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是秦二世(华夏)-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十二章 美人三等

    胡亥等人不清楚这红绿家邦的规矩,可来过几次的章邯可是很了解。

    红绿家邦这后院并不是人人都可以进来的,当然更不可能是人人都能进到这三栋小楼中。要不红绿家邦前厅也不会有如此之多的人看到章邯等人进到后院眼露慕色。

    前厅大堂是只要你有钱就可以进,前厅二三楼则是要小有家财或者是六国的世家遗族的公子们的享乐之地了,至于能入二楼还是三楼就要看你的身份和财富了。

    后院之中的三栋小楼,左右两边的隔湖相对的两栋绿色小楼称为双姝楼,分别叫做左姝楼和右姝楼。大多数大秦的豪门世家公子以及朝中普通大臣都是只能进入右姝楼。

    而左姝楼却是仅仅只招待大秦类似于章邯这类的三公九卿或者是手握重权的大臣以及巨商大贾、各个世家贵族的家主之流。

    至于这左右两姝楼中间的红楼则是名为长青楼,可以说是这红绿家邦最为神秘的一个所在了,除非是被红绿家邦邀请,管事和侍从却从不将客人带往此楼。

    章邯先前来的几次也最多是在左姝楼的三楼之上。

    大秦之中据章邯所知,李斯、冯去疾、冯劫、姚贾等重臣也大都或多或少都来过这红绿家邦,但是还从没有人能进到这长青楼中,包括李斯。

    但是此刻看繆管事的样子似乎要将自己等人引入长青楼中,难道皇帝陛下的身份暴露了?

    想到这里章邯不动声色的转头给还在四处张望的赢一打了个颜色,示意他小心。赢一收到章邯这个示意,心中一凛,随即又若无其事的四处打量起来。

    只是这次就不是纯粹的好奇四处看了,而是在寻找各处可能有危险的地方以及逃命的地方。章邯看到赢一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心中微微放心。

    这个时候繆管事在长青楼前停了下来,打开房门恭谨的道:“章大人里面请!小人去为几位大人安排歌姬美人。”

    章邯没有这次没有跟他多说,淡淡的嗯了一声率先进了楼中,胡亥和赢一也跟在章邯后面进门,剩余的十来个龙卫则是在赢一的示意下四散开来将长青楼小心的围了起来。

    繆管事看到龙卫们的动作神色微动随即恢复如常,等胡亥和赢一都进去之后才小心翼翼地的将大门合上,转身疾步顺着来路走去。

    繆管事顺着青石小道左拐右拐来到紧靠着前厅的一幢房子前,轻轻在门上叩了几下。

    “进来。”一道清丽的声音从房内传出。

    繆管事敏捷的推开房门闪身而入。

    房间内只有一个人,正是先前名叫粉蝶的粉衣女子。

    “拜见粉蝶姑娘!”繆管事进房之后恭谨的躬身道。

    “繆管事不用多礼,粉蝶只是代夫人暂管咸阳红绿家邦,诸事还需繆管事多多提点。”粉蝶笑着道。

    “小人不敢!”繆管事恭敬的道。

    听到繆管事的话粉蝶只是笑笑并没有在这个事情上多纠缠,话音一转道:“不知繆管事将这章大人几人引入哪一楼中?”

    “回姑娘,小人将章邯等人安排在了长青楼中。”

    “长青楼?这是为何?莫非繆管事忘了夫人规矩?”粉蝶听到繆管事的话脸色一正肃声道。

    繆管事很清楚粉蝶口中的夫人的手段,也很明白粉蝶的话在夫人处所拥有的分量。闻言慌忙道:“小人从未敢忘夫人之规矩,只是此次非同一般,小人才将那章邯安排在那长青楼中。”

