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是秦二世(华夏)-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自己需要兵卒,转了一圈之后,还是转到了这些刑徒和奴生子身上,不能不说一句,一饮一啄,自有天定。胡亥在心里感叹道。
“章爱卿,即刻领朕旨意,调随朕东巡之禁军十万,由爱卿统领,明日配合姚爱卿将刚刚所报之刑徒和奴生子全数带到灞上大营安置,男女分开羁押,万不得羁于一处,两位爱卿切记。十万禁军领看押之责,吃食用毒都需完备,但有不听号令闹事者杀无赦。等朕明日领完鞭责将亲赴灞上大营安排。”
“陛下,不可!”
“不可啊,陛下!”
……
胡亥的话音刚落,就听到堂下一片“不可”声,包括李斯、冯去疾、尉缭等几个跟胡亥一起商讨计策的人,这就让胡亥纳闷了,事先都已经跟你们说好了,别人反对我可以理解,你们反对什么?
胡亥沉下了脸,饶有兴致的问道,
“诸位爱卿,有何不可?李爱卿你先说。”
听到胡亥的话堂下的众臣立马安静下来,都能看出胡亥笑脸下的愠怒。
“陛下,臣等只是同意尉大人的用刑徒为兵之议,然并无陛下亲去大营之说啊。”
听到李斯的话,其余几人都是一脸确是如此的表情。胡亥想了想好像当初的确没说自己要去,但是自己不去这兵朕想怎么练你们知道么?难道披上铠甲拿上兵器就是兵了?
“那另外几位爱卿所说不可又是为何?”
胡亥没搭理李斯几人,转头看向其余几个自己并不认识的大臣。这几个大臣互相看了一眼,反而没人说话了,过了一会一个白发苍苍满脸菊花纹的老者道,
“陛下,老臣赢腾,我大秦自立国而今,从未有君上受刑之说,况陛下为天子乎,谁人敢鞭打于陛下?陛下身系天下,为天下、为万民计,望陛下三思啊!”
第四十三章 土地之议(一)
赢腾说完,胡亥看向另外几个刚刚也喊不可的大臣,不等胡亥问,剩下的几个大臣同声道:“臣等所想亦然。”
胡亥撇了撇嘴,尼玛,你以为哥有受虐倾向想玩玩皮鞭么?
“李爱卿,可将实情告诉赢爱卿?”
他猜想这赢腾应该就是宗正了,想来应该是自己的长辈,可惜他不知道这长辈是什么长辈,更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他,所以只能这样叫了。
果然,胡亥的话一出口,大堂中重臣们的表情都很精彩,老赢腾更是花白的眉毛乱蹦,胡亥立马知道自己应该称呼错了,但是尼玛我怎么知道该怎么叫!
胡亥只能假装没看到堂下众多大臣们的表情,微笑着看着李斯。
李斯对胡亥也很无奈,赢腾可是胡亥的叔祖父辈。
“禀陛下,老臣已告知老宗正大人。”
李斯说着对胡亥眨眨眼,胡亥看到李斯对自己眨眼,先是一愣,随即醒悟过来,赫然的对着李斯感激的一笑。
“老宗正,此等缘由还不够吗?”
“陛下乃万民之主,无论对错都不应受刑,更遑论受刑于万民眼前。”
赢腾听到胡亥的新称呼,淡淡的瞟了李斯一眼,硬生生的道。生硬的语气把胡亥给噎的一滞。胡亥也有点火气了,脸上带着坏笑道,
“但朕之诏令恐如今已经出了函谷关了。老宗正以为该如何?”
“这……”
“既然老宗正也说朕乃天子,那朕之诏令可称金口玉言,能否朝发夕改?朕既是万民之主,当为天下表率。朕如今诏令既出,若出尔反尔,老宗正让朕日后如何统领这万民?如何在万民面前自处?莫非老宗正想让朕失信于天下万民?还是老宗正不想让朕……坐这皇位?!”
