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吃相-第3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也算是一件不小的功劳,西北诸郡之郡守县令如同走马灯一般调换,唯有江大人稳如泰山一般坚守了十多年,其实也算是一个奇迹了……左边……再上一点儿……就是这里……多来几下……舒泰……”蒙毅趴在按摩床上一边指挥踩背的侍女,一边跟着搭腔。
  “岳丈是说西北诸郡不好管理?”陈旭疑惑的问。
  “江大人深有体会,你问他便知!”蒙毅哼哼。
  “岂止是不好管理,实在是太难了……”江璞长叹了一口气,“左相有所不知,西北诸郡民风彪悍,但还是有律法和尉卒,倒也翻不起来大浪,唯独粮税征收是个巨大的难题……”
  就在江璞说话之时,房门再次被推开,所有人都以为又是哪位熟人进来,抬头才发现是陈旭的护卫首领。
  “侯爷,方才侯府管事来报,老爷和老夫人已经到达咸阳,此时去了清河别院!”
  陈旭愣了一下一咕噜爬起来,三下五除二把衣服穿好之后一边整理衣服一边往外走,“岳丈与诸位慢慢享受,本侯告辞先走一步!”
  “左相请便!”
  “贤婿慢走,替我向陈兄与令堂问安,改日老夫宴请吃酒!”
  “多谢多谢,告辞!”陈旭拱手大步走出房间。
  “太好了,快来给本官也踩踩!”陆嚣兴奋的几下脱掉上衣趴到按摩床上,方晟只好让另一个少女上去帮忙踩背。
  “奇怪,左相如何会突然问起赵地之事?”江璞满腹疑惑的在心里嘀咕一句,然后闭上眼开始在心中揣摩起来。
  的确就像他自己说的一样,从王翦破赵之后他就在太原郡当郡守,十多年下来并无建树,并不是他不作为,而是他很厉害,西北诸郡的郡守县令最多隔上三五年必然都会更换,有些甚至上任不到一年就被裁撤,主要还是因为赵地的民风太过彪悍不好管理,而江璞体味最深的就是赵地民众对大秦的敌视无处不在,而且当地民众还非常团结,中低级的官吏也都是当地人,由此形成了非常复杂的整体,让朝廷派遣的郡县主官处处受到掣肘,许多政令根本就无法推开。
  江氏信奉儒学,因此对当地管理的比较松弛,在律法方面也并不是特别苛刻,中低级的官员都还比较认同江璞的执政理念,因此配合的还算不错,这么多年没有闹出什么太大的矛盾来。
  这就是江璞能够安然在太原郡守位置上呆十多年的原因,许多调到西北诸郡一上任就要大刀阔斧推行朝廷律法严格管理的官员基本上最后都被调走或者撤换了,因为许多赵地人根本就不吃这一套,聚众闹事时而有之,抗税抗役司空见惯,其实这个现象除开赵地之外其他六国之地的情形都差不多,大秦朝堂的律令一出关中实际上都不太灵光,推行起来处处受到阻力,加上当地豪强和官吏盘根错节的关系,很多主官去了啥事儿都干不了。
  就像当初的江珩调任会稽郡当郡守一样,如果郡尉警察不配合,真的就是个摆设,项氏这种当地的豪强都可以不鸟他。
  其实这就是整个大秦的一个缩影。
  血与火的媾和之后,六国归一并非是人心所向。
  而这个情形上到皇帝下到朝堂文武百官都知道,因此皇帝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出行巡视,不断宣扬自己的功德以此让六国之民臣服,但以前巡视的经过和结果并不十分美好。
  随着陈旭这几年不断的改革,推行许多新的法令,不断松解压在商人和平民身上的严酷法令,不断降低税赋,各地一些徭役也都开始用有偿的帮工代替,民间的各种敌视和反抗情绪已经平息了许多。
  他调回京师任职数年,主管对各地官员的考核,已经能够很清楚的看到六国之地的变化,如今各地主官采用五年一次异地调任,西北诸郡的官员任职时间要比他主政太原的时候长多了,由此可见当地的民众对大秦的认同感越来越强,暴力抵抗的态度正在大幅度的减弱。
  但今日,清河侯为何突然会冷不丁的问起赵地民风问题?
