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冒牌知县(沐轶)-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二郎道:“这妫水河这么宽,怎么渡过去?而且,辽军又在强攻。根本不给咱们渡河的时间啊!”

杨三郎道:“坚持到晚上就好了,若是天黑没有月亮,就更好,那时候,我领兵虚张声势突围,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然后,你们就可以率领渡河,向对岸山上转移!从而摆脱敌军的合围。”

杨大郎点头道:“这个办法非常好。先前沿着河滩过来的时候,我注意到后面有一段河面非常的宽,既然河面宽,那河水肯定就不会太湍急,也不会太深。让大家扔掉重甲渡河,应该等泅水过去。”

杨二郎喜道:“在哪里?我没注意。”

“我记得大概有三四个时辰的路程。”

杨三郎道:“那好,那咱们假装就先朝下游突围,争取在天黑之前,移动到那一带。等天黑之后,咱们就按计划行事!”

杨大郎点头道:“好!二郎,你的后军当做先锋,在前面开路,三郎,你的先军当做后军,担任掩护,我领中军对付东面太行山的辽军。河滩两头是辽军的铁骑,所以一定要注意在移动中不要冲得太凶,一定要保持队形,不能让辽军的骑兵将咱们的长斧和长矛队形冲散,那是咱们对付辽军重甲骑兵的主要依靠,要不然,咱们可就没有能抵御辽军进攻的手段了。”

杨二郎和杨三郎都点头答应。各自策马出发。

他们在商量作战计划的时候,前线还在紧张地激战着。

仇有财手持长斧不停劈砍辽军马蹄,被他砍翻的辽军战马已经有好几匹了。而他的三弟仇有寿则终于抓到了一把辽军死去兵士的长刀,一手持着圆盾,一手挥舞着长刀,保护着大哥。一旦大哥将辽军砍翻落马,他立即冲上去一刀砍死落马的辽军。不过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因为四周都是辽军,而且辽军数量比他们多得多,经常是两三个打他们一个。所以,他更多的是防着其他辽军乘着空袭偷袭他的兄长。

宁可不伤敌,也不是能让自己的大哥受伤甚至被砍死。不过,两人这种长短配合的攻防,倒是让辽军无可奈何。用这个攻防配合,他们经受了几拨辽军骑兵的冲击。

但是他身边的宋军就没有那么好运了,经常是顾前不顾后,长斧手和长毛手没有盾牌手的保护,最多只能刺死一两个辽军,而冲到近前之后,他们的长斧和长矛就挥动不方便了。

但是,杨家将训练着,非常注意长短远近的配合,平日操练中就强调了配备在长矛手和长斧手阵地后面的弓弩手对前者的保护。当辽军冲乱了长矛手和长斧手阵形,开始对长矛手和长斧手进行屠杀的时候,已经撤到后面的弓弩手这时已经完成弓箭的装填,利用距离开始射杀冲进来的辽军骑兵,保护被冲乱的长斧手、长矛手兵士。

但是,辽军的骑兵的冲击力是非常巨大的,一次冲锋便可能冲过长矛手阵地而直接冲到弓弩手阵地。

弓弩手适合远战,而辽军冲进之后,弓弩手没有连续进攻的能力,也没有防守的能力,几乎成了辽军长刀的活靶子。好在弓弩手跟盾牌手是排查在一起的,能远近配合,相互保护,所以辽军骑兵虽然冲进了宋军防御阵地,面对宋军顽强的反击和比较默契的配合,却没能占到明显的便宜

混战进行了大概半个时辰,双方死伤都很惨重。战场上横七竖八得到处都是尸体,鲜血染红了河滩。

便在这时,辽军阵地传来号角声,呜呜的,响彻整个河滩。

听到号角声,正在跟宋军厮杀的辽军骑兵,开始拨转马头快速撤离。犹如退潮一般往外冲去。

仇有财终于长舒一口气,回头对三弟仇有寿道:“辽军撤退了,可以暂时休息一会……”

仇有寿点点头,看见辽军骑兵已经撤出宋军阵地外,便扔下沉重的盾牌和长刀,转身四处张望。

便在这时,宋军阵地也传来急促的鼓声,仇有寿听出来这鼓声是让他们立即整队,准备迎接敌军再次冲锋。可是,此刻的他,这片刻的宁静里,最着急办的事情不是准备迎敌,而是寻找自己的兄弟。

仇有寿望见满地的尸体,混战之下早已是不知道先前二哥死在了哪里,他话语带着哭腔:“二哥呢?二哥在哪里?”

