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衣杀明(拉丁)-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而握着这把屠刀的人,正是那些和他完全不对付的高层官员。

王启年自己也明白里面的含义,才会选择在战斗胜利以后,才告诉徐兴夏这个消息。他知道,无论是谁,得知这样的消息,都需要好好的斟酌一番。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在这个危险的信号背后,还隐藏有无数的杀手。如果不考虑清楚,贸然行事的话,无论是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可能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对于王启年来说,能够在第一时间,将相关的消息通报给徐兴夏,明显是违反了锦衣卫的规矩的。这种内幕消息,除了锦衣卫和东厂,又有谁能够第一时间得知?他的倾向性,已经相当的明显了。基本上,他这个锦衣卫百户,是自动自觉的给徐兴夏这个锦衣卫校尉打下手了。不过,只要他乐意,又有谁管得着?

其实,徐兴夏也知道会有这么一天的。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一天,会这么早到来。毕竟,他治下的地方,包括威镇堡、镇朔堡、黑山营、镇远关,这些日子,的确是太引人瞩目了。引人妒忌暂且不说,最重要的是引人不安。六七万汉人奴隶的归来,更是让他处在了风口浪尖。如果上面的各位大佬,一点反应都没有,反倒是不正常的。

须知道,大明朝的文官,对于武将的私人势力,向来都是极力遏制的。要防止武将拥兵自重,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钱粮和兵员必须分开。简单的说来,就是管钱粮的不能管军队,管军队的不能管钱粮。比如说宁夏镇,总兵官李国臻,就只有管军队的权力,没有管钱粮的权力。钱粮都掌握在宁夏巡抚李懋桧的手里。

大明朝的文官,对于武将的掌控,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钱粮的分配。明朝的兵备道官员,掌握着各地明军的所有钱粮分配,其他任何人都不能染指。在这些兵备道官员的面前,武将一毛钱都不值。就算正一品的总兵官,在正五品的兵备道官员面前,也得毕恭毕敬的,否则,你就得不到钱粮。你得不到钱粮,部下就要造反,你就要承担责任。搞不好,就要被砍头,被抄家灭族。

第342章 家里有更加不好的消息……

如果细化一点,钱粮可以更加准确的引述为田地。自古以来,有田地就有钱粮。历朝历代,武将要是拥有自己的田地,拥有自己的势力范围,最后导致的,必然是武装割据,藩镇横行的局面。唐末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偏偏,徐兴夏就是这样的另类。

他一个小小的代千户,就拥有了三百万亩的土地,六七万的人口,而且人口还在不断的增加当中。更要命的是,这一切,都是在没有得到上级一两银子支持的情况下取得的。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他没有任何的把柄,掌握在文官集团的手里。文官集团,也没有任何可以掣肘他的机会。这样的隐患,那些精明的文官,不可能不注意到。

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一直是大明朝文官的最大本事之一。有什么不好的苗头,一般都会被他们发现的。唯一的差别是,他们能不能察觉到其中的危险,能不能及时有效的措施制止。好像徐兴夏这样的另类,当然会被他们视为是危险人物。他们是绝对不会坐视自己壮大的,采取果断的措施,那是必然的。

为什么一般的卫所军,同样有属于自己的田地,有属于自己的兵员,上头对他们却不管不顾?很根本的原因,就是那些卫所军的领导者,基本上都是酒囊饭袋,没有表现出任何过人的能力。这样的一群废物,当然是不需要担心的。但是,如果废物里面,突然有一头狮子潜伏其中,他们就要格外的小心谨慎了。

现在,正是调动徐兴夏的最好机会。他现在不是代千户吗?不是要成为正式的千户吗?那行,将你调到一个鸟不拉屎,半年都见不到一个生面孔的地方去做千户。这样的千户所,在宁夏镇或许不多,在延绥镇和甘肃镇,却是多的要命。只要将你往那样的地方一放,就算你有飞天的本事,都很难折腾出这么大的动静来了。