  越想越觉得陈旭的话语之中还有其他信息,于是开始在脑海中翻箱倒柜的寻找关于西北诸地发生的一些事情,甚至是关于朝堂上有关西北诸郡的特别是赵地的一些事情,许久之后江璞猛然想起一件事,然后一咕噜就从按摩床上坐了起来,而正在踩背的侍女根本就来不及反应,一个白嫩的小脚丫就直接踩在了江璞的脸上。
  “江大人恕罪,饶过奴婢~”小姑娘吓的脸色惨白跪在边上磕头求饶。
  江璞却浑不在意,跳下床直接穿上靴子,三下五除二将衣服穿上之后胡乱对着屋子里的一群人拱手说:“诸位,江某有事先走一步!”说完之后一边整理衣服头冠一边风风火火的就离开了房间。
  “江大人这是怎么了?”陆嚣齐宕都惊奇不已的抬头看着江璞离去的背影。
  蒙毅眼皮微微抖了几下,很快再次把头埋了下去。
  江璞急匆匆离开济善堂国医馆,回家之后在书房之中又是一通翻箱倒柜,最后终于从一个角落翻出来一封书信,打开看了一遍之后脸上终于现出了然之色,然后脸色也慢慢变得严肃而冷峻,揪着胡须开始瞅着书桌发呆。
  去岁四月底,在北方军营当校尉的侄儿江楚天让驿卒带回来一封书信,里面提到了一件事,三月中旬武城侯巡视雁门关,恰好遇到上巳节踏青扫墓的诸多赵地民众在雁门关附近的一座寺庙祭祀赵国大将李牧,王离指使侍卫和兵卒将寺庙捣毁,与当地民众发生了冲突,当场杀死杀伤数十人!
  这件事信中写的并不十分清楚,只是像家常话一般随口提了一句,江璞自然也没有太放在心上,武城侯王离是上将军王翦的孙子,通武侯王贲的嫡子,捣毁区区一座寺庙对王离来说完全没有任何影响,即便是有赵地民众死伤也根本就不会有人太过在意,因为王氏三代皆都是大秦柱石,替皇帝掌控数十万大军,灭东胡扫百越,更别说以前横扫六国的功勋了,这点儿小事皇帝连斥责的念头都不会有。
  江璞反复思量,整个西北诸郡能够让清河侯感兴趣的就只有这件事了,而且还专门问当地的民风民俗,可见是有所指。
  作为一个合格的官僚家族,江氏在大秦也算是老牌贵族了,因此对于朝廷和官场的诸多打交道的手段也非常了然,清河侯必然不会无聊的突然和自己聊这个问题,因为江楚月和江北亭的关系,清河侯固然对江氏充满了好感,两人也同朝上殿讨论政务,但两人平日来往并不多,日常见面也就是互相拱手问个好而已。
  说不定这件事发生了什么新的变故,已经引起了清河侯的关注。
  江璞思量许久之后拿起纸笔很快刷刷写了一份书信,用竹筒装好封上泥印,盖上自己的印章之后吩咐管家安排人送去驿舍,用最快的速度送去军营。
  而等信送走之后,江璞犹自还觉得心中有些忐忑,又接连写下三封书信,再次让人送去驿舍分别送给大兄江珩,三弟江琥和四弟江北亭。
  如今江氏一门四兄弟皆都是大秦高官,但也都天南地北分散开来相隔千里万里,江珩还在吴中,而江琥却在西域,光是书信来往就需要数月之久,而眼下已经是深冬时节,书信传递更加不方便。
  但这件事如果清河侯要插手,那么极有可能朝堂和军队会有一次极大的动荡,江氏必须要有自己的立场,而清河侯一贯不按常理出牌,心思谁都猜不透。
  王离这件事可大可小,要看什么人来操作。
  在文武百官和皇帝看来,这件事就和绿豆芝麻差不多,数十个平民的死伤,如何都不能和王氏三代人的功劳相提并论。
  但如果清河侯想要插手,那么其中的问题就很复杂了,普天之下,除开皇帝能够掌控王氏之外,有能力对抗王氏的就只有仙家弟子兼左相陈旭。
  清河侯到底想干什么?
