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蓝盾突击-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他只查到确实在三天前,肯尼亚的机场有一架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货运飞机降落,而顺着那架飞机的线查过去,他只查到飞机曾经在法国加油,接着就查不上去了————飞机的出发地被有计划的掩盖了。
就算是拿着航班号,老傅也只能知道飞机在法国降落过,具体这架飞机为什么要跨越半个地球飞过来就不两眼一抹黑了,连飞机是在法国加油还是装运都查不到。
就好像是那架飞机瞬间移动到了法国,加油的时候连地勤都有选择性的失忆,甚至连飞机外的涂装……或者该说是那帮孙子连飞机什么颜色都忘记了。
这种手法,在老傅的记忆里只出现过寥寥几次,甚至有一次还是培训里曾经讲过的案例。
要知道这种手法说起来其实挺简单的,就是阿拉伯土豪用钱砸人的手法:
100万能砸的你闭嘴不?
能?
好,给你1000万,你失个忆!不然老子就用500万出钱买你全家人头。
别怀疑,阿拉伯那帮土豪情报局真干的出来,这帮家伙一直以人傻钱多被人称道。
这帮孙子眼睛里,从来就没有钱解决不了的事,在他们看来:如果这件事能用钱来解决那就不是问题,如果解决不了?
那只是对方需要一个更高的价码罢了!
所以老傅对这帮人是既深恶痛绝,又喜欢的不得了。
这种又爱又恨的情绪其实挺简单的,人家挡他路了,他就恨这帮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的砸钱土豪。但轮到他坑人家的时候,他就恨不得这帮土豪的兜里钱不够多,钱包里不够鼓了。
不过此时说这些都是白说,老傅很快便把这种抱怨赶出了自己的脑海。
他接着便想到了自己揣出来的那个kgb同行给他的文件袋,这帮同行自苏联解体后便人心惶惶的,除了叛逃的自杀的给黑帮当打手的,基本就没剩下几个对国家忠诚的了。
来这边当联络员的都是在内部斗争中失败的,或主动出来避祸或是被人踢出来坐冷宫的。
所以老傅用一个很公道的价格,雇佣这个曾经让西方的同行们头痛不已的老牌情报员,为他打了几个小时的工。
这个用一份外聘协议招来的同行,在痛快的答应他会带领全家老小来中国,在情报局里当老师后,驱车就来到了蒙巴萨的港口。
之前提到过了,蒙巴萨是整个非洲东海岸最大的海港,所有东海岸的滚装货轮都要来这里卸货。
而且由于蒙巴萨从11世纪就作为海港了,当年郑和大人下西洋都在这里靠岸过,再加上连年的战乱殖民以及黑奴贸易,这里可以说是历史最悠久,也是人员最杂乱的一个地区。
作为一个天生优越的白人,kgb的老特工在这里真是如鱼得水,他到了港口后虽然没有找到想要找的讯息,却给老傅带来了另一个好消息。
那就是老傅最后能跟的一条线,也就是那个神秘死亡的接头人。
说是神秘死亡都有点亏人家了,从老傅通过特殊渠道拿到的那份真真假假的解剖报告来看,接头人确实是‘自杀’的,而且是咬破了藏在后臼齿的氰化物自杀的。
可是作为审讯接头人的cia,作为一个最喜欢在特工牙齿里塞氰化物的情报机关,竟然犯下这样一个错误可就真是令人遐思了。
并且联系一下当时几个情报官的分配,老傅总觉得,对方是利用了他急于拯救自己队员的心思,才半推半就的让他放下手上的工作,去坐上飞机到机场。而另一波人则出手捕获了接头人。
回想一下解剖后的那张脸部照片,虽然照片上只露出了一点点水肿的眼袋,老傅是被美国人这种:‘哎,哥就是干了!哥还让你知道哥干了!但是哥就是不承认!’这种当了碧池还立个歪牌坊的霸权作风气的牙痒痒。
就像之前快速审讯那几个英国人一样,美国人为了掩盖自己对这个接头人的刑讯,甚至是就是为了掩盖他们得到情报的这种行为,才直接干掉了接头人。
毕竟说是对方用氰化物自杀,但牙上现场钻出来的那个新鲜的孔,可就是欺负各国情报人员的智商了。
不过也就是美国人敢这么干了,人家财大气粗后背硬,还真没几个人敢当面叫板的。
