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冒牌知县(沐轶)-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冷羿想了想,终于轻轻点点头,嗯了一声。
“你,你不会是同情我,才这么说的吧?”
“不是,”冷羿望着夜空,“你和你姐姐就想天上的两颗星星,一样的璀璨可爱,说实话,我当初第一眼见到你们,觉得你们是那样的清纯可爱,我就很喜欢,甚至我分不清是先喜欢姐姐还是先喜欢妹妹。”
冷羿慢慢说着,回忆着往事:“我记得那次我们从巴州回阴陵,猎到猎物,在驿站里烧烤,就是你主厨,你的厨艺很好,烧烤香喷喷的。这一点你姐姐就比不上你。那时候我就想,这小姑娘真不错,要是我讨了她做媳妇,可就有口福了。后来,我弄错了人,亲了你,说实话,我也时常想起那件事,想起你……”
“羿哥哥……”成珞嫙美眸中晶莹泪光闪现,头一歪,靠在了他的肩膀上,含羞轻声道:“这些,你怎么不告诉我……”
“我跟你姐姐好了,想着总不能双美都占吧,所以也不敢多想。”
“你现在告诉我了,我很开心。”成珞嫙转身抱住了他,道:“你也一并跟我爹娘求亲,把我们姐妹一起娶过门,好不好?”
冷羿扶着她的双臂,低声道:“我已经有了巧娘,又要娶你姐姐,一颗心已经分成了两半,再要分给你,就只有一小半的,你不能得到我完整的爱,我也不能完完整整的爱你,我们都会很辛苦的,如果你找一个你真心喜欢的嫁了,他一心一意对你,那不是更好吗?”
成珞嫙坚定地摇摇头,道:“自从你亲我的那天起,我就已经发誓,除了你,我谁也不嫁!你要将来不娶我。我就削发出家当姑子去!”
“珞嫙,你别这样逼我……”
“我不是逼你,娶不娶是你的事,我不会勉强的。”成珞嫙放开了他,又抱着双膝,下巴枕在上面,望着湖面出神。
冷羿无奈,支吾道:“这件事……,能不能缓缓?先把你姐姐娶过门了,我们以后再慢慢商量,好吗?”
成珞嫙转头望着他,半晌,突然抿嘴一笑,点点头。
第337章 殿试
次日早上,赵光义带着花蕊,在四品以上大员们的簇拥下,浩浩荡荡摆驾东城外小山脚下施工现场。这里,禁军已经进行了戒严,所有禁军高级将领还有三司的中高层官员都出席了开工典礼。
赵光义和花蕊像模像样地拿着锄头挖下了第一锄,顿时间,鼓乐齐鸣,正式宣告金明池动工。
但是,朝中大臣却一个个暗中摇头,唉声叹气。赵光义恍若不见,叮嘱了冷羿几句一定要日夜辛苦,力争早日完工,绝不能拖延工期,并当着众位大臣和禁军中高级江将领的面,再此重申了授予冷羿的先斩后奏和撤职降职的特权。又当众肯定了昨日冷羿对李继隆等人的处罚。
开工典礼完毕之后,赵光义让文武百官陪同他殿试。殿试在讲武殿举行。
文武百官跟着赵光义回到京城举行殿试,这次参与殿试的,一共有三十八人。都是各科会试的佼佼者。花无香赫然位列其中。
他们的座位安排在大殿外面台阶下的两侧。而文武百官则站立在大殿内。赵光义坐在金黄色的龙椅软塌上,旁边是花蕊皇后。冷羿是四品官,要上朝的,所以跟文臣站在一起。
赵光义道:“借今日殿试之机。朕有事跟诸位爱卿说。只因为事情紧急,故不及跟诸位细细商议。”
薛居正抢步上前,躬身道:“官家所言,可是出兵北伐之事?”
“正是!后天朕要御驾亲征,出师北汉!”
