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衣杀明(拉丁)-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沙漠里面。加上在甘肃镇的损失,莫日根的损失,其实已经很大了。如果这一次,还是无法撬开宁夏镇的大门,莫日根就有难了。无论如何,他都必须拼了。
“盖浇范,加强贺兰山方向的袭扰!”莫日根下达了死命令。在林丹汗到来之前,他一定要想办法,将驻守镇远关的白衣军部队,都调到贺兰山的各个隘口去。只有这样,才有攻克镇远关的希望。
“遵命!”盖浇范急忙答应着去了。
……
第519章 又有更多的鞑子前来送死
贺兰山中部,黄峡口要塞。
在白衣军崛起之前,黄峡口要塞,是很残破的。以前的宁夏镇明军,明知道这里是军事要塞,是至关重要的隘口,却始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他们没有在这里设置要塞,直接阻拦敌人的进入,而是仅仅设置了一个烽火墩报警,就算了事。
当初,莫日根试图突袭宁夏镇,在卡龙山要塞遭遇到徐兴夏的坚决阻击。为了抓紧时间,他当即下令,部分的军队经由黄峡口进入宁夏镇。幸好,徐兴夏和明昊已经提前发出警报,否则,宁夏镇肯定要承受惨重的损失。即使如此,镇朔堡依然是被屠城了。
但是现在,一年多的时间过去,黄峡口要塞,已经完全变了模样。徐兴夏在修建镇远关的同时,也有计划的在打磑口、宿嵬口、黄峡口、赤木口等地,修建真正的军事要塞。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这些要塞,都已经全部完工。雕骑军的散兵,也分别驻守各个要塞。
黄峡口的要塞工事,将整个峡谷刚好拦腰切断。无论是什么人,想要经过黄峡口,都必须从要塞的城门洞经过。要塞的城墙足足有五丈高。如此高耸的城墙,绝对是敌人无法逾越的。要塞的两边,都是无法攀登的悬崖。
“这些愚蠢的鞑子。”
林有德站在黄峡口的要塞上,嘴巴里咀嚼着草根。
在没有烟草的年代,很多人都喜欢咀嚼草根。思考的时候更是如此。身为雕骑军某部中队长的林有德也不例外。只可惜,十一月份的草根,大部分都枯萎了,实在是没有什么味道。纵然如此,林有德还是咀嚼的津津有味的,舍不得吐掉。没别的,套用后世的话来说,他咀嚼的不是草根,而是寂寞啊。
从黄峡口要塞落成的那天开始,林有德就带着自己的中队,驻守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了。黄峡口要塞所在的地理环境,和卡龙山要塞有些相似,都是荒芜人烟,人迹罕至的地方。除了极少数往来的商旅,又或者是送物资的人员,又或者是上级的传令兵,平时根本看不到人。这样的日子,自然是有点寂寞的。
林有德是典型的底层军户出身,外表憨憨的,好像不太聪明。一眼看过去,肯定会觉得他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事实上,认识他的人都清楚,这家伙鬼灵精鬼灵精的,一肚子的焉坏。他的朋友甚至开玩笑的用乱吠的狗不咬人,咬人的狗从不乱吠来形容他。否则,也不会在雕骑军里面担任中队长的职务了。
须知道,雕骑军对兵员的素质要求是很高的。雕骑军的战斗模式,和一般部队是不同的。他们乃是散兵,对人员的基本素质很高。作为散兵,必须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想法,遇事冷静,做事果断。一句话,头脑要灵活,手段要快准狠。浑浑噩噩,拖拖拉拉,磨磨蹭蹭,优柔寡断的人,是肯定无法胜任散兵的角色的。
目前,驻扎在黄峡口要塞的全部白衣军战士,都隶属于雕骑军。他们都是清一色的散兵。从这个角度来说,可以说是精锐中的精锐。只是由于他们驻守的地方,有些偏僻,不为人所知而已。说起他们的战功,和那些在大草原战斗的雕骑军同伴相比,一点都不逊色。
