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逐鹿之中原-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书的位子,这不是自己作死是什么?    要罗悠之,尽管是在顾相大力扶持之下才坐到了兵部尚书的位置上,但是自己本身也并非扶不上墙的阿斗——顾相看人识人用人的本事也没有那么差劲。    所以在顾相倒台之后,很多老狐狸都把目光对准了罗府,准确的是对准罗悠之,他们的目的很简单也很明确,就是想等罗悠之的一个态度,看看这个兵部尚书到底什么时候会跳下这个顾家已经半沉默地贼船,看看这个兵部尚书到底什么时候会掉头给予顾家致命一击。    但是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这个罗悠之不仅仅没有跳下顾家贼船,护主姿态还比以前更加热烈了许多!    俗话墙倒万人推鼓破万人捶,在顾相去世,顾仙佛携全家老远走西凉的这几个月里,以往被顾相提拔起来的青年才俊不知道上了多少请罪的折子,以往唯顾相马首是瞻的文臣武将也不知道上了多少弹劾顾相乃至顾仙佛的密奏,但是这个罗悠之,却是一道请罪的折子都没有上过,不仅如此,罗悠之数次在朝堂之上与弹劾顾相的朝臣发生冲突,有一次甚至气得满脸通红青筋暴起,差点动起手来。    面对罗悠之这几乎是自寻死路的做法,绝大多数人都对其不理解得很,更有不少人等着看罗悠之的笑话,盘算着扶持家中哪位后生入主兵部有可能望一望那把兵部尚书的椅子,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罗悠之是顾淮所有明面上的门人里,唯一一个明哲保身的。    而且陛下还赏赐了他一个世袭罔替的子爵称号,圣旨上写的是“赞其忠义有加”。    大乾的子爵或许不值钱,但是加上世袭罔替这四个字,那可是耐人琢磨了。    罗悠之受了这个称号,甚至颇有些受之无愧的意思。    这时候,有些人在渐渐琢磨个味来。    陛下需要一个人,来向朝臣,向下显示自己对顾淮,对顾家的大度。    而罗悠之,就是把自己洗的白白净净送到了皇上案板之上,皇上的火已经烧得正旺,油已经下锅,既然那条鱼不是煎炸,为何不煎炸这一条?起码这条鱼还懂事一些,下锅的时候不会把锅里的油给搅和出来。    就这样,罗悠之成了顾淮之后,又一个“孤臣”,只不过不仅没有宠冠文武,而是有些萧瑟意味在里面。    可是做孤臣的,无异于刀尖上跳舞,哪里有善终过?    这个道理旁人懂得,罗悠之肯定更懂得。    那他为何还是坚持走这条路子,原因就颇耐人寻味了。    今日罗家的午宴很低调也很朴素,只有简单的四个家常菜和一碗鸡蛋汤,坐在那张临窗桌前的只有两个人——兵部尚书罗悠之与自己的独生子罗敷。    此时的罗敷距离上次见顾仙佛已经数月时光过去,这在他近二十年的生命中最难熬的数月时光把他完完全全打磨成了另外一个人,孤独,沉默,肤色黝黑眼神内敛,举手投足之间都透露出一股子坚硬的气势,仿佛之前的那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胖子在人间蒸发了一样。    即使是在和自己父亲用着午饭,罗敷依旧姿态放的极其谨慎,以一种慢斯条理地速度缓慢吃着面前的一盘青菜,目光不到万不得已从来不与父亲接触,只是额头上的一块乌青有些破坏他的形象。    