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吃相-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跪倒大片,民众对他既有尊重又有恐惧,除开四肢伏地表示臣服之外不会有更多的想法。
以前六国混战之时,时不时还会有人借各种名义来准备行刺一下,最出名的当然就属那荆轲,不过那荆轲运气不好,选了个猪搭档,名叫秦舞阳,上殿觐见秦始皇的时候,这个十三岁的少年英雄竟然和古山差不多,在恐吓光环压制下一个哆嗦接一个哆嗦,把荆轲也弄的差点儿露馅儿,然后图穷匕见之时秦始皇已经有所警觉,两人在大殿之上绕着殿柱开始打野,转了几圈之后秦始皇在一个医生的助攻下成功拔出了四十米长的宝剑,爆出一招七连杀,历史上最著名的荆轲刺秦王于是成了后世一个非常出名而悲壮的故事。
其实最主要的是刺杀秦王从一开始就注定不会成功。
因为朋友高渐离送别的时候就看出来了,于是给他唱了一首很凄惨的永别:“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于是一语成谶,荆轲一去不回。
不过中国人应该庆幸荆轲没有成功,如果没有了秦始皇,现在的中国估计还是一锅粥,或许也就没有了中华民族后世两千多年的辉煌文明,而中国也许会七国争霸继续下去,最后完全无法统一成一个国家,因为当时除开秦国之外,没有哪个国家有能力有魄力去干统一这件事,楚国人不行,齐国人不行,其他几个国家更不行。
古山吓昏了,事情也似乎有些一目了然,就在一群大臣准备商量准备怎么处理这件事的时候,突然一个手持铜牌身穿黑衣的武士急匆匆奔入大殿砰的一声单膝跪下,“陛下,玄武卫南阳急报!”
满朝文武突然一阵心寒,刚刚说到南阳,怎么突然又有南阳急报,而且还是玄武卫。
玄武卫乃是皇宫禁军,负责贴身防护和守卫皇帝安全,同时还负责完成皇帝安排的特殊任务,包括刺探、暗杀、惩戒等等,是皇帝陛下最信任和最亲近的一支特殊军队,人数只有不到五百人,只听从皇帝的命令,从将官到士兵任何人都无权插手,而且每一个都是从军队里面千挑万选出来的忠于大秦的原秦国勇士,说生裂虎豹有点儿过分,但一个打八个一点儿都不夸张,而且按照时代来说,说全世界最强也一点儿都不过分,因为在同时代,无论是马其顿帝国还是隔壁的孔雀王朝,都还没有如此牛逼的特种部队,而这支部队只听秦始皇的话,是独家专属的皇家特种部队。
第156章 白蛇传
玄武卫平日守卫皇宫禁地,一般是不直接露面的,监控和处理一切可能对始皇帝不利的因素,实际上就是一支影子部队。
但眼下,突然有玄武卫朝堂急报,可见是始皇陛下安排的一次紧急而特殊的任务。
“退朝!”看着这个玄武卫,秦始皇二话不说站起来,脸色极其严肃的摆手进入后殿,满朝大臣也都爬起来,窃窃私语的三三两两结伴退出大殿,在殿外各自找自己的鞋子。
“常府令,你穿错了,这是老夫之履!”
“啊?抱歉抱歉!”少府令常度赶紧对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儿赔礼,然后在满地的鞋子中继续找自己的鞋子。
“咦,难道今日上朝走的匆忙,竟然穿错了布靴,怎么感觉如此别扭?”一个身穿绿袍的官员穿好鞋子之后诧异的嘀咕。
“张大夫,你穿顺边了,两只一样,不别扭才怪!”旁边有人提醒。
“啊,难怪难怪,看来家仆该打折腿了!”
“我看你该先把眼睛治治,自己的鞋子都不认识,你左边那只布靴是老夫的!”身后一句阴测测的声音响起。
“瓜皮,还磨甚子,快脱下来还与老夫!”