    “哦?此次来人难道不是子婴公子?”粉蝶诧异的道。她很清楚,子婴虽然是故公子扶苏的长子,始皇帝的嫡孙,但是论分量还达不到进入长青楼的堤旖。

    “粉蝶姑娘刚来咸阳有所不知。这章邯乃是如今秦皇座下最为信耐之人,且身兼郎中令和少府两卿之职。而子婴公子以楼中所得消息早已经在半月前就被一帮神秘人掳走不知所踪。

    若真如姑娘所言,这章邯是作为那年轻公子之随从,那么如今这天下之中,恐唯有一人能让章邯如此代之。”繆管事隐晦的说道,但是话中的意思已经很明确。

    子婴失踪的事情,胡亥下了封口令,所以咸阳城中知道这件事的人很少。

    但是当时在咸阳宫正殿中的人太多,尤其是百家之人很多。而以红绿家邦楼中美人的手段,想得到这个消息还是很简单的。

    “子婴失踪?为何我不知此事?”粉蝶大惊道。

    “回姑娘,此事也是日前才被楼中之人从中尉署一府丞口中得知,尚未经过证实,所以小人并没有禀报给姑娘。”繆管事连忙答道。

    粉蝶听到他口中的话显然有不实之处,但是她也毫无办法,因为她是十日前才来暗中接手这咸阳红绿家邦,空降下来的她遭到了咸阳红绿家邦几个管事的一致抵制。

    就算这繆管事也还是她好不容易才收服的,要不然她也不会甘愿抛头露面去大门口做个迎来送往的迎客女子。

    “繆管事是说那年轻人是……”粉蝶迟疑道,虽没点出是谁,但是意思已经很明白。

    “定是!”繆管事肯定的道。

    “呼!”粉蝶长长的呼出一口气,眼中神光一闪道:“那要不要……”

    “不可!”繆管事大惊,仿佛猜到她要做什么连忙否定道,随即又道:“这也是小人将他引入长青楼原因之所在。”

    “哦?”粉蝶疑惑道。

    “姑娘,今日冒然行事先不说事成与否,我等都逃不出这咸阳。若是失手,那恐怕夫人十余年之基业也都将毁于一旦。而今日他既来我红绿家邦,则又有不同。

    这长青楼中所配美人皆是何样姿色想必姑娘比小人更为清楚。只要我等能用美色将其迷住,还愁没有机会下手否?再则其本就是好色之人。”繆管事阴阴的道。

    粉蝶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繆管事,显然是没想到他还有这等智谋。

    繆管事将粉蝶的惊讶之色看在眼里,不动声色的继续道:“只是动用这长青楼所配之美人还需姑娘亲自前往。”

    长青楼,不同于双姝楼。楼中所有的美人都是专门训练的,而且皆是只送不卖。至于何人有资格接受这礼物,那只能由红绿家邦的主人说了算。

    所以虽然三处红绿家邦中都知道长青楼美人最好最绝,但是各处管事却是没有资格支配这些美人。而粉蝶恰恰却是有资格动用这些美人的人。

    “这个繆管事放心!”粉蝶眼神一凝淡淡的道。

    ……

    胡亥自然不知道他刚刚一来这红绿家邦就被人盯上了,他此刻正在听章邯介绍这红绿家邦。章邯同样不是很清楚红绿家邦的主人是谁,但是据他的小道消息好像是个女人。

    看到章邯说到是个女人的时候一脸诡异的表情,胡亥不禁有点愕然,心中浮想联翩。

    难道这女人跟自己的老子有一腿不成?

    不过似乎只有这样解释才符合章邯口中那个神秘而又传说背景深厚的红绿家邦的主人的样子。

    胡亥有点凌乱了。

    这时门突然被轻叩了几下。

    “进来。”收到胡亥示意的章邯淡淡的道。

    粉蝶推门而入,对着章邯躬身一礼道:“不知章大人是要先听曲还是需要买侍姬。近日楼中恰有几名绝色美人待售。”

    “不知你家主人可在?”胡亥这个时候插口了。

    粉蝶此刻已经知道胡亥的身份,所以没有意外,娇笑着道:“这位大人想必是第一次来我红绿家邦,我家主人例不见客,非不敬客,实乃两便也。买卖一毕,永不相干。大人果真成交,自当知晓我楼规矩实乃体贴客官也。”

    胡亥一听果然如此,便淡淡的道:“那就说说这美人如何买卖吧。”

    “不知大人需何等品级之美女?”