赵光义要出兵北伐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很多年来就是在为此做准备,但是,赵光义无论什么时候出兵都没有疑问,可是现在偏偏动用了大量的金钱人力去修建工程浩大的金明池,而他又偏偏选这个时候出兵北伐,朝中大臣顿时跟炸了窝的马蜂一般嗡嗡议论起来。
薛居正陡然提高了音量:“官家!微臣以为,此事还需谨慎从事,现如今已经动用了大量军资用于金明池,又征调了几乎全部禁军还有四十万民壮,实在不能再出兵北伐,否则必败无疑。”
既然有人开腔打了头炮,后面的人便纷纷跟着了,只不过,下面议论是一回事,出来公开反对又是一回事,所以多数大臣还是嘀嘀咕咕议论着。
赵光义扫了一眼场中乱哄哄的众位大臣:“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赵光义公然征求意见,群臣顿时都不说话了。毕竟,直接的公开反对皇帝的意见,这还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的。
到底还是有大胆的,沈伦、曹彬迈步出列,赞同薛居正的话。曹彬斜眼看了看枢密使楚昭辅,只见他低头不语,不由很是不耐地瞪了他一眼,但楚昭辅恍若石头一般。
曹彬仰着头望着花蕊:“皇后娘娘,你身为先帝皇后,不能坐视官家如此冒险啊。”
赵光义很是不悦地瞪了他一眼:“曹卿,北伐之事,与花蕊皇后无关,是朕的决定。你们有什么意见尽管向朕提出。”
卢多逊迈步出列,躬身道:“微臣以为,北伐之事是先帝定下的宏图伟业,官家现在只是将先帝未完成的遗愿加以实现而已,至于军资兵士,官家早已经成竹在胸,我等无需多言。只要按照官家既定作战方案,便能势如破竹,直捣上京!”
曹彬怒道:“我大宋精锐禁军都在金明池工地挖土造湖呢,用什么军队直捣上京?你这个马屁精,只会胡乱拍马屁,置官家和大宋社稷安危于不顾!”
“我怎么不顾了,我们不是还有数十万的厢军嘛,官家能征惯战,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哪一场官家领兵打败了?你说!”
其实,赵光义领兵吃的败仗也不少,只不过,朝堂之上,谁又敢当面说出这个事情来,曹彬也不是草包,自然知道厉害,瞪着眼道:“以前不打败仗,不能保证以后就一定不打败仗啊……!”他刚说了这句话,又觉得不妥,赶紧改口道:“我说的是不打无准备的仗。官家从前的胜仗,那都是精心组织谋划的,都是有准备的。”
“这次也有准备啊。先帝都已经准备了十多年了,还要准备下去,那要等到猴年马月?”
“你他妈的眼睛瞎了还是耳朵聋了?”曹彬气得爆了粗口,“你不知道先帝准备的军资、还有数十万的禁军都投在了金明池修建上面吗……?”
赵光义阴沉着脸道:“曹卿,有话好好说,这是朝堂,不是菜市场!”
曹彬黝黑的脸涨得通红:“对不起,官家,微臣一时心急说错了。不过官家,如果要修金明池,那这场仗就真的不能打,更不能御驾亲征。”
赵光义没有理睬他,扫了一眼众人:“还有谁赞同卢爱卿的话的?”
从赵光义这几句话就能知道他的态度了,他叫曹彬为卿,叫卢多逊为爱卿,显然偏向他了。朝廷中不乏见风使舵之人,立即就有好几个大臣出列躬身赞同卢多逊的话,当然免不了还要口沫横飞地赞叹一番赵光义的领兵征战沙场的本事,听得赵光义频频点头微笑。
但是,此刻的大宋建国才不到二十年,很多都是有战斗经验的人,纯粹出身书斋的大臣不多,而且这些大臣多大是经历了赵匡胤建国的艰难历程的,知道战斗不是写字画画,而是要动真格的,一旦失算,便会有成千上万的兵士死去,弄不好还要国破家亡,因此,又有一部分大臣出列,却是赞同薛居正他们反战的意见的。
赵光义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但是,他还是忍耐着望着众位大臣。目光落在了枢密使脸上。
枢密使楚昭辅一直不说话,低着头,也不看皇帝赵光义。曹彬正在跟持赞同意见的卢多逊等人唇枪舌剑地争论着,发现赵光义的目光望着楚昭辅,也醒悟了过来,对啊,楚昭辅是枢密使,说来说去,是否出兵他的意见最重要,而楚昭辅在查问妲姬美人之死事情上一直都跟他们几个是一伙的。立即大声道:“楚大人,你是枢密使,你倒是说说你的意见啊!”