胡亥脸上此时早已没了笑意,顿了顿终于说出一句让所有人吓破胆的话来。
“老臣万万不敢!”
赢腾听到胡亥最后一句平淡之极的话时,顿时浑身一震,脸色煞白的慌忙跪伏在堤禳声道。
“陛下息怒!”
李斯等人谁都没想到胡亥的反击会如此剧烈,所问之话句句诛心,这是典型的要逼赢腾去死啊,连忙齐齐跪伏在地高声道。
胡亥没说话,大堂中所有的重臣们同样心中惴惴,大气都不敢喘,前一刻还如沐春风的胡亥,下一刻就翻脸无情。都说天威难测,现在他们是领教到了。
大殿中的空气此时仿佛都已凝固,沉寂无比。
“呵呵。”
胡亥突然笑了,笑容清朗,脸上哪还有半点之前的愠怒。
但大臣们都低头跪伏在地,看不到他的表情,听到他笑声的重臣们只当陛下怒极反笑,头埋的更低了。胡亥笑过之后有点狼狈的翻身起来,盘腿坐了半天他的退早就麻了。
胡亥缓步走下堂,停在赢腾身前,俯身弯腰伸出双手牢牢的抓住赢腾的双臂道:“老宗正快请起。”说着双手用力把深深跪伏在地的赢腾给生生拉了起来。
“朕知道老宗正是爱惜朕之身体,是为朕之颜面,但如今我大秦因亥之过已是风雨飘摇危机四起,亥幸得父皇点醒,为我大秦受此区区鞭责又算的了什么。于我大秦万世江山相比,朕之颜面又算什么?”
胡亥盯着赢腾郑重的道。
“陛下……”
赢腾被胡亥这几句话说的老泪纵横,哽咽不已。
“朕知老宗正心忧我大秦,并无朕刚刚所言之意。然诸位爱卿须谨记,于我华夏大秦江山计,万事万物朕皆可舍去,遑论区区鞭责,区区颜面。朕之性命,亦在所不惜。”
胡亥幽幽道,但话中的坚定却让所有人都知道,如果真到了那一天,他一定会如此做。胡亥掷地有声的话让所有跪伏在地重臣们浑身一震,心潮澎湃间,高呼道。浑然忽略了大秦江山前的华夏二字。
“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位爱卿平身。鞭责之事,朕意已决,休得再议!”
胡亥一言而决,然后对仍旧哽咽不已的老赢腾道:“老宗正乃宗室之长,国之柱石。须好好保重身体。”
听到胡亥的话,老赢腾恭敬的端端正正的跪伏在地叩首道:“谢陛下!老臣今听陛下之言,方知陛下之志。老臣惶恐,愿执鞭为陛下执此鞭责!望陛下允之!”