罗悠之替儿子舀了一碗鸡蛋汤递过去,在心里轻轻叹了一口气,他自然知道自家儿子额头上这个伤口的来历,自从顾府倒台之后,罗家便是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不仅仅罗悠之的日子像热锅上的蚂蚁,就连罗敷也被长安城里的无数纨绔排挤打击,在最严重的时候曾经被陈靖祁的公子带人读到烟花巷子里打断一根肋骨,但是罗敷回家之后却没有像往常一样大哭大闹,甚至都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罗悠之,只是自己找了个郎中接骨看病,罗悠之是在三五日过后,陈靖祁亲自登门致歉的时候,才知道自家孩子卧床不起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肋骨断了。    罗敷恭敬低头接过罗悠之递过来的鸡蛋汤,一边拿汤匙慢慢舀着送到嘴里,一边低声道:“今日去顾府找茬的,只是几个不成器的二流子罢了,自己家里没多大本事,老子也没有出息,就想靠着踩一脚顾府来找找存在感耍耍威风,他们也不想想,一群壮伙子欺负顾府的一个老管家,传出去也不嫌磕碜。”    罗悠之拿起一个白面馒头,想了想又觉得可能吃不了,便掰下一半放回去,吃着一半馒头就着青菜问道:“怎么处理得?”    罗敷轻描淡写道:“每人打断一条腿便放了,和这群跳梁丑纠缠没多大意思。”    罗悠之点点头,看了看外面的空,此时已经飘下细密的雨丝,罗悠之微笑道:“下雨了,这可是今年长安下的第一场春雨,比去年来得还早一些,是个好兆头,今年的粮食得大丰收啊。”    罗敷转头看了看窗外,望着窗外不知何时下起的春雨,微微有些失神。    罗悠之看着自家儿子模样,心下有些堵塞,千言万语涌到嘴边却又不出来,只能沉重哀叹一声,“儿啊,是当爹的对不起你啊,让你跟着老子吃这么大的苦头。唉,为父多想当初根本就没坐上兵部尚书这个位置,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想进进不得,想退退不得啊。”    罗敷转过头,看着他爹笑了笑,语气出奇得平静:“爹,你瞎什么,若不是你兵部尚书的位子,儿子之前生活得这么多年,哪里能如此一帆风顺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我这辈子不知道享了多少人一辈子都没享过的福,如今吃这点苦头,算些什么?”    罗悠之沉默点点头,挟了一筷火候正好的青菜放入嘴中轻轻咀嚼着,轻声讲道:“是啊,投身到这官场之中,生死就再也不是自己的了,起起落落的,一辈子也就过来了,但是咱老罗家,还远远没有到头,你爹这辈子也就是一个兵部主事的命,顾相把你爹放在了兵部尚书的位置上,但是你爹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啊,但是我儿前途远大着呢,算命的了,我儿要比我,出息得太多,咱老罗家,日后可就靠你啦。”    罗敷微微笑了笑,放下鸡蛋汤认真道:“爹,你现在才多大年纪啊,就这些丧气话,咱爷俩日后一块跟这些老狐狸打对手牌的日子还长着呢,有佛哥儿在西凉,我不相信顾家就这么没落下去;有父亲在长安,我不相信罗府也会这么轻易倒下。”    罗悠之精神一震,开怀大笑:“我儿真是脱胎换骨了啊,有我儿在,那些老狐狸想扳倒我老罗家,想把这张兵部尚书的位置抢过去,那可不容易,我儿得对,咱爷俩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罗敷把碗筷放下,站起身道:“爹你慢慢吃着,我吃完了,去街上转转。”    罗悠之看着罗敷额头上还没有下去的乌青心中轻轻一颤,强行挤出一丝脸道:“这外面大雨的,就……就歇一吧?”    罗敷摇摇头,脸上也挤出一丝笑容,不过这丝笑容有些狰狞:“咱老罗家的种,从来没有吓到不敢出门的时候。”


