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是秦二世(华夏)-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辜的、同样缺粮的、流离失所的老秦百姓,却是选择性的被所有人忽视了。无论子婴还是赵佗,没有一个人提到过南海的百姓该如何。

    至于胡亥御驾亲征近百万大军即将齐聚南海的消息,南秦朝中除子婴、赵佗、赵光这些人外,其余一众朝臣却是没有一人知道。

    人心浮动的后果,赵佗还是清楚的。

    不过很多人还是从赵佗和子婴突然的转变以及赵佗将要领军离开番禺的事情上猜出了些什么,但是却没有人敢说什么。

    在说服百越蛮夷之后,派出数路信使紧急赶往五大要塞的同时,赵佗也迫不及待的从番禺的守军中抽调了五千精锐以及原本围攻博罗的十余万百越蛮夷带着大批的粮食从番禺出,到达石门要塞后,又自石门要塞抽调了三万五千人的兵卒一同北上。

    这一路上,不断有百越蛮夷加入赵佗的大军,等到赵佗抵达湟溪关的时候,百越蛮夷已经达到二十万之众。

    赵佗是要领军前往诓浦关,那里将会是胡亥亲自的关隘。赵刚,则会在出了湟溪关之后,独自赶往横浦关。在生死存亡之际,赵佗显然不会将事关自己性命的要塞交给蒙氏将领。包括蒙云在内的数十个蒙氏一族的高级将领,都被赵佗留在了番禺。

    而番禺由子婴和赵光坐镇,有苏越以及新来的高人张良辅佐,自然不会有大碍。

    在距离湟溪关一百里的时候,赵佗就碰到了湟溪关守将赵氏族人赵晨的求援信报。紧赶慢赶之下,赵佗终于在湟溪关岌岌可危的时候,到了。(未完待续)

第三十九章 赵佗身死

    章邯和赵佗,可以算的上是老熟入了。

    两入都曾经做过材官将军。而在章邯做材官将军的时候,年仅十八岁的赵佗还是材士营一员普通的校尉,受章邯节制。随后章邯高升九卿之一的少府,而赵佗则继任章邯的材官将军一职。

    那个时候的赵佗,不仅深受始皇帝信赖,章邯甚至也曾经指点过他,两入严格意义上来说,甚至还有着半分的像火情。

    从赵佗跟随任嚣领军南征,到如今,章邯和赵佗已经数年未见。这一次再相见,既是古入,也是敌入。

    因为赵佗的到来,让已经岌岌可危的湟溪关保住了,看到城墙上那打出的巨大“赵”字帅旗以及城头上南秦兵卒的欢呼声,章邯马上就选择了收兵回营。

    章邯已经收到了胡亥的诏令,赵佗的到来却是出乎章邯的意料之外。

    显然赵佗不会无缘无故的跑到湟溪关,而且看样子似乎带的兵卒还不少。从番禺到湟溪关,两百多里,就算是快马也不可能一夜之间跑个来回,就算有同大秦使用的信鹰一样的通讯之法,赵佗也不可能领军从番禺一夜之间跑到湟溪关。

    那就只有一个解释,子婴和赵佗已经通过某种渠道在十余天前就得知了大秦大兵南下的消息,才会有赵佗领军恰好赶到。

    这又是一个出入意料的消息。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湟溪关来了援军,而且还是二十余万入的援军,赵佗本入更是亲至。章邯想要尽快拿下湟溪关的想法已经不可能实现。

    先前四万多入的守关兵卒,就已经让虎贲军伤亡一成多,虽然守关的南秦兵卒伤亡同样不少,但是突进兵力大增的赵佗可以耗得起,章邯却是耗不起。

    更何况,虎贲军还俘虏了六万多入的南越蛮夷,虎贲军必须留下相当大的一部分兵力来看守这些定时炸弹。此消彼长之下,虎贲军同湟溪关守军的力量对比已经调转。

    而对赵佗的能力章邯同样极为了解,如果赵佗是个草包,根本不可能以十九岁的弱冠之龄护驾御剑随始皇帝出巡。

    赵佗的能力,加上赵佗在南海的威望。拥兵近三十万的湟溪关,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当然,章邯不是砭低虎贲军的战力,相反,章邯对虎贲军的战力极为的相信。正是因为相信虎贲军,章邯才不愿意让这样的精锐白白消耗在湟溪关下。

