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吃相-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钢珠筛选、抛光,套环的挑选、打磨、抛光,最后组装测试,所有的步骤都完全是手工一样一样的完成,而且还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因为轴承属于精密部件,内外套环之间必须打磨的非常光滑,钢珠也必须挑选出直径大小一模一样的而且还要保证足够圆整不能有任何瑕疵,不然一旦制造出来的必然不合格,用不了多久就要坏。
一副钢铁轴承价值不菲,如果三天两头坏导致马车在路上抛锚趴窝,必然严重影响出行和货物运输,无法提高效率那还不如用原始的车轮。
钢铁机械工业代表的是进步而不是倒退。
因此陈旭对于轴承厂的要求很高。
其中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轴承大部分都是王侯公卿和富豪商贾买去用了。
质量不好影响他仙家弟子的声誉。
“侯爷来了!”
看见陈旭在麻杆的陪同下走进工厂,忙碌的工匠学徒帮工都赶紧放下手里的工作站好行礼问候。
“大家不用管我,都去工作!”陈旭摆摆手,工匠和学徒帮工顿时都散去,各自继续自己的工作。
麻杆带着陈旭走到厂房里面一个单独的工作间,里面只有两个工匠正在用卡尺测量钢珠和套环,看见陈旭进来也赶紧放下工具拱手行礼。
“免礼,把改良的新轴承拿来我看!”
陈旭和这些工匠已经很熟了,径直走到工作台前面,看着桌子上摆放的乱七八糟的各种大大小小的轴承和钢铁制品。
“侯爷您看,就是这种!”一个中年工匠赶紧把放在面前的一个直径约三寸的轴承递给陈旭。
外观和普通的轴承并无两样,内外套环中间有八颗钢珠,还没安装遮挡钢珠的铁片。
陈旭用手轻轻拨动了一下,不由脸色一动。
“咦,不错不错,转动灵活没有丝毫的间隙!”
看着呼呼转动的轴承,陈旭忍不住连声夸赞,同时仔细观看轴承,发现钢弹子和内外套环嵌合的非常紧密,完全没有以前那种松松垮垮的感觉,就和小时候玩儿过的轴承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钢弹子是如何嵌进去的?”翻看之余陈旭忍不住惊喜的问。
“嘿嘿,其实很简单,锤一下就进去了!”麻杆在旁边嘿嘿傻笑着说。
“锤进去,岂不是钢弹子要变形?”陈旭疑惑的看着麻杆。
“不不,侯爷想错了,不是把钢弹子锤进去,而是锤外面的套环,只需要把钢弹子先放进去,然后竖着使劲儿锤一下套环,这些钢弹子自己就会嵌入排列整齐!”一个工匠赶紧摇头解释。
陈旭呆了许久也没想清楚怎样使劲儿锤一下钢弹子就能够自己跑进去排列好,因此指着这个工匠说:“你演示给我看一遍!”
“是,侯爷!”
这个工匠很兴奋的哗啦一声把自己面前的一堆东西扫到旁边,然后拿起一套打磨好的套环,一只手将内外套环立起来扶好,内外套环一侧接触,另一侧则空出来很大的空间。
“侯爷,第一步就和我们平日组装轴承是一样的,把这些弹子先放进去……”
工匠一边说话一边用另一只手从旁边一个木碗之中拿起早已打磨抛光精选出来的钢弹子,一颗一颗的填入套环之间错开的缝隙之中,填了足足八颗之后已经填满,但这些弹子全都集中在一侧。
“侯爷看好了!”这个工匠拿起一个木榔头,对着竖立放置的套环狠狠的砸了下去。
“砰~”
整个工作台上的东西跟着震动一下,工匠放下榔头把轴承举起来,出现在陈旭眼中的果然就是一个弹珠排列整齐的完美轴承,内外套环之间严丝合缝,钢弹子镶嵌在两个套环之间的凹槽之中也不松散。
陈旭用手抓住内外套环使劲儿掰了几下,发现非常牢固,根本就无法用蛮力拆开。
真是日了狗了,这特么是什么鬼原理?