第三百一十四章 上上区



    与罗府不同,朱国公的府邸坐落在长安西区,长安以皇宫为界限,分东南西北四区,当年主持这个号称“天下第一雄城”的是一代奇才琅琊子,擅奇门遁甲易经八卦,据说陛下为了请琅琊子出山建筑这个长安城,不惜派出身边大长秋周内寺三顾茅庐,最后甚至带着自己的亲笔书信过去,这才把琅琊子请了下山,集琅琊子毕生心血绝学,耗全国上下人力物力,用了足足一年零八个月,长安城才建造出了一个大体轮廓。

    当然,长安落成三年之后,琅琊子于琅琊上上暴病而亡,这都是不为人知的后话了。

    当时建造长安城的时候,因为涉及规模太大,方方面面太多,所以自然不可能一下子便建设完成,所以便按照琅琊子的谋划,长安城先建皇宫,再落城墙与西区,东、南、北三区都是长安城落成之后才慢慢开始发展的。

    长安城采用的是“八臂哪吒城”的构造,说是为了镇压这长安城下面的孽龙水怪,也有说是为了锁住龙气镇压龙脉的,元大都丽正门为哪吒的头部,东边的文明门为第二头,西边的顺承门为第三头,三头有了,六臂自然就好摆位置了。东边的齐化门、崇仁门、光熙门为左边三臂西边的平则门、和义门、肃清门为右边三臂。三头六臂有了,总得有两只脚吧?正好,北城墙上的两座城门健德门、安贞门便是哪吒的双脚。

    当确定了哪吒三头六臂两脚的位置,再在元大都城内找到哪吒的五脏六腑就不难了。哪吒的上半身在元大都南端中部,其建筑为萧墙内的皇宫,五脏六腑包括灵显门、延春阁、仁智殿、兴圣宫、光天殿、隆福宫等宫城苑囿建筑及延伸到都城南部的三十五个坊。哪吒下半身则在元大都城正中,包括厚载门、海子桥、万宁寺、中心桥、钟鼓楼等区域。

    而既然八臂哪吒城已然落下,那当年跟随陛下鞍前马后的老兄弟自然要在长安城中分得一席之地的,除了顾淮的府邸就落座与皇城跟下之外,其余有功之臣皆落座于西区,所以这长安城中尽管东西南北四区模样差别不大,但是四区中住的人可就差大发了。

    在南北区中,多是三品以下官员以及贩夫走卒,乡绅商贾,地位虽说是有点,但是在长安城中却不值一提,所以这南北二区也被人称为“下区”。

    有下自然有上,东区里住的都是以罗悠之为代表的那类二品往上的大员,能住在东区的,全是门前台阶能砌个三层往上的主儿,门口哪有不摆一对儿阔气的石狮子的,所以这东区便是“上区”。

    不过与西区相比,东区里的人住的人再权贵再有势,勉强也就只能担当得起“新贵”二字,若说东区是上区的话,那么西区便是上上区了,这里的主儿宅子或许不大,但是宅子前的巷子却极深,门前台阶六层起步,大门两边摆的也不是石狮子而是铜狮子。

    西区里住的基本没有十年内兴起来的家族,除了几个在大乾建国之时那几年里乘风破浪杀出重围的几个家族以外,西区里住的都是当年跟随陛下南征北战地老兄弟,而在这些豪门深宅里,有以青山巷里的朱家,门槛最高。

    平日里朱家一直是闭门谢客的高冷态度,今日过了午时又下了细雨,朱家理所当然地便把那两扇朱红色地大门给紧紧关上了,有些想冒雨前来讨个吉利的年轻寒门士子刚刚走到朱家门前的那棵老槐树前,就被朱家门外候着的侍卫遣返,态度虽然恭敬,却不容置疑。

    朱家府邸,墙高院深,家教极其严厉,下人不论男女,不论地位高低,进了朱家便不是人,而是朱家的货,别说大声吵闹,就是走路姿势有一点不对,都是杖刑三十的惩罚,再加上有三个眼睛毒辣的老管家没日没夜地巡查着朱家角角落落,导致整个朱家气氛极其森严压抑,在其门前路过,竟然听不到一点声音,这也算是长安的一记奇观。

    朱家北屋是整个朱家装饰最华丽,防守最严密的一间屋子,因为这里面住着的是被陛下誉为大乾“定海神针”的男人,尽管朱国公已经九十余岁,整日卧榻不起,但是却依旧不妨碍他以一己之力谋划着整个朱家在大乾的运作。

    今日朱家北屋格外安静,朱国公也难得地靠着棉被在床上半坐起来,而且还喝了小半碗清粥,尽管依旧是有气无力的样子,但是精神明显比寻常好了不少。

    朱炳忠坐在朱国公床前,说是坐,其实就只有半片屁股搁在马札之上,而且还极其难得地保持着上身挺拔的姿态,尽管这房子里冬暖夏凉,但是他却额头上已经有细密汗珠渗出来。

    朱国公躺在那里,听完朱炳忠汇报在闻香下马的具体事情之后沉吟良久,终于缓缓开口问道:“你说,罗悠之堂而皇之地拒绝了祁阁老的邀请,甚至连借口都没有给?”

