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吃相-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清河侯请~”
  在陈旭的陪同下,冯去疾脸色淡然的跟着陈旭走进侯府,看着院子里宽阔的场地、浓密的树木花草和鳞次栉比的房屋回廊,冯去疾很是感慨的说:“这国相府空置了近二十年,没想到又在清河侯手中再次焕发生机,老夫去岁还在想,这么大一所宅院,如若放置朽烂岂不可惜,本想厚着脸皮向皇帝求取,但又恐功劳低微惹人猜疑,呵呵,眼下清河侯住进来可算是实至名归也,这次河南河北大捷,震慑匈奴和诸胡,陛下定然要给侯爷进太师之位,普天之下再无更加尊荣之爵位了!”
  “冯相何必妄自菲薄,不过旭也的确没有想到陛下会把吕相的这所宅院赐给我,冯相这边请……”
  两人边说边聊很快就来到客厅,分宾主坐下,侍女上茶,喝了几口之后陈旭放下茶杯笑着说:“不知冯相今日突然前来所谓何事?”
  “老夫前来有两件事!”冯去疾也放下茶杯捻着胡须说:“其一就是今日清河侯在朝堂之上进言修建忠烈祠之事,老夫方才已经在紫英殿安排妥当,明日就可以开始征召工匠和人手开始动工,所以前来与清河侯通通气!”
  “冯相办事雷厉风行,旭替此次大捷牺牲的将士感谢冯相的义举!”陈旭脸色严肃的拱手。
  “清河侯无需谢我,这本是老夫分内之事,而修建忠烈祠也是利国之重大举措,老夫对清河侯的这个建议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两人互相客套了几句,冯去疾话头一转说:“老夫来的第二个原因也是道听途说来的,听闻清河侯懂牧蜂取蜜之术?”
  陈旭愣了一下点点头说:“然,旭的确懂得牧蜂之术,可以将野蜂收集在木箱之中饲养,然后从蜂箱之中取蜜!”
  “原来蒙大人说的果然是真的,这太好了,不知清河侯可否把牧蜂取蜜之术传授与我,老夫如今年岁偏大,感觉这身体日渐颓废,精力也一日不如一日……”冯去疾脸色激动的说。
  “冯相所求,旭不敢藏私,这牧蜂取蜜之法并不难学,难的是要收集第一笼蜜蜂比较困难,不过冯相放心,旭这次从南阳来咸阳,带回来两箱蜜蜂,而且刚好春暖花开之际让人又做了几个蜂箱进行了分笼,估计现在已经有五笼的样子,明日我让人给冯相府上送去一笼,好好养一年再分笼,两三年下来冯相府上就日日可以吃到蜂蜜了!”
  “多谢清河侯!”冯去疾激动的站起来拱手道谢。
  “冯相言重了,区区小事何足挂齿!”陈旭回礼,两人再次东扯西拉几句,然后慢慢聊到了赵柘之事导致的朝堂巨变,唏嘘感慨几声之后陈旭故意说:“昨日听闻陛下欲赦江北亭和江珩的罪责?”
  “然!”冯去疾点头,“此事本是蒙大人提起,江琥此次立下泼天大功,如果继续给江氏兄弟降罪,恐引起民间流言蜚语,何况江氏兄弟在此事中牵扯并不太深,而且南阳仓失火之事也已有定论,乃是为了将计就计擒获冉颡才故意为之,刑部已经将此事调查的非常清楚,而如今冉颡和其二弟冉弼都已经擒获,所属匪徒已经一网打尽,只等将所有匪徒都审讯完毕就可以报请陛下斩首,这一桩匪徒纵火案也就算彻底完结,因此陛下打算赦免江氏兄弟,夺去爵位降职任用。”
  “冯相可知江氏兄弟会调任到何处?”陈旭问。
  冯去疾摇摇头:“此事老夫还在为难,如今天下三十六郡,除开南阳和因为赵柘之事牵扯进来的雁门郡外,各地郡守皆都履职多年并无差错,既不能去职也无处可调,而陛下意思是要将江珩调任边郡任职,而雁门郡地处西北边境,江琥也在西北军营任职,两兄弟总不能也安排在一起吧,此于理不合……”
  本来这件事皇帝已经有了定论,但还需要吏部排查天下郡县,看看把江珩调到那个郡、把江北亭调到哪个县比较合适,毕竟大秦天下早已安稳下来,三十六郡八百余县一个萝卜一个坑,官员早已一个个蹲的好好地,突然要再蹲两个下去,得先把坑空出来才行,因此这个人事安排吏部还在考究之中,但也考究不了几天,因为皇帝只给了吏部五天时间,因此冯去疾略有些头痛。
  “冯相无需忧虑,此事其实很好解决!”陈旭笑着说。
  冯去疾眼睛一亮赶紧拱手:“还请清河侯提点一二,老夫感激不尽!”