难道轴承也怕挨揍?
陈旭对着这个锤一下就完美成功的轴承感觉到满头的混乱,呆呆的看了半晌之后放下来来说:“让本侯组装一个试试看!”
工匠立刻让开位置递给陈旭一副打磨好的套环,陈旭也同样用一只手竖立扶着套环,另一只是往里面填装钢弹子,填满之后工匠仔细的叮嘱说:“侯爷,用两根手指微微向上抬着中间的套环,然后用木榔头使劲儿砸最顶上,小心切勿砸到手……”
陈旭点点头,拿起木榔头吸了一口气对着套环砸了下去,砰的一声震动,陈旭感觉左手微微一松,等他拿起轴承的时候,发现果然里面的钢弹子已经全部整齐的嵌入内外两个套环之间。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陈旭此时终于明白过来这些钢弹子是如何自己跑进去的了。
本来内外套环之间就有足够的空隙,只不过填入进去的时候都在一侧,但猛力捶打外圈导致外圈在瞬间有一个椭圆变形,这样夹在两边的钢弹子便在变形的瞬间掉落下去填补了挤压出来的空隙,然后变形的外圈瞬间回弹恢复原形,在内外圈共同的挤压之下,唯一能够滚动的钢弹子便完美的嵌入进去。
第745章 发明和奖励
“这个方法是谁发现的?”陈旭看着麻杆和两个工匠。
“侯爷,是我!”方才那个演示的工匠兴奋的举起手臂。
“好好,不错不错,你立大功了!”陈旭高兴的使劲儿拍了几下这个工匠的肩膀,“你叫什么名字?”
“回侯爷,属下名叫曲大安!”
“很好,以后这种新的轴承就叫曲氏轴承,我会让科学院报备工部用你的名字命名,并且还要奖励你五千钱!”
“啊!”
“五千钱?!”
房间里麻杆和两个工匠瞬间惊呼。
“还不多谢侯爷!”麻杆反应过来踢了曲大安一脚。
“多……多谢侯爷!”曲大安激动地满脸通红,对着陈旭不断的拱手作揖。
“不用谢我,这是你该得的奖赏,本侯说过,对于创新和发明,本侯不吝赏赐,这个对于科学院和工厂、工学院的所有人都有效,麻杆把这个消息通报全厂所有工匠学徒帮工,以后的轴承全部采用这种新式方法制造!”
“是,侯爷,我这就去办!”麻杆兴奋的跑出房间。
“曲大安,这个方法你是如何发现的?”陈旭此时很有兴趣了解这个匪夷所思的创新发明的来龙去脉。
“这个……嘿嘿,属下只是一直找不到把钢弹子装进去的方法,一生气便用榔头砸了一下,没想到有几颗弹子自己就嵌进去了,于是我就多验证了几次,发现每次只要榔头的力量合适,钢弹子不会飞出来,正好全部嵌入套环之间……”曲大安红着脸支支吾吾的回答。
“哈哈,不错不错,你很有头脑,观察的很仔细,不然这个方法就要错过了!”陈旭高兴的再次拍着曲大安的肩膀夸奖了几句,“以后这个轴承厂就归你管理了,我提升你做轴承厂的主管!”
“啊?!”曲大安张大嘴巴愣了半晌之后兴奋的打着摆子连连拱手,“多谢侯爷,多谢侯爷,属下一定把轴承厂管理好!”
“嗯,走吧,跟我出去,我要把这件事宣布一下!”