    朱炳忠摇摇头,肯定道:“听祁阁老语气,罗悠之当日收下请柬之后,便把祁阁老派去送信的人给打发了回来,别说给个借口,就连最起码的封银都没有。”

    朱国公扯动了两下嘴角算是露出一个笑意,沙哑着嗓音说道:“这罗悠之倒是有几分魄力,兵法上说置之死地而后生,陷之亡地而后存,他在兵部呆了这么些年,倒是没有白呆,还知道把兵法用到庙堂上,杀伐大术与庙堂政术,虽然殊途,但是同归,不过却不好驾驭,罗悠之要是做成了,那便是第二个顾家,但是要是他失败了,嘿嘿,他老罗家不仅要败,还要败的一败涂地,败到直接被踢出棋局去。”

    朱炳忠犹豫片刻,还是小心翼翼道:“做孤臣容易,但是做到顾家这种宠冠文武的孤臣,却不容易,罗悠之才学胸襟肚量,买有一个能比得上顾相,其实放眼整个长安乃至大乾,除了爷爷您,也没有一个人能真正在谋略上与顾相比肩,所以罗悠之,败的可能性,占九成。”

    朱国公微微喘息一会儿,斜眼看了看自己最喜爱的孙子,不动神色问道:“所以你的意思是,咱们准备要对兵部着手了准备后招了?”


第三百一十五章 顺手人情



    朱炳忠作为朱家第三代子孙中的佼佼者,果然没让朱国公失望:“孙儿认为,恰恰相反,对于罗悠之这种近乎于寻死的作为,咱们朱家不仅不能落井下石,还要在暗中帮衬他一把,让他不至于倒得这么快。”

    朱国公微弱长笑两声,笑声中全是对朱炳忠的赏识与赞赏,笑完之后才说道:“来,你说说,咱为什么要帮助这个昔日顾家的门人,如果爷爷没记错的话,在前些年你还一直坚持顾家才是咱朱家最大的对手,甚至连皇宫里那位都比不上,怎么今日就转变态度了?”

    朱炳忠定了定心神,娓娓道来:“咱朱家在长安,根深蒂固,这是好处,但是相对的,也是枝繁叶茂,这种情况下庇护的猢子猢狲虽然多,但是来了大风,先吹的一定是咱朱家,尤其是顾家那颗更大的大树倒了,虽然给咱朱家驱除了一个强有力的对手,但是凡事有利有弊日后不论面对何种冲击,我朱家都是首当其冲的了,所以对咱根深蒂固的朱家来说,与其一枝独秀,不如众志成城,周围的树木越多,对咱朱家庇护自己,隐藏自己越有利。”

    朱国公嗯了一声,情绪不高,眼神有些失望。

    朱炳忠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当然,孙儿上述这一点,是个人就能想到,所以孙儿也就是随口一说。按照孙儿设想,咱们私下里帮衬罗家这件事儿,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做给孙儿在宫里那位堂兄看的。”

    朱国公这才来了兴致,转头看了朱炳忠一眼,作闭眼倾听状:“讲下去。”

    朱炳忠俯首应是,这才继续低声讲道:“与顾家不同,咱朱家虽然是受够了圣上恩典,但是这些年下来,却一直是安分守己,最多也就是在两三次的大事中推波助澜了一把,虽然起的作用不小,但是远远谈不上说是幕后推手的地步,所以陛下对于咱朱家的安分,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地位、名声、官帽子,能拿出多少便拿出多少,咱朱家这些年里也是极尽荣光,但是现在,顾家倒了,咱朱家,便是朝堂中的最高一颗大树了。”

