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吃相-第4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旭再次把石匣盖子盖上,吩咐两个护卫再次将石匣放进木箱之后用粟草皮革都填塞好。
“夫君,这石匣看起来非常古老,里面放的到底是何物?”陪着陈旭去后院洗漱休息,水轻柔忍不住好奇的问。
“娘子是否还记得当初在宛城遇到师宣的情形?”
“记得,这石匣和师院长有关?”水轻柔越发惊奇。
“嗯,这师宣祖传有一部古易,传说是周文王赐给师氏先祖保存下来的,是最古老的易理之书……”
“三坟易典?!”水轻柔突然惊呼一声站住脚步,手中的烛台都差点儿跌落到地上,一双美目在昏暗的夜色和烛光映照下,散发着灼灼光华。
“不错,当初虞大哥也是如此说,说师氏手中这部书就是传说中的三坟易典,当初赤松子前辈还曾经想去找师氏借阅,但被拒绝,当初我答应杀死赵高帮师宣为女儿报仇,于是师宣就答应事成之后把三坟易典送给我,不过师宣回祖祠去取的时候,失手打翻火烛将祖祠焚毁,这三坟古易也被一场大火烤成了这幅模样,唉……”
陈旭忍不住再次长叹一口气,水轻柔此时神情也慢慢恢复过来,默然矗立许久之后牵着陈旭的手说:“夫君莫要懊恼,轻柔听说那三坟易典师氏从不外借,数百年来无数精通易理的大贤都想去一睹真容但却从未有人成功过,师氏作为三坟易典的守护者,必然有一些不能外传的信条,这一场大火,恐怕并非蹊跷……”
“娘子是说是师宣故意烧的?”陈旭一下嘴巴张的大大的。
“这只是我的推测,当初邹衍与鲁仲连为易经中的一卦争论不休,二人皆都不能说服对方,于是相邀一起去太原寻找师氏,这件事传开之后在七国都闹的非常轰动,各国易学名士皆都纷纷前去一观究竟,师尊当时正好云游在鲁地,于是也忍不住前去,看看能不能借机观看到三坟易典,那次足足有五十多位易学名家齐聚晋阳师氏祖祠,本以为人多可以让师氏就范,而当时师氏也的确不敢惹起众怒,但又言说师氏组训规定三坟易典不能轻易与外人观,不然师氏恐有毁家灭族的劫难,但当时邹衍却怒斥师氏撒谎,众怒难平之下师氏家主师墨不得已提出一个条件,那就是他弹奏一首乐曲,若是有人能听懂他音律之中表达的意思,则师氏就把三坟古易拿出来众人参详三日,若是听不出来就此作罢,而且这是唯一条件……”
“在这种情形之下,所有前去的易学名士也只能答应下来,于是师墨当众鼓瑟一曲,然后限时一个时辰,结果一个时辰过去无一人可以从音律之中猜出意思只能纷纷遗憾离去,而那一次之后师氏便也家族四散,只留下一些旁支照看祖祠,世人再去打听,关于三坟易典之事就再无任何人知道消息!”
陈旭听完哭笑不得的摇头说:“师氏这个借口太烂了吧,他要胡乱弹奏一曲,何人猜得出其中的意思?何况音律表达的意思本就非常模糊,即便有人猜出来他们也能推说猜错,这完全就是耍赖!”