朝议大殿外,一群把持大秦命脉的大官吵吵嚷嚷中都穿好鞋之后,各怀心事的陆续离开回家,心中也不断的揣摩玄武卫到底从南阳郡带回来什么天大的紧急消息,弄的皇上都没心情处理政事了。
而皇宫内院,三个黑衣玄武卫站在一间偏殿之中,其中一个身体还在微微发抖,头发蓬乱、嘴唇干枯,眼眶深陷,脸颊毫无血色,如果不是还站着在喘气,完全就像是一个死人。
秦始皇朝服都没来得及更换,大步走到殿中,三个玄武卫全部都一起单膝跪了下去。
“蒙驳,此去南阳打听的如何,何事要如此着急见朕!”秦始皇走到三人面前,面色威严。
中间那个黑衣人从身上解下包裹慢慢放在地上:“陛下,属下在宛城盯梢打探列子门徒多日,十天前乘机进入其房间,拿到一些东西,情形和内容让属下惊恐莫名,现已带回来请陛下亲自过目!”
“呈上来!”秦始皇大袖一摆坐到榻上,旁边一直紧随身后的一个玄甲护卫拿起包裹放到秦始皇面前的木案上,然后慢慢打开,最后露出来一叠书册和一个捆扎好的竹筒。
秦始皇眼神落在一摞书册之上,看着这种奇怪的书册和封面上印制的竹子图案,然后眼神落在“清河纸坊”四个奇怪的字上,端详许久之后才问:“此乃何物?”
“属下不知,应该是类似布帛之类的东西,用来写字,但材质非常古怪,属下无法分辨,请陛下明察!”黑衣人说话之时身体抖动的更加厉害。
“你受伤了?”秦始皇没有去拿书,反而有些关心的问。
“属下技不如人,盗走这些东西之后被列子门徒追杀近十里,属下身中六剑,腑脏遭受重创,自知时日无多,因此紧急赶回咸阳当面向陛下禀报此事,免得耽误了陛下的大事!”黑衣人伸手撑着地面,口鼻中开始有血水沁出。
“你乃是玄武卫中屈指可数的刺探高手,剑术也出神入化,那列子门徒就这么厉害,能将你伤成这样?”秦始皇皱着眉头,明显略有些愤怒。
“陛下,此事属下无颜再提,这位列子门徒不过十六七岁,而且还是一位女子,身法极其诡异,虚空一步竟然能够掠出近三丈距离,我拼尽全力反击也不过堪堪将其击伤退走,不过蒙驳却难逃一死,陛下……恕属下以后不能栽为陛下和大秦效命了,噗……”黑衣人坚持说到这里张嘴喷出一口鲜血。
“蒙驳,你忠心可嘉,朕很欣慰,你的家人将世代受吾照看!”秦始皇平静的说。
“多谢陛下,那……那列子门徒留下的东西陛下一看便知,与之交厚者乃是清河镇陈……陈……噗……”黑衣人话未说完便吐血重重栽倒地上,双眼睁圆不再有任何生息。
“陛下,蒙驳已经气绝身亡!”跪在旁边的一个黑衣人面无表情的说。
“抬下去,发下玄武令护送回家,厚葬!”秦始皇微微点头,然后就不再作声,拿起包裹中的一本书册上下左右前后仔细看了许久之后轻轻翻开。
扉页正中央,小篆写着“白蛇传”三个字,字迹工整,笔锋圆润。
再翻看,麻灰色的纸上,竖着画有淡红色的竖格线,每一格仿若竹简一般,整齐的写着工整的小篆,字迹娟秀,粗细一般无二,一笔一划流畅自然,一看就是女子手迹。
字还在其次,当秦始皇看着书册中的内容的时候,竟然瞬间就沉迷进去,很快就陷入到了一个描写的稀奇古怪而又匪夷所思的故事之中,听地名似是而非,看内容却光怪陆离,有蛇妖,有凡人,有神仙,有昆仑仙山和灵芝仙草,甚至还有一个叫佛家的术士。
从周至秦,诸子百家有佛家这个流派吗?