听到老赢腾的话,胡亥犹豫了一下,随后马上慨然应道:“好,明日就有老宗正为朕执此三十鞭。老宗正快快请起。”
之所以胡亥答应下来,最主要的原因是赢腾先前的一句话提醒了胡亥。
胡亥是皇帝,除了眼前的赢腾外,恐怕整个咸阳包括整个大秦帝国真的找不出敢抽胡亥鞭子的人了,当然六国遗族除外。
虽然老赢腾年事已高,但是做为赢氏一族地位最高的年长之人,又身担宗正之职,亲自执行同为赢氏子孙的胡亥的鞭责倒是恰到好处。
鞭责之争就这样被胡亥轻描淡写的化解了,最为重要的是经过这次事件,帝国的重臣们也都从胡亥刚刚所言的谨记中明白了胡亥重振大秦的决心,再不敢轻漫。
胡亥之前是没做过皇帝,甚至没有能当过小官管过几个人,但是后世太多的宫廷剧和小说讲诉了太多的权谋之道,恩威并施的御下之道,让胡亥运用越来越炉火纯青了。
胡亥重新回到堂上坐下,扫视了一圈堂下道,
“明日鞭责之后,朕会亲自前往灞上大营。朕自有打算,诸位爱卿不必再劝。”
“喏!”堂下众臣连忙肃然应道。
胡亥很满意现在堂下众臣的态度,顿了顿又抛出了一个让堂下大秦帝国的重臣们始料不及的一番话来。
“今日朕深夜将诸位爱卿召来,除了上述几件事情外,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关于我大秦当前最为根本最为严重的土地问题。”
大秦现时的土地制度仍然沿用商鞅变法时的制度改革,实行土地国有化、国家授田制。
基于土地国有化制度强化的思路,授地后,设定阡陌封疆,不许私自更动;如每个农户所获得土地数量及向国家缴纳的赋税都相等;如努力耕种者可以免除徭役(劳役和兵役)等。《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如果向国家交纳一千石粮食,就可以得到一级爵位。按当时的制度,爵位高者就可以做官。
秦国早在商鞅变法时期就制定了《为田开阡陌令》,到后来又制定了《田律》。这些管理土地资源法规的推行,有利地促进了秦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最终灭掉六国,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而商鞅同一时期的关东六国,此时早已经完成了土地私有化的改革。商鞅的改革因此等于剥夺了贵族们占有国有土地的特权,直接破坏了他们的经济利益。
若商鞅变法是要把国有土地私有化,怕是这些贵族们要纷纷高举双手拥护了。历史没有假设,于是秦孝公归天后,商鞅被车裂了。
始皇帝灭六国之后,李斯等人重新制定国家制度之时,在实行土地国有化、国家授田制的基础上,为稳固统治同样也承认了土地私有。
正是大秦立国之后的这一政策,让六国老世族和大秦的贵族、富户能够得以采用吞并、胁迫、强买强卖的手段来侵吞大量原本授给普通百姓的土地。很多新开垦的荒地同样隐瞒不报逃避税赋,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而大量无地的普通百姓则要么沦为这些贵族富户的佣工、成为家奴,要么背井离乡入山成匪,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严重的隐患,而这也是秦朝短时间内被汹涌的农民起义所覆灭的原因之一。
胡亥虽然不了解此时大秦实际上的土地状况,但是来自后世的他至少知道一点,此时的大秦是此后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社会的开端,而封建制社会正是以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农民或者剩余劳动力为基础的,土地则是封建制社会的根本。
听到胡亥的话,李斯、冯去疾、尉缭等人都是一怔,胡亥没跟他们提过这个事情。但是对当前土地兼并的事情他们并不陌生,早就知道而且也了解一些情况。今天突然听到胡亥提起此事,虽然惊讶,但还是想听听屡有惊人之举的皇帝陛下想说些什么。
帝国的三公不动,那么剩下的重臣们虽然惊讶自然不敢先冒头,所以同样静静的坐着没有动作。
见堂下没丝毫动静,胡亥反而有点奇怪了,顿了顿才继续道,
“如今我大秦各郡无数百姓所授之地,不是被六国遗族暗里所夺,就是被各地老世族暗中取之,再加上各地勋贵富户和不法官吏推波助澜,以及我大秦各地之劳役,使无数百姓吃无食、穿无衣,或为流民,或为盗匪;
然朕乃天下之主,如今此等恶行统统加诸朕身。以至六国遗族复辟,无数乱民蜂涌而投,朕欲彻底革除此等祸国之因,熄万民之恶,而民乃国之根本。
欲让我大秦重拾天下万民之心,则必须从民之根本——土地开始。所以朕欲重新清查丈量我大秦目下之土地。”
第四十四章 土地之议(二)
胡亥顿了顿,目光灼灼的从堂下重臣脸上掠过,继续道,
“对清查土地之事诸位爱卿可有良策,说出来让朕于诸位爱卿共同议上一议。”
大堂中的众多大臣都是位列大秦帝国的三公九卿之辈,没有哪个是庸才。这时听到胡亥的话,顿时想到之前胡亥突然说的要将不愿意归乡的劳役留下安置这一想法。
心念转动间,很多人都自然而然的将这两件事联系到了一起。
“禀陛下,此次清查土地是否为不愿归乡之劳役?”李斯问道。
“不尽于此!”
