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是秦二世(华夏)-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别……别捶了!”苏越用尽力气拼命喝道。他怕自己再不说话就真要被这个狗熊一样庞大却奸猾似狐的大家伙给直接弄死了。

    听到苏越的喝声,蒙冲装着吓了一跳的样子,跳开几步拍着胸口嗔怪道:“苏先生,俺可是好意。可你却差点把人家吓死。哼!”说着装模作样的走了。

    但是从他走时不断耸动的肩膀上谁都知道他此时一定在拼命的忍着笑。

    苏越看着远去身子像打摆子一样摇摆不定的蒙冲,眼中射出一股浓浓的杀意,杀意只是一闪而逝随即隐没。苏越就像个没事人一样,苦笑着从地上翻起来,自顾自的喝水。

    这样的事情他不是第一次遇到了,从他支开蒙冲等人,独自进入匈奴大帐回来之后,这一天来,一路上他已经数次遇到蒙冲如此的虐待了,而蒙冲的作为也让苏越恨意滔天,但表面却仍然是一无所知。

    但是苏越是杀意却没有瞒过蒙冲,从昨天晚上苏越一个人跟大队匈奴骑兵走后,自己五十余人被数千匈奴骑兵包围了大半夜,他就猜到苏越此次来匈奴是做什么了。

    所以他这一天多来才时不时的捉弄下苏越,解解自己心中的恨意。

    他不能肯定自己心中所想的是不是对的,但是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大秦……靠在马身上的蒙冲看着远处雄伟的阴山,眼中露出浓浓的担忧之色。

    良久。

    蒙冲压下心中的念头,决定了无论如何也要知道苏越来阴山草原的目的是不是跟自己所想的一样。看了看坐在地上的苏越,蒙冲大踏步走了过去。

    苏越远远的看到蒙冲朝自己走来,下意识的想躲开,但是想了想还是故作镇定的坐在了原地,慢条斯理的喝着水囊的水,但是紧抓着水囊泛白的手指却显示了他此时内心的紧张。

    蒙冲发现了苏越的躲闪和心中的紧张,但是依然大大咧咧的一屁股再此坐在了苏越身边,道:“先生真的不想告诉冲实话了吗?”

    苏越眼睛一跳,听出了蒙冲话中隐藏的杀意,眼睛一缩,若无其事的道:“将军,越已经告诉将军无数次了,将军为何总是不信越所言呢?”

    “先生此去真的不是见匈奴单于拿下攻我大秦?”蒙冲瞪着牛眼紧紧的盯着苏越道。

    周围的骑士显然此时已经都听到了蒙冲的话,蒙冲的话也正是他们这些为大秦立下无数汗马功劳的兵卒的想法,此刻被蒙冲问出顿时慢慢的围了过来,冷冷的看着苏越。

    跟匈奴无数次的大战,大秦死了无数的兵卒,如今才把匈奴赶到阴山以北。若是苏越此次真是为了勾结匈奴趁机南下攻取大秦,那么这些人一定首先让苏越尝尝生不如死的滋味。

    苏越明显的感受到了周围的大秦兵卒对自己的敌意,他知道如果此时自己真的承认自己是为了联络匈奴而来的话,那么下一刻自己一定是死的很惨。

    自己死了,那么一腔报复,所有的宏图大愿都将成一团泡影。绝不能说出实话。想到这里,苏越淡淡的笑了。

    “蒙将军,越发誓,如果越有半句虚言,将受万刀临身之苦,不得好死!”