秦始皇既惊奇又惊异,这一看就一发而不可收拾,看完一本又接着看另外一本,房间里静悄悄的,除开两个身穿玄色铠甲的护卫挡在门口之外,整个房间只能听见哗啦哗啦翻书的声音,而且看着看着,秦始皇既然还做出来一个后世人看书经常要做的动作,不知不觉的竟然伸手在舌头上舔了一下,使得翻书更加方便。
如果陈旭在的话,肯定又要吐槽,当年司马懿就是这样被诸葛亮毒死的,所以说翻书添手指头这种动作最不卫生,而且还会要命。
不过眼下中国还没人敢来要老秦的命,他的命太硬,只能老天才能收。
秦始皇看的很入迷很仔细,彻底陷入到了一个从来未曾听过说的匪夷所思的神话故事当中。
时间流逝,转眼就是接近一个时辰过去。
秦始皇也终于看到了故事的结局,看着最后一首奇怪的诗词陷入了深深的沉寂之中。
“西湖美景三月天,春雨如酒柳如烟,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的共枕眠。”
“白蛇传至此终结,陈郎口述,轻柔手书,始皇二十七年六月廿二日夜。”
第157章 安排
如果没猜错,这个光怪离奇的故事就是这个叫轻柔的女子所写,而故事的来历,就是他口中的陈郎。
而且书写的时间记录的清清楚楚,就是十天之前。
那么说这个故事也可能是最近才出现。
而且刚才蒙驳临死前也说出清水镇陈的话语。
可惜蒙驳坚持到咸阳便已经油尽灯枯,轻柔或许就是那杀死蒙驳的列子门徒,但这陈郎究竟是何人?清河镇到底又在何处?如若在南阳,莫非就在那伏牛山中?
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雄才大略不说,从忍辱负重到定鼎华夏一统的大秦江山,无论是心智还是手段都不是常人能及的,因此很快就能从这些简单的信息之中推测出来,这个陈郎或许就是他需要找到的人,甚至或许就是最近列子门徒传说遇到的仙家弟子。
“来人!”秦始皇合上手里的书册。
“陛下,请吩咐!”一个玄甲护卫单膝跪下。
“去唤赵擎来见朕!”
“喏!”玄甲护卫离开大殿,不过几分钟时间,一个身穿灰色长衫的中年文士进入大殿,拱手行礼之后恭恭敬敬一言不发的垂手。
“赵擎,你立刻去南阳郡雉县,于伏牛山中寻找一个叫清河镇的地方,打听一个陈姓少年,此人年少,但或许很有名望,切记不可鲁莽冲撞,细心观察,如若发现异常之处必须立即呈报与朕!”
“臣立刻去办!”中年文士拱手之后转身离开,虽然看似无礼,但秦始皇却并未有任何表示。
房间里再次恢复了寂静,深宫禁地,石墙厚瓦,光线并不算明亮房间里,空气都仿若凝固一般,而这种气氛,秦始皇却非常习惯和熟悉。
他慢慢把几本抄写有白蛇传的本子都整整齐齐的码好,看着还余下几本,想了一下还是没忍住,拿起一册翻开。
“初见陈郎,衣衫褴褛,黑廋无礼,柔心生厌恶,言语冷漠,然陈郎并未怪罪,柔心惶恐不安……”
这还是那个叫轻柔的女子所写,仿佛一篇后世初高中女生写满心情的日记,将最初见到陈旭的情形写的非常完整,心情既忐忑又后悔,但字里行间透露着浓浓的眷恋,所述所写,全部都是一见钟情的思念之情,小女儿心思一览无余。
因为母后赵姬的原因,加上自己身世扑朔迷离,秦始皇便自幼厌恶女子,因此他即便是登基成为始皇帝,后宫也从未立后,皇长子扶苏的母亲,前赵国敏代公主去世之后,后宫之主便一直空缺,即便是掳掠而来充斥后宫的六国佳丽,他去宠幸也不过是为了大秦江山后继有人罢了,感情谈不上,只是一种生理和传宗接代的需要。
但眼下这个叫轻柔的女子在书中对这个陈郎细述衷肠,一字一句无不动情,竟然触动了他心底的一丝涟漪,瞬间,秦大大有点儿想女人了。
“陈郎曰: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又还无。此句令柔辗转反侧无法入眠……”
“陈郎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柔静思数夜……”
“陈郎曰:那西昆仑山,有西王母瑶池御园,遍地瑶草琼花,乃仙家圣境,柔心生向往,日夜期盼能去……”
“陈郎曰:……”
秦始皇静坐案前,一页一页,一行一行逐字逐句细看揣摩,眼神时而迷离,时而闪光,脸色也时而欣喜时而惊异。
这些词句都是水轻柔记录和陈旭相处几日的言行举止,因爱之深,所以也记录的几乎事无巨细,并且还提到了蚊帐、牙刷、牙膏、石磨、面条等等等等,凡是陈旭弄出来的东西,她点点滴滴几乎都记录下来了。
“陈郎所制山药茯苓蜂蜜饼已经收到,美味无比,柔甚是喜欢,只盼早日与郎君朝夕相处,陪伴陈郎左右,拥卧谈心诉说衷肠,柔甚念之,却不知陈郎知否!”