    朱炳忠坐直身子,表面微笑:“所以,咱朱家不可能再在陛下手里,扣出一点东西出来了,相反,孙儿猜测,陛下恐怕现在临睡觉前都在琢磨,怎么把咱老朱家的东西,收回去一些。所以咱老朱家,便只能把目光放在下一任陛下,也就是孙儿那在东宫里的堂兄身上。我这堂兄,别看表面上是个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但是想必爷爷您肯定知晓,他心底也是个阴鸷酷烈的六亲不认的性子,现在他想坐那张椅子,想继承大统,必须用到朱家,所以他对咱朱家百般示好,但是等到他真正坐上那张椅子之后,也就不出五年,咱朱家的这些老情分用尽了,难免,他会生出一些不一样的想法来。”

    朱炳忠轻轻呼出一口气,接下来说得话语在朝堂之中很多老狐狸都未必能琢磨出味道来:“陛下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所以才急切想给太子铺路,但是若是认为他扳倒一个顾家,是为了给太子以后即位铺平道路的话,那可真是荒谬!可笑!从咱以有的情报推论,陛下送给顾仙佛那顶官帽子,是顾淮拿自己的身家性命换来的!陛下原本是想把顾家留给太子的,等陛下宾天之后,太子即位,怎么才能服众?怎么才能让那些在朝堂之上跪了近二十年的老狐狸不敢说心服起码口福?那当然是杀掉最大的一只老狐狸!最好那只老狐狸还死的心服口服,临死前还要高呼陛下圣明,罪臣该死!但是这些年来,所以与顾淮下棋的人,无一例外都输掉了全部家当,咱这个陛下也不例外,他千算万算也没想到,顾淮会先一步死掉,如此一来,他除了捏着鼻子给顾淮一个文正的谥号,他还能做什么?面对一个连命都不要的士评榜状元,陛下能不害怕?”

    与之前的飞扬跋扈大相径庭的朱炳忠此时言谈举止已经透露出一丝阴戾的疯狂:“既然陛下留给太子的顾家没了,那咱们就再给太子扶持一个小顾家出来!罗悠之本就一心一意想做孤臣,再加上咱朱家暗中的全力支持,这几年的时间里,他一定会扶摇直上,到那时罗家名声地位一时无两,太子只要轻轻手起刀落,便能收获一片好处,当然,咱朱家因为参与其中,肯定会受到波及,但是这种波及,只是为了咱以后朱家的崛起做铺垫罢了。”

    把朱家与罗家绑在一起,就为了给日后的太子即位做一个顺手人情?

    好大的魄力。

    好大的手笔。

    朱国公睁开眼睛,眼神略微有些浑浊:“若是……若是太子做不了那张位子,那咱们的一片苦心,就都付之东流了。”

    朱炳忠此时丝毫不复原先的唯唯诺诺,闻言针锋相对:“爷爷应该知道,若是太子坐不了那张位子,不管咱朱家做什么事情,都是苟延残喘罢了,大势丢了,肯定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朱国公再次闭上眼睛,过了片刻又睁开,轻叹一声:“罗家每走一步,脖子上的绳子便锁紧一分,这手握绳子的人,正是罗悠之自己啊,只是可惜了,老罗家的几十口子人,,都要给罗悠之这小子陪葬了。”

    朱炳忠心中对朱国公的伪善言辞不为所动。

    这些年里,您老手上倒是没沾过一丝鲜血,可是间接死在您手上的孤魂野鬼,怎么着也得三位数了吧?

    朱国公真心实意地叹一口气:“忠儿啊,爷爷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以后爷爷老了,虽然爷爷还想再撑几年,但是自己身子骨自己知道,爷爷现在躺在床上,虽然还未身死,但是那些魑魅魍魉还算老实,但是等爷爷真的迈进了棺材里,咱朱家,一定会遭受一次大的浩荡,要是处理得好了,无功无过,要是处理不好,咱朱家,就是下一个顾家啊,等到爷爷埋土里了,你大伯远在北原,家里兄弟虽然多,但大都是只会争名夺利的蠢人,腐朽不堪!以后朱家的担子,爷爷就得交到你肩膀上了,忠儿,你可别怪爷爷。”

    朱炳忠眼神中第一次燃烧起**的火焰:“爷爷放心,孙儿虽然无才无德,但是定不辱咱老朱家的名号!”