当别的雕骑军在大草原战斗的时候,黄峡口的战斗,其实一直都没有停止过。自从莫日根南下甘肃镇开始,这里就成了鞑子袭扰的重点所在。几乎每天,都有鞑子的弓箭手,试图使用各种各样的办法,靠近黄峡口要塞。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控制这座要塞。而雕骑军散兵的目的,就是消灭一切有这个想法的鞑子。
从战略的角度来说,鞑子要穿越贺兰山,进入宁夏镇,抄镇远关的后路,迫使白衣军抽调更多的兵力来镇守贺兰山的各个要点。最好的选择,无非就是打磑口、宿嵬口、黄峡口等三个隘口。但是,打磑口和宿嵬口,地形都非常险要,又修筑了要塞,鞑子想要从这里进入,相当的不容易。相对来说,黄峡口的要塞,似乎比较容易进攻一点。这里的地形,对鞑子的进攻是相对有利的。
在过去的两个月的时间,林有德和他的部下,至少已经干掉了几百个鞑子。现在,许多鞑子的尸体,都还横七竖八的摆在要塞的外面。这些鞑子,都是在过去几天的战斗中被打死的,估计有七八十人。具体的数量是多少,还要等到鞑子上来收尸的时候才能确定。鞑子一般五六天的时间,才收拾一次尸体。幸亏现在是冬天,天气寒冷,尸体还没有完全腐烂,否则,早就臭气熏天了。
“队长,鞑子请求过来收尸。”有个战士向林有德报告。
“同意他们过来收尸。注意监视。如果有意外情况,立刻开枪射击。”林有德随口说道。这样的事情,鞑子已经进行了好几次。林有德估计鞑子是不敢捣鬼的。否则,以后他们的尸体,都不用收了,直接腐烂掉。没有了尸体,就别想轮回转世了。
果然,几十个没有携带武器的鞑子,打着一面白色的三角旗,出现在雕骑军散兵的视线里。他们的确是来收取同伴的尸体的。按照长生天的信仰,如果鞑靼人死了,尸体也应该保存完好,这样转世的机会才比较大。如果尸首分离的话,就有可能沉沦苦海。如果尸体残缺不全的话,基本上就没有转世的机会了。
黄峡口的要塞城墙上,十几个雕骑军的散兵,在密切的监视着外面的动静。在他们的监督下,鞑子不敢玩什么花样。他们默不作声的,将同伴的尸体全部收走。被日月铳打死的鞑子尸体,基本上都是完好的,在一定的程度上,也降低了他们收取尸体的难度。
在要塞城楼的附近,有个战士蹲在城垛的后面,专心致志的描绘“正”字。前面的鞑子,每拖走一具尸体,他就在城垛上增加一个笔画。在白衣军推广的扫盲活动当中,每个战士最先学会的,乃是自己的名字,然后是基本的阿拉伯数字。随后,大家最快接受的,估计就是这个“正”字了。因为,这是统计歼敌数量经常用到的。一个“正”字,代表的就是五个敌人啊。
在这个战士身边的城垛上,已经密密麻麻的写满了正字,足足超过了一百个。这说明,被打死的鞑子数量,足足超过了五百具了。对于小小的黄峡口要塞来说,这样的歼敌成绩,已经是相当惊人的了。须知道,黄峡口要塞,可是一个相当偏偏的战场啊。
眼看鞑子没有捣鬼的意思,林有德将吩咐值班的小队长注意观察鞑子的动静,自己就从城头上下来,径直回到自己的狗窝。作为雕骑军的中队长,他的狗窝还是蛮干净的,地方也不错。黄峡口要塞的驻军营房,全部都是红砖瓦房。墙壁都是红砖修砌的,上面则是整齐的瓦片。按照徐兴夏的要求,刚好是十二个人一个营房。
林有德的狗窝,在营房的中间,两边乃是小队长等人的狗窝。他的狗窝前面,有一个小院子。小院子的表面,是用水泥铺设的,很是平整。回到自己的狗窝以后,他将一个煤炉提出来,在上面放上一块铁丝网,然后生火,准备给自己烤点东西吃。
黄峡口要塞这个鬼地方,人迹罕至,荒芜人烟,粮食被服之类的倒是不缺,后面送来的物资,还是很丰富的。反正,徐兴夏的手里不缺钱,自然不会亏待自己的下属。好像林有德这样的中队长,没事干的时候,考个鸡翅膀、鸡腿什么的,也是常事。如果没有鞑子的袭扰,全部的战士都能给自己烤点好东西吃。
“砰!”