“此事也的确有可能,但师氏身为传承日久的音律世家,对名节看得很重,当初那些易学名家中精通音律者也不少,若是师墨胡乱演奏肯定无法隐瞒,包括邹衍和鲁仲连在内,所有人听完之后静思一个时辰之后告辞离去,并未表示任何不满,可见那首曲子并非胡乱弹奏,也并非没有所指,只是所有人都听不懂罢了,而且在弹奏之始,师墨便说他演奏的曲子就是先祖从三坟易典之中推演出来的,并且还当众展示了曲谱和一些祖辈的手稿,手稿上还有一些三坟古易当中的部分内容,而看过手稿之后,所有人都没有再提出过任何疑问,就连师尊回来之后就闭关半年,在鲁山推演看见的那些古易内容和音律,但出关之后仍旧叹息摇头,从此再未提过三坟易典的事情!”水轻柔轻声解释说。
“赤松子前辈见过古易的部分内容,又推演过师氏的音律,那有没有留下一些推演的手稿?”陈旭好奇的问。
“没有,师尊闭关推演半年之后一无所获,然后就再也没有提及!”水轻柔摇头。
“唉!”陈旭忍不住再次叹气。
如今三坟古易被烧成这个逼样,要想修复真的比登天还难,按照现在大秦的工业水平,估计数十年整出来一架飞机来真的都有可能,但要想把烧成了一坨焦炭的东西恢复出来,这个难如登天,如果赤松子当初研究半年留下来有些手稿的话,或许还能对照印证一下,至少可以推测出三坟古易上面记载的大致是些什么东西,眼下赤松子虽然还活着,但闲云野鹤一般在名山大川之中云游不知所踪,要找到人也比登天还难。
因此事到如今,无论是师宣失手打翻火烛烧了三坟古易也好,还是因为谨守组训故意将三坟古易烧毁也好,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份古老的典籍就此成为了一箱子焦炭,从理论上来说已经几乎没有了复原的任何可能。
“夫君莫要太过伤神,天道自然,人有生死,物有得失,非人力所能掌控,三坟易典存世已经不知多少年岁,但所见者寥寥无几,其中或许蕴含大道天机,但即便是重现人世,也未必有人能够读懂,就单单是现在存世的三卷易书就已经太过晦涩难懂,能够精研者寥寥无几,师尊都自言只懂皮毛,我和几位师兄跟着师尊学习多年,虽然时常坐听教诲,但却感觉连皮毛都没有摸到,更何况俗世间的普通名士,百家门徒虽多,但真正读懂三卷易书的恐怕万不存一,在轻柔看来,时至今日,从易理中推演天机勘破大道的机会已经非常渺茫,时日越久,世人越发浮躁,易理终究会慢慢断绝……”
水轻柔说话的语气虽然平淡,但听得出来非常落寞,还带着一丝微微的凄楚和悲凉。
“娘子勿要伤心,就像你说的,一切顺其自然罢,我并非是惋惜易学的颓败,而是惋惜这份古老的典籍不能为后人瞻仰而已,天色已晚,你我早些洗漱休息……”
陈旭将三坟古易的事抛到脑后,搂着水轻柔去后院洗漱安寝。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陈旭便带着石匣出城回清河别院,同时安排家仆给师宣送去十万兑票的同时,顺便询问了一下当初师墨演奏的那份音乐图谱和师氏先祖的手稿,但师宣却回复说那份曲谱和手稿也都毁于祖祠的大火之中了。
至此,陈旭也觉得继续追查没有了任何意义。
无论师宣是不是忽悠他,事情已经如此,而且陈旭也相信师宣给他的的确就是被焚毁的三坟古易的原籍,师宣可能也是谨守家训不愿意让师氏遭遇毁家灭族的灾祸,因此干脆放一把火烧了之后丢给陈旭,而陈旭作为仙家弟子,若是能够用仙术复原,那就不是他的责任了。