  陈旭低头想了一下说:“如今天下一统,大秦独尊,六国之地皆都归服,皇帝陛下雄才大略,废分封而置郡县,行律令而治万民,始有今日之气象,但六国之地恶秦者甚众,而郡县之官吏,许多皆是前六国之旧官吏,心思不轨者大有人在,如今三省六部改制完成,而九品官职也推行天下,然官吏若无进退之机,法令若不松弛合度,则徒有名而无其利也,吏部有稽勋、功考之术,方才能掌控天下官吏,旭曾在朝堂言,郡县主官须数年一期调配异地任职,此为断绝其与当地豪绅勾结而徇私枉法欺压百姓。宛城冉颡袭扰皇帝行辕、焚烧粮仓之事可见旧楚之地恶秦者更甚,上到官吏下到庶民,皆都不服王化,因此旭以为异地调任官员之事可以从楚地开始,南阳郡眼下暂缺郡守郡尉两位主官,此事不宜久拖,而陛下早已欲伐岭南,五岭之外皆是蛮荒之地,会稽、九江、长沙、黔中四郡首当其冲,而若是大军征伐岭南,此四郡又掌控不严,必然军心混乱,因此调任官员又可从这四郡开始,比如调会稽郡守去渔阳,调渔阳太守于南阳,再从咸阳选派一位官员赴会稽任职,县治亦然,比如调沛县县令于西北某县,于咸阳选派一位官员赴任治理,以此异地而治,数年之后再一次轮值调任,必然可以斩断官绅勾结之臂爪,大秦必然大治也……”
  陈旭这长篇大论一番话说的看似平淡随意,但听在冯去疾耳中却另有一番深意。


第515章 丞相的勇气
  陈旭提到了会稽和沛县两地,皆都指明这两地官员可由咸阳任命,至于各地来回调任官员,这件事陈旭的确是在当初改制三省六部之时在朝堂上提过,但这件事在许多朝堂官员看来并不是特别重要,干的好好的为何要调任他处任职?
  但陈旭方才的话也提到了,调任的目的就是斩断官吏和当地士绅勾结,因此冯去疾略一思索便知道了其中的好处,这种轮换调任最大的好处是加强吏部对各郡县官员的掌控,只要有着轮调制度,下面的郡县官员必然会更加小心谨慎,而不会慢慢在当地培养出一股不服朝廷管辖的势力来。
  “这的确是一个好方法?”冯去疾捻着胡须轻轻点头。
  “呵呵,旭不过是随口一提,冯相如若觉得有用,可以上奏陛下实施,此策无论对朝堂还是对百姓,都有百利而无一害,郡守任职四五年时间,如若丝毫都无作为,而且又民怨极大,那么在吏部的稽勋和功考两项评价不达标,则应当贬职然后任用贤者……”
  陈旭就着这个话题又说了几句,然后站起笑着说:“冯相难得来一趟,刚好今日旭制作了一道味道不错的佐酒小菜,眼下已经正午,不若旭陪冯相小酌几杯?”
  “哈哈,清河侯制作的美味可是名满大秦,老夫就不推迟了!”冯去疾畅快的大笑着站起来。
  很快两人来到餐厅,洗手之后陈旭吩咐侍女取来一瓶清河佳酿,亲自打开瓶塞给冯去疾斟满,敬了一杯酒之后坐下来指着放在餐桌中央的一盆子田螺说:“冯相,这就是佐酒之物,味道不错,请品尝!”
  “噗~~”
  冯去疾一看盆里的东西,顿时一口红酒呛出来,“咳咳……咳咳……清河侯莫要故意消遣老夫,这是水沟里面的壳虫,如何能食?”