“麻痹的……”徐兴夏用力的咬了咬自己的嘴唇,几乎咬出血来。

来自后世的他,看过不少的历史小说,对于今天的状况,还是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的。他也知道,在明末这种最黑暗的年代,人吃人是常有的事。好人在这个时代,早就死光了。能活下来的,每一个都是心狠手辣之辈。毫不客气的说,这是一个群魔乱舞的时代,这是一个人性灭绝的时代,这是一个历史倒退的时代。

只是,想到自己这么辛辛苦苦,出生入死的,创立了这么多的战功,消灭了这么多的鞑子,投下了这么多的钱财,拯救了这么多受苦受难的军户,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保护了这么多民众的安全,最终却换来这样的下场,真是太令人沮丧了。

难怪明朝最终还是灭亡了。根本的原因,不是后金鞑子,不是李自成,不是厂卫,而是他们自己。是他们自己消灭了自己。这么腐败黑暗的朝廷,如果不灭绝,实在是没有天理啊!在那么一瞬间,徐兴夏的确有振臂一呼,揭竿起义的念头。麻痹的,你不让我安生,我也不让你安生,大不了同归于尽,怕个鸟啊!

当然,这也是想想而已,冷静下来以后,这个念头就逐渐的消散了。现在,还没有到那样的地步。要是他现在揭竿起义,将国内闹得一团糟,占便宜的肯定是野猪皮鞑子。萨尔浒说不定提前上演。图穷匕首见,现在地图都还没有献上来呢,着急什么?就算真的要揭竿起义,他也有足够的时间来做准备。历史经验证明,准备充分一点,是绝对没有错的。贸然行事的下场,一般都不会很好。

现在,上面只是表现出了要剪除自己的念头而已,自己还有大量的办法可以应对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嘛。你们既然表露出了真实的想法,我也得如实反映反映自己的意见不是?这件事,说白了,就是你们想要剪除我徐兴夏,我徐兴夏就是不卖你们的帐,你们又能奈我何?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最起码日后多个造反的借口。

当然,对于上头的那些大佬,自己万万不能掉以轻心。或许,上面的那些王八蛋,在鞑子的面前,个个都是软骨头,贪生怕死,畏缩避战。但是,对付起自己人来,却是很阴险的。这是一个怪胎。一个导致明朝灭亡的怪胎。要说耍心眼,耍手段,徐兴夏估计自己肯定不是上头那些大佬的对手。自己唯一可以依仗的,就是强大的军事力量。反正不管你们做什么,我只要有军队在手,就不怕你丫的。

如果自己拒绝调动,那上头肯定会调集重兵,对自己进行扼杀的。上面如果真的动了杀心,武力手段就是不可避免的。他们还有可能内部分化白衣军,收买几个叛徒之类的,试图架空自己。又或者是在关键的时候,反戈一击。甚至,他们还有可能借助鞑靼人或者是蒙古人的手,来对付自己。这样的例子,以前也不是没有过。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是乱世的最基本的生存法则。

“我知道了。”良久良久以后,徐兴夏缓缓的说道。

王启年什么都没有说,默默的离开了。他是锦衣卫的百户,什么样的情况没有见过?可以说,今天所谓的风声,其实就是上面放出的信号,是专门试探徐兴夏的。如果徐兴夏没有合适的应对方法,他就要被动了。一旦他陷入被动,上面的后续手段,就会接踵而来,让徐兴夏根本没有还击的机会。

当然,王启年完全有理由相信,徐兴夏绝对不是那种被动等死,坐以待毙的人,他肯定会反抗的。他能不依靠任何的外来力量,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就拉扯起一支强大的白衣军,打败鞑靼人的海勒金部落,打败不可一世的林丹汗。这样的实力,绝对是骇人的。拥有如此强大实力的徐兴夏,会束手就擒吗?想也别想!