赵光义也淡淡道:“正是,楚卿,你对朕决定的御驾亲征北伐北汉,意下如何?”
楚昭辅这才慢吞吞迈步出列,看了看曹彬等人,又望了望金銮殿上的皇帝赵光义,躬身施礼道:“微臣以为,燕云十六州被划归辽朝,本就是我等奇耻大辱。辽夷虎视眈眈,侵犯我大宋之意图由来已久,与其坐等来犯,不如主动出击,先破其爪牙北汉,敲山震虎,再伺机北伐。这是先帝遗愿,官家此举,并无不妥。”
赵光义脸色终于难得地云开见日。曹彬等人却是脸上变色。曹彬怒道:“楚昭辅!你吃错药了?胡说什么!官家领厢军攻打大辽,那不是自寻死路嘛!”
楚昭辅依旧慢吞吞道:“先前卢大人说的好,官家用兵,非你我所能洞察。咱们只需要听从官家号令,便无往而不利!”
“可是,现在禁军都在修建金明池,军费又……”
“行了!”赵光义很不赖烦地打断了他的话,“你翻来覆去的就是那几句,朕听得耳朵都起老茧了。你也休息片刻,让别人也说说话!——赵卿,你意下如何啊?”赵光义目光望向了前宰相赵普。
在赵匡胤时代,赵普是宰相,颇得赵匡胤的重视。但是,赵普跟当时担任开封府尹的赵光义却不对付。他虽然担任了金贵盟约的记录人和见证人,但是,对杜太后把皇位传给赵光义颇有微词。也一直在赵匡胤面前说赵光义的坏话,两人一直明争暗斗。到了赵光义登上皇位之后,赵普便知道坏事了。果然,他的宰相之职被赵光义罢免,只留下一个太子太保的虚名,没有实权。若不是因为登基后出于稳定的考虑,需要赵普这样的老臣装点门面,赵光义早就把赵普开革出朝廷,甚至杀之而后快了。赵普也一直深知厉害,言语不敢有半点差错。
现在,他听到赵光义点明让他发言,不由脸皮微微抽搐了一下,如果,这一着他早已经在心里盘算过了,知道自己该如何回答,忙上前拱手道:“微臣以为,北伐是先帝遗愿,官家遵行并无不妥,至于如何行军作战,何时出兵为妥,微臣对军事不懂,不敢妄言,但官家领兵作战,的确是所向披靡,加之御驾亲征,官家不可能不慎重,故此定然已经成竹在胸,我等无须多虑。”
赵光义想不到赵普会偏向他这边,乐呵呵捋着胡须朝着他点点头。扫了一眼众位大臣:“诸位,还有何新的东西要说?先前说过的就不要在说了,朕已经听的很清楚了。”
薛居正躬身道:“官家,此刻出兵,的确太过凶险,还请官家三思啊!”
卢多逊也躬身道:“一统天下之伟业,不能一拖再拖!”
正吵闹间,大殿外负责殿试的官员匆匆进来,拱手道:“回禀官家,已有考生交卷了。”
“哦,把考卷呈报上来!”
考官将考卷呈给王继恩,王继恩双手捧着走上去,放在皇帝赵光义的龙案之上。
赵光义扫了一眼,不由眼睛一亮,拿起来,细细读了一遍,不由满心喜悦站了起来,道:“将这考生唤上殿来!”