忽然间,有沉闷的枪声响起来。
枪声是从城楼的方向传来的,不知道是谁开枪射击。
林有德正端着半盆的鸡翅膀从狗窝里面出来呢,听到枪声,情不自禁的皱皱眉头。难道是鞑子试图借给同伴收尸的机会,偷袭黄峡口要塞?随即,他摇摇头,放弃了这样的想法。如果鞑子这么轻易就能偷袭黄峡口要塞,他也不叫林有德了。
“咳,中队长,今天有什么好东西啊?”听到枪声,正在休息的几个小队长,都纷纷走出来看个究竟。林有德麾下有五个小队长,只需要一个人战斗值班,其他的四个都在休息。结果,他们看到林有德手里的脸盆,纷纷凑过来准备打土豪。
不过,看到是鸡翅膀,他们就没有兴趣了。没别的,这些天,他们自己也经常烤鸡翅膀吃,都吃腻了。对于黄峡口要塞这样的鬼地方来说,最难保存的,其实不是肉类,而是青菜。后方送来的食物,总是肉类太多,青菜太少。以前,大家还能到处挖点野菜代替青菜,现在冬天来了,万物枯萎,野菜都没有了。
“砰!”
“砰!”
又有零星的枪声响起来。
四个小队长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敢情那些鞑子真的不守规矩,试图借收尸的时候捣鬼?
不过,他们也就是皱皱眉头而已,并没有什么行动。城墙上,有足足一个小队的雕骑军散兵驻守,根本不会给鞑子什么机会。鞑子想要冲上来,那是根本不可能的。鞑子出动的人越多,死的人就越多。过去的战斗,已经深刻的证明了这一点。
“报告!”
一个战士从城头下来,向林有德报告枪响的原因。
原来,鞑子刚刚将被打死的同伴尸体收走,很快又重新出现了。这一次,他们携带了武器。换言之,他们是来进攻的。此外,这些攻击上来的鞑子,都是清一色的弓箭手,行动很是灵活,应该是得到了生力军的支援。如果猜测没有错的话,应该是鞑子的增援部队赶到了黄峡口要塞,试图对这里发起更加猛烈的进攻。
以前,鞑子在收拾掉自己同伴的尸体以后,都会等待一两天才会继续进攻。今天却是接着就发起了进攻,的确有些反常。感觉鞑子好像很赶时间似的。不过,反常归反常,林有德也没有怎么放在心上。黄峡口的地形,无法展开兵器,也无法太多的兵力。就算来更多的鞑子,都没有什么可怕的。白衣军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果然,城头上的枪声,逐渐的密集起来。偶尔间,居然有枪声连在了一起,似乎是紧接着开枪似的。这样的情况,的确少见。散兵们开枪,都是很谨慎的。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一般都不会开枪。因此,雕骑军散兵是肯定不会出现列队齐射这样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在正常的情况下,枪声几乎没有连在一起的可能。
现在,枪声连在了一起,唯一的可能,就是上来的鞑子数量太多,导致同时开枪的雕骑军散兵太多。由此推断,今天的战斗,只怕是有些挑战性了。这让林有德很恼火。麻痹的,本来想好好的烤几个鸡翅膀解解馋,没想到,在这个节骨眼的时候,居然又被鞑子给捣乱了。林有德对于鞑子的痛恨,情不自禁的又深深的加重了几分。
眼看四个小队长都好奇的上去了城头,林有德也只好无奈的将一大盆的鸡翅膀端回去自己的狗窝,又将煤炉里面的煤球都掏出来,仔细的熄灭了,然将煤炉和铁丝网,都拿回去自己的狗窝。都处理妥当以后,这才慢悠悠的上来要塞城楼,举起千里镜,观察情况。