最后一句,明显已经是最后的一次记录,思念之情更甚从前,把水轻柔的心思敞露无疑。
这一册记录对于秦始皇来说,比之前面的神话故事更加让他清晰的感受到了这个叫陈郎的少年,铁定不是普通凡人,因为字里行间记录的东西,秦始皇贵为皇帝,却几乎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更没见过。
而里面提到的山药茯苓蜂蜜饼,秦始皇很是意动,然后眼神落到包裹中用麻线捆扎好的竹筒之上。
竹筒是老竹,直径足有四寸,长两尺,两端有节,平直剖开约三分之一,解开麻绳,拿掉上面的盖,露出里面雪白的圆饼,瞬间一股带着淡淡药香和清甜的味道散发出来。
茯苓饼已经只剩下一半,另一半已经被水轻柔写字的时候当零食吃掉了,但明显非常顾惜这份礼物和从未品尝过的美味,因此她吃的非常珍惜,这一筒饼,如若拿给一个吃货,说不定十分钟就没有了。
看着这半筒圆饼,闻着清甜的药香味道,秦始皇准备伸手拿一片尝尝,但犹豫了一下缩回手说:“唤太官令和太医令立刻前来!”
“喏~”门口一个玄甲护卫转身离去。
很快,一位五旬左右的中年男子和一个须发皆白的耄耋老者匆匆而来,进入房间之后一起躬身:“陛下,不知急唤我等有何吩咐?”
“你们来看看此种薄饼,朕欲食之,可乎?”秦始皇指着竹筒里面的雪白圆饼说。
“不可!”两人几乎同时惊呼。
太官令乃是少府所属膳食署首领,专门负责皇帝和内宫的饮食制作,只要是皇帝吃的任何东西都必须经过他们的严格检测。
而太医令则是负责皇帝和内宫的用药安全,所有药物也必须经过他们的严格审核。
而眼下这个粗俗不堪的竹筒,一看就是民间盛放食物之用,里面的东西自然可想而知,来历不清不楚,一旦皇帝吃下中毒或者染疾,两人谁都担待不起。
不过看着秦始皇还是蠢蠢欲动的神情,太医令赶紧往前一步,“陛下,不若由老臣先尝试一下!”
“准!”秦始皇点头。
须发皆白的太医令慢慢走到案前跪坐下来,对着竹筒里面的圆饼端详许久,又小心翼翼拿起一片闻了一下,然后掰下一小片放进嘴里。
“嗯~”老头儿浑身一震,然后脸上露出极其诧异的神情,然后……又掰下一大块放进嘴里细嚼慢咽的品尝起来。
“有山药……有茯苓,唔,还有蜂蜜!”老头儿转头看着太官令,“左大人,你也来尝尝!”
太官令也赶紧上前跪坐下来,拿起一片掰下一块放进嘴里,品尝许久之后微微点头:“太医令所言不错,此饼由山药茯苓和蜂蜜制成,味道甚美,食之当是无虞也!”