如果徐兴夏的反抗失败了,最终的结果,要么是被一辈子软禁,直到老死。这还是上级“额外开恩”才有可能出现的。要么是干脆被清理掉,在这个世界上不留下任何的痕迹。这才是正常的下场。如果徐兴夏获胜,结果当然会完全不一样。不过,徐兴夏获胜以后,宁夏镇到底会是什么样的局面,王启年也无法推测,牵涉到的方方面面,实在是太多了。只有真的变成了现实,才能知道。

至于徐兴夏会用什么样的手段来争取胜利,王启年懒得去猜测了。除了一个“打”字,徐兴夏估计不会别的。而上面的那些家伙,最怕的估计也就是这个“打”字。徐兴夏要是真的翻脸了,谁上去和他打啊?海勒金部落已经完蛋了,林丹汗也在徐兴夏的面前吃了大亏,还有谁敢正面和徐兴夏对战?

……

战斗结束以后,徐兴夏决定回家一趟,排解排解自己的心情。除夕的那天,徐兴夏在家,连午饭都没有吃上,就被前线急匆匆的叫走了。粗略估算一下,他已经有二十多天没有回家了。上辈子没有得到多少家庭温暖的他,其实是很想家的。哪怕回去什么事都没有,和自己的家人坐一坐,感觉也是很好的。但是,没想到,当他回到徐家的时候,发现徐家静悄悄的,居然一个人都没有。

“没有人吗?一个人都没有吗?”徐兴夏忍不住高声叫起来。

“有啊!”忽然间,有人脆生生的回应。随着这个回应,一个俏生生的姑娘,出现在徐兴夏的面前。她大约十三四岁年纪,容貌倒也俏丽,身材倒也标致,衣衫倒也整齐,眼睛水汪汪的,眉毛月弯弯的,嘴唇红嘟嘟的,胸脯鼓鼓的,腰肢细细的,臀部翘翘的,还梳着两条非常可爱的小辫子,显然是个小美人坯子。就是,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她出现,徐兴夏就有种不妙的感觉。

“你是谁?”徐兴夏下意识的问道。他感觉到,自己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这位蓦然出现的姑娘,绝对是善者不来,来者不善啊!她身体不错,健康有力,能干活。胸脯大,屁股大,能生养。估计还很听老人家的话。这三个条件,都很符合徐家的娶媳妇要求。看来,自己得打醒十二分的精神。幸好自己的爹娘不在旁边,否则,这会儿多半要惨了。不行,得立刻开溜,以后不能经常回家了。

“我叫林小娘,是怀庆府过来的。”那姑娘倒也不太怕人,面对徐兴夏的时候,说话也字正腔圆的,不带丝毫的地方口音。眼睛一眨一眨的,水灵灵的,明显有几分的幼稚天真,看来不是一般穷苦人家的姑娘。当然,应该也不是大家闺秀,估计是小家碧玉什么的。只是,不知道怎么的,居然流落到了徐家。

怀庆府,那是河南地面啊,距离宁夏镇,有上千里的路程,她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据说那边最近旱灾不断,不少田地都颗粒无收,导致大量的当地人家逃亡。估计这个林小娘,也是其中的一员。就是不知道,她是被徐家好心收留的,还是被徐家有意收留的。徐兴夏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后者的可能性比较大……

第343章 高利贷?神算子?女总账?

“怀庆府?你是怎么过来的?”徐兴夏随口问道。他暗中看看四周,确定自己的爹娘,不会一下子跳出来,将他们两个抓住,然后一个盖上红头巾,穿上凤冠霞帔,一个穿着大红新郎官服,拿着黄金挑子,直接被捆绑起来,抓去拜堂,最后送入洞房,再亲自守候在洞房门口,让自己没有脱身的机会……

好吧,这一切,都是徐兴夏的臆想。但是,对于自己爹娘的心思,徐兴夏还是很清楚的。万一两位老人家真的着急了,这么做也不是不可能的。老人家抱孙儿的迫切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为了徐家的香火,他们或许会做出一些稍微过火的事情来。在他们看来,他们做这些事情,也完全是为了徐兴夏好,为了徐家好。

