽等铁杆心腹才知道,这才是陈旭一贯的风格,那就是从不顾及所谓的贵族脸面,越热闹越轻松越亲民越好。
  “诸位~~”
  等酒菜上齐,陈旭站起来举起一个土陶酒杯。
  杯中斟满的是在当地酒庄购买的普通桑葚酒,颜色嫣红香味清淡,虽不是最好的酒,但独特的酒香早已弥漫整个空地。
  “今日本侯巡视到琅琊,看到的是一番令本侯感动而热烈的场面,许多要讲的话本侯已经在咸阳和东南诸郡讲过了,报纸上都有,本侯就不在敷述免得坏了诸位的酒兴,眼下本侯要说的就是,感谢诸位的支持与配合,才让本侯这个坦途计划能够如此快速的展开,短短数月时间便有了眼下的巨大成果,请诸位一起满饮此杯,本侯多谢了!”
  “这是属下等该做的事情,何敢得侯爷谢,诸位,一起满饮一盏,请~”胡宽站起来双手捧起酒杯大声说。
  “侯爷请~”两百余人一起站起来举杯高呼。
  “诸位请~~”
  所有人一起仰头,一杯殷红的酒水下肚,气氛瞬间轻松下来,在陈旭的招呼下,前来赴宴的无论相熟或者不相熟的官员士绅都全部落座拿起筷子开始大快朵颐起来。
  虽然这些菜肴已经不是新奇之物,但这种能够和清河侯一起喝酒吃肉的机会可不多,特别还是在这种露天吃饭,以后怕是一辈子都遇不上了。
  吃吃喝喝讨论喧哗,整个酒宴热闹无比,觥筹交错之间气氛更加轻松,许多先前不理解的人此时也都慢慢感觉到眼下这种饮食方式的确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趣味,很容易就被四周的食客讨论的话题吸引甚至是参与进去。
  陈旭和胡宽曹参韩信以及几个署衙主官还有琅琊县官员坐在一起,慢慢的喝酒吃菜讨论一些海港和配套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等,陈旭也根据后世自己道听途说的见识来提出一些解决方法,不久之后,话题自然而然的就落在了征讨朝鲜上面。
  关于朝鲜半岛,可以说从大秦一直到清朝,在中国一直就是一个很诡异的话题。
  朝鲜很近,地方也很小,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他应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中国从大秦一统华夏开始一直到新中国,连西藏这个更加复杂的广阔高原都统一了,唯独对于朝鲜半岛没有太多的办法,中原的统治也是起起伏伏分分合合从未有过太多的管辖能力。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其独特的地形和气候,让中原的历朝历代都无法将其完全征服了。
  从陆地上征服朝鲜困难重重,鸭绿江和长白山就是两个难以逾越的天然障碍。
  因此陈旭眼下要做的就是凭借海船的优势,重演一遍仁川登陆战。
  而在这个蛮荒的时代,朝鲜半岛的那些部族连大秦这种庞大的海船都从未见过,更别说火枪火炮了,他们大部分还依旧过着茹毛饮血的原始部落生活,或许在火枪和手榴弹响起的瞬间便会崩溃。
  两个月时间征服朝鲜,只是陈旭最差的打算,实际上只要有熟悉当地部族聚集的向导带路,在犀利的火枪和大秦犀利的弓箭武器压制下,所谓的三韩很快就会崩溃,朝鲜的统治基础比之岭南的百越来说还要落后,所依仗的就是其复杂的地形,武力值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何况岭南还有一个潮湿炎热水网密布的地理气候因素占据优势,而朝鲜相对于东北和琅琊沿海的居民来说,双方生活习性相似度极高,但文明等级的差异造成了双方巨大的武力值差异。
  不过所谓庙算多者胜,打仗这种事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阴沟翻船的战争历史上层出不穷,大意失荆州的关二爷还因此掉了脑袋,因此借着吃酒喝肉的机会,陈旭和曹参韩信等人反复讨论这次出兵要注意的地方,用最充实的准备打胜大秦海师的第一场正规战争,为大秦开疆拓土,海事学院上下也必然得到始皇帝的嘉奖,参与者距离封候拜将的机会又更近了一步。
  “曹兄,最近海港建设人手不够,你们一定要多抓一些战俘回来!”讨论中胡宽吃着酱汁蛤蜊,一边添手一边叮嘱。
  “胡兄放心,战俘自然不会少,不过你海港建设缺人找我没用,你得找户部要人,要不就让承包商多招募人手……”曹参不解的说。
  “嘁,户部要是能弄到人我也就不着急了,上次两万大月氏战俘,我们琅琊海港总共只分了一千余人,丢到港口泡都没见一个,至于承包商更别提了,一个个都快成红眼病了,一个普通民夫如今的工钱每天都长到了两斤粮六钱工钱,但即便如此高的工价仍然招不到人,如果海港一期工程要如期完工,至少还要增加两万人,拜托曹兄一定要帮忙支持一下!”胡宽一抹嘴巴举起酒杯,“你我相熟数年情同手足,干了这杯酒,这个任务就算交给你了!”