第三百一十六章 清风不识字



    在大乾元历十七年下了这第一场春雨的日子,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

    御书房里,赵衡身着一身不合时宜的淡黄色常服,服装之上既没有祥云也没有金龙,若是让外人看见难免会大惊失色,甚至有些个性倔强的言官都能为此参皇上一本,但是幸好,这御书房里没有外人。

    今日在皇帝身后伺候着的,并非昔日那个寸步不离身边的大长秋,而是换成了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小内寺,这小内寺名唤李水根,生得唇红齿白,一看就招人喜欢。李水根的师傅不是旁人,正是在整个宫廷内统领八百内寺的大长秋周内寺,李水根十二岁进宫,跟在周内寺身旁鞍前马后八年,周内寺也把自己这唯一的一个徒弟雪藏了八年,这八年里李水根从来没伺候过任何主子,一直跟在大长秋身边,而现在,春天到了,大长秋却也倒下了。

    这对于李水根来说,是个既好也不好的消息:好在他终于不用活在师傅的阴影之下,能被推到众人眼前来了,但是大长秋倒下了,那自己身后也就是空无一人了,宫里内寺之间勾心斗角那是家常便饭,更何况自己还陪伴在陛下身边,常言道伴君如伴虎,若是自己一着走错,恐怕就得满盘皆输。

    虽然心中不断在思量着自己日后的事情,但是李水根目光还是一直放在陛下身上,看到皇上终于放下手里奏章微微送了一口气后,李水根在心里默念六个数,数到六的时候终于躬身走上前去,恭敬奉上一杯冷热正好的参茶。

    赵衡接过参茶,茶杯就唇,抿了一小口后便放下,也不转头,就那么靠在椅背上双眼望着屋顶,淡然问道:“小李子,周公公如今怎么样了?”

    李水根躬身以清脆嗓音低声答道:“托陛下挂念,师傅他老人家现在虽然卧榻不起,但是精神头还挺足,今早上刚刚用了一碗粥,小李子临走前师傅还对小李子念叨,说不能服侍陛下龙体了,自己现在是死是活,也就没多大意义了,以后要是老天庇佑能下得了床,肯定会到陛下跟前请安。”

    赵衡轻轻叹了口气,头枕在椅背之上轻轻把眼睛闭上。

    李水根躬身向站在角落里的两名打扮成内寺模样的小宫女无声无息地招招手,那两名小宫女低着头迈着小碎步便轻盈走过来,一个蹲在赵衡身边体他轻轻捶打着大腿,一个站在赵衡身后替他松快着肩膀。

    十七年前,赵衡自己立下的铁律中便有一条“女眷不得进入御书房”,所以就连赵衡自己现在想在御书房内松快松快筋骨,都得悄悄的找人把宫女换成内寺的模样才行。

    不过以前的这个事情是由周内寺来一手操办,现在就是李内寺了。

    赵衡眯着眼睛享受着两双柔荑恰到好处的拿捏,缓缓开口说道:“不要再折腾周内寺这把老胳膊老腿了,小李子,等会下去的时候你去太医院找钱康,让他给周内寺瞧瞧去,唉,周内寺他老人家伺候朕这么多年,没有他在身边,朕一时间还真不习惯,这周内寺啊,说病倒就病倒了,可是他脱下那身朱红蟒袍,又是谁能穿上得?”