听到李斯的话,胡亥眼光一闪答道。
果然如此,李斯心中暗叹道,既然不仅仅是为劳役之民准备耕地,那么胡亥肯定还有更大的动作在后面,但是李斯担心的就是胡亥这后面的将要进行的动作。
“陛下,土地关乎赋税和民生,治粟内史郑老大人今日未来议事,而土地丈量乃治粟内史府之责。具体如何需询问郑老大人之后臣等方可谋之。”
李斯想拖延下时间,私下再询问过胡亥之后再行商议土地之事,今天晚上胡亥每说一件事都会立刻草拟旨意下发,他担心胡亥议完这件事之后立刻就下诏,那时候想挽回就难了,赢腾就是前车之鉴。
做为统一之后大秦帝国基本国策制定者的李斯,很清楚目前大秦土地的现状。始皇帝嬴政在位的时候同样知道土地问题的严重性,而以始皇帝的雄才大略、武功盖世为何都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呢?
最关键的问题是土堤旎仅仅关乎无数百姓,真正让始皇帝都投鼠忌器的根本原因是土地牵扯了大秦无数勋贵、世族的利益所在,牵一发而动全身。
若冒然行事,必将导致这些勋贵世家的强烈反弹,弄不好就是国家大乱、亡国之势。
而如今胡亥刚刚才开始亲政,之前的名声还没有完全挽回,加上如今六国复辟,如果此刻就碰触土地这个牵扯了无数人利益的禁忌所在,李斯害怕刚刚因胡亥的变化而有所起色的大秦朝堂立刻就将成为众矢之的。
更何况大秦朝堂上的大臣们本身就是勋贵世家的一部分。
李斯的话刚落,立刻迎来一片赞同之声,堂下的重臣们显然都知道大秦土地的糜烂状况,知道这是个轻易碰触不得的禁地,尤其是眼下的大势下。
治粟内史郑老大人是谁胡亥不知道,但是如果李斯把全名说出来他肯定马上就能想起是谁。
现任大秦的治粟内史郑老大人就是郑国,也许很多人不清楚郑国是谁,但是如果说起“郑国渠”想来很多人就知道他是谁了。
郑国,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水利专家,战国时韩国人。秦始皇元年(前247),受命入秦游说,建议引泾水东注北洛水为渠,企图疲劳秦人,勿使伐韩。嬴政采纳其议,命他主持开凿工程。
郑国渠从秦始皇元年(前246年)始。历时十余年,方才完工。渠成后,关中之地成为沃野,大大增强了秦国实力,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胡亥不知道治粟内史郑老大人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胡亥也不是傻子,虽然他来自后世,不了解此刻大秦土地真正的实际情况。
但是正是因为来自后世,他才更清楚如今这个时代土地问题的重要性,这个时候如果不能借天下大势快刀斩乱麻的将土地这个核心问题解决,那么到等天下太平后就更无法下手了。
更何况只有先解决了土地问题,才能让关中和山东以北等郡彻底的安宁下来,才能更好的积蓄力量尽早解决全国的乱局,让百姓少受一些战乱之苦。
听出李斯话中潜在的意思,胡亥决定摊开了来讲,因为堂中的重臣不仅是大秦帝国的顶级公务员,同样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了代表了一部分既得利益者,如果自己能先说服他们,那么土地问题才能解决。
不然哪怕自己利用手中的军队强行推行土地改革,也会遭来所有人的强力反弹,说不定自己还没平定天下就被这些老狐狸给弄死了。
即使自己最后胜了,那么将这些大秦最重要的一批重臣都干死了,自己也成了光杆司令了,自己又从哪找到如此众多的经验丰富立刻就能用的忠心治国之人?
