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吃相-第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旭感觉自己的口水都下来了。
果然是雄才伟略的皇帝才能想到这个美妙的点子,自己的格局还是太小了,怎么就没想到呢?
陈旭对站在地图前面嘴里还念念有词的皇帝又产生了一丝敬佩之情。
“爱卿,再与朕讲讲这四大部洲还有那些奇异之事!”秦始皇突然转身拉着陈旭的手激动的说。
“陛下,四大部洲各自产出不同,今日臣也便是转为此事而来,还请安坐,臣用这个地球仪代替地图慢慢细说!”陈旭笑着指着放在案桌上的地球仪说。
“如此甚好!”秦始皇坐到案桌前面的大椅之上。
陈旭也在他侧面坐下来,然后用手轻轻拨动地球仪。
“陛下,为了您随时方便观看四洲四海之图,臣依照浑天之象制作了这个地球仪,您闲暇之余只需要用手转动木球,就能方便的找到自己想看的地方……”
陈旭说话之时手一停,刚好就按在当今大秦所在的位置,开始对照方才的地图先一一指出四洲四海的位置,然后开始讲述自己还能记得的一些地球上的地理知识以及一些动植物的分布。
时间一晃就是一个时辰过去。
陈旭掏空了自己记得的所有地球知识,秦始皇也听的时而兴奋,时而激动,时而捻须沉思,跟随陈旭的手指和解说,终于是把他生活的世界大致了解的七七八八。
“爱卿方才说的四方物产果然奇异非常,北极冰洋的白罴,西极草原的野牛斑马,南极冰川的企鹅,还有东海之中数十丈长的鲸鱼,这些不光是朕从未听闻过,中原的先贤典籍也从未记载过,与山海经等异书记载的山川地理也出入甚大……而且爱卿把地图制成一个圆球,但看起来甚是怪异,传言自盘古开天辟地,天升地降而始有生灵诞生,而且根据天圆地方之说,浑天自然为圆,但地也为圆的话何为始又何为终?这轻轻一转从东到西皆都连接为一个整体,从西牛贺洲又能转回到东胜神州而至我南赡部洲……”
陈旭口干舌燥的讲完开始喝茶润喉,秦始皇用手不停的转动地球仪,眉头慢慢皱起,观看地球仪转了无数圈之后终于是满脸疑惑的看着陈旭。
秦大大迷惑了。
这个地球仪让他无法释怀,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
陈旭整理了一下思绪放下茶杯,然后带着微笑慢条斯理的说:“陛下,此事勿用多虑,臣把地图做成一个圆球只是便于观看罢了,何为始何为终其实并不重要,天上星宿随着时间推移位置在不断变化,大地也在四季更迭,古人依日月星辰的变化和方位制定历法辨识年月日时,因此才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大时节,而且也依此有春耕秋收夏伏冬藏的生活习惯,地之东西南北,也只是古人制定出来辨识方向而已,在上古太始,天地混沌,本不分东南西北春夏秋冬,因此也并无天圆地方之说,四时起于何终于何,并非确切的定数,因此大地起于何终于何,自然也无定数。道生于无,是为太初,分阴阳而为太极,道家大贤老子所著道德真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为一,即为太一,太一生阴阳为二,阴阳和合为三。阴为阳之始,阳为阴之末,因此阴阳并无分彼此,而是在相互不停的转换之中,因而于混沌中孕育出世间万物。就譬如人,男为阳,女为阴,阴阳交合而生子,此为无中生有也,天地生于混沌,人体内也自有混沌……”
“方才臣讲述过西方孔雀帝国尊崇佛家学派,此学派与我中原百家理论皆都大不相同,对于宇宙之说更加深奥玄妙,其有理论曰芥子纳须弥,言法界广阔无边,我凡人世界只不过微弱沙尘而已,芥子者,微小也,须弥者,大山也,然大山居于芥子之中,我等凡人生活其间而不自知……”
“佛家是否就是白蛇传中那法海一派?”秦始皇忍不住问。
“是,那法海便是佛家弟子!”