    苏越的誓言一出,不仅是周围的兵卒神情一怔,就连蒙冲也是一呆,他怎么也没想到苏越尽然发出如此毒誓。

    此刻,先秦时代的人们对誓言还是看的很重的,人们敬奉鬼神,相信神明。周围的兵卒听到苏越的誓言神情都是一松,显然已经相信了苏越的话。

    苏越对这些兵卒并没有放在心上,关键是眼前这个看似鲁莽实则无比狡猾的蒙冲。

    “难道将军还是不愿相信越所言吗?将军不相信越也该相信越所发之誓吧。”苏越苦笑道。

    “将军,苏先生敢发出如此毒誓,肯定不会欺骗我等。先生还是公子的谋士,将军还是算了吧。”旁边的兵卒纷纷劝道。

    难道真的是自己想多了?蒙冲疑惑的看着苏越。

    听到周围兵卒的话,蒙冲突然放声大笑道:“先生多虑了,冲怎么会不相信先生所言。只是冲也没想到先生尽然发如此毒誓,是冲之过,冲之过。冲给先生赔罪了。”

    说着蒙冲对苏越抱拳一礼。

    苏越见蒙冲终于相信自己,提着的心忠于放下来,刚刚准备说话客套几句,就听到蒙冲继续道:“如果有人敢卖国祸民,勾结匈奴犯我大秦。冲哪怕甘受军法亦要手刃此贼。儿郎们,走了。”

    蒙冲说完对着苏越一礼,转身上马扬长而去。周围的骑士也纷纷策马跟上。

    苏越看着蒙冲等人扬起的尘土,恨恨的道:“今日如此逼越,他日越誓必诛尽蒙氏一族!”

    (额,我尽力了催更的兄弟们。求下推荐吧。)

    

第五十六章 十二亲卫

    (感谢峰雪爱无间,悼武华夏两位兄弟打赏。尤其是峰雪爱无间兄弟的四张崔更票,没有任何存稿的九洲真的尽力了,但是最终还是少几百字第五更没法上传,抱歉!

    所以这昨天晚上码出一半的一章早点发吧,今天三更。以表歉意。顺便求下推荐。)

    胡亥在灞宫一呆就是三天,要不是章邯让赢一带话来说刑徒和奴生子已经全都转移到灞上大营,胡亥只怕还要在这灞宫呆上一段时间。

    三天来,胡亥走遍了灞宫各个角落,不仅看到了龙卫死士的训练,还看到了龙卫所用的一系列军械装备。同样也弄明白了第二尉至第五尉是用来做什么的。

    胡亥怎么也没想到这四尉竟然是用来监控和制衡其余十二尉的,而且全都是聋哑暗士。怪不得赢一身为第一尉竟然不知道这四尉的职责呢,这也的确不能让他知道。

    死士的训练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因为死士完全就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准备的,所以这些人不存在贪生怕死一说,虽然不如后世,但是决死精神绝对超过后世的神风敢死队。

    据说倭奴在二战时期臭名远扬的“神风敢死队”,它的精神灌输就引用了倭奴祖宗徐福带过去的先秦时代的死士精神。包括那个臭名昭著的武士道精神,同样如此。

    就是军械还是跟秦军制式装备差不多,并没有太多专用于特种作战用的装备。胡亥原本还想多留一段时间好好琢磨出来几件后世专用的特种作战设备给龙卫用,结果章邯的消息一来,时间显然不允许了。

    好在现在死士似乎还用不上,后面还有时间来改进这个事情。死士虽然叫死士,但是也不能总当死人来用不是?更何况是这些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人。

    能少死一个人,不说大秦少耗费多少钱粮,光说人命,就是何其宝贵。

    胡亥知道赢一等人这几天一直在研究胡亥说的一些特种作战的方法,所以也就懒得叫他们。找到章邯和顿弱两人就准备直接走人。

    这灞宫里面的一举一动自然瞒不过赢一等人,接到龙卫报信的赢一等人很快就都知道了胡亥要回咸阳的消息,急急忙忙的赶来送胡亥。

    三天时间让赢一等人彻底的对胡亥服气了,胡亥所提出的破袭、斩首等各种专门适用于龙卫的战法让所有人都眼界大开,佩服不已。

    “陛下要回咸阳,下臣等给陛下挑选了几名武艺高强的死士随侍在身边,还望陛下能够允臣等所请。”赢一道。

    “你给我找了几个亲卫?”胡亥倒是没想到这块来。

    “回陛下,陛下万金之躯,当防小人之危!”