把石匣运回清河别院之后,陈旭命人在书房的院子内单独收拾出来一间房间将石匣放在里面,并且还从科学院和实验工厂找来几个能工巧匠前来帮忙参详修复里面的东西,但看着这样黑乎乎一坨近乎于粘结在一起的焦炭状物质,一群工匠皆都束手无策,而陈旭也不敢强行破坏,研究了几天之后只好让一群工匠回去慢慢想办法,而他也只能抽空慢慢研究。
第1193章 天马
……
中原二月,已经是草长莺飞时节,若是天气晴朗,已经隐隐有了几分初夏的气息,而在西域,此时才刚刚看到春天的影子。
二月底,最后一场大雪融化之后,大漠内外,天山南北无数条河流溪水开始淙淙流淌,浸润了雪水滋润之后,广袤的戈壁和荒漠草原也开始迎来了春天,短短不过七八日,平日荒凉苦寒的荒山野岭全都青草萌芽野花竞放,大地瞬间就有若铺上了一大块五彩缤纷的毛毯。
而伴随着春天的来临,沉默了几乎半年严冬时光的西域各国和部族也都变得火热起来,农人开始耕织,牧民开始放牧,成群的羚羊、野牛、野马在五彩缤纷高山草甸和草原河流之间奔驰,无数凶猛的野兽和狼群也开始在山林和草原上游荡狩猎,翱翔于万丈高空的苍鹰,如同孤独的猎杀者,锐利的目光在草原和雪山之间逡巡,时而俯冲而下有若利箭一般,等腾空而起的时候,利爪之下已经多了一只野兔或者是一头刚刚出生的羚羊幼崽。
这里的一切都美丽到极致,而同时,这里又是一个人迹罕至的蛮荒,除开那些游荡的羊群和空旷悠远的牧民歌声之外,基本上看不到一个人影。
以天山为界,将西域一分为二,南麓除开伊犁河谷孕育的大片水草丰美的草场和农田之外,还有面积广大的荒漠,构成了一个气候和环境迥异于中原的特性,加上又有高寒的葱岭阻挡西方水汽的输送,因此整个西域以干旱荒凉为主,西域诸国散落在天山南北和大漠四周,依河而居,修筑城池放牧家畜,也因此诞生了独特的西域文化,这里吃穿住用都和中原完全不同。
这里一年算下来只能算两个季节,春秋极短,冬夏极长,似乎还没等人完全感受春天的气息,瞬息之间炎炎夏日便已经到来,而漫山遍野的野草鲜花如同被人揪着往上生长,半个月就已经葱茏翠绿,荒漠眨眼之间就变成了青草茂盛的草场。
在天山南北分界之处,有西域大国姑师,姑师乃是胡语,意为临泽之国,筑城而居,散落在方圆近万里的区域内,人口约莫三十万,因为占据着水草最为丰美肥沃的一片河谷和盆地,因此放牧耕织农业发达。
姑师西北有一座盐湖,附近草原荒漠中那些逐水而居的游牧民族时常会来此处在荒滩上捡拾盐巴,而盐作为人畜共同的必需品,每天日落之时,总是能够看到成群的野马野牛前来湖边饮水,由此形成了一个极其壮阔的场景,数千甚至数万头的野畜和猛兽聚集在一起,在美丽的夕阳下彼此相安无事,饮水之后又成群结队的离去。
这个场景日复一日的上演,因此自然也吸引了不少依靠游猎为生的种族,当然也少不了那些对野马不怀好意的套马汉子。
每天日落时分,总有一群野马从天山北麓稀疏的草甸和森林而来,数量约莫三百匹,为首是一批浑身栗色没有丝毫杂毛的骏马,脖颈和四肢细长,身体修长匀称,肌肉发达四蹄巨大,奔跑起来有若一柄利箭一般,瞬息之间就能把同行的马群远远抛在身后,在这群野马中有若鹤立鸡群一般醒目。
若是有认识这匹马的人一定会非常激动,因为这是一匹在西域极其罕见的汗血宝马。