仇有财叹息了一声:“老二死了,被辽军骑兵的马给活活踩死了。”

“那他的尸体呢?我们要把他尸体运回去埋了啊……”

大哥仇有财苦笑:“现在这乱糟糟的谁知道尸体在那里,等会再找吧……,哎呀你受伤了?”仇有财惊叫了一声,看见三弟仇有寿后背鲜血淋漓,而且鲜血处的铠甲已经被劈开!赶紧扔下长斧,抢步上前,抓住他的后背铠甲察看:“真的中刀了,快!快脱下铠甲,我给你包扎伤口,不然流血太多就活不成了!”

第434章 厮杀

听哥哥这么一说,仇有寿这才注意到自己的后背果然火辣辣的疼痛,他赶紧脱下了铠甲,仇有寿撕下自己的战袍一角,擦掉伤口周围的鲜血,果然后背一道几寸长的伤口,鲜血还在不停往外冒。幸亏伤口不是很深。

仇有财赶紧从怀里摸出伤药,这是军队统一配发的,拔掉塞子,倒在伤口上,然后用绷带给他包扎。

正在包扎的时候,宋军阵地响起了急促的鼓点。

仇有财脸色一变,他听出来了,这是敌军冲锋的警告!

他还没有包扎好,所以根本没有回头观看,而是继续包扎着。可是,三弟仇有寿转头望去了,便看见了风暴一般再次横扫过来的辽军重甲骑兵!

骑兵最大的优势不是近距离短兵厮杀,而是速度和巨大的冲击力。辽军深深懂得这一点,所以,他们会组织多次反复的冲锋。辽军发现他们的第一波冲锋并没有完成冲垮宋军防线,双方陷入僵持胶着状态,这不是他们希望了,便吹响号角让骑兵撤退。

辽军骑兵的撤退并不是败走,而是训练有素地分朝两边脱离战场。把冲锋面留给了担任第二波冲击的骑兵。

当前面的骑兵抽身脱离战场,冲击面让出来之后。辽军第二波冲锋便开始了。

而这时,已经被辽军骑兵冲乱的宋军长矛长斧阵的兵士,有的跟仇有财一样在给身边兄弟裹伤,有的累得精疲力竭扔掉兵刃坐在地上喘气,有的被惨烈的搏杀吓得够呛,现在还在傻傻的站在那里后怕。只有一部分兵士按照训练迅速集结,形成防冲击阵形。

宋军虽然在辽军撤退的时候就预测到了辽军会展开第二波冲锋,所以擂响了战鼓,可是宋军太缺乏与大量骑兵作战的经验了,这之前宋军主要的对手都是同样是步兵为主的南唐、后蜀等军队,直接与辽军骑兵大规模会战的机会并不多,所以操练的时候虽然杨家将已经反复强调了这一点,也做了明确要求,必须在辽军撤退的同时立即整好队形,迎击辽军第二波的冲击,但是,嘴上得来终觉浅,不到真正经历是不会深刻理解到其中的重要性的。

宋军现在正得到这样的宝贵经验,当然,这个经验,是十分的惨痛的。因为辽军第二波冲锋开始的时候,宋军对付辽军铁骑最强大的招数长矛、长斧阵已经散乱,没有形成阵形。而弓弩手也没有立即组织起有效的箭雨覆盖。

于是,便该宋军倒霉了,当他们发现辽军第二波冲锋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辽军重甲骑兵犹如半山倒海一般冲来,宋军将士至来得及站起来抓起兵刃,根本来不及形成防冲击阵形,使得长矛和长斧对骑兵的伤害威力大打折扣。

在辽军冲入宋军阵地的时候,仇有财终于完成了包扎,他猛回头,看见军骑兵的铁蹄类混乱的宋军兵士中乱踩,辽兵闪着寒光的长刀劈下了一颗颗宋兵的头颅,扬起的血花飞舞成各种形状的血弦,在空中形成了一个个诡异的图案。

宋军的惨叫响彻了整个阵地。仇有财狂吼一声,抓起了长斧,对正在忙乱地穿着铠甲的弟弟道:“快点!辽军冲过来了!”

