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吃相-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44章 制药
眼下蜂蜜也有了,捣烂的山药也已经被陈姜氏用瓦罐烤的焦黄而且细细的磨成了粉,至于米汤不要可能也没啥问题,只要能够搓成丸不散就行了。
陈旭把蜂蜜倒出来一半在小瓦罐里,然后放在火炉上一边加热一边用筷子不停的搅动,随着一股浓郁香甜带着枣花清香的味道散发出来,整个院子顿时甜的令人心醉,惹得猪圈里面的一群小野猪都扑到篱笆院墙上一边拱一边使劲儿哼哼。
搅了差不多十分钟,罐子里的蜂蜜水分已经大部分蒸发,蜂蜜变的非常粘稠了。
陈旭用筷子挑出来看了一下,感觉差不多了,于是把装在一排竹筒里面的药粉用一个专门制作用来当量杯的竹筒按照自己的配方非常粗野的各自装了几杯倒进罐子里,一边倒一边让牛大石用筷子使劲儿搅拌,随即一股浓浓的混杂着中药味道的香甜在院子里弥漫开来。
“兄长,这味道闻着又香又甜又苦又清凉,会不会很好吃?”杏儿眼巴巴的看着罐子,感觉口水要滴出来了。
“这是药,不能随便吃,夏天天气热,干活儿的时候中暑了头疼头晕喘不过来气的时候才能吃!”陈旭赶紧叮嘱一句,免得到时候放在家里被小丫头偷偷当零食嚓嚓了。
等药粉都放齐之后,这时候罐子里已经有了大半罐子,而牛大石呲牙咧嘴说已经快搅不动了。
“好了好了,把罐子拿下来!”
在陈旭的吩咐下,牛大石直接用手把滚烫的瓦罐从火炉上取下来放在地上。
陈旭用筷子挑出来一团看了一下,发现还是太稀了,绝对一搓就是一手药泥,于是把炒焦的山药粉又倒了几杯进去让牛大石继续搅,反复几次后发现差不多了,这才去用温水把手洗干净,在火边烤干之后在手上沾了一些山药粉开始他的搓丹处女作。
陈姜氏,杏儿,牛大石三人都一脸惊奇的看着。
陈旭慢条斯理的用筷子从瓦罐里挖出来一小团半干的药泥在手心搓了几下,摊开手心就露出来小指头大小一粒褐色的药丸。
不算太圆,但基本上达到了中成药丸的要求,至于药效……嗯,那只有天知道,因为这是药所以也不能随便吃,只能真的中暑或者遇到头痛脑热的时候吃下几颗看效果。
“看见没有,就是这样搓,不过大小要控制好,尽量比我这颗要小点儿!”陈旭笑着对杏儿和陈姜氏三人说。
“兄长,我们也可以帮忙吗?”杏儿激动的小眼睛扑闪扑闪。
“很简单的,快去洗手来帮忙,我还要弄别的药!”陈旭点点头。
于是小丫头和牛大石头迫不及待的去洗手,陈姜氏也站起来,不一会儿三个人都围着小瓦罐坐下来,用筷子挑出一点儿药泥放在手心搓起来。
“兄长,看我搓的这个行不行?”小丫头摊开手心。
“杏儿搓的很好,不用搓这么圆!”陈旭一看连连点头。
“旭儿,娘搓的这颗呢?”陈姜氏摊开手,略微有些忐忑。
“娘这颗大小刚好,这个样子就行了,不用搓的太仔细。”
“旭哥儿,我这颗怎么样?”牛大石得意的摊开手,露出鸽子蛋大小一颗圆溜溜的弹丸,“是不是又大又圆!”
陈旭脸一下子就黑了,脸皮抽抽了几下说:“这么大你自己留着吃吧!”