特别是在徐家富贵了以后,添丁就成了第一要务。俗话说,不孝为三,无后为大。在古代,没有子嗣,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绝对是毁灭性的打击。如果是女人不行,那就娶到行为止。如果是男人不行,那就要寻医问药,直到生儿子为止。徐家现在的情况,冬子太小了,暂时不能考虑。唯一能打主意的,只有他徐兴夏了。

两位老人家对于徐兴夏的坚持,倒也没有十分的拒绝。如果徐兴夏能够尽快的完婚,问题不大。然而,关键就在这里。徐兴夏喜欢的人,距离他太远,谁也不知道,他们俩啥时候能成事。要是拖上三年五载的,黄花菜都凉了。在徐福庆和王氏看来,两人基本是不可能的。与其白白的浪费时间等待,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还不如早点换人。反正,咱徐家又不靠女家上位,不必在乎她是什么身份。

换人的意思有两种,一种是换正妻,一种是先娶几门小妾。古时候,其实没有三妻四妾的说话,只有一个正妻,其他都是妾侍。他们俩估计,徐兴夏肯定是不愿意换正妻的。他表面上不说,其实内心里,肯定是念念不忘京城里的那个“她”。否则,也不会如此抗拒家里的婚事安排了。如果双方争执起来,大家都不愉快。

既然换正妻不行,那就先娶几个小妾,养几个大胖儿子再说。未有妻先有妾,在古代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大户人家更加的普遍了。估计京城里的那个“她”应该也是可以理解的。我儿子总不能为了你,让徐家的香火迟迟延续不下去啊!作为一个贤良淑德,知书识礼的女人,在这方面是万万不可嫉妒的,否则就是七出之列啊!

“我是去年年底跟着大家到来宁夏镇的。”林小娘轻声的回答。她的回答,表面上看来很正常,其实是完全回避了自己的出身、来历、家庭情况、为什么逃难,以及为什么会出现在徐家的基本原因。这让向来习惯阴谋论的徐兴夏,一下子就察觉到了。他本来就对她的出现,很是敏感,现在就更加的敏感了。

“你家里原来是做什么的?”徐兴夏随口问道。

“我爹是给人放账的。”林小娘低着头,轻声的回答。

“放账?怎么个放账法?”徐兴夏内心微微一动,好奇的问道。

“就是放高利贷的。”林小娘抬起头,闪了闪大眼睛,轻声的说道。她真的是不太害怕生人,在徐兴夏的面前,完全没有什么拘谨的样子,也没有怎么觉得害羞。或许,她是猜测到了徐兴夏的身份,又或许,她是真的不知道徐兴夏的身份。

她的这些反应,都让徐兴夏察觉到,她绝对不是寻常人家的女子。寻常人家的女子,在陌生人的面前,特别是在“未来相公”的面前,怎么可能一点反应都没有?难道说,她真的不是爹娘给自己找来的童养媳之类的?又或者,她是抱着某种目的进来徐家的?

“哦,放高利贷的。”徐兴夏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林小娘的身份来历,的确是相当的新鲜,居然是放高利贷的。在当时,高利贷是一个很流行的产业,只要是稍微有点实力的大户人家,都喜欢参与其中,捞取“快钱”。在某些大城市,高利贷非常猖獗。没想到,这年头,连放高利贷的人家,都破产逃亡了,真是……

这个林小娘,要是真的出身高利贷的人家,说不定对这个行业,也会有几分的了解。看她的样子,就知道她绝对是一个绝顶聪明的姑娘。除非是她在说谎,否则,她应该懂得基本的算数。笑话,有个放高利贷的爹,自己要是不懂得打算盘,那才是怪事。

徐兴夏随意的笑了笑,挺和善的说道:“你的家人呢?都好吗?”