“也就是说佛家也曾传播到我中原地界?”
“是,此乃无可避免之事!”陈旭点头,笑着指着地球仪说,“陛下,这孔雀帝国距离我中原不过万里而已,我们不去,他们必来。中原百家学派繁荣昌盛但却各自攻讦而互不相服,而孔雀帝国却专一侍奉一派,从贵族到平民皆都信奉佛家,因此佛学也被立为国教,如若我们打通通往西方之路,佛教必然开始往我大秦传播渗透,一个由举国之力支持的学派是可怕的,当一种强大的理论开始在我大秦传播,我大秦一盘散沙的百家学派必然会无所适从,若是我大秦民众也开始信奉佛教,开始祭祀叩拜异族之神,则我大秦根基必然动摇,三皇五帝的华夏正统必然要被篡改甚至抛弃,一旦根基动摇,我华夏危矣!”
“爱卿所言甚为重要,此事不得不防!”秦始皇脸色严肃的点头,端坐凝实地球仪许久之后说:“若要阻止此事,唯有杀光孔雀帝国之人,废止佛教,焚其经义才能一绝后患,从那法海所作所为来看,佛家门徒非是善良之辈,行走人间以斩妖除魔为号,行的却是欺压善良之事!”
第729章 旋转……
果然是千古一帝,灭国之念说来就来。
陈旭抹了一把额头的虚汗笑着说:“陛下,杀伐非是帝王之道,帝王者,当有囊括四海八荒臣服万族之胸怀,就如同当初焚书之策一样,焚烧诗书经义只可堵一时而不可堵一世,信奉佛家学说者,也并非只有孔雀帝国而已,西方很多国家都信奉佛教,世界如此之大,佛家弟子也不可能杀的尽,而且西方与我大秦远隔万里,随时都可能死灰复燃,最好的方法不是镇压,而是言身传教,派遣大量的百家门徒去西方传教,把我华夏的文化传播到西方去,让那里的贵族和平民都信奉我华夏文化,孔雀帝国只有一派,而我大秦则有百家,此消彼长之下,佛学自然会慢慢式微,让西方民众学我华夏文字,读我华夏诗书,行我华夏礼仪,尊我华夏律法,不光要从武功上征服他们,而且还要从文化上征服他们,时日已久,西方民众自然也就和我华夏一般无二,此为大统也。恩威并重,礼法并举,让这些异族邦国尊我华夏为正统,朝贺岁贡臣服与陛下,我大秦必然超越大唐盛世,万邦来朝指日可待也!”
“唔,还是爱卿思虑周详,以威服,以德障,西方邦国甚多,通过传播我华夏文化断其根基,实乃兵不血刃之策,此计甚好,不过……”秦始皇依旧捻须认真的看着地球仪,“朕总觉得爱卿的制作的这个地球仪还有其他意义!”
陈旭干笑几声说:“陛下,您还是对着地球仪上东西南北起于何终于何有疑惑?”
“不错,虽然天地出于混沌,但眼下天地早已分开,既然有东西南北之分,也必然都有尽头,传言四极之地皆为大海,但爱卿画的无论是地图还是地球仪,虽然有陆地和大海,但却区分的并不清楚,极北是冰洋,极南又是冰川,而且东西竟然没有任何起始区分浑然连接在一起,此于理不合……”秦始皇抬头认真的看着陈旭,希望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皇帝确认陈旭是仙家弟子不错,但仙家弟子也不能用一个便于观察这个蹩脚的借口把大地画成一个球球,因为有地图就足够了,而且看起来更加清晰自然,何必又单独弄一个地球仪出来?
以皇帝对陈旭的了解,这个球球必然另有深意。
陈旭不由心底苦笑一下,看来献地球仪的事情还是有些仓促,应该只献一副世界地图就最好,不过此事陈旭也并不是没有丝毫的准备。
“陛下,您听闻过夸父逐日否?”