“大石哥好笨,这么大一颗谁吃得下,小心噎死!”杏儿表示了严重的鄙视,并且展望到了牛大石的凄惨结局。
“小石,你这个太大了,干活儿的时候如果没水根本就咽不下去!”作为丈母娘的陈姜氏也有些看不下去了,这个未来的女婿人品是不错,踏实肯干,不过跟自己的一双儿女比起来,脑筋有些石化症状。
不过貌似一个家不需要两个都聪明,因此大部分时间陈姜氏对牛大石还是很满意的。
在陈旭的指点和肯定下,三个人很快就完全掌握了搓丹的技巧和方法,虽然大小并不特别均匀,但已经完全达到了要求。
于是陈姜氏三人围着小瓦罐搓土人丹,搓好之后就放进一个大陶碗里面,陈旭则开始处理另一种很重要的必备药物,止血剂。
后世最好的止血药粉是云南白药。
可惜云南白药的配方他根本就不知道,不过跟着二爷爷混过几年,一些常见的止血散瘀的草药还是认识几种,比如菖蒲就是最常见的,当然救急的时候除开菖蒲之外还有白茅根和刺儿菜。
刺儿菜又叫野红花,河南叫刺脚牙,而中药名称叫小蓟,这东西算是一种野菜,多年生草本,根可以长的很大,药用主要部分就是根茎。
本来止血最好的药物是三七和重楼,不过这两种在中原地区根本就找不到,只有岭南地区才有。
眼下陈旭采挖回来的药有四种,菖蒲棒、白茅根、小蓟和白芨,这些其实在乡村几乎随处可见,完全就是野草和野菜,平时根本就没有人在意。
这些草药基本上也都处理完了,现在也是捣成粉末分装在几个竹筒里面。
陈旭把这些药粉按照自己猜想的比例混了一下之后封装在几个鸡蛋粗细的干竹筒里面,然后用一个软木塞子塞好,外用的止血药剂就算是做好了,至于内服的就只有三种:蒲黄,板蓝根和甘草。
板蓝根在全国各地几乎都有,看起来就像野生的油菜,春天也会抽薹开出小黄花,这玩意儿猪都不爱吃,不过根却是好东西,泡水喝能够治疗咽炎和扁桃体发炎,对感冒炎症也有一定效果。
后世有个说法,那就是板蓝根是万用消炎药。
所以受伤之后如果伤口发炎,及时服用消炎药还是很有必要的,在这个没有抗生素的年代,一旦身体某个部位开始发炎,身体无法抵抗的话最终就可能酿成大病,感冒咳成肺炎,肺炎拖久了就会变成肺痨,然后啥活儿也干不了。
因此今天陈旭又在附近转了一圈儿挖回来一大捆板蓝根,这些板蓝根和后世栽种的不一样,都生长了许多年,大根粗壮无比,洗干净切片放再瓦盆里用炭火烤了大半天,也不用捣碎,直接带上,肚痛拉稀咽喉不爽随时都可以放在嘴里嚼几片。
甘草也一样,切成片烘干,用一个竹筒装好,感觉有中毒症状就泡水喝或者干嚼,反正吃不死人。
等陈旭把一切弄完收拾停当,陈姜氏三人也基本上把土人丹搓完了。
时间已经是快晚上十点了,前几天还能看见的满天繁星被大片的乌云遮盖,似乎要变天了。
看着夜空中大片大片的乌云,陈旭忍不住在心里庆幸不已,自己穿越过来十多天,一直都是大晴天,刚把新房子弄好就要下雨了,看来这也是老天觉得欺负我这种穷困潦倒的苦逼没有意思。
第45章 学徒的纠结
时间一晃到了第二天中午时分。
天空很阴沉,似乎要下雨。
陈旭、牛大石还有两个年轻人跟着马大伯把四个要参加修路的村民送到清河镇。
“你们四个去了一定要在一起不要分开,互相照顾,钱要贴身收好,粮食也要看好,切记不要和别人争执斗恨,家里的庄稼不用操心,我会安排人帮你们收割,而且服役还会减税,今年你们家都会少交不少的粮食……”
马大伯作为村里的村正,把四人送到镇上的集合地点之后找亭长报备,然后又反复叮嘱了一遍。
陈旭把牛大石背在背篓里的几个竹筒拿出来分给四人。
“大壮哥,这个竹筒里面是人丹,记住,如果天气太热,感觉胸闷喘不过来气的时候就可以含一粒两粒在嘴里,如果严重到头痛眩晕无力,可以一次吃三到五粒……这个竹筒里面是甘草片,如果吃坏了肚子可以泡水喝,干嚼也可以,但不能吃太多,如果受伤流血就用这个竹筒里面的药粉止血之后包扎,这个内服,感冒了就吃点儿这个……”
陈旭把每个竹筒都挨着打开给四个人仔细的讲解了一遍。