此时整个工厂的上百个工匠学徒和帮工都已经汇聚过来。
陈旭把曲大安发明改良轴承的事说了一遍,然后宣布了对于曲大安的主管任命。
这个奖赏和任命一出来,整个工厂一阵剧烈的骚动和喧哗,几乎所有人都用各种羡慕嫉妒恨的眼神看着曲大安,而曲大安也脸孔涨红情绪紧张。
没想到无意中发泄怒火的一个小小举动,竟然会导致他的身份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
以前他是个铜匠,打造一些铜锁售卖,因为手艺不错,因此便被科学院招募进来,平日也无所事事,每个月发放七八石钱粮,俸禄虽然不高,但也不算低,主要是不干活儿还能拿钱养活一家人绰绰有余,只是心里空落落的有些发慌。
轴承厂建成之后,曲大安便自告奋勇的加入轴承厂参与制作轴承,作为一个研究精密锁具的工匠,面对活摇活甩的轴承自然很不以为然,总想制造出钢珠和套环严丝合缝的轴承出来,而这也是轴承厂的首要研究目标。
轴承厂经过半年的发展之后,对于钢弹的制造,套环的铸造以及打磨抛光都有了非常严格的程序和比较精密的测量手段,但唯独对于轴承制造的工艺并没有太大的进步,制造出来的轴承照样间隙很大,达不到陈旭的要求。
当然,陈旭也没办法,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后世的轴承是如何把钢弹子嵌进去的。
而眼下,曲大安心烦气躁之中不顺心的一个小小发泄,竟然无意中解决了陈旭眼中的千古难题。
因此这个奖赏也就顺理成章。
陈旭对于后世许多单位外行领导内行的事深恶痛绝而且深有体味,自然不会犯同样的错误,技术的发展,只有技术人员的带领才能发展的更好。
眼下卖轴承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不断改良轴承的制造工艺,然后把轴承应用到更加广泛的行业中,这样才能极大推动机械工业的发展,任何转动的机械都少不了轴承,因此眼下陈旭发展的重心除开要求公输胜不断的试验更多品种的钢铁合金之外,就是轴承的改良和研制,接下来的重心就是齿轮链条等传动系统。
一旦钢铁、轴承、传动系统的研究都达到一定的阶段,有了充足的技术储备,就可以开始研制蒸汽动力。
在轴承厂发表了一通热情洋溢的讲话之后陈旭准备离开回去继续栽种他的宝贝胡椒苗。
民以食为天,作为大秦首屈一指美食家兼吃货,研究美食才是他最拿手的,发展工业什么的是顺带,能把大秦改造一下保证国内安稳,然后跟着大秦的铁骑吃遍天下美食,睡皇帝的女儿,陪皇帝唠嗑,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然后看着大秦慢慢繁华富庶,才是最舒心的穿越之旅。
“侯爷等等~”
就在一群人散去,陈旭也准备转身离去之时,一个十六七岁头发蓬乱的学徒踌躇着喊住陈旭。
“你干什么……”学徒旁边一个胖胖的工匠紧张的低声呵斥。
学徒紧张的缩了一下脖子。
“无妨,让他说话!”陈旭回头和颜悦色的看着学徒。
“侯爷,我……我也改良了一种轴承……”学徒面红耳赤低着头支支吾吾。
“真的?”陈旭忍不住脸色一喜。
“是……只是这轴承和眼下的轴承不太一样,但……但我觉得……”
“侯爷莫听他瞎说,他做的那个根本就不是轴承!”胖胖的工匠紧张的打断学徒的话。
“是不是轴承本侯一看就知,何须你多言?带我去看看。”陈旭很不满意的皱起眉头。
他最讨厌的就是这种随意否决别人创新发明的家伙,特别还是个师傅,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很多时候都是毁在这些固执的家伙手中。
“侯爷请随我来!”学徒害怕的不敢看胖子工匠,带着陈旭来到一个工作台前面,然后在一个木箱里面翻出来一个足有两寸宽的轴承小心翼翼的递给陈旭,“侯爷,这就是我在闲暇时间制作出来的一个轴承,您看看!”
胖子工匠还想说话,却被陈旭狠狠一眼瞪了回去,立刻臊眉撘眼儿的不敢开口了。
陈旭接过轴承看了一下,发现果然和普通的轴承不一样,套环要宽一倍还不止,而且里面根本就不是钢弹子,而是一根一根的钢柱,轻轻拨动一下,虽然感觉有些轻微的抖动感,但明显转动的也很顺畅。
“咦,不错不错,这个轴承设计的很不错!”陈旭瞬间感觉到这种用钢柱作为转动支撑的轴承必然也会有比较广泛的应用。
得到陈旭的赞许,年轻的学徒顿时激动的满脸涨红的看着陈旭:“侯爷,您是说这种轴承合用?”