  “冯相可别错过美味哦!”陈旭微笑着拿起一根牙签戳起来一颗田螺,凑到嘴边吸了一口,然后又用牙签将里面的肉挑出来放进嘴里,细细咀嚼,感受麻辣鲜香的味道。
  陈旭一连吃了三颗,发现冯去疾还是一脸惊惧的神情,于是再次劝说:“冯相,旭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清河侯请讲?”看陈旭吃的津津有味,冯去疾脸皮微微抽抽这说。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人之善恶不能观其外表,而是要听其言观其行,这食物也绝对不可以用眼睛来判断好吃与否,美味与否只有品尝过才知道,冯相以为然否?”
  “然!”冯去疾微微点头。
  “来,冯相不要怕,吃一颗!”陈旭把一根牙签递过去。
  冯去疾:……
  握着这根牙签,冯去疾感觉有十万斤重,举在陶盆上犹豫了许久,就是没有勇气戳下去,这种带壳的虫子莫说是吃,平日就连碰一下都觉得浑身起鸡皮疙瘩。
  “我华夏饮食传承数千年,老夫所知者,有麻麦粟菽稻五谷,有牛羊鹿犬兔五畜,有枣李杏栗桃五果,还有葱姜蒜椒芥五味,即便是水中之鲜,也仅限于鱼也,这壳虫……壳虫……”
  冯去疾似乎为了自己打气,把平日的食物挨着报了一遍,但说完之后看着一盆子螺纹状的疙瘩,仍旧还是觉得毛骨悚然,犹豫再犹豫,牙签举着就是戳不下去,结果看的旁边几个小侍女都忍不住了。
  “相爷,这田螺非常美味,我们都吃了好多呢?”一个小侍女说话的时候似乎在流口水。
  “无礼,一会儿打屁股!”陈旭一边吃一边说。
  “奴婢不敢!”说话的小侍女脸颊绯红的赶紧跪到地上磕头。
  好吧,冯去疾感觉自己被鄙视到了。
  这么娇滴滴的几个十二三岁的小娘子都敢吃,难道本相一个老头子还不敢吃?
  冯去疾终于是鼓起勇气,闭上眼睛用牙签戳起来一个放到嘴里。
  “冯相,吃田螺,要先这样轻轻的吸一下……”陈旭再次挑起一颗田螺做示范。
  “哧溜~”冯去疾此时已经完全当自己死了,腮帮子抖了几下猛吸一口,顿时一股麻辣鲜香的酱汁在口腔之中炸开,舌头接触的瞬间,他感觉自己的神魂都跟着颤抖了几下。
  “唔,果然美味!”冯去疾眼睛一亮忍不住大声赞叹,嘴巴吧唧几下回味片刻,然后学着陈旭的样子用牙签将里面的肉挑出来放进嘴巴里,咀嚼一下,又劲道又鲜美,瞬间就将他方才的担心和恐惧一下都驱赶到九霄云外,因此吃完肉之后,还学着陈旭吸了一下空壳,最后又添了几根手指,等将陈旭吃田螺的步骤都走完之后,冯去疾迫不及待的再次戳起来一颗田螺。
  冯去疾比李斯稍微年轻一些,但眼下也年近六十,而且这个时代的男子都蓄发蓄须,因此胡须很长,而此时他尝到了这田螺的美妙之后,一颗接一颗的吃,而且每一颗都要仿照陈旭的动作完全做完,先吸一口,然后吃肉,在吮壳,最后添手,因此很快汤汁便粘的胡须衣襟上到处都是,但他却丝毫不觉或者说并不在意。
  看着冯去疾吃田螺的样子,几个小侍女都捂着嘴巴在旁边笑的停不下来。
  “冯相慢些吃,来,喝酒喝酒~”陈旭吃的时候还不忘敬酒。
  “清河侯请~”冯去疾一边舔着手指一边举起酒杯。
  吃吃喝喝半个时辰,一盆子田螺吃的干干净净,清河佳酿也喝了两瓶,时间也已经快到了下午上朝的时间。
  陈旭把已经略微有些醉意的冯去疾送到侯府门口,看着马车远去这才转身回府。
  上朝这件事陈旭是个特例,他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秦始皇早就已经默许,但冯去疾却不行,他统领六部大半个朝堂的官员,没有特殊情况就一定要去,不然有人趁他不在捅出篓子来就大条了,一个丞相绝对不允许出现这种不受控制的情况出现,何况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今天冯去疾不光拿了陈旭的一笼蜜蜂,而且还吃了他做的香辣田螺和清河佳酿,因此陈旭旁敲侧击的那件事还必须帮忙做好,不过心中却充满了疑惑。
  江珩和江北亭的职务安排在哪里对冯去疾来说没有半点儿影响,他疑惑的原因是不明白陈旭为何单单点到这两个地方,会稽郡还好说,那里靠近大海,原来是吴越之地,和山穷水恶的闽越交界,居住的很多都是越人,非常的野蛮兼且不服王化,和中原人的生活习俗大为迥异,绝对是山野边郡,而沛县县令,冯去疾甚至都不知道沛县在哪个旮旯,因为既没有出过大贤,也没有出过名士,实在是一点点儿名气都没有。
  因此他实在搞不懂陈旭为何要将江珩和江北亭安排到这两个地方,难道他在试探老夫的底线?