“小旭,真的让你操心了,等我们回来一定把钱还给你!”田大壮和马二蛋四个人都对陈旭感激不已。
“谢啥,都是一个村的,好好保重身体,对了,这些药不要传出去,最好不要让别人发现了!”陈旭最后特别叮嘱一句。
“小旭放心,我们不会传出去!”四个人都脸色凝重的点头。
陈旭会治病已经成了村民的共识,因此对他都很尊敬,他说的话村里人都会觉得很重要,而且他们也听说了,为了弄这些药陈旭还冒着高温冒着危险上山,整整忙碌了两天两夜,这种无私的帮助让他们都很感动。
有了这些药,他们活着回来的可能性增大了许多。
四个穿的破破烂烂背着大藤筐的汉子眼圈都有些发红,一步一回头的和附近乡村来的民夫汇合之后,很快就在几个骑马的兵卒带领下往县城的方向走去。
清河镇到雉县县城差不多有五十里,步行的话至少都要四个小时,估计赶到县城差不多也是傍晚了。
“希望老天保佑不下雨!”陈旭看着乌云密布的天空叹口气,然后和牛大石一起再次去那家铁匠铺。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那个矮胖的中年铁匠没在,只剩下一个二十岁左右的瘦高学徒。
而这个学徒看见陈旭后神情非常的不自然,眼光一直躲闪着两人。
“大匠呢?快把他唤来,我们这次还要买些东西,顺便打造几样定制工具!”
“我师傅被县令征召去县城打造伐木……修路工具去了!这里只剩下了我一个,两位需要什么可以跟我说!”学徒有些结结巴巴的说。
陈旭虽然觉得这个学徒的表现有些奇怪,但也没在意,如今征召民夫要修路,各个乡镇的工匠被镇集去县城打造修路工具也很正常。
“你师傅不在也没关系,今天你帮我打造两把锥子,两把凿子还有一套篾刀,规格和样式要这样……”
陈旭从地上捡起一块木炭,在旁边的一块青石板上画出来锥子、凿子和篾刀的样式,并且大小长短都仔细的说了一遍。
“这些都是小物件,我一个人很快就能打造好,小郎君稍等!”这个学徒赶紧打开火炉,把粗细长短不同的几块铜丕放进炉子,然后用鼓风的皮囊噗噗猛吹了一阵,火炉里面的炭火很快熊熊燃烧起来,几块铜丕也开始变红。
所谓做贼心虚,这个徒弟一直不敢正眼看陈旭一眼,埋头鼓风等几块铜丕都变成通红之后,用钳子夹出来用小锤开始叮叮当当的敲打起来。
前几天他就已经知道师傅和两个师兄因为那把铜锯被县令大人大加赞赏,而且还一起去了郡城,然后又被郡守大人褒奖,师傅已经被郡守大人提升为大匠师,统筹管理这次征集的全郡两百多位铁匠,指导他们全力打造改良后的青铜手锯,不光地位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听说郡守大人还要把这件事通报都城咸阳的匠作少府大人为其请功。
但他却知道改良的铜锯并不是师傅发明的,而是眼前这个衣服破烂消瘦的少年。
因此陈旭和牛大石进来的时候,他就一直惴惴不安,而且差点儿还说漏了嘴。
一旦改良青铜锯不是古山发明的事情被传播出去,到时候古山受到的嘉奖越多,后果就会越惨。
而如果事情捅到咸阳被始皇帝知道,一个欺君之罪足可以把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碾成碎片。
在学徒紧张不安的敲打中,花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两把铜锥、两把凿子和几把用来破篾洗蔑的工具终于打造好了。
这些都是小东西,用到的铜料都很少,因此七八样东西算下来也才七十钱,陈旭很爽快的就付了钱,临走的时候想起家里的那把锯子用起来实在是太心塞了,于是就问这次有没有新锯子。
学徒紧张的差点儿背过气去,支支吾吾的点头说有,然后从一个木头盒子里面拿出来一把加长的青铜手锯,脸色涨红的说:“小郎君,这是我按照你上次的样式打造的一把,你看行不行?”