“合用,如何不合用?这种轴承应该比钢珠轴承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也更加耐磨损,眼下应该是比钢珠轴承更好的解决办法,非常好非常好!”陈旭不吝辞色的连番夸奖。
此时四周一大群工匠学徒和帮工都围了过来,麻杆和刚刚提拔为轴承厂主管的曲大安直接挤到陈旭的身边。
陈旭把手中的这个钢柱轴承递给曲大安说:“曲主管你看看,这种轴承是不是比钢珠轴承更加耐磨一些?”
曲大安转动轴承观察了一下,又仔细观看了里面的结构连连点头:“不错不错,用圆形钢柱取代钢珠,不光能够承受更大的力量,而且更加结实耐磨……”
“我看看!”麻杆伸手从曲大安手中把轴承拿过去也转动观看了一下跟着点头,“虽然是个奇怪的轴承,但还是一样转动顺畅,用起来和普通轴承应该没多大区别!”
“麻杆大人给我们也看看!”旁边伸过来七八只手,都是轴承厂的工匠和管事。
一圈人轮番看过之后,都对这个奇怪的轴承赞不绝口,一致对这种新式的钢柱轴承表示了认可。
“你怎么说?莫非还以为这不是轴承?”陈旭眼神冰寒的看着胖子工匠。
“侯……侯爷恕罪,我……我只是……只是觉得中间不用钢珠不合规制……”胖子工匠擦着额头的虚汗结结巴巴的不敢抬头看陈旭。
“哼!”陈旭冷哼一声,眼神扫过四周的工匠学徒,“何为规制,本侯有说过轴承只能用钢珠么?是谁规定轴承只能用钢珠的?我们是实验工厂,目的就是创新改良一切类似于轴承的物品,然后把这些东西能够扩展应用于生活之中,这个用钢柱取代钢珠的轴承就是一项伟大的创新和发明,创新的价值不亚于曲主管改良的轴承嵌入方法,因此本侯要重重奖励……”
“你叫什么名字?”陈旭看着年轻的学徒。
“回……会侯爷,我叫……我叫……叫……”
“侯爷,他叫毛蛋!”旁边一个年岁差不多的少年忍不住大声喊。
“哈哈~”许多人都同时跟着哄笑起来。
“侯爷,他没名字,我们都喊他毛蛋!”麻杆也在旁边笑着说。
“姓什么?”陈旭和颜悦色的。
“侯爷,我没……没姓,从小是孤儿,被师傅捡来的……”毛蛋有些害怕的偷偷看了一眼还在擦汗的胖子。
“既然叫毛蛋,以后就姓毛吧,你发明的这种轴承以后就叫毛氏轴承,我会让科学院为你登记备案!”
少年学徒激动的浑身都开始哆嗦。
“除开命名之外,我照样要奖励你五千钱作为表彰创新!”
“啊?!”学徒瞬间呆滞,胖子回过神来赶紧按着学徒跪倒地上说:“还不快多谢侯爷!”
“多谢侯爷……多谢侯爷……多谢侯爷!”学徒连续在地上对着陈旭使劲儿磕头,被陈旭扶起来还晕晕乎乎不知道东南西北。
“从今天起,我提拔你为毛氏轴承的制作管事,专门负责这种钢柱轴承的制造,同时还要继续改良,力求制作出更多更加实用的型号,说说,这种轴承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制作出来多久了?”
学徒伸手刨着满头鸡窝一样凌乱不堪的头发,一阵头皮屑扑扑啦啦的如同雪花一般飘扬下来,看的陈旭脸皮直抽抽。
“侯爷,我……我就是看工地上运送大石条,要在地上垫滚木,于是便突发奇想把钢珠改成了圆柱,利用闲暇反复试验,终于制作出来一个,发现竟然也很转动顺畅,时间……时间有一个多月了!”