太医令和太官令两人一边交谈,还一边掰着薄饼不断往嘴里塞,很快两块饼就被吃的干干净净。
“朕现在能吃否?”秦始皇脸色平静的问。
“陛下稍待,此饼入口虽然并无异味,但来历不明,不可贸然食之!”太官令舔着嘴巴说。
“列子门徒食用之物,或许是那仙家弟子所做,你等食之皆无异状,朕何须久待!”秦始皇说着伸手拿起一片茯苓饼,掰下一片放入嘴里,一尝之下顿时神情大动,眼中有无限惊喜之色的大加赞赏,“此饼入口即化,酥脆香甜,还带着淡淡药味,比之丹药更加入胃,实乃良物也。”
对于秦始皇的大条神经,太医令和太官令也无可奈何,但作为资深吃货,两人品尝之后也知这种饼的成分都是安全之物,也并未品尝出异味,安全性应当没有问题,于是也只能苦笑作罢,站起来退到旁边看着秦始皇吃的不亦乐乎。
秦始皇在后人看来,应该是一个不苟言笑,相貌威严的帝王,但从本质上来分析,他还是一个普通人,威服四海并不能消减他作为一个普通人对美味食物的需求,而且更要考虑他拥有一颗极其强烈的长生不老的心,如今除开政务之外,他最喜欢的就是研究各种长生不老之术,宫中如今畜养了一大群医道方士在给他炼制各种仙丹灵药,每天都要吃上一些。
而如今的中医理论并未成熟,各种药材的性质也都还没有系统定性,那些医道术士的能力也自然能够猜测一二,还属于半原始的状态,介于医生和巫卜之间,处在跳大神的阶段,为了拥有足够的说服力,制药炼丹用的是阴阳五行的理论,因此丹药之中金木水火土各种成分都有,剧毒之物自然不敢给秦始皇吃,但纵观后世历朝历代想长生不老的皇帝一样,吃药必须看到效果,因此这些术士在炼丹制药的时候,就会放一些提神壮阳或者刺激兴奋中枢类的东西,一粒下去立竿见影,吃了感觉身体很爽,半宿半宿的搂着嫔妃折腾。
后世宋明时期好几个皇帝都是这样被炼丹的术士折腾死的。
而且炼丹越往后越恐怖,为了丹药成型好看,竟然要放铅汞和朱砂等物,因此仙丹就变成了毒丹,吃啊吃啊,于是便早早的一命呜呼。
秦始皇稍微好点儿,不太喜欢女人,因为心里有阴影,还有就是这个时代的丹药还没那么变态,所用到的配方没放太毒的物质,后世道家流行的铅汞之说也还没形成理论。
虽然不知道后世道家丹道中提到的铅汞到底为何物,但后来有人研究后指出,最先提出铅汞之说的人所说的铅汞其实并非是真的铅和汞两种物质,而是用其颜色代表着太极的阴阳,铅为黑色,代表阴,汞为银色,代表阳,阴阳综合即为丹,不过炼丹的道士们学跑偏了而已。
更有脑洞清奇的网友猜测,地球人种来自于外星移民,最初都是直接吞吃消化各种自然元素,因此才有远古神仙力大无穷之说,搬山跨海,逐日拿月,属于半机械半生物的高智慧生物,只不过后面遗传下来这种吃元素的能力就退化了,于是只能通过吃植物和动物来补充,不然为什么人类还需要补充铜铁锌钙钠钾磷碳这些物质,而且这些东西在体内还不能缺乏,不然就会生病就会死亡,所以道家继承远古的黄老之术炼丹,加入铅汞这些有毒的金属物质不过是想多补充身体而已,或许一旦激活隐藏的远古血脉,那样就能成仙成神了。
虽然秦朝现在还不流行吃铅汞这些自然元素,但吃点儿五行元素来祈求长生不老还是比较热门和流行的做法。
不光是秦始皇这样做,无数的方士术士都在这样做,这是时代的必然。
秦始皇慢嚼细咽,很快就吃掉了三块茯苓饼,虽然有些意犹未尽,但想了一下还是罢手用袖子擦了一下嘴巴。
“唔,甚是美味,堪称仙家食物!”