  又或者是想培养自己的势力?
  坐在马车上,冯去疾一直在不停的思考陈旭做这件事的原因。
  回到紫英殿,冯去疾坐在办公室很快刷刷刷写下一份奏折收好,然后再次坐车去朝议大殿上朝。
  而上朝之后冯去疾第一件事就是根据刑部的调查和审讯的结果,判定江珩和江北亭罪责不大,然后将二人贬官到会稽郡和沛县任职,而且冯去疾还阐述了关于官员异地调任和任职时间限制的必要性,秦始皇听完之后直接就点头答应,让吏部尽快制定郡县主要官员的异地轮值调任和时限章程,然后着中书省制定相关律法。
  这件事在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看来只是一件很小的事。
  但唯独身居其中的蒙毅和冯去疾各自知道一些陈旭的想法,整个过程连李斯和皇帝都蒙在鼓里。
  临近端午节,而且刚好又扫平河南突袭河北两场大胜,而最让陈旭高兴的是,这次终于是把赵高这个王八蛋怼死了,虽然眼下还关在监牢里面,但死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即便是皇帝不杀他,陈旭估计蒙毅这次也会将他弄死以绝后患,如果蒙毅还弄不死他,陈旭决定自己出手弄死他,反正这个祸害不能继续留下去了。
  因此陈旭决定这个端午节好好的庆贺一下,而庆祝必然要有一些特殊的方式,而这个最好最特别的方式自然是烟火。
  有了火药,制作简单的烟火很简单,把火药装在长管子里面点燃喷出来就行了。
  但这种最简单的烟火却并不是陈旭想要的,他想要制作的是礼花弹,用炮打到天上去,然后炸开,在黑夜中炸开,那种布满天幕的彩色烟花必然会让这个时代的原始人认为是一种仙术。
  礼花弹陈旭很早就在让两个哑奴研制了,因为有制作颗粒火药的经验,因此陈旭弄了许多不同的金属盐类的矿物,磨成粉末然后通过丢在煤炉中燃烧观察焰色反应,得到了几种不同颜色的材料,然后将这些盐类的矿物粉末和火药混合在一起加上鸡蛋清桐油等粘合剂捣制烘干制作成豆粒大小的火药球。
  陈旭本想在结婚的时候燃放一次烟花庆祝一下的,结果三月份试验过几次,都没有成功,直到他回去个把月再来咸阳的时候,两个哑奴才欣喜的让他看到了一个很好的结果,这些反复试验制作的火药球能够在火药爆炸的时候跟着一起点燃,在黑夜中发出各种不同的颜色,因此陈旭眼下要试验的就是制作出礼花弹,还要保证这些礼花弹被发射到高空之后能够正常爆炸。
  因此一下午的时间陈旭都待在科学院的火药实验室里面鼓捣,直到申时在科学院的食堂胡乱吃了些饭食,然后乘车去报馆,把报馆内的所有人都请到清河剧院去看戏。


第516章 拉动内需
  昨天约好,特刊出版后陈旭请所有人看戏。
  因此整个报馆近三百人吃完晚饭,在禁军的护送下浩浩荡荡去清河剧院。
  而作为预演和彩排,今天剧院不光表演了白蛇传第二幕,还把刚刚排演了一天的精忠报国也亮出来接受观众的检阅。
  而看完这两场全新的戏剧,报社的一群人都疯狂了,特别是精忠报国,那豪迈悲壮的歌词和大鼓号角金铁交鸣荡气回肠的音乐都激起了所有人的共鸣,最后商议决定要将这首歌曲登载在下一期报纸上传扬天下。