最多就是大家当时摸摸鼻子认了,背后是自己去找情报还是汇报上去。让上级去扯皮,或是搞交换什么的就没他们什么事了。
可是老傅却不能这么看,接头人所携带的讯息是他能追踪的最后一条线了,他总是怀疑那个接头人其实是某种意义上的掮客。
甚至可能这个接头人就是一根线,能把:阿拉伯人、化学武器、叛军、被攻击的教堂,这几颗‘珠子’给串起来的最关键的那根线。
不过接头人的死亡却让这根线彻底失去了踪迹,但对老傅来说,接头人的死亡并不是这条线的终点。
就像他之前所提到的那样,每个自然人都像是玻璃板上爬过的蜗牛一般,无论他有意还是无意的,都会在自己曾经经过的地方留下属于他一个人的痕迹。
本来老傅已经锁定了几个目标,这里面大多都是从接头人的解剖报告里得来的:接头人的胃内容物是一些纯正的英国食品,在非洲这个地方想吃到那恶心玩意除了自己带厨子外,就只能是来蒙巴萨了。
也只有蒙巴萨,还有整个非洲最纯正的英国餐馆。
虽然老傅觉得,炸土豆和煮土豆以及仰望星空哪都能做就是了。
587258
………………………………
第八十三章 准备出发
这时候,就得重新提到老傅雇佣来的这个kgb老特工了,他带回来的情报,给了老傅一种误中副车的感觉。
至于为什么这么说的原因挺简单的。
那就是这个知道要抓捕接头人计划,却被老傅雇佣,去查阿拉伯人可能使用的海运货轮,结果就莫名其妙的找到接头人讯息的老特工了。
想到这里,老傅放下了水瓶,拍了拍手吸引了房间里另外三人的注意,然后从怀里掏出了那个老特工给他的文件袋。
“来,我说明一下情况。”他带着众人坐在了客厅里的沙发上,把手里的文件袋打开,里面的照片一张张排列到了中间的茶几上。
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样的恶趣味,他老人家还把泡满了窃听器的那个高脚杯也拿了过来,还就放在茶几上,当成了一件后现代的装饰品。
文件袋里的照片大多数都是通过相机,从黑白电视的翻拍过来的,所以清晰度很是堪忧。
第一张照片首先出现的是路灯下的一个身影,密布的雪花点让人很难分辨清楚他的面容,只知道他是从一辆车上下来,正在点烟。
这张照片下面用钢笔写了一串数字,那是老特工通过询问以及辨读照片,找到的那辆送这个人过来的车的车牌号。
第二张照片是靠港的一艘中型货船,照片上很清晰的显示出了货船尾部喷涂的名字:西班牙公主号。
第三张照片是一些集装箱,这是要和第四张照片联起来看的,第四张照片是一张海关报关单,上面很清楚的列名了一串集装箱编号,而第三张照片上的编号正在那里面。
报关单上很清楚的写明了,这些集装箱是属于一个哥伦比亚的公司的名下,这次报关运送的是一些电子产品。
摆完这四张照片后,老傅先把第一张挑了出来。
“这是我们的接头人在港口的监视器上留下的照片,时间是三天前的现在。”
他用手指戳了戳照片右下角写着的车号:“这辆车的车主已经死了三十年了,是一辆87年的雪佛兰三厢轿车,与接头人逃走时乘坐的车为同一辆。”
他把照片翻了过来,指着背面手写上去的两行编号说道:“虽然我们的接头人很聪明的换了车牌,甚至连车身颜色也换了,不过他忘记换掉发动机编号,以及车身大架上的编号了。”
“所以我们可以确定。”他用手指戳了戳这张照片:“三天前,我们的接头人出现在了港口,而且是半夜。”
接着他把第二张,也就是西班牙公主号的照片推了出来,用手指点了点那个船名:“当天晚上,这艘船靠港,开始卸货。”
接着是第四张照片:“看这个报关单上的签名:m‘ji,这应该是一个名字的简称,我们暂时称这位是m先生吧。”
说道这里,他抬头看了眼围坐在周边的众人:“这个签名已经从当时报关的海关官员那里确认了,就是我们的接头人,也就是m先生亲自签的字。”
“所以说,我们的接头人有名字了,他以后就叫m先生了。”老傅开了个玩笑,接着说道:“于是我们就有了第一个问题。”
“我们的m先生,既要与叛军联络,还要去搞什么幽灵航班,而他还得在半夜爬起来,从自己的居住地一路驱车过来,填写这份与他并没有什么关系的报关单。”
老傅从文件袋里掏出一份文件的影印本扔在茶几上:“这是西班牙公主号所属的公司,它挂靠在一个来自古巴船运公司。”他从兜里掏出笔来,在影印的文件上勾画出了公司的名字,创立时间,还有法人等一些基础讯息。