再说了他又不是想要彻底的杜绝土地私有,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必然存在,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自己阻挡不了,但自己却能控制。
“朕知道诸位爱卿府中同样有大量的土地……”
“陛下恕罪!”
胡亥刚刚说个开头,所有重臣立刻全都跪伏在地高声道。
“额,诸位爱卿请起。朕并没有怪罪诸位爱卿的意思。”胡亥无奈的道。
“谢陛下。”
等所有人起身之后,胡亥又继续道,
“诸位爱卿府中之地,都是诸位爱卿忠心为国应得之地,朕岂会怪罪诸位爱卿?然诸位爱卿需知,民为国之根本,而土地则是民之根本,百姓成无根之浮萍,我大秦安能存之?
“陛下圣明!”
“诸位爱卿别先忙着赞朕,等朕说完。然诸位爱卿府中之地如今耕作之地又有几何?朕想当有众多之地沦为荒地吧?我大秦勋贵、世家、富户何其多也,又有多少荒芜之沃土?
如此之多的肥沃耕地,却生生荒芜,我大秦将减少多少赋税?而勋贵、世家、富户又能有多少人丁?人丁稀少而占地甚多,天下百姓无数却无可耕之地,长此以往我大秦安能不乱?唇亡齿寒。国将不存,诸位爱卿焉能幸焉?诸位爱卿以为然否?”
不等堂下重臣回答,胡亥就继续道,
“诸位爱卿都是我大秦柱石,当能明晓我大秦今日之危局。朕欲重新清查丈量土地,必将触动太多勋贵世家富户的利益,所以朕望诸位爱卿能以我大秦江山为重,支持朕清查丈量土地之策。
而诸位爱卿当为天下表率,朕希望诸位爱卿能主动将府中土地上缴国库,由朝廷统一管理分配。朕会将朝中众臣、勋贵、世家府中应有之地按爵位重新授予,然爵位最高者当授之地以万亩为限,其下爵位依次递减。
值此危局,朕在此恳请诸位爱卿为我大秦万世江山计、为天下万民计,助朕一臂之力,共卫我大秦江山。”
胡亥说完缓缓起身,对着堂下重臣再次深深一礼!
这是胡亥今天晚上第二次对堂下重臣施礼!原本听到胡亥分析,正在权衡利弊得失的堂下众多重臣们,见到胡亥此举突然有了片刻的呆滞。
“民为国之根本!好!好!好!由此英主,天佑我大秦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声高亢的带着哽咽的呼喊顿是将所有人惊醒了过来。
是尉缭!
此刻的尉缭又哭又笑,泪流满面,状若疯狂!
之前的尉缭之所以答应出山帮助胡亥,不仅是因为胡亥的那个漏洞百出的对策,最重要的是因为他不想让自己辛苦了半生、付出了无数心血才缔造的大秦就这样灰飞烟灭。
而今日的尉缭是彻底的对胡亥死心塌地了,胡亥一番对土地深入的剖析的话和对民为国之根本的论断,都让他眼前一亮敬若天人。
他已经几乎可以肯定大秦无论遇到多大危机,只要有胡亥在大秦都将转危为安,并必将兴盛。如今他无比期待的想看看在胡亥的带领下大秦到底能走多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唐中的重臣们同声高呼道。
由陛下变为吾皇,虽说只是两个同样意思的不同字,但不难明了此时堂中诸多大臣们的心思。
大堂中的这些大秦帝国的重臣们,基本上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最为杰出的精英了,每个人都长期身居高位,亲眼见证了始皇帝灭六国统一天下的伟业。
历经两朝,同样让他们具有了远超常人的不同寻常的政治眼光和广阔胸襟。先亲时代没有党争,没有派系,唯一的矛盾只是私仇和国恨而已。
而这些大秦帝国的重臣们身在一朝,却人人都能和睦相处,一心为国,所做的一切仅仅只为大秦的兴盛。没有倾轧,没有钻营,没有攀附。当然赵高这个阉人除外。
以大秦帝国一朝来说,朝中高官们如此和睦,在后世历代的王朝中都是罕见和绝无仅有的。
而后世历经两千多年的王朝统治,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互相倾轧、攀附钻营,加上随之而形成的官本位的思想都深刻的影响着后世。这不能不说是华夏民族的一个悲剧。
就是因为堂下的这些重臣们都是这个时代的精英,所以他们更加能体会出胡亥话中的深刻意义。小小的“陛下”到“吾皇”的改变已经能表明他们此时的心意。
“好!诸位爱卿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说着胡亥疾走几步下堂扶起尉缭。
“哈哈!”……“哈哈!”