林小娘的神色,微微有些黯然,明亮的大眼睛里面,有一丝丝的哀伤流露,很低声的说道:“他们都死了……”

徐兴夏点点头,沉声说道:“哦,对不起,让你难过了。这样吧,你会算数吗?如果你会算盘的话,或许,我能帮帮你。”

林小娘说道:“算盘,我会一点点。一般的记账,我也是会的。”

徐兴夏自动忽略她后面的那句话。屁大的小姑娘,懂什么记账?估计借贷都分不清,吹牛也不是这样吹的。他微微一笑,回去自己的屋子,将一个算盘拿出来,送到林小娘的手里,漫不经意的说道:“你来示范一下,三百八十四加上五百九十八……”

林小娘轻声说道:“不用算盘,结果是九百八十二。”

徐兴夏心想,你要在我的面前表现你的心算能力?你一个古代人,在我这个穿越者的面前,表现心算能力?这不是班门弄斧,自己找死吗?行,咱装傻,考死你!他佯作什么都没有察觉到,似笑非笑的说道:“那一千三百四十八加上一千六百七十五呢?”

林小娘轻声说道:“还是不用算盘,结果是三千又二十三。”

徐兴夏内心微微一震。这个林小娘,还真是有几分的数学天赋啊!话说,他刚才随口胡诌的四位数相加,要他这个后世来人心算,也至少有半分钟的时间,还不能保证第一次就算准确。没想到,她居然可以张口就来。麻痹的,一个放高利贷的家庭,有这么出色的女儿吗?她不会是自己就是做账房的吧?

悄悄压下内心的惊讶,徐兴夏摆出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笑眯眯的说道:“不错,不错,咱们再来一个难度高点的。之前的那些,难度太小了。三万五千四百二十九,加上八万三千九百三十七,结果是多少?你需要用到算盘了吗?”

林小娘轻声说道:“需要用到了。”

说着,她将算盘接过去,噼里啪啦的拨弄起来。

徐兴夏其实对算盘是睁眼瞎,根本看不懂。计算机他还可以说是勉强会用,算盘这样的古董,只能说是敬而远之了。不过,看林小娘拨弄算盘珠的样子,倒也是挺赏心悦目的。完全可以用行云流水,白云出岫来形容啊!看她熟练的手法,就知道她的算盘功底一定不差。在当时,能够熟练打算盘的,只有一种人,那就是账房先生。由此推测,她的身份来历,倒也没有太大的可疑。

“结果是十一万九千三百六十六。”忽然间,林小娘说道。

她拨弄算盘的手指,同时停下。所有的算盘珠声音,就在这瞬间消失。如同是正到高潮的音乐,突然间被拦腰截断,给人很不舒服的感觉。徐兴夏明显的震动了一下,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耳朵。

“这么快就算完了?”徐兴夏装模作样的说道。

“是的,算完了。”林小娘轻声回答。

“哦,还可以。”徐兴夏说道。

他这番话,明显有点言不由衷的意思。要是这个林小娘,和他没有什么关系的话,他肯定会大大的称赞一下对方的。毕竟,对方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姑娘,能将算盘打到如此出神入化的地步,显然是非常罕见的。这样的人才,哪怕是女的,都要大力拉拢啊!

现在的白衣军,不就是刚好缺少一个管总账的吗?余力钧本身水平的确有限,管理千把人的千户所还问题不大。偏偏现在的镇朔堡千户所,有几万人呢!各种费用开销,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繁琐,他已经有点吃不消了。自从镇远关开工建设以后,他每天忙到子时,都还忙不完的。他已经找徐兴夏诉苦好多次。只是,徐兴夏也帮不到他。这年头,算账高手,可不好找。

林小娘的出现,让徐兴夏眼前一亮。这小女娃,稍微培养一下,就是白衣军未来的总账房先生啊!她简直是天上掉下来帮助白衣军的。只可惜,她到来徐家的目的,实在是太要命了。为了自己的幸福将来,他绝对不能流露出对她的欣赏。万一不小心被自己的爹娘纠缠上,以后的事情,估计有得麻烦。