“看起来没什么问题,1988年创建公司,注册资金50万美元,法人没有任何不良记录。”他接着又把国籍是古巴的法人,他的个人信息从文件袋里拿了出来,用笔在上面勾画出了一些部分。
天知道,勤勤恳恳的kgb老特工是爆发了多大的工作热情,用几个小时的时间就搞来了这些一般人可能需要几个月才能搞来的文件。
下一刻,老傅便揭晓了这个答案。
“你们应该知道,古巴以前是咱们的兄弟国家,并且kgb曾经参与了古巴情报人员的培训。”老傅指着这个法人的介绍:“这是kgb的影子代理人之一,这个人根本就没有存在过,他只是一个在各种文件上活着的人。”
“而这个船运公司,也同样是kgb的影子公司之一,在冷战时期它负责为kgb的外派特工提供一个合理的身份,而且还能光明正大的走私一些东西。”
接着拿出来的是西班牙公主号的船舶讯息,这里面除了标明这条船的籍贯,以及出厂时间外,最重要的就是一些船运记录了:上面很清楚的标明这条船常年在地球各国跑,几乎是哪条航线赚钱就跑哪条。
不过这次却是这条船,首次跑欧洲到非洲这条航线,而且它从始发地英国出发后,还顺便去了趟哥伦比亚,进口了一个集装箱的电子产品后,才一路开来了非洲。
然后下一张纸,便是船上集装箱的详细报关信息了。
西拔牙公主号上搭载的集装箱里,运送的东西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从冷冻肉这种吃的一直到电脑配件这种用的,甚至还有毛巾安全套以及一些建筑材料,比如钢管之类。
这些东西让人感觉这位‘西班牙公主’摇身一变,脱了身上漂亮的贵族裙装,一转身就披上了吉普赛姑娘的围巾;从高大上的宫廷少女,一下就变成了街边摆地摊的灰姑娘了。
这玩意反差有点大,而且讯息量有点多,老傅等了大概有十来秒的时间,让众人消化完这些讯息后才接着说道。
“所以我们这位m先生,发扬了国际主义精神,就接了这么一船杂货回来?”他说着说着自己都被自己逗笑了,现在连三岁孩子都知道这条船上肯定有什么了不得的玩意。
而且鉴于m先生可能的身份,显然这是一出李代桃僵的戏剧,不知道是哪个组织趁着苏联解体kgb群龙无首,大家各自顾自己的时候,启用了这个影子代理人的整条线路,明显是打着让苏联人背黑锅的想法。
其实,这里面的关键到现在很明白了,m先生出现在这里签了报关单,显然是要接收一件或者是一堆送来的东西,不过鉴于他的突然逃跑的仓促举动,很可能他要接的东西,并没有离开集装箱暂时堆放场。
“好了,我想我介绍的已经足够多了。”
老傅把第三张,也就是那个集装箱的照片推了出来:“我们得去看看,这个来自哥伦比亚的集装箱里,到底放着什么样的电子产品。”
“据我所知,哥伦比亚的特产是毒品和毒枭,我还不知道他们突然转型做电子产品了。”开了一个这样的玩笑后,老傅转身把自己拽进来的拉杆箱拿了过来。
这个拉杆箱很是沉重,放在地上都发出咚的一声,因为怕砸坏眼前的茶几,老傅把箱子放在了另一边的地毯上。
他弯下腰边转动拉杆箱,拨弄着提把位置上那个隐蔽的密码锁,边说道:“老毛子的技术,密码错一次就能把咱们炸上天。”
这个拉杆箱,还有那两个旅行袋,就是老傅之前开车出去的成果了。
因为在这边不能使用自己国家情报线路的原因,老傅从那个kgb老特工手里,拿到了kgb在这边曾经设立的一个安全屋的地址。
当然,因为kgb现在群龙无首的原因,很多文件都已经遗失或者是被人为销毁了,而这个安全屋就是被销毁的文件中的一个,可以说是那个老特工给自己留下的退路之一。
说着话,老傅已经转弯了那六位密码,然后把箱子打开了。
这个打开以后,内部还有一个分层的箱子,就像是圣诞老人的礼物盒一般把内容的物品呈现在了众人面前。
整个用特殊的防弹聚合物制成的箱子里,充分的利用了每一厘米的空间,里面各种各样的武器塞得满满当当的。
“kgb版本的外勤宝盒,里面有标准的建筑物突入用装备,足够五个特工武装到牙齿。”虽然之前已经打开确认过一次了,但再看到里面的装备时,老傅还是忍不住感叹当年苏联帝国的辉煌。
从这个箱子里就能窥视当年帝国强大的一角,连一个可能十几年都不会启动的安全屋里,都分门别类的放置着十几个这种箱子。