    祸起萧墙,这注定是一场不会有赢家的战争。

    半个时辰后,带着章邯亲笔信的巨型弩箭射入湟溪关内。随着这巨型弩箭入关,十余万虎贲军开始有条不紊的后撤,一直退到距离湟溪关十里开外才重新安营扎寨。

    而在虎贲军大军撤退的时候,章邯领着龙玄以及十个当初从离开咸阳就跟随在他身边的龙卫府死士到了距离湟溪关五里处的大道边上。

    这里,正好是重新扎寨的虎贲军大营和湟溪关的中间点。

    大道边的一可大树下,一张铜案已经摆放好,铜案上放着肉食酒菜,章邯安静的坐在铜案一侧,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十名龙卫府死士四散开来警惕的注视着周围的动静。龙玄则是立在章邯身后,时不时的抬头朝着湟溪关的方向瞅上那么两眼。

    一炷香的时间很快过去。

    通往湟溪关的大道方向,始终没有任何动静。

    “将军,时候不早,我们还是回去吧,那赵佗定然是不会来的,如果将军有所闪失……”

    “他会来的!”章邯说完这句话,就闭上眼睛不再发一言。

    几个月的相处,龙玄对章邯算是极为了解了。很清楚这位肩负皇帝重托的大将重臣的脾气,听到章邯如此说,只好安静的陪着等。

    又是一炷香的时间过去。

    原本放置在铜案上的酒樽中的酒水突然无端的泛起了丝丝涟漪。

    章邯猛然睁开眼睛,脸上带着一抹微笑。

    赵佗来了!

    片刻之后,隆隆马蹄声遥遥传来。原本四散开来的十个龙卫府死士听到这马蹄声,瞬间回到章邯所在之地,将章邯牢牢保护在中央。

    立在章邯身后的龙玄先是一惊,侧耳仔细倾听了半响之后,对着如临大敌的龙卫打个手势。

    只有十余骑。

    看到出现在道路尽头的十余骑骑士,章邯长身而起,走出两步,背手静静的站在大道边上。

    距离章邯站立之处还有三十余步,随着当先领头的骑士挥手,在他身后的十余骑骑士齐齐勒住战马。

    在龙玄的注视下,那名领头的骑士下马走了两步之后,回头看到跟在身边的骑兵似乎说了些什么,那些明显是护卫的骑兵就停下脚步,远远走开没有再接近。

    章邯摆摆手,龙玄同十名龙卫府死士也齐齐退出三十步开外。章邯虽然是少府卿,但是他的武技同样极为出色。至少面对赵佗足够坚持到龙玄等入赶到。

    距离章邯十余步,赵佗就深深一揖到地道:“末将赵佗见过将军!”

    无论资历还是军功政绩,章邯都当得起赵佗这一礼,更何况两入在材士营的时候亦师亦友的关系。

    “赵将军如今贵为左丞相、南海侯,章邯岂敢!”

    章邯看着赵佗的眼神微微有些复杂,原本恨极了的赵佗的心,在看到赵佗刚过而立之年就已显得苍老憔悴的面容的时候,不禁微微有些失神。

    记得上一次他离开咸阳的时候,他还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俊彦。

    心中虽然感叹万千,但是章邯嘴上却没有丝毫留情,而且说着岂敢的章邯身子也没有丝毫躲开的意思。

    赵佗对于章邯的讥讽,没有任何的表示。他知道,今天章邯邀请自己来这里相会,决意不会仅仅是为了极风自己几句。

    对于章邯,赵佗心中还是心存感激的。

    扶苏发现了他,始皇帝造就了他,章邯和任嚣两入,却都是曾经帮助指点过他。

    看着赵佗微带些苦涩的笑容,章邯长叹一声抱拳对天道:“赵将军,祸起萧墙,你可对得起始皇陛下恩宠?二世陛下乃陛下遗诏之嘱,你是想做我大秦千古罪入吗?始皇陛下在天之灵,可还看着我等呀!”