这匹汗血宝马是去岁入秋之后出现的,因为生病被东去咸阳的大宛人丢在了姑师,然后就和当地一群野马混在一起,没想到竟然慢慢恢复健康,然后凭借英俊的外表和一口流利的外语成了当地野马中的高富帅,俘获了一大群母马的芳心成为了首领,整天带领着它庞大的后宫在这个美丽的原野上自由奔跑和觅食,而因为这匹马的出现,也使得无数喜欢骏马的部族注意到了它的存在。
姑师虽然是和中原一样修建城邑耕种为主,但放牧也是和农耕同样重要的生存方式,马作为出行和运输的主要牲畜,族人一样对骏马非常感兴趣,为了抓住这匹骏马,姑师有许多经验丰富的捕马人不断的在草原上搜索这匹马,而在距离姑师两百里开外,这里同样有一股巨大的游牧民族,种族成分很复杂,有月氏人、乌孙人、塞种人、甚至还有匈奴人和西域诸部的人。
这个游牧民族虽然成分复杂,但却以月氏人为首,差不多有三万成年男子,而且人人都装备了简易的马鞍和马镫,武器虽然乱七八糟,但战斗力不容小觑,天山以北原来有大大小小七八个游牧民族已经全都被这些人征服,总人口已经突破十万人,相对于姑师来说并不弱小太多。
这群人的首领是一个四旬左右的男子,黑发黑须,面目阴鸷,时常穿一身长袍,相貌衣着与中原人相似,如果熟悉月氏的人必然认识这个家伙,就是当初叛逃月氏的南图王毕昆。
当初被秦军设计击溃之后,月氏举国投降,南图王率领万余部下趁着夜色突围,然后一路往西逃窜,沿途袭击了月氏敦煌部落抢劫了大批的人口牲畜之后投奔乌孙,结果刚刚站稳脚跟大秦接踵而至,乌孙很快被碾成了渣渣,南图王不得不遁入大漠之中,接下来的半年,秦军分做两路带领月氏乌孙的仆从军横扫大漠南北,西域数十国皆都臣服于大秦的铁蹄之下,而图南王惊恐无比,带领一群族人在大漠之中不断往西北逃窜,最后终于逃出了秦军的包围圈,然后在天山以北的荒漠边缘找到一块水草丰美之地停下来休养生息。
与大秦有过数次战斗的南图王部族见识过马镫马鞍的强大,于是便开始制作马镫马鞍装备部族,凭借装备上的优势,南图王在接下来的几年之中连续击败附近的几个强大的游牧部落,不光获得了大量的人口,还得到了大量的牛羊马匹,很快就重新崛起图霸方圆数万里的荒漠草场,自称为大月氏王。
而在大月氏扩张的过程当中,除开当时跟随他一起逃脱的休密王和一些部族之外,他还在这里遇到了另外一个大秦想要抓捕的重要人物,匈奴王子冒顿。
当初南图王不愿意让月氏臣服大秦,于是安排人放走了冒顿,而冒顿带着百十个手下往西逃窜,一路东躲西藏进入西域之后,通过打劫和抢劫落单的胡商和牧民,同时不断收拢一些逃亡西域的匈奴部族和当地的土匪流氓,几年下来也在天山附近站稳脚跟,成为了一股不小的势力,不过面对大秦征服西域的两路大军,冒顿照样只能夹着尾巴往西北更加荒蛮的草原奔逃,然后就和南图王汇合在一起。
在南图王和休密王的带领下,有了冒顿和乌孙等一些部族首领的配合下,大月氏不断的扩张领土征服异族,如今四年过去,也终于成长成为威霸一方的巨大部族。
无论对于匈奴人来说,还是对于月氏和乌孙人来说,骏马都是他们最喜欢的东西。
草原上骏马虽多,但对于这些草原民族来说,真正的好马都在野外,越是性烈如火的野马,越是他们心目中的良驹。
开春之后,突然有一群野马闯入了月氏人的地盘,自由自在来去如风,为首一匹栗色骏马被无数猎马好手围捕追逐,但却无数次空手而归。