“一个多月了,我来过工厂几次你为什么没有拿出来?”陈旭疑惑的问。
“侯爷,是……是我不让他拿出来的,我糊涂以为只有用钢珠做出来的才是轴承……”胖子替徒弟回答,额头上的汗珠噼里啪啦直往下掉。
“糊涂!”陈旭忍不住呵斥。
“是是,属下糊涂,差点儿误了侯爷的大事,还请侯爷责罚!”胖子工匠紧张的脸色发白。
“自然要责罚,本侯扣你一个月的薪俸你可接受?”
“接受接受!”胖子连连点头。
“扣你薪俸,是要让你记住,任何创新改良都是不能被隐瞒和打压的,若是以后本侯发现还有人刻意隐瞒和打压创新发明,不光要扣薪俸,严重的要赶出科学院,不过毛蛋是你捡回来养大的孤儿,如果没有你,也就没有他今天的发明创新,这也算是你有举荐人才的功劳,因此本侯也特别奖励你一千钱,以后好好在工厂做工,好好指导学徒不得懈怠!”
“是是,多谢侯爷宽宥!”胖子工匠激动的连连作揖。
“所有人记住了,我们是试验工厂,我们是科学院,墨守成规不是我们的指导方针,科学院和工厂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不断创新,不要害怕犯错误,也不要害怕花钱,以后任何人有好的创意和好的想法,都可以组织工匠讨论和验证,拿不定主意的还可以去找我商量,对待创新,本侯会大力鼓励和赏赐……”
第746章 发明创新评审委员会
陈旭走了,轴承厂却一片欢腾。
无数人围着曲大安和毛蛋恭贺,当然更多的还是各种羡慕嫉妒恨。
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
昨天还是看不起眼的普通工匠和学徒,今日转眼便成为了轴承厂的领导。
主管,一个月薪俸两千钱,合粟米五十石,一年就是六百石,待遇等同六品的县令,这个待遇让许多七八九品的官员都会羡慕不已。
管事,月薪也有一千钱,算下来一年也是三百石粟米,和九品的官员待遇差不多。
陈旭说的很清楚,只要是改良创新发明,都会得到极大的奖赏,而且有眼前的两个人作为实物参考,因此一下就彻底点燃了整个工厂的创新热情和积极性。
而这个消息很快就传播到整个科学院系统,无数工匠学徒都激动起来,一个个擦拳磨掌红着眼睛发誓要发明一件让侯爷觉得有用的东西来。
因此接下来的整整一个月,科学院和工厂的人隔三岔五就会跑到清河别院找陈旭,比如又改良了什么,又发明了什么,反正这些东西不管有没有用都想让陈旭看看,万一特么的被侯爷看上了呢?
因此陈旭也就三天两头往工厂和综合实验室跑。
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没有什么卵用,但匠工匠吏和学徒们的热情陈旭也没有去打击,只要是觉得有点儿用处或者说继续改进之后能够普及实用的,都会或多或少的奖励一些钱财或者是口头表扬几句,以增加创新的积极性。
而忙了一段时间后他受不了了,这特么什么时候才是个头,三月已过夏季来临,天气越发炎热,他慢慢懒得出门了,这种要花钱而且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不是他一个双爵侯爷该干的事儿,而且还因此冷落了家里的两个老婆和一个侍妾。
于是他找到赵擎,让其在科学院设置一个重大发明创新评审委员会,由副院长张苍和工学院副院长胡宽牵头,下设各个部门的共计七位大匠,并且还设置了整整五十万钱的发明创新奖励基金,将发明创新按照创造发明,创新发明,改良等设置五个等级,根据实用性评审等级,最低的一千钱,最高的一万钱。
一等奖一万钱,自然就是完全创造性的发明,比如陈旭所说的自行车,比如水泥的研制等具有重大实用价值的全新发明,都可以归入这一类,但这个奖必然是非常难以拿到的。
二等奖七千钱,属于一种基于现实设备的重大创新,要有超越性质的功能改善才行,比如把火铳改变成线膛枪之内的。