果然,在黄峡口要塞的西面峡谷,出现了大量的鞑子弓箭手。他们的装束,似乎是之前的鞑子,有些细微的区别。从他们活动的轨迹来看,他们应该对黄峡口的地形,似乎不是很熟悉。换言之,他们应该是新来的部队。看来,是前面的鞑子死得差不多了,又从后面增派更多的鞑子前来送死了。
第520章 等的就是你冒头
对于鞑子的这种锲而不舍的送死精神,林有德也非常的感慨。当真是前赴后继,奋不顾身啊。以前,要是鞑子这样源源不断的,好像蝗虫一样的到来,估计整个宁夏镇,都不得安宁。现在嘛,则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啊。一个鞑子,也就是多耗费几颗米尼弹吧了。成本不到一文铜钱。这点消耗,宁夏镇还支付得起。
外面的鞑子弓箭手,拼命的想要寻找有利的地形,试图靠近黄峡口要塞。可是要塞上的白衣军守军,却是好整以暇,一个个的神态都轻松得很。装弹、瞄准、射击,流水般的动作,就好像是在表演一样。这份淡定的功力,如果让鞑子看到,绝对会吐血的。
那些鞑子弓箭手,还不知道,在火枪的后面,还有更大威力的武器在等待他们呢。那就是十五门的佛郎机火炮。黄峡口要塞有个好处,就是枪炮具备。情况紧急的时候,可以用大炮将敌人击退。不过,一般情况下,都懒得开炮。因为,进攻的鞑子,根本不可能对要塞施加太大的压力,要塞基本上没有开炮的机会。
林有德从千里镜里面看到,那些冲上来的鞑子,一个个都尽可能的隐藏身体,到处寻找障碍物,以避免遭受火枪的直接射击。在要塞的外面,的确有很多的石头、断木、沟壑之类的,可以给鞑子藏身。如果他们躲在这些地方里面不动,白衣军是拿他们没有办法的。但是,如果他们要前进,就必须暴露自己。
“砰!”
要塞上的枪声,总是显得非常的孤寂,很有点凄厉的气氛。
这是黄峡口要塞四周的地形决定的。在狭窄的峡谷里面,开枪的声音,显然有些怪异。和平原上的枪响有很大的不同。而回声听起来,更好像是从地狱里面散发出来的一样,带着一股令人毛骨悚然的味道。阳光明媚的白天还好一点。如果是深夜的话,蓦然间听到这样的诡异枪响,即使是最淡定的战士,都有可能被惊醒。
随着诡异的枪声响过,在要塞的外面,在一根断木的后面,有个鞑子弓箭手明显的摇晃了一下,软绵绵的倒下去了。他的脑袋,却还搭在断木的上面。米尼弹打中了他的脑袋,鲜血汩汩而出,从他的脑门上,不断的流淌到断木上,又从断木上缓缓的流淌到地面上。那一根断木,其实早就被鲜血染成了暗红色。
这个可怜的鞑子,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动作,就是想探出脑袋来,看看前方的情况而已。他认为这样的动作,应该不会给自己带来危险的。结果,他没有想到,他早就被某个雕骑军的散兵给盯上了。他刚刚露出脑袋来,这边就响枪了。结果,一枪命中。米尼弹在他的脑壳里开了花,他的小命立刻就完蛋了。
发现白衣军的火枪,居然如此的凶悍,其他的鞑子弓箭手,急忙更加的小心翼翼的隐藏自己。他们要么是躲藏在断木的后面,要么是蹲在石头的后面,又或者是趴在沟壑里,一动也不敢动。就算相互间的交流,也是通过手势进行的。生怕如果自己开口说话,就会引来白衣军的枪击。这样的事情,谁能说得准呢?