“陛下,山药有强身健体之效,茯苓有补气通络之效,蜂蜜有温养腑脏之效,除开山药之外,另外两物都极其难得,此饼久食亦有大益处,但陛下还请节制,一次不可食用太多!”太医令行礼说。
“朕自然知晓,你下去安排多收集这三种物品,看看能不能做出来同样的味道,朕每日都要食用一些,后宫嫔妃和诸位皇子公主也日常分派一些!”
“臣遵旨!”太医令赶紧答应。
“去吧!”秦始皇一摆手,太医令和太官令一起告退。
“有仙茶养身提神,有此饼充饥健身,此子果然不凡!朕必须找到,朕……必须去亲自找他,祈求长生之法!”
秦始皇一念已定,瞬间就把茯苓饼和紫云仙茶都和陈旭画上了等号,然后再次翻看一本空白的书册仔细摩挲观看了一番之后吩咐:“宣匠作少府令!”
“喏~”
匠作少府令敖平入宫之后不久又匆匆而出,手里拿着一本装订好的空白书册返回府衙,然后迅速召集府衙各署大小官吏,不久之后,咸阳城中许多竹木匠工和织坊巧匠被军卒带入城北一座封闭的高墙大院之内,开始研究破解书册的制作方法。
这种方便又轻巧的书写之物,如果能够复制成功,将会彻底改变文字的记录方式,作为九卿之一,敖平深知其中的意义。
第158章 总会有希望
清河镇最近比较安静。
小清河两岸大片农田的夏麦收获之后,只剩下粟和菽还未收割,都还青翠碧绿,距离成熟至少还有一个多月时间,此时正是农闲季节。
虽然药材收购告一段落,但十里八村的农户依旧在山上忙活,因为闲了一段时间的小里典大人又开了一家酿酒坊,要收购一些山葡萄酿酒。
酒对于穷的一年有好几个月饭都吃不饱的苦哈哈来说是绝对的奢侈品,而且秦朝律令也明确规定,农户不准私自酿酒,否则处五倍罚金,但即便如此,酒这种东西依然还是有市场,因为那些贵族富商有需求,大城市里长年累月还有人制作售卖,包括满朝文武公卿,就没有不喝酒的,当然老百姓也都知道有这种东西存在,有些胆子大的也曾经自己偷偷在家酿一点儿土酒冬天驱寒。
因此酒这种东西老百姓并不陌生。
但用山葡萄这种野果酿酒所有人都还是第一次听说,虽然律令规定不准私自酿酒,但所指的是不准用粮食酿酒,用山葡萄酿酒皇帝也管不了。
刚好今天又是月中,恰逢每月十五一次的集会,清河镇所属的十一个村落的山民都背着背篓挑着藤筐前来赶集,除开售卖一些山货之外,更多的是挑着一筐一筐青红黄紫的山葡萄来卖给酿酒坊换一些零用钱。
大量的山民加上清河镇的乡民,人数足有上千,短短不过几百米的清河镇今天热闹非凡,称得上是人头攒动,喧嚣嘈杂之声不绝于耳,加上还时不时有牛马经过,狭窄的街道已经几乎快走不动了。
马大伯带着小河村的一群村民也背筐挑担的来到镇上,在人群中慢慢的挤着往陈旭的住处而去。
“哇,娘,好热闹啊,比我们村热闹多了,好多人呀!”杏儿夹在一群人中,牵着陈姜氏的手左看右看,一张小脸满是兴奋和激动。
她长到七岁多了,还是第一次来镇上,因此看到一切都感到新奇,很多东西都是第一次见到。
“一会儿见了兄长千万要有礼貌,别让人看笑话!”陈姜氏反复叮嘱小丫头,不过自己的心也是紧张忐忑,自己的儿子当了镇上的里典,已经是大官了,这镇上和附近的十里八村都归他管,这么多人怎么管的来?自己带着杏儿来镇上看他会不会给他添麻烦?