陈旭接过来一看,发现不光长了很多,锯齿的密度和大小更加合适,而且锯齿也已经两边错开,基本上达到了自己的要求。
“不错不错,挺好,多少钱?”陈旭高兴的连连点头。
“一……一百钱!”学徒伸出一根手指头。
“好!”陈旭没有丝毫的犹豫又数了一百钱递过去,然后收拾东西都丢进背篓里面和牛大石两人离开铁匠铺。
“呼~”年轻学徒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抹着头的虚汗一屁股坐到石头上,心里头哐哐跳的根本就停不下来。
看着陈旭的背影,他总觉得青铜手锯的事情并不会像师傅说的那样简单。
这个少年非常不简单,今天打造的几件物品都和常用的工具又不太一样。
其中一把锥子竟然还带有一个小小的倒钩,至于两把凿子他根本就没见过,其中一把还是半圆形的,不知道是用来干什么的,而篾刀更不知道了,因为这个时候虽然人们生活中已经开始大量的使用竹子,但也仅限于修建房屋和制作一些简单的碗筷杯桶等生活用具,还没开始用竹子制作后世常见的比如网筛、簸箕、凉席、窗帘、蚊帐等东西。
要不要把这些新出现的工具去告诉师傅?
学徒非常纠结,而且同时又有些害怕,一旦这样做了,自己在这件事里面就会越陷越深,但不去告诉,一旦这些工具流传开被人再次报告给县令大人,这层窗户纸很容易就被捅破了。
第46章 暴雨猎杀
陈旭和牛大石两人在镇上又逛了一圈,买了一些盐巴、粮食和几块薄麻布,想了一下又买了几十斤细麻让牛大石背上,和马大伯几人汇合之后开始踏上归程。
此时差不多下午三点,天色更加阴沉,呼呼的风中已经有夹杂有稀稀拉拉的雨点。
“快走,希望在雨下大之前赶回家!”马大伯一路催促,几个人在崎岖的山间小路上走的飞快。
但才走到半路上,伴随着闪电和几声雷鸣,顿时狂风大作,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的砸落下来,瞬间天地被倾盆而下的暴雨笼罩进去。
“快,前面有一个山洞可以避雨!”几个村民对这条道非常的熟悉,互相拉扯着顶着暴雨往前跑,转过一个弯就看到一道悬崖,悬崖下面有一条下宽上窄的石缝,几个人径直冲进石缝之中。
短短不过两三分钟,所有人都被淋的像落汤鸡一样,头发衣服全部已经湿透,还在顺着往下不断的流水。
“估计大壮他们也要淋雨了!”一个村民一边脱衣服一边看着洞外如同瓢泼桶倒的暴雨说。
“希望小河里不要涨水,不然麦子就全部完蛋了!”另一个村民担心的说。
陈马大伯站在洞口看了几眼说:“应该不会,北边天色很亮,雨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往县城的方向,估计下不了多久,生一堆火把衣服烤一下,莫要得了风寒症!”
这个山洞虽然很多石头,地面崎岖不平,但内高外低,所以地面非常干燥,而且里面还丢着不少瓜果皮屑等东西,一看就是经常有人来往的时候歇脚。
山洞里面还有不少干柴,都是小河村和附近另外几个村的村民路过时放在里面的,就是为了预备这种下雨下雪被困的天气,所以古代人的忧患意识非常的强烈。
一个村民在石缝里寻来一些干的松针和苔藓,掏出燧石点燃,很快一堆火便燃烧起来。
牛大石三下五除二将身上的衣服脱的精光,拧干后铺在石头上烤起来,其他几个村民包括马大伯也是如此,陈旭想了一下,也把衣服脱了,然后几个男人赤条条的就这样坐在火堆边聊天。
“小旭,你买这么多东西准备干啥?”马大伯看着陈旭背篓里面的金属工具,一样一样的拿出来边看边说。
陈旭笑着解释说:“房子修好门窗都还没弄,睡觉的床也没有,我准备趁着收割小麦以前把这些都弄好……糟了!”