结果,黄峡口要塞的上面,又是安静一片。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人开枪。仿佛,负责进攻的鞑子弓箭手萎缩了,城头上的白衣军守军,也全部萎缩了。其实,雕骑军散兵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既然看不到目标,自然不会盲目的浪费米尼弹。
好久一会儿以后,才有一个鞑子弓箭手,小心翼翼的露出头来。他是第一次到来黄峡口要塞,不知道这里的白衣军火枪手的厉害。他觉得四周静悄悄的,一点动静都没有,仿佛全部的人都消失了。他还天真的以为,可能是要塞的守军,静悄悄的撤退了。这样的事情,以前也不是没有过。有些要塞的守军,慑于鞑靼人骑兵的威名,在短暂的抵抗以后,就放弃了要塞,直接逃跑了。
“砰!”
“砰!”
蓦然间,两声沉闷的枪响传来。
那个鞑子的弓箭手,忽然间就消失不见了。
林有德刚好举着千里镜,刚好看到一朵血花从那个鞑子弓箭手的脑袋上冒出来,美丽而诡异。这朵血花,落在洁白的石头上,就好像是腊梅一样的灿烂。随后,那个鞑子的脑袋,就慢慢的滑落下去,消失在千里镜的视野里。只留下石头上的一朵腊梅。
“这个天真的小家伙,可惜了。”林有德居然有心情自言自语。
他嘴巴里说是可惜了,其实不是可惜那个鞑子的小命,而是可惜那块洁白的石头,终于还是没有能够逃过鞑子的毒手,还是被染红了。要塞前面那么多的石头,原本都是很洁白的,一尘不染的。可惜,经过这么多天的战斗,全部都被鲜血染红了。刚才的那一块,是硕果仅存的。可是,今天,这块石头,还是没有能够逃过一劫。唉,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不沾血的石头了。
林有德可以肯定,这些鞑子弓箭手,一定是从后面增援上来的,根本不知道他们现在要面对的,到底是一群怎么变态的家伙。他们还以为驻防这里的,是一般的白衣军呢,可以正面对抗。如果他们是这样想的,简直是大错特错啊。这里可是一群变态人,根本不能用正常的思维来形容。比如说,他林有德也是变态的一员。
因为一直都在这个人迹罕至,渺无人烟的地方驻守,经常十几天的时间,都看不到外人,平时又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导致驻守要塞的每个白衣军官兵,多多少少都有些心理变态。他们的变态心理又没有其他的发泄的途径。于是,虐待鞑子,就成了唯一的发泄途径。好像这样一枪致命的,其实算好了,很仁慈了。
以前,有些焉坏的战士,根本都不是瞄准鞑子的脑袋开枪,而是瞄准他们的下半身开枪。目的是要将鞑子打伤,而不是将鞑子打死。将鞑子打伤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可以看到鞑子在血泊里痛苦的挣扎,以获得心理上的变态的快感。鞑子的挣扎越是厉害,呻吟越是惨厉,他们就越是兴奋。另外一个,是可以诱使别人的鞑子试图拯救自己的同伴,然后继续开枪,打死打伤更多的鞑子。
前面一个目的,纯粹是白衣军士卒的阴暗心理在驱使,是他们自己研究出来的。至于后一个理由,则是徐兴夏教导的。这里面,已经有点狙击手的基本原理在里面了。雕骑军的很多散兵,其实枪法都很不错,只要稍加引导,就可以临时担当狙击手。好像黄峡口要塞这样的战斗,就是批量培训狙击手的最佳所在。
“该死的!”
“这些该死的汉狗!”