    “额,好吧。让他们跟朕一起走就好了。”胡亥说着就想上马车。

    “陛下,还请陛下先看看臣等给陛下挑选的龙卫是否合意。”赢一连忙道,随后对着身后喊道:“龙八,龙九,龙十六,龙二十四,快快出来拜见陛下。”

    “龙八(龙九,龙十六,龙二十四)拜见陛下。”

    让胡亥大跌眼镜的是出现在自己眼前的尽然是四个千娇百媚的女子。柔柔弱弱,一副付弱不经风的样子哪里有半点死士的样子。

    最重要的是四人还都是美人,龙八和龙九明显要年纪大点,此刻穿着宫装,扎着云髻,皮肤光滑如玉,就算比不上丽妃也差不到哪里去。

    最让胡亥惊讶的是龙十六和龙二十四竟然是一对双胞胎,年纪跟绿珠差不多,两人一模一样的稚嫩面容,大大的眼睛,凹凸有致的身体,完全是后世卡哇伊的翻版嘛。

    “这,这四人就是保护朕的死士?”胡亥惊讶的指着跪伏在地的四个千娇百媚的女子道。

    “回陛下,龙卫中统计有五十六人都是臣等专为保护陛下而特别训练的亲卫死士,皆是貌美如花的女子。而且每人琴棋书画尽皆精通,且所有女子皆是处子之身。

    而陛下眼前四人是这五十六人中武艺、谋略最为高明之人。陛下大可放心。”赢一仿佛在推销货物一样给胡亥介绍道。

    听到赢一的话胡亥是彻底的无语了,看看地上四个因为赢一说她们是处子而脸蛋绯红显得格外娇艳的女子,胡亥无语的道:“那就是说还有五十二人?”

    “回陛下,确是还有五十二人!”赢一肯定的答道,然后指着跪在地上的四女道:“此四女不知陛下是否满意?若是陛下不满意,下臣就将剩余之人统统叫出,请陛下亲自挑选。”

    胡亥听到赢一的话,本来是想直接拒绝用这四个女子做亲卫的,重新挑选几个男死士做亲卫,这样要是遇到刺杀男人保护自己,甚至为自己送命,至少自己还好接受点。

    要是女人保护自己,最后甚至可能为自己送命,这样怎么想怎么让胡亥别扭。

    但是当胡亥无意中看到四女听到赢一让自己重新挑选亲卫时候截然不同的表情时,心念一动间就改变了主意。

    龙十六和龙二十四这对双胞胎神色倒是很正常,听到赢一的话马上一脸紧张的看着自己,显然怕自己要重新挑选别人做亲卫;而龙八和龙九的表情就让他有点想不通了;

    这两女听到赢一让自己重新挑选的时候神色间竟然满带期盼之色,好像是很希望胡亥不满意她们四人一样,一副巴不得胡亥重新挑选的模样。

    胡亥很是想不明白,难道跟着自己有什么不好么?好奇害死猫,所以胡亥马上改变了原本准备拒绝的主意。

    至少这双胞胎卡哇伊胡亥的确是很喜欢的,到没别的想法,天天在身边,看着也养眼不是?

    “他们四个我很满意,赢一你再给朕调八个男子死士来做朕的亲卫。”胡亥干脆又要了八个。

    “是,陛下!”

    不大一会,八个身材魁梧尽皆八尺以上身高的彪形大汉出现在胡亥面前。

    看着这八个人的体形,这要是每个人弄哥墨镜然后带个耳麦穿身黑西装,那可是真正的超级保镖了。

    看到赢一好像还要继续介绍下每个人的样子,胡亥想想他们的名字就头疼,摆摆手道:““好了,就他们了。至于他们的名字你就不用说了,跟了朕以后就不会回来了,把他们的代号留给别人用吧。他们的名字朕会重新给他们取的。”

    八个彪形大汉和四女听到胡亥的话,哪怕是一脸不情愿跟胡亥走的龙八和龙九也皆是一脸喜色,显然都没想到自己等人不仅会有名字而且还能从此侍候在皇帝身边。

    皇帝陛下的亲卫,多么巨大的荣耀!