完美的涵盖了所有可能遭遇的任务状况,甚至连箱子本身,都能通过简单的组合变成一扇立在地上的简易防弹掩体。
接着老傅又把其中一个旅行袋提了起来,这个同样是特制的袋子在拉开一些隐蔽处的拉链后,本身就能拆开当做六人份的软质防弹衣和胸挂使用。
而袋子里面则是从通讯到夜视乃至手套等等的个人设备,并且这些设备都经过了一定程度的改装,可以很轻易的藏在衣服下面,能一起使用也能分开使用。
但因为苏联本身的科技实力,这里面一些设备并不像是武器箱一样,从内到外都是帝国产品,而是综合了当时地球上每一个国家能搞到的最好的设备。
比如里面就有李强曾经使用过的美国产的轻便单眼夜视仪,而不是那种套在头上,正面伸出来一个长镜头的第三代夜视仪。
尤其是李强拿到了属于自己的通讯器后,反过来还能看到摩托罗拉的标识,可见这帮kgb的装备部的人们,当年到底有多么疯狂。
不过因为这东西是给俄罗斯人使用的,所以李强他们装备上之后还得调整一下大小。比如旅行袋拆开后,那个既是软质防弹背心又是胸挂的玩意,就得调整里面的隐蔽系带才能让这东西完整贴合在身上。
可当这东西真的穿好后,只要使用的人不是那么丧心病狂的非要把所有能塞的口袋全塞满,光是把基础的弹匣和一些装备装进去的话……
李强从一边沙发上拿起一件宽松的半袖衬衣套在了身上,发现只要是他别做铁板桥啊,别使劲弯腰捡东西,让里面装备的外轮廓隔着被绷紧的衬衣凸出来,就那么往哪松松垮垮一站的话。
除非有人过来使劲推他一把,否则根本就不知道他的衬衣下面不但塞了一个基数的步枪和手枪弹药,还塞了好几枚硬币粗细,沉甸甸的外面全是钢珠的预制破片手雷。
587259
………………………………
第九十二章 只是讨论一下
讲解完这些警卫的换班时间后,老傅就提到这些警卫装备的武器了。
因为是守卫银行这种狭小空间,需要高密度大投射量武器的原因,这些警卫大多都装备了德国产的mp5k。
这种短小精悍的武器不但能在狭小空间里方便使用,而且使用穿甲弹或者是空尖弹后,还能提供有些的杀伤力。
或者该说,就算是抢劫者装备了他们能搞到的最好的,相当于美国3级标准的防弹衣————只要面对两支冲锋枪的近距离攒射,分分钟这个家伙就会变成蜂窝的同义词。
接着还有一些12号口径的霰弹枪,但是因为警卫多选择mp5k当做主武器,大多数的霰弹枪,都被储存在位于一楼最内侧的警卫值班室,然后大堂右侧的警卫室里也储存了一部分。
剩下的手枪部分,则有点五花八门了,不过口径多是。44或者是40ws以及。45口径的,能提供足够停滞力和杀伤力的大口径手枪。
要知道这些警卫们可不是那些发达国家看到劫匪就趴下混日子的家伙,在这个总是会遭遇到抢劫的国度,为了自己的工资和小命着想,这些警卫是真的会占据掩体和劫匪玩驳火对射的。
而且因为给的贿赂足够的原因,或者是这个国家最后的良心在作祟,反正城市里的警察会在接到警报后,用最短的时间赶到现场,甚至如果发现不对劲的话,附近的驻军也会随后赶到。
不过这个时间嘛……
警察视堵车与否,一般能保证在1小时内赶到;当地驻军则得长一点,毕竟人家还得集合,所以是2个小时。
但这个时间虽然看起来有点长,然而加上里面那些雇佣兵的战斗力的话,一般劫匪等不到警察就被歼灭或者干脆扭头放弃逃命去了,反正他们找个小巷一换衣服,出来就是良民一条。
并且这边遍地的,打不了几发不是卡壳就是炸膛的三手ak,也拼不过里面武装到了牙齿,除了火箭筒没有其他都全了的警卫们。
并且就算是那些劫匪真的歼灭了警卫,并且还在警察到来之前推进到了金库,在没有专业切割以及打孔设备的情况下,他们也对接近半米厚,能抵挡火炮轰击的装甲金库门没辙。
再乐观估计一点,就算是这帮人真的带了足够的爆炸物,他们也得把门整个炸碎了才行,因为这扇门在锁死后,会有从墙壁里伸出来的12根胳膊粗的合金钢柱进行二次锁定。
并且,设计金库的人就考虑到了会有人想要从门边上下手,干脆整间保险库,就是用防弹钢板以及高标号混凝土打造出来的长方形盒子。
别说炸药了,除非上坦克,否则就得老老实实的切割。
而要切开这扇门,最乐观的估计也得一个星期的。
至于对付墙壁?