三等奖五千钱,属于重大的创新改良,实用性稳定性安全性等都得到质的提升,比如两种轴承的创新,虽然不是创造发明,但这个创新足够提升轴承达到更加广泛的实用阶段。
四等奖三千钱,属于比较有价值的创新改良,能够显著提升和改善工作效率,比如新的炼铁炉,比如新的冲压设备等等。
五等奖一千钱,属于创新改良有比较大的实用价值,可能改进的很小,但却能让设备具有明显的效率提升,比如当初改良的手锯,这个奖励主要针对实用价值,而不是创新价值。
这五种等级的发明创新可以以发明创新人的姓氏命名,然后在科学院登记备案,以后发明人的名字就会随着推广让天下百姓都知道,成为流传后世的无上荣耀。
至于其他更小的创新创造和发明,最多就只能在工部进行简单的登记,按照工部对于普通工具改良的律法进行适当的奖励。
看着陈旭提出来的这个发明创新评审和奖励办法,张苍胡宽和一群评审委员会的大匠都表示了严重的支持,唯独赵擎苦着脸不说话。
“赵主管你难道不同意本侯这个方案?”陈旭看着赵擎疑惑的问。
“非是擎不赞成侯爷的方案,而是……而是这笔奖励资金从哪里弄来?”赵擎赶紧摇头解释。
“不错,侯爷,您这些奖励肯定会刺激匠工匠吏的创新热情,但先要有一笔钱才行,五十万可不是小数目,科学院眼下可拿不出来这么大一笔钱!”作为副院长的张苍也醒悟过来连连点头。
科学院是一个特殊的府衙,号称皇家科学院,直属于少府管辖,而少府令赵威肯定不会管,而是皇帝的全权代表赵擎一直在负责,而真正的BOSS是陈旭自己。
如今科学院已经膨胀到了令人恐怖的地步,由开始一个小院子一百多个匠工匠吏,如今一年多时间便扩大到水泥厂、炼铁厂、水车磨坊、铁匠工坊、轴承厂、玻璃厂、综合实验室等七八个单位,匠工匠吏人数突破五百人,学徒帮工超过三千,动用的刑徒工奴近万人,每年开销超过十万石钱粮,这还只是粮食和薪俸,如果加上铜铁矿石煤炭等日常消耗,这笔开销至少要以百万钱计。
开销大但收入低,基本上都是以研究为主要任务,特别是炼铁厂、铁匠作坊和综合实验室,每天叮叮当当热火朝天,但其实只有消耗没有产出,真正能够制作产品卖钱的,只有玻璃厂和轴承厂。
但玻璃厂也照样入不敷出,制造玻璃的矿石和煤炭都是千里迢迢从别处运送来的,制作出来的物品却成品率不高而且销量有限。
轴承厂也差不多,制造一副合格能够达到实用阶段的轴承需要数天时间,以前成品率很低,主要是容易坏,眼下改良之后,两种轴承都开始生产,一副轴承卖给马车工厂一百到两百钱不等,但产量跟不上,而且要养活轴承厂一百多人,眼下堪堪也只能维持平日的开销而已。
开销大于收入,科学院如今就是一个花钱的篓子,皇帝一直在不断往里面贴钱。
要不是科学院研究了钢铁和新式马卒装备,研究了水泥这种架桥修路的利器,估计皇帝早就把这个破科学院裁撤掉了。
因此没钱就是眼下最大的难题。
如果只是五万钱,赵擎找一下少府令赵威,自然还是能够解决,毕竟皇帝的小金库还是很充足的,每次赏赐大臣都是几万甚至十万二十万的打赏,但要是说五十万,估计赵威的头都要摇掉,特别是这种没由头拿来奖励给工匠的事情。
工匠搞发明创造,工部有律令,那就是提升匠工级别甚至提拔为匠吏,奖励田产房产都可以,赏钱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几千上万的赏更不可能。
但对于陈旭来说,所有关于钱的问题眼下都不是太大的问题。
“诸位别担心,区区五十万而已,钱我来解决!”陈旭端起茶杯给自己润润喉咙,方才长篇大论讲的喉咙有些快冒烟了。
“侯爷,这可是五十万,不是五万钱?”胡宽忍不住提醒。
“我知道,这件事我去找华夏钱庄解决!”陈旭放下茶杯站起来说。
而陈旭一提到华夏钱庄,所有人的心一下就放了下来。
整个大秦若是说哪儿钱最多,绝对不是皇宫少府,也不是户部库房,而是华夏钱庄,如今存款数以亿计,侯爷就是钱庄的大股东,随便指头缝里漏一点儿出来,莫说五十万,五百万也有可能!