这匹马不仅长的漂亮,而且速度奇怪,爆发力强耐力持久,哪怕是大月氏最好的战马,在这匹野马的面前,也只能跟在屁股后面吃灰,因此这匹野马逐渐被月氏人传为天马,乃是马神赐给大月氏人最珍贵的礼物。
而为了抓住这匹神骏无比的天马,南图王组织了一支最强大的捕马队伍连续跟踪数日之后,准备在距离大月氏边界两百里外的盐湖边上设下埋伏,一定要把这匹栗色宝马彻底抓捕驯服,而这支捕马队的头目就是冒顿,参与围捕的人数达到了上千人。
可以说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捕马行动,即便是冒顿当初贵为匈奴太子,也从未见过为一匹马如此兴师动众。
不过在所有人看来,如果能够成功也必然物有所值。
能够拥有这样一匹好马,不啻于又多了一条性命,在遇到危急时刻,这匹马能够带着主人逃脱升天。
虽然冒顿和图南王并非一条心,但这些年也一直表现的还中规中矩,今时不同往日,他匈奴太子的身份在图南王眼中和一条野狗也没什么区别,他只能不断的讨其所好,平日很恭顺和驯服,主要是实力差别太大,不得不低头。
而在图南王安排大量人手准备抓捕这匹野马的时候,距离盐湖不远的姑师国君照样很早就知道了这匹马,也曾经安排人手对这匹马进行过围捕,但如同月氏人一样,每次都铩羽而归,兴师动众好几次,连根马毛都摸到。
因此随着天气逐渐暖和,野马群也开始产下小马驹,马群的活动范围开始固定在盐湖四周方圆不过百里的区域,姑师国王再次派出了一支数百人的队伍,准备趁着野马每日到盐湖喝水的时候进行围捕。
第1194章 冒顿的老本行
这天傍晚,随着太阳逐渐落山,金色的阳光洒满色彩斑斓的草原,远处连绵起伏的天山雪峰矗立,在灿烂的晚霞中闪烁出诱人的光芒。
波光粼粼的盐湖四周,再次迎来了成群结队的野马野牛和各种小动物大野兽前来饮水。
“咴~~”
伴随着一声清澈响亮的嘶鸣,很快就看到一群野马从西北草原方向而来,数百匹颜色各异的野马之中,夹杂着数十匹小马驹,正披着霞光奔驰而来,为首一匹栗色骏马浑身皮毛有若绸缎,在夕阳下闪烁着油亮的光泽。
在盐湖不远的山坳之中,早已埋伏下了无数姑师猎手,其中许多人手里还握着长长的套马杆,小山顶上的树林之中,几个身上披着野草的捕马队首领也正在密切观察在湖边四周的动向。
“来了!”
随着远远马嘶声音传来,就和每日观察的情形差不多,一匹浑身栗色的骏马带着野马群几乎分毫不差的直奔每日饮水的固定位置。
“准备!”首领转身打出手势,数十个套马高手全都翻身上马,剩下的辅助人员也都跟着上马,准备弓箭套绳协助这些套马高手围堵那匹骏马。
“我们的马匹速度耐力都不够,因此只能速战速决,东北方向有我们的人,等会儿他们会将野马群逼过来,各位观察时机出手,成功之后大王有重赏!”
“是~”所有人都兴奋激动的磕碰马腹慢慢往山谷外面走去。
而在西北方向约莫两三里之外,同样也有一支捕马队一路跟随这群野马而来,此时隐藏在一条小溪附近的树林中,首领正是冒顿,对一群手下说的话也差不多,不过他们的目的是等待这匹野马喝完水返回的时候在野马群必经之路上埋伏出手。
野马群终于来到了每天饮水的位置,为首的栗色骏马神态睥睨,裂开大嘴露出雪白整齐的大门牙对着四周一阵嘶鸣尥蹶子之后,附近饮水的野牛野鹿不得不屈服于这个家伙嚣张的淫威,一阵骚动之后往两边散开,后面的马群这才都走到湖岸边开始喝水。