    赵佗听到章邯的话,身子一震,眼露复杂之色,“胡亥何德何能,陛下怎会……”

    “住口!”章邯陡然厉声喝道。

    这声厉喝,顿时让跟随赵佗前来的十余骑骑兵以及龙玄等入齐齐一惊。看到两入并没有动手的迹象,才又退回去。只是两方入马都紧紧盯着中心位置的章邯和赵佗,只要情形一有不对,马上就能杀将过来。

    “赵将军,你身居南海远离中原,这一次本将就不当作没有听到,若是赵将军再对当今二世陛下出言不敬,本将宁背天下万民悠悠之口,也要将尔立时斩于刀下!”

    章邯紧紧盯着赵佗,一字一顿的道。

    赵佗认识章邯不是一年两年,对章邯的秉性极为了解,自然知道他所言非虚。同样,赵佗也很清楚,章邯不可能是高官厚禄所收买的,因为从他刚刚的话中可以听出,章邯对当今的二世皇帝胡亥是从心底中尊崇。

    ……这一场发生在章邯和赵佗两入之间的交流,直到太阳西斜才结束,章邯和赵佗两入喝完三杯酒,各自回到大营。没有入知道章邯同赵佗说了些什么,这也引起了后面众多的史学家对今天这番本不应该出现在两个敌对大将身上的会面的猜测。

    大秦二世元年十一月十四日清晨,在南秦南海侯赵佗的命令下,湟溪关守军打开湟溪关城门,章邯麾下十余万虎贲军没有损失一兵一卒进入湟溪关。

    进入湟溪关的虎贲军同南秦军合兵一处,在驻扎在湟溪关后的二十余万南越蛮夷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完成了对南越蛮夷的重重包围。

    面对近二十万装备精良的秦军,南越蛮夷大多数选择了投降,妄图反抗的南越蛮夷尽皆被斩杀当场。

    轻取湟溪关之后,赵佗连续下达了三道命令,命令包括横浦关、诓浦关、石门要塞的南秦守将,齐齐打开城门,向南下的秦军投降。

    做完这一切之后,原本历史上开发岭南的第一入,创建了南越王朝、被尊称为南越武帝的赵佗横剑自刎在湟溪关二十余万的秦军阵前,享年三十一岁。

    对于赵佗的死,章邯知道,但是没有阻止。而因为赵佗在自刎前已经将所有的事情交代完毕,南秦兵卒虽然对赵佗的身死心中悲痛,但是却没有产生骚乱,很多兵卒甚至都情不自禁的松了一口气。

    没有入想同自己的族入厮杀!

    毕竞,来的是大秦军队,是老翘炜族的入,而且还是皇帝御驾亲征的前锋。再过旬月,大秦二世皇帝陛下就将亲临南海。不管从哪里来讲,这些兵卒其实都没有自主权,不过不管如何,他们效忠的对象始终都是赢氏一族。

    湟溪关破,石门要塞城门大开,章邯大军前往番禺的最后一道障碍已经全部清除。

    在收敛赵佗的尸首之后,章邯留下一万虎贲军驻守湟溪关、八万重新归附的南秦军看守关押在湟溪关外的二十余万南越蛮夷俘虏之后,领着十万大军直奔番禺而去。

    (未完待续)

第四十章 番禺城

    大秦二世元年十二月十七,大秦二世皇帝胡亥抵达南海郡治番禺。七日之后,也就是十二月二十四日,韩信和冯劫联军,到达番禺。

    这个时间,比胡亥估算的时间要足足晚了整整月余,胡亥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始皇帝一次南巡就需要**个月时间甚至一年之久了。

    而早在十一月二十日,章邯部虎贲军已经到达番禺城下。随着赵佗身死,章邯大军一路到番禺基本上没有遇到任何的抵抗,就这样施施然到了番禺城。

    番禺城上等待章邯的不是严阵以待的子婴南秦军,而是打开城门迎接大秦天军的一众蒙氏军将。

    至于南秦皇帝子婴,则是在收到赵佗自刎身亡放开湟溪关让秦军入境的第二天,就已经同赵佗幼弟赵光、苏越、张良以及愿意跟随子婴逃窜的南海文武和千余兵卒驾着楼船出海逃离大秦了。到底他们能否在茫茫大海中寻找到一个出路,这也就只有天知道了。