说到这里陈旭突然脸色一变站起来。
“旭哥儿你怎么啦?”牛大石吓了一跳赶紧问。
“下这么大的雨,我家的房子会不会倒?我担心娘和杏儿会不会出事?”陈旭想起自家摇摇欲坠的茅草屋脸色有些发白的说。
“别胡思乱想,等雨停了我们就赶紧回家,你娘和杏儿一定不会有事的!”马大伯知道陈旭家的房子的确快倒了,但此时只能宽解。
在陈旭焦急的等待中,时间一分一秒的慢慢过去。
“咴~~”
突然一声若有若无的马嘶从电闪雷鸣的暴雨中传来,虽然不是特别清晰,但陈旭和马大伯几个还是都听见了,于是都脸色惊异的站起来。
“似乎是战马!快把火熄灭躲起来!”马大伯侧耳倾听了一下脸色大变,伸手就把几件湿衣服盖在火堆上,然后顺手把一个藤筐也罩上去,一群人也都飞快的各自找一块石头躲好。
“嘚嘚嘚嘚~”密集的马蹄声在暴雨之中更加清晰,似乎并不止一匹马,而且还能有人此起彼伏的吼声。
很快一匹黑色的健马冲到悬崖附近,马上一个黑衣人半伏在马背上,身体摇摇晃晃似乎随时都要掉下来。
“噗~”
一支利箭穿透漫天雨水射入黑马的屁股上。
黑马前蹄扬起一声惨嘶,而伏在马背上的黑衣人却同一捆乱草从马背上栽下来直接掉下悬崖,黑马却扬蹄嘚嘚顺着狭窄的山路急速而去,转过一个弯瞬间消失不见。
紧随其后不到半分钟,又有三匹快马从山洞前疾驰而过,马上三人都背着弓箭和武器,其中一个手中还举着一张机驽。
“快,一定要在青河镇之前截杀!”
狂风暴雨之中隐隐传来一句令人心惊胆战的吼声,然后马蹄声很快就消失在漫天的暴雨之中。
此时洞外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相隔十米估计都看不清楚,因此后面三匹马上的人肯定没看到黑衣人已经掉下了悬崖,仍旧追着黑马而去,但躲在山洞中的陈旭等个人却看得清清楚楚,一个个大气都不敢出直到除开雷鸣和暴雨之外再也听不见任何声音才一个个脸色苍白的站起来。
“大伯,知不知道这些是什么人?”陈旭紧张的问。
穿越来秦朝半个多月了,第一次看到如此原始的猎杀,所以他心情特别紧张。
“现在别多问,穿上衣服赶紧走!”马大伯非常凝重的低声吩咐一声,一群人立刻手忙脚乱的把衣服套上背起背篓,马大伯更是将燃烧过的炭火踢到洞口的暴雨之中浇灭,一群人这才冲入滂沱大雨之中。
倾盆而下的暴雨瞬间将一群人再次浇透,但此时却没有人敢回去躲雨了,一旦那三个人追上黑马没有发现黑衣人,铁定会再次回来搜寻,陈旭等人绝对会凶多吉少。
陈旭好奇之下冲到悬崖边往下看了一眼。
“旭哥儿快走~”牛大石一把拉住他的胳膊。
“等等,那个人没掉下去!”陈旭只一眼,就看到从马背上掉下来跌下悬崖的黑衣人其实并没有掉下去,而是被几根树藤和荆棘裹在其中,在暴雨之中还在不停的摇摆,不过看样子随时都会掉下几十米深的悬崖。
“别管了,等那三个人回来,我们小命不保!”牛大石惊恐的说。
“不,快把他拉起来!”陈旭倔强的丢下藤筐大吼着趴到悬崖边上开始拉扯树藤。
马大伯和另外两个村民也都冲了过来。
“快,别发愣了,一起动手!”马大伯也把背上的背篓放下,抓住一根树藤开始往上拉。
第47章 蹩脚的裁缝
在五个人齐心合力之下,黑衣人还是有惊无险的被拉扯上来,不过看清楚之后,所有人都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个黑衣人只有二十多岁,脸色苍白,五官棱角分明,不过腹部和背部各有一道尺余长的伤口,伤口因为雨水的浸泡白生生的翻在外面,还有鲜血不断的冒出来,看起来异常狰狞可怕。
陈旭赶紧用手按在黑衣人的脖子上感受了一下说:“还是活的,需要赶紧救治!”