    “谢陛下恩典!”十二人跪伏在地同声道。

    “这是你们应得的,名字等朕想好了就赐给你们。”胡亥笑着道,接着扭头对赢一等十六尉道:“尔等切记朕之交代。以后赢一有事可以随时传讯给龙八,龙八禀报给朕。”

    胡亥随手指着龙八道,说着转身上了马车。

    “臣等谨记!恭送陛下!”赢一等人连忙跪拜道。

    ……

    胡亥的马车很快出了这快原始森林。四女骑马随侍在马车周围,剩余的八个男亲卫尽皆策马在前后左右护卫着。

    “陛下,是要回宫吗?”

    看到出了林间小道,章邯停下马车问道。

    “不回宫,直接去灞上大营。”胡亥道。

    “陛下,老臣也去灞上大营?”顿弱听到胡亥的话道。

    “老爱卿先跟朕去灞上大营吧,然后朕让人护送老爱卿回咸阳。”

    “老臣遵旨!”

    

第五十七章 灞上大营

    内史郡包括如今的都城咸阳,是老秦国故土的轴心部分,而关中故地却是老秦国的根本。

    在始皇帝统一天下划分郡县之后,老秦国故土从北到南划作了九原郡、上郡、北地郡、陇西郡、内史郡、汉中郡、巴郡、蜀郡,共计八郡。

    内史郡通往老秦国故地各郡的官道一共有十二条。这十二条官道不包括驰道和直道。分别为:泾水道,淠水道,渭水道,子午道,谠水道,褒斜道,陈仓道,金牛蜀道,巴山道,白水道,蒲津道,武关道。

    这十二条大道,均为关中故地通联天下的出口大道。其中子午道,就是历史上后世三国蜀国大将魏延主张北出子午谷袭击长安所选的通道。

    而原本历史上四五年后刘邦采用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策,渡的陈仓即是如今的陈仓道。

    其中蒲津道和武关道则是两条分别由关中通往河东地区和东南地区的大道。

    蒲津道秦国旧都栎阳为起点,这是一条战火连绵的古道,是老秦国和老魏国长期拉锯的战场。

    武关道,武关是老秦国东南的门户,是老秦国长期于楚国抗争的要塞。

    武关古道的起点是老秦国大军后援根基所在的蓝田塬,经关中任何道路入蓝田塬,大道经蓝田谷,经武关出东南山地,抵达南阳郡与故楚荆襄地区,成为关中通东南的最大出口。

    除了这两条大道外,大秦东出的门户是函谷关。

    函谷关是老秦国东北的门户。秦孝公时,老秦国国力衰弱,为同魏国议和罢兵休战,将秦东、函谷关等秦国大片肥沃土地割让给魏国。

    后来商鞅变法老秦国再次从魏国手中夺取函谷关后,特意修建了从咸阳至函谷关的大道,这是由关中故地东出魏韩齐等国的中枢通道。

    蓝田塬大营是老秦国大军南下的后援根基所在,同样灞上大营则是老秦军东出函谷关的后援根基所在,始皇帝统一后,关中秦军要么戍边,要么南征百越,要么被派往淮北淮南。

    灞上大营也逐渐是人去镂空,到胡亥如今,仅仅只有千余兵卒驻扎在这个咸阳东面的庞大军营之中,负责看守和修缮这座见证了老秦东出函谷关统一天下的宏大营盘。

    如今灞上大营重新散发了昔日的光芒,四十余万的刑徒奴生子和二十万的禁军的进驻,让这座宏大的营盘顿时热闹起来,处处人声鼎沸,一片生机。

    原本负责咸阳治安的禁军在刑徒转送完毕的时候也跟随来到了灞上大营。

    灞宫离灞上大营并不太远,不到一个时辰胡亥等人就来到灞上大营。

    此刻的灞上大营已经完全由二十万禁军驻守,防止刑徒的逃跑和产生混乱。由于是晚上,守在大营门口的禁军直到胡亥一行人离营门不足五十米的时候才发现。

    “咻”一声,一只羽箭稳稳的插在马车前行的道路上,止住了马车继续前行。

    突然出现的羽箭让驾车的章邯连忙止住马车,旁边护卫的十二个亲卫也都纷纷刀剑出鞘,策马围拢到马车附近,紧张的四处看着。

    感觉到马车突然停下,胡亥打开车窗问道:“怎么停了章爱卿?”