“你会做账吗?”徐兴夏下意识的问道。

“会做一点点。”林小娘还是很细声细气的回答。

但是,她的细声细气的回答,已经让徐兴夏十分安慰了。刚才问她会不会打算盘,她说会一点点,结果,这么一点点,就让他徐兴夏惊愕得不敢乱说话了。现在,记账也会一点点,不知道又得弄出什么花样来。看她的样子,真的不像是在说谎啊!

第344章 漫天要价,落地还钱,咱不能亏本不是?

如果她真的懂得记账,徐兴夏真的不介意,让她去余力钧那里熟悉一下,慢慢的积累经验,最终成为白衣军的女总账。现在的白衣军,动辄就是几千几万两银子的收入或者支出,如果没有一个信得过,又足够聪明的人管账,徐兴夏还真是不放心。前世的他,对管账一点都不懂。如果别人在账面上做了手脚,他也轻易看不出来。

不过,在此之前,得将她在徐家的地位明确了。不管自己的爹娘,是怎么和她说的。反正,她和自己绝对没有任何关系。当然,必要的演戏,也是可以考虑的。既然爹娘可以善意的欺骗一下自己,自己也不介意善意的欺骗一下他们……好吧,绝对不是欺骗,是非暴力不合作。这是没办法的事情,非我所愿也。可惜,他还没有来得及仔细安排,就听到了母亲王氏熟悉的脚步声。

“夏儿,你总算是回来了!”果然,王氏的声音传来。

“哦,娘,你身体还好吧?我就是回来看看你!你的身体既然不错,那我就走了啊!以后我会经常回来看你的!”徐兴夏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就将前世的某些口头禅给用上来了,跟着就迅速的拔腿开溜。绝世聪明的他,当然不会给娘亲任何开口点明林小娘身份的机会。如果她点明了,就是生米煮成熟饭,没得挽救了。

在后世,不听爹娘的话,最多被人骂两句,没啥大事。自由恋爱,拒绝父母包办婚姻,更是时代的主流。但是,在这个朝代,不听爹娘的话,可是会被扣上一个大不孝的罪名的。拒绝父母包办婚姻,更是另类中的另类。徐兴夏觉得吧,自己已经够另类了,在这方面,还是尽量少引人瞩目还好。枪打出头鸟啊,低调才是王道。

“夏儿,你怎么就走了……”王氏还没有反应过来呢,徐兴夏就已经不见踪影了。她愣了一会儿,看看身边的林小娘,才明白是怎么回事。无奈之下,她只好轻轻的叹息一声,拉着林小娘的手,以示安慰。而林小娘,也很听话的抚慰在王氏的身边,就好像是真的媳妇儿一样乖巧,于是,王氏看她,越发的顺眼了……

当然,在这样的环境下,王氏肯定不会注意到,林小娘看着徐兴夏的眼神,约略有点奇怪。她的眼神,看起来有点迷茫,有点幽怨,还有点阴沉。没错,就是阴沉。她看着徐兴夏的背影,就好像是一条潜伏在草丛里的毒蛇,在悄悄的盯着眼前的猎物。

……

徐兴夏从家里溜出来,迅速进入白衣军的旧军营。原来白衣军的军营,设置在威镇堡的西南角一隅,后来,白衣军的规模逐渐的扩大,这边已经容纳不下了,就全面搬迁到了黑山营。由于安全形势的改变,威镇堡已经没有固定的驻军。

原来的军营,被管事会接手,作为管事会日常商量大事的地方。如果有什么重要的大事情,管事会的十一个百户,都会尽可能的聚集到这里,一起商议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威镇堡,乃是白衣军的行政管理中心。