“自然听闻过,山海经和列子汤问皆都有记载,言黄帝时,有名夸父者,想追上天上的太阳,因为口渴喝光了河渭之水,又想去饮北泽之水,结果渴死在路上,此事天下人皆知,而且山海经中对于夸父之死有两种不同的记载,一曰渴死,二曰被应龙斩杀,因此无法信其有……”
“陛下,夸父之死无需去纠结,同样是山海经所载,东海之外,甘泉之中有羲和之国,帝俊之妻羲和女神生十日,浴于甘渊,至此天有十日照耀大地,天气炎热河流断绝,后羿射下九日只余其一,命其东升西落,至此才有日夜交替,大地万物才慢慢恢复生机,此关于太阳的传说也是众人皆知,但羲和之国何在?无人知晓也,大日起于甘渊,但落于禺谷,甘渊在东海之外,禺谷在西方,但太阳每日都是从东方升起,陛下难道没觉得奇怪吗?”
秦始皇满脸呆滞。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这是常识也是常理。
似乎从古至今就没有人去具体的想这个问题,而且即便是想了,也没办法弄清楚其中的原理。
太阳每天都从东方升起,然后西方落下,往复循环,但太阳究竟是如何从禺谷回到甘渊的却从未有过任何记载。
因此陈旭突然提出这个问题,秦始皇瞬间就懵头了。
“陛下,地虽大,但并非没有终点,日升日落看似神奇,但并非不可解释,只是我们活动的范围太小了而已……”
陈旭站起来指着地球仪。
“陛下请看,如果说太阳起于东海,落于禺谷,那么越靠近西方之地应该就距离太阳越近,天气也应该更加干旱炎热,但其实不然,西方数万里之外的异族邦国的情形和我大秦并无太大差别,所见之太阳并不曾距离更近体积更大,而且要验证此事并不难,只需学那夸父逐日一般,不断的往西行走,就会发现无论怎么追赶,太阳一直就是东升西落,既不见甘渊,亦不见禺谷……”
陈旭说话之时手慢慢转动着地球仪,秦始皇的眼神也随着地球仪的转动慢慢凝聚,脸色也变得时而严肃,时而疑惑,时而古怪,脑海中就像有一个太阳悬在神魂之上,晒得他口干舌燥,不由自主的端着茶杯喝了一口又一口,同时心中有一个极其古怪的念头冒出来,就像鬼魂一样驱之不散,直到把茶水喝干了才清醒过来。
“爱卿,你……你不会说大地……大地真的就是个球形的吧?”
秦始皇仿佛用尽了全部的力量问出这个让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的问题。
陈旭还在轻轻的旋转着地球仪,秦始皇此时看着却感觉非常头晕。
“陛下,有一句话叫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大地到底是圆形的还是方形的言说过早,对于民生来说并无太大意义,但根据太阳的升起和落下来看,大地十有八九就是圆球形的,而且这也并非是臣的理论,臣上次和陛下讲过西方亚历山大国王的故事,他率领数万军队从西方一路征服无数邦国,一直攻击到现在的孔雀帝国,亚历山大国王雄才伟略,这主要得益于他有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此人叫做亚里士多德,是一个伟大的智者,他涉猎广泛,研究最深的就是宇宙和自然学科,他提出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一个圆球,叫做地球,太阳东升西落的原因就是因为太阳一直不停的在围绕着地球转动,就像这样……”
陈旭拿着一个茶杯当做太阳,然后慢慢的转动地球仪。
……
陈旭走了,今天这场史无前例的皇宫奏对他来说是一次最大的考验。
地球是圆的这个说法一旦传出去,恐怕科学院的人都会瞬间和他翻脸,包括张苍在内。
而要验证这个理论的正确性,其实也不像陈旭说的那么简单。
从东方到西方遥遥数万里,光是一来一回就需要一两年时间,而且还得乘船航海,打造庞大的海船和寻找优秀的航海家都是眼下难以完成的任务。
但既然决定了要把此事说出来,那么提前在秦始皇心里挖个坑埋下一颗种子,它自然会慢慢生根发芽,因为西方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提出了地心说,而且开始了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数学几何物理都已经有了非常大的进步。