  对于陈平等人的决定,陈旭自然是应允,他创办报纸的主要作用就是制造一个可以控制的舆论阵地,以此来转移那些无所事事的百家方士的眼球,并以此来宣扬他改革的策略和方向,只要报纸上不登载打倒大秦和秦始皇的言论,他不会太过去干涉。
  看完戏出来,已经是酉时,正是晚上六七点的样子,而此时才是清河园和对面留香园最为热闹的时候,无数前来游玩的王孙贵族富豪商贾络绎不绝,门口的大街上也人潮涌动,卖馒头包子的,卖煎饼果子的,卖烧烤的,而陈旭竟然发现还有人买烤螃蟹,如同烧烤一样,用竹棍串在一起三只,一钱一串。
  “侯爷,自从中卫府宣布夏日宵禁时间延缓半个时辰之后,我发现咸阳晚上一下子热闹多了!”陈平跟在陈旭旁边说。
  “现在是夏日,酉时正是一天最为凉爽的时候,而且太阳也还没落山,忙碌一天的人刚好可以逛街消遣一下,这可是拉动消费和内需的极好时间,如果宵禁不许出门关在家里睡觉,岂不是浪费!”陈旭笑着说。
  “侯爷,何为拉动消费和内需?”陈平听不懂。
  “这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消费,就是我们平日需要用到的东西,吃穿主用都包括其中,意思就是要花钱买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消费,而内需就是内部需求,你看这些经营者都是咸阳城内的平民,他们制作一些食物在这里售卖,刚好前来游玩的人也需要这些东西,这就是内需,当然相对于内需,还有就是外需,比如咸阳能够制作出来,但外地郡县缺少的,从咸阳贩卖出去就叫外需,我以前说过货币的概念,钱币只有不断的流通,才能带动经济的发展,才能起到货币的作用,钱币如果放在柜子和仓库里不用,那就不是货币,顶多叫做资产,当一个人在这里经营者手里买一样东西,就必然有钱流通到经营者手中,然后这个经营者要想明天赚到更多的钱,他就会把这些钱拿去买更多的东西来贩卖,而他花出去的钱也必然会让别人想办法去提供更多的东西来满足经营者的需求,这就形成了一个货币流通链条,最后这些钱会形成一个循环,钱的流通带来更多环节的消费,最后这个链条上的每个人都获益,这就是财富的增长和分配,比如这个烤螃蟹,平日这些螃蟹长在河沟里面没有人问,并没有丝毫的价值,但现在却有人把它烤来售卖,而且还有人买,那么这些螃蟹就变成了值钱的东西,住在河沟附近的贫民便可以捉螃蟹卖给这些烤螃蟹的,一个本来没用的东西变成了一种财富,无论是捉螃蟹的贫民,还是烤螃蟹卖的人,能够挣到钱的原因就是因为有人想吃螃蟹,这就是内需,而这种需要其实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但如果人一天到晚忙的打屁的时间都没有,那即便是有人想吃螃蟹也没时间,所以必须给百姓一个可以消费的闲暇时间,因此我给中尉陆大人提请延缓一个时辰的宵禁时间,不过似乎没有完全成功,只延缓了半个时辰,但眼下看来还不错!”