  挑起和王氏之间的对抗吗?
  对他有什么好处?
  而且上将军刚刚去世不久。
  往常他并不如此咄咄逼人,因为这件事可大可小,战则两败,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江璞将自己关在书房之中反复思量,不断的衡量其中的利弊以及一旦清河侯真的出手之后,江氏到底该何去何从?
  因为这并不是一个双赢的局面,而一定有一方会受到巨大的打压,最后的结局就是看谁能够得到皇帝更多的支持。
  ……


第1104章 酒品也不行
  虽然已经是申时,但城门还未关闭,在陈旭的催促下,马车风驰电掣一般出城直奔清河别院。
  八月底安排人回小河村去把老爹老妈还有韩信的老妈、小米一起接来咸阳过寒衣节,但没想到老爹老妈舍不得河滩上那块地,想完成冬播之后才动身。
  对于老爹老妈的安排陈旭也没办法,只能写信回去叮嘱家仆好好照看,家里安排好之后再启程来咸阳,没想到这一拖就是一个多月。
  十天前他收到信说已经出发,走的是东方道,陈旭推测时间应该还需要至少两天,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就到了。
  等陈旭到家的时候,果然院子里已经热闹一片。
  “杏儿姐姐,这黄瓜真好吃!”
  杏儿虞姬小米陈汐和另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儿正聚在一起吃黄瓜。
  小男孩儿面相憨厚与牛大石有几分相似,正是牛大石的弟弟牛小春,转眼七年过去,当初一个光屁股的鼻涕娃子如今也长成了半大少年,身穿干净的崭新衣服,头发也梳理的整整齐齐,身上再也看不出当初那种营养不良的饥寒形象,不过吃东西的习惯并没有改变太多,一根黄瓜啃的满嘴汁水,滴的衣襟上到处都是,一边吃还会用袖子擦一下嘴,看起来风格依旧的熟悉。
  管家正在指挥一群家仆将许多堆放在马车上的物品都搬下来运送去库房,忙忙碌碌到处都是人,因为随行而来的足有十多辆四轮大马车,除开麻将瓷器白纸墨条清河佳酿等镇上工坊生产的专供陈旭使用的物品之外,还有许多栗子山药糖果柿饼笋干腊鱼熏肉等土特产,都是小河村和清河镇乡民的一番心意,林林总总加起来有五六车,数量不下两千斤。
  水轻柔、范采盈和挺着大肚子的蒙婉、嬴诗嫚如同群星捧月一般把陈姜氏围在中间,陈姜氏怀里抱着范采盈生的女儿,眼眸中充满了慈爱,婆媳一群人聚在一起聊天逗弄婴儿,韩田氏站在旁边和韩信两人聊天说话,陈虎则和一个年龄和陈旭相仿的青年站在旁边,到处观看着清河别院的一切。
  当陈旭的马车驶进别院的时候,所有的家仆都停了下来行礼迎接,而其余的人都一起围了上来。
  “爹,娘,婶娘~”马车还没停稳,陈旭便一把推开车门从车上跳了下来对着父母和韩田氏行礼打招呼。
  “旭儿……”陈姜氏激动的把女儿交给范采盈,走到陈旭面前上下打量一番之后眼圈儿开始发红,一别又是两年不见,儿子在她眼中越发的高大和陌生了,竟然有点儿让她不敢相认。
  “见面就哭哭啼啼,成何体统!”陈虎大步走上来一把挽住陈旭的手上下左右看了几遍,很是满意的点头:“不错不错,当了左相看起来威风多了,幸亏当年你爷爷带人帮我把你娘抢了回来,不然我老陈家怎会有如今的风光!”
  “噗嗤~”陈姜氏擦着眼角忍不住笑出来,“你就天天在家得意,旭儿当左相可是得了神仙传法,和你有什么关系!”
  “怎么和我没关系,要不是那夜我喝醉了出门撒尿,怎么会遇到你偷看……”
  陈虎一句话还没说完,陈姜氏羞的啐了一口退走了,陈旭哭笑不得的上前和牛大石拥抱在一起互相擂了几拳说,“怎么样,路上可顺利?”