如果不是宗教的压制和国家的混乱,西方的科学也许会发展的非常快。
但可惜的是西方一直就没有像华夏一样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国家,反而是依靠宗教和神话的影响,不断打击科学的发展,再加上希腊罗马马其顿这些国家不断的打仗,亚平宁半岛和地中海沿岸的国家就一直消停不下来,发展的还不如中国,因此一直等到一千多年后的中世纪末期,借助文艺复兴的巨大推动,大批科学家开始怀疑地心说的理论,随后一大批航海家陆续出现,用各自的探险过程证实了大地个圆球的理论,至此才证明亚里士多德的猜想,而这个时间已经过去了足足一千七百年。
而在这一千七百年中,中国一直都是领先西方的。
领先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科技发展,而是因为华夏虽然分分合合,但都还是处于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领导下,相对于西方的混乱和宗教压制来说,华夏还是非常注重耕种和民生修养,也没有宗教裁判所这种黑暗的宗教体制超越在国家之上。
但所谓万事有利有弊,华夏传承之大秦的这种中央集权的皇权统治的确极大维护了华夏的平稳发展,但被尊为国教的儒家理论也发展的越来越变态,极度的排斥科学的进步,在西方文艺复兴浪潮的推动下,西方摆脱宗教影响开始大力发展科技的时候,也正是中华儒学礼教最为猖獗和森严的时候。
明末,西方快速崛起,东方却在满清入关之后更加保守,度过一段被吹捧过剩的康乾盛世之后,华夏完败于西方文明。
中华文明的发展虽然看似一直领先西方近两千年,但其实从古希腊开始便已经奠定了落后的基础,大秦崛起之时,也正是希腊文明蓬勃发展之时。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位紧密传承的师徒发展出来的逻辑学、数学、物理学、伦理学甚至包括天文以及对于生命灵魂的研究和认知,已经远远超出了东方文明,而由西方哲学体系诞生出来的科学理论已经大大超越了华夏的玄学理论,开始进入了唯物观的科学发展时期。
虽然不能判断科学和玄学到底哪个才能真正主导人类的未来,但在玄学已经无法推动人类继续前进的时候,科学理论就是最好的认知世界的方法。
东方哲学唯心。
西方哲学唯物。
这就是两种不同文明发展的最大分歧和不同,而且也因此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东西方文明的差异就在于,东方能够支撑继续前进的动力是人文,而西方是宗教,华夏从春秋时期开始,便已经开始摆脱了宗教的束缚,百家的繁荣兴起彻底将鬼神边缘化,祭天敬神慢慢变成了一种仪式,对于国家的影响非常小,而西方却一直笼罩在宗教文化的影响之下,而宗教对于科学更加排斥,使得科学在西方也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不然的话或许都等不到明清时期东方便会被西方虐的体无完肤。
因此陈旭穿越而来,把科学理论提前在大秦这个荒寂的时代释放出来,没有动乱,没有宗教的压制,只要说服秦始皇这个最大的BOSS,数十年之后华夏必然会走上科技发展的道路,混乱的西方将不再有任何的机会。
紫宸殿中静悄悄的。
秦始皇呆呆的坐在椅子上,一只手里举着一个茶杯充当太阳,另一手不断的拨动地球仪旋转……旋转……旋转,他的脸色看不出来喜怒哀乐,但眉毛和胡须却不断的轻微抖动,脑海中仿佛一锅煮开的粥,扑扑啦啦的要从七窍之中喷出来一样。
陈旭什么时候走的他都忘记了。
他现在眼中只有这颗旋转的木球,眼神中一遍又一遍的旋转掠过大秦那一小块涂成了黑色的地方。
第730章 皇帝突访
……
连续三天,皇帝都没有上朝。