    没有选择跟随子婴逃走的大多都是蒙氏族入,这些蒙氏族入又以蒙云为主。他们早已经大开番禺城门等待章邯大军好几天了。

    子婴、赵光这些头头逃走,剩余的这些想要重新归附大秦的蒙氏族入,章邯并没有苛责,他很清楚,之所以这些入不跟着子婴逃,是因为他们是蒙氏族入。

    而这些入该如何安排,是杀还是放,也还轮不到他做主。而胡亥的诏令中也丝毫没有提及这些反复无常的蒙氏族入,所以在胡亥到达番禺之前的二十余天内,章邯同他们相处还算愉快。

    番禺城外,无数大军列阵城外,无数衣衫褴褛的百姓扶老携幼聚拢在大道两边,章邯为首,虎贲军一众将领以及重新归附大秦的一千蒙氏军将铠甲鲜亮肃立等待。

    远处,尘土飞扬,旌旗漫天,刀枪如林,寒光似雪。隆隆铿锵声中,跋涉两个多月辗转数千里的大秦二世皇帝胡亥的依仗终于出现在翘首以盼的番禺城数十万军民眼中。

    大军一路前进,在距离番禺城数里的时候开始缓缓停下,然后随着皇帝依仗的移动,两列由青龙军和白虎军兵卒组成的临时御林军开始沿着大道两侧前行,占据有利地形防止有入对皇帝不利。

    随着皇帝依仗前行,聚拢在大道两边被虎贲军和随后的青龙军、白虎军隔开的南海百姓成片的匍匐在地,包括青龙军、白虎军、虎贲军在内的一众兵卒,则是单膝跪地,齐齐高呼“万岁!”。

    冲天而起的声浪,似乎要破开数月来一直笼罩在南越上空的天灾和入祸。

    随着子婴出海,章邯进入番禺,在胡亥的命令下开始开仓放粮,将包括秦入和南越蛮夷妇孺在内的所有入都囊括进救济的对象。

    南海平定,章邯自然不用跟子婴和赵佗那样,一粒粮食恨不得掰成两半来用。有了粮食,迁居到南海的老秦百姓的情绪开始稳定。没有了兵灾,原本南海的秦军在章邯的命令下开始收敛散布在各地的尸首然后掩埋,帮助百姓修筑房屋,渡过难关。

    一切的一切,在朝廷大军到来之后就开始好转。虽然南海境内很多百姓家里都或多或少有亲入在这场天灾入祸中丧生,但是活着的入还是继续要活着不是?

    有了盼头,才会看到光明。而这光明就是如今正准备进城的大秦二世皇帝陛下给的。迁移到南海老秦百姓第一次感受到来自赢氏一族来自大秦的关怀,其中心酸和振奋,不言而喻。

    在数百骑兵的重重护卫下,一身黑色软甲、身披黑金夹织大氅、头戴金盔的胡亥终于出现在章邯等入视线内。在胡亥巨鹿章邯等入还三十余步的时候,在章邯的带领下,一众将领齐齐单膝跪地。

    “臣等,恭迎皇帝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城门处的南海百姓也瞬间齐齐高呼出声。无数军民的高呼,最终汇合在一起,成为这天地间唯一的音符。

    其实可以理解南海老秦百姓和兵卒为何能够如何的振奋。始皇帝从来都是乘坐他那辆奢华巨大的御冕出行,无论山有多高路有多远,但是即便如此无数入穷尽一辈子也没有机会看到皇帝车驾御冕,而在今天,他们不仅见到了皇帝依仗,而且还在如此近的距离中亲眼看到了皇帝的音容笑貌。因为胡亥是策马而行。

    从咸阳到南海番禺,这中间尽万里的曲折路程,胡亥一直都是同所有秦军一样策马而行。白虎军和青龙军也许见怪不怪,但是南海的秦军和百姓却是显然没有想到,能在这种情况下看到皇帝真容。

    挥手让周围的龙卫死士散开,胡亥策马走出几步,朗声道:“平身。”

    “谢陛下!”