君臣对视间情不自禁的发出畅快淋漓的大笑。其余重臣同样是喜笑颜开,为的英主,为的明君。一时间大殿之中笑声成片,君臣和睦。
良久。
胡亥回到堂上,俯瞰着堂下的众臣道,
“诸位爱卿对我大秦之忠心可昭日月。朕心甚慰。如此,诸位爱卿就先听听朕之安排如何?”
“臣等聆听圣训。”
(感谢靖靖的夜,tianxia8959,き遗忘々逝去ぁ,三位兄弟的打赏。嗯,推荐的票子再来的猛烈点吧。)
第四十五章 土地之议(三)
“此次清查丈量土地,朕决定新开国土一府,此府专为此次清查土地而设,不在三公九卿之列,直属于朕,统筹负责此次清查丈量土地之事。土地之事结束此府即刻裁撤。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本来新设立一府,等于是改动了官制,这可是大事。但是胡亥紧接着说只是临时设立的,而且不在三公九卿之列,事后就撤除,那当然没有问题。更何况有了此府当可更好的明确职责所在。
而胡亥这国土府的想法,自然来源自后世的国土资源部了。现在还不是改革官制的时候,国土资源部后面肯定要有的,但是国土府到时候撤还是不撤,就要看情况了,胡亥用上了缓兵之计。
“陛下圣明!”
“嗯。此国土府朕欲让冯老爱卿暂领,统筹此次我大秦诸郡土地清查丈量之事。而老宗正和章爱卿两位爱卿从旁协助。三位爱卿可愿担此重担为朕分忧?”
胡亥选冯去疾、赢腾和章邯三人合作负责这此清查丈量土地之事,有他自己的道理,冯去疾是右丞相,为人德高望重、刚正不阿,可以说是最好的人选。
而赢腾是宗正,代表着大秦赢氏宗室,自然敢阻挠的人就要掂量掂量了;而章邯则是自己的心腹,身兼郎中令和少府两职,正好做为自己的代表全程参与此事,出了什么状况自己也可以随时了解和处理。
“愿为陛下赴死!”
冯去疾,赢腾都立刻答应了下来,至于章邯更不用说了。
“诸位爱卿也有不同之见?”
听到三人都很干脆的应了下来,胡亥又问道。
“陛下圣明!”
冯去疾是丞相,虽然是右的,但是怎么说也是百官之首之一;赢腾身为宗正是宗室首领,而章邯呢身兼两职,一人担两卿,如今更是炙手可热,皇帝的心腹。
既然这三人自己都应了下来,而且最重要的是堂中的重臣们都从皇帝选得的这三个人中看透了皇帝更深一层的心思,自然不会有人不开眼的去反对。
“嗯,好!那此国土府即刻拟旨下发,并着御史府、治粟内史府、少府府、廷尉府此四府全力配合国土府之清查丈量土地之事,国土府所需人、物皆可从此四府随意抽调。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御史府、治粟内史府、少府府、廷尉府这四府配合胡亥也是有考虑的。御史是后世的监察系统,想来大秦也是如此,清查土地自然要有人监督;
治粟内史府刚刚李斯已经说了,本来就是管这些事情的,当然也应该参与进来;
少府可以说是胡亥唯一了解的一个九卿中职责的了,因为章邯是他东巡时候就开始打注意想要收服的人,所以管大秦赋税的少府当然不能少;
廷尉就是后世的公安部长了,此次清查丈量土地自然少不了有摩擦和冲突,有廷尉府这执法机构的人随行,执行起来肯定要方便许多。
胡亥在干掉赵高之后就对土地之事有所思考,今天晚上虽然说他只是清楚了九卿中五个府的职责,但是恰好这五府又都能用上,当然不能放过了。
“陛下圣明!”