    章邯张口刚要说话,一声大喝从大营门口遥遥传来。

    “来者何人?尔等速度离开!休得前行靠近禁军大营,违者格杀勿论!”

    听到这声大喝,所有人都知道刚刚那只羽箭是怎么回事了。

    章邯更是勃然大怒,这突然出现的羽箭要是让马匹受惊,那后果可是不堪设想。胡亥听到大营门口守门兵卒的话到是微微一笑。

    “章邯,你让这说话的兵卒过来朕想见上一见。”

    “陛下,这兵卒出言不逊,更是用箭只意图对陛下不轨,当严惩啊。”章邯急道。

    “他们又不知道是朕,能如此尽忠职守,何来严惩一说。你去吧。”

    章邯无奈,“喏”一声就下了马车独自朝大营门口走去。

    “咻咻咻”三声箭响,伴着一声大吼,“尔等若再前行一步,这羽箭就不会落到地上了。速度离去!”

    声音过后,章邯还没反应过来,三只羽箭成一条直线整齐的排列在章邯脚下。

    这次胡亥看的清清楚楚,将近五十米的距离下,又是晚上能将箭射的如此精准,那这兵卒的箭法可见一斑。

    “好箭法!”

    胡亥从马车上下来,站在章邯身后喝彩道。

    “那当然!尔等速度离去!”

    大营门口说话的兵卒显然也听到了胡亥的喝彩,倒是丝毫不谦虚,但仍然没忘记职责。

    听到这兵卒如此不要脸的话,胡亥乐不可支,看来这家伙不仅箭法超群,而且还是个很有趣的人。

    原本被这接二连三的箭给气的火冒三丈的章邯顿时气急反笑,喝道:“兀那小卒,吾乃郎中令、少府章邯,有要事奉陛下之命前来大营。速速前去通报王乾。”

    听到章邯的话,门口说话的禁军兵卒显然愣了一愣,过了一会才喊道:“你说你是章邯大人,可有信物?”语气显然有点软了,但还是在坚持着。

    信物,章邯肯定没有。印符都在他自己府中,怎么可能随身带在身上。看到胡亥问询的眼光,章邯无奈的摇摇头。

    那兵卒见章邯不接话,接着道:“没有信物?哼,就知道,那你说你奉陛下之命,可有陛下诏令在手?”显然他见章邯不接话,以为这些人心虚了,语气顿时又是一变。

    章邯被这兵卒给弄的完全没脾气了,想直接过去,又担心这个二愣子一样的家伙直接两箭把自己给干掉了,那他就憋屈死了。

    “章大人今天的确因为来的匆忙没有带印符在身。不知道你认不认识章大人,如果你认识可以走近点来看看是不是章大人,或者请你去通知王乾将军来营门一见如何?”胡亥笑着道。

    “对对对!你既是禁军兵卒,应该识得老夫,可出来辨认一番!”章邯连忙接着道。

    “这样啊,那行,你往前二十步,走到光下我看看。”那兵卒犹豫了一下还是同意了。

    章邯听他大营,连忙大踏步的往前走了二十步,已经离大营门口很近,就着营寨上火把的光大营门口的兵卒都能很清楚的看到章邯的面容。

    “参见章大人!”大营门口的兵卒顿时全都拜了下去。

    之前说话的兵卒却是两股颤颤,一脸惊惶,拜都忘记拜了。

    章邯知道胡亥对这兵卒很感兴趣,也不好跟他计较,冷哼了一声道:“打开营门,去通知王乾将军来见我。”

    这时胡亥见这些兵卒已经认出了章邯,也走了过来。他没管章邯,来到那犹自沉浸在惊惶中的兵卒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叫什么名字?那箭可都是你射的?”