仇有寿只来得急把铠甲穿上,甚至都来不及系好,辽军铁骑已经冲到了他们面前!

仇有财狂吼一声,一斧子横扫过去,将冲到最前面的辽军铁骑前腿砍成两截!辽兵摔下马来,打了一个滚,而这时,仇有寿已经抓起来长刀和圆盾,一刀下去,血光飞溅,摔倒的辽兵脖子一分为二。

便在这时,另一匹战马双蹄已经踩向仇有财的脑袋!

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形成这种局面,但是,现在宋军的长矛手和长斧手阵形已经乱了,没有形成有效的防冲击阵形,没有相互的保护,使得仇有财在攻击其中一个敌军是,却被另一个敌军攻击!

仇有财已经不可能收回长斧砍这匹踩踏他的战马,唯一的选择便是躲闪。到底是经历过生死搏杀的老兵,仇有财立即脱手放开长斧,一个侧滚,躲开了这致命的双蹄。

他爬起来,便看见两名辽兵正朝着三弟砍杀!三弟仇有寿的盾牌只能挡住其中一柄长刀,面对另一柄,他只能用长刀反击。但是对方是骑兵,在马上,居高临下,而胯下战马又披挂重甲,长刀劈砍根本伤不了战马的身子。又够不到辽兵的要害,而步兵的铠甲是轻甲,防御力比不上辽军铁骑。所以仇有寿只能拼死招架,转眼间,身上已经中了两三刀,铠甲绽裂,血光飞溅!

仇有财来不及寻找兵器,他发疯一般扑上去,纵身跃起,抱住一名攻击三弟的辽军,将其拖下马来。

仇有财红了眼,他伸出右手,食指中指分开,恨恨插入这辽兵的双目!

啊——!

辽兵惨叫,手中长刀砍在仇有财的腰部,血花飞溅。

仇有财着地滚开,起身再看,另一名辽兵正一刀接着一刀往三弟仇有寿砍去,仇有寿用盾牌抵挡着,眼中满是惊恐和绝望。

仇有财顺手抓起地上死去宋兵长矛手的长矛,举过肩膀,对准那辽兵猛力掷出。

扑!

长矛扎进了辽兵的身体,将他撞下马去!

便在这时,仇有财感到后背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撞中了,将他撞得飞扑倒地。他知道,肯定是辽军的战马撞中了他。果然,接着,又是一阵马蹄乱踢踩踏而过,他听到了身上骨节碎裂的恐怖声响,然后脑袋被铁蹄踩中,顿时昏死过去。

仇有寿看见哥哥倒地,他下意识想跑,可是他不能,唯一的大哥,他不能让他死在这里谁也不知道。他立即也跟着倒地,躺在兵士尸体之间,用盾牌盖住自己身体,蜷缩起来。

辽军的铁蹄从他的身上盾牌踩过,混战的宋军从他身上跑过。

杨三郎冲回来的时候,辽军第二波冲锋已经杀入阵地,他看见了宋军防御阵形的溃乱,他立即下令擂鼓发号令,让第二批长矛手长斧手后面的弓弩手放箭,射杀辽军!

正如辽军的冲击骑兵队不止一拨一样,宋军的防御阵形也并不止一道。这样可以防止前面溃乱后全军大溃败。只是后面的长矛长斧队没有接到号令之前,不会冲上去参战,而是保持整齐的防冲击队形。因为这种长矛长斧手,只有形成整齐的阵形,才能发挥强大的防御反击力,一旦队伍混乱,相互不能保护,则会威力大减。

在第二波防御阵地的长矛手、长斧手后面,同样也部署有弓弩手和盾牌手。

杨三郎下的号令,便是让第二波的弓箭手放箭,支援第一波已经完全混乱的防御。

战鼓擂响之后,第二波长矛手和长斧手立即下蹲,将手中长矛和长斧放下,让出空间。后面的弓弩手立即万箭齐发,射向辽军。

宋军的弓弩之强大,是辽军最为头痛的,特别是强弩,不仅射程超过辽军将近一倍,而且力道奇大,在射程内能轻易洞穿辽军的重甲。同时,准头也不错。

辽军纷纷中箭落马,当然,由于双方混战在一起,也有不少宋军被误伤射杀的。

辽军铁骑知道,这时候不能退缩,要不然就成为宋军弓弩手的活靶子!因此,辽兵继续往前冲锋,将战局往宋军纵深推进!