    “哦?这美女还有品级之说?”胡亥讶然。

    粉蝶清丽的声音舒缓柔和,“女子才艺,文野有别。女子体性,更是无一人相同。女子门第贵贱阅历深浅,也是自有不同。将这三则糅合所得多寡,便是美女品级也。

    长青楼目下共有三十六位,人人皆是才貌俱佳之美女。然三者糅合,便分出了三等:美艳之才、清丽之才、高贵曼妙之才。

    美艳之才者,皆乃胡女也。此等女子肌肤如雪,峰高臀圆,丰腴肥嫩,非但精通胡人歌乐,床第之间更是一团烈火。更有一奇:体格坚韧,骑打皆可,乐于做卧榻女奴,若主人乐意,也可做女王蹂躏主人。

    清丽之才者,我中原处子美人也。此等女子通达诗书,熟知礼仪,精于歌舞器乐;体貌亭亭玉立如画中人,处子花蕊含苞待放。高贵曼妙之才者,或公主,或豪门贵女也。”

    “楼中竟然还有公主?”胡亥听的大惊,脱口问道。

    粉蝶看到胡亥惊讶的表情咯咯笑道:“大人有所不知,我大秦灭六国统天下,不知俘获多少各国公主美人。而各国公主流落离散者不知凡几。我楼中所选公主仅有六人,身世血统纯正可考,才貌色艺俱佳,且卧榻间皆曼妙不可方物,若非如此,三十个恐也有之。”

第四十三章 项梁北上

    粉蝶和缪管事的算盘打的很好;但是计划终究是赶不变化。

    在胡亥刚刚听完粉蝶的美人三等的介绍还没来得及开口;房门就被叩响。

    胡亥诧异的看了一眼赢一。赢一起身去开门;一个龙卫站在门口;低声对赢一耳语几句;随后就退下。看到赢一陡然惊愕的脸色;胡亥突然有种不妙的预感。

    “陛下;王离大人传来紧急军情;楚地生乱!”赢一回到胡亥身边低声道。

    听到赢一的话胡亥放在膝盖的双手猛然一紧;随即缓缓松开;笑着对章邯道:“府中有事;看来今日是见不得这公主美人了;回!”

    胡亥说着起身就走;没有再看粉蝶一眼。

    他对为了生活或者是被迫出卖**的女子并没有太多的恶感;对那些落魄至此被训练成女奴的所谓公主、豪门贵女同样只有怜悯而无**亦或是普通人想要的寻稀探奇的征服之感。

    不仅仅是因为公主或者是豪门贵女没有他这个皇帝高贵;更重要的是他很厌恶红绿家邦的作为。

    章邯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皇帝都走了;他怎么可能还留在这;也连忙跟着起身;跟着胡亥身后出了长青楼。

    从头到尾;无论是胡亥还是赢一;甚至章邯;从起身到离开没有一个人跟粉蝶说一句话。

    粉蝶呆呆的站在长青楼;直到胡亥等人都已经走的没影了;才忽然反应过来。追到门口哪里还有胡亥等人的影子。看着空荡荡的长青楼粉蝶恨恨的跺跺脚。

    出了红绿家邦;胡亥等人翻身马往灞大营奔去。

    “敢问陛下;出了何事?”策马跟在胡亥身后的章邯这个时候才找到机会;大声问道。

    “回大营再议。赢一;命龙卫彻查这红绿家邦;朕对这隐身幕后不曾现身且又神通广大的红绿家邦主人可是很是好奇。”胡亥嘱咐赢一道。

    三栋楼三种不同规格的美人;地位或者官职的高低决定了你能进入到哪一楼享乐;有点类似后世vi的制度。这的确是揽客和敛财的一种好手段。

    但是如果不仅仅是为了敛财呢?

    美色作为一把能杀人于无形的刀;敛财仅仅只是她所能起到的其中一个作用而已。…对于这一点胡亥很清楚。而红绿家邦恰恰拥有众多的让人难以抗拒的绝色。

    “下臣遵旨!”