    李水根在赵衡身后,躬身三缄其口,作为一个皇帝面前的新人,除非在皇帝需要的时候自己能开口,在别的时刻那自己就得做一个哑巴。

    坐在赵衡龙案对面的是两人,一个器宇轩昂嘴角带线的倜傥青年,正是如今风头正劲的太子赵焱,赵焱听到父皇略带感叹的话语之后,微笑俯身开口道:“父皇不必担忧,在大乾宫廷之内有着内寺八百,怎么着也能找出几个顶替周内寺的人来,再者说,这小李公公可是由周内寺一手提拔出来的,虽说现在年纪轻了一些,但是行事举止却颇有周内寺之风,儿臣相信,再过几年,小李公公很有希望,穿上那一件大红蟒袍。”

    赵衡睁开眼睛,坐直上身,两名假扮成内寺的宫女同一时间躬身行礼,然后继续回到自己角落里安静呆着。

    赵衡扫视了自己面前那几道关于预防黄河水患的折子,说道:“方才你们二人的意思,朕都听明白了,焱儿你是说这几年国库投在黄河上的银子已经不少了,再加上今年会发洪水,这只是望气士的一己之见,所以不同意这张折子。”

    赵焱欠身应下,同时说道:“父皇明鉴。”

    赵衡又把目光望向与太子赵焱并做的第二人,此人虽然也是身着鹅黄色蟒袍,但是神情却有些枯槁,两颊微微有些消瘦,精神比起赵焱来说,天差地别。

    赵衡看着此人,看口说道:“煜儿,你一力主持从国库里再拨出八十万两银子修建黄河堤坝,说的是黄河水患从古到今便是当政者的大患,与朕的德行无关,只要泥沙积累到了一定境界,肯定会发一次洪水,这是无可避免的,所以为了黄河沿岸的数十万百姓,黄河堤坝,必须要再次加固。”

    这个形容略有狼狈的青年正是六皇子赵煜,自从顾家倒台后他的处境便江河日下,拿着大把的银子送不出去不说,甚至还有不少闻风而动的官员悄悄把银子换个方式又送回了刘家也就是自己娘亲所在的家族里。这一系列的打击接二连三地降落到他身上,赵煜现在变成这个模样,也就是正常的了。

    听到父皇垂询,赵煜不温不火地微微欠身,脸色平静应了一声:“父皇明鉴。”

    赵衡轻轻拿起自己这两个儿子的折子,放在手中仔细观摩了着。

    赵焱的书法是学自书圣王罗虎,王罗虎擅长“虎帖”,每每书写之时都是笔走龙蛇,剑走偏锋,王罗虎以草书最为出名,赵焱跟随王罗虎练字这么多年,难免也沾染上一些王罗虎泼墨之时的豪放之气,就连是这张奏章之上,虽然是中规中矩地小楷,但是下笔收锋之时,还隐隐有着藕断丝连的意味透漏出来。

    而赵煜的折子与赵焱相比,则是中规中矩得多,赵衡当然记得,赵煜学字之时,先是拜师于当世书法名家张相本,练了八年的小楷基本功之后,便转而投于一代书法宗师晏颖门下,晏颖此人在长安城中名气极大,不是因为他是六皇子的西席,也不是因为他酒后所言的那一句“腕中伏鬼,下笔如有神助”,而是因为晏颖曾经教过顾淮、顾仙佛、顾烟三人的书法。

    赵衡放下手里的两份帖子,微微有些失神。

    一转眼,自己的两个儿子都这么大了。

    就连顾大哥,也走在了自己前面。


第三百一十七章 何故乱翻书



    以赵衡的谋略手腕,自然是一眼望下去便知道自己这两个儿子的心中所思所想。

    太子赵焱不主张开国库修河堤,是因为他现在已经是太子,对他来说,不需要立功,只要不犯错,未来这个天下便是他的。而且当这个天下拿到手之后,国库里有银子,他这个新任皇帝说话腰杆子也能硬气一些,想做些什么事情,自然也能做得出来。

    六皇子赵煜所思所想差不多与赵焱正好相反,一是想在乱中寻求一番变数,也算像那罗悠之一样置之死地而后生,二是长安在别的地方动作大一分,西凉那边就安稳一分,而随着时间每过去一点,顾仙佛便又能在西凉安稳一点。

    赵衡端起李水根刚刚换上的那一杯新茶抿了一口,表面上八风不动,内心却暗叹道朕这两个儿子,虽然都是璞玉,但是道行火候可是远远不够啊,心中所思所想,说是藏在纸下,但是就这种直来直去的藏法,在那群老狐狸的眼中,还不是跟摆在他们眼前的透明人一样?

    顾大哥曾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