“早知道是这样的地方,就不来了。”
发现守军的火枪居然如此的精准,其他的鞑子弓箭手,只好死死的蹲在木头或者石头的背后,再也不敢动作。他们都在狠狠的诅咒,怎么会在战场上,遇到这样的家伙?早知道是要面临这样的战斗,他们或许就不来了。这完全是被动的挨打的一边倒的局面啊。
“嗯,还不错。”
林有德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对于麾下狙击手的枪法,他还是颇有自信的。
他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黄峡口要塞不再需要防守的时候,他和他的麾下,一定会被徐兴夏调出去,担任更重要的任务。以他麾下的这些狙击手的枪法,无论是在正面的战场,又或者是在侧翼的战场,又或者是在敌后的战场,都大大有用武之地。理由很简单,只要是被他们盯上的目标,休想逃得出去。
其实,当初,徐兴夏将雕骑军散兵调来镇守黄峡口,而不是调派其他的部队,也是有充分的理由的。黄峡口要塞的地形复杂,列队齐射几乎没有必要。在这样的地形,列队齐射,除了浪费弹药之外,根本没有别的用处。在这里,讲究的还是高精度的射击,一枪一个。反正,鞑子的进攻兵力,也是编排不开的。
在日常的战斗中,雕骑军的散兵,就是用实战来锻炼自己的枪法的。不得不说,这样的效果,的确很显著。在实战中打死一个敌人,取得的射击经验,比在训练场上打五十枪都更有效。那些狙击手的枪法,就是这样磨练出来的。原来负责进攻黄峡口要塞的鞑子,现在都还心有余悸。如果没有死命令,他们是绝对不会进攻的。
……
夜幕慢慢的降临下来,黄峡口要塞周围,都是寂静一片。无论是负责防守的白衣军,还是负责进攻的鞑子,都没有了动静。众人的耳边,只有不断呼啸的山风。气温也在逐渐的下降,嘴巴里呼出的空气很快变成了白色。因为是在山中,晚上的气温,明显要比平原低。所有的白衣军士卒,都已经穿上了毛皮大衣御寒了。
太阳下山的时候,接班的雕骑军战士吃的饱饱的,将原来的战友顶替下去了。他们都穿着厚厚的毛皮大衣,戴着厚厚的狗皮帽子,手里还套着厚厚的棉手套,将整个人都包裹得好像是大粽子一样。不过,为了射击和装填方便,在战斗的时候,他们还是要将手套拿掉的。城墙靠后面的地方,摆放了十几个火盆,里面燃烧的乃是煤球。如果有人冻得实在是不行了,就靠过来烤烤火。
在正常的情况下,在黄峡口要塞的城墙上,一般都只有一个小队,大约六十名的火枪手负责战斗值班。就是这六十名的火枪手,承担了全部的抗击任务。其他的白衣军士卒,都到下面去吃饭,睡觉,休息去了。一般来说,如果鞑子的进攻,不是特别的疯狂的话,一个小队的火枪手,就完全可以控制整个战场了。
和白衣军的温暖相比,外面的鞑子弓箭手,就有点麻烦了。他们裸露在旷野里面,承受着寒风的吹袭,又没有烤火的地方。似乎他们身上穿的御寒衣服也不是很多,似乎他们吃下去的食物,也基本消化得差不多了。就算他们的耐寒能力,比白衣军要强,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是支撑不了多久的。又饿又冷,很容易发疯的。
事实上,随着夜幕的降临,贺兰山间的气温,会降到零度以下。结冰是随时随地的。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冻住了。加上饥饿的折磨,他们必须向后撤退。可是,在这个时候,就算是想要后撤,也得白衣军火枪手的同意啊。不管鞑子是进攻还是后撤,只要他们暴露目标,就必然会遭受到猛烈的枪击的。在这以前,就有很多的鞑子,不是倒在进攻的路上,而是倒在撤退的途中。
可是,继续呆在这里,也不是办法啊。向后撤退,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如果继续呆在这里,一定会被活活的饿死冻死的。想要活命,只有冒险了,只有祈求长生天的保佑了。老实说,与其被活活的冻死饿死,还不如放手一搏呢。于是,时不时的,都会有鞑子弓箭手突然钻出来,撒开脚丫,拼命的向后面飞奔。
“砰!”
“砰!”
“砰!”