    ……

    大秦九江郡统共有十一县之地;所辖之地包括后世之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相交之地。而九江郡治寿春。就是故楚国都寿郢。

    寿春今安徽寿县在九江和陈郡、泗水的三郡交界之地;淮河中游南岸。

    吴芮四月十六日嫁女并从鄱阳起兵之后;英布统领十余万百越蛮夷在短短三天时间就已经连下九江数县长驱直入至居巢今安徽巢湖附近、历阳今安徽和县一带;并将会稽的歙县、黟县黄山附近两县之地收入囊中。

    过了历阳。后面就是九江郡治寿春之门户六县。

    项梁要比吴芮晚两日起兵;但是江东之地本就是故楚旧地;所以他的速度并不比英布慢多少。

    自四月十八日项梁从会稽郡治吴县起兵反秦开始;短短的几日内已将会稽南部诸县尽入囊中。项梁所用的大都是招降的手段;以项氏在故楚之地的影响。速度甚至还超过了攻城掠地的英布。

    会稽大半入手;项梁的实力顿时大增。除了项羽亲自训练的八千江东子弟精兵外;这几日江东各县群雄纷纷来投;短短数日项梁已经用兵近十万余人。

    但是这十万余人的大军;除了项羽的八千江东子弟兵外;剩余的兵卒连像样的武器都没有;更不用说铠甲、盾牌、战马等各类兵械装备。

    所以项梁果断的拒绝了项羽趁机北攻伐九江直入关中的建议;而是一面四处招募散落在民间的工匠艺人开始打造铠甲兵器。一面全面编练军队。

    四月二十四日。项梁刚刚从吴县城外的大营中回来;就收到了细作的紧急军情。这个时候项梁才知道鄱阳县令吴芮竟然在自己之前起兵反秦了。

    作为大秦官吏的吴芮起兵反秦;确实是有些出乎项梁的意料;但是却给项梁提了个醒。

    现在包括大秦官吏在内;加六国遗族以及一些还隐藏在暗处的有心人都想掀翻大秦这个压在所有人头顶的庞然大物;分享大秦这块肥肉。

    而肥肉只有这么大。怎样才能让项氏一族在这即将到来的瓜分盛宴中获得做好最大的那块;就摆在了项梁面前。显然韬光养晦的策略已经不再适宜了。

    当然项梁根本不知道关中的变化。同样不知道张耳陈余所复立的魏国已经在三日前被王离大军覆灭;且在二十二日将张耳陈余斩首。首级都已经在送往咸阳的路了。

    “去将少将军叫来!”项梁下令道;门口的亲卫躬身应命转身欲走。

    “慢!再去将昭氏、屈氏、景氏三位族长请来!就说本将军有请!”项梁想了想叫住亲卫补充道。

    “喏!”

    不一会儿项羽就先来了。

    “叔父叫侄儿有何吩咐?”项羽进来对项梁躬身一礼道。

    “九江原秦国县令吴芮已在鄱阳起兵;目下其女婿英布领兵十余万已经连下数县直奔我楚国国都寿春而去。”项梁将细作禀报的消息原原本本的告诉了项羽。

    “请叔父下令!”项羽很干脆的道。

    “好!叔父欲让侄儿领八千江东精锐为前军先锋;叔父自领五万大军为中军;大兄项伯领军两万为后军北我楚国故都寿郢。”项梁击掌道。

    “侄儿谨遵叔父之令!只是叔父;我等皆领军北;这江东我项氏故地该如何?”项羽担忧的道。

    “侄儿毋须担忧;叔父已着人前先相请昭氏、屈氏、景氏的三位族长;我等大军北;这江东之地就交由此三族代为守御!”项梁笑着道。

    “这是为何?侄儿以为不妥!此三族狼子野心;先祖在时处处于我项氏一族作梗;今时我项氏一族收留此三族已是仁义之至;为何还需将我项氏故地拱手让予此三族?侄儿以为叔父当自领大军亲留吴中之地;侄儿只需麾下八千江东精锐必能为叔父拿下寿郢!”项羽粗声道。

    项梁看着急的面红耳赤的项羽起身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此三族之心叔父岂能不知?只是今时已不同往日;如今天下六国遗族并起;秦国之官吏亦起兵反秦。

    天下豪雄不知凡几;而仅我项氏一族恐终将势单力孤。此三族在我楚地根基之深远甚我项氏一族;且我项氏一族根基皆在军中;如今我大军草创;更需此三族之力也!”