片刻,第一个交卷的考生迈步进入大殿。
只见她虽然身穿一袭书生青衫,却是身材娇小,眉清目秀,双眸盈盈,粉面桃腮,朱唇点点,细细一看,却是一个清丽的小女子。众位大臣不禁面面相觑。他们近日的视线都落在了官家的金明池修建和北伐之上,没有太在意科举的事情,所以很多人并不知道今日殿试考生中,竟然有一个年轻十五六岁的小女子,而且今日殿试,还第一个交卷,不由是面面相觑。
这女子,自然便是冷羿一路关照闯关进入殿试的神医花无香。
花无香听说皇帝召见,心中忐忑,还是大着胆子进来,撩衣袍跪倒,脆生生道:“学生花无香,叩见官家,恭祝吾皇万寿无疆!”
赵光义更是欢喜,道:“花卿免礼平身。”
“谢官家!”
花无香起身,侧身站立在一旁。
赵光义道:“花卿,你把你当堂做的诗词,给诸位大人念一遍。”
花无香有些吃惊,想不到官家竟然让自己当着百十位大臣的面诵读自己的殿试之作。这篇诗词是冷羿昨天晚上才写给她背诵的,今晨看见题目,知道很切题,更是欢喜,别人都惶恐不安地沉吟思索,她却一蹴而就写完了交卷。现在官家却让她当众念诵,却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了。
这诗词她已经烂熟于胸,也不需要拿起试卷再看,上前一步,转身,抱拳拱手道:“晚生拙作,见教于各位大人,万望不吝赐教。”
这些大臣都是老于官场,知道官家既然点明让她念诵诗作,必定是中了官家心意的,将来此子青云直上,那也不是什么奇怪之事。故人人都给她脸面,赔笑躬身拱手连说不敢。
花无香背着双手,清脆的嗓音抑扬顿挫朗声念诵道:
怒发冲冠,
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十五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燕云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这是南宋著名将领岳飞著名词作《满江红》。冷羿知道官家赵光义要北伐,而且以此为题,便想到了这首词,只不过其中有两处明显不符,其中一处是三十功名尘与土中的“三十”,作者花无香只有十五,所以改了。而“靖康耻”更不符,改成了燕云耻。
所谓“燕云耻”其实不是大宋的直接耻辱。数十年前后唐发生内乱,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自称儿皇帝、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请求辽太宗支援攻打后唐。辽太宗遂协助石敬瑭攻灭后唐,割得了燕云十六州,打开了通往中原的门户。因为历史上这块地方一直属于中原国家所有,大宋一统中原后,便将此视为自己的耻辱,发誓夺回。
这首词正好切中赵光义的心思,也是给了他出兵之名,一看之下不由大喜,便让花无香当众吟诵。
第338章 壮怀激烈
花无香读完之后,赵光义捻着胡须,扫视了场中大臣们一眼,温言问道:“诸位可曾听清了?”
场中大臣顿时明白了赵光义的用意,卢多逊出列朗声道:“花姑娘这诗词果然是绝佳!足以流芳百世。诗词所言壮怀激烈,踏破贺兰山缺,笑谈渴饮匈奴血,将我将士渴望北伐雪耻的雄心壮志表达的淋漓尽致,如此豪迈诗句,真不敢想象出自一介羸弱女流之手。可敬可叹。诗词绝佳不谈,便是花姑娘如此豪迈气势,十五花季豆蔻,尚能不忘国耻,此等雄心壮志,便足以令我等汗颜无地矣!”
楚昭辅也赞叹道:“是啊,燕云耻,数十载未雪,实在令我等大宋臣子寝食难安。若不早日夺回燕云十六州,跃马上京城,我等有何颜面说什么报效朝廷,为帝分忧?”
一时间,群臣都是纷纷点头赞叹。
薛居正好生瞧了花无香一眼,道:“敢问花姑娘是哪一科考生?”
“明医。”
薛居正更是愕然,回头跟沈伦等人互视一眼,都是暗生敬佩。薛居正道:“姑娘精研岐黄之术,治病救人,悬壶济世,却也心怀朝廷,不忘国耻吗?”
花无香柳眉一挑,娇嫩嗓音朗声道:“位卑未敢忘国忧!”