“大人!”陈登隆正好迎面走来,看到徐兴夏出现,顿时大喜过望,急忙问好。这些日子,徐兴夏一直都在白衣军坐镇,和管事会的各位百户,的确是有段时间没有见面了。

“呵呵,你在啊!”徐兴夏乐呵呵的笑着说道。

“大人,我们听到一些风声,不知道……”陈登隆有点急切的说道。在别人的面前,他其实是挺能藏住话的,但是,在徐兴夏的面前,他就显得很直率。管事会的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性格。他们毫不保留的信任徐兴夏,自然是有什么就说什么。

“什么风声?”徐兴夏随口问道。其实,他很清楚,陈登隆听到的是什么风声。这不是什么需要严格保密的消息,王启年肯定告诉他们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王启年已经和他们基本融合了。说来也是奇怪,这个锦衣卫的百户,仿佛对造反一点都不敏感啊!

“大人,上头是不是要调走你?”陈登隆单刀直入的问道。

徐兴夏似笑非笑的说道:“你们愿意我调走吗?”

陈登隆不假思索的说道:“当然不愿意!”

徐兴夏随口说道:“那我就不走了。”

陈登隆两眼发亮,热切的说道:“千户大人,你也知道,上头的那些人,都不是什么好鸟。他们最后一定会杀了你的!如果,如果……他们想对你不利,无论大人你做出什么决定,我陈登隆都绝对支持你!咱们别的没有,就有一条命!这条命,就交给你了!”

说话间,林海牛也出现了。跟着,管事会的其他几个人,刘广梁、高正城、张云大、邓林永、高再兴、黄晓宁、陈文渊、胡一山、孙默等人都在。原来,他们是得知了消息,正在这里开会呢。对于上头,他们可是一点好感都没有的,刚才还在骂娘呢!徐兴夏出现在这里,他们顿时群情激奋,一下子全部涌出来了。

林海牛很是激动的说道:“没错,大人,你千万不要上他们的当!他们一定是想办法将你调开,削弱你身边的力量,再想办法对付你!无论他们跟你说什么,你千万不要离开黑山营!他们要是敢派兵来进攻这里,咱们就拿起武器,和他们拼了!”

其他的百户,也都纷纷如此表示。对于他们来说,是有了徐兴夏才有了他们的一切,没有徐兴夏,就没有他们的一切。他们怎么舍得放徐兴夏离开?如果上头要对付徐兴夏,他们第一个要站出来,和上头死磕。反正,他们对上头那些人,一点好感都没有。就算要造反,大家也不会有丝毫的犹豫的。

徐兴夏点点头,诚恳的说道:“大家说的,我都明白。大家放心,我不会离开黑山营的,也不用大家和他们死磕。”

陈登隆压低声音,缓缓的说道:“大人,要不要咱们弄点事情出来?镇朔堡就是一个好地方。”

他的言语,说的很隐晦,周围的人却都明白。须知道,他们都不是普通人,而是军户。陈登隆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弄点骚乱出来。部下出现骚乱,将在外军令不受,徐兴夏就可以不用调动了。这是最好的借口。这样的借口,在历史上用过无数次,屡试不爽。

徐兴夏微微一笑,淡然自若的说道:“暂时还没有这个必要。”

微微顿了顿,他自信的说道:“大家埋头忙自己的事情吧!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才是王道。咱们手里有钱有粮有枪,谁要对付咱们,都得掂量掂量。咱们的今天,不是耍手段耍出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打出来的!谁要想对付我们,我们就打谁!”

最后的一句话,给了各位百户莫大的信心。徐兴夏既然有这样的言辞,说明他肯定是不会束手就擒的。只要他有这个决定,他们就完全可以放心了。不就是开打吗?和谁开打不是打?白衣军打死了海勒金,打走了林丹汗,还有谁不服气的,都上来吧!

……

徐兴夏回到黑山营以后,第一道命令,就是将白斯文找来。结果,白斯文很快就来了。徐兴夏开门见山的说道:“白斯文,外面风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