    故楚一共有四大世族;昭氏、屈氏、景氏、项氏。这四大世族中除了项氏外;其余三大世族都是古老的楚国王族分支繁衍。

    而项氏一族本身却并不是楚国之人。

    在殷商时;有一个小方国项;因其仅为诸侯中的第四等子爵;故称为项子国;其国濒临洧水今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已被填;所辖之堤旎过方圆百里;这个项子国;皆以国为姓;有了最早的项氏部族。

    后来周灭商;弱小的项子国没有出兵勤王。周初有管蔡武庚之乱;这个时候项子国已经失去了国土;也没有卷入。为此;周公平定管蔡之乱后重新分封;着意恢复了项氏封地;以为小邦忠顺之楷模;于是就又有了项子国。

    如此数百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天下就进入了纷争不休的春秋之世。项子国也趁机吞灭了周边十几个更小的城邦小诸侯;经周王室认可更名;正式号为项国;其国都项城便成了淮北一带小有声威的重镇。

    项国蓬勃兴旺之际;鲁僖公看了项国这片土地。于是跟当时的春秋霸主齐桓公达成了协议;鲁僖公兵临项城;将项国的土地尽皆划入鲁国的国土中;项氏国人则被鲁国交给了人口稀少的齐国。

    当时的齐国丞相管仲颁布的命令是将项氏部族全数放逐东海;罚为刑徒苦役;充作渔猎部族。为了逃脱刑徒苦役;项氏一族举族逃入了当时齐国鞭长莫及的吴国。

    逃入吴国后;项氏部族痛定思痛;大兴尚武之风;或渔或猎或耕;人人皆须习武强身;族中子弟又要有点才能;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习兵法。

    与此同时;项氏也改革了族规;全族各行各业皆以军制统辖;一旦有危难;举族为兵。渐渐地;吴中项氏的强悍名声在吴国越国传播开来;项氏子弟也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吴越两**队中。