  “挺顺利,路上的行人看到车队上清河侯府的旗帜都会主动让路,上坡下坡都有路人热情帮忙推送,到了服务站还有人免费送吃喝……”
  两年不见,牛大石同样看起来成熟稳重了不少,身上穿着做工精致的华丽长袍,腰间系着一条玉带,悬着玉佩,头发梳理的整齐干净带着玉冠,说话都变得稳重而且条理清晰。
  数年过去,当初两个衣服都遮不住重要位置的黑瘦山村少年,如今都再也看不出往日的丝毫痕迹,成为了风度翩翩的青年俏郎君。
  “爹,娘,大石,韩婶娘,外面风大,先进内堂去歇息,等会儿好好吃一顿晚餐,明日我带你们去城内和蹴鞠场看看,然后还要去拜访皇帝和蒙大夫……”
  陈旭带着陈虎和陈姜氏、韩田氏、牛大石等人一起进入客堂,安排侍女服侍洗漱泡茶,厨房早就已经开始在准备饭菜,浓香的味道在晚风之中飘荡溢满整个院落。
  自从当上左相之后,陈旭已经连续两年没有回过清河镇,一是他身份不同往日,这一回去必然会是仪仗开路喧嚣震天,沿途大大小小的郡县官员都得早早安排迎接,劳民伤财不说,陈旭也不想如此高调,因为每次回去整个南阳郡几乎都会闹腾许久才能安稳下来,衣锦还乡的确风光,但也让陈旭很伤脑筋。
  还有就是当左相之后虽然中书省的许多事都早已安排的井井有条,但从项氏造反到征服岭南,这两年朝堂也的确很忙碌,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如今既然当上了左相,不光要推行各种新的法令改革大秦,还要替皇帝把全国政务处置好,因此想请假都没借口。
  按照《置吏律》,任何官吏没有特殊原因不能擅离职守,请假自然也可以,但要有正当理由,比如父母等直系血亲病重或者去世,不过陈旭的父母都活蹦乱跳的活的很好,陈家如今就他们一家香火,其他叔伯等也没有,因此请假的理由都没有,虽然陈旭强行请假回去玩耍皇帝也还是会答应,但必然会很郁闷,陈旭第一年当上左相回家玩了两个月,皇帝先后派出好几拨信使和谒者前去问候,明显是他这个左相当的不称职,让皇帝感觉办事很不爽快。
  两年过去,陈虎和陈姜氏、韩田氏似乎精神更加饱满充沛了,衣食无忧心情舒畅,因此整个人看起来都年轻了许多,不过都还是四十岁左右的年龄,正当年轻力壮,按正常也正该如此,牛大石变化不算太大,但牛小春和小米变化挺大,小春已经十一岁,小米已经八岁。
  闹哄哄一番之后,饭菜准备好,一家人聚在一起好好吃了一顿丰盛的晚宴,韩田氏和陈姜氏被水轻柔等一群女人带去后院,小春和小米则和杏儿虞姬去别的房间下棋玩耍去了。
  陈旭和韩信陪着陈虎牛大石打麻将聊天,牛大石说了一些清河镇和雉县还有宛城这两年的巨大变化,陈虎也说了一些少年火枪队的训练情况,韩信说了不少征服岭南过程中的情形,而关于咸阳的变化,才是牛大石和陈虎最感兴趣的话题。
  因为咸阳蹴鞠商业广场的事早已在全国流传的几乎家喻户晓,比赛时的盛况和商业大厦的热闹随着来往的商旅和报纸宣传的天花乱坠,如果到咸阳来不去看一场蹴鞠比赛或者去商业广场逛一逛,绝对就和没来过一样,今日路过蹴鞠广场的时候,虽然没有近距离的去看看,但那奇特形状的外观和磅礴大气的格局,就足以让所有人心驰神往。
  接下来的几天,陈旭没怎么去上朝,主要是陪着一家人和牛大石牛小春坐车去参观蹴鞠商业广场,水车磨坊、科学院实验工厂、正在建设的图书馆等咸阳如今的几个让全国人民都比较感兴趣的特色景点,为了让老爹老娘和牛大石等人开开眼界,特别还把刘邦找来,让他过几天安排一场蹴鞠比赛。
  而蒙云等一群纨绔知道陈旭的老爹老妈到了咸阳,因此都还聚在一起宴请了陈旭一家和牛大石兄弟,而且还专门在河滩上进行了一场最负盛名的滑翔机表演,惹的咸阳附近数十万民众热烈欢呼,而这种能够腾空数十丈高的巨大飞鸟也让陈虎和牛大石大开眼界,一个个看的张大嘴巴目瞪口呆。