    

第五十八章 虎贲(一)

    胡亥这一拍将这兵卒从失神状态中给拍醒了,回过神的他脸色虽然苍白,但是已经不再如先前那般惊惶,仿佛任命了般,先是对章邯微微一礼,然后对胡亥道:“回大人的话,小人名叫朱二牛,刚刚那箭都是小人所射。”

    虽然跟随胡亥东巡的禁军很多人都见过胡亥,但是恰好这看守大营门口的几个禁军兵卒都没见过胡亥,自然也就不知道眼前之人就是皇帝陛下。

    朱二牛此时已经认命了,他一个小小的兵卒得罪了郎中令,甚至差点把他给射死了,想来章邯也不会放过他。他之所以会回答胡亥的话,也仅仅是因为看到胡亥和章邯一起来的缘故。

    就在这时大营里面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而来,王乾带人赶过来了。

    “末将王乾不知郎中令大人前来,还望大人恕罪!”王乾翻身下马单膝跪地道,话音刚落王乾就看到了站在章邯不远处的胡亥。

    王乾脸色这时候很精彩,先是一愣,然后是惊讶,再到疑惑,随即醒悟过来,脸色一变厉声喝道:“尔等……”

    “咳咳”胡亥见王乾的动作连忙咳嗽两声打断王乾的话道:“王将军治军有方啊。”说着对王乾使了个眼色。

    王乾听到胡亥的话先是一愣,随即看到胡亥对自己使眼色,马上会意过来这是陛下不想让自己叫出他的身份,虽然心中不解,但他还是配合道:“陛……大人过奖!大人里面请。”

    叫陛下叫习惯了,此时尽然叫出了陛大人!胡亥听了想道,你怎么不叫毕姥爷呢?

    “等顿弱老大人过来,再一起进去吧。”

    “喏!”

    不一会,顿弱和十二亲卫就赶着马车过来了。

    王乾上前对顿弱见过礼,倒是对龙八等人一点都不惊讶,在他看来龙八等人肯定是侍候陛下的宫女,而另外八个彪形大汉显然都是宫中侍卫了。

    临进大营前,胡亥笑着对朱二牛道:“你很不错,嗯,箭法更不错。”

    朱二牛通过王乾的表现也知道了眼前之人绝对是个大官,而且章大人都对他很是恭敬,此时听到胡亥的话,拘谨而憨厚的笑了笑。

    “哈哈,放心吧,没人会因为之前的事惩罚你的。好好干!”

    胡亥笑着跟顿弱上了马车,这次换成王乾赶车了,章邯解放了。

    来到王乾的大帐,不等王乾开口说话,胡亥就让王乾带顿弱去休息,毕竟顿弱年纪大了,此刻奔波一路已是疲惫异常。

    大帐中就剩下胡亥和章邯,龙八等十二人都守在大帐外。

    “章爱卿,给朕说说如今禁军的军制如何?”

    虽然不知道胡亥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问自己禁军的军制,但是章邯还是马上回答道,

    “臣遵旨!陛下,禁军如今的编制和我大秦的军制相同。我大秦兵卒如今分四种,步军,骑军。车兵和楼船士。如今禁军中并无楼船士,皆为步军、骑军和车兵。

    我大秦军制,步军由低到高为六级: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二伍为什,设什长一人;五什为屯,设屯长一人;二屯为百,设百将一人;五百人,设五百主一人;一千人,设二五百主一人,二五百主也可称为‘千人’;

    战时步军则在此六级的基础上加部曲两制,五千人人为一曲,设一军侯;五曲为一部,设一校尉;若干部由一将军统领,将军之上则是陛下任命的统兵大将。

    另各级军将都有直属亲卫,为所统兵力一成植树,即五百主有亲卫五十人,军侯则有五百人。

    骑军为三骑一组,三组一列设一什长,三十组百骑设一百将为一列,并能属战车六乘;百人以上编制皆同步军。

    如今我大翘旖军、骑军和车兵皆是分编成军,战时则此三军协同作战。若单单车兵独自作战,则每八乘为一偏(即一行),二偏十六乘为一组,四组六十四乘为一队。

    若有步军协同作战,则以兵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八人为一个组合,六乘为一组,十八乘加指挥战车一乘为一队。若车兵和骑军协同作战,则一列属战车六乘!