那墙壁可是一层装甲板一层混凝土一层装甲板一层混凝土的间隔设计,就算是被坦克射出的次口径穿甲弹直接命中,也就打穿一两层就没希望了。
所以说看起来仿佛整个银行金库就真的是固若金汤了?
老傅说道这里之后就故意停了下来,给了下面这些大兵们足够的讨论时间。
要知道下面这帮大兵们在各种意义上说,都是乖宝宝和超级刺头的集合体。
说他们是乖宝宝,那是因为有纪律在上面卡着,别看这些人平时脑袋都快昂到天上去了,恨不得一副用鼻孔喝雨水的德行,但这帮人可连老百姓家里的一块玻璃都不敢砸。
至于说这些人是超级刺头还就真是夸他们了,这帮哥们在让每一个军事主官感到深深自豪之余,又会有一种头痛欲裂的感觉。因为他们都属于那种独立生存会自己划地盘的猛兽,一个还好说。
要是两个凑到一起?
就等着全方位的别苗头和比武吧,这帮人不在内部分出个高下来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这帮在国内循规蹈矩,出来前被人耳提面令要别给老部队丢人,到了国外更是恨不得让人用棍顶上当皮影使唤,生怕这些刺头一不小心造成一些外交事件。
再加上这些人自己给自己上的发条,他们早就憋得恨不得见块砖头都要拍自己脑袋上,看看是脑门子硬还是砖头硬了。
之前的战斗对这些人来说,那真是连餐前的瓜子都比不上。
所以在此时听到老傅真要玩一出大的,这些人要是不兴奋那就真是见了鬼了,一看得到了讨论机会,刚才被压抑的那点灵感全蹦出来了。
“我们可以化妆潜入。”一个一看就是来自侦查部队的哥们这么说道:“比如制造一次假火警,我们化妆成消防员进去。”他越说越来劲,几下就把这个想法给编圆乎了:“我看过资料,这边消防员的破拆装备比国内多的多。”
“再加上烟雾的掩护,这边有几个近战的大拿,火警又能掩盖消声武器的噪音,就算是有警卫留下坚守也是分分钟的事。”
他这计划乍一听还真是挺有门的,这让那个出身工程兵部队的哥们也忍不住开口了:“只要能解决警卫,给我个足够的工作时间就好说了。”他用下巴指了指那张拍摄了保险库外部景象的照片。
“只要一个工作面,通过锥形装药进行多次爆破,我有把握通过震波谐振效应,至少一次贯穿一层墙体。”说完后他摸着下巴琢么了琢么:“就是不知道混凝土的标号,还有那防弹装甲的技术参数。”
这个一看就不是什么普通工程兵部队出来的哥们想了想,一拍李强的大腿说道:“不过无论啥都不是事,只要有足够的炸药,就没老子打不通的墙。”他是越说越来劲:“要是在墙上不好打孔安炸点也没关系。”
“只要给我足够的钢管,我自己融化炸药浇筑也行,咱们自己做射流打孔弹。”
这两个哥们说的计划是一帮人分成几个小圈子讨论的最有实行性的一个,于是自然就有人靠了过来,或者该说是两个人。
他俩就是之前李强接触到的机枪手和副射手,这俩人就跟连体婴一样,从来都是焦不离孟的状态,这不这会又一起凑过来了。
副射手这时候已经从老傅面前的桌子上拿到了,给每个人分发的文档,他打开的那页上是银行周边的地图,上面已经用笔密密麻麻的标记好了各种战术符号。
李强搭眼一看,好嘛!上面不但按照建筑物高度标记出了各种射击盲点,以及武器的射界,甚至他还根据旁边的比例尺,在射界上标好了初步计算出的射击诸元。
“这里和这里。”机枪手拿着副射手标记好的地图:“只要在这两个点支好机枪,两个人就能把这条主干道堵住,当地的警察和驻军都在这个方向,堵住这条路他么们没半天攻不下来。”