  蹴鞠比赛之后,陈旭带着陈虎和陈姜氏、蒙婉一起去蒙府拜访蒙毅夫妇,送上了许多清河镇的土特产,蒙毅和陈虎是初次见面,但亲家见面并无太多陌生感,陈虎虽然略微有些紧张和拘束,但在陈旭的鼓励下,还是在餐桌上用酒把蒙毅放翻在地,临走的时候蒙毅衣衫不整的拉着陈虎的手死死不放,醉醺醺的表示一定要再喝三五百杯才能算数,最后蒙毅是被蒙云和一群妻妾强行拖回去的,不然监察天下文武官员的蒙大人就会在大街上脱衣撒泼发酒疯。
  “亲家公的酒量不行!”回家的路上,陈虎意犹未尽的下结论。
  陈旭撇撇嘴把蒙婉搂在怀里说:“岂止是酒量不行,酒品也不行……”
  “夫君莫要埋汰我爹好不好,只是公公喝酒太厉害罢了,我爹喝酒平日不是这个样子!”蒙婉捂着嘴嗔了陈旭一眼。
  “嘿嘿,我说的可是真话,你爹一喝酒就喜欢胡乱说话,当初就是在清河酒店喝醉了,到处嚷嚷我脱你的衣服……”
  “夫君别说了~”此时马车上公公婆婆都在,回想这段往事,蒙婉即便是如今嫁做人妇都要当母亲了,仍旧感到羞涩不已,脸颊瞬间通红拱在陈旭怀里蚊子样的哼哼。
  “好好,不说便是!”陈旭笑着安慰蒙婉几句,然后转头看着陈虎说,“爹,大石和杏儿的婚事到底该如何安排?”
  陈虎立刻坐正,捋着胡须沉默了许久说:“大石和杏儿的婚事是当初我和大石的爹娘亲口许下的,自然要算数,而且这件事村里人都知晓,这次你把大石一起邀请来必然也是为了此事,眼下大石已经二十一岁,杏儿开春也已经十五岁了,早已到了婚嫁的年龄,要不是你一直拖着,两年前这场婚事也该办了,虽然我们家眼下已经不是普通人家,但此事却容不得更改,回去之后就把此事和杏儿大石说清楚吧!”
  “旭儿,你爹说的对,前些年你爹没回来,要不是大石一家帮衬,我都不知道能不能养活你和杏儿两个,如今我们家虽然好了,你也帮了大石不少,但情分归情分,杏儿的婚嫁之事你还是要听你爹的,不然爹娘以后在小河村和清河镇会留下恶名!”坐在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的陈姜氏也点头拭泪,明显想起了那段孤苦无依的苦难岁月。
  “既然爹娘都这样想那就最好,大石和我从小一起长大,情同手足,而为了等杏儿到如今都未娶亲也从未催促,前几年是我担心杏儿太小嫁过去受苦,但杏儿也十五岁了,的确到了该婚嫁的年龄,这场婚事再不办的话对杏儿也不好,因此我这次把大石一起叫来,就是想把婚事谈妥,然后择一良辰吉日把婚礼办完,不过杏儿如今年龄越大,心性也越发独立,加之在咸阳生活了这些年,接触的事情和想法也和往日不同,我担心她会不同意……”
  “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古婚配都是如此,哪轮得到她不同意,我和你娘都还在,此事不用你操心,我会办好,同意不同意都得嫁过去!”陈虎冷哼一声面孔瞬间就板了起来。
  “爹,妹妹从小受苦,也很听话乖巧,她跟着我在咸阳这些年,接触的人和事都和当初在小河村甚至清河镇都完全不一样,咸阳王侯公卿不知几许,对她有意的贵族子弟也数不胜数,就连皇帝都还提起过,但是被我拒绝了,一是此事是爹娘当初和大石的爹娘定下的亲事,我不好僭越,二是我也希望妹妹能够像我娶轻柔婉儿一般,让她嫁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男子……”
  “放屁,定下的亲事怎能反悔,她若是不同意,我打断她的腿,这件事你莫要节外生枝!”陈虎很不满意的瞪了陈旭一眼。
  “爹,婚嫁虽然的确是大事,但我觉得还是让杏儿自己决定比较好!”陈旭哭笑不得。
  “瞎说八道,如果都像你这般安排,天下还不乱套了,那还要爹娘何用?”