  “螃蟹螃蟹,好吃的烤螃蟹,清河侯昨日传授制作的烤螃蟹,一钱三只一钱三只……”
  卖烤螃蟹的是一个十五六岁衣衫褴褛的少年,旁边还站着一个同样黑瘦衣衫破旧的少年,约莫十岁左右,相貌有六七分相似,应该是一对兄弟,一个简单的陶盆,里面燃烧着木炭,二人就蹲在路边,一个煽火一个烤,少年嘴里还不断大声吆喝,旁边一个竹篓,里面放着半篓剥洗干净的螃蟹和一些竹签。
  在少年的吆喝下,烧烤摊前面围了一圈人,但几乎没有人买,大部分人都是在不断地质疑这东西能不能吃。
  “谁说不的能吃,昨天在城外清河侯亲自炸给我们吃过,特别美味!”年幼的少年红着脸不断的解释。
  “来,给我一串!”陈旭摸出一钱递过去。
  “诶,好~啊,侯……侯爷……”少年接钱的刹那,竟然发现是昨天跟他们一起在河里摸螃蟹的陈旭,顿时手忙脚乱的把钱推回来说,“侯爷,我……我们做的不好吃!”
  “无妨,给我考一串!”陈旭将钱塞进少年的手中说。
  “好……好,二兄,快给侯爷烤一串!”年幼的少年激动的赶紧用一个破蒲扇煽火,呼呼的火焰中,螃蟹支棱八丫的腿都被炭火烧焦了,另一个少年满头大汗的都不敢抬头看陈旭,默默的翻烤着螃蟹,并且往上刷了一点点油脂和调料,然后小心翼翼的递给陈旭,“侯爷小心烫!”
  陈旭也没管脏不脏,用嘴吹了几下咬了一口,然后点点头说:“恩,味道还不错!”
  “嚯~”年幼的少年兴奋的跳起来。
  而旁边的人一看竟然真的是清河侯都买了一串吃,因此也都没有了疑问,很快你一串我两串的都开始掏钱,而等陈旭转身离开的时候,两个少年的螃蟹摊已经被围的几乎水泄不通了。
  陈旭吃了一只螃蟹,把剩下两只递给陈平,陈平吃了一口,龇牙咧嘴的说:“侯爷,这东西不好吃,比烧烤差的远了!”
  “非是不好吃,只是他们还不会烤而已,这两个少年明显今日也是想来试试看能不能卖,而且穿衣服看得出来家境十分不好,如果烤螃蟹这个营生他们能够继续做下去,那么至少就解决了他们的温饱,这就是拉动内需的力量,如果没有这半个时辰的闲暇,街上没有怎么多有钱的闲人,他们便找不到一个比这更好来挣钱养活自己的方法,只要他们今天挣到一些钱,明日他们便会捕捉甚至去购买更多的螃蟹,然后买足够的油脂盐巴和佐料,慢慢也会把烤螃蟹的味道做的更好!”
  “原来如此,侯爷这样说平就领悟的更加透彻了,这件事平觉得很有意义,回去之后我要写一篇拉动内需的文章,到时候侯爷如果觉得可以,我想把它登载在报纸上!”陈平此时也不觉得螃蟹难吃了,跟在陈旭身边一边吃一边说。
  “好,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比登载一百篇诸子百家的策论还要好!”陈旭笑着点头。
  两人在大街上逛了一圈,陈旭还买了一把鹅毛编的扇子,此时宵禁时间也快到了,许多人开始收拾东西准备离开,街上的游客也都陆续准备回家。
  回到清和园内,陈旭坐上自己的马车之后对陈平说:“明日你在报馆内专门收拾一间办公室出来,然后帮忙安排两个管事和仆人,我准备再办一本叫百家论坛的杂志,总编我请到鱼梁公来担任,等安排好之后,你亲自去一趟渭河学院把鱼梁公请来。”
  “太好了,鱼梁公可是当世大贤,有他坐镇,我们报馆必然再也不会有人敢轻视了!”陈平激动的跳起来。
  “呵呵,怎么?现在感受到压力了?”陈旭笑着说。
  “非是压力这么简单,简直压力山大,侯爷您不知道,自从报纸接二连三的出来,虽然卖的一期比一期火爆,但质疑的声音却越来越大,许多人直接坐车骑马来报馆指着我们编辑的鼻子骂,说我们都是黄口孺子,让那些不好的文章登载在报纸上,而好的都没有登载上去,好几次要不是禁军把他们赶出去,他们都能够把臭鞋子臭鸡蛋丢到我们报馆里面来,这下有了鱼梁公坐镇,我看哪个还有毛胆子来报馆骂人,嘿嘿!”陈平倒了一番苦水之后又兴奋的笑起来。
  “恩,鱼梁公我可是好不容易请来的,以后多多向他请教,但报纸和杂志不一样,力求就是新奇二字,很多事情你要自己拿主意,实在拿不定主意就去找我,切记不要被别人带歪了节奏!”