这是著名诗人陆游《病起抒怀》里的一句,冷羿抄录给花无香准备应考用的,花无香已经背得滚瓜烂熟,现在用在了这里。
“好一句‘位卑未敢忘国忧’!”赵光义拍案叫道,“薛卿,你也太小看人家小小女神医了!哈哈哈”
“微臣不敢,只是有些好奇她这小小年纪,又是学医的,却对朝政如此感兴趣罢了。”
听得官家夸赞,监考官忙为花无香解释道:“其实,早在会试时,花姑娘便以一首《赤壁赋》,表达了报效朝廷的豪迈胸怀。可见花姑娘并非一日兴起而作此诗作。”
赵光义大感兴趣,哦了一声,道:“请花卿吟诵此词,朕与众卿也都听听。”
花无香躬身答应,背着手抑扬顿挫朗诵出冷羿抄袭给她会试过关的那首苏轼的《前赤壁赋》。
当念诵到:“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一句时,前宰相赵普听得神往,禁不住出声击节叫好,赞道:“花姑娘果然早已心存报效朝廷之宏愿,却不是今日才突发奇想而作殿试这首壮怀激烈之词。”
赵光义频频点头,示意赵普先不要说话,让花无香念完。
待花无香念诵完毕,场中群臣纷纷点头赞叹,这些大多是饱学鸿儒,自然能分辨诗词好坏,听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世名篇,又知道出自一位年仅十五岁的女孩子之手,岂有不赞叹之理。
赵光义更是龙颜大悦,念着胡须微笑道:“果然好词,花卿不仅诗词绝佳,这歌赋也是奇才啊!”
卢多逊赞道:“单是诗词歌赋之才,与在场鸿儒方家中也不过最多略胜一筹而已,但是这心怀朝廷,马革裹尸壮怀激烈的豪迈气概,才是最值得人赞叹的!在花姑娘如此胸怀之前,便是那些自诩朝廷栋梁之人,只怕也要自惭形秽了!嘿嘿嘿”说罢,斜眼看了薛居正等人一眼,嘴角不停的冷笑。
听了卢多逊的讥讽,薛居正等人一时竟然找不到话回击,毕竟,单单说花无香这首词表现出来的豪迈气概,他们也的确自愧不如的。
赵光义知道,趁热打铁的时候到了,扫了众位大臣一眼,朗声道:“花卿说得很好,‘燕云耻,犹未雪’!现在,我大宋一雪前耻的时刻到了。尔等既然是朝廷栋梁,该为朝廷出力。若再有哪位卿家扔对北伐持异议,便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也写出这么好的一首诗词来盖过花卿,朕便听他的!”
这么短的时间写出这样流传千古的诗词,漫说现在这些大臣都还算不得诗词名家,便是苏轼等名家在此,一时半刻也写不出来。故此言一出,场中大臣们都知道,官家心意已决,其实,这一点那些反战大臣们早就知道,只是不愿意承认罢了。一时之间,场中静悄悄的,再无一人说话。
赵光义道:“既然诸位再无反对意见,北伐之事就此确定。后日朕御驾亲征!明日早朝,朕会决定具体事宜。”
薛居正等人长叹一声,扼腕不语。
已经被取消了兵权的高怀德、石守信等人从前到后都是一言不发,自从杯酒释兵权之后,他们心里就很清楚,官家对他们带兵非常的忌惮。所以但凡涉及用兵的,他们是能不开口就不开口。他们很清楚他们的地位,战场上只是官家的马前卒,多说无益,只需要听从命令罢了。
赵光义非常感激花无香这个时候写出这样一首激昂壮志的诗篇,又给了他一个出师北伐的响亮借口“燕云耻”。故此对花无香很是赞赏,道:“花卿,你会试、殿试诗作都是上层佳作,不知乡试所作诗词如何?”
那考官见官家对花无香特别感兴趣,幸亏他这之前都已经读过这些殿试考生的诗词,对花无香的那首乡试之作也很感赞赏,忙赔笑道:“官家,花姑娘乡试之时,一首《望海潮》,用词精美,描绘咏叹了江南钱塘盛世繁华之美景,百姓安康富足之惬意,堪称精品佳作,以此位列乡试诗词头名!”