    又过了百余年;进入了战国大争之世。越国灭了吴国;楚国又灭了越国。越国灭吴时;项氏举族为战;成为一支令当时的诸国霸主越王勾践很是头疼的亡命精锐。

    一直等到越国宣告灭亡;项氏部族都没有归顺越国;而是又遁入江湖大泽中;多方联结旧吴部族;不断举兵向越国发难。虽然一直未能恢复吴国;然项氏大名却已远播天下。

    楚国灭掉越国;为安抚收拢四处零散抗击楚国的百越部族;当时的楚王楚威王于是派特使进入吴中的江湖大泽中;多方寻找项氏一族;隆重邀请项氏一族出山。未完待续。

第四十四章 楚地四族

    楚威王邀请项氏一族出山开出的条件是:将吴中之地封为项氏一族专领封地,项氏一族可在泗水下相建立城邑为治所,领镇抚百越之重任。

    如此优厚的条件,时间上是将项氏一族等同于楚国三大世族了。

    因为,只有楚国的昭屈景三大世族,才能在专领封地之外,又在楚国都城附近另建一座治所城邑。当时,楚国都城正是寿春,而下相正在寿春东北百里之外。

    项氏合族会商,一是基于与越国的世仇,二是基于楚国许诺的吴中封地之丰饶及地位之崇高,终于接受了楚王的招抚,归顺了楚国,肩负起镇抚东南岭南百越的重任。

    就这样,强悍的项氏进入了楚**旅,使原本三家并立的楚国世族多了一家,项氏一族成了四族之一。

    然而,项氏终究不能与楚国的昭、屈、景三大老世族相比。

    昭、屈、景三大世族,都是古老的楚国王族的分支繁衍,盘根错节根基深厚,不但封地广袤,而且在朝堂之上也始终是居于主宰地位。

    掌权多年的三大世族瓜分了楚国朝堂上所有的大权,就是楚王也是无可奈何。

    昭氏族人一般掌控令尹大权,统辖国事;屈氏族人则大多为莫敖,掌控楚国王族军政事务;景氏族人则大多任大司马,掌控关防与举**务。

    这三族中原本莫敖这一职务才是楚国的最高官职,世代为屈氏所掌控,后来才被楚武王利用三大世族互相倾轧的机会将莫敖逐渐削权,将莫敖和令尹、大司马三职并立。

    后世的著名爱国者大诗人屈原就是楚国屈氏一族的族人。

    屈原被楚怀王贬谪,不仅仅是因为其余两大世族嫉妒他的才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屈原同楚怀王的宠姬郑袖之间关系暧昧,而引起了楚怀王的猜忌。

    《离骚》中屡用美人做比喻,其实并不仅仅是后世猜测的那样因为他性情高洁,屈原难忘郑袖恐怕也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能够勾搭楚王的女人,并且还仅仅是被放逐而没有被处死,屈氏一族的势力在楚国由此可见一斑。

    项氏一族以军旅成名进入楚国朝堂,而在楚国的朝堂中此刻根本没有项氏一族的位置,且昭屈景三大世家显然也不可能给项氏一族让位,甚至屡有打压。

    所有项氏一族只能以军功实力堪堪在楚国站住脚。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统辖全军的大将军也罢,独领一军的城防将军也罢,都是战时被授予兵符才能施展作为,项氏一族恰恰在朝堂之上没有任何话语权,所以与身居高位经常发号施令的世族大臣很难抗衡。

    战国之时,各国大军兵员将领来源纷杂,永远不可能一族独成,想凭借手握军权而号令天下,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非常艰难的,更何况楚国这样的多方渗透相互纠结的国家。

    所以已经在名义上算的上楚国的四大世族之一的项氏,除了偶尔在战场上能显示一下实力,争争军功之外,在朝堂之上却始终没有多少话语权。

    不过原本楚国朝堂之上除了昭屈景三大世族之外,还有一个比这三大世族更为庞大的世族若敖氏,当时楚国的军政大权基本上都掌控在若敖氏一族手中。

    但是在楚庄王刚刚继位为王时,若敖氏想要取代王族自立,发生了叛乱,最终被楚庄王镇压,并诛灭全族,适才有了王族后裔的昭屈景三大世族的强大。

    但是若敖氏并没有在真正被斩草除根。楚怀王时,时任校尉的若敖氏后裔子庄趁怀王昏庸朝政混乱之际,在洞庭一带起兵叛乱。

    当时的楚国虽然还是大国强国,但已经是外强中干。子庄起兵势如破竹,很快就将楚国南部全都攻陷,直奔国都寿春而来。

    这个时候项氏一族的项燕也就是项羽的祖父只是楚国吴郡的一个都尉。跟随主将率领的两万余楚军截杀子庄不足万人的军队却大败特败。

    项燕赶回项氏一族,合族遴选出了八千子弟兵,由族长郑重其事地交给了项燕。举国纷乱之时,项燕一不请王命,二不请兵符印绶,独率八千子弟兵轻装上阵,开始了追歼子庄大军的战事。

    长达三年,项燕率领八千江东子弟兵渡淮水、越云梦、过五岭、下湘水、入洞庭,死死咬住子庄叛军不放,历经大大小小四十余战,最终干净地歼灭了这支异常彪悍的叛军,将子庄的首级呈献给了楚王。

    经此一战,年青的都尉项燕一举成为楚国名将,项氏江东八千子弟兵则一举成为威震楚国的精锐之旅。项燕也由此掌控了楚**权,项氏一族开始在楚国朝堂上占据一席之地。

    这就是项氏一族的江东八千子弟兵的由来,只是项燕的八千江东子弟兵在大秦灭楚时,已经尽皆跟项燕一起消亡,而如今项羽麾下这八千江东子弟兵正是仿照项燕之八千江东子弟兵所创。