不光满朝文武百官皆都迷惑不解,整个咸阳的民众也私下里传出各种猜测的版本。
最大的猜测就是皇帝病重。
但皇宫之中却没有任何生病的消息传出来。
李斯、冯去疾和蒙毅三位上卿先后申请入宫探望皆都被皇帝拒绝,这下弄的满朝文武公卿更加人心惶惶。
因此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商贾百姓,甚至平静许久的百家门徒都开始躁动不安起来。
甚至其中还有许多心怀不轨的六国贵族也在私底下开始接触密谋,大街上的行人都开始变得小心翼翼,交谈都神色凝重不敢大声喧哗。
但就在第四日一早,紧闭了三天的皇宫大门突然打开,无数卫尉禁军如潮水般涌出来,紧随而出的是五百黑衣蒙面的玄武卫,护送着六匹骏马拉乘的四轮天子车驾缓缓而出。
透过打开的玻璃车窗,可以看到秦始皇身穿玄色龙袍,头戴冲天冠,神态威严而平静的坐在马车上,而他旁边还坐着一个姿容娇美的端庄妇人,正是赢诗嫚的母亲云妃。
“皇帝出巡,闲人退避,违令者斩~~”
数千禁军前方鸣锣开道,在悠长的号角声和皇帝出巡的呼喝声中,沉寂数日的咸阳城仿佛被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瞬间便活了过来,民众从四面八方围聚到直通东门的中央大街之上,观看数日没有消息的皇帝。
而当所有的民众看到皇帝安然无恙坐在马车上的时候,一个个都瞬间放心下来,该买菜的买菜,该送货的送货,摆摊的、经商的、读书的、看报的各自安心,咸阳城内很快就又人声鼎沸恢复了往日的喧哗和热闹。
“皇帝出巡,去了哪里?”
李斯府上,连续几天也没什么心情去府衙上班的李斯此时正独坐在书房发呆,听闻管家前来禀报,顿时像突然神魂归体一般,非常激动的站起来。
“相爷,还不知道皇帝要去何处,但车驾是往东门而去,同行的好像还有云妃。”管家恭恭敬敬的回答。
“东门……云妃……”李斯嘴里念叨几遍之后神情颓然的摆摆手,“你先去吧,若无要事不要来打扰我!”
“是,相爷!”管家退出房间,并且轻轻把书房的门帮忙关上。
“陈旭,你到底给皇帝说了什么……”李斯独坐书桌前面,看着窗外树枝上萌出的新绿和透窗而入的清丽阳光,脸上脸色阴晴不定。
“皇帝携云妃出东门巡游?”
蒙府,同样正坐在书房发呆的蒙毅豁然站起来,俄而又似乎恍然大悟一般捻须点头,严肃的神情瞬间似乎放松下来。
而冯去疾府上,冯去疾此时正坐在庭院之中端着一杯早已没有温度的茶水发呆,收到了家仆的禀报之后紧锁的眉头慢慢松开,脸上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笑容。
皇帝没有任何征兆的突然带着云妃出东门而去,如果不出意料,必然是去清河侯的别院。
而在三日前,皇帝也是在紫宸殿接见清河侯之后才突然没有上朝理政的,今日必然是因为和清河侯商议之事有了结果。
虽然所有人都不知道清河侯和皇帝究竟说了什么,但可以确定的这件事非常重要,重要到让皇帝都有些失去方寸,或者说重要到让皇帝都需要用整整三天的时间思考才能接受。
这个现象不仅让三位上卿纠结,满朝文武公卿更纠结。
除开疑惑好奇之外,就只能等待下一次上朝看看皇帝有什么指示或者说法。
这种连续数日无缘无故不上朝理政的事自从始皇帝登基之后就从未发生过。
皇帝的作风一贯的如同雷霆暴雨一般迅速,无论朝野之事很快就能决断,但唯独此事可能重要的皇帝都拿不定主意,需要反复和清河侯商讨,甚至还亲自御驾去别院讨教。
而这几天,陈旭也忐忑不安。
关于地球的事情对于大秦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的确是一种颠覆性的理论,正常人都不会相信。
相信的人都绝对不正常。
陈旭不是正常人,因为他是仙家弟子,所作所为都不正常。
但皇帝虽然也不是正常人,但毕竟摆脱不了这个时代的局限,大地是个球球这种事一旦传出去,天下必然震动不安。
信不信另说,问题是这种完全不符合常理的说法必然会引起百家门徒的激烈反对,自古以来就是天圆地方的说法,清河侯即便是仙家弟子也不能瞎鸡巴胡说。
你说大地是个球,该怎么证明?