  “侯爷放心,平省的!”陈平使劲儿点头。
  “行了,最近主要工作还是加紧印刷那十万份特刊,等得胜的将士归来之后再考虑下一期报纸,这期特刊外地的发售交给户部,印刷好之后他们自然会来取走,别的就不用管了……”


第517章 孤单寂寞冷的侯爷
  陈旭叮嘱了陈平几句之后就离开清河园,一个身穿一袭白裙的女子急匆匆从清河酒店出来,却看到陈旭的马车已经出了清河园的大门,她提着裙摆追到大门口,踮脚目送陈旭的马车消失在街口,这才抚摸着自己好不容易画好的妆容叹了一口气转身回去。
  一个身穿彩群的女子从清河剧院过来,长的并不十分漂亮,但身材很好,走路的姿势非常和谐柔美,正是当初银月阁的绾绾。
  绾绾看见白裙女子之后兴奋的迎上来说:“采薇妹妹,你方才在看什么?”
  “是惠姐姐,我方才听说侯爷来过,等我出来他已经走了!”白裙女子正是范采盈。
  “此事我知道,侯爷今天请报馆的人看我们新排演的歌舞剧,妹妹这样子……是……是喜欢侯爷?”绾绾惊讶的小声问。
  范采盈脸上带着凄苦的神情说:“我一个低贱女子,喜欢侯爷又如何,他……他不会看上我的!”
  绾绾牵着范采盈的手说:“妹妹如果喜欢,就需要努力,姐姐可比你懂男人的多,跟我回房间,姐姐教你一些哄男人开心的方法!”
  “真的,姐姐愿意帮我!”范采盈激动莫名。
  “妹妹长的这么漂亮,试问天下哪个男人会不动心,但妹妹在咸阳这么久却没有哪个王侯公卿来打主意,莫非妹妹不知道是侯爷在后面护着你?侯爷把我从银月阁赎出来,又给我恢复民籍,如此大恩大德田惠却无以为报,想为奴为俾伺候侯爷穿衣端水都做不到,我看妹妹这几天每天回来就坐在房间发呆,原来也是惦念侯爷想得其恩宠,虽然我和侯爷交流不多,但天下男人的爱好,姐姐可知道的比妹妹多许多!”
  “男人的爱好不外乎钱财美色,难道除此之外还有别的?”范采盈跟在绾绾身边好奇的轻声问。
  “钱财美色自然是很重要,但对于男人来说,他们更多需要的反而是安慰,心灵上的安慰,这满咸阳城的文武公卿达官贵人,每一个表面上看起来都光鲜亮丽,但实际上暗地里充满了孤独、寂寞、空虚、无助、焦虑甚至恐惧,侯爷传为仙家弟子,虽然看起来风光无限,但我却看得出来,他是整个咸阳最为孤独和无助的男人……”
  绾绾的声音很轻,但每个字落在范采盈耳中都如同雷鸣一般。
  “惠姐姐,你……你怎么知道他最孤独最无助,侯爷……侯爷每次看起来都是那样的轻松无羁风采逼人,令采薇倾慕不已!”
  “呵呵,妹妹出生在商贾之家,不懂王侯公卿的生活,姐姐生于王室,知晓其中的肮脏和黑幕,这短短月余,咸阳朝堂发生了多少事?侯爷在皇宫差点儿遇刺,然后牵扯出一桩惊天大案,礼部令赵高、中车府令江珩,还有上百位大小官员尽皆被拘禁入狱,而且这其中还传闻赵高和侯爷素有仇怨,三番五次欲置侯爷于死地,但朝堂之变外人只看到了结局,却没有看到过程,你根本就不知道侯爷在其中努过多少力,受过多少罪,还有多少担惊受怕,惠还听闻,这次侯爷回乡娶亲,为了救回他的娘子,孤身犯险闯入伏牛山中和匪徒周旋……”
  “姐姐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