“来不及了,这里距离下河村只有两三里地,估计这些人是从青阳镇过来的,背上他赶紧走,一切等回去再说。”马大伯手一挥,两个村民赶紧将黑衣人背起来,然后一群人互相搀扶着迅速离开,黑衣人身上滴落下来的鲜血也迅速就被稀里哗啦的暴雨冲刷的干干净净,再也看不到任何痕迹。
陈旭要救黑衣人,几乎是处于后世观念的一种本能,属于一种道德的驱使,并没有想太多。
而马大伯要救黑衣人,更多的是考虑后果。
如果那三个人返回,在山洞前面搜寻到了黑衣人,而一群人刚才躲在山洞之中留下的痕迹很可能被发现,火虽然扑灭了,但几个人衣服上流下的雨水却无法清除干净,或许为了掩人耳目,或许为了杀人灭口了,有极大的可能会追上来,山路虽然崎岖,但人腿怎么都跑不过马腿,被追上的后果只有一个。
“快,还有一里地就到了和下河村的岔路,过了岔路就要安全多了!”马大伯不停的催促。
两个身体强壮些的年轻人轮换着背着黑衣人在山路上顶着狂风暴雨不停的赶路。
紧赶慢赶之下,一行人终于冲过了一条三叉路口,通往小河村的路更加狭窄崎岖,但几个人还是不断的抹着脸上的雨水敢停歇。
“咴~~”电闪雷鸣之中,似乎有马匹嘶鸣的声音从身后的方向传来。
“躲起来~”马大伯脸色大变,一群人立刻散开隐入小路两边的荆棘丛中,轰隆不断的雷鸣闪电和暴雨之中,过了不到三分钟,果然一匹马顺着小路疾驰而来很快从一群人面前冲了过去。
“谁都不要动!”马大伯低声吩咐。
一直足足过了七八分钟,这匹马才又顺着小路返回再次从一群人面前冲过去,很快就听见暴雨之中传来吼声:“这边没有任何痕迹,肯定是跌倒山崖下面去了,回去复命!”
“是~”
转瞬间,嘚嘚马蹄声很快又被暴雨声掩盖下去。
“呼~~”
所有人都长长的吐了一口气,又躲了差不多两分钟,的确发现那三个人已经离开,这才背起黑衣人重新上路。
到这里已经走了大半,距离小河村只有六七里路,因此几个人轮换着背,紧赶慢赶之下,每个人都累的手脚发软,终于在半个小时之后赶回了小河村。
而此时天色已经开始放亮,暴雨逐渐减弱,雷声也滚滚往东南而去,闪电也变的稀稀拉拉,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终于是要结束了。
看着自家的房子,陈旭长舒了一口气,摇摇欲坠的茅草小屋仍旧很坚挺,在狂风暴雨中竟然坚持下来没倒塌,只不过看起来更歪了一些。
陈姜氏和杏儿两人浑身湿淋淋的,正不停的把茅屋里面的东西往新房子里面搬。
“娘,别搬了,先帮我烧一罐热水!”陈旭赶紧吩咐说。
“好好!”陈姜氏看着一群人背回来一个血淋淋的黑衣人,赶紧答应着去烧水。
“杏儿,快帮我把昨天剩下的止血药拿出来!”
“马大伯,就把他放在地上!”
“快,弄些干草垫上!”