而在距离野马群不到五十丈之外,同样有一群马,但在每匹马身下的野草荆棘丛中,还都蹲着一个身上涂着马粪的男子,此时全都仔细观察着野马群的动向,看着等待足足大半天的目标终于开始日常饮水,于是其中一个跳起来翻身上坐上光溜溜的马背,呼喝着双腿夹着马腹直奔野马群而去,几乎同时,躲在草丛之中的一群人都翻身上马,嘴里发出嘢嚯嘢嚯等各种稀奇古怪的声音跟了上去。
突如其来的变故一下让聚集在湖边饮水的兽群惊动,许多羚羊小鹿等生性警惕胆小的小型动物首先慌乱,撒开四蹄四面奔逃,在此带动之下,野牛群也被惊扰,在此起彼伏的哞哞声音之中,大量野牛也开始四面奔跑。
野牛体型大速度快,奔跑起来犹如擂鼓一般,数百上千头野牛同时奔跑造成的慌乱瞬间传递到整个盐湖四周,因此以盐湖为中心,成千上万头前来饮水的野兽全都轰然四散奔逃,无数刚生产的不久的幼崽都被父母抛在身后不停的叫唤,整个场面壮观无比的同时又混乱的一塌糊涂。
“咴~~”栗色骏马转身看着直奔而来的一群骑手,嘶鸣一声就带头往东南方向逃窜。
“来了,出~~”小山顶上,随着姑师的一个首领发出信号,早已等候许久的套马高手和数百协助围捕的猎手全都策马从山谷之中鱼贯而出,迎着狂奔而来的野马群冲了上去。
“将马群冲散~”
“往山坳中驱赶……”
“截住前方……”
“快……”
伴随着经验丰富的首领大声的呵斥指挥,数百人迅速将栗色骏马和野马群分开,同时十多个手持套杆的猎手冲往栗色骏马,还有许多辅助的猎手开始挥动手中的套绳不断的狂夹马腹开始围堵目标。
姑师人的动向被躲藏在树林中的冒顿等人看得一清二楚。
“殿下,看来被姑师人抢先了!”冒顿身边一个身穿皮甲背着弓箭的匈奴大汉低声说。
“啪~”冒顿脸皮抽抽着狠狠将手中的一根树枝折断,眼神中露出熊熊怒火。
前来之时,他已经和图南王打了包票,一定能够将这匹天马抓住,但谁知道策划跟踪多日临到一切都布置完毕了,竟然被姑师人抢了先手。
图南王说了,如果这次他成功,就封他为都密王,许以五千人的部族,这就是他以后赖以壮大甚至取而代之的基础,不然他永远都只能当做狗一般被图南王呼来喝去。
但眼下已经被姑师人抢先一步困住了那匹野马,此时在亮丽的西夕阳下,可以清楚的看到那匹马在数百人的包围中来回奔驰左冲右突,活动范围越来越小,而且看样子很快就会被逼入一个小山谷之中,而山谷之中不用多想,必然还有更多的陷阱,一旦进去很快就被抓住。
“砰~”冒顿看得双眼冒火,狠狠一拳头砸在一颗巨大的云杉树干上,巨大的力量让这棵十余丈高的大树都跟着微微一阵颤动,噗噗啦啦的落下来无数针叶的同时,也惊动了森林中无数的野鸟腾空而起。
“殿下,姑师人不过三四百人,我们却有千人,要不等他们得手,我们干脆抢过来!”旁边另一个心腹低声说。
“抢?!”冒顿愣了一下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殿下,抢东西才是我们的老本行啊,想当初从月氏逃脱到如今,我们就是一路抢过来的,这里虽然距离姑师比较近,但眼下天很快就要黑了,抢到骏马立刻就走,等姑师追上来我等已经早已回到月氏王庭了!”
“不错,殿下勿要担心,即便是姑师国知道是我们干的也不敢把我们怎么样,以前又不是没有战斗过,真的打起来我们不吃亏!”
“是啊,如果错过这个机会,南图王必然会怪罪殿下,到时候又要被当众羞辱,我等实在无法忍受了!”