接着他又在另一条路上标记处了几个点,这银行基本也就只有这两条主干道能通行大型车辆了,其他都是一些支流小巷:“这边也放一个火力小组,不过警察和驻军想绕到这边得绕半个城区,搞不好咱们都完事了他们还没绕过来。”
“所以这个火力小组是备用的,也算是帮咱们看好后路。”他说这个的时候,还看了眼旁边的通讯兵,显然把注意打人家头上了。
这当然还不够,他还用笔在后面绘制出了第二条防线:“看这里,如果当地驻军动用了装甲车,咱们就撤退到这条防线上,在这几个点布置足够的炸点,能一次让倒塌的建筑物封堵住这条主干道,还能埋了冒进的装甲车。”
当然这还不算完,接着他又用笔把银行圈了出来:“如果当地驻军动用了直升机,我们就撤退到银行这里,这个银行的建筑标准我看过,这边用的是老毛子的雌鹿。”他信手在建筑物旁写了一个数字。
“这里的外墙用的是石头,足够抵挡雌鹿的机关炮和火箭弹了,不过撑不久。”
说完后他想了想:“最坏估计,从第一道防线接火以后,我们至少能给你争取三个小时左右,过了三个小时就不保证了,搞不好人家一合围就给咱们堵里头死球了。”
这时候,刚才被当做备胎的通讯兵不干了,别看人家是通讯部队出身的,但高保密部队的人可不是这么随随便便发个步话机就能混进去的。
“嘿,哥们,小瞧人了是吧。”他其实挺冤枉的,之前教堂里是真没他发挥的地方,毕竟人家的价值都体现在装备上了,装备越好就越能体现出他的价值来。
“你信不信给我搭配几个懂当地土语的人,我能让这帮警察一天都在外面跑的跟狗一样?”他可不是胡扯,在足够的装备支持下,侵入乃至替换警方频道跟玩一样,到了那时候只要有通晓当地语言的人……
无论是假装调度中心让这帮警察跑断腿,还是用各种方式阻塞警方的通讯频道,那都跟玩一样。很可能这边银行的警报都叫破嗓子了,那帮警察还在外面兜圈子,或者是扶老太太过马路呢。
不过他心里也知道,这只是理想状态下的情况,这哥们手中拿过来的文档上,很明白的描述了当地警察的工作状态————上班,下班,上班时间不是磨洋工就是欺负小贩拿保护费。
很可能这边伪装的调度中心喊破了嗓子,这帮哥们们还在欺压小贩要水果吃呢。
593275
………………………………
第九十三章 事情不是那么简单
在这帮‘乖宝宝们’集思广益各自贡献自己想法的时候,坐在前排的老张却没加入进去,他也趁着这个时候从前面拿了一份文件,低头翻阅着这些已经被翻译成中文的文档。
每张照片他都仔细看过一遍,甚至过一会还要翻过来配合着后面的照片再看一遍。
但随着对文件的仔细解读,他心中便越来越觉得这次行动不靠谱的厉害。
首先便是老傅所说的抢银行什么的,这个银行在他看来就是一个吞噬士兵生命的龙潭虎穴,不说里面的武装警卫和完善的几乎让人绝望的保险库,光是后续的撤离就是个大问题。
要知道蒙巴萨并不是什么乡下小地方,这里是老旧城区结合的城市,并且也是一个国际化的海港城市。
这种城市在某些角度来说,是旅游者的天堂,因为这里既有着新兴城市带来的现代化享受,又有着古老城区所拥有的那种厚重的历史触感。
说实话,看着这个城市的介绍,老张都有一种想去转一转,体验一下这种文化冲击的**。
但此时他想的却是这两种风格结合在一起,带来的种种不便。
首先就是这个城市泾渭分明的两种信仰,穆斯林和新教徒的冲突虽然现在还不太显眼,不过老张总觉得在未来这种冲突就会被摆在台面上,这从新旧城区犬牙交错上就能看出来。
这些地方的治安混乱不说,交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