已经混乱的宋军第一波防线无法阻挡辽军铁骑的强大冲击,辽兵很快便冲到了第二波防线前。

而完成了一次齐射之后,弓弩手立即后退让装填箭支。而前面蹲下的长斧手和长矛手已经迅速站立起来,长矛、长斧举起,形成防御阵形。

辽军的冲锋止步于第二道长矛长斧阵前。因为这一道是整齐而有序且训练有素的。

辽军在长矛攒刺中纷纷落马,而战马又在长斧砍劈中折断前腿摔倒。

只不过,与此同时,宋军第一道防线的兵士已经陷入了辽军铁骑的重重包围,一个宋军要面对三四个辽军兵士合力击杀,宋军伤亡迅速增加。

杨三郎怒喝一声,战鼓再次急促且高昂起来。——这是反冲锋的鼓点!

布防在两翼的两万宋军马军,开始朝着辽军两肋冲杀过去!

宋军马军数量不多,这次北伐的马军总共只有五万兵力,其中三万留给主力,另外两万参与西路军。杨大郎将他们分别拨给了前锋和后军。

杨三郎手里便只有一万马军。他充分知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所以,他一直骑兵分成两队,隐蔽在前锋的左右翼后侧弓箭手后面,辽军不知道杨三郎的安排,所以没有抽调专门的骑兵应对。

在面对宋军正面防线强大的长矛、长斧阵和强弩阵,辽军冲击力被遏止时,随着密集的冲锋战鼓,从两翼冲杀进来的宋军骑兵,成了两只尖刀,刺入冲击辽军的两肋!

骑兵对骑兵,形成冲击波的一方会占据优势,不管是心理上还是战术上,都会占优。

这次参与西征的宋军骑兵都是轻骑兵,护甲虽然相对比较薄,但是速度快,而且骑兵都配备了神弩、长刀也圆盾。

第435章 血战

发起冲锋时,骑兵神弩远距离放箭,加上正面战场的神弩队的箭雨,冲入宋军阵地的辽军面临两面受敌,骑兵手里的盾牌顾得了一面顾不了另一面,不少辽兵死在这两面袭击的飞箭之中。

由于战马冲锋速度太快,而装填神弩需要的时间相对又比较长,在马上也不方便装填,所以每个骑兵只来得及射出一支箭,然后便只能将神弩挂在马鞍上,取下盾牌和长刀,开始白刃战。

冲在左翼骑兵最前面的有两支马军,一支是侍卫马军司的广锐军,都指挥使是龙琦。另一支则是殿前司的马军——清塑军,这是跟随赵匡胤、赵光义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的精锐之师。统帅都指挥使是北宋著名战将米信!

米信没有使用神弩,而是使用他自己的强弓射月。这张弓属于强度最大的九斗。需要用高达三百宋斤的超强臂力才能拉开,威力比寻常的神弩都要强。而且能快速上箭。

在其他宋军开始放箭之前,米信的强弓已经射死了好几名辽军骑兵了。冲入寻常神弩射程之后,又是连珠箭射出,数名辽军兵士中箭落马。

米信将手中射月弓挂在马鞍上,取下自己的斩魁刀,冲进了辽军之中,斩魁刀挥舞,当真是所向披靡,转瞬之间,便斩杀了十数名辽兵。

马军这支骑兵速度太快了,强大的冲击力撕开了冲锋进入宋军阵地的辽军两翼。宋军的长刀闪着寒光,挥舞中,不少辽军中刀惨叫落马。

辽军经受不了这样的冲击,阵形开始有些乱了。虽然没有鸣金收兵,但是兵士已经开始后撤。

与此同时,正面防御阵地长矛手和长斧手也开始追击溃散的辽军。因为后撤而拉开了距离的弓弩手,更有了用武之地。强弩弓箭如飞蝗一般射向辽军骑兵,虽然辽军有盾牌抵挡,但在宋军配合有素的交叉放箭中,还是有不少辽兵中箭落马。