枪声不断的响起来。
雕骑军散兵等待的就是这个时候。
那些逃跑中的鞑子,往往跑着跑着,就一头栽倒在地上了。
由于鞑子逃命的速度太快,被米尼弹射中以后,顿时好像是滚地葫芦一样,在地上不断的翻滚,横冲直撞,将四周的一切,都全部撞碎。直到撞到了大根的断木上,又或者是大块的石头上,才堪堪的稳住自己的身体。往往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是血肉模糊,面目全非了。不过幸好,尸体基本上还是完好的,还有转世的机会。
之前,他们仅仅是露出一个脑袋,就遭受到白衣军狙击手的迎头痛击,更不要说整个人都暴露出来了。好像鞑子这样不顾一切的逃跑,简直就是活生生的将自己送到白衣军狙击手的枪口面前。对于这种主动送上门来的礼物,有谁能拒绝呢?白衣军的狙击手,只要轻轻的一扣扳机,就能将他们撩翻在地上。
第521章 给白衣军一点颜色瞧瞧
“砰!”
“砰!”
“砰!”
黄峡口要塞的枪声,逐渐的密集起来。
越来越多的鞑子弓箭手,因为无法承受严寒和饥饿,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试图后撤。然而,在要塞的城墙上,白衣军的狙击手,正在死死的盯着他们呢。只要鞑子的身影出现,必然会引来狙击手的枪击。往往一枪过去,鞑子的身体,就应声扑倒了。
在断断续续的枪声中,林有德从城墙上下来,到食堂吃饭去了。外面的枪声一直没有停止,食堂里面,官兵们却是在津津有味的吃饭,仿佛对外面的战斗,不闻不问。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场面,早就习惯了。如果有需要的话,上级会命令他们增援的。如果没有命令,说明鞑子的进攻,其实不是很猛烈。安心吃饱就是了。
白衣军的伙食,向来都是白米白面管够,肉管够。米饭、馒头、炖肉之类的,都是用大木桶装出来的。你能吃多少就吃多少,没有定量。无论你的饭量多大,都可以吃得饱饱的。当然,想要味道很好,那是不可能的。条件有限啊。全部的食物都弄熟就算合格了。林有德喜欢自己弄点烧烤吃,就是为了改善口味。
吃完晚饭以后,夜幕基本上降临了。林有德从食堂里面出来,发现枪声已经基本消停了。以他的经验判断,估计是鞑子都被消灭的差不多了。要么,就是残存的鞑子,都被吓坏了,再也不敢逃跑了。果然,当他再次上来城墙,举着千里镜,四周搜索观察的时候,没有已经发现活着的鞑子的身影了。
在千里镜的视线远处,有几十具横七竖八的鞑子尸体。应该都是在逃亡的过程中,被白衣军的狙击手干掉的。至于在那些障碍物的后面,还有没有活着的鞑子潜伏,林有德不敢保证。估计是有的。就是不知道,他们能不能熬过这个寒冷的冬夜。或许到明天早上的时候,他们已经没有呼吸了,身体也懂得硬邦邦的了。
话说,现在的冬夜,可是越来越难捱了啊。有好几个晚上,白衣军的营房里面,都要生火盆取暖,才能勉强入睡。之前林有德自己嫌麻烦,不想生火,就盖了两床的棉被,结果睡着睡着还是觉得冷,根本就睡不着。最后被逼和几个小队长挤在一起睡,房间里生起一个大大的火盆取暖。他不得不承认,这狗日的冬天,是越来越冷了。估计今天晚上,又得准备一个大大的火盆了。
林有德记得,委员长上次讲话的时候,似乎还听到了一个什么小冰河期。说是在小冰河期到来以后,气候会越来越寒冷,会越来越干旱,要大家早点做好准备。只可惜,林有德实在是理解不了这样的专业术语。幸好,他不理解没有关系,后勤司的人理解就行了。如果没有后勤司用骡马送来的大量的煤球,林有德估计晚上够呛。
夜幕,很快降临下来。黄峡口要塞的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很是有点伸手不见五指的态势。这样的冬夜,真的很难熬。寒冷,漆黑,即墨。没有星星,没有月亮,只有黑压压的云层,仿佛随时都会下雪。但是又始终没有下。厚厚的云层,就好像是压在每个人的头顶上,让所有的白衣军战士,也包括鞑靼人,都感觉很是压抑。
“这里放一个。”
“那边放一个。”
夜幕降临,负责战斗值班的小队长,就有条不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