  “爹,您和娘当初还不是自己私订终身,还害的小河村和鹰嘴崖村大打出手,十多年还不相往来……”
  “你……那时不一样,你外公要把你娘嫁一个一个又傻又瘸的家伙,你娘那么漂亮柔弱一个女人,我怎能看着她跳入火坑当中,你爹这是行侠仗义懂不懂……”
  陈旭:……
  好吧,爹你赢了!
  陈旭脸皮抽抽着坐好,决定还是等回家听听杏儿和大石的意见之后再做决定。
  不过老爹说的也对,眼下的情况和当初不一样,牛大石不光是自己从小光屁股一起玩到大的兄弟,而且还和杏儿从小定了娃娃亲,两人也从小一起长大,互相比较了解,而且也有青梅竹马的感情基础,只是这几年杏儿在咸阳长大,和牛大石隔的比较远,但两人每次见面,都还是比较和睦。
  也许自己的确是操心太多了!
  “夫君,您还是听公公婆婆的吧,我看杏儿和大石也蛮般配的呢!”蒙婉不好掺和小姑子的婚事,但还是劝解自己的老公。


第1105章 杏儿的婚事
  回到清河别院,陈旭把牛大石和杏儿都找来,房间里也只有陈旭和陈虎陈姜氏三人。
  “爹,娘,叫我和大石哥来有什么事?”杏儿风风火火跑进来就大声询问。
  杏儿虽然已经快十五岁,但这些年跟着陈旭在咸阳生活,无论是在女子学院还是在平日的生活的当中,接触的都是王侯公卿和富豪商贾的女儿,学会了识字、算数、绘画、舞蹈、音乐、剪裁、绣花等各种乡下女孩子根本就接触不到的高档教育,几年下来不光脾性和以前大不一样,而且平日锦衣玉食的生活保证了身体得到良好的发育,身材高挑皮肤水灵,即便是在一群王侯公卿的女儿之中,容貌也并不逊色太多,唯一就是做事比较风风火火,大声嚷嚷说话的习惯改不掉,还保留着当初那个农村小丫头的特色。
  “大石坐!”陈旭让牛大石坐在自己旁边。
  “杏儿,来,娘抱着!”陈姜氏也招手让杏儿坐到自己腿上。
  “旭哥儿,发生了什么事?”牛大石一屁股坐下来,心情突然有些忐忑。
  “这次让你和我爹娘一起来咸阳,一是想接你们来咸阳玩一下开开眼界,可惜婶娘没来,只能等下次了,另一件事就是你和杏儿的婚事……”
  “成亲~”坐在陈姜氏腿上的杏儿惊呼一声站了起来,然后盯着牛大石,脸颊慢慢泛起羞红。
  “坐下,吵吵嚷嚷成何体统!”陈虎轻轻拍了一下扶手,杏儿扭扭捏捏的转头看看这陈姜氏,噘着嘴说:“嫁给大石哥我愿意,但是……但是我不想回清河镇!”