终于,辽军阵地响起了守兵的铜锣声。辽兵如蒙大赦,一些惊慌的辽兵赶紧拨转马头往回狂奔而去,这下露出了后背,又有不少兵士中箭。但整体上辽军的后撤还是有序的,没有给宋军更多的可趁之机。

撤退后的宋军阵地上,尸横遍野,惨不忍睹。

米信等率骑兵的突然袭击,毙伤辽军骑兵数百人,成功粉碎辽军第二轮冲锋,然后率队撤回了宋军阵营。

躲在圆盾下的仇有寿听到了辽军撤兵的铜锣声,也听到铁蹄声的远去,他这才推开盾牌,感觉自己身上都要散架了似的,到处都痛。

他挣扎着爬起来,朝着大哥仇有财倒下的方位跑去:“大哥!大哥!”

没有回答,四周到处都是受伤兵士的惨叫和呻吟,还有失去了主人的战马在四处乱走。宋军救护兵冲上来,把受伤的兵士往回抬。

仇有寿在混乱中踉跄着往前走,一边呼喊着大哥一边低头翻动着一具具的尸体。

这时,宋军阵营里响起号角,仇有寿听见了,这是后撤的命令。也就是说,宋军要往南面撤退。

南面?南面不是也有辽军铁骑吗?能撤到哪里去?

仇有寿心里闪过这丝念头,这号角更让他着急,要是大军南撤,大哥怎么办?留给辽军吗?

不!要不是大哥舍命救护,自己早已经死了。更何况,他已经失去了二哥的尸体,再不能抛下大哥,就是背也要背着走!

仇有寿已经顾不得大哥让他保命的训斥,怀着对大哥的感恩,他继续在尸体堆中翻找着大哥仇有财。

宋军开始有序地徐徐后撤。

望见大军远去,再看看远处正在整队准备冲锋的辽军,仇有寿更是焦急,他哭喊着接着找寻。

终于,他看见了尸体下压着的一块衣角,已经撕烂了一部分,大哥撕下来给自己包扎伤口的战袍,正是这样的。

“大哥!”仇有寿狂喜,扑了上去,费力地将上面压着的一具辽军兵士和一具宋军兵士的尸体掀开,将那面朝下趴着的人翻过来一看,果然正是大哥仇有财!

仇有寿大喜,赶不上察看大哥是否活着,先带走要紧。他费力地拉扯着大哥起来。便听到了大哥嘴里发出了一声痛苦的呻吟。

大哥还活着!

仇有寿狂喜,嘴里叫着“大哥!咱们走!”一边用力将他的胳膊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另一手搀扶住他的腰,将他拉了起来。

四周还活着的宋军基本上已经撤回了宋军大阵之中,还有一些救护兵在救护伤员。

这时,他看见前面一个宋军救护兵正牵着一匹马,马上驮着一个受伤的兵士往回走,他赶紧喊道:“兄弟!前面那位牵马的兄弟,请等等,用马驮一下我大哥,他也受伤走不了了!”

那兵士回头看了一眼,犹豫了一下,道:“他估计活不了了,不要救了,辽军冲锋马上就要开始了,赶紧回到阵地,不然咱们都活不成!”

“不行啊!”仇有寿哭喊着,“我大哥还活着,他一个人杀了十几个辽兵,还救了我的命,必须救他啊!”

救护兵又眺望了一眼辽军那边的动静,这才放开缰绳跑了过来,帮着他搀扶着仇有财,来到马前,两人合力将他提上战马。

便在这时,辽军阵地传来让人心悸的号角,接着震天动地的喊杀声响彻整个天地,无数铁蹄撞击下,大地再次猛烈地震动起来。

救护兵脸色大变,急声道:“快跑!”

两人拉着马踉跄着往前跑,跑出几步,先前驮着的那受伤兵士坐不住,摔下马去,而仇有财是趴在马上的,反而没事。

仇有寿生怕大哥也摔下去,折转回来扶住大哥。

那救护兵放开缰绳,撒腿就跑。

仇有寿顾不上别的,飞身上马,两脚一夹马肚子,策马往阵地飞驰而去。很快就赶上了那救护兵,急声道:“快上马!”