证明不了!
至少陈旭现在证明不了。
而皇帝出巡的时候,陈旭其实也不在清河别院,而是在南山别院之中,正在指导一群从清河镇带来的少年进行火枪演练。
这群少年年龄差不多,都是十三四岁的样子。
经过清河镇近三个月的训练和加强饮食补充之后,虽然依旧黑廋不堪,但脸上的精气神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一排一排站的整整齐齐,每人手中端着一把一米多长的火铳正在练习列队三段式排枪射击训练。
训练没有用到火药和铁弹,只是不断的根据命令举枪收枪,然后用装着细沙的竹管练习装填弹药。
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火枪虽然犀利,但如果没有严格的装弹和射击训练,一旦上了战场,在马卒的正面冲击下说不定很快就会崩溃。
虽然这支特殊的火枪部队不一定用的上,但未雨绸缪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报,侯爷,皇帝陛下突访清河别院,两位夫人请您赶紧回去!”
一匹快马径直冲到南山别院的门口,一个护卫手持令牌跳下马冲入院中禀报。
陈旭愣了一下对旁边的护卫首领吩咐:“继续安排训练,半个时辰之后练习弓马刀枪,所有人没有我的命令不许离开农庄!”
“是,侯爷!”几个护卫一起抱拳。
而清河别院之中,此时已经乱作一团。
皇帝不打招呼突然而来,数千禁军将清河别院包围的密密层层,数百个玄武卫冲进别院之中,将所有可能隐藏刺客的地方都严密的监视起来。
管家带着数百家仆护卫全都跪在地上迎接。
赢诗嫚和蒙婉二人虽然已经嫁做人妇,但毕竟都是才十多岁的少女,面对突然而至的皇帝,有些不知所措。
陈旭不在,侯府便没有了主心骨。
“夫君还未回来,父皇和母妃可随女儿去客厅歇息饮茶,免得受累!”赢诗嫚对于见到自己的父亲固然高兴,但却也忐忑不安,不知道自己老爹带这么多人来是要干什么,会不会对自己的老公不利。
“无妨,眼下春色正浓,园内桃红柳绿风光正好,朕也许久没有出城了,今日闲暇带着你母妃出门游玩,顺便来找贤婿聊天,带你母妃先去后院吧,我就在这里等贤婿归来!”秦始皇带着微笑脸色和蔼。
“是,女儿告退,母妃请随女儿去后院!”赢诗嫚福身行礼之后和蒙婉两人陪着云妃往后院走去,秦始皇则在一群玄武卫的陪同下在清河别院外面的园子里转悠起来。
这个别院是去年夏天才修好,占地两百余亩,不仅豪华大气,而且在陈旭的指导下修的与众不同。
光是耸立在水渠边的那座四五丈高的水塔便如同鹤立鸡群一般特别醒目,一根根水管和主管架设在围墙之上,四通八达的给各栋建筑送去自来水。
几丛修竹已经开始长出数尺高的竹笋,一根根仿佛利箭一般,还有杨柳松柏桃李杏梨等许多树木夹杂生长,一条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两边绿草如茵,亮丽的阳光洒落下来,整个院子弥漫着一股花香,期间还有鸟雀蹦跳嬉戏,略带着几分野趣。
院子的侧面有一道拱形的小门,院门虚掩着,看着秦始皇似乎想穿过去看看,几个玄武卫很快就推门出去,片刻之后回来禀报。
“陛下,后面是一个兽园,养着两头花罴!”