  曹参脸皮抽抽着端起酒杯,如同便秘一般看着胡宽,“胡兄,征讨朝鲜本是朝廷军令,参不敢有半分推脱,抓到的俘虏我还打算送去京师献俘,以此涨我大秦海事学院的名声和威风……”
  “曹兄非是肤浅之人,一群野人有啥好献的,通武侯征服岭南之后没献俘皇帝出迎三十里,狄道侯击溃大月氏回京师献俘差点儿闹出人命……”胡宽撇嘴。
  “这不一样吧!”曹参哭笑不得。
  “有啥不一样的,某是提醒曹兄听侯爷的话,低调做事勿要太张扬,区区几个朝鲜野人,哪里入得陛下之眼,如若明年你找到了通往西方的航线,抓几船西方蛮子回来,到时候再大张旗鼓去咸阳献俘,陛下必然开心!”胡宽端着酒杯又开始忽悠。
  陈旭满头黑线的吃蛤蜊扇贝不说话,他现在越来越发现胡宽这货天生就适合混官场,花花肠子太多了。
  不过曹参本就是聪慧,又和胡宽是差不多相同品种的流氓出身,自然不会被胡宽三言两语蛊惑,但细细想了一下还是微微点头说:“胡兄说的也有些道理,朝鲜的确太小,我们这次也不算是正规战争,的确没必要去咸阳献俘,不过即便是我弄回来几千几万俘虏,胡兄还是不能直接截下来用,需要通过户部……”
  “哈哈,曹兄喝酒喝酒,只要你把人弄回来,其他的自然不用你操心,诸位说是也不是?”胡宽大笑着把酒杯碰在曹参的酒杯上。
  “胡院长说的对,眼下是缺人,只要有人弄来,朝廷的奏书批文轻而易举,咱们这一桌工部、户部、兵部、财政署、海关署、科学院、琅琊郡府的都有,侯爷就在眼前,写下奏书侯爷当面就给批了……”一个负责海港码头建设的工部五品官员激动的连连点头。
  “不错不错,曹院长只管抓人来,有多少我们要多少,五千八千不嫌少,三万五万不嫌多……”
  “就是就是,我们琅琊同步开工的项目实在太多了!”
  “何况此事曹院长也应该与我们一起配合才对,眼下缺人手,你那海事学院怕不是要拖到三五年之后才能修好!”
  “咦,袁兄说的不错,我海事学院连训练场到现在都还没平整出来,里面就像荒地一般,上次刮风教室差点儿都吹翻了……”曹参瞬间眼神发亮。
  “哈哈,这便对了,咱们好好合计一下,曹兄在朝鲜抓人,我等赶紧上奏书提前把批文搞定,齐心协力一定要把人全部截留下来……”
  “对对,来,喝酒喝酒,咱们好好合计合计!”
  曹参萧何等一群琅琊官员瞬间便聚在一起开始集体商量如何作弊把即将要从朝鲜抓回来的俘虏留在琅琊,直接就把陈旭这个大秦左相兼太师丢在旁边弃之不顾,陈旭听的脸皮抽抽的停不下来,最后黑着脸端着酒杯到别的酒桌上找人聊天去了。
  嬉笑喧闹觥筹交错,热闹的大排档酒水四溢壳爪乱飞,添手的,吃肉的,斗酒的,划拳的,交头接耳的,大笑喧哗的,陈旭甚至有些错觉,如若把这些人换一身装束,换一个发型,再忽略之乎者也的说话方式,绝逼都是一群经常泡夜店混夜市的家伙。
  吃吃喝喝之中太阳很快落山,所有参加酒宴的人都喝的醉意熏熏,陈旭回到自己的酒桌的时候,发现曹参胡宽等人关于截留战俘的事情已经商量结束,正在彼此斗酒,商量的结果看起来让所有人都很满意。
  这件事陈旭根本就懒得去过问。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琅琊海港作为眼下整个坦途计划最重要也是最繁忙的工程节点,缺人是现实情况,无论胡宽还是曹参,都只不过是在自己职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