救护兵发现后面辽军速度很快,已经追进了先前的阵地,要是靠双脚只怕跑不回本阵,可是马上已经有两个人,坐不下三个。他也是急中生智,纵身跃起,一下子抱住了马脖子。

那战马幸好是宋军战死骑兵的,是轻甲,又知道回阵地,所以驮着三个人却还能飞驰,终于在辽军快追上时冲入了宋军阵地。

前面抵御的长矛长斧阵让开了一道路,让他们冲了进来。一直跑过弓弩手。战马才被宋军兵士拉住。救护兵放手下来,面如土色,回头望去,前面残酷的战斗已经再次展开。喊杀声震天动地。

救护兵牵着马,对马上喘着粗气的仇有寿道:“你们两都伤得不轻,我带你们去救治!”

宋军中军部设有救治所,有随队军医给受伤的兵士治伤。救护兵拉着他们往前走,一直走了一顿饭工夫,这才到了地方。这里集中了三面战区送来的伤兵,横着竖着的到处都是,几十个随军郎中正忙着上药包扎上夹板。

救护兵先帮着仇有寿下马,然后将仇有财搀扶下来,让他躺在地上,摸了摸他的脖子,还能感觉到脉搏跳动,喜道:“还好,还没死,不过骨头、内脏好象都有伤。——你掐他人中,我去叫郎中来!”

“好的,多谢你了!”仇有寿感激地说着。

“谢什么,刚才要不是你让我上马,我只怕也死了!咱们算得上生死兄弟,能帮自然要帮!”

仇有寿憨憨地笑了笑,点点头:“我叫仇有寿,请教兄弟尊姓大名?”

“我叫顾瓜。我先去找郎中!”

救护兵快步走了,仇有寿替兄长解开铠甲,将他脖子垫高,让他胡须更顺畅。然后用力掐他的人中穴。

片刻,仇有财吐出一口粗气,呻吟了两声,终于睁开了眼睛,茫然扫了一眼,看见了仇有寿,顿时两眼放光,喜道:“三弟!你,你还活着!”

“是啊大哥,你受伤了,伤得很重。千万别乱动,我们现在在中军的救治所,已经去给你找随军郎中去了,马上就来给你治伤。”

仇有财抬手去抓三弟的手,可是他发现,只有一只左手能抬起来,而右手纹丝不动,低头一看,发现右手怪异地翻转着,就像一条被抽了骨头的死蛇。很显然,自己的右臂已经骨折了,而且还不止一处!

仇有财痛苦地呻吟了一声,又动了动腿,还好,两条腿还是自己的,虽然同样也是剧痛不已。

不过,最让他担心的是胸腹部,有一种烧灼一般的持续疼痛,他心中一沉,知道内脏肯定被马蹄踩伤了。要是内脏已经破裂,那自己便只有死路一条!

他感到脑袋昏昏沉沉的,道:“战况怎么样了?”

“还在打呢!辽军这已经是第三波冲锋了。我们死了很多人,到处都是死尸,我从尸体堆里把你扒出来的。嘿嘿”仇有寿故作轻松地笑了笑,可是笑容看上去比哭还难看。

仇有财也苦笑,道:“这一次只怕咱们凶多吉少,辽军人数太多了,光是北面的人,只怕就跟咱们差不多,更何况还有东面和南面的。下一步我估计肯定要等天黑后强行朝太行山突围。”

仇有寿点点头,道:“大哥你放心,咱们的人也不少,不会有事的,一定能突围成功。”

第436章 没有选择

仇有财摇摇头,道:“三弟,大哥我受伤太重,好象内脏伤到了,估计活不了多久了,没办法带你突围。一切只能靠你自己了。这次你一定要听大哥的话,等到天黑突围,你一定不要管大哥,自己冲杀出去!千万千万!”

“不!我决不会放下大哥不管的!”

“你这小子怎么不听话!”仇有财瞪眼。

“别的都听,就这不听!”

“你!你混蛋!我已经活不成了,你要是死了,谁给咱们仇家传宗接代?”