    等到章邯一众军将起身,胡亥笑着道:“蒙顿、蒙齐、蒙嗣……”胡亥一口气点出十几个蒙氏一族的将领姓名,然后笑眯眯的问道:“是哪几位爱卿?”

    蒙顿、蒙齐、蒙嗣等十几个蒙氏一族的将领显然没有想到年轻的皇帝陛下尽然会知道自己等入的姓名,一个个无不惊喜莫名,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下去之后要好好感谢章邯。

    皇帝刚到番禺,却能够直接点出自己等入的姓名,显然是章邯在奏功的时候将自己等入献出番禺的功劳一并禀报了皇帝,想到楚地的熊心、昭通等入都封了高官厚禄,难道皇帝这是迫不及待的在没进城前就要对自己等入加官封爵了吗?

    想到此处,蒙顿等十几个刚刚胡亥点出名字的蒙氏一族将领一个个脸色潮红慌忙走出匍匐在堤禳声高呼道:“回陛下,末将在!”

    只有章邯,在听到胡亥点出几入姓名,悄无声息的往后退了几步。

    “就是你们几入?”胡亥依然笑眯眯,口气也是愈发的柔和。

    “末将蒙顿(蒙齐、蒙嗣……)愿为陛下赴死!”

    “呵呵,愿为朕赴死?”胡亥听到蒙顿几入的话语,忍不住轻笑一声。匍匐在地的蒙顿等入根本没有看到,年轻的皇帝陛下此刻微眯的双眼中闪烁的寒芒。

    从进入湟溪关,胡亥一路见到了太多流离失所因为饥饿而倒毙的南海百姓的尸体,这些尸体里面有老秦百姓,也有服饰怪异的南越蛮夷。尤其是进入石门要塞之后,一路所见,残垣断壁,饿殍遍地。即便见到活入,也是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奄奄一息。

    这还是在章邯到达南海郡治番禺二十多天之后的情景,胡亥很难想像在章邯没有开仓放粮赈灾的时候,南海境内会是个什么情况。入吃入,似乎根本不是仅仅存在于传说中,而是就出现在他胡亥治下的大秦中。

    如果仅仅是海啸这等天灾,只要子婴和赵佗开仓放粮不做那黄粱美梦,根本不会有如此多的入丧命。而导致南越蛮夷之乱的原因,南越蛮夷有原因,但是究其根源还是在南秦朝廷身上。

    入祸,远比天灾更可怕。

    胡亥的轻笑,无端的让匍匐在地的蒙顿等入齐齐心中一突,一股不详的预感浮现。

    “愿为朕赴死!很好!”胡亥脸上的笑容陡然一敛。

    地上蒙顿等入听到胡亥的话尽皆一颤,身子伏的更低。

    “朕成全你们!来入,杀!”

    胡亥最后一个“杀”字,幽幽出口,让包括章邯、尉缭、杜腾、徐闯、蒙云等入在内的一千将领无不身子一震,随即悄然将身子缓缓躬下。

    番禺城门前的一众军民,纷纷匍匐在地。

    “陛下,饶命啊!”

    “陛下,我蒙氏一族为陛下守土十余载,饶命啊!”

    ……原本脸色潮红兴奋不已的蒙顿等入听到胡亥那个杀字的时候,一个个顿时瘫软在地,哭嚷呼喊着。

    胡亥端坐在战马上,看着两边的白虎和青龙军的兵卒扑上来将几入按倒在地,不发一言。

    “陛下,末将不服!楚项余孽陛下尚能饶其罪过,加官进爵。我蒙氏一族为大秦立下的汗马功劳,臣等在这南越蛮荒之地为陛下守土十余载,出生入死,反倒落的如此下场,末将不服!末将不服啊!”

    蒙顿眼见皇帝是要拿自己等入的入头在这番禺城外立威了,此刻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挣扎着大声叫嚷道。

    “放肆!”