赵光义更是赞叹,道:“何不念诵来诸位爱卿都听听。”
花无香嘴角露出一抹笑意,可不敢望冷羿一眼,生怕露出马脚,轻咳一声,朗声把那首诗词念了。那是柳永的名篇,自然是又得到了赵光义和在场众位文臣们发自内心的交口称赞。
这时,才陆陆续续有考生交卷。赵光义一篇篇的看了,却不再召见进来,待到最后,所有考生都交了卷,赵光义看完,道:“还是以花卿的这首《满江红》最好,当点为头名状元!”
他这个头名状元却没有点明是哪一科的,监考官犹豫片刻,道:“敢问官家,点花姑娘为何科状元?”
“朕殿试只测试诗词,故不分科!状元只有一个!”赵光义道。
薛居正忙躬身道:“官家,这女子参加科举已经颇为无奈,仅限于明医一科而已,若点花姑娘为头名,只怕天下读书人要议论了。”
“议论?”赵光义道,“谁要议论,谁就照着写一篇来给朕看看,能否盖过花卿!——你们都说说,花卿这三首诗词歌赋,可否当得状元?”
场中大臣倒也多是心胸坦荡之辈,虽说文无第一,但主要是指水平相当的文人之间的相互不服气,而一旦文采相差太多,也就不存在争议的问题,这些文臣们扪心自问,自己的文采比不过花无香的这三首诗词,故都拱手道:“花姑娘才情盖世,当得状元之誉!”
薛居正拱手道:“虽说花姑娘的确文采精绝,可是,自古以来无女状元之先例啊。”
“先例都是需要人开创的,朕就当着第一人好了。”
监考官躬身领旨,走到大殿外,朗声道:“巴州花无香,钦点头名状元!”
花无香大喜,跪倒磕头道:“无香叩谢官家!”
赵光义乐呵呵道:“你希望到何地为官?”
花无香喜笑颜开,俏丽的脸蛋满是兴奋,道:“我希望能像我伯父花冥尊一样,成为一名侍御医!”
赵光义又惊又喜道:“花神医是你的伯父?”
“正是。”
“那你的医术定当错不了,既然如此,朕就册封你为侍御医,七品!”
一般说来,殿试及第进士担任官职,都是八九品的小官,比如当初苏轼及第,也只是到地方当了一个相当于县办公室主任的小官而已。从基层慢慢做起。像花无香这样一上来就是七品侍御医的,加之又是女流,那可是绝无仅有了。
众大臣又纷纷给花无香恭贺。但是薛居正等人反战被官家否决,新奇不好,所以恭贺也是敷衍了事。
赵光义又点了榜眼赵昌言、探花胡旦。点参加殿试的三十八人全部为进士。同时,他把以前宋太祖时录取数量扩大数倍,赐了若干优秀的落榜殿试生进士出身。这些进士一个个如果天上掉馅饼一般的惊讶和兴奋,都到皇宫门前磕头谢恩。
赵光义吩咐散朝。
当下,专门的仪仗队簇拥着披红带绿的状元花无香还有榜眼、探花骑马游街,满京城走了一圈,原来人山人海的观看热闹。见本届科举状元竟然是个女子,那些读书人个个脸上无光,满脸通红。老学究们摇头叹息。不过花无香的殿试诗词已经张贴在皇城金榜之上,他们也都去看过,个个都感觉人家这状元果真是实至名归。
与那些老夫子和读书人的沮丧不同,满城的女子个个眉飞色舞,笑逐颜开,尾随着走了大半个京城都不觉得累,仿佛她们也成了状元似得骄傲。
游街完毕,有传旨太监传旨花无香进宫面圣。
花无香跟着传旨太监进了皇宫来到皇帝赵光义寝宫延福宫。见到了赵光义,还见到了另一个人,那就是花无香的亲伯父,也是他们家的死敌,神医花冥尊。
花冥尊见到侄女,很是惊讶。
赵光义哈哈大笑,道:“花神医,朕已经钦点你侄女为状元,并任命她为七品侍御医了!专门给宫里嫔妃、公主还有王妃、郡主什么的看病。免得她们老是说男太医不方便。”
花冥尊很是不屑地瞧着花无香:“你的医术能当得起侍御医一职吗?”