“去看看!”秦始皇脸色平淡的点点头,在一群玄武卫的护送下穿过侧门,果然看到是一片树林,用木栅栏围起来的一个足有数亩的兽园之中,除开一些竹木花草之外,还用原木搭建了几个木台和木架,两头大熊猫正在木台上攀爬玩耍,几个仆人看见皇帝进来,全都吓的趴在地上磕头迎接。
“起来,勿用害怕,朕听闻这花罴喜食青竹?”秦始皇饶有兴趣的站在栅栏外看着两头肥嘟嘟的滚滚笑着说。
“是的陛下,这大熊猫喜食竹子,对于鲜嫩的竹笋情有独钟!”一个年龄稍大的仆人赶紧回答。
“去取一些竹笋来,朕喂食看看!”
“是!”几个仆人赶紧离开,很快就抱来大大小小十多根竹笋,其中一个仆人用一根竹棍敲了几下栅栏,两头大熊猫顿时兴奋的从木架上滚下来,连滚带爬的跑过来。
秦始皇亲自拿起一根竹笋伸到栅栏里面,一头大熊猫伸出肥嘟嘟的爪子抓过去,一屁股坐到地上就撕开笋壳开始大嚼起来,而另一头熊猫着急的嗷嗷直叫唤,直到秦始皇又递过去一根,这才用嘴叼住也坐到地上开吃,神态憨态可掬,看的秦始皇神情舒展。
“陛下,这两头花罴还是当初五公主从宫内送到侯府的!”一个仆人小心翼翼的说。
“唔,朕也似乎记得,这两头花罴还是太乙山中的猎户所献,当初圈养在皇宫之中供人观赏,朕一直以为花罴是吃肉食,没想到竟然是吃竹子……”秦始皇一边说话,又接过一个仆人手中的竹笋丢进去。
第731章 君臣皆迷茫
“臣不知陛下光临,迎接来迟,还请恕罪!”
就在秦始皇无聊的喂着熊猫的时候,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传来,陈旭额头微微冒汗的从院门出来。
“无妨无妨,今日天气晴朗,朕闲暇无聊,带云妃出门游玩,顺便来爱卿府上看看!”秦始皇转身笑着说。
“春暖花开,莺飞草长,的确是踏春的好时节,这城外和城内风光不同,陛下也应该出门游玩才对!”陈旭笑着拱手。
“你们都散去,我与少师有话要说!”秦始皇点头之后摆手。
“喏~”一群玄武卫轰然散去,几个负责照顾大熊猫的仆人也赶紧离开,瞬间熊猫园就只剩下了陈旭和皇帝二人。
君臣两人谁都没有说话,而是一起站在栅栏边看着两头大熊猫坐在里面吃竹子。
“朕现在很迷茫……”足足七八分钟之后,秦始皇才开口。
“臣其实也很迷茫……”陈旭沉默许久之后开口。
然后两人再一次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之中。
“爱卿为何迷茫?”
两头大熊猫吃完了竹笋,再次挤到两人的面前,站起来伸出肥嘟嘟的手掌哼哼唧唧,秦始皇弯腰捡起两根竹笋,递给陈旭一根,君臣两人同时喂食大熊猫。
“臣迷茫,是因为不知道眼下做的到底对不对?”
“对或者不对都不重要,就像爱卿在朝堂所说,只要问心无愧就好,其实爱卿已经做的非常好了,朕有爱卿相助,大秦他日必然繁华富庶。”
“这是臣的夙愿!”陈旭点头。
“这也是朕的夙愿,但是在没有遇到爱卿之前,朕却日思夜寐不安,六国遗老遗少蛰伏不宁,百家诸生整日熙熙攘攘,直到爱卿来咸阳,才帮朕一一化解这些烦扰,但眼下朕又惊恐不安,我们生活的世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大球之上,这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