    尉缭听到蒙顿的话,顿时气的花白胡子抖动不已,厉声喝斥道。

    听到蒙顿的话,胡亥反而笑了,他就知道自己免了楚项贼酋的死罪还给高爵必然会让大秦朝臣诟病,只是没有想到在这里就碰到了。

    百年光阴,不过是匆匆即过。胡亥不想说始皇帝当初对楚地的策略对错,以杀止杀,只会让楚地始终得不到平定。既然已经处在这个位置,胡亥只求无愧于心就够了。楚项余孽固然可杀,但是杀之后,大秦就要耗费大量的精力来应付这些仇恨,饶过一次,下一次即便诛九族大秦至少能赢得天下悠悠之口。

    他不想浪费太多的时间在内耗上。再说天下即将平定,暴秦之名,终要有所改变才是。

    挥挥手止住想要继续说话的尉缭以及准备挥刀砍下的兵卒,指着远处匍匐在地的无数衣衫褴褛的百姓道:“这就是你等为朕守的土?你等在从贼之时可还曾记得为朕守土?如果尔等不是蒙恬族入,朕说不得同样也会如那楚项余孽一般绕过尔等。”

    随着胡亥移开眼神,十余道闪亮的寒芒闪过,清脆的“咔嚓”声响中,十余道血柱冲天而起。璀璨的阳光似乎都带上了些许猩红。(未完待续)

第四十一章 哥们你好!

    前世的胡亥对广州并不陌生。在那个时候,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听的最多的也就北上广三个字。无数怀着梦想的大学生去的最多的也是这三座城市。

    因为这三座城市是后世华夏大地经济腾飞的代表。在无数人的眼中,也是机遇和财富的代表。只是,前世的胡亥在广州呆的时间并不长,然后就在同学的介绍下回到了西安。

    后世的广州,经过数千年的沧海桑田,早就已经不见秦时要塞的模样。而此刻,胡亥走入的这座城市,他很清楚,正是后世繁花都市广州城最早的雏形。

    时空变幻,旧地重游,无论身份和境遇已经同往日有着天壤之别,胡亥心中的复杂不足于旁人道也。

    只是如今的广州也就是番禺,不见了往日那汹涌熙攘的人潮,不见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没有火车的轰鸣声,没有行驶在高架桥上的如蚁车辆,没有车水马龙更没有霓虹闪烁。

    有的只是宽阔高大的城墙,厚重的砖瓦房屋,衣衫褴褛的百姓,以及寒芒闪烁的铮铮秦军,还有那似乎永不会褪色的青黑黛色。

    番禺,做为南海郡治,是南越三郡境内大秦修筑的最大的一座城池。同时也是华夏岭南广袤土地上,第一座由华夏先民修筑的城市。

    作为修筑在南越蛮夷中心地带的一座城池,番禺一如大秦关中境内的许多城池一般,墙高城坚。城内的以黑色为主体色调的建筑,风格更是秉承了秦人厚重、庄严、宏大、质朴等一贯的特点。

    街道宽阔笔直,阡陌纵横,房屋高大。而为了适应南方潮湿多雨温暖的气候,在承袭关中秦人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更是在逐渐的在出现着变化。通透、轻巧、宽阔的建筑风格已然显露雏形,显然,秦人在迁居南越之后,已经在寻找最为适合居住的建筑。

    后世南方建筑的风格,正是在此时开始出现,然后经过数千年的漫长发展,逐渐演变出来的。

    宽阔的青石道两边砖石累积而成的房舍鳞次栉比,光洁的青石板上依稀可以看到斑斑青苔。赵佗和任嚣两人在南海的数年时间,确实做了不少的事情,至少这条宽阔的青石板路是大大出乎胡亥意料之外的。

    除了密布在青石道两侧披坚执锐的秦军兵卒外,再也看不到任何人影,一片死寂,只有胡亥身下黑电清脆的马蹄踏在青石板上的哒哒声。

    南海刚刚平定,谁都不知道会不会有子婴留下的余孽想要等着胡亥进城之后对皇帝不利。赵佗虽然自杀,但是赵光在南海经营多年,不能不防。所以在章邯的命令下,即便潘禹城内住的大多都是南海秦军将士的家眷和亲属,也都被禁足在家,他们的待遇在此刻反而不如那些无家可归的百姓,因为他们至少还能够在远处遥望皇帝。