“你莫紧张,小旭虽然当了里典,但与我们从来都客客气气,前几天来还请我们吃了水饺,听说镇上的人也特别敬重他呢,每个人看到他都要恭恭敬敬的行礼打招呼!”马大伯走在旁边笑着说。
“是这样说,我就怕给他添麻烦!”陈姜氏不好意思的说。
“小旭一定不会这样想的,就是不知道他用这山葡萄到底是怎样酿出酒来的?”旁边一个村民说。
“一会儿见到他就知道了,你们听说没有,上个月镇上的税粮差点被……”
“四毛,你找抽是吧!”一个年轻人话还没说完,就被马大伯狠狠一眼瞪了回去。
镇上的粮税被劫之事虽然已经过去了近一个月,但陈旭回家几次并没有提及,说出来恐惹得陈姜氏担心,马大伯等一些村民虽然也知道一些,但陈旭也叮嘱他们回去不能说,因此村里的妇孺老幼大多数都不知道。
“大伯,镇上的税粮到底发生了什么?莫非少了?”陈姜氏紧张的问。
“没有没有!”马大伯连连摇头,笑着说,“就是几个不长眼的山匪想来抢劫,不过被游缴和县尉大人带领兵卒全部捉了去,早就被关到县衙的大牢去了!”
“那就好!”陈姜氏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快到了!”一个村民看着前面不远的一栋房子嚷嚷,于是陈姜氏也赶紧自己把身上的衣服整理了一下,帮助杏儿也把一套新作的粗麻布衣整理好。
“大人,今天的集市好热闹啊,清河镇好多年都没这么热闹过了!”
临街一栋老旧的木房子门前,陈旭和牛大石站在门口观望熙熙攘攘来往叫卖的农民,牛全站在旁边忍不住感慨的说。
“呵呵,只要天下安定粮食丰收,再过几年清河镇还会更加热闹,等明年有钱了,把街道扩宽一倍,然后用砂石好好铺一下,看看这灰,简直没办法出气了!”陈旭笑着说。
“铺砂石好说,但要扩宽就麻烦不少,临街的这些房子要拆掉不少才行!”一个亭长接话说。
“那就往东重新修一条街,这镇上的老房子许多都快倒塌了,到时候愿意搬迁的就各家各户凑一些,我再补贴一些,应该不是太难!”陈旭很轻松的回答。
这个时代农民的负担很大,除开苛捐杂税沉重以外,还有徭役也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出门修路挖渠动辄半年一年,如果要打仗甚至可能会好几年,而且回不回得来还两说,加上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种的粮食交完税后都不够果腹,辛勤劳动一年,大多数最后还要饿几个月肚子,因此除开这镇上的乡民挣钱的来路宽泛一些能够置办一些衣服和其他生活用品之外,各个村里的山民基本上都和陈旭刚来的时候差不多,一穷二白,家里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更别说家当了,有一栋漏风漏雨的茅草屋还算不错,如今十里八村比他家当初还穷的仍旧不少,一家子一家子住在胡乱用树枝搭建的茅草棚或者山洞里面的也有,满屋子找不出来一个完整的陶器,陈旭下去视察过几次,都不忍心看,回来会郁闷的好几天睡不着觉。
这后世宣扬号称强大无比的大秦帝国,其实内里穷的一塌糊涂。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但即便如此,所有的农民都还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劳作,无他,只为求一条活命而已。
所谓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如今再怎么穷困,但只要不打仗,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希望。
陈旭当上清河镇的里典之后,短短不过月余。
但他已经给全镇的人带来了希望。
免费发放工具制作脱粒机、开药坊、开磨坊、开木器坊、扩大铁匠铺、修小学、镇上的一家陶器作坊也被他扩大,所有的作坊都招收了几个学徒,听说家里没有做菜的瓦罐和饭盆的贫苦家庭会免费发放一两件,而且前一段时间采挖药材,十里八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或多或少的弄到了几十钱,钱虽然不多,但也足够缓解一个家庭一年的盐巴用度,节约点儿买两匹粗麻布或者更便宜的葛布做几套衣服也还是勉强够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