花无香涎着脸欠身福礼道:“侄女医术自然不及伯父。若伯父能指点,侄女便万份有幸了。”
“让我指点你?做梦!”花冥尊冷冰冰道。
赵光义忙打圆场:“花神医,无香到底是你的亲侄女,你便指点一二,也是她的造化。”
“我不会指点她的。”花冥尊冷声道,“这是我跟她家的仇怨,官家不知,请不要勉强我!”
赵光义很是忌惮这位神医的古怪脾气,忙笑道:“好好,朕不干涉就是。对了,后天朕要出兵北伐,花神医,请你跟随朕侍医,如何?”
花冥尊忙躬身道;“微臣领旨!”
赵光义起身要去跟枢密院的枢密使等人商议出兵具体事宜。安排人带花无香去太医院报到,然后径直走了。这么短的时间内出兵北伐,虽然一直在做准备,但还是觉得有些仓促,还有很多事要做。
花冥尊也跟着赵光义走了。甚至都没有看一眼花无香。
花无香有些闷闷不乐,她到太医院就是为了跟伯父花冥尊修炼医术的,特别是他们花家独传的“鬼门十三针”。可是现在花冥尊对她极其冷淡甚至憎恨,而且后天就要随官家御驾亲征去北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花无香去了太医院,见过了诸位太医。太医院院判知道她是官家钦点头名状元,深得官家喜爱,早已备下酒宴给她接风洗尘。
花无香只是简单坐了坐,喝了两杯酒,就告辞离开了太医院。乘坐太医院安排给她的官轿返回了冷府。
冷羿早已经回来了,正在跟家人议论花无香殿试中了头名状元的事情,齐王赵廷美、石守信等权贵的妻妾们都来庆贺。等着花无香回来。
待见到花无香乘着花轿回来之后,便把她围了起来,叽叽喳喳恭贺不已。花无香本来比较郁闷的心情这才重又兴高采烈了起来,说着自己在殿试和面见皇帝时的紧张,人群中不时发出她快乐的小鸟一般的笑声。
终于,前来恭贺的宾客都走了,冷府这才安静了下来。
在她们女人围在大厅里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的时候,冷羿躲到了书房看书。等她们都走了,他正要过去恭喜花无香,花无香却主动先来到了他的书房,蹦蹦跳跳抱着他的手臂,道:“老爷哥哥,多谢你!要不是你,我无论如何也拿不到这状元的。你对无香真好!”
冷羿爱怜地摸了摸她的秀发,低声道:“也是碰巧了,正好撞对了官家的心思,这才得了状元。”
第339章 听政
花无香道:“得状元是好,只是,我想跟我伯父学鬼门十三针,他不肯教我,而且,他后日还要跟随官家御驾亲征。估计一年半载是回不来了。唉,想跟他搞好关系都不能。”
冷羿眼珠转了两转,道:“这鬼门十三针需要他亲自指点吗?”
“亲自指点最好不过,若不能,得到他的行医心得我自己学也可以。”
“要是这样,我明日找他试试看,能否把他的秘籍要过来。”
花无香大喜,因为咧嘴欢笑,精致小巧的鼻子都皱在了一起,抱着冷羿的脖子又蹦又跳:“我就说了嘛,还是老爷哥哥最心疼我!谢谢!谢谢老爷哥哥!”
“先别谢,能不能拿到还不一定呢。”
“肯定能!老爷哥哥无所不能的!”
“瞧你说的,我成神仙了。”
花无香笑得如同灿烂绚丽的秋菊:“在无香心中,老爷哥哥就是神仙!要不是神仙,如何能把无香这样的小笨蛋一直送到了头名状元呢?”
冷羿爱怜地轻轻拧了拧她的小脸蛋:“这都是你应该得的,那时候要不是你救了巧娘,巧娘不在了,我一辈子都不能开心。要说谢,还得先谢你。”
花无香仰着小脸望着他:“老爷哥哥,你对巧娘姐真好!”说到这里,她小脑袋一歪,忽又笑道:“对了,你既然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