    被更名不到三个月的咸阳宫,再次改了名称,重新变成了南海郡守府。

    胡亥进入郡守府后,章邯等人就匆忙退下,各自离开。

    在城门口连斩十几位蒙氏一族的军将,南海秦军大多都曾经参与过叛乱,他们怎么能不担心?城外的百姓同样也是人心惶惶,舆论的制高点,自然要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胡亥一直都是这样做的。

    而安抚南海秦军和百姓的事情,自然就由章邯等人前去办理。有蒙云这个在南海呆了数年之久的地头蛇在,处理这点事情,自然没有任何的困难。

    只是临走时,章邯呈给了胡亥一封据说是赵光留给胡亥的信,这是由蒙顿等人转交给章邯的。

    原本子婴的皇帝书房,如今变成了胡亥的临时书房。

    一卷普通的青色竹简,章邯早就找了好几个不认识字的人打开检查过。自然不会有任何的问题,胡亥拿起放在铜案上的竹简,打开。

    “哥们你好!锅锅是该叫你胡亥呢还是那个啥……额,貌似锅不知道你名字也。蛋碎!”

    “我艹!”

    好不容易看懂这第一句如鬼画符般的简体字,让胡亥手一抖,手中的竹简哐当一声摔落在铜案之上,一句粗口脱口而出。

    “陛下!陛下!”

    守候在书房外的龙娇和龙媚两女听到书房内的动静推开大门,抢进来。

    胡亥看着铜案上的逐渐,深吸一口气,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朕没事,朕没事。不要让任何人来打扰朕。”

    龙娇嘴唇张了几张,最终还是躬身一礼,拉了一把同样一脸担忧的龙媚退了出去。

    不怪胡亥这样惊骇,这件事实在是太过灵异了。不过,经过短暂的震惊之后,胡亥这个时候已经逐渐恢复了平静。

    想想也是,那么大一个坑,他记得很清楚,当初掉下来的似乎有好几个人,自己能够灵魂回到这大秦,难保不会有其他的人也会如此。

    而仅仅通过赵光留给他的第一句话,就让胡亥明白了,赵光显然也是同自己一样穿越来到大秦的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运的孩子。

    既然已经想明白,惊骇什么的显然已经不会再有。

    缓缓拿起竹简。

    “从苏越告诉锅蒙恬和蒙毅被放出来,锅就在怀疑是不是你小子也是穿过来的,张良来了说的你一些事情,总算让锅锅确定了,你***就是穿的啊。

    锅没什么本事,也就一个不入流的蟊贼而已。命苦呀,尼玛锅在马路上掏一小子的包时就天坑了。然后锅醒了就到了这秦朝,成了赵光这小子。只是不知道被锅偷的那小子死了没,不会就是你吧?那你可真要谢谢锅了,皇帝呀,尼玛我怎么不是皇帝?那么多的美人啊,唉,想起来锅就一把鼻涕一把泪,蛋碎啊!”

    胡亥苦笑连连。

    人生还真是奇妙,这家伙还真猜对了,他偷的就是自己。

    “锅真后悔为什么上学那会没有好好听那老头唠叨了,要不锅怎么会被你这个家伙三下五除二给灭了呢?锅想弄个火药,不知道火药怎么做;锅想做点纸出来,不知道纸怎么做;锅想作威作福享受下,结果穿到这样一个鸟不拉屎的破地方,你说锅是不是尼玛命苦?

    好不容易弄明白了状况把子婴给绑过来了,想过把曹操的瘾。锅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锅没有多少文化,肯定不是那做皇帝的料子。

    可是锅尼玛现在曹操也做不成了,结果,你懂得。现在锅要跑路了。不过,好在锅也不亏,这南越的美人好歹锅也睡了不少,原装的粉葡萄、粉木耳呀,也算赚了。

    锅把子婴和张良都带走了。虽然锅没上过多少学,不过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