一群人嚷嚷着,七手八脚的很快就把黑衣人放在新修的房子的客厅里面,下面铺上了一层盖房子剩下来的干茅草。
“刺啦~”陈旭直接用手把黑衣人沾满鲜血的衣服撕开让伤口全部都露出来。
黑衣人气息很微弱,呼吸时断时续几乎微不可闻,只有颈动脉还能感觉到在微微搏动。
失血过多加上被暴雨浇了一遍,导致身体温度急剧下降,如果不赶紧治疗的话恐怕救不过来了。
“兄长,止血药给你!”杏儿抱着三个竹筒进来。
“快,再去帮我到一碗干净水过来!”
陈旭接过竹筒,一边打开一边吩咐,杏儿立刻又飞快的跑出去,很快用一个陶碗倒来一杯温开水。
喝凉开水和温水是陈旭要求的,自从他醒过来知道自己穿遇到秦朝之后,于是便要求陈姜氏和杏儿每天必须喝烧开过后的水,不能喝生水,因此家里每天都有一个瓦罐盛放着烧开过的水。
实际上古代人之所以人均寿命很短,除开战争之外大部分是因为各种疾病,而各种寄生虫病尤为突出,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喝开水的习惯,特别是普通老百姓,家里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一天到晚都在愁吃愁喝,哪里还有心情和心思去烧开水喝,在家还好说,在外面干活儿怎么办,出门在外怎么办?因此大家都是逮着河水喝河水,逮着泉水喝泉水,逮着雨水喝雨水,基本上没有防治寄生虫病的概念,特别是小孩儿,还喜欢找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吃,因此更加容易得各种病,而且也基本治不好,运气好就长大了,运气不好几岁就死掉了。
用温水给黑衣人灌下去半两蒲黄,然后又用淡盐水将腹部的伤口冲洗了几遍,等陈姜氏的水烧开后,陈旭倒出来一半在一个瓦盆里,又把几条细麻丢进罐子里煮了两分钟然后捞出来。
“娘,去把缝衣针拿来我用一下!”
“我去拿我去拿!”杏儿跑进房间,很快拿着一根铜针跑过来。
看着这根足有六七厘米长,最粗的地方直径足有两毫米仿若一根大钉子的针,陈旭脸皮抖了几下还是弄了一根很细很细的细麻穿在针鼻眼里,然后倒着放入水罐中煮了半分钟,这才提出来,然后在七八双眼睛的注视下,如同一个最蹩脚的裁缝,一针一针的将黑衣人腹部的伤口用麻线缝上。
第48章 老子已经尽力了
缝伤口的时候陈旭很纠结。
长这么大他自己连扣子都没钉过,在人肉上下针更是心惊肉跳,而且铜针非常钝,每缝一针几乎就像钝刀割肉一样要反复戳好几次。
看着陈旭笨手笨脚的动作,看着铜针穿过皮肉带起的血水,看着麻线在肉中拉动的噗噗声,围观的所有人都脸色苍白,陈姜氏更是直接捂着杏儿的眼睛把她弄走了。
足足花了二十分钟,陈旭才缝上最后一针。
看着这条皱巴巴如同蛇皮口袋一样的缝合伤口,陈旭脸皮抽抽了几下从一个竹筒里面倒出来止血药把伤口厚厚的盖上一层,然后用一块干麻布裹上。
“帮忙把他翻过来!”陈旭用湿漉漉的半截袖子擦了一下额头的汗。
“帮忙!”马大伯吩咐一声,几个人将黑衣人小心翻过来趴在草堆上,陈旭还是如法炮制,再次把黑衣人后背的伤口也乱七八糟的缝合之后敷上止血药粉,用麻布包扎好。
看着脸色苍白依旧昏迷不醒的黑衣人,马大叔脸色凝重的问:“小旭,他这样还能不能救过来?”
陈旭满手是血的苦笑着摇摇头说:“失血太多,体温也很低,如果他能够扛过今晚的话就可能活下来,如果抗不过去只有死路一条!”
“这件事我们还是要尽快到镇上通知亭长才行!”一个村民有些紧张的说。
马大伯瞪了他一眼说:“你以为报官就这么容易,镇上来去一趟的两三个时辰,更别说这几天雉县全境都在征召役卒和民夫,亭长和里典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