  “呼~”几乎同时,房间似乎响起三声吐气的声音。
  陈旭是因为杏儿没有反对,这样也少了许多操心和麻烦。陈虎是因为的确对不起这个女儿,才三岁自己就出门打仗,等回来杏儿已经跟着陈旭到咸阳来生活了,父女两人几乎没有什么太亲密的亲情关系,虽然嘴上说的严厉,但如果杏儿真的反抗这门婚事,他会更加伤脑筋。至于陈姜氏,她和牛大石的母亲天天在一起种田唠嗑,在杏儿还很小的时候,各自都已经把对方的儿女当做了自己的媳妇和女婿,平日照顾有加,大石的母亲也期盼儿子结婚好几年了,到了成亲的这个节骨眼上如果陈家反悔,恐怕这数十年的邻居感情也要破裂了,以后见面都尴尬。
  眼下杏儿不反对,那么这件事几乎就已经板上钉钉的没太多问题了。
  至于杏儿不愿意回清河镇这件事在陈旭看来简直就是理所当然之事,换成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愿意回去。
  咸阳多繁华多热闹,在这里有当左相的兄长罩着,有五公主和蒙婉这两个妇女界最为尊崇的嫂子罩着,还有一个武功高强的大嫂子罩着,哪怕她是一个女儿身在咸阳也无人敢惹,那些王侯公卿家的儿郎们看到她,也只能小心翼翼的巴结讨好,胆敢得罪清河侯的妹妹,估计回家会被老爹打断腿。
  更何况咸阳有一大群和她要好的女同学,都是王侯公卿家的女儿,和她身份差不多,每日玩闹娱乐早就把清河镇还有小河村丢到爪哇国去了。
  至于嫁个牛大石这件事,杏儿也秉承着这个时代父母之命的风俗习惯,大概从小懂事起也就认定了自己将来的夫君就是牛大石,因此这么多年身份习惯都在改变,唯独这个念头从未变过。
  眼见杏儿自己不反对,陈旭立刻笑着点头说:“好好,你不愿意回清河镇和小河村,我便在城内帮你们购买一套大宅院,大石回去把婶娘一起接过来,到时候就在咸阳举办婚礼,以后就在咸阳生活,这样我们两个也能时常见面!”
  “嘻嘻,我就知道兄长对我最好!”杏儿搂着陈旭的胳膊喜笑颜开。
  “旭哥儿……”牛大石犹豫一下站起来,脸色有些忐忑,“我……我不想来咸阳……”
  呃!陈旭愣了一下奇怪的问:“为何?你放心,非是让你入赘,只是让你把家安在咸阳而已,如果你觉得我出钱帮你买房不好,就算是我借给你的,到时候你慢慢还我,何况你我从小亲如兄弟,无需为钱财在意……”
  “不是不是!”牛大石把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旭哥儿长期都不在清河镇,但封地那么大总得要人照看,镇上那么多工坊,我……我放心不下,我担心别人照看不好……”
  “你真的这样想?”陈旭惊异的问。
  “嗯,旭哥儿如今都是大秦左相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天下除了皇帝就你的官最大,我们从小一起长大,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但你也知道我比较笨,来了咸阳也帮不了你什么大忙,但清河镇我还算熟悉,能够帮你把封地管好,将来侄儿出生之后就继承清河侯的爵位,封地上一切都好,要钱有钱要粮有粮,我这个姑父也算是没白当……”
  牛大石一番话说的情真意切,陈虎和陈姜氏都神情动容,陈旭捏着下巴想了许久说:“你这些年帮我管理清河镇,的确让我轻松不少,但你也别太担心,你如果愿意来咸阳,清河镇我会另外安排人回去照看!”
  “旭哥儿不用劝我,咸阳我呆不习惯,而且我娘也不习惯,她从未出过远门,旭哥儿当年教导我要孝敬父母,如果我来咸阳,娘肯定和虎叔婶娘一样不愿意来,小春如今还小,我爹又不在了,我必须要照顾娘和小春,到时候还要给小春盖房子娶媳妇……”
  “真难为大石了,又懂事又孝顺!”陈姜氏听的眼睛泛红又开始擦拭眼泪。
  “杏儿,听见大石哥的话没有!”陈旭转头看着杏儿。
  “听见了!”杏儿很不乐意的嘟着嘴巴点头。
  “杏儿,爹以前不在家,让你和兄长还有你娘受了不少苦,大石说的对,我们都不愿意到咸阳来生活,小河村住着最轻松自在,跟我们一起回去吧,清河镇是你兄长的封地,你和大石帮忙照看他也放心,而且还有那么多工坊每年挣数百万钱,你两年没回去,如今的清河镇和雉县都已经大变样子了,到处都通了水泥马路,而且清河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