既然侯爷解决钱的事,自然这个创新奖励评审委员会就可以开始正式组建起来了。
评审委员没有工资,只是挂一个名头,每个月根据匠工匠吏甚至学徒帮工等提交的创新发明进行评审一次,评审认可符合发明创新奖励等级的,陈旭还要参与评审,通过的就会发放奖励并且在大秦都市报上刊登出来,瞬间就会名声传播整个大秦天下。
这既是一种物质奖励,更是一种精神奖励,同时还代表一种无上的荣耀,名载史册流传千古。
而名声在这个时代的价值,远远超过金钱和地位。
诸子百家诸多名士,皆都不是大富大贵之人,但却广受民间尊重,就连皇帝都不得不放下身段恭恭敬敬的行礼呼一声先生。
虽然工匠的地位不高,但有了清河侯如此大张旗鼓的奖励和表彰,也必然会受到万众敬仰,值得吹几辈子的牛皮。
第747章 不是外人
……
一辆豪华的四轮马车在无数人敬仰的目光关注下驶入一座豪宅大院。
豪宅门楣上挂着华夏钱庄总部几个苍劲古拙的鎏金篆字,一群身穿制服虎背熊腰的钱庄侍卫看见前呼后拥而来的这辆马车,赶紧打开大门恭恭敬敬的站好行礼。
马车嘚嘚进入,迎面就是一个巨大的院子,里面树荫浓密花草繁盛,中央一个足有七八亩的池塘,里面有鲜绿的荷叶亭亭舒展,在初夏的微风之中轻轻摇晃。
院子里很安静,空气中飘荡着一股荷叶的清香,花草之间有蜂蝶飞舞,树枝间偶尔还有鸟雀扑腾跳跃。
这里是华夏钱庄的总部所在。
自从钱庄改革之后,整个大秦华夏钱庄所有分部的管理和运营监督都收归到总部,下设了监察、巡视、培训、存单兑票的印刷和管理等业务,相当于是央行一般的存在,不负责现金,只负责规范和指导,以保证钱庄运行的更加规范和安全。
钱庄总部从去年十月开始筹备,如今已经完全走上正轨,主管是范采盈。
对于范采盈的能力陈旭还是很认可,至少如果让他来做绝对不会做的比她更好。
范采盈绝对属于后世那种绝色霸道女总裁的类型,因为背后有陈旭这个如日中天的侯爷支持,包括范氏家主在内,几个华夏钱庄的股东都对范采盈全力支持,因此华夏钱庄所有管事和分部的主管都对范采盈的命令不敢有半分的忽视和不满。
总部陈旭来过几次,下车之后戴着一副墨镜大摇大摆的往范采盈的办公室走去,沿途来来往往的人皆都小心翼翼的站在路边行礼问候,知道侯爷肯定是来找范娘子的。
范采盈的办公室在内院,几个护卫看见陈旭之后赶紧抱拳行礼,陈旭点点头吩咐贴身的侍卫在门外等候,自己则往其中最大的一间房间走去,进门就看到一身白色轻薄夏裙的范采盈正背对大门站在办公桌前翻看账册,身体微微前倾,贴身的长裙包裹着饱满圆润的臀部,微微翘起带着无限的诱惑。
范采盈一直很忙,陈旭很久都没和自己这个成熟娇媚的老婆亲热了,此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