    大秦灭楚,项燕开始屡战屡胜能胜,最终却惨败丧命,不仅仅是因为楚国那个时候的国力跟大秦确实相差甚远,更重要的是昭屈景三大世族害怕项燕彻底战胜大秦后得到更多的权利。

    所以在楚国眼看已经能够抵挡大秦之后,就开始在朝堂之上屡屡对项燕发难,拖项燕后退。最终王翦一战而胜,将楚国彻底送入了深渊。

    楚国覆灭之后,大秦屠杀了大多数楚国的世家贵族,而由于项燕是当时楚国的上将军,项氏一族更是大秦严厉打击的对象,以图斩尽杀绝。不过项氏一族却逃了出去。

    昭屈景三族虽然同样遭受重创,但是大秦却没有如项氏一样采取斩尽杀绝的态度。

    俗话说的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三大世族在楚地数百年的根基,不是朝夕间就能完全拔起的,更何况后来大秦对楚堤焐取了安抚政策,给了三族休养生息的机会,三族也一直在舔詆着伤口。

    项梁起兵之后,这三族得到消息很快就找上门来。对于三族投效打的什么念头,项梁心知肚明,但是他更清楚仅靠项氏一族是不可能战胜大秦的。

    项氏一族需要这三族在楚地数百年积累的人脉、财富,而昭屈景三族同样需要项氏一族的军队战力。双方心照不宣,自然是相处一片融洽。

    严格说起来项燕的死乃至楚国的灭亡都跟这三大世族脱不了干系,项梁同样对这三大世族厌恶之极。但是项梁同样知道,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既已起事,那么四大世族之间现在谁都离不了谁!

    项羽听到项梁的话,嘴巴张了张还想说些什么,却发现根本找不到反驳项梁的话语,闷哼一声却不在开口。

    “禀报将军!三位家主都已至府中,此刻正在大堂中等候!”一个亲卫进来禀报道。

    项梁挥手让亲卫退下,对着一脸不服之色的项羽叮嘱道:“三族族老已至,侄儿随我一同前去相见吧,休要再口出先前之言。叔父自有主张。”

    “侄儿遵命!”项羽心中再不情愿但是对项梁的话还是很听从的,躬身应命道。

    看到项梁带着项羽两人进入大堂,等候在大堂中的昭屈景三族的族长连忙躬身一礼道:“见过将军。”项羽如今还当不得这三大族长的礼遇。

    虽然三族的族长将姿态放的很低,但是项梁并不敢托大,连忙躬身还礼道:“见过三位族老。”

    四人互相寒暄一番,随即分宾主落座。自然没有项羽的座位,项羽在此刻还只是个小辈,只能仗剑侍立在项梁身后。

    昭氏的族长昭通、屈氏的族长屈平、景氏的族长景共都是六十余岁的老翁,虽然如今三大世族早已不复当初,但是长久以来养尊处优的生活,加上他们对大秦的妥协,三族并没有如项氏一样如同丧家之犬东躲**,所以一个个都是精神矍铄、面色红润。

    在收到项梁相请三大族长来的路上,已经偷偷的交流过项梁此次相邀的用意,但是他们三人始终不得要领。

    三大世族归附项氏反秦,但是项氏一族对这三大世族却是猜忌甚重,项梁自任郡守之后,三大世族的族人很多都只是得了个无关紧要的闲职,更不用说插手军队了。

    三大世族家中的私兵家奴反而被项梁借口全都索要了过去,并入项氏大军中。昭通三人虽然心中不忿,但是却也毫无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要不然跟项燕同辈的昭通三人怎么可能先躬身对项燕的儿子项梁施礼。

    昭通三人坐下后,虽然心中焦急,但却都默默不语,既然猜不到项梁想要做什么,那就只能见招拆招了。

    项梁看着堂下故作淡定的昭通三人,朗声一笑道:“今日小侄请三位族老到府,实乃有大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