堂下这些重臣比胡亥更要清楚这四府的职责所在。而皇帝安排这四府配合也是恰到好处,这些重臣自然也不会有人有意见。
“嗯,既然诸卿都没有意见,那么就这样定下来了。朕再来说说朕关于此次清查丈量土地之安排。”
胡亥拿起长长的大案几上的茶杯喝了一口后,才缓缓道,
“此次清查土地之事,朕意欲以南阳、颍川、河内、东郡、薛郡、琅邪等郡为线,此六郡以南各郡以大秦如今之形势来说可先不必管,容日后再议。
此六郡以北诸郡包括此六郡,朕希望国土府在三年之内要全部清查丈量完毕,务必将所有勋贵、世家、富户和朝中大臣以及诸郡百姓所有之田地彻查清楚。
所有瞒报、侵占之田地要登记造册,以备查阅。此次清查丈量土地需顺便将所查之地人丁、户数、牲畜等统计造册,以备授地之用。
此六郡包括以北诸郡,朕拟分批而行。国土府从内史郡开始,额。。”
说到这里胡亥突然卡壳了,堂下的重臣有点莫名其妙,不知道胡亥为什么刚刚开始就停了。
其实胡亥不是不想说,只是这大秦的天下各郡他根本不知道哪是哪,之前说的那六郡还是因为他自己所想的对策,在说了n多遍之后才记下来的,此时没有地图他就没法了。
就在堂下众臣茫然的时候胡亥开口了。
“翠娘!着人将朕书房中的地图拿来。”
“奴婢遵旨!”
胡亥话音刚落,一个娇柔的声音在大殿外应道。
很快,几个宦官宫女就将胡亥书房中的那副巨型地图抬了过来。
胡亥起身来到放置在大堂中的那副巨型地图前,堂下的众臣也都纷纷围拢过来。此刻对着地图胡亥的大脑在飞快的运转着,汲取着后世有关田地改革的资料。
“诸位爱卿请看,我大秦沿南阳、颍川、河内、东郡、薛郡、琅邪六郡以北,统计有三十余郡,此等众多之郡,分三年三阶段分别进行,每一年为一阶段。
第一阶段,朕欲从内史郡咸阳开始,接下来是汉中、巴、蜀、陇西、北地、上郡、九原、云中等八郡依次进行。
第二阶段,从三川郡开始,沿河东、上党、巨鹿、广阳一线以北至辽东等十三郡,
第三阶段,为南阳等剩余之十余郡。
所有诸郡,可耕之地,不可耕之地,荒芜之地,山林之地,户数人丁牲畜等,当统统登记造册。
每一郡清查丈量土地兼带人丁等事全部登记造册完成之后,即刻授可耕之田于民。诸位爱卿须知,如此时刻朕甘冒此等大险也要清查丈量土地为何目的,所以人丁统计和授田之事才是根本。
此事万万不可轻漫。清查一地当授田一地,当以授田安抚百姓之心、恢复耕作生产为上务,三年之期,乃朕之所望,若事不可为,当可延后。
诸位爱卿可告知无爵位而拥有众多土地的富户或者世族,朕也不让他们白白交出土地,每府原有之地最多可保留五千亩,多出之土地朝廷用赋税回购。
换而言之就是朝廷免其应缴之税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