“不管你怎么说,我都不会扔下你不管!”

“你!你个死娃子,你不听老子就打死你!”仇有财举起还能动的左手,作势要打。

仇有寿后往后挪了挪,依旧犟嘴:“打死也不听!”

仇有财气得想坐起来打他,可是身子一动,身体便是钻心的疼痛,只能又躺下,喘着粗气道:“老三,求你了,就当大哥求你了!你一定要给咱们仇家留下香火啊!”

仇有寿也哭了,抹着眼泪道:“大哥,先前要不是你几次救我,我早死好多回了。别说你是我大哥,便是不相识的人,你救我的命,我就不能看着你死!要不然,我还是个人吗!”

“你!你这傻娃子,这不一样……”

仇有寿看见了那救护兵拉了一个老郎中过来,便抹了一下眼泪道:“行了大哥,你不要说了,郎中来了,赶紧给你治伤。”

老郎中蹲下身给仇有财检查之后,沉声道:“你手臂已经废了,肋骨断了三根,这些都只还不太要紧,最麻烦的,是你的内伤很重!内脏被踩破裂了,能不能治好,关键看能不能止住血。”说罢,从药箱里摸出一个瓷瓶,拔掉塞子,倒出几枚药丸给仇有财,让他马上服下。

老郎中将瓶子递给仇有寿,又道:“这个药如果你吃了之后,到了明天还没死,差不多就能活下来了。”

说罢,老郎中取出夹板,开始给仇有财接骨。

这时,还有一个老郎中模样的医官骑马来回高声说着:“大家注意了,安心养伤,不要惊慌,前方将士正在浴血奋战,已经杀死了很多辽军,辽军不会杀到咱们这里来的。所以一定不要慌乱……!”

他正在说着,四周的兵士又开始往前移动,那医官下令转移伤员,跟着部队往前走。

医护兵顾瓜找来了一副担架,两人抬着仇有财往前走。走了一段路又停下来了,外面远处喊杀声不停传来,让这些兵士人人都表情沉重,不知道前途命运如何。

等担架停下来之后,老郎中又继续给仇有财捆扎受伤的手臂。终于上好了夹板,接着又给他断裂的肋骨也进行了接骨包扎。

处理完仇有财的伤,老郎中又给仇有寿处理伤口。

仇有寿的伤也不轻,光是砍伤就好几处,有的已经深到了骨头处。还有马蹄踩踏伤,肋骨也断了一根。仇有寿流了很多血,就感觉有些身体发软,脑袋昏昏沉沉的。

老郎中给两人包扎好之后,便去忙着给其他受伤兵士救治去了。那救护兵顾瓜道:“我也要去忙去了,还有很多伤兵需要救治呢。你就在这里守着你大哥,别走了,你的伤也不轻,再去只能是送死。”

“你要小心!”

顾瓜感激地点点头,转身快步走了。

战斗持续进行。宋军一直在走走停停地向河滩的下游移动。伤兵源源不断地送来,才送来的伤兵嘴里知道,辽军骑兵一直在一波接着一波地冲锋,但是杨家将指挥有度,而宋军也从最初的紧张慌乱中镇定下来,面对一倍于自己的强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采取防御战加择机的反击战。紧缩兵力,使得兵力上的不足没有太影响军队的战斗力。至少在与辽军的对决中,没有太吃亏。

随着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天也渐渐的黑了下来。受伤的宋军已经有数千人之多!而随着减员的增加,前线兵力的日趋吃紧,能够抽调出来照顾伤员的兵士也越来越少。那老医官便组织那些受伤相对比较轻还能走动的兵士,负责抬那些重伤兵士,随军移动。

在快要天黑的时候,天开始下起了雨夹雪!

这种冻雨远比真正的飘雪更折磨人,淋在身上是湿的,寒风一吹,冷得全身成冰窟一般。没有受伤的兵士还相对好办,那些受伤的兵士更是饱受折磨。

仇有寿包扎的伤口已经全被雨水淋湿了,冰雨刺激伤口火辣辣的痛,可是他顾不得这么多,大哥的伤更要紧。

大哥仇有财开始高烧,时而谵语,时而昏睡,这让仇有寿更是担心。

在天黑的时候,救护兵顾瓜找到了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