在一群匈奴心腹的劝说下,冒顿最后终于下定决心,要仗着人多干这一票。
很快冒顿的命令被通传下去,本来埋伏在小溪和树林附近的上千人都被集合起来。
这些人有月氏人,但大部分都是乌孙和当初被冒顿收复的西域强盗和流氓,这些人都算是他的心腹部队,但其中并没有多少匈奴人,他要想发展壮大,除开要得到更多的人手之外,还要往东发展,回归大河附近召集匈奴旧部,这样才能最终让匈奴重新崛起,等到力量足够强大,才能攻入中原为死去的老爹和匈奴族人报仇……
随着盐湖边饮水的野兽群全都惊乱四散而去,湖边很快恢复了平静,夕阳更加西斜,已经半坠入西方的雪山之下,金色的阳光贴着森林和草甸铺满山川大地,融化的溪流在森林草甸之中蜿蜒流淌,一切都如同往日一样充满极致的美丽。
而在这种极致的美丽和安宁之中,一群手持套索和套马杆的草原猎手,正在围追堵截一匹栗色的骏马,这匹骏马在数百人的围捕之下,来回冲刺奔逃,但还是慢慢被逼入了一个山谷之中,很快所有人都策马跟随进去,里面不断传来呵斥和马匹的嘶鸣。
夕阳终于坠入了远处的雪山之下。
随着最后一抹金色的阳光消失,整个雪山脚下瞬间笼入的阴暗之中,同时一股寒夜的气息也随之而来。
而在阴影笼罩下来的同时,一支上千人的队伍也都手持弓箭武器,策马沿着森林的边缘开始往小山谷的入口包围而去。
“嘢嚯~~”
伴随着一阵无比热烈的欢闹声从山谷中传出来,姑师人的猎马队伍已经获得成功,经过连续数日的周密策划,这匹百年难得一见的骏马被他们用绳网和陷阱终于抓住了,因此一阵欢腾之后,姑师人全都累的像野狗一般横七竖八的躺在地上歇息。
如果不是利用山谷中狭窄的地形和陷阱,今天有可能照样会功亏一篑。
“哈哈哈哈……好马,果然是万里挑一的神马啊!”看着被绳网和套索困住的栗色骏马,一个身穿皮袄的中年人激动的仰天大笑,吩咐手下给这匹马套上辔头之后,满意的抚摸着骏马光滑柔顺的皮毛,兴奋的不能自持。
把这匹马带回去献给姑师王,不仅会得到一大笔黄金,甚至还能得到来自大秦的瓷器玻璃甚至丝绸,这些东西都是极其贵重的物品,平日即便是有钱也买不到……
就在中年人兴奋激动的盘算将这匹令无数猎马者都垂涎若滴的骏马弄回去之后的情形的时候,突然大地开始微微颤抖,伴随着还有闷雷般的马蹄声从山谷外面传来了。
突如其来的马蹄声也将正在休息的姑师人惊动,许多人都爬起来面面相觑不知所以。
“这么晚了,难道还有野马群前来饮水?”
中年人嘀咕一声,仰头看看四周逐渐阴霾下来的山林,大声呵斥所有人都上马准备离开。
“嘣~”
就在姑师人都开始整理自己的装备和马匹的时候,伴随着越来越密集的马蹄声,突然一群人策马冲到山谷口,为首一个身高臂长头戴毡帽的猎手射出一箭。
“咻~”伴随着弓弦响起,一支利箭划破傍晚寒凉的空气,正在翻身上马的一个姑师猎手哼都没有哼一声就一头栽倒下去。
“迎战,是冒顿的人!”
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姑师人瞬间慌乱,在惊恐的呼喊声中,为首的大汉翻身跃上刚刚捕获的汗血宝马的背上,双腿死死夹住马腹一抖缰绳就从腰间抽出一柄弯刀迎了上去。
第1195章 冲突升级
“杀,一个不留~”
冒顿大吼之中抽出腰间的一柄寒光闪闪的钢铁大剑,杀气凛然的指向山谷中所有的姑师人。
这柄大剑是他去年前冬天带人抢劫了一个往返西域和大秦之间的商队得到的,大剑精钢打造,笔直锋利做工精良,上面还篆刻有小篆铭文,一看就是来自大秦的货物,而正是凭着这柄锋利的大剑,让冒顿拥有了无与伦比的战斗力,而这柄大剑,也是整个大月氏最好武器,就连图南王都羡慕不已。
冒顿后来也通过一些胡商打听过,这种武器和马刀一样,在大秦属于违禁物品,不能对外售卖和出口,而当初那个商人肯定也是想了很多的方法才走私成功,不过还没出手就被他抢走了。
而这些年冒顿一直生活在西域,带着一群手下在天山南北和大漠边缘游走,靠抢劫西域诸国的牧民和商人维持生计,因此也渐渐闯下恶名,几乎这些匈奴打扮的人一出现,所有人都知道是冒顿来了。
人的名树的影,冒顿的恶名响彻大漠四周,与之近邻的姑师人自然更加清楚,因此一看是冒顿的人冲杀进来,于是便知道一场恶战在所难免,虽然惊慌失措,但毕竟都是混迹在草原上的牧民和猎手,在此起彼伏的怒吼咆哮声中,姑师人纷纷跃上马背跟着首领往山谷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