    陛下,这就是我大秦如今之军制。不知陛下为何突然问起此事?”

    章邯讲的很详细,但是胡亥听的却是很迷糊。

    “章爱卿,禁军和即将成军的刑徒兵卒,朕想取消车兵之编,不知爱卿以为如何?”胡亥想了想道。

    “回陛下,如今车兵在我大秦军队中所占已然甚少,兵车造价高昂,臣以为此事可行。不知陛下想如何安排驾车之兵卒?”章邯显然也不看好车兵,很干脆的认同胡亥的意见。

    “车兵全部转为步兵和骑兵,战车所用之马匹全部用来装备骑兵即可。”

    “陛下圣明!”

    本来胡亥是想把军制改一下,用后世的班、排、连、营、团、师制,但是刚刚听到章邯的介绍想想还是没有说出来,现在就将军制都改了的话弄不好会造成混乱。

    毕竟这一改就会有很多的伍长、什长、屯长、百将等低级军官一下变成了小兵,这不利于他掌控军队。所以他决定等等再说。

    “陛下,现今我大秦骑军虽已是独自成军,但骑军主要是以弓弩等兵器配合步军和车兵作战,并不能独自冲锋陷阵,陛下若想增骑军兵卒之数,当三思而行;

    而我大翘旖军则独步天下,纵然六国未灭前魏国之武卒方阵比之我秦军步军也是大大不如。我大翘旖军中独有之重甲步卒,更是横扫六国无人可敌。”章邯想了想对胡亥道。

    “骑兵之事朕自有考虑,以后骑兵必将是我大秦之利刃,章爱卿不必担心。只是这何为重甲步卒?我禁军中可有?”胡亥听到章邯的话心中一动问道。

    听到胡亥对骑兵如此看重,章邯虽然心中不解,但是也没敢多问。

    “回陛下,我大秦之重甲步卒仅身高八尺之壮汉方可充当,皆是可举千斤力大无穷之人,精铁铠甲覆其头脸全身,此精铁重甲重达百余斤,皆持一丈三尺之巨刃。我禁军中仅有重甲步卒万人!”

    听到章邯的话,胡亥脑中顿时浮现了大批全身覆盖黑色重甲的步卒手持一两米长的大砍刀,在战场上横冲直撞的场景。

    只是这百余斤的重甲一般人穿上估计会被直接压趴下了,即使穿上了估计也动不了了,更不用说是拿着一两米长的大砍刀上阵杀敌了。

    到哪去找如此之多的体形巨大又力大无穷的彪形大汉?

    “章爱卿,重甲步卒虽利,但是其对兵卒的要求也太高,光这重甲恐怕都不是人人都能披上的,更遑论上阵厮杀了。”胡亥对章邯道。

    “陛下圣明!”

    “这重甲步卒虽然难得,但是想来我大秦军中当不乏能披此等重甲之人,爱卿日后还需多加留心。今日朕还有个决定想先听听章爱卿的意见。”

    “下臣遵旨!”听到胡亥没有放弃重甲步卒章邯大喜。

    “朕将在这几日赐禁军‘虎贲’之名,自此往后,‘虎贲’军将是我大秦后世所有皇帝之亲军,当为我大秦第一军。爱卿以为如何?”

    (求推荐。)

    

第五十九章 虎贲(二)

    秦国从被周平王封为西部诸侯近五百年来,从未有过一只军队被国君赐下过名谓,更遑论现在秦已经灭周灭六国一统天下。

    此刻胡亥所要赐名的这二十万兵卒是从驻守关中各地的兵卒中临时抽调来的,专为护卫胡亥东巡而设,禁军也是临时的称谓。

    这二十万兵卒原本是要在东巡后回归原有编制,但是因为胡亥没下诏所以禁军这二十万兵卒也一直留